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春节送礼 » 春节子姜什么时候下种

春节子姜什么时候下种

发布时间: 2023-02-17 16:17:06

1、郁金有哪些特征?

(周裕书 李隆云 李代永 罗登庸)

郁金(药名,非植物名,下同)原植物主要有姜黄(Curcuma longa L.)别名黄丝郁金,主产于四川;温郁金(C.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别名黑郁金,主产于浙江;莪术〔C.aeruginosa Roxb.-C.zedoaria(Berg)Rose.〕,别名绿丝郁金,主产于四川。以上均为姜科多年生草本,以块根入药。姜黄根中含姜黄酮、芳姜黄酮、姜烯、水芹烯、香桧烯、桉油素、龙脑、樟脑、姜黄素等;莪术根中含莪术醇、莪术双酮、异呋吉马烯、吉马烯、樟脑、龙脑、异龙脑、莰烯、α-蒎烯和β-蒎烯以及川芎嗪等。药理试验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味辛、苦,性寒。有行气解郁,凉血破瘀功能。主治胸闷胁痛,胃腹胀痛,黄疸,吐血,尿血,月经不调,癫痫等症。

一、形态特征

1.姜黄

株高80—120cm,须根粗壮,末端膨大成纺锤状的块根。主根卵圆形或陀螺状,侧根指状,断面橙黄色。叶基生,叶柄与叶片几乎等长,具叶耳;叶片窄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上面黄绿色,下面浅绿色,无毛。圆柱状穗状花序于叶鞘中央生出,总花梗长12—20cm,具鞘状叶;小花数朵生于苞片内,次第开放;花萼绿白色,筒状;花冠管成漏斗状,喉部密生柔毛,裂片3,淡黄色;能育雄蕊1枚;子房下位,外被柔毛,花柱细长,基部具2棒状体,柱头稍膨大,略呈唇形。

2.温郁金

株高80—160cm。块根纺锤状,断面白色,主根茎陀螺状,侧根茎指状,肉质,断面柠檬黄色,或皮层有时白色,叶片4—7,二列;叶柄长不及叶片之半;叶片宽椭圆形,无毛。穗状花序圆柱状,先叶于根茎处抽出,缨部苞片蔷薇红色,腋内无花,中下部苞片绿白色,腋内有花数朵;花萼筒白色;花冠白色,裂片3,膜质。能育雄蕊1,花药基部有距;子房下位,密被长柔毛。

3.莪术

形态与上述两种植物也很相似,地下茎为药用文术,断面绿色。叶片中部紫色,背面无毛。穗状花序自根茎生出(图14—107)。

图14—107 郁金形态图

1花序及块根 2叶 3.花二、生物学特性

郁金开花很少,种子多不充实,栽培上用根茎繁殖,称为“种姜”。种姜栽种下去后就成为“母姜”,当年生出的新根茎称为“子姜”或“芽姜”。子姜长成后的母姜,称为“二母姜”,再作种称“老母姜”。子姜及老母姜的生长势差,二母姜繁殖力强,植株生长健壮,萌芽早。在4月底至5月中旬就会出苗,但是块根到8—9月才会大量形成,10月后是块根充实肥大阶段。栽种早,萌芽出苗早,生长期长,植株发育旺,但须根长,致使块根入土很深,难采挖。栽种期迟者,生长期短,株矮,块根入土短,易采挖。

姜黄的生长期约为220—240天,出苗期4月中、下旬,花期8—11月,枯苗期11月下旬至12月中、下旬。

郁金、姜黄为亚热带植物,原产于亚洲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喜温暖的气候,怕严寒霜冻。气温在-3℃以下,姜黄根就易冻死,地上部分耐寒能力更差。姜黄、郁金在四州省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平坝,只要全年无霜期在300天左右的地区就可栽培。

四川主产区崇庆年平均气温为14℃左右,全年无霜期275天左右;姜黄主产区犍为年均气温17.9℃,无霜期341天。

宜湿润的土壤与气候。应选择雨量充沛而且分布较均匀的地区栽培,四川主产区年降雨量均在1000mm以上。干旱对植株及块根的生长不利,特别是苗期应使土壤保持一定湿度,否则易造成缺株。喜稍荫蔽的环境。光强,植株生长势弱,栽培多与高秆作物套种,或选稍阴的环境栽培。

郁金对土壤的要求因品种不同而异。黄白丝郁金砂壤至重壤都可以栽种,绿丝郁金宜砂壤至壤土,黄丝郁金宜壤土至重壤,除过于粘重的土壤及不易保水肥的冷砂土外均可种植。郁金的块根入土很深,须栽种土层深厚的地方,最好上层疏松、下层较紧密的土壤栽种。姜黄宜选择土壤肥沃、含腐殖质多、排水良好的土壤。温郁金忌连作,前作多为油菜、小麦等。

三、栽培技术

(一)品种

一般黄白丝郁金植株高大,块根产量高,但品质较次,绿丝郁金的块根品质最差,产量次于黄白丝郁金,黄丝郁金块根品质最好,但产量低于前两种。白丝郁金学名尚待鉴定。黑郁金主要栽培于浙江,前四种郁金生产于四川。姜黄的原植物为姜黄属姜黄。浙江以同属植物郁金的根状茎作姜黄。

(二)繁殖方法

以根茎繁殖。收获时,选择根茎肥大、体实无病虫害的作种,堆贮于室内干燥通风处,厚30—40cm,防日光照射,并翻动1—2次,避免发芽。或抖去附土稍晾干后立即下窖,或用沙藏于室内。姜黄不能用母姜(老母姜)作种。春季栽种前取出,除去须根。将郁金的母姜与子姜分开;以便分期播种,其中母姜可纵切成小块,较大的子姜横切为小块,使每块种姜上有壮芽1—2个。姜黄则把子姜与芽姜分开,便于先后栽种如芽姜过小就不分开,因为种姜过小,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低。

(三)整地

郁金的前作有小麦、油菜、胡萝卜、马铃薯等作物,前作收获后距栽种郁金还有一段时间,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复种指数,多以玉米间作。间作时先种玉米,栽郁金时不再耕地,只在行间除草后,按穴栽种。如系净作或以休闲地种郁金,则应翻地一次,深25cm左右,耙细整平,一般不作畦。

(四)栽种期

郁金以夏至前后几天(即6月15—25日)为适宜,可适当提早到5月1下旬。不能过迟,否则生长期短,生长不好,产量低;亦不宜过早,否则植株生长迅速,块根入土深,挖采困难。因品种不同及种姜不同萌芽有早迟,其种植期有先后,子姜应比:母姜早栽3—5天,绿丝郁金比黄丝郁金、黄白郁金早栽10天左右。

姜黄的收获物为根茎,其栽种期比郁金早,以4月初栽种最好。其中芽姜应比子姜早栽10天左右,因芽姜发芽慢,子姜发芽早。混栽,则生长不整齐,不利植株发育和管理,须分期分别栽种。温郁金在4月上旬下种。

(五)栽种方法

郁金采用穴栽,穴深6—7cm,须口大而底平。行距33—400cm,穴距27—33cm,行与行间的栽穴交错排列。每穴栽根茎3—5小块,放匀,芽朝上,栽三个的放成“品”字形,四个成方形,五个成梅花形。将种姜按一下,使其与土壤密接,覆盖细土厚3—4cm,每亩用种量150—200kg。黄丝郁金可少一些。温郁金每穴倾斜种1根状茎。

姜黄行距33cm,穴深13cm,口大底平,穴内土块要细,每穴栽已萌芽的种姜1个,其余同郁金。每亩施肥1000—1500kg清粪尿,用种量一般为200—300kg。

(六)间套作

四川郁金主产区常在玉米地内套作。玉米播期在4月初,株行距为123×100cm。6月下旬再于行间套作郁金,使每两行玉米间郁金有4行,每两穴玉米间有郁金3穴,交错排列。姜黄与郁金均可与豆、芋、蔬菜混种。

姜黄与玉米间作。在姜黄栽植后就播种玉米或两种作物同时播种。玉米行株距1×1m,纵横每隔3穴姜黄,就在行间播1穴玉米。与小麦套作,小麦行株距为33cm,条播小麦行距为36—40cm,姜黄穴距为33cm。广州系与旱稻逐年轮作。

(七)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通常中耕除草3次,与施肥结合进行。第一次在8月上旬,郁金苗高10—15cm。如土壤疏松,可以只拔草而不松土;如表土板结,则应浅锄。此后在8月下旬与9月上旬再各中耕除草一次。如系净种郁金,在7月上、中旬出苗后,还应拔草1—2次,以利幼苗生长。由于郁金栽种不深,而且根茎横走,所以中耕宜浅,只浅松表土3—4cm即行。

姜黄一般也进行三次。间作与净作的,第一次在5月初后苗高10cm左右时,间作的也可与玉米中耕除草同时进行;第二次在6月底7月初;第三次在8月初左右,此次间作的玉米已经收获,应注意除净杂草。如套种,第一次中耕多在小麦收获后进行,第二、三次的时间与间作同。中耕宜浅,因姜黄的根横向生长入土不深,中耕过深,易伤根系。

2.追肥

一般都在每次中耕除草后施追肥,宜施速效肥料,满足郁金发育需要。第一、二次,每次每亩用人畜粪尿1500—2000kg,加水2倍稀释,于早晨或傍晚土温较低时施下。第三次每亩用腐熟油饼粉50—75kg,草木灰100kg,加少量人畜粪尿拌和均匀,施于植株基部地面,施后壅土。

姜黄结合每次中耕进行追肥,肥料以人畜粪尿为主,也可施堆肥、饼肥等。第一次每亩追1000—1500kg人畜粪尿,第二、三次每亩追施人畜粪尿1500—2000kg。最末一次不应迟于8月底,过迟,植株近枯苗,肥效不能充分发挥。土壤肥沃,也可酌情减少施肥量。

3.灌溉

7—8月气温很高,如久不下雨,应在早上或傍晚用水浇淋(水内掺少量人畜粪尿),使土壤保持湿润。

(八)病虫害及其防治

1.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

发生于7—11月,引起生长发育不良,叶色退绿变白,根上形成瘤状结节。可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水旱轮作进行防治。

2.叶斑病

(Alternaria sp.)

发生于叶片,可清除病叶烧毁,或用50%托布津500倍液防治。

3.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钻入株心为害,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灌心防治。

4.台湾大蓑蛾

(Cryptothelea formosicola Strand)

于9—10月咬食叶片。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5.地老虎与蛴螬

幼苗期咬食须根,使块根不能形成,造成减产。其它参见人参地下害虫。

6.姜弄蝶

(Udaspes folus Cramer)

又名苞叶虫。以幼虫为害叶片,先将叶片作成筒状的叶苞,后在叶苞中取食,使叶片成缺刻或孔洞。一年发生四代,以幼虫在地表枯枝落叶上越冬。4月上中旬出现第一代幼虫,7—8月为发生盛期。卵散产于寄主嫩叶上,孵化后幼虫吐丝缀叶做苞并藏于其中为害。防治方法:冬季清洁田园,烧毁枯枝落叶,消灭越冬幼虫;人工捕杀虫苞;幼虫发生初期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喷雾毒杀,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7.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

第三、四代为害姜苗,7月下旬到8月上旬产卵于姜叶上,初孵幼虫从茎的基部钻孔蛀入,蛀食为害茎,造成顶部萎蔫干枯,幼虫具转株为害习性。防治方法:烧毁稿秆,消灭越冬场所;狠治第一、二代以压低姜田第三代虫源基数;每亩用200—300gBt乳剂喷姜苗和心叶;或用80%的敌百虫200倍液灌心叶;种植玉米诱集带,降低姜田受害率。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姜田周围或田边每亩种上100株玉米,诱成虫产卵,集中消灭。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郁金在栽种当年12月下旬,茎叶逐渐枯萎,块根已生长充实,即可收获。当地认为2月上旬最好。温郁金一般在12月中、下旬为采收适期。收获不宜过早,否则块根不充实,折干率低,影响产量质量。收获过迟,郁金水分增多,挖时须根易断,费工大,干燥也困难,干燥后易起泡,降低品质。选晴天干燥时,将地上叶苗割去,用长锄、镐或齿耙深挖45—67cm,一行一行地挖出整个地下部分,抖去泥土,摘下块根。摘时略带须根,否则干燥时易腐烂。姜黄一般也在12月下旬挖,也可推迟至2月初挖,收获方法与郁金同。采挖时要反复翻捡,以减少根的遗漏和损失,块根和根茎一并收回。如黄丝郁金的根茎可作姜黄,绿丝郁金的根茎可作莪术,姜黄的块根可作黄丝郁金。这样可提高土地的产值。

(二)加工

郁金块根按大小分级加工,以便蒸煮干燥。先洗去泥土,然后蒸煮。四川多用铁锅煮,浙江用蒸笼蒸,大约蒸15分钟或煮15分钟,以指甲试切不出水,无响声时为止,取出在篾席上晒干(一般需晒40天左右)或炕干,放入撞笼竹篓中撞去须根即成。每亩可收干郁金75—100kg,黄丝郁金还可收姜黄干货约200—250kg。蒸煮时,不能过生过熟,一般只煮8—9成。过熟起泡易坏,不易晒干。不能采用火炕,否则会起泡,影响品质。

温莪术加工方法:将郁金块根或根状茎,洗去泥土,除去须根及糙皮,放在蒸笼中蒸熟后晒至干燥为止,即成莪术。

姜黄加工方法:水洗干净,放入开水中焯熟,捞起略晾干水分,即可上炕烘干。不用开水焯,则干燥慢,费工费时。炕干后在撞笼中撞去粗皮,即成外表深黄色的干姜黄。摇撞时少喷些清水,同时撒入少许姜黄细末,再摇撞,可使姜黄变为金黄色,色泽更鲜艳。一般鲜姜黄350kg可加工成干姜黄50kg。每亩产干姜约200—250kg。

片姜黄加工方法:将温郁金的块根和根状茎,洗去泥土,除去须根,用刀纵切成0.7cm厚的薄片,直接晒干即成片姜黄。

2、长芽的姜能切下种吗

通常的办法不是切下种,而是整块种下地,等姜苖长到20cm高时姜苖已长有根系,再小心扒开土将整块姜取出来
取出来的种姜与原来-样大,称之为“老姜”
姜苖留在土里生长出来的姜称之为“子姜”

3、郁金怎样进行合理的间套作?

郁金、姜黄可与玉米、小麦及蔬菜等作物间套作。前作一般有小麦、油菜、胡萝卜等,在前作收获后进行整地,要施足基肥、耕翻、耙细耙平,不必作畦即可播种。

栽植期,郁金在6月15~25日为适宜,可适当提早到5月下旬,不能过迟,否则生长期短,生长不好,产量低,也不宜过早,否则植株生长快,块根入土深,采挖困难,因种的不同和种姜不同,萌芽有早有迟,其种植期有先后,一般子姜应比母姜早栽3~5天,绿丝郁金比黄丝郁金、黄白郁金早栽10天左右。姜黄是收获根茎,其栽植期比郁金早,以4月初栽种最好,其中芽姜应比子姜早栽10天左右,因芽姜发芽慢,子姜发芽早。温郁金在4月上旬下种。

种栽准备,在收获时,选根茎肥大、结实,无病虫害的作种栽,堆贮于室内干燥通风处,厚30~40厘米,防日光照射,并翻动检查1~2次,避免发芽和发霉,或把种栽稍晾干后立即下窖。或用沙藏于室内。姜黄不能用老母姜作种。春栽前应挑出。除去须根,将郁金的母姜与子姜分开,其中母姜可纵切成小块,较大的子姜也横切为小块,使每块种姜上有壮芽1~2个,姜黄也把子姜与芽姜分开,便于先后栽种。如芽姜过小就不分开,因种姜过小将来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低。

间套作,四川郁金产区常在玉米地内套作。玉米播种期在4月初,株行距为125厘米×100厘米,6月下旬再于行间套种郁金,使每两行玉米间有郁金4行,每两穴玉米间有郁金3穴,郁金穴距约各33厘米交错排列种植;姜黄与玉米间作,可于姜黄栽后播种玉米,或两种作物同时下种,玉米行株距1米×1米,在玉米行间有姜黄3行,即姜黄的株行距各33厘米;姜黄与小麦套作,小麦条播行距35~40厘米,在小麦行间种姜黄,穴距35厘米。

栽种时,取出种栽,郁金采用穴栽,穴深6~7厘米,口大而底平,穴距各33厘米左右,行间各穴错开排列。每穴栽根茎3~5小块,放匀,芽朝上,栽3个的放成“品”字形,放4个的成方形,栽5个的为梅花形,将种姜向下按一下,后覆盖细土厚3~4厘米,每667米2用种量150~200千克,黄丝郁金可少放一些,温郁金每穴只倾斜种1根状茎;姜黄行距33厘米,穴深13厘米,每穴栽已萌芽的种姜1个,其余同郁金,用种量200~300千克。每667米2施清淡粪水1000~1500千克。

4、生姜怎么种?几月份种?几月份收?亩产多少?

生姜的播种时间-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

老姜采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进行。待姜的地上部植株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采收。这时采收的姜块产量高,辣味重,且耐贮藏运。

正常年份,合适的管理和品种,生姜亩产量1000-3000公斤。

种植方法:生姜播种前要精选姜种,剔除霉变,腐烂,干瘪的病弱姜块。种姜要选择50—100克有1—2个壮芽的姜块为好,太大的姜块也可播种但需种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开,但伤口应用草朩灰或石灰消毒后再播。

生姜播种前最好用药剂浸种催芽,方法将种姜摊开晾晒1—2天然后用1:1:12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然后将种姜捞出后,用潮砂子将其层层堆码好用薄膜覆盖,厚度约30—40公分,使温度保持在20—30摄氏度,8—10天即可出芽,报据芽子的大小、强弱分级播种。每亩用种量300—500千克。

(4)春节子姜什么时候下种扩展资料

脱毒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1,精细整地,配方施肥。选择土质肥沃,水浇条件好,无姜瘟病的地块,结合整地,每亩撒施优质腐熟鸡粪3~4立方米,或优质栏肥4000公斤做基肥。在高肥水地块按60~65厘米行距开沟备播,每亩沟施豆饼lOO公斤,复合肥150公斤,锌肥2公斤,硼肥l公斤做种肥。

2,精心选种,适期早播。播种前30天左右(地膜生姜在“惊蛰”前后),从井窖内取出脱毒种姜,冲去泥土,晾晒1~2天,选择块大、皮色好的姜块做种催芽,每亩用种300公斤左右。以火炕催芽法为主。姜种堆放高度不超过80厘米,催芽温度要控制在21~25℃。地膜覆盖生姜的最佳播种期在4月初(“清明”前后)。盖膜前应用除草剂兑水喷施,防膜下杂草。适当稀植可提高单株产量,促使姜块大而整齐。高产地块行距60―65厘米,株距20厘米,亩栽5500株左右;中肥水地块行距60厘米,株距18厘米,亩栽5500―6000株。

3,科学管理,促进生长。播种后20天快出姜苗时采用遮阳网遮荫,宜于田问管理,且姜苗长势旺,亩增产15%以上。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苗期适当追肥,亩施尿素25公斤。“立秋”前后姜苗生长速度加快,为了满足其迅速生长的需要,期间撤去遮阳网,揭掉地膜进行追肥。此期需肥量大且养分要全面,一般亩施复合肥lOO公斤,钾肥50公斤。追肥于距植株基部约15厘米左右的沟中,后覆土封沟培垄,最后浇透水。9月上旬以后,植株地上部生长基本稳定,主要是地下根茎的膨大,为了保证养分供应,此时可根据苗情,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钾肥15―20公斤。可在垄下开小沟,施入后进行二次培土,也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顺水冲入。

5、生姜怎么种植

春季播种,霜前收获。由于姜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所以必须在温暖无霜的季节栽培。根据发芽所需的温度,应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

根据发芽所需的温度,应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根据姜的生长习性,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需有135-150天的适于姜生长的时间;

根据气候条件,生姜于惊蛰后至4月中旬播种,播种过早,地温低,发芽慢,播种过晚,则生育期缩短,降低产量。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因此不宜多次中耕,以免伤根。

/iknow-pic.cdn.bcebos.com/9922720e0cf3d7cab285630efd1fbe096b63a95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922720e0cf3d7cab285630efd1fbe096b63a95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zengliwu.com/img_9922720e0cf3d7cab285630efd1fbe096b63a953"/>

(5)春节子姜什么时候下种扩展资料:

采收嫩姜,可作为鲜菜提早供应市场,在8月初即开始采收。早采的姜块肉质鲜嫩,辣味轻,含水量多,不耐贮藏,宜作为腌泡菜或制作糟辣椒调料,食味鲜美,极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

老姜采收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进行。待姜的地上部植株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采收。

这时采收的姜块产量高,辣味重,且耐贮藏运输,作为调味或加工干姜片品质好。但采收必须在霜冻前完成,防止受冻腐烂。采收应选晴天完成,齐地割断植株,再挖取姜块,尽量减少损伤。

6、种毛子姜

毛子姜是我们当地的叫法,上网一查叫鬼子姜、 菊芋,洋姜。

这些毛子姜不知道是去年什么时候买的,一直放在冰箱保鲜底层的抽屉里,直到前几天从老妈家拿来的菜实在没地放,我才看见它。打开袋子一看,竟然有生根发芽的,栽进花盆试试。

不想几天后,它就变成了这样。

不仅活了,而且长得飞快,看来我可以考虑把这一袋毛子姜栽到敏敏家楼下荒了的花坛里。和敏敏一说,她立刻响应,决定第二天不遛弯,种毛子姜。还说千万不要告诉小雨妈,不然她该不下来了。

今天一大早,雨妈发了一句“我睡觉”,任凭我和敏敏再三@她也没有回应,这家伙还能未卜先知啊。

收拾好,带着毛子姜和尖锹出发,敏敏已经着急了,问我种不?让她先薅草,我马上到。

这花坛,里面真是草木葱茏,我和敏敏两个农村出来的娃儿都觉得,这要是小时候薅草找到这样的草简直不要太美。

敏敏干得风风火火,我也不甘落后,迅速加入,很快我俩整出一小块干净的土地,小区没有物业,这些草得扔出去,我昨晚特意没洗衣服,等着今天往外抱草,抱着草往外走,嗅着青草特有的香味儿,好像一下回到了二十年前。

回来翻地,我家的尖锹特别给力,敏敏很纳闷,问我这尖锹干嘛用的,我实话实说,上坟用的,当初特意给我婆婆买的,这么算起来也有快二十年了,一年用一次,一点不显旧。

翻地,平地完成,开始下种,我俩徒手开挖。

最后我提议踩一下,敏敏觉得踩太实不好,于是,我这边踩实,她那边轻轻踩,又在她家车库取水,浇上,大功告成,静待发芽了。

不知道敏敏什么时候偷拍了这么多我,还把我的小短腿儿充分展示了一下,哪天若我和敏敏绝交了一定是因为这些照片,哈哈。

7、反季节生姜种植技术

一、土壤选择:生姜怕污染、怕旱怕涝喜湿润。对泥土的要求不高,但最好选用沙壤土,因为沙壤土滤水性好,排后不渍水,又易保持湿润,很符合生姜生长对湿度的要求。二、建棚:用8米宽薄膜,覆盖地面6米,中间膜高1.75米左右,不能太高,不然背风、保温性下降,对薄膜损坏也较大。三、栽植方法:每棚两厢,按25厘米宽开四边沟和厢沟,以利于灌排水。开好沟后,在厢面上按沟心对沟心50公分的标准起垄开播种沟,沟宽20公分、深30公分左右。四、姜种选择、播种时间:常规生姜一般在清明时节下种,而反季节生姜则提前在2月中旬左右,即农历雨水到惊蛰这个时候下种。反季节种姜最好选用菜姜良种,地温低的地方下种后还必须再覆盖地膜,只覆盖大棚膜,地温还达不到生姜生长要求。五、管理措施及病害: 在生姜芽尖顶棚时揭去地膜。立夏以后,在气温稳定在25度时就可以揭去大棚上的薄膜,下垄平沟。生姜在气温25至29度时生长发育最好,超过30度后就只长苗不长姜了,所以要及时揭去顶膜。远离化肥,搞好肥水管理不能施用化肥,生姜对化肥敏感,用后易烂块、引发姜瘟和炭疽病。一般亩用1000公斤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下种前亩用极清的稀粪水(小粪勺半勺兑一桶水)60—80担淋湿播种沟下种。生姜萌芽揭地膜时,用同样方法再浇窝一次。在揭大棚膜时,亩用充分腐熟的堆肥30担撒入,再浇60—80担清粪水(一小粪勺兑一桶水),再下垄土平沟。两周后再用浓粪水(一小粪勺兑大半桶水)60—80担浇窝,并从原垄中提土给姜培土。这样,先前的垄变成了沟、先前的沟成了垄。给姜培土两周后用同前次浓度一样的粪水灌沟。在姜出芽时,给四边沟和厢沟灌水,通过水的渗透保持厢面湿润,以利于出芽。出芽后注意下雨要排水、厢面干时灌水,总之保持厢面适度湿润预防为主作好病虫害防治姜的主要病害为姜瘟和炭疽。姜瘟造成姜块腐烂死苗,并且传播速度快。姜瘟重在防,一般用草木灰加石灰,按7:3的比例配好混匀,在出苗期、下垄平沟和给姜培土时,每次亩用15公斤撒窝,一般都可防住。如果发生,先用塑料袋包好捂紧病株轻轻进行拔除,勿用力过猛,以避免病菌发散感染。拔除病株后,再用草木灰与石灰混合物撒于上面,压紧泥土即可。

8、子姜种植如何选种,那里有子姜种卖?

生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无公害生姜种植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产品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莱州市现有生姜种植面积2000hm2,已被确定为省级无公害生姜生产基地。几年来,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减少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我们总结归纳出生姜从选地到收获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pH值6-7的微酸性地块,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前茬地为粮田或大蒜田。要求地块周围3公里以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姜田大气环境质量、灌溉水质、土壤均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质量标准。
二、品种选择。依据当地种植习惯,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莱州本地选用“莱由”牌生姜。
三、选种。选用上年无病地的姜作姜种。用井水冲去泥沙,选取姜块肥大、丰满、皮色有光泽、肉色鲜黄不干缩、质地硬、未受冻、不腐烂、芽头肥圆、无病虫害的姜作种。严禁从病姜区调种。严格剔除皮色发黑(已受涝)、受冻、腐烂、姜肉松软或有其他病虫害的姜块。 选好种后,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催芽。
四、整地施肥。在生姜种植10-15天后,结合深翻地,亩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大宝绿”双绿绿色肥料50公斤、充分腐熟厩肥 5000公斤,整平耙细,播种时,起垄施种肥,一般亩施饼肥(花生饼或豆饼)100公斤,省认定的无公害“莱州”牌硫酸钾复合肥15公斤、锌肥3公斤、硼砂2公斤。
五、合理定植。播种前把催好芽的大姜块掰成70-80克的小种块,每个种块上一般只留一个壮芽,伤口处蘸草木灰后下种(壮芽标准:芽长 0.5-1.5厘米,粗0.8-1厘米,幼芽洁白鲜亮,芽身肥壮,顶部钝圆,芽基部未发出新根)。下种时将姜芽与行向垂直,平放于播种沟内,姜芽上齐下不齐且在一条直线上,然后覆土4厘米左右,以保证苗齐苗壮。 幼苗前期,以浇小水为主,保持地面湿润。幼苗后期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保持地面见干见湿,夏季浇水,以早晚为宜,暴雨之后,及时排除地内积水,然后补浇一次井水。整个生姜生长期,禁止大水漫灌。
六、科学防治。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害的测报信息,本着治准、治早、治小的目的,发现病株,实行挑治,早期用药,一药多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茎部病害(姜瘟病、姜腐烂病等);田间发现病株时,及时挖除病株及病株周围土壤,带出大田深埋,在穴内施漂白粉125克或浇1%的漂白粉液,然后用无菌土封堆,防治效果良好。
叶部病害(姜炭疽病、叶枯病等):田间发现病叶时,及时摘除放于塑料袋内,带出大田烧毁或深埋。同时及早采用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7-10天1次,连喷2次。注意喷匀喷细。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姜螟及蚜虫:田间发现姜螟、蚜虫时,及时喷洒杨康3号悬浮剂(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750倍液或用阿维菌素制剂(1.8%灭虫灵)6000倍液防治,根据姜生长大小和虫害情况适当改变用量。同时,晚上开启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9、郁金的高产种植技术?

郁金以地下块茎作药用,有解郁,行气,止痛,化瘀,利胆之功效。那么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形态特征

1、温郁金,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状茎肥大;断面中心柠檬黄色,外侧近白色,稍有香气,末端膨大呈纺锤状。叶片宽椭圆形,长30-75厘米,宽14-22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尾尖,无毛,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花茎先叶于茎基抽出,穗状花序成圆状形,中下部苞片宽卵形,淡绿色。萼白色,3齿裂;花冠白色,漏斗状,近顶端有糙毛;能育雄蕊;1枚,淡黄色;子房下位。

2、姜黄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主根茎卵形,侧根茎指状,红黄色,叶片窄椭圆形,长20-30厘米,宽5-15厘米,两面均无毛;花序由叶鞘内抽出。圆柱状穗状花序;苞片卵形至近圆形,绿白色,腋内有花数朵;花萼绿白色,具3齿,花冠管长1.5厘米,裂片3,淡黄色,上方1片较大;侧生退化雄蕊花瓣状黄色,唇瓣近似圆形,黄白色,能育雄蕊1枚,与退化雄蕊连生;花药长圆形,基部有距。子房下位。

3、广西莪术多年生草本,高80-110厘米。块根纺锤形,主根茎卵圆形至卵形,侧根茎指状。肉质,断面白色或微黄色;叶片长椭圆形,两面密被粗柔毛,穗状花序圆柱形,先叶于根茎上抽出;缨部苞中长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粉红色至淡红色;中下部苞片卵圆形,绿白色;花萼筒白色,先端具3齿;花冠粉红色,侧生退化雄蕊花瓣状,淡黄色,子房下位。

4、蓬莪术多年生草本,根茎块状,侧根茎圆柱状,淡黄色。根细长,末端膨大;叶片椭圆形。花序由根茎抽出,穗状花序阔椭圆形,花冠有裂片3枚。侧生退化雄蕊比唇瓣小,唇瓣近侧卵形。

生长习性:郁金喜温暖溼润环境。怕旱,怕涝,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上土层疏松肥沃,下土层坚硬的土质,或砂质壤土为好。盐碱地,低洼地不宜种植。忌连作。

整地与施肥:选适宜的田块,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5000公斤,饼肥5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然后作成60厘米宽的高畦,畦间留15厘米的沟,以利浇水和排水。等待播种。

播种:郁金用块茎繁殖。播种期为春播,在清明前后。在收获郁金时,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根茎贮存作种。于栽前取出晒1—2天,除去须根,大小分开,大的可纵切成若干块,每块带1—2个芽眼。稍凉,使伤口愈合后,即可按行株距30×2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田里。覆土,浇水保墒,以利成活。每亩播种量80公斤。

田间管理:郁金齐苗后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气注意浇水,阴雨天气及时排水。立秋前后,进入根茎膨大期,应追肥一次:每亩追施人粪尿2000公斤,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公斤。

病虫害防治:郁金病虫害较少,如发现按常规防治。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配毒饵诱杀。

收获与加工:郁金一般于秋后,地上茎叶枯萎后采挖。将刨出的郁金地下块茎,去净泥土,放入沸水中煮15分钟,煮透后,捞出晒乾,既可入药出售,亩产量300公斤。摘下郁金后,剩下的根茎,除留作种外,洗净泥土,煮透或蒸透后晒干或烘乾,搓去须毛和粗皮即为莪术,亩产量100公斤。

郁金高产种植要点

一形态特征 温郁金为多年生草本,株高0.8-1.6米。块根纺锤状,主根茎陀螺状,侧根茎指状,肉质,断面柠檬色。叶片4-7,2列;叶柄长不到叶片的一半;叶片宽椭圆形,无毛。穗状花序圆柱形,先叶于根茎处抽出,花冠白色。花期5-6月。 姜黄与温郁金形态上相似,叶基生,叶柄与叶片几乎等长,有叶耳;穗状花序由叶鞘中央生出;花冠管成漏斗状,裂片3,淡黄色。花期8-11月。 广西莪术其最显著的区别是叶片两面密被粉柔毛。花期7-8月。

二生长习性 郁金喜温暖溼润、阳光充足的气候,耐旱抗涝,但怕霜冻。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冲积土、砂壤土中生长。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均可种植。 郁金开花少,种子多不充实,故生产上多采用根茎繁殖,即用“种姜”。一般情况下,栽种早,萌芽出苗早,生长期长,植株发育旺而产量高,但须根长,使块根入土很深,不便采挖;栽种迟者,块根入土较浅易采挖,但生长期短产量相对较低。所以,生产上既要高产又要易于挖取,适时栽种是关键。郁金尤其是温郁金忌连作,多选油菜、小麦等为前茬作物。 种姜栽种下去后就成为“母姜”,当年生出的新根茎为“子姜”或“芽姜”。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按生长习性选好地块,前作收后耕地,深25厘米左右,结合耕翻进行施肥,每亩施用磷肥200-250千克和厩肥 1500-200千克作基肥;耙细整平,一般不作畦。若与玉米套种,在前茬作物收后,先种玉米,后种郁金时不需再翻地,只将玉米行间杂草除尽,挖穴栽种即可。

2.繁殖方式 采用根茎繁殖。以夏至前后几天,即6月15-25日为宜,可适当提早到5月下旬,具体品种及种姜不同其播期各异:温郁金在4月下旬下种,子姜应比母姜早栽3-5天;姜黄的收获物为根茎,其栽种比温郁金早,在4月初栽种最好,其中芽美应比子姜早栽10天左右。采用穴栽,按株行距24-30厘米X30-60厘米,穴深6厘米以上开穴,口大底平,穴应交错排列。栽种前取出上1年贮存的种姜,除去须根,把母姜与子姜分开,以便分期播种,母姜可纵切成小块,较大的子姜横切为小块,每块种姜上带壮芽l-2个,每穴放入种姜3-5个,芽子向上;栽3个的放成品字形,4个的放成四方形,5个者放成梅花形。放种时种姜与土壤密接,栽后覆盖细土,厚3厘米左右。 在玉米地中套种郁金。玉米在清明前,按株行距90厘米X120厘米开穴播种。夏至前后,再在行间套种郁金,一般2行玉米间种郁金4行;2穴玉米之间可种3窝郁金。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在7月中旬,8月上旬或下旬及9月上旬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郁金栽种不深,且根茎横走,故中耕宜浅,浅松表土3-4厘米。

2追肥 每次中耕除草后应追肥。第一、二次,每亩施人畜粪1500-2000千克,加2倍水稀释,在早晨或傍晚施人;第三次每亩用腐熟饼肥50-75千克,草木灰100千克,与少量人畜粪拌匀,施在植株基部地面,并培土。

4.病虫害防治 少发生病,多为虫害。

1叶斑病 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

①清除病叶并烧毁;

②喷50%托布津500倍液。

2根结线虫病 多发于7-11月,为害根部。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实行水旱轮作。

3地老虎和蛴螬 幼苗期吸食幼苗的须根而致块根不能形成而减产。

防治方法:

①黑光灯诱杀成虫;

②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最好用高温堆肥;

③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拌种。

4姜弄蝶 7-8月为其为害盛期,幼虫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园,烧毁枯枝落叶;

②初期用90%敌百虫800-l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5-7天1次,连续2-3次。

四采收与加工 多在冬末初春挖取块根。先将地上叶苗割去,用锄头或齿耙挖起地下部分,抖落泥土后将根茎和块根分开。加工时先将郁金淘洗干净,然后用蒸笼蒸煮:蒸1.5小时左右,用手捏块根,无响声且不出水,便可取出在蔑席上晒干;干后在竹篓中撞去须根。若遇连续阴雨天,可用草木炭5千克与50千克块根混拌均匀,便可防止块根发松、出水、霉烂且可加速干燥。 注意:蒸煮时不宜过生或过熟,一般蒸至八或九成熟即可;干燥时只可太阳晒而不可用火烘,以免起泡而影响质量。

五留种技术 在收获采挖时,在根茎中选取肥大、体实没有病虫害的母妻、子姜作种。堆放在室内干燥、通风的地方,厚30-35厘米,进行沙藏,防止阳光照射,防冻,低温到来时可用竹席覆盖;也可抖去附土稍晾干后立即下窖贮藏。在贮藏过程中可酌情翻堆l-2次,以避免发烧或提前发芽。到第二年春季便可取出进行栽种。

郁金栽培方法

1、土壤及前作物:郁金宜栽培于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里,上层疏松,下层紧密,便于保水、保肥。前作物为、玉米或黄豆。由于郁金在夏至前下种多与玉米套作。每栽1年,即须轮作1次,不能连作。

2、选种与栽培:

1选种:郁金用地下茎姜黄作种,有3个品种:

①黄丝姜:外皮黄白色,内心金黄色。所产姜黄与郁金品质均好。但郁金体形小,产量低,每667㎡产郁金50~65kg,姜黄350~400kg。

②绿丝姜:外皮黄白色,内心淡绿色。不择土,可种于较瘠薄的土壤,栽种较黄丝姜、白丝姜略早,所产姜黄为“莪术”。每667㎡产莪术400~450kg,郁金50~60kg。

③白丝姜:内心黄色,如鸡蛋黄,产量较高。每667㎡可产郁金100~125kg,姜黄350~450kg。

2整地栽种:

①整地:地一般不耕。如系闲置地,清明前用长锄将土深挖23~27cm,耙平,使土壤上松下紧。前作物若为玉米或白芷,收获后,即不挖地。如郁金与玉米套作,即在玉米行间挖窝下种。

②栽姜:把姜种的母姜正中较大的块茎与子姜着生于母姜两侧较小块姜分开,子姜较母姜的栽种时间宜早。栽时将大的姜种切成若干小块,每块有1~2个芽子,准备下种。由于郁金块根在土壤内散布的范围很宽,因此株行距宜宽,一般以34~40cm较适当。如郁金与玉米套作,夏至前后7天内6月下旬,玉米刚开花时,可在行间打窝,深约3cm,口大底平,将已切成小块的姜种,每窝放5个,正中放1个,4角各1个,芽子向上,栽后覆土1.5cm厚。过去药农用油菜子煮熟做底肥,现在多不用底肥。一般在20天后即出苗,每667㎡用姜种125~200kg。

>>>下一页更多精彩“”

10、山东生姜种植栽培方法有哪些

掌握山东生姜 种植 方法 ,可提早上市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山东生姜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山东生姜种植技术
1 播种前准备

1.1 良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生姜品种可分 3 大类,一是山东大姜、二是凤阳中姜、三是当地小姜。根据近几年 市场调查 ,中姜、小姜很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也更适合于大棚栽植。应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具有本品种特性、地上茎精壮、分枝多、肥大饱满、皮色淡黄明亮、肉质新鲜、不干裂、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大小适宜的健康姜块留作种用,严禁从病姜区引种。

1.2 整地

生姜最适于在地势较高、无污染、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的中性偏酸性土壤中生长,要求栽培土壤前 3 年没有种植过生姜、花生等作物,pH 值 6-7。大棚栽培生姜一般在 2 月中下旬(农历正月中旬)开始,1 月先将腐熟的农家肥约 30t/hm2, 均匀撒于地面深翻混匀 。建棚高2.5m,宽 8-10m,选透光性和质地较好的薄膜作棚膜。把地平整后起垄,每垄之间间距 60cm,垄高 30cm,垄宽30cm,工作沟内留备用土 。为防地下害虫 (小地老虎),可人工捕捉或毒饵诱杀。药剂选用辛硫磷、速灭杀丁等拌毒干撒入穴内,用锄头翻匀。

1.3 姜种处理

播种前 20-30d 将姜种从窖中取出,在背风向阳的平地或草席上摊晒 1-2d,但不可曝晒,中午若日光强烈,应遮盖,防止受冻,晒到姜皮发白变干即可收回室内准备催芽。在 2月 15-20 日前后进行催芽,将风干的稻壳用 1%的石灰水喷湿(70%),在棚室内先铺 10cm 厚作垫层,趁着种还热时摆在垫料上,1 层姜 1 层料,堆高 100cm,最上层再盖上 5cm 厚的干净稻草;覆膜保温,温度控制在 20℃,湿度控制在 75%左右,幼芽长度为 1.0cm 左右时即可播种。

2 播种

大棚种植生姜主要是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需要密植,应先将种姜分切开,一般中籽姜每手分出 13-15 片(一般将姜种掰成 50-70g),每穴株距 15-20cm,每片种姜上只留 1个粗壮嫩芽(少数姜种也可保留 2 个壮芽),其余的幼芽用手抹去,以便使养分集中供应给主芽,保证苗齐苗壮。为预防姜种自带病菌发病,播种前用 1%的波尔多液浸种 20min,或用 1%的石灰水浸种 30min 后取出晾干待播。在姜种伤口处蘸草木灰后下种,下种时将姜芽与行向垂直平放于播种沟内,做到姜芽上齐下不齐且在一条直线上,以保证苗齐苗壮;然后在姜种上面覆 1 层 4-6cm 厚的细土,再覆盖农家肥,一般用农家肥 60-70t/hm2,与复合肥 225kg/hm2、锌肥 45kg/hm2、硼砂 30kg/hm2混合后施用。

3 田间管理

3.1 温度控制与化除

大棚种植生姜在农历 2 月下旬和 3 月初,定植期间室外温度较低,定植后扣棚不需放风;出苗后,如天气晴好,温度较高可适时(中午)少许放风。播种后 2-3d,用丁草胺或乐福灵等进行喷雾或毒土处理,注意要按照喷施要求配比浓度,喷施时姜田土壤要保持湿润,齐苗后若垄上有杂草应进行人工拔除。

3.2 肥水管理

生姜生产期长,需肥量大,在施足基肥的同时,中后期需肥约是全生育期的 80%,施肥上一般采取分期追氮、磷、钾等肥料。生姜在苗高 13-16cm 时追施提苗肥,一般用硫酸铵、二铵或 45%复合肥 150kg/hm2对清水浇施。弱苗、小苗在苗期施用追赶肥,宜采取少量多次,直到培育成壮苗,达到全田苗高苗壮一致为止。7 月上中旬是大棚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吸肥量迅速增加,这时可结合除草和培土进行第 2 次追肥,可将肥效持久的腐熟农家肥和速效化肥配合施用,可用沼肥或腐熟猪栏粪 45-60t/hm2,辅以腐熟的细碎饼肥 370kg/hm2、硫酸铵或复合肥 225-300kg/hm2(复合肥用人尿泡2-3d 后施用效果较好);当生姜长至 6-8 个分枝时 (约 8 月上中旬),正是根茎旺盛生长期,需肥量大,也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可施复合肥或硫酸铵 300-375kg/hm2、硫酸钾 150kg/hm2,以促使姜块迅速膨大 ,同时防止后期因缺肥而引起茎叶早衰。如以收嫩姜为主,在施肥时可适当加大氮肥用量,以收老姜为主,则应控氮增磷,土壤缺锌硼时,追肥时也应补施,以延缓叶片衰老。

生姜喜湿润而不耐旱,幼苗前期,以浇小水为主,保持地面湿润,一般以穴见干就浇水,幼苗后期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保持地面见干见湿。7 月下旬至8月正是生姜生长的最佳时期,水分对其生理生长特别重要,如遇干旱,应增加浇水次数,但不可漫灌,浇水间隔期以 7-10d 为宜,梅雨季节少浇 (霉 雨水 ),浇水时间应在早上和傍晚,中午不能浇水。暴雨之后,要及时排除地面积水。

3.3 中耕除草,适时培土

生姜的幼苗生长处在高温多湿季节,要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植株早衰。幼苗旺长期肥水条件好,杂草滋生力也强,若除草不及时,草与姜苗争肥、争水、争光,姜苗易出现生长不良。黑暗湿润的环境条件对生姜的根茎生产很有利,为防止根茎膨大后露出地面,在除草和追肥的同时结合进行培土,一般培土 3-4 次。第 1 次应有 3 株幼苗时进行,盖土不能太厚,以免影响后出苗的生长,15d 后依次进行第 2、第 3、第 4次培土,培土时做到不能将根茎露出地面,把沟背上的土培在植株的基部,变沟为垄,为根茎的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

3.4 扒老姜

在中后期中耕培土时,可根据市场行情,在生姜的旺长期扒出老姜出售,以提高经济效益。方法是顺着播种的方向扒开土层,露出种姜,左手按住姜苗茎部,右手轻提种姜,使之与植株分离。注意不能摇动姜苗,取出种姜后要及时封土。弱小的姜苗不宜扒种姜,以免造成植株早衰。

3.5 揭膜与遮阳

一般在出梅后 7d 就可揭去顶棚,为防夏天强阳光照射,选用遮阳率 70%的遮阳网覆盖棚顶,以减少强烈光的照射。

4 病虫害防治

生姜病虫害种类不多,但危害严重,如不及时防治损失严重。生姜病害主要有茎部病害和叶部病害。茎部病害主要有姜瘟和姜腐烂病等。田间发现病株时应及时挖除病株及病株周围的土壤,并带出大棚外深埋。姜瘟病应以预防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雨后及时进行深沟排水,防止病菌随水扩散。与此同时,在病穴内撒生石灰消毒,药剂防治选用百菌清、姜瘟宁、敌克松、1%漂白粉等在穴内泼浇,然后用无菌土封住。叶部病害有姜炭疽病、叶枯病等。田间发现病叶时,及时摘除放塑料袋内带出大田烧毁或深埋。同时采用 70%的甲基硫菌灵可溶性粉剂 1 000 倍液或 75%的百菌清可溶性粉剂 600-7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采收前 20d 停止用药。虫害主要有姜螟、蚜虫、小地老虎。姜螟可用杀螟松、敌百虫、速灭杀丁等防治。小地老虎可用毒饵诱杀、药剂喷杀、毒液灌根相结合,药剂选用辛硫磷、敌敌畏、杀虫双等防治;同时,晚上开启杀虫灯诱杀成虫。

5 采收

生姜采收时间和市场价格是分不开的,根据近年来的 经验 ,销售旺季一般在 8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根据生姜的产量适时采收,种姜宜在初霜后采收。
山东生姜栽培方法
选地整地

生姜生性喜荫湿而温暖,较弱光照,适宜温度为22-32℃,应选择地势较高、荫郁、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梯田地,且不宜连作。整地前先撒施少量生石灰,将土壤深翻、晒白,然后施入营养型生物有机肥,做宽70-100cm,高25-30cm的畦。

播种

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6℃以上,即4月中下旬就可以开始播种了。将头年窖藏的种姜挑选色泽新鲜、根茎肥大、姜芽饱满并充分成熟、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姜块做种,亩需种量约400kg,先浸泡于药剂中消毒,然后晾晒至表皮变白,即可在室内堆放并用稻草覆盖保湿催芽。当新芽萌出1cm左右进行播种,株行距15×35cm,亩保基本苗4000株,种植沟内施入3U+型有机肥作基肥,覆土3-5cm,最好再盖一薄层作物桔杆以保温保温。

田间管理

当姜苗出土后及时进行中耕锄草并适量追肥2-3次,当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应结合中耕施肥进行培土,因生姜比较耐肥,此时应追施高蛋白氨基酸型复合微生物肥及优质复合肥。到 立秋 后植株进入地下茎块生长,此时要结合追肥并培土逐渐将播种畦变成垄,防止根茎露出地表。 生姜生产中的病害主要有姜瘟病、叶枯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是姜螟,选用可靠药剂防治。

采收

生姜的产量与采收的时间、产品用途有着密切联系。若在9月份作为嫩姜用收获的叫子姜,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若11月份作为老姜用采收的则称老姜,其亩产可高达2500-3000公斤。生姜收获时间按产品用途不同而分别进行,以保证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家庭种植生姜的方法
挑一些长了芽的小姜块种在盆里。

上面撒一层薄纱,淋上水。

姜要在阴凉的地方下生长,所以不能暴晒。

不久就会长得很茂盛。

等叶子枯了再挖出来,不过如果喜欢吃嫩一点的姜的话可以提前挖出来。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