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春节送礼 » 传统过节方式为什么不能被替代

传统过节方式为什么不能被替代

发布时间: 2023-03-30 11:48:34

1、为什么过年的一些习俗正在慢慢地消失?

 春节的气氛现在越来越淡了,这是很多人的感想,其实我自己也有着一定感觉,无论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还是大年三十的时候,我们在生活中的感受,都是一个答案,那就是春节越来越没什么意思了,为什么春节习俗会越来越淡,其实有几个原因:


 第一、高楼大厦阻隔了我们的联系,大家要知道春节的时候,不仅仅是一家人的团聚,更多的是邻里之间的相互问候,但是这一点,现在已经十分稀少了。

第二、我们小时候,没有很多的娱乐,只有过春节的时候,才有很多的快乐,但是随着现在的社会发展,很的娱乐已经完全掩盖了,春节时期的快乐,比如买衣服,吃饺子。


第三、春节需要的是一种气氛,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缺少一股人情味,这样的事情其实很早就体现出来了,一个老人摔倒,没有去扶起来,而一个娱乐明星可以花几个亿结婚,所以这些事情,也影响了大家的心态,特别是那种人情味的心态。


第四、春节的时候放鞭炮几乎是一种奢望,孩子们没有过年的感觉,更不知道过年的快乐,其实一个小小的鞭炮,真的可以让大家找到一些过年时候的气氛。


第五、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作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是大家不再向以前一样接受过年的快乐的一个原因,经济压力是大家的共同的感受。


综合上面的这些因素,我们过年的时候自然会少很多的快乐,其实节日是没有改变的,春节晚会却改变了,人的习俗是没有改变的,但是人的心情已经改变了!

2、为什么中国的传统习俗别西方的节日所替代的理由

个人观点:

因“友配敬反封建”中国的传统习俗都被拐弯抹角地和“封建专制”挂上了钩,而因西方国家“民主”所以他们的一些节日习俗也就被挂上了“民主”的钩,成为“有力”的“反封建工具”。
也就是所谓的“破除封建陋习”
唉,都是政治惹的祸……

回答完毕

以上仅是个好慎人的观点而已,不代表其他卖明人观点

3、现代西方节日能够取代中国传统节日吗?

为了保护中华民族文化,曾有10博士联合提出抵制“西洋节”倡议,有名教授发出保卫春节的呐喊,在今年的情人节和春节即将近距离碰撞之际,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140名大学生,为传统节日保护献计,形成了一次观点大碰撞,显示了传统文化在青年人心目中的地位和西方文化对青年人的影响,值得社会共同关注。

改造传统节日VS坚守自己的坐标

许多大学生认为我国的传统节日需要改造。常艳芳、王贵雅等从生活角度分析了传统节日被忽视的原因:以前人们特别喜欢过春节,是因为春节意味着穿新衣,吃好饭。中国大多数节日都与饮食有关,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现在中国百姓生活水平提高,过去期盼在节日得到的东西,大部分在平时都得到了,所以人们对节日的热情大大淡化。

“传统节日太繁琐了,当今的人们谁还会像以前那么过。2005年8月11日广州拉开了‘2005广州乞巧文化节’的帷幕,然而也只是再现清末民初珠村乞巧节的盛况,多数市民仅仅停留在观看这一层次上。”金巧明举例阐明自己的观点。

高媛媛、李培锋、蒋瑞、田奇、孙雷、吴婧等认为,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不可避免带有封建烙印:封闭式、家族式、等级制,以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有点僵硬、呆板,跟当今市场经济的社会有不协调之处;西方“洋节”则属于大社会的东西,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体现人人平等、自由的特点。这些恰好符合现代快节奏、竞争激烈社会下芸芸众生想要释放压力的情绪要求。因此,要在保留本色的同时,对我国传统节日进行改造。近几年,流行乐坛和服饰上刮起了强劲的“中国风”,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用新鲜时尚的形式包装和重整民俗。

反对改造的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的理由也有相当的说服力。何巍、周蕊、张意菲等认为:国人并非不重视传统节日,过春节的热情远远超过圣诞节,只是传统节日大家都与家人团聚,没有在街上,所以看似没有“洋节”热闹。有人总喜欢把中国传统文化纳入西方文化的坐标系中,给自己的传统节日安上西方化的称号。无论是将“七夕节”改名为“中国情人节”还是“中国爱情节”,流露的是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心的丧失,无非是让祝英台穿上朱丽叶的衣服,学朱丽叶说英语,其结果是她既不像朱丽叶,也没有了祝英台的神韵和气质。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生硬包装、改造,甚至进行商业化拉郎配,与“国际接轨”,必然使传统文化庸俗化,破坏传统文化的纯正和魅力。我们应有充足的民族自信心,坚守自己的坐标。

商业化民俗节日VS恢复传统特色

有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节日受冷淡与未商业化炒作有关。郭艳、于航、罗布格宗等提出,“洋节”的兴盛,和商家为了经济利益炒作有关。近几年,每年圣诞节到来之前,商家都要大做文章,买一送一,满街的圣诞树、圣诞老人、彩灯,将节日气氛烘托得极为浓厚。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21世纪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当以认真的态度做好民俗文化与商业的结合,让一些有眼光的商家、企业家多组织一些传统节日活动。例如端午节,在销售粽子的同时,介绍节日的来历和为什么要吃粽子的知识,使人们知道祖国传统节日的内涵。

另有一部分大学生不仅反对商业化传统节日,而且认为应恢复其传统特色。贺佳说,中国的正月十五吃汤圆、放花灯、猜灯谜、赏月、放烟花、对对子、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等等,内容比圣诞节丰富多了,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是圣诞节远不能相比的。元宵节如今不如古代,也赶不上圣诞节,首先是一些人把元宵节脱离了民间参与的基础。比如每年元宵节时,基本上就是看看花灯、偶尔猜猜灯谜,形式十分单调,还要购门票进场,有的门票还很贵,这样无法调动民众的“精神细胞”。我国的传统节日就是这样逐渐被遗弃的。如果恢复我国传统节日的特色,就能抵制“洋节”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冲击。

“中国节日也确实需要一些新意。这种新意并不是说要附加什么现代的新东西,相反是要回溯过去。现在经常听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这‘年味’淡就淡在丢弃了习俗。很多城里人家过年为图省事,一家人在饭店吃年夜饭,没有了一家人一起忙碌准备年夜饭、贴窗花、蒸花馍等红火热闹的场面,也就失去了一家人亲热的气氛。”郑剑英说。

侯景男、马莹莹等认为,传统节日有很强的人情味、自然性、世俗性。它不是落后,只是内在潜能和魅力还掩藏在神秘面纱之下。传统若永远压在箱底,即使它的价值再大,总有一天会被人遗忘。所以,恢复传统节日文化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将其深远的意义挖掘出来,把它融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中。令人欣慰的是,有一部分大学已经将民俗学列为研究生专业,如中山大学文学院招收的研究生就有研究民俗学方向的。

顺其自然VS给予扶持

“事实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几乎所有的重要传统节日都面临着危机。上世纪90年代,包括法国、丹麦等在内的欧洲国家就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消费文化的渗透伤透脑筋,并试图以弘扬本土文化来抵御———结果如大家所见,收效甚微。”在杨丽君看来,传统节日受冲击,是必然现象。

马臖、梁香玲等认为,对于真伪、好坏,时间是最好的鉴别师。历史上也曾有过外来节日,例如浴佛节,但最终没有形成太大气候,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屡遭“迫害”不止。“文革”期间,春节不许穿新衣新鞋,不许扎红头绳,不许吃年饭,不许祭祖,人们这天必须走进田野参加劳动,并美其名曰,“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可是现在的春节还不是年年过吗?如果西洋节日有其优点、长处,那么不要说是民间倡议,就算是国家法律明令禁止也不能够被遏制,而中国名类繁多的各种节日,其中也不乏一些陈规陋习,既然是不好的东西,就让它自然消亡,这也合乎天理。那些号召抵制圣诞节的行为,就是一种心虚表现,是担心中国传统节日承受不了冲击,是一种无用功。其实“真金不怕火炼”,好的东西经历过暴风雨后才会更加茁壮。对于“西洋节日”我们不妨采取“无为”的态度,顺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吧。

刘伟娜、刘军、张荣等则反对顺其自然的观点,其理由是,“五四运动”后,中国人开始摒弃国学及传统文化、民俗习惯,认为只要是西方的、是“洋人”的,就是先进的、现代的、科学的,而中国传统的东西,都是落后的、迷信的。改革开放以前,许多传统节日被取缔,许多节日风俗因此逐渐被取代,甚至消失,所留下的只有清一色的、单调的、无聊的活动。因此,当对外的大门一打开,人们还来不及宣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就被外面眼花缭乱的东西迷住了。由于中国传统节日在历史上曾遭受不公的待遇,我们今天要挽救,给予特殊照顾。

孙丹、赵丹等认为,“西洋节”盛行错在对孩子教育的偏差,重文化知识学习不重素质修养,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国人看到传统节日的好处和优点,使祖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深入人心,特别是深入青少年的心灵。这就要求形成立体宣传模式,从电影、电视到报纸、杂志,甚至学生教材。还可以制作一些精致优美的公益广告,举办有奖知识竞赛等。

“去年上了民俗学课后才发现,中国文化里有那么多有意思的民俗趣事,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了解,哪里还有闲工夫泡在西方文化的‘蜜水’里?”陈璐幽默地说。

韩铖、王萍、雷鸣远等认为,仅靠一两个学者呼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有政策的连续性支持,加大文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对大学的民俗学专业有所支持和保护。我国现行的法定节日中,只有春节是民族传统节日,适当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显得迫切并必要。建立相关的档案,确保可以留传给子孙后代,同时,建立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心,培养各方面的民族文化人才。

走向世界VS洋为中用

平安夜,我市市民和国外游客一起狂欢。虽然他们戴的是圣诞老人帽,却踏着中国传统鼓点,兴奋地扭秧歌。(资料图片)

“我们总在防守,为什么不把中国龙推销到西半球?我们有如此无穷无尽的文化宝藏,不充分发扬利用,真的太可惜了。”鲁孟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有充分的信心。

王晶、周愉快等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广泛的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来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味禁止外来文化,而不向外发展扩大生存空间,自己的阵地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所以,我们不仅要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土站稳脚跟,还要走向世界。

更多的大学生认为应当洋为中用。

刘秋尧、何巍等说:近年来,全球各地方兴未艾的“汉语热”,已有8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落户36个国家和地区,人家怎么就没有把“孔子出国”视为“文化输出”而设置一个与之相匹配的“防火墙”呢?西方节日流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狭隘的民族主义观。所以,我们要树立信心,使其中国化,将其改造成中国节日。

刘小荣、张丽丽、吴迪、罗时伟、张海梅、付雁等提出,我们的民族文化最强盛、煊赫、最光辉夺目的时代汉唐之际,都是同外来文化交往、融合十分活跃、频仍的时代。其实有许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护士节”、“记者节”、“妇女节”、元旦,都是国际性节日,也没有谁为了捍卫民族传统而摒弃、抵制。西方一些独有的富有人情味、人性化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所没有的。中国人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很含蓄,而母亲节时送一束康乃馨和一张贺卡,使很多不善于表达的人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所以,“洋节”是对我们传统文化有益的补充,可以用来完善中国的节日系统,宣传中华传统美德,有选择地汲取十分必要,我们应当毫不犹疑地拿来洋为中用。

多做实事VS转变观念

谁说春节不热闹?(资料图片)

许多大学生认为目前需要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不是空喊。

任冲、宋金亮等建议,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去“过”传统节日,去参与,至少保证有份节日的心情。即使做不了大事,也应该多了解一些民俗文化,然后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传播。

周蕊、刘楠等认为,中华传统流失与不务实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总是喜欢做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却不下工夫从根本上改变自身。10博士呼吁抵制“西洋节”,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刚刚过去的圣诞节依然热闹。如果真的要想改变西方文化入侵的现状,不如抓紧发展中国的国力。如果我们的综合实力发展上去了,在世界上腰板硬了,还怕那些“西洋节”吗?

而刘秋尧、陈毅清、岳佳等认为,目前的关键问题是转变思想观念,否则做的事情越多,对民族文化的破坏越大。我国许多人对待文化既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放手。当别人的情人节等节日供我们享用时,我们认为是文化侵略,要抵制;而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我们又愤怒了,认为是人家抢走了我们的东西。这完全是存心不让大家好过的破坏心态。只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共存,趋利避害,相信我国的传统文化会被很好地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

这140名大学生之所以在保护传统节日和文化上所提的方法有矛盾,是因为在对待“西洋节”的态度上不同:有10%的学生坚决抵制过“西洋节”;59.3%的学生认为可以在正确引导下有节制地过“西洋节”;8.6%的学生认为过不过“西洋节”无所谓;7.8%的学生认为过“西洋节”是件好事;持其他观点的学生占14.3%。

4、为什么传统节日越来越不被重视?

为什么传统节日越来越不被重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的吸引力逐渐褪色。中国传统节日大多与吃有关。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吃糖糕,深层次的原因不用说大家也明白—渣春—几千年来,困扰中国人的问题主要是吃的问题。现在生活好了,天天为了吃啥伤脑筋,过去盼望春节是因为能吃上一顿肉馅的饺子,现在呢,早就吃腻了,比如我儿子就不能听见说吃饺子,烦,甚至罢吃,你说春节对他有吸引力么。

二是部分风俗已不合时宜。比如鞭炮,过去早就习惯了春季家家放鞭炮,孩子们也很喜欢这个游戏,现在呢,因为污染环境,很多羡侍城市都禁止放鞭炮了,这个禁令当让做得对,可是,没有鞭炮的春节还像春节吗。还有清明节,我的家乡是流行大门上插柳枝,过去没问题,现在可不行了,不允许折柳枝,故意损坏树木,破坏绿化,是违法行为。可是,不插柳的清明节,还是清明吗。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导致传统节日吸引力下降。

三是人为的给节日增加了很多恶俗,让过节变得像“过关”。比如春节,送不完的礼,喝不完的酒,每天忙的焦头烂额,喝的昏天黑地,枉花了很多钱,还累的半死,让人承受不了,对过节产生厌恶。

四是西方文化的冲击。西方的节日文化与东方大不相同,很多节日都有固定对象和文化内涵,比起我们的吃吃兄梁吵喝喝,显得高雅很多。别怪现代喜欢西洋节的人越来越多,是我们的节日风俗和内涵几千年如一日,缺少与时俱进造成的,墨守成规,不合时宜,难免会被冷落。

我们国家现在提出的四个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呼唤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希望以后我们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会逐渐增强起来。

5、应不应该保留传统节日

个人认为传统节日需保留:

传统节日的意义与魅力,不仅仅在于节日的一些形式与习俗,更在于它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力量。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经济如何崛起,都应该守住传统文化,传承其背后的精神力量。

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这是一提起这些节日随口就能说出来的,也因此每临近节日这些食物就会被商家店铺醒目位置,甚至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然而,伴随着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大家似乎觉得过节吃一些相应的食物就是在过节了,换而言之,并没有过多地去关注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故而节日气氛看似浓厚凳裂,其实繁华的背后,节日真正的内涵和意义在渐渐流失。 

节日,在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贴近生活,时时处处无不在潜移默化。因此,带着古老文明印记的节日,不应停留在形式上,而应从精神文化层面去传承渗透。

传统节日应传承精神

传承节日的家庭和睦,心怀感恩的精神力量。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期盼节日,不为别的,只为回家吃一口,吃一餐,吃那熟悉的味道,感受心底最温柔的情。感恩于家人的牵挂,感恩家人的付出,感恩拥有的一切。而这一份感恩也总会潜意识地回馈给身边的人,回馈给这个社会。

传承节日的尊老敬贤,心怀崇敬的精神力量。应当心怀崇敬,敬长者的付出,也当敬先贤的榜样力量。比如端午,屈原留给的不仅仅是粽子,而是他那“伏清白以死直兮”的勇敢,“宁溘死以流亡兮”的坚定。当心怀崇敬,方能指粗耐从中汲取最可贵的东西。

传承节日的民俗艺术,心怀谦恭的精神力量。节日也展示了民间艺术的精彩纷呈。春联、年画、窗花、红灯笼等等,展示的是装饰唯春的艺术;锣鼓小戏、大鼓凉伞、舞龙舞狮,展示的是舞曲艺术。或以形色感染人,或以声响动作愉悦人心。

6、传统节日渐受淡漠的原因

节日的热闹来源于亲人们的团聚,节日的温情来源于亲人间的沟通与交流。中秋也好,春节也罢,其内涵无外乎“团圆”二字。如今的中国家庭,早已不是一家十几口人甚至几十口人,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少子化、空巢化的问题。每逢中秋、春节,有的子女跟父母远隔千里,无法团聚,有的虽然能回到父母身边,但往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吃完饭,抹抹嘴,又各奔东西。团聚少了,沟通没了,所以节日的味道也就淡了。
还有些年轻人把过节等同于在商场中流连忘返。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物质的需求也增加了,过节买些东西本无可厚非。可当我们在所有的节日里想到的只是“买买买”,不知疲倦地流连于商场的橱窗柜台前,亲情、友情可能会在一场场购物狂欢中被遗忘。而亲情、友情是节日最好的“调味品”,没了“调味品”,节日的味道自然淡了。就像那首歌所唱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亲人间坐下来谈谈心、聊聊天的那份其乐融融,不是冷冰冰的商品可以替代的。

7、节日的民俗活动取消,是否会中断传统文化呢?

在过去,每个家庭都将烟花和鞭炮,悬挂的灯笼,一个家庭团聚在一起吃新的一年,而整个工作人员都留在了新的一年。

目前,烟花和鞭炮的声音没有任何东西没有东西。此外,没有人还在衰大。

对于这种变化,有些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传统的年度海关,是忘记的吗?

从整个社会发育的角度来看,传统将消失,将不断产生新的东西,这将不可避免地出现。

因为大多数人在现在,他们都选择“放弃”传统,选择更多的自由生活方式。

在这方面,有社会学家说:“当传统消失时,所有传统文化都会被取代。”

为什么我们在中国的文化超过5000年?

这是传统文化各一代人的改善和支持。

然而,改善和延续不代表遗弃和丢弃。目前,“改善”已成为世界的高度,但被遗弃但却成为正常状态。

或者那个问题,为什么传统的“新年”将被人抛弃?

也许它将与这几个原因有关。

为什么“传统风俗”将被遗弃?专家: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01.自由化开放的心态,取代旧的传统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加速,导致思想自由化的转变。

在过去的一代中,旧一代墨水很远,而新一代的人,他们厌倦了老,令人厌恶的传统。

在过去,虽然据说社会环境不如,但每次都可以拥有强烈的烟火。

在这方面,有诗歌云:“大多数烟火,最温暖。”

02.烟火,它是真的,它是烟花中燃烧的气味。这种气味是传统竞争对手的象征。

随着环境的立法,我们可以发现在很多地方,没有鞭炮,只有独特的死亡。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将没有“一年”,即使在推出的时间内,也会放弃他们。

然后,传统中国海关的消失是一种不察无主的趋势。

03.人们厌倦了传统文化

为什么传统会被遗弃?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大多数人对传统文化具有极其令人作呕的心理。

就像互相拦截一样,人们已经厌倦了这种行为,甚至非常抗拒。

当传统的习俗是抵制时,那么将放弃类似的传统习惯。

通过这种方式,在持续的遗弃中,新的一年终于“走路”,过去一年,它将追求毕竟。

因此,厌恶的心理是传统延期的看不见的障碍。

04.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了中国传统价格的遗产

在过去,我们向您的孩子发送了一个红色的信封,或向我们汇款,所有这些都是面对面的。

你现在能吗?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当红色信封的行为仍然很远,网络红色信封正在取代前者。

这只是对传统定制的网络影响的一小部分。

如果它扩大了它,新年的重聚长期以来一直被网络发展所取代。

我曾经见过我的家人,所以我必须回到我的家乡。是什么?想见面,只是在手机上见面。因此,如果您甚至更换了传统的春节,或者其重心被网络取代,那么其发展将变得更加“Micro”。

你应该问自己,你认为目前的春节很有趣吗?或者你觉得有味道吗?

可以说,大多数人住在城市,他们逐渐比“年味”更远,唯一没有意义。

8、什么原因导致传统的节日变得冷淡

传统节日遇冷原因:一是市场培育乏力,二是年轻人认同乏力.
探究传统节日受冷淡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节日面临市场培育乏力、年轻人认同乏力的“双重障碍”,缺少认同群体,自然就缺乏关注,难以传承下去,最终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比如,不少人反映“年味儿”越来越淡,是由于丰富有趣的民间“过大年”的各种形式和内涵已经失落,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失去了年节文化的记忆。尽管人们对春节相当重视,回家过年、除夕看春晚仍是很多人每年的必修课,但这样过年,年味儿自然淡了,更多的成为人们的例行项目。

其实,节日的功能是巨大的,它本身是凝聚文化的一种载体。过某个节日其实就是体验某种文化,人最容易在本民族节日的文化熏陶下对本民族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此,传统节日文化要在继承中创新,对于春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同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其精神文化内涵。事实上,我国的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种类繁多,总体上并不缺节,真正缺少的是先进合理的过节方式。正是因为不了解传统节日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而过多关注于物质形式表面,很多年轻人在传统节日来临时已经习惯于只关注该吃什么,以至于中秋节一度被称为“月饼节”,而端午节则被称为“粽子节”,春节则成为亲朋好友的“吃喝周”。再加上商家出于商业目的推波助澜,使得传统节日“物质化”的趋向掩盖了其精神实质。

9、为什么过年的一些习俗正在慢慢的消失

过年的一些习俗正在慢慢的消失,在分析原因时,有两种片面的观点:
一、经济发展的必然结局。有人认为中国人处于满足基本的温饱水平时,人们对富裕、对食物有种本能的追求,而每逢过年杀鸡宰羊吃顿饺子算是唯一提升幸福感的方式。现在的生活相比过去,无异于每天都是过年,好比以前要屯年货因为过年的时候没有卖东西的,但现在即便我家那种小城市,什么东西都可以再任何时候去超市买到,早就不再成为束缚,一些围绕着年的习俗已经不再显得那么必不可少。年轻人奔波在外假期不多,反而更愿意趁人少的非过年时间回家,再加上整个社会年轻化的趋势推动,旅行过年、订餐过年等方式出现,更是冲击了过往的年俗。
二、人口换代的最终产物。我们的祖辈、父辈经常会感慨“你们现在”、“我们那会儿”之类的东西,九零后、零零后,甚至一零后的出生,更是加剧了社会文化的演变进程。对于年轻的孩子而言,很可能已经没有大家族(含祖辈、很多叔父辈)的概念,这种情况随着计划生育那波的影响会更甚,终有一天过年会演变成更小的家庭单位活动。可以说年俗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承担了它的使命,让疲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中国人找到了放松的生活方式,但当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后,这种方式会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已经有更多不同的方式替代了它。
过年的一些习俗正在慢慢的消失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一些人去中国化、极力宣扬西方文化的结果。中国人温饱时追求富裕有过年习俗,试问国外华人他们一直富裕为什么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至于人口换代的最终产物说法,更不值一驳。帝国主义和西方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一直耗费巨资向前推进,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开展了长期的渗透,培植了一批精英,为西方摇旗呐喊。人们感觉到的,各种西方节日已经代替了中国的传统节日。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