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圣诞节还有什么节
1、中国和西方的分别有什么传统节日?
中国的:春节,元伍仔磨宵节,端午节,中元节,鬼节,七夕情人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据说是仅次于元旦的大节日)
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愚人节,情戚悔人节,复活节,斗牛节,母亲节,父腔斗亲节
2、常见的西方的节日有哪些
常见的西方的节日有圣诞节、新年、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
1、圣诞节
西方国家最重大的节日,相当于我国的春节。起源: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习俗: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晚会。
2、新年
一年之始,地位无可替代。习俗:除夕之夜晚会。
3、情人节
年轻人的节日,也愈来愈大众化。习俗:互赠礼物
4、复活节
西方的传统节日,信基督的国家都过这个节日。来源:纪念耶稣复活。习俗:节日彩蛋。
5、万圣节
也称南瓜节,10月31日其实是万圣夜。习俗:南瓜灯、化妆舞会。
6、感恩节
感恩上帝赐予的大丰收,是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非常热闹。习俗:吃火鸡、购物。
3、在外国有哪些节日?
外国节日有很多,由于篇幅问题在此只列举5个。
1、情人节(2月14日)-----ST.VALENTINE'S DAY (VALENTINE'S DAY)
2、狂欢节(巴西,二月中、下旬)-----CARNIVAL
3、愚人节(4月1日)-----FOOL'S DAY
4、国际劳动节(5月1日)-----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5、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EASTER

拓展资料
1、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 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情人节的晚餐约会通常代表了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其他国家也已开始流行。
2、狂欢节,通常是基督教四旬斋前饮宴和狂欢的节日,原由主节一直延长到四旬节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节前几天。盛行于欧美地区。 许多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狂欢节节日,化妆舞会、彩车游行、假面具和宴会是狂欢节的几大特色,它起源于非基督徒的节日庆典,如希腊酒神节、古罗马农神节和牧神节以及凯尔特人的宗教仪式等。一般在2、3月份举行。
3、愚人节(April Fool's Day、April Fool's Day或All Fools' Day)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是西方社会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4月1日。愚人节与古罗马的嬉乐节和印度的欢悦节有相似之处。
在欧美一些国家,这一天,人们以多种方式开周围的人的玩笑,上当者当被告知是愚人节时,才恍然大悟,所以这一天总是能够引出许多笑话,不过某些玩笑也会因开得过大而引起人们的恐慌,或改变形势衍生成为(网络)谣言。但是,玩笑最晚只能开到中午12点,这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
4、五一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者May Day),又称国际劳动节、劳动节,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节日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
5、复活节(Easter),是纪念耶稣基督复活的节日,西方信基督教的国家都过这个节。在西方教会传统里,春分之后第一次满月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即为复活节。东方教会则规定,如果满月恰逢星期日,则复活节再推迟一周。因此,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之一,庆祝的是基督的复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每年都要举行庆祝。
4、西方国家除了圣诞节还有哪些节日?
复活节(Easter)是基督教耶酥复活搜如的重大节日。唯漏清对基督徒而言,复活节仅次于圣诞节。
感恩节是美国民间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愚人节(April Fool's Day/All Fool's Day)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4月1日(April 1st)。
母亲节( Mother's Day)是英美等国家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而设的一个节日。日期是每年的5月第二个星期日(the 2nd Sunday in May)。
父亲节( Father's Day)每年的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the 3rd Sunday in June)。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
情人节( Saint Valentine's Day)是英美等国一个十分重要指前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2月14日。
万圣节(All Saints' Day)
按照基督教的习惯,每年的11月1 日为万圣节,是纪念所有圣徒的日子。
5、西方国家除了圣诞节还有什么比较重要的节日?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第一节 新年( Year)
1. Calendar
犹太历七月的第一天;伊斯兰教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格列高利历 (Gregorian calendar),公历或阳历。为纪念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采用此历而命名的。按阳历或公历,新年从1月1日(January 1)开始。在元旦这一天,人们辞旧迎新(to see the old year out and the new year in)。
2. Wishes :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to you. wisha happy New Year.Thank you, the same to you.恭喜发财,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3. Celebrations由于文化和习俗的不同,各国人民庆祝元旦和新年的方式和形式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尽管圣诞节才是最大的节日,新年在人们心目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除夕之夜 (NewYear\'s Day)晚会是庆祝新年到来必不可少的活动。西方各国的人们都喜欢在欢快的乐曲和绚丽的光彩中喜气洋洋地度过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此时,化装晚会特别受欢迎。来宾们把尊严和谨慎藏在面具之后,打扮得稀奇古怪。大家无拘无束,尽情玩乐,与平日的行为大相径庭。在英美两国,午夜钟声一响,参加晚会的人们还要手 拉手高唱"友谊地久天长"这首著名的苏格兰民歌。
第二节 圣诞节(Christmas)
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 的日子,公认的日期是12月25日。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甚至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很盛行。
圣诞节指圣诞日(Christmas Day)或 圣诞节节期(Christmastide),即12月24日至第二年1月6日这段时间。另外人们把12月24日夜为圣诞前夜(Christmas Eve)。
1. Jesus Christmas
基督宗教于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他是上帝的独生子,为圣灵感孕童贞女玛丽娅而降生;他曾行过很多神迹,让瞎子复明,跛子行走,死人复活,但是因为犹太公会不满耶稣基督自称为上帝的独生子、唯一的救赎主,把他交给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显现于诸位门徒,复活第40天后升天;还会于世界末日再度降临人间,拯救人类,审判世界。被12使徒中的犹大叛卖并受难,受难日为星期五,最后的晚餐连耶稣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们忌讳的数字,并且与星期五一起视为凶日。
2. Christmas tree
圣诞树可以说是圣诞节最重要的装饰点缀物。圣诞树通常使用整棵塔形常绿树(如衫、柏等),或用 松柏树枝扎成一棵塔形圣诞树。树上挂满了闪闪发光的金银纸片、用棉花制成的雪花和五颜六色的彩灯、蜡烛、玩具、礼物等装饰品。树顶上还装有一颗大星,树上的彩灯或蜡烛象征耶酥是世界的光明,大星则代表耶酥降生后将三位东方贤人引到伯利恒的那颗星。
圣诞树的起源众说不一。
3. Santa Claus/ FatherChristmas
圣诞老人是西方老幼皆知的典型形象,是圣人与神灵的结合体,是仁爱与慷慨的代名词。一般认为圣 诞老人是一个留着银白胡须、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头戴红色尖帽,身穿白皮领子的大红袍,腰间扎着一条宽布带。传说圣诞老人在圣诞夜驾着八只鹿拉的满载着礼品的雪橇,从北方雪国来到各家,由烟囱下来,经过壁炉到房间内,把糖果、玩具等礼品装进孩子们吊在壁炉和床头上的袜子里。
相传圣诞老人是罗马帝国东部小亚细亚每拉城(今土耳其境内)的主教圣尼古拉的化身。17世纪荷 兰移民把圣诞老人的传说带到了美国。美国英语中的圣诞老人为“圣塔?克劳斯”(Santa Claus),在荷兰语中原为“圣尼古拉”。 圣尼古拉主教生前乐善好施,曾暗地里赠送金子给一农夫的三个待嫁的女儿作嫁妆,将一袋金子从烟囱扔进去,恰好掉在壁炉上的一只长统袜中。所以现在在圣诞夜有不少天真的孩子都把袜子口朝上小心翼翼地吊在壁炉旁或床头,期待圣诞老人送来礼物。
在现代英美等国家,有不少百货商店为吸引和招揽顾客,在圣诞节期间会专门派人扮成圣诞老人,向来商店购物的顾客(尤其是顾客带的孩子)分发糖果和礼品。
4. Christmas cards andChristmas presents
按照习俗,过圣诞节时人们都互赠圣诞贺卡和圣诞礼品。贺卡可以在商店买到,也可以自制,只要写 上一句祝词,写上自己的姓名就行了。赠贺卡一般要根据对方的年兴趣爱好以及与自己的关系等。不仅同事、同学、朋友之间互赠,家庭成员之间也有互赠贺卡和礼品的习惯。这是一种最普通的庆祝圣诞节的活动。
5. Christmas dinner
圣诞餐是圣诞节当天的主餐,有的家庭把它安排在中餐,有的把它安排在晚餐。这餐饭主要是家人聚 餐,一般不邀请客人。圣诞餐主要食品为: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
按照习俗,吃圣诞餐时,往往要多设一个座位,多放一份餐具, 据说这是为了“主的使者”预备的,也有的说是为一个需要帮助的过路人而准备的。
6. Christmas carol
在圣诞夜(12月24日晚至25日晨),基督教徒们组织歌咏队到各教徒家去唱圣诞颂歌,传报佳 音。据说,这是模仿天使在基督降生的那天夜里,在伯利恒郊外向牧羊人报告基督降生的喜讯。颂歌很多,比如《平安夜》、《铃儿响叮当》、《小伯利恒》、《东方三贤士》等,内容大都与耶酥的诞生有关。
第三节 复活节(Easter)
复活节是西方国家隆重而又盛大的宗教节日。复活节的清晨,当天边刚抹上一缕晨略,婉转而深沉的乐曲开始响彻晨空。在乐曲的感召下,基督教徒从四面八方涌向教堂、公园或公共广场去迎接复活节的黎明,纪念基督耶稣的复活。
据“福音书”记载:“基督耶稣生于公元1世纪。他是上帝的独生子,生于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恒、母亲是童贞女,名叫‘玛利亚’。因‘圣灵感孕’而生耶稣。耶稣为赎人类罪孽而降生为人,故称为‘救世主’”。耶稣继承犹太教部分教义并加以改革创新。他特 选了互2个门徒,赋予他们传教的使命和权利。后来为犹太教当权者所仇视,被捕送交罗马帝国
犹太总督彼拉多,由其判决钉死在十字架上,3天后复活。复活节就是为厂纪念耶稣复活而定的。虽 然复活节是纪念耶稣的复活,但是复活节这个名字却取自古代的春阳节(Norse Fesdval of Snrins Sun),春阳节是古代纳维亚人的节日,它欢庆冬天的过去,春天的到来。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复活节逐渐代替了春阳节。但是,由于耶稣是在春阳节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 所以在庆祝复活节同时,春阳节的一些风俗在很长的时间里被保存下来。古时候,复活节与犹太的逾越节(Passover)是在同一天里。这是因为耶稣是到耶 路撒冷庆祝犹太逾越节时被打死在十字架上的u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先复活节的R子是根据逾越节的日子而定的,而逾越节的日子是根据儒略历(Jll-lian Calender)而定的。儒略历是根据月亮的盈亏每年都有一定的变化而定的月B时基督教徒认为,复活节的日子不能变动,它应该是在星期日周为耶稣是在星 期日复活的。为此,公元2世纪,罗马教皇下令将星期日定为复活节。然而,这道命令遭到一些教区的反对,如英国等地的教区仍以儒略历的逾越节为复活节。
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但丁在尼西亚内阁会上(Councilof Nicaea)支持了罗马教皇。尼西亚会议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1582年,格利历(Gregorian Calender)代替了儒略历。格利历就是现今的阳历。但是,英国及其殖民地还是使用儒略历,这样就造成了正教和新教在复活节具体日子上的差异。直到 1752年,英国改用格利历后,这种差异才消失。复活节一般是在旧历的3月22日至4月23日之间,确切日子要根据春分那大或其后出现的满月决定。
西方国家的复活节有各种风俗。比如,有的在复活节那天里烧毁犹大的模拟像,他是背叛耶稣的一个门徒。在忏悔日里,基督教徒要去教堂仟悔以赎罪、复活节星期一(Easter Mon-day)是复活节庆祝活动的高潮。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每年这天都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游行。有些西方国家在这天还要举行传统的“滚鸡蛋”活动。复活 节前40天称大斋期(Lent)。大斋期开始这天,基督教徒要举行礼拜仪式。牧师将棕们叶的灰—一基督徒称之为圣灰,涂在礼拜者的额前,惜以告戒教徒们生命之短暂,要行善事而赋人类之罪。复is节前的星期日称圣日(Holyweek)。这天基督教堂赠给礼拜者棕润以示纪念耶稣。传说耶稣是在星期日抵达耶路撒冷的。这天,他受到了耶路撒冷城民的热烈欢迎。人们在耶稣经过的路上铺上棕相枝,撒上棕桐叶。
复活节是在庄严、隆重的气氛中开始的。教徒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唱着圣歌(hymn)、颂歌 (carol)、念着赞美诗,表达他们对耶稣复活的欢乐和喜悦心情。复活节的教堂烛光通明。据说,烛身象征着耶稣的圣体,烛芯是耶稣的灵魂,烛光表示耶稣神性和人性的统一。在复活节里,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教堂仪式结束后,人们习惯于沐浴在春天和煦的阳光下,漫步于青枝绿叶之间,呼吸着春天的气息。
染色的鸡蛋是复活节的标志。古代春阳节,人们互赠染色的的蛋以表示互相祝福。染色的蛋有一定的含义。黄色的表示庆祝春天的到来;红色的表示生活的欢乐。基督教徒将鸡蛋看作为“新生”的象征,用红色来表达耶稣复活的喜悦心情。复活节的早晨,孩子们会 意外的发现一个蓝染色的鸡蛋。当然,一些大一点的孩子喜欢自己动手给鸡蛋染色,或进行别有风味的装饰。现在,西方国家的复活节市场上;已经可以看到巧克力、水果布丁等制作的鸡蛋。
兔子是复活节的又一标志。关于复活节的兔子有很多传说。一种说法是:古时候,复活节的日子是以月亮的盈亏决定的,而月槐树下的兔子与月亮是形影不离的,所以,古人用兔子作为复活节的象征。另一种说法是:在德国有一个贫穷的母亲,在复活节里没钱给孩子们买更多的食品得染一些鸡蛋,把这些蛋藏在草丛的草窝里,然后让孩子们去找。当孩子们寻找鸡蛋时,忽然有一只兔子从草窝中窜出来,有个孩子大声叫道:“兔子给我们送来了复活节的染色蛋。”从此,复活节的兔子和染色蛋成了复活节的一种标志。
第四节 感恩节(Thanksgiving)
感恩节是美国民间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the4th Thursday in November)。
感恩节的起源有一段有趣但很复杂的历史,这一段历史要从英国的宗教史说起。大约16世纪中叶,在英国教会()内出现了改革派。他们主张清除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烦琐的礼仪,取消教堂内华丽的装饰,反对封建王公贵族的骄奢淫逸,主张过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因而被人称为清教徒()。清教徒中又分为温和派和激进派。温和派主张君主立宪,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的利益。激进派则提倡共和政体,坚持政教分离,主张用长老制改组国会,代表中小资产阶级贵族的利益,后来遭到当局的迫害,部分清教徒于是被迫逃亡国外。1620年9月,102名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木船(Mayflower)从英格兰的普利茅斯(Plymouth)出发,经过将近3个月的海上漂泊,于当年12月23 日来到美洲的Massachusetts 东南部的 Plymouth 港口,并在附近意外地找到一个印地安人的村落,他们发现村内无人于是定居下来。但是当时是冬天,又人生地不熟,白手起家,缺衣少食,以及疾病的侵袭等原因,到第一个冬天结束时,活下来的只有50来人。但有幸的是,第二年的春天,这批幸存下来的移民得到了当地印地安人的热心帮助。善良的印地安人给他们种子,教他们打猎,教他们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种庄稼等。就这样,在印地安人的帮助下,再加上移民们的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1621年的大丰收。
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大丰收,移民们决定举行一次盛大的庆祝活动,同时也是为了感谢印地安人的热心帮助。于是他们在1621年的11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四,与邀请来的曾帮助过他们的印地安人一起举行了一个庆祝活动。他们在天亮时鸣放礼炮,举行宗教仪式,虔诚地向上帝表示感谢。然后他们用自己猎取的火鸡以及自己种的南瓜、红薯、玉米等做的美味佳肴,隆重庆祝上帝的赐予,这便是美国历史上的感恩节的开始。
1789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正式宣布将11月26日作为过感恩节的日子。一直到1941年由国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作为全国统一庆祝感恩节的日子。
第五节 愚人节(AprilFool's Day)
愚人节(April Fool's Day/All Fool's Day)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4月1日(April 1st)。按照西方国家的习俗,在愚人节这一天,人们可以任意说谎骗人,愚弄他人。骗人越高,越能得到推崇。在愚人节受到愚弄的人被称为 April Fool ( 4月愚人)。按照他们的习惯,当一个人成功地使别人受到愚弄时,他就会笑着说 ,这时受愚弄的人恍然大悟,也会跟着哈哈大笑。愚人节活动活跃气氛,放松一下大脑,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本不是件坏事。但是开玩笑或愚弄人应该有个分寸,要适可而止,不要只是一味地追求骗术的高明,而不顾他人的承受性,也就是说不要把自己的一时高兴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不过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起钱包,他们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钱包拽走。还有人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面搁在马路当中,然后等着看谁来了会踢它。小孩们会告诉父母说自己的书包破了个洞,或者脸上有个黑点.等大人俯身来看时,他们就一边喊着“四月傻瓜”,一边笑着跑开去。总之,每逢愚人节这一天,动物园和水族馆还会接到不少打给鱼先生和狮子先生的电话,常常惹得工作人员掐断电话线,以便减少麻烦。
如今的愚人节在美国已主要是淘气的男孩子们的节日了。
第六节 母亲节(Mother's Day)
母亲节( Mother's Day)是英美等国家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而设的一个节日。日期是每年的5月第二个星期日(the 2nd Sunday in May)。母亲节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据说当时在美国Philadelphia 有一个小地方,人们之间彼此关系不十分友好,经常打架。当时有一位叫 MrsJarvis 的女士希望能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她就开始了一个所谓“母亲友谊节”(Mother's Friendship Day)。在母亲友谊节这一天便去看望其他人的母亲,并劝她们能和好如初。于 1905年5月9 日去世,她的女儿Miss Anna Javis 继承了她的事业,继续努力,并决心建立一个纪念母亲的节日。于是她开始给当时有影响的人写信,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她的努力下,Philadelphia 于1908年5月10 日第一次庆祝了母亲节。
每逢母亲节,做儿女的会送给自己的母亲节日贺卡(Mother's Day Cards)、鲜花(flowers)以及母亲们喜欢的精美礼物(presents)等,同时,在这一天做父亲的会领着子女们包揽家务,以便让做母亲的有个休息的机会。
第七节 父亲节(Father's Day)
每年的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the 3rd Sunday inJune)。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父亲节( Father's Day)起源与20世纪初的美国。据说当时在华盛顿州有一位名叫的人,她年幼丧母,兄弟姐妹六人全靠父亲抚养成人。父亲的这种既为人父,又为人母的自我牺牲精神极大地感动了她。长大后,她积极倡导父亲节,并说服当时华盛顿的Ministerial Society of Spokane作一次特殊的礼拜仪式向父亲们表达敬意。后来在1916年她的建议得到了Woodwork Wilson总统的官方承认。从此父亲节便成为了美国的一项传统节日。
按照习惯,父亲节这一天,做孩子的通常一大早就起床`给父亲做一顿丰盛的早餐,端到父亲的床头,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另外,父亲节这一天,孩子们还向父亲赠送礼物,所送的一般是父亲喜欢的衣服和爱喝的酒。
第八节 情人节( Saint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Saint Valentine's Day)是英美等国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2月14日。
关于情人节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现在大多无法考证,其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它是为了纪念罗马基督教殉道者St.Valentine而设的。相传他在2 月14日即将被斩首之前,凭借自己执著的爱恋之情的魔力使双目失明的女儿重见光明。
值得注意的是情人节不仅仅是年轻人的节日,也是一个大众化的节日。情人节这一天,不仅仅情侣们互赠卡片和礼物,人们也给自己的父母、老以及其他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人赠礼物和卡片。特别引人入胜的是情人节之夜的化装舞会。这在几十年前就十分流行。参加舞会的入,个个煞费苦心地将自己装扮起来,有的化装成中世纪的骑士,有的化装成西班牙的海盗,还有的化装成东方的皇帝。聪明的舞会主人常常给每位客人发一个带花边的瓦伦丁卡片,上面写着某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成为你今晚的伙伴。因此在舞会上,人们便可以看到罗密欧和灰姑娘翩翩起舞;哈姆雷特同卡门谈笑风生;阿拉伯公主同查理二世共进晚餐。他们化装得那样维妙维肖.使人觉得仿佛真的是一群古人复活了。
第九节 万圣节 (Halloween)
10月31日夜是西方国家的万圣除夕。万圣除夕起源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中欧、西欧凯尔特部落。凯尔特人崇拜祭司神(Druid)。据凯尔特人的宗教信仰记载:每年的10月31日,死亡之神和黑夜之神要将天下亡灵驱赶到祭司神面前。又一传说:罗马人认为祭司神的新年是11月1日。这天,祭司神召集天上的神灵以安抚有罪的亡灵。出自这种古老的传说,现今的万圣节都要摆上纸剪的妖魔鬼怪、女巫精灵。按照基督教的习惯,每年的万圣节,是纪念所有圣徒的日子。万圣节前夕便是万圣节的前一天,即10月31日。在中世纪的英格兰,万圣节被叫做 All Hallow ,大家知道,“前夕”的英语是eve,所以万圣节前夕便由Halloween + eve 演变成 Halloween 。
万圣除夕的许多活动都与迷信有关。万圣除夕的前一星期,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开始准备鬼怪面具和望而生畏的服饰。入夜(万圣除夕),当打扮得狰狞可怕的孩子们出现在家长面前时,家长要表示害怕,这样孩子们会感到很快活。有的孩子用扫帚柄将头带尖顶帽,身披黑长纱裙的“女巫”送到邻家的屋顶上;有的孩子用被单裹在身上,扮成鬼怪精灵;有的孩子则拿着或戴着令人恐惧的骷髅画到处吓人。
在英国,万圣节前夕可以说是一个鬼节。因为大多数活动都与“鬼”有关。每到万圣节前夕这天晚上,人们就围坐在火炉旁,讲述一些有关鬼的故事,有时让一些在场的小孩听起来害怕。有的人把萝卜或甜菜头挖空,做成一个古怪的头形的东西,在上面刻上嘴和眼睛,在其内放上一枝点燃的蜡烛,看上去古怪,然后把它挂在树枝上或大门上,据说这样可以驱逐妖魔鬼怪。在英国的切斯郡和施洛郡,许多人在万圣除夕要外出“招魂”,但在现代,人们已不再给“幽灵”散发过去曾经散发过的“万灵饼”。
在美国,人们制作“杰克灯”或叫“南瓜灯”(Jack-o'-lantern)。小孩们身穿古怪的服装,头戴面具,装扮成鬼怪的形象,手里提着一盏南瓜灯,从一家走到另一家,在大门口大声叫着“是请客还是要我们捣乱(Trick or Treat)。这时若主人不请客,这些顽皮的孩子就会动真格地捣乱,有的在主人的门把上涂上肥皂或往玻璃上洒肥皂水;有的干脆把主人的门给卸下来;还有的顺手拿走主人放在门口的日常小用品等。但人们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客人一般还是欢迎的,并且事先都准备好糖果或零钱。听到这些小孩来到时,他们马上迎出来,给孩子们分发糖果或零钱。万圣除夕早先在美国并不盛行。1840年,随着大批英格兰地区的盖兰人来到北美后才盛行起来。但是,万圣除夕的风俗传到美国后有了一些变化。如人面南瓜代替了过去的萝卜或灯笼。美国人在万圣除夕,把大南瓜挖空,并在上面刻上人的五官,然后在挖空的南瓜里点上小蜡烛。这样,在黑暗中远远望去,南瓜灯笼就象一张微笑的睑。挖出的南瓜瓤可以做成可口的南瓜馅饼。由于南瓜在万圣除夕中的“地位”实在重要,所以这一夜,所有的南瓜都会被抢购一空。
万圣除夕是大孩子们捣蛋和恶作剧的狂欢之夜。他们向来往的车辆扔鸡蛋、西红柿,把人家放在走道上的家具等物搬出去扔进垃圾箱,在公共场所的柱廊栏杆上乱涂乱写,把难以清除的蜡油涂在商店酒家的玻璃橱窗上或汽车的挡风玻璃上。住在山区的孩子,还会将人家种在山坡上的南瓜摘下来当作皮球滚下山。英国的马恩岛将万圣除夕称为捶门之夜(Thump-the-door Night)。因为在这晚,一些人聚集在一起,用萝卜、白菜、西红柿或类似的东西捶打人家的大门,直到有人出来给他们钱或相应的东西为止。因此,为了防止有些人的过分破坏行为,万圣除夕的街上警察戒备森严,随时阻止过分的行为,逮捕触犯刑律的人。
一些群众团体在万圣除夕要举办各种娱乐活动,目的是将青年人的过剩精力引导到正常的活动轨道。在活动中表现出色者可获得一定的奖品。万圣除夕的文艺活动主办单位一般都会向参加者免费提供巧克力、糖果糕点和饮料等。不过,所有的娱乐活动必须由青年人主持,这是万圣除夕的风俗。万圣除夕有奉承拍马比赛、讲鬼怪故事、做鬼怪游戏,两人对咬挂在空中的苹果等怪异荒诞的活动。
南瓜灯笼、苹果和玉米杆是万圣除夕的吉祥物。南瓜馅饼、爆玉米花和苹果汁是万圣除夕的点心。万圣除夕时用纸剪的鬼怪精灵、黑猫女巫是表示对万圣节的敬畏。传说古代凯尔特人为了感谢太阳神给人类带来的丰收,为了驱赶有罪的灵魂,他们在万圣除夕这一夜,在高山上烧一堆黄火,然后围着火讲述各自最可怕的经历。上了年纪的妇女则要求“女巫”占卜一下来年的运气。据说黑猫是“女巫”的吉祥物。南瓜灯笼、苹果和玉米杆都是万圣除夕的标记。据说古时候爱尔兰有一个名叫杰克的人,他不敬上帝,且为人吝啬。死后戏弄阴曹主宰,被赶出阴曹地府,并判他永远在黑暗里提着灯笼行走。
小孩子在万圣除夕外出“行乞”的风俗也发源于爱尔兰。爱尔兰的孩子在万圣除夕为爱尔兰的宗教之神Muckolla而挨家挨户地“乞讨”。后来,欧洲其他地方的孩子们也仿效了爱尔兰孩子们的做法:在万圣除夕穿着奇装异服,戴着鬼怪面具外出“行乞”,不过他们认为他们“乞讨”来的是“灵魂饼”。1950年,美国费城的儿童首先提出要将万圣除夕“乞讨”得来的食品让全世界儿童共享。之后,美国儿童又提出万圣除夕要“乞讨”钱而不是食品。这样,就可以通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乞讨”得来的钱寄给别的国家的儿童。现在,在万圣除夕经常可以看见背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字样的小布袋的儿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有专人负责万圣除夕儿童“行乞”的活动。
美国独立日
美国独立日7月4日 ,独立日是美国主要法定节日之一。
1776年7月4日,由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在费城大陆会议上正式通过,庄严地宣布美利坚合众国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文献,通过《独立宣言》的这一天也成为美国人民永远纪念的节日,定为美国独立日。
圣诞节(Christmas)
圣诞节是欧美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它原本是耶稣基督(Jesus christ)诞辰纪念日,如今已成为西方国家全民性的节日,颇似中国的春节。圣诞节定于每年12月25日,而圣诞节节期(ChristmasSeason)往往持续二周。这段时期里,雪片般的贺卡飞往世界各地,电话线、通讯网频繁地传递人们的祝福和问候;大街小巷粉饰一新,商店橱窗前大减价、大拍卖的广告格外醒目;到处可见人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节日用品匆匆而过,到处可听见欢快的歌声和笑声。车站、机场里此时挤满了盼望回家的人群,因为圣诞节也 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无论外出多远,人们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6、欧美国家的节日有哪些?
欧美国家一年中主要的节日,包括圣诞节、新年、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等。
1、圣诞节 12月25日
由来
名称是“基督恺撒”的缩写。为基督弥撒的缩写,即是为耶稣的诞辰庆祝,因而又名圣诞节,是传统的基督教会节日,又是国际性质的娱乐节日。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大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出现的。据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 公元440年,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Bethlehem,巴勒斯坦中部,传为耶稣降生地)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
习俗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
圣诞习俗众多,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差别很大,但宗旨却都是一样的,都是为大家带来圣诞节和新年的祝福。
圣诞符号及活动有:圣诞树、圣诞火腿、圣诞柴、冬青以及驯鹿、雪橇、圣诞老人尼古拉、互赠礼物。
2、新年也叫元旦 1月1日
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习俗
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忏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十二点整,全国教堂钟声齐呜,乐队高奏有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 Auld Lang Syne)。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一起,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互相亲吻。人们就这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3、情人节 2月14日
由来
传说一:
公元3世纪时的罗马帝国,暴君克劳迪亚斯(Claudius)当政,因战争连绵不断,不断强行征召大批年轻男子外出征战。人们怨声载道,男人们都不愿意离开家庭,小伙子们也不愿离开恋人。暴君下令禁止人们举行结婚典礼,甚至要求已订婚的年轻人撕毁婚约。为此,人们敢怒不敢言。一位名叫圣·瓦伦丁(Saint. Valentine)的牧师知道后,不忍看到身边的一对对情侣就此生离死别,于是秘密地为他们在教堂举行婚礼,给予相爱的人新婚祝福。这个消息传开后,更多的情侣来到修道院,请圣瓦伦丁牧师帮助他们完成婚礼。牧师都愉快地答应了。终于,此事传到了暴君的耳中,圣.瓦伦丁被捕了。公元270年2月14日,圣.瓦伦丁死于狱中。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尊重爱情、与暴政抗衡的牧师,将每年2月14日定为瓦伦丁节(Valentine's day),也就是情人节。
传说二: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传播基督教是不被允许的,许多基督徒遭到残酷迫害。圣瓦伦丁是当时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传播基督教时被捕入狱。在狱中,圣瓦伦丁受到了典狱长及其双目失明的女儿的悉心照料。在被处决的那天早晨,圣瓦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告别信,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情意,信的落款是“From your Valentine”。就在他被处决的当天,典狱长的女儿在圣瓦伦丁的墓前种了一棵开着红花的杏树。后来,人们将圣·瓦伦丁被处死的这一天——2月14日定为情人节,以纪念这段凄美的爱情。
习俗
这一天,男士要送给自己的爱人一株(束)红玫瑰来表达爱意。女士则送上包装精美的甜蜜巧克力,以此来表示浓浓的情意。
此外,西方还有互送情人节卡片的习惯,卡片上写有情意绵绵的句子。人们也给自己的父母、朋友或其他自己敬爱的人赠送礼物和卡片。
4、愚人节 4月1日
由来
1564年,法国率先采用了新纪年法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是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却反对这种历法改革,他们依然固执地按照旧历,在4月1日(旧历新年)这一天互送礼品,庆祝新年。改革派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便想办法对他们大加嘲弄。一些聪明、爱搞恶作剧的人便在4月1日给那些守旧者送去假礼品,或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看到守旧者被愚弄,他们就哈哈大笑,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久而久之,人们在每年的4月1日便有了搞恶作剧、互相愚弄的习惯,并逐渐成为法国流行的民俗,被称为愚人节。18世纪初,愚人节从法国传到英国,又被英国移民带到了美国,最终成为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
习俗
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总之在这一天,人们可以任意开玩笑,搞恶作剧,甚至报纸、电台也可以报道假新闻。
西方人还喜欢在愚人节这天组织家庭聚会,主人把整理房间一新,待客人来后则祝他们“新年快乐”或“圣诞快乐”,以此互相打趣。愚人节聚会上一贯有“做假”的风俗,比如用蟹肉做伪装的烧鸡、西红柿色拉下面藏着冰激凌,把糖果放在药盒里给客人食用等。
5、母亲节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由来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正处于恢复期。弗吉尼亚州一间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贾维斯(Mrs Jarvis)夫人在学校里负责讲述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她是10个孩子的母亲,在讲到战争中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故事时,她认为:为国家贡献了一个个英勇战士的正是那些伟大的母亲;战士们血染疆场之后,承受着巨大悲痛、作出巨大牺牲的也是那些伟大的母亲。她想应该创立一个母亲节,来纪念和赞扬全世界的母亲。贾维斯夫人去世后,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Anna Jarvis)想到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儿女成人的经历,决定发起创立母亲节,以完成母亲当年的心愿。在安娜的积极倡导下,1914年,母亲节正式被确立。5月10日是贾维斯夫人去世的日子,为了纪念她,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被定为母亲节。
习俗
在美国,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的家务活包下来,让母亲休息。儿女们每人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以表孝心。远在异地的孩子要打电话问候母亲。
由于贾维斯夫人生前喜爱康乃馨花,于是康乃馨也成为母亲节的象征。人们在母亲节这天要在胸前佩戴一朵康乃馨。母亲健在的,戴彩色康乃馨;母亲过世的,则戴白色康乃馨。
6、父亲节 每年的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由来
专门用一天向母亲表示敬意的想法是1907年在美国首先提出来的。2年以后的1909年,住在华盛顿州士波肯市(Spokane)的杜德夫人(Mrs. Dodd),当她参加完教会举办的母亲节主日崇拜之后,杜德夫人将她的感受告诉教会的瑞马士牧师(Rev. Rasmus),她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向伟大的斯马特先生致敬,并能以此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
杜德夫人13岁那一年母亲去世,父亲威廉·斯马特先生(Mr. William Smart)在美国华盛顿州东部的一个乡下农场中,独自一人,父兼母职抚养六名子女长大成人。斯马特先生参与过美国南北战争,功勋标榜,他在妻子过世后立志不再续弦,全心带大六名儿女。1909 年,就在儿女们长大成人之际,斯马特先生辞世。
在得到教会的支持后,杜德夫人在1910年春天开始推动成立父亲节的运动,1910年6月19日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聚会。
1924年,在美国总统支持下,父亲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后来渐渐传遍西方,成为固定节日。为了使父亲节规范化,各方面强烈呼吁议会承认这个节日。1972年,总统尼克松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
习俗
父亲健在的,子女胸前佩戴红玫瑰;父亲过世的则佩戴白玫瑰。儿女们会在这一天为父亲送上领带、袜子、打火机之类的小礼品,以表示自己的爱心。
在父亲节的那一顿早餐是由子女们做的,父母早上不必早起,子女们做好早餐很拿到床前给父母亲用。
各地风俗不同,也有向父亲送康乃馨、向日葵、太阳花的。
7、复活节 能见到圆月的春分当日(3月20.、21日)或春分圆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由来
据圣经记录,耶稣被叛徒犹大出卖后遭到逮捕,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临终前,耶稣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的信徒们,无需为我的死而悲伤,三日后我必复活。”
三天后的黎明,一个白衣天使从空中降临,他推倒封住坟墓的石头,正襟危坐,对两位虔诚的玛丽亚说:“耶稣不在墓中了,他已经复活,到加利利(地名,在今巴勒斯坦的北部地区)去了。”
就在此时,耶稣在加利利见到了自己的11个门徒,他对他们说:“我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末日!” 。在基督教教义中,耶稣基督之死是为了赎世人之罪,因此在基督教中,复活节具有重要意义。
习俗
鸡蛋在西方象征着死后又复苏的生命,因此被作为耶稣复活的标志。后来人们还把鸡蛋染成五颜六色,以增加喜庆气氛。复活节当天,家庭主妇们会把煮熟的“复活节彩蛋”藏在树穴、草丛或山石后,让孩子们四处寻找。在美国还有一年一度的白宫滚彩蛋活动。后来又发展到把巧克力、糖果等做成鸡蛋模样,包上各色彩纸,互相赠送。
8、万圣节 11月1日
由来
传说一:
万圣节又称“鬼节”,据说,人们以前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万圣节前夜造访人世。于是人们就在这一晚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鬼吓走,拎着灯火走在街上既是为了吓走鬼魂,也是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传说二:
传说有一个叫杰克的爱尔兰人,因为他对钱特别吝啬,就不允许他进入天堂,而被打入地狱。但是在那里他老是捉弄魔鬼撒旦,所以被踢出地狱,罚他提着灯笼永远在人世里行走。
传说三:
两千多年前,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习俗
大多数家庭会在院子里摆上几棵南瓜或是如真人一般高的稻草人,并且在窗户上装饰小小的南瓜灯;夜幕降临后,孩子们便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或扮作骑魔帚的女巫,或戴上画有骷髅旗的帽子扮成海盗,手里提着一盏南瓜灯四处游荡,向邻居们索要糖果。在这一晚,大人们也可以尽其所能地作怪,而不会招致异样的眼光。
象征物是杰克南瓜灯。万圣夜的主题是鬼怪、吓人,以及与死亡、魔法、怪物有关的事物。通常与万圣夜扯上关系的事物有鬼魂、食尸鬼、巫婆、蝙蝠、黑猫、猫头鹰、精灵、僵尸、骷髅和恶魔等,还有虚构人物如吸血鬼和科学怪人。
黑色和橙色是万圣夜的传统颜色。现代万圣夜的产品也大量使用紫色、绿色和红色。秋天的元素如南瓜和稻草人等,也成为万圣节的象征。
9、感恩节 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由来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渡轮满载着102名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前往美国寻求宗教自由,他们在海上颠簸了两个月之后,终于在十一月在英国英格兰西南部的普里茅斯港登陆。这一年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后,只有50多人活了下来。第二天春天,这些英国移民得到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开始播种、耕作,并终于获得了丰收。按照宗教习惯,移民们感谢上帝赐予他们的收获,邀请印第安人一起举行了三天狂欢活动。从此这一习俗延续下来,并逐渐风行。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布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
习俗
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
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品尝美味的感恩节火鸡。也不会忘掉在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人共度佳节。
感恩节的食品富有传统特色,火鸡是感恩节传统主菜,通常是把火鸡肚子里塞上各种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整只烤熟后端出,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给大家。此外,感恩节的传统食品还有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饼、红莓果酱等。
7、西方节日有哪些?
1、圣诞节
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基督(Jesus Christ)诞生 的日子,公认的日期是12月25日。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甚至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很盛行。
2、母亲节
母亲节( Mother's Day)是英美等国家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而设的一个节日。日期是每年的5月第二个星期日(the 2nd Sunday in May)。
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从1988年开始,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内容之一。
3、父亲节
父亲节(Father's Day)每年的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the 3rd Sunday inJune)。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父亲节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据说当时在华盛顿州有一位名叫的人,她年幼丧母,兄弟姐妹六人全靠父亲抚养成人。
4、复活节
复活节是西方国家隆重而又盛大的宗教节日。复活节的清晨,当天边刚抹上一缕晨略,婉转而深沉的乐曲开始响彻晨空。在乐曲的感召下,基督教徒从四面八方涌向教堂、公园或公共广场去迎接复活节的黎明,纪念基督耶稣的复活。
节日期间,人们按照传统习俗把鸡蛋煮熟后涂上红色,代表天鹅泣血,也表示生命女神降生后的快乐。大人孩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处,用彩蛋作游戏,他们把彩蛋放在地上或土坡上滚,最后破裂者即为获胜,胜利者可以得到所有游戏者的彩蛋。
5、愚人节
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或All Fools' Day)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愚人节,时间为4月1日,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流行的民间节日,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对象为“愚人”。
玩笑的性质极少包含实质恶意,但个别玩笑由于开得过大而引起人们的恐慌,从而产生较大规模反响并且衍生成为(传媒)谣言和都市传说,所以对于人们来说一般会加以避免开如有关灾难之事的玩笑。
8、西方的节日有哪些
西方的节日有很多,比较重要的有元旦、情人节、愚人节、国际劳动节、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由于文化和习俗的不同,各国人民庆祝节日的方式和形式也有一定的差异。
元旦
在西方国家,尽管圣诞节才是最大的节日,但元旦在人们心目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晚会是庆祝新年到来必不可少的活动,西方各国的人们都喜欢在欢快的乐曲和绚丽的光彩中喜气洋洋地度过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
情人节
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日期在每年公历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节日,但是不同国家的人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却各不相同。
愚人节
按照西方国家的习俗,在愚人节这一天,人们可以任意说谎骗人,愚弄他人。骗人技术越高明,越能得到推崇。在愚人节受到愚弄的人被称为AprilFool(4月愚人)。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
圣诞节
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重要节日。亦称耶稣圣诞节、主降生节,天主教亦称耶稣圣诞瞻礼。现在西方在圣诞节常互赠礼物,举行欢宴,并以圣诞老人、圣诞树等增添节日气氛,已成为普遍习俗。圣诞节也成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