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圣诞节都吃些什么
1、西方圣诞节吃什么食物
圣诞吃的食物如下所示:
1、姜饼。姜饼是用蜂蜜、蜜饯果皮、生姜、杏仁、红糖以及香辛料制作成的一种饼干,在圣诞节的时候欧洲有很多国家都喜欢吃姜饼,姜饼会做成各种与圣诞节有关的图案,比如圣诞老爷爷的头像,圣诞树、圣诞袜等等。
2、布丁。
3、火腿肠。
4、喝红酒。
5、圣诞蛋糕。
6、圣诞三文鱼。
2、圣诞节都吃什么?
在加拿大的圣诞晚餐,与它的殖民祖先英格兰以及邻居美国,有许多相近之处。
传统的圣诞节晚餐特色有填馅火鸡(调味)、马铃薯泥、肉汤浓汁、蔓越橘酱、蔬菜及作为甜点的葡萄干布丁。蛋酒,是一种牛奶为底混合蛋汁、砂糖等的饮料,通常会加以酒类调配,在节日时分也很受欢迎。
其它的圣诞节餐点包括奶油馅塔和奶油酥饼,依传统都会在节日前烤好,用于招待各种圣诞节与新年派对时造访的朋友,以及圣诞节当天。
在丹麦,传统的圣诞节餐点在平安夜置办,内容为烤猪、烤鹅或烤鸭三者择一。其伴以马铃薯、紫色包心菜与大量的浓汤肉汁。
其后的甜点为米糕布丁,通常会把一颗杏仁藏在里面,幸运发现的人可获颁杏仁礼盒之类的礼物。传统的圣诞节饮品是格罗格甜酒和特别为当季酿造的传统圣诞啤酒,这些酒类的酒精浓度通常都偏低.
3、西方国家过圣诞节吃什么?
西方国家过圣诞节吃火鸡、树干蛋糕、杏仁布丁、姜饼等食物。
1、火鸡
一般英国家庭都喜爱自行烹调火鸡,将大量的蔬果如甘笋、西芹、洋葱、栗子等,塞进十来磅的火鸡肚子里,再在表层抹上多种香料,然后才放入焗炉烤。
2、树干蛋糕
树干似的蛋糕(Buchedenoel)是著名的法国圣诞美食。
还未发明电力以前,法国人以一棵好柴作为圣诞礼物。
法国人天性浪漫,连美食的起缘也浪漫过人:从前有一个买不起圣诞礼物的年青人,在森林捡了一段木头送给情人,不但赢得芳心,而且从此平步青云。
因此,树干蛋糕也成为祝愿来年好运的象征。
3、杏仁布丁
西方当圣诞晚餐开始时,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如果谁能吃到那枚唯一完整的杏仁,谁将是来年运气最好的一个人,通常大人们会将这枚杏仁放在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让他们高兴。
4、姜饼
德国最著名的圣诞食品是姜饼(Lebkuchen),是一种介乎于蛋糕与饼干之间的小点。
传统的姜饼,以蜂蜜、胡椒粒为材料,又甜又辣,口感刺激。姜饼经过改良,外面洒上一层糖霜,不但口感丰富,外型也相当讨好。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它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基督教本无关系。在基督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基督教体系,同时以庆祝耶稣的降生。
但在圣诞节这天不是耶稣的生辰,因为《圣经》未有记载耶稣具体生于哪天,同样没提到过有此种节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罗马神话的结果。
据《圣经》记载,来自东方三博士在耶稣降生的时候赠送礼物——黄金,乳香,没药,朝拜耶稣,表示对这位人类救主的尊荣。
这就是圣诞老人为儿童赠送礼品习俗的由来。英国孩子在圣诞前夕把长筒袜子放在壁炉旁,相信圣诞老人晚上会骑着麋鹿从大烟囱爬下来,给他们带来满袜子的礼物。法国的孩子把鞋放在门口,让圣婴来时把礼物放在鞋里面。
公历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
圣诞节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中国过春节。
4、英国人圣诞节吃什么食物?
圣诞节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节日,在中国可能目前没有太多的家庭重视,可重视的家庭也不少。很多国家都会过圣诞节,而不同的国家会有自己的一些习惯以及风俗。那么你知道英国人圣诞节会吃什么来过节吗?
英国的圣诞大餐极其丰富,包括烧猪、火鸡、圣诞布丁、干果馅饼等。据说吃圣诞火鸡这个习俗,已有300多年历史。一般英国家庭都喜爱自行烹调火鸡,将大量的蔬果如甘笋、西芹、洋葱、栗子等,塞进十来磅的火鸡肚子里,再在表层抹上多种香料,然后才放入焗炉烤。传统的圣诞布丁非常甜,吃一小角已心满意足了!圣诞布丁亦是传统食品。
烹调时,全家人都会参与,象征团聚、和谐,并会在搅拌面团时许愿,据说需以顺时针方向搅,转错方向便不吉利。最后藏入一枚硬币,谁吃到便获得一年好运!
在英国的传统中,圣诞节的主菜必须是一个烤制的禽类。在很久很久以前,其实英村人圣诞节都是吃烤鹅的。然而,在十六世纪,火鸡传入了英国,成功替代了鹅成为了圣诞节每家每户必吃的食物。如果说一顿圣诞大餐没有了烤火鸡,那么对很多人来说就不算过了圣诞节,可见烤火鸡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了。
17世纪被英国人发明的蛋奶酒,可以说是最具有圣诞气息的饮料了。因为制作蛋奶酒需要新鲜的牛奶和白兰地来冲调,可是那个年代又没有冰箱来冷冻和保鲜,只有农场主和有钱人才能购得鲜牛奶来调制蛋奶酒。除了用白兰地做底,根据不同人的口味,也可以用其他烈性酒作Eggnog的底酒。在美国的话,为了讨女生的欢心,很多人喜欢用朗姆酒Rum做底酒,所以美式Eggnog甜味会更浓一点。
热红酒是欧洲一种非常传统的热饮,最先从德国流传起来,在圣诞前后为人们所饮用。这种酒不光在圣诞集市有出售,很多欧洲人也会在家自己制作。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在家悠悠地喝着热红酒,聊着这一年经历的事儿,绝对是一件无比温暖的事儿。柔和的酒香和微甜的酒味,融入口中,愈品愈浓。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5、美国人圣诞节吃什么
美国人圣诞节吃火鸡、姜饼、布丁、树根蛋糕。
在美国,圣诞晚宴极为丰盛.种种美食,色香味形俱备,令人大快朵颐,所以圣诞晚宴又叫圣诞大餐。在餐桌上,黄色圈状的鲜橙片预示着美好的祝愿。玫瑰、核桃、桂皮和颜色鲜艳的水果,是圣诞节传统的桌上饰品。 圣诞晚宴最主要的一道菜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佳肴——烤火鸡。在西方人眼里,没有烤火鸡就算不上是圣诞晚宴。
有些西方人还习惯在圣诞晚宴的餐桌上摆一整头烤乳猪,英美等国的人们还喜欢在猪嘴里放上一只苹果。这个习惯可能源于一些较大的家庭,因为只有大家庭才有可能吃得了一头猪。后来一些讲究排场的人在圣诞请客时也纷纷效仿。
晚餐后的甜食,通常有李子、布丁和碎肉馅饼等——英美等国人认为,吃过这几种食物后就会福星高照、大吉大利。在美国,圣诞大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
6、圣诞节时,美国吃什么,英国吃什么?
圣诞晚宴极为丰盛.种种美食,色香味形俱备,令人大快朵颐,所以圣诞晚宴又叫圣诞大餐。
在餐桌上,黄色圈状的鲜橙片预示着美好的祝愿。玫瑰、核桃、桂皮和颜色鲜艳的水果,是圣诞节传统的桌上饰品。
圣诞晚宴最主要的一道菜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佳肴——烤火鸡。在西方人眼里,没有烤火鸡就算不上是圣诞晚宴。有些西方人还习惯在圣诞晚宴的餐桌上摆一整头烤乳猪,英美等国的人们还喜欢在猪嘴里放上一只苹果。这个习惯可能源于一些较大的家庭,因为只有大家庭才有可能吃得了一头猪。后来一些讲究排场的人在圣诞请客时也纷纷效仿。
晚餐后的甜食,通常有李子、布丁和碎肉馅饼等——英美等国人认为,吃过这几种食物后就会福星高照、大吉大利。
在美国,圣诞大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
圣诞布丁+圣诞蛋糕
英国人对一日三餐都有不同要求:早餐要饱、午餐要简单、晚餐要食得好,所以,他们的晚餐通常预备得最为丰富,绝不会敷衍了事。到了每年最大的节庆——圣诞节,一顿极其丰盛、度身定做的圣诞大餐是标准的过节仪式,一家人会围在餐桌旁边,一边享用美酒佳肴,一边互相祝贺聊天,气氛令人暖到入心。
圣诞布丁Christmas-Pudding,源于传统的圣诞食物牛奶麦粥及干果布丁。传统习俗是在圣诞前一个月就开始制作布丁,而制作过程中每位家庭成员都要参与,象征着团结和谐之意,而且每人都要负责搅拌一下面团,在搅拌时会默默许下一个愿望,最后就在面团中藏入一枚硬币,如果幸运地吃到这枚硬币,就会有一整年的好运气。
圣诞蛋糕ChristmasCake是一种餐后点心,是用干果、杏仁蛋白等做成,表面裹有一层雪白的糖粉,味道带甜,口感较实,有些人会在圣诞蛋糕上涂上奶油或果酱,甚至写成“圣诞快乐”的字样,食用时有人会喜欢在蛋糕四周插上特制的圣诞蜡烛,蜡烛的形状细小精致,只有两三四寸长,色彩缤纷,点燃之后由主人吹熄,然后切成一片片与家人享用,并作为圣诞大餐的完满结束。
7、圣诞节英国人吃什么呢?
英国的圣诞大餐极其丰富,包括烧猪、火鸡、圣诞布丁、干果馅饼等。据说吃圣诞火鸡这个习俗,已有300多年历史。一般英国家庭都喜爱自行烹调火鸡,将大量的蔬果如甘笋、西芹、洋葱、栗子等,塞进十来磅的火鸡肚子里,再在表层抹上多种香料,然后才放入焗炉烤。传统的圣诞布丁非常甜,吃一小角已心满意足了!圣诞布丁亦是传统食品。
烹调时,全家人都会参与,象征团聚、和谐,并会在搅拌面团时许愿,据说需以顺时针方向搅,转错方向便不吉利。最后藏入一枚硬币,谁吃到便获得一年好运!
8、传说中的圣诞大餐都吃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宗教性的节日称为“喘息的时刻”,而一位早期的希腊基督徒则认为:“过节没有别的,就是欢乐。”喘息也好,欢乐也罢,大凡过年过节,人们都离不了吃吃喝喝。国人如此,外国人也概莫能外。譬如说,按照我们的传统习俗,过春节时,农村人一般要杀猪宰羊,置办酒席;西方人过圣诞节,同样讲究在圣诞夜准备一顿丰盛的大餐,同样是大鱼、大肉、大酒,“吃吃喝喝过大年”。
众所周知,圣诞节是庆祝圣婴耶稣基督降临人间的节日,是西方基督教最重要的节庆之一。圣诞大餐的习俗则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那时的人们用一个从12 月17 日开始、长达一周的祭餐来欢宴农神——地球的主宰者。后来,罗马人的尼凯尔教会则把一年一度的“农神祭宴”改为圣诞节,流传至今,并在欧美国家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圣餐食俗。
大块吃肉 大碗喝酒
国人平时大多省吃俭用,在吃喝上不甚讲究;逢年过节,却总免不了要挥霍一番,特别是在吃喝上,一定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与我们的年夜饭一样,西方人的“年夜饭”——传统的圣诞大餐也离不开酒和肉。
最初,欧洲人过圣诞节时讲究吃烤猪、烤火腿。这是因为,在天主教国家的传统里,猪象征着富裕。在靠天吃饭的年代,物质匮乏,食物短缺,饿肚子自然是常有的事情;而在过年的时候享受一顿可以“大块吃肉”的晚宴,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提到圣诞大餐中的食物,许多人的脑海里头一个浮现出的就是火鸡。没错,如今,圣诞大餐中最经典的菜品是火鸡,它不仅可以供人大快朵颐,而且也作为餐桌中央的应景点缀;但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据说,在1620年的圣诞节,大批来自英国的移民抵达美洲的普里茅斯山。由于当时那里除了漫山遍野、随处可见的火鸡外,几乎没有别的食物,于是,他们只好烤火鸡过节。也有人说,欧洲人最初喜欢吃烤鹅,但后来移民到美洲后,没有适宜的条件养鹅,于是才吃火鸡。这些美洲大陆的新移民发现,火鸡不仅比鹅好吃,而且很容易得到。于是,烤火鸡便逐渐成为他们在圣诞节等重要节日中必不可少的菜式。不管怎样,火鸡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西方人的青睐。圣诞节吃火鸡从此延续下来,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虽然感恩节火鸡更加有名一些,但庆祝圣诞节的大餐上也是需要一只火鸡的。如今,在西方的圣诞大餐里,火鸡这道主菜就如同我们年夜饭中的鸡与鱼一样,不但兼顾了菜色的美观和视觉的丰富性,而且是全家人团聚一起享用大餐的象征。
或许有人以为,烤火鸡十分简单,只要把火鸡抹上油,在火上烤一烤,就可以吃了。其实没那么简单,圣诞火鸡的口感与鸡肉的部位、烧制时间及火候掌握、调料优劣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一道好的圣诞火鸡大菜一定是表面金黄、内里鲜嫩,吃起来外香内滑,既解馋,又不至于太油腻。在许多国家,圣诞大餐上的火鸡肚子里面被塞满了各种馅料。一般英国家庭都喜爱自行烹调火鸡,将大量的蔬果,如甘笋、西芹、洋葱、栗子等,塞进火鸡肚子里,再在表层抹上多种香料,然后放入焗炉烤。英国的许多超市就提供火鸡馅料填装服务。吃火鸡时,还要准备配菜,如炖孢子甘蓝或是一些根类蔬菜。圣诞火鸡除了单独成菜外,还可与鱼、牛肉和菌类相配,烹制成圣诞火鸡配比目鱼、圣诞火鸡配鳕鱼、火鸡什菌汤、圣诞火鸡配牛排等,搭配不同,口感各异。
既然是“大块吃肉”,那就免不了要“大碗喝酒”。除了丰盛的肉类食物,西方人的圣诞大餐一般还要有红酒。在基督教的教义里,红酒象征着耶稣的血。耶稣替人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血肉之苦,是应该被纪念的。
相传最古老的圣诞节风俗就已经和酒有关。人们在一个如同锅一般大小的祝贺杯里加入苹果汁、白兰地、麦酒和其他香料,然后把这只盛满酒的杯子悬挂在以榆树枝堆积成的火堆上,以保持酒的温度。
到了后来,或许是人们越来越怕麻烦,就把圣诞大餐上的酒换成了红葡萄酒。圣诞大餐中的红酒有特殊喝法:在酒中加入红糖、橘皮、橘肉、葡萄干等作料;然后,在火上一边加温一边搅拌(不可开锅);最后,淋上一点儿伏特加。起锅之后,一杯下肚,真是又香又暖。
品类丰富 花样多多
除了酒肉,圣诞大餐上的独特美食还有许多,可谓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德国最著名的圣诞食品是姜饼。这是一种介乎于蛋糕与饼干之间的小甜点。传统的姜饼以蜂蜜、胡椒粒为材料,又甜又辣,口感刺激。现在的姜饼都经过改良,外面洒上一层糖霜,不但口感丰富,外型也相当讨巧。这种圣诞食品历史悠久,大约在中世纪的时候就出现了。姜饼会被做成小人儿的样子或者姜饼屋。据说,姜饼屋的形状来源于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故事(两个善人用姜饼做的屋子招待饥饿的流浪儿)。德国纽伦堡的姜饼很有名。姜饼从德国流行开来,如今已出现在许多国家的圣诞大餐中。
圣诞蛋糕则是欧美许多国家的圣诞大餐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甜点。圣诞蛋糕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开始流行,其主体类似胡萝卜蛋糕,内有各种坚果和果干;不同的是,蛋糕表面会有一层杏仁糖衣或者糖霜。
在英国人的圣诞大餐中,还会出现另一种甜食——派,也就是一种装了馅的炸饼。圣诞派的里面是甜的果酱馅,还有葡萄干、甜陈皮、苹果干、蓝莓酱等……还会有肉桂和糖,表面是星型装饰。如今,每逢圣诞节,英国一些超市里会有现成的派皮和馅料半成品出售,供顾客在合家团聚时一起做圣诞派用。
英国人发明的另一种圣诞美食——圣诞布丁,与圣诞蛋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圣诞布丁源于传统圣诞美食牛奶麦粥和干果布丁;因此,圣诞布丁的成分中虽然没有梅子,但也被称为干果布丁,成为圣诞大餐中的一员。圣诞布丁浸泡有白兰地酒,因此可以点燃,热着吃。有的圣诞布丁里还有巧克力酱、甜的馅料和坚果。在英国,每到圣诞节前夕,许多家庭都会全家人参与,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制作一个圣诞布丁,以象征家庭和谐。每个人在搅拌一下面团时,都会默默许下一个心愿;最后,还会在布丁里放一枚硬币,吃到的就是幸运儿啦。
树干蛋糕是法国人圣诞大餐中的著名美食,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树干状的蛋糕。它的里面是海绵蛋糕,外面用巧克力或者咖啡奶油来模仿树干的样子。令人称绝的是,这种树干蛋糕里面的蛋糕、糖霜和奶油也卷成年轮的样子,可以横着切开。据说,在电发明之前,法国人习惯以一捆好柴作为圣诞节礼物。法国人天性浪漫,连美食的起缘也浪漫过人:从前有一个买不起圣诞礼物的年青人,在森林捡了一段木头送给情人,不但赢得芳心,而且从此平步青云。因此,树干蛋糕也成为祝愿来年好运的象征。
蛋酒是加拿大圣诞大餐中一种颇为独特的饮料,它的原料以牛奶为主,混合了蛋汁和砂糖,并通常会加以酒类调配。
在美国,颇具美洲特色的玉米粥则是圣诞大餐上一道独一无二的美食。
和而不同 风格各异
圣诞节起初的地理范围主要限于欧洲国家;如今,圣诞节早已冲破地域限制,成为一个跨地域、跨文明、普世化的世界性节日。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存在不同的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圣诞大餐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可谓“和而不同,风格各异”。
英国人的圣诞大餐一般都很丰盛。通常,餐前先来杯香槟或者是雪莉酒,开胃菜也许是熏鲑鱼;接着就是大排场的主莱和烤火鸡,里面塞满了荔枝、面包酱,上面堆满各种配料,如腌咸肉和各种蔬莱;吃完之后,再来道布丁;最后,还有各式乳酪,再配上一杯红葡萄酒。
法国人的圣诞晚餐和英国人相比几乎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在食材上有一些差别而已。一般来说,法国人喜欢吃火鸡,还喜欢吃海鲜。在圣诞大餐上,一般还会备有鹅肝酱。酒,则一般是一种叫“芬塞尔”的、味道很甜的白葡萄酒。浪漫的法国人认为,为了来年交好运,在圣诞餐宴上宁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里的余酒喝个精光。
德国人也相当重视圣诞节,人们会赶在平安夜之前回到家里吃饭,就好像中国人在除夕夜之前回家吃年夜饭一样。与英、法等国相比,德国人的圣诞餐桌上所摆的食物有所不同。德国人圣诞晚餐的主食是烤整鹅,他们会在鹅肚子里面填满用果类和蔬菜混成的馅。主菜通常是跟青菜和马铃薯一起吃。二战后,由于受英美影响,德国人也逐渐开始在圣诞餐宴上吃火鸡;但各地还奉行自己的地方圣菜,如北西里西亚人吃鲤鱼、马铃薯和酸菜。
波兰人的圣诞大餐则讲究雅趣遗风。圣诞节前夕,在波兰叫“星节”。这天白天,人们粒米不进,为晚上的圣餐做准备。当平安夜的第一颗星星露面时,波兰人才开筵。在筵席上,要给基督留一席之地。无论是家庭,还是饭店、酒馆,都用烧火鸡、烧鹅做圣菜,并配上一些水果。当人们用餐完毕时,悠扬的圣诞颂歌随之响起。
在葡萄牙各地,流传着朴实原始的圣诞大餐。葡萄牙人喜欢吃鳕鱼,他们的鳕鱼烹饪技法多得不得了;不过,到了平安夜,人们选择一种最没味道的原始方法来煮鳕鱼,即把鳕鱼和马铃薯、白菜一起热煮。圣诞节当天,他们则吃火鸡以及布丁、蛋糕等甜点。
意大利人虔诚地继承着“农神祭宴”的传统。在圣诞节前夕,丰富的家庭圣餐是这样安排的:第一道菜是烤火鸡等;第二道菜常常是PASATA,这是一种用面粉做的食品;第三道菜一般来说是肉、鱼和蔬菜。意大利圣餐中的鱼和肉烹调方法有炒、烤、烧。人们最爱吃牛肉、火鸡肉,还吃马肉、鹿肉和野兔肉。第三道菜吃完后,一般来说是吃水果。这是意大利人特殊的习惯;但也有许多意大利人有着圣诞节吃素食的传统习惯。尽管他们不吃肉,鳕鱼倒能在餐桌上大行其道。他们还吃用虾、乌贼和贝类制作的鱼肉沙拉,吃胡瓜鱼、鳗鱼以及用坚果制成的酱。
在瑞典,由于圣诞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许多人都会绞尽脑汁准备一年中至高无上的圣诞大餐,甚至不惜采买那些昂贵和罕见的食材。从12 月1 日开始,不少瑞典人就开始布置起来:在橱窗里挂上艳丽的星状装饰物,摆上红色的蜡烛;有的人家还要换上与往日不同的圣诞节窗帘。讲究的餐宴要在圣诞节前夕进行,传统的圣餐膳食是鳕鱼干和米粥,熏鳕鱼、醋渍鳕鱼、腌鳕鱼丁都很有名。代表性的吃法是在一张大餐桌上摆出几十种菜,大家按自己的喜好分取。
丹麦人的圣诞大餐一般是烤猪、烤鹅或烤鸭三者择一,伴以马铃薯、甘蓝与浓汤肉汁。在丹麦,当圣诞晚餐开始时,人们要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开始吃别的东西。如果谁能吃到那枚唯一完整的杏仁,谁将是来年运气最好的一个人。通常情况下,大人们会将这枚杏仁放在家中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让他高兴。丹麦人传统的圣诞节饮品是格罗格甜酒和特别为当季酿造的圣诞啤酒,这些酒类的酒精浓度通常都偏低。
美国人的圣诞大餐是丰盛而又欢乐的。平安夜,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旁,在欢声笑语中享用圣诞大餐,相互祝福。政府或各种俱乐部举行的圣诞晚餐,则更是热闹非常。在这样的晚宴上, 大都有隆重的三道酒——鸡尾酒、葡萄酒、白兰地或香槟酒和五道菜——沙拉、鲑鱼、布丁、牛肉和甜食。为点缀节日的欢乐和促进客人的食欲,通常在宴会上以音乐助兴:先是有圣歌合唱队演唱;接着,又有少年合唱班出场;还有两男两女组合的歌唱小乐队;有独唱,有合唱,还有独奏……逐座穿梭,还可由客人点曲。上最后一道菜时,铜管乐队出场,一列白衣白帽的厨师尾随其后,其中的主厨手托一个大银盘,盘中是火光熊熊的热甜点心——主菜圣诞甜食。他们绕场一周,接受大家的圣诞祝福;然后,将甜食分切成小块,送至每位来宾座前。至此,圣诞餐宴才算结束。
与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国家不同,俄罗斯等东正教国家所庆祝的圣诞节是在儒略历的1月7日。和其他国家的大鱼、大肉、大酒不一样,他们的圣诞大餐中大部分是素菜,就连鱼也是不可以有的,算是比较遵循宗教传统了。东正教圣诞大餐上共有12道菜,代表耶稣基督的十二门徒。
值得一提的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南半球的“仲夏圣诞节”,既有热带风情,又融合了欧洲传统圣诞节的经典元素。澳大利亚的热带水果、海鲜、奶酪和葡萄酒,使圣诞大餐上的食物变得异常丰富,澳大利亚独有的海滩圣诞烧烤派对与沙滩宴成为圣诞大餐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不仅是人,就连一些动物也能享用到“圣诞大餐”。圣诞节期间,尤其在平安夜,动物格外受人重视。它们像人一样,能享受一顿丰盛的节日晚餐。自14世纪以来,人们就已经形成一个习惯:在屋顶上撒满燕麦,留着日后喂养牲口。据说,用这样的燕麦喂养牲口,牲口就会又肥又壮,还利于繁殖。除了牲口,鸟儿也能在圣诞节期间享受圣诞节食品,如谷物等。
(作者:吴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