圣诞节的由来是什么怎么来的
1、圣诞节的由来
圣诞节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基督教本无关系。在基督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基督教体系,同时以庆祝耶稣的降生。
但在圣诞节这天不是耶稣的生辰,因为《圣经》未有记载耶稣具体生于哪天,同样没提到过有此种节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罗马神话的结果。
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十九世纪初发展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
(1)圣诞节的由来是什么怎么来的扩展资料:
圣诞节的故事:
在19世纪初,一个叫约翰的14岁男孩住进了英格兰的一家孤儿院。那时的孤儿院生活是很可怕的,孤儿就意味着没人喜欢、没人疼爱。这座孤儿院的院长对孩子们少有爱心,这里也没有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没有同情,没有理解。
孩子们一年到头都要劳动,他们每天天一亮就起来干活,一直干到天黑。一年之中,只有圣诞节这天孩子们不用干活,而且还可以收到礼物——只橘子。约翰到孤儿院后,每年都盼望着圣诞节,还有这只橘子。
在英格兰,无论是对约翰还是对他的同伴来说,橘子都是稀罕的东西。孩子们每次拿到橘子时都视若珍宝,他们把宝贵的橘子保存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守护着、闻着、摸着、欣赏着这只橘子。通常他们都要保存很久,等他们剥开橘子皮时,却发现它已经烂了。
每当圣诞节快到时,孩子们都会有很多想法,他们会夸口说:“我要把我的橘子存得最久。”约翰睡觉时喜欢把他的橘子放在枕头边,他把橘子贴在鼻子上闻它的香味,拿在手里时都不敢用力,生怕蹭破了橘子皮。
橘子能给他带来一种安全感、富足感,让他心里能暂时离开眼前的贫苦,产生—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年的圣诞节,约翰心里特别高兴,因为他马上就要成年了。他知道自己将会变得更强壮,而且不久就可以离开孤儿院了。他高兴地想象着自己的未来,他还想把橘子留到明年他生日那天。如果保存好,不摔不碰,他也许就能在生日这天吃到它。
圣诞节终于来了,孩子们兴奋极了,撒着欢跑向餐厅。约翰闻到了一股与平日不同的香气,他快步奔跑着,因为他太过兴奋,而且鞋也不合脚,他跌倒在地上,这引起了一阵混乱。
约翰刚从地上爬起来,就听到院长严厉地吼道:“约翰出去,今年没有你的橘子了!”约翰大哭起来,他飞快地跑回到寒冷的宿舍里,躲在床角,以免别的孩子看到他的痛苦。
过了一会儿,房门打开了,他的伙伴们回来了。伊丽莎白走到他的跟前,眼里含着眼泪,把一个布包递给了约翰。
“拿着,约翰。”她说,“这是给你的。”
约翰伸手掀开布包的一角,看到里面是一只大大的橘子,只是橘皮上有好几条切痕。他明白了,是伙伴们每人从他们的橘子上切下一瓣,拼成了这只又大又漂亮的橘子,约翰感动极了。
约翰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年的圣诞节他的朋友们给予他的关爱。他的幼年是在冷酷的环境里度过的,然而在长大成人的这一年,他收获了友谊和关爱。
后来约翰有了自己的事业,但他从没忘记这只橘子,每到圣诞节来临时,他都会买很多橘子送给孤儿院的孩子,因为他从没忘记自己的梦想,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圣诞节享受橘子的香味。
2、圣诞节的由来是怎样的?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其实,从感恩节 到圣诞节,直到元旦,美国人都处在过年的气氛之中,过完元旦,美国的新年才算真正过完了。那么,大家知道圣诞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是怎样的吗? 下面小编整理了圣诞节的由来及习俗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圣诞节的由来
圣诞节(Christmas)一词,源于古英文的Cristes maesse,意思是基督弥撒。拉丁基督徒于AD 336年,开始在十二月二十五日记念耶稣的诞生;东正教则以一月六日为圣诞。
圣诞节(christmas)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定于每年12月25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同时也是普遍庆祝的世俗节日。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期与时值仲冬的农节和太阳节这两个非基督教节日巧合,因此庆祝习俗来源不一。在罗马帝国范围之内,12月17日农神节是寻欢取乐、互相馈赠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枝碧 人所崇奉的正义之神密特拉的生日。
古罗马人在元旦用青枝绿叶和灯火装饰房屋,并向儿童和穷人赠送礼物。条顿人各部族渗入高卢、不列颠和中欧等地,又带来日耳曼人和克尔特人的宗教仪式。于是,有了团聚欢宴、燃烧大块柴木、品尝大木形糕饼,张挂树枝、陈放枞树、访亲问友、来往馈赠等庆祝活动。象征温暖和长寿的火与灯光,一向是冬季节日庆祝活动中的内容,在基督教和非基督教习俗都是如此。常青树象征奋斗生存,自从中世纪以来就与耶稣圣诞节庆祝活动发生联系。由于历法不同,东正教及其他东欧教会的圣诞节日期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圣诞节的7大传统习俗
圣诞节一直是个美好的节日。猛大举这是上帝之子诞生的日子,因此对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来说,这一天是非常神圣的。圣诞季节自然少不了各种圣诞传统。下面这些传统,可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世界各地的人们一直热闹欢庆 的习俗。
1、装扮圣诞树
这个传统指的是用彩灯、金箔、花环、饰品、糖果条等装扮松树。现如今,圣诞树也是欢庆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点燃圣诞蜡烛
这个传统指的是人们会在圣诞期间在屋子外面放一支点燃的仿猜蜡烛。即便在最黑暗的屋子,蜡烛也能带来光明,寓意希望。早些年代,也就是基督徒深受迫害的时候,他们被禁止布道祷告。因此,基督徒们在屋外放一支蜡烛,暗示他们仍在心里默默祷告。
3、烘烤圣诞蛋糕
这项英式传统早在几个世纪以前就流传开了,以前人们在平安夜喝梅花粥。随着时间 慢慢推移,人们还会享用果脯、蜂蜜及香料食物等,随后圣诞蛋糕便代替梅花粥出现了。圣诞蛋糕由鸡蛋、黄油、甜点、水果等烘制而成。现如今,圣诞蛋糕已成为圣诞菜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给亲友送礼物
这个传统源自一个传说:三位智者在圣诞节给婴儿耶稣送出了礼物。每年圣诞节,亲朋好友尤其是孩子们都会互赠礼物,圣诞老人的故事也源自这个传统。
5、唱圣诞颂歌
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圣诞期间总是回荡着一首又一首圣诞传统歌曲。歌曲给人们带来欢乐,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每年欢度圣诞之际,《第一个圣诞节》、《铃儿响叮当》、《普世欢腾》等各种圣诞圣歌或颂歌都会奏响旋律。
3、圣诞节的真实来历是什么?
圣诞节的真实来历是:
圣诞节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基督教本无关系。在基督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基督教体系,同时以庆祝耶稣的降生。
但在圣诞节这天不是耶稣的生辰,因为《圣经》未记载耶稣具体出生时间,同样没提到过有此种节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罗马神话的结果。
圣诞节的人物形象:
圣诞节人物形象主要指圣诞老人,其原型是生活在公元4世纪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内)的主教圣尼古拉斯。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工作,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
尼古拉斯死后被尊为圣徒。圣诞老人的形象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4、圣诞节是如何来的?
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重要的节日圣诞节。那么,圣诞节是如何起源的呢?
据传说,圣诞节的起源与耶稣诞生有关。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相传,在2000多年前的12月25日的凌晨,耶稣诞生了。
公元354年,罗马天主教会规定:12月25日为纪念太阳神诞生的日子。太阳神是古罗马人最崇拜的神灵。为了感谢太阳对人类的赐福,人们在12月25日这天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向太阳表达尊敬和谢意。
人们将纪念耶稣的诞生和感谢太阳神的恩赐结合起来,就把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了。
圣诞节从354年开始出现,并逐渐扩大到世界许多国家。后来,有些国家一度禁止人们信奉耶稣、过圣诞节。
如今,禁令已解除,在许多国家,圣诞节则成了一个全民欢庆的大节日。
圣诞节是从12月24日夜间开始,“报佳音”是此夜最有趣的活动。
“报佳音”习俗的来历也与耶酥诞生有关。据传,在耶酥降生时,有一个天使向牧羊人报告了耶稣将降生的喜讯。“报佳音”的活动是这样的:当深夜来临时,教会的唱诗班就挨家挨户,走到信奉耶稣的人家门前,高声唱圣诞颂歌。这时主人会打开门,欢迎众人进屋享用茶点。随后,主人会加入唱歌的队伍,跟着他们一起去别的人家唱颂歌。这样,“报佳音”的队伍会愈来愈大,而活动也往往持续到天明。
圣诞树是圣诞节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在圣诞来临前人们会选择绿色的、外形成塔状的小松树、小柏树,在上面挂满各种礼品和好看的彩灯,来增加节日气氛。这就是圣诞树。
在圣诞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会出现,他就是圣诞老人。圣诞老人总会给孩子们带来惊喜和礼物,因此最受孩子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