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方节日 » 七夕节为什么被扭曲成情人节

七夕节为什么被扭曲成情人节

发布时间: 2023-02-28 05:35:11

1、是我们过错节了,还是另有隐情,七夕是怎样变成情人节的?

民间认为,织女是织女星的守护者,慢慢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与七夕习俗融为一体。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后来这个“乞巧节”还被传到东南亚以及日本和韩国。

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并成为世界青年表达爱意的流行节日。由于情人节能够表达共同的人类情怀,各国各地纷纷发掘了自身的“情人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节因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被塑造成了“中国情人节”。

作为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的情人节,本身代表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同时还体现出社会价值的不断演变。七夕等同于中国情人节,甚至现在认为七夕就是中国情人节,这其中的原因不难推测。

牛郎织女作为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悲切的爱情故事一直广为流传。经过不断演化,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与七夕结合在了一起,因此七夕本身就带有少女对爱情的美好祈愿。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七夕原有的乞巧含义逐渐被淡化,反而是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话题被突出,并渐渐成为七夕的主流含义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商家媒体联合炒作报道,消费爱情。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将关注重点更多地放在精神需求上,爱情便是其中一种。商家和媒体将爱情作为一大卖点,加之西方情人节观念逐渐深入生活,将七夕节打造成情人节自然就能吸引一部分年轻人消费。近来年诸如七夕节、圣诞节甚至网络制造的光棍节,都成为了消费爱情的节日。

2、古时候的七夕为乞巧,在现代为何过成了情人节?

七夕节成为现在的中国情人节是因为商业炒作。

以前的七夕节完全没有情人节的意思,把七夕包装成情人节完全是近些年才有的。中国情人节从诞生到火爆和一个企业离不开,这个企业就是红豆集团,一家服装企业。红豆集团在江苏一带知名度很高,效益也非常不错。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红豆集团有了上市的想法,于是想要扩大市场规模。

当时的圣诞节、平安夜、情人节等一系列洋节非常的火,而红豆刚好和古代的相思思念相关联。于是红豆集团便想打造一个中国的情人节,而七夕就是红豆选取的节日。七夕节的时间和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完美的契合了红豆集团的需要,于是红豆集团便将七夕节打造成了情人节,并且开始不遗余力的宣传七夕情人节和红豆。

而当时的洋节被很多人抵制正处于风口浪尖,中国情人节一出现就得到了很多官方媒体的支持。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对七夕进行炒作,这个节日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知道,最终成为了很多年轻人心中的中国情人节。

其实古代的七夕节和爱情关系不大,更多的是那些未婚少女的节日。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是古代少女向织女乞求智慧与技巧的。在古代人心中织女可并不只是牛郎的媳妇,她还是天上的纺织之神。所以很多未婚少女都会在这一天约几个闺蜜好友一起来祭拜织女,希望自己可以心灵手巧得到如意郎君。

而古代中国也是有情人节的,那就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一天张灯结彩、灯火通明,人们可以不用着急回家。有对象的可以一块赏赏花灯,单身的可以到街上搭讪。

3、七夕也是乞巧节,为什么现在都过成了情人节?

因为过乞巧节的意义不大,而过情人节更有意义一些,乞巧节就是女性向织女星祈求有一双巧手。而随着社会的发现,女性对于拥有一双巧手的意愿并不强烈。巧手对于女性来说,并非是不可多得的东西。而恋人的意义,则越来越多,情人节也因此被更加的重视。

01、商业的发展的需要

过情人节,对商家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人节那天,花的销量肯定会上涨,还有电影的票几乎也都是售空的。还有餐饮业,也会因为情人节的关系而业绩大涨。还有一些酒店,当晚也几乎满房。可以说,过个节,商家们都赚钱了。还有线上的商家,因为情人节恋人们需要买礼物,所以线上商家的商品销量也涨了很多。因此,商家们很喜欢情人节。

把七夕节过程情人节,就有促进商业发生的目的,很多商家自己都会去花钱来宣传七夕情人节,推出一些情人节套餐等等。以此来提交商品的销量。

02、大众对情人节的喜爱

女人几乎都喜欢过情人节,因为情人节意味着恋人的陪伴,意味着礼物、鲜花、美味的晚餐。对女性来说,过情人节是一件意义非常的事情。所以,如果你和她说七夕不是情人节,而是乞巧节,叫她按照乞巧节来说,你很可能会失去一个女友。

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快,通常也只有过节的时候给自己放个假,情人节就是一个给自己放假的好时机。今天是情人节,那就不要加班啦,画个美美的妆,和心爱的人过节去吧。

所以,乞巧节之所以会变成七夕情人节,一是因为商业发展的需要,而是因为现代人对情人节的需要。不管如何,竟然乞巧节已经变成了情人节,那就按照情人节的过法去过吧。

4、“七夕节”本为女子祈福的节日,为什么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说到七夕,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把七夕等同于中国的情人节。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日子,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将女子乞巧的活动设定在农历七月初七呢?原来,女娲创造苍生时,在第七日造出人来,初七为“人日”。“七”还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人有七窍,乐有七音,人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能成诗,日常生活七件事。再加上《黄帝内经》中将七定义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数:女子七岁齿更发张,二七就发育有了月事,为生育做好了准备,三七四七都是身强体健之时,五七身体渐渐衰弱,六七开始生白发,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终止。这样一来,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对女子意义非凡,两个吉祥数字叠加,七夕乞巧祈福顺理成章。

南朝时,牛郎织女的故事进一步完整,织女成为天帝之女,许嫁河西牵牛,但织女婚后消极怠工,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缘起并非偶然,是中国“男耕女织”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

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南朝七夕乞巧的流程,特别提到了蜘蛛结网会带来好兆头:“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咸以金银输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唐代秉承南朝之风,《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盛大的穿针乞巧仪式: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游宴,七月七日夜,宫女们盛陈瓜果、鲜花、酒馔,列于庭中,乞求于牵牛、织女,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第二日视蛛网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间纷纷效仿。至于长生殿的私语,托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词。

唐代以七夕为题的诗就达八十多首,从唐诗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乞巧盛会。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宋代以后,城市中商业的繁荣推动了七夕节的发展,节日的气氛非常浓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罗烨、金盈之编辑的《醉翁谈录》写道:“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宋代妇女陈瓜果、穿针乞巧,蜘蛛网占与前朝类似。她们还会在瓷器内用水浸绿豆、小麦,生芽数寸,以红蓝彩楼束之,谓之“种生”,此外还在庭院中盖彩楼,谓之“乞巧楼”。孩子们在七夕也可以参与乞巧活动,男孩“乞聪明”,女孩“乞巧”:“京师小儿各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书曰:‘某乞聪明’。诸子女致针线箱笥于织女位前,书曰:‘某乞巧’。”

七夕这天,大街上皆卖“磨喝乐”,又名“摩睺罗”或“摩罗”,是以雕木彩装为底座的泥塑土偶,或用红纱碧笼装扮,或饰以金珠牙翠。“磨喝乐”或“摩罗”是梵语音译,本意为佛经中的神名,宋代七夕至此出现了佛教因素。

两宋时可以说是七夕节的鼎盛时期,全宋词中以七夕为题的作品超过百首,鹊桥仙更是成为佳作频出的词牌名。

织女星出现在头顶的夜空就预示着七月的到来,再加上纺线织布的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乞巧、祭祀、求福的时节。至于牛郎织女来相会,那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此习俗的基础上,看到晚上夜空中银河的另一边也有一颗相对应的明亮的星星,然后经过天文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制了一个这样美丽的传说。从而将一个七夕乞巧演变成男女相会的日子,反映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5、以前七夕是“乞巧节”,为什么现在演变成了情人节?

七夕节原本是叫乞巧节,是古代女子的节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西方情人节的喜爱,原本就有爱情意味的七夕节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中国的情人节。也是当代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另一种期盼和希望,寄托了人们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七夕节中也有牛郎会织女的故事,慢慢也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情人节。

七夕节在古代的时候主要是在这一天女子们通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向上天祈求自己心灵手巧,是有和女子们的心智联系在一起的,当然也有一些女子在这个节日绣一些挂饰或者其他的刺绣工艺给自己心仪的男子,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是寄托了古时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但主要在这一天是为女子设立的节日,是希望女子更加的有贤良气质的,是古时对于女子的美好的希望。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外来的情人节有很大的热情,我们传统的文化七夕节也有寄托爱情美好意愿的一面也就受了一些外来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影响,七夕节被大家慢慢接受成为了中国的本土的情人节,现在七夕节的爱情成为比较大,与古时注重女子手工艺的状态,十分的不一样。

因为时代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古时关于七夕节的一些传统可能在现在的时代不是特别的适用,但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七夕节其实都是代表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只不过互相的侧重点不是很一致,个人认为只要是可以表达出人们对于生活的希望和热情,就是一个值得人们庆祝的日子,七夕节也是代表了我们对于至死不渝的爱情和美好婚姻的向往。

6、七夕节始于汉朝,为什么被定为中国的情人节?

其实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并没有情人节这个节日,但是因为中西方交流密切后,西方国家的情人节传到中国,所以我们国家为了与西方国家相对应,于是把七夕节定义为情人节。而且我国古代的七夕节就是女孩子乞求如意郎君的节日,后来就象征牛郎跟织女伟大的爱情故事。七夕跟情人同有爱情的意味,所以七夕也被叫做情人节。

一、七夕节的起源

七夕节最早出现在我国的汉朝,根据传说,在每年的7月7日,天上的织女就会跟牛郎在鹊桥相遇,所以七夕节也有两人爱情即使有天地的差距,也要在一起的意思。其实在这之前七夕节也叫做乞巧节,妇女们在庭院中向织女乞求智巧的节日,后来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传开了,才改成七夕节。所以七夕节跟其他的传统节日差不多,也是古代人祈福求平安的日子。

二、中国情人节诞生的原因

其实有一个节日比七夕更像中国的情人节,就是上元节,因为这天,青年男女会借着看花灯的名义而相约在这在一起,而这更符合中国情人节的寓意。但是因为商家的不良炒作,而媒体又没有给出正确的引导作用,所以才会让很多人认为七夕就是中国的情人节。而且西方的情人节在中国开始流行,中国商家为了不落后,于是将七夕节宣传成情人节,然后让情侣在这一天增强消费。

三、情人节的意义

编辑产生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而爱情也是精神的一方面。总的来说,情人节是一个消费爱情的节日。而七夕被定义为中国的情人节也是媒体商家的不断推动的作用。

7、“七夕节”本为女子祈福的节日,为何成了中国的情人节了?

因为白居易的长恨歌,让唐明皇与杨贵妃那段凄婉爱情故事被世人知晓。尤其是唐明皇与杨贵妃在七夕节那日,在皇宫内院中的嬉戏玩闹,成为了一种爱情的另类表白,于是乎七夕也就成为了情人节的代名词了。

七夕节

最初七夕节是古代女子用来祈求天上神仙,赐予自己灵巧技艺的节日。又叫做女儿节,或是乞巧节。七夕节那天,女孩子可以去拜访闺蜜,与好姐妹一起跪拜神灵,祈求自己的针线技艺进步。当时就有牛郎与织女的传说,但在七夕节,主要还是女子祭拜织女。当然因为织女与牛郎的爱情故事,以及后来不幸的分离,也让七夕节原本就带有一丝爱情的因素。

七月七长生殿

但真正让世人将七夕节与情人节联系在一起的,还是唐朝白居易的《长生殿》。白居易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进了诗歌,也让大唐子民见证了这段凄婉爱情故事。尤其是《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七月七,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宫殿内,一起嬉戏玩耍过七夕节的景象,像极了一对男女相爱相恋的过程。于是七月七长生殿就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虽然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结局不太好,但白居易的长生殿,给了他们一个异度空间再见的局面,像极了一场人鬼情未了。

于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成为一段让人念念不忘的爱情,之后七夕节女子乞巧的故事就渐渐被淡化。原本七夕节就有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再加上白居易写的长生殿,七夕节爱情故事的氛围大于乞巧。也许这就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于是七夕节最后就演变成男女定情的情人节。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