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春节落下了什么遗憾
1、提到去年春节哽咽,你去年春节过得怎么样?
不得不说,去年是我记忆以来,最特殊的一个春节,也是最没有“年味”的一个春节。平时,我们总是抱怨年味淡了,过年好没意思,再也不跟小时候似的,我们总是盼望着过年,穿新衣,走亲戚,吃年夜饭.......去年春节我们没有穿上新衣,却戴上了口罩;我们没有走亲访友,却更心系彼此;我们的年夜饭桌上可能并不团圆,但我们却更明白了“团圆”的意义。
小时候,年夜饭几乎是童年最兴奋的事,可是后来,菜肴越来越多,但是每次都是先拿出手机拍个照,再互相寒暄几句就草草下桌,剩下一桌的剩菜和冷了的烟火气,年夜饭虽丰盛,却不好吃了。身边的人感觉关系越来越远,手机不离手,明明你就在我面前,我却觉得你离我好远,我们半天都说不了一句话,只是低头玩手机。而去年,虽然我们减少了大规模的聚餐,菜品也没有往年丰富,但是却分外体会到团圆和平安的可贵。我们甚至开始怀念曾经亲友齐聚一堂的感觉,我们开始遗憾为什么团聚的时候没能好好拉拉家常,没能诉诉这一年来工作和生活的辛苦,没能好好看看彼此熟悉的脸庞......
在所有没有得以团圆的年夜饭桌上,有的是为了隔离病毒的蔓延而没有回家,有的是依旧奋斗在前线,有的却是朝着家相反的方向——疫情严重的湖北走去。
现在的春节虽然年味越来越淡,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春节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仪式感,
每到清明节,人们会想起那个雨纷纷的杏花村,也会在重阳节闪过登高思乡的念头,就像年味越来越淡的春节一样,或许在很多年后她也会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节日,但在这一天,人们也会回忆起曾经这个阖家团圆,万家灯火的日子,就像众多的传统节日一样,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
2020年的春节将成为每个人心中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年,一个特殊的春节,在那年的春节里,有的人只是暂时分离不能团聚,有的人却将生命永远留在了那个本该阖家团圆的节日里,无数个生命消逝在那年那场恐怖的黑色疫情里,我们会感谢那些为了多数人的团圆与安康而奉献出自己生命的无名英雄.....
2、求一篇关于春节的作文800字
我的春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甚至连空气也弥漫着喜庆的气息。
因为春节的临近,把亲人间的距离在逐渐的拉近,把思乡的念头变得渴望,把团圆的期盼变成现实!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能充分
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我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
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 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
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
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我们开心,一种美好的祝福罢了!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还有一项过年非过不可的节目,那就是放烟花了。做为女孩子,并不太喜欢那些一点燃就是“叭”的
一声响然后就什么都没了的鞭炮。而是喜欢一些燃放后会有五颜六色,并会四处跑的烟火。最好玩的
就是点燃后扔进水里,炮响后溅起的水花,和着五颜六色的火光。还有一种蛮好玩的,就是火箭炮。胆大一
点的可拿在手里,胆小一点的也可插在地上,点燃后“吱”的一声,射了出去,那种感觉真的是很刺激的。放
烟火是过春节最好玩的事了。过年拿到的压岁钱,也几乎都拿来买烟火了。当然,这是针对我们小孩子而言的。至于大人为何会在过年时放鞭炮,这是从以前流传下来的习俗。据说,所谓的“年”,其实是一种野兽。以前,人们是用鞭炮来吓跑“年”的,“年”走了,即就是过“年”了,所以,过年其实是指这个的。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爸爸和妈妈带我去了许多
亲戚家。家家院子里挑着红红灯笼,门上贴着鲜艳的春联,喜庆的大福字,还有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妈妈爸爸
带着我去奶奶家拜年。一路上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亲朋好友拜年。晚上亲戚们聚在一
起吃团圆饭,晚饭十分丰盛,鸡、鸭、鱼肉样样俱全。大家相互举杯敬酒祝福以后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合家欢乐!
春节是在外的人想家的情怀,春节是老母亲望眼欲穿的等待,春节是又一个美好梦想的开始,春节是下个再见的无奈。年复一年,循环往复,这看似短暂的过年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交流,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在大家
喜洋洋的祝福声中,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起步就在这新的一年,开始了
3、对比今年春节和往年的不同,写自己的感受?
在我看来,今年春晚与往年有很大不同。我的家乡在疫情重灾区,今年的春节是在居家隔离中度过的,没有回老家与爷爷奶奶团聚,也没有走亲访友。
1月4日从学校返家,彼时家里还一切安好,未曾想,没过两三日感染人数便日益剧增,我的家乡立即封村封路,停运快递。1月9日早上,正在熟睡的我被妈妈喊醒去做核酸,从此,每日一次的核酸便开始了。我也报名了参加了志愿者,希望为我的家乡出一份力。我的工作是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的秩序。在核酸检测现场,我最大的感受便是秩序感,医护人员不辞辛劳、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村民们倾力配合。大家为了让这座城市恢复健康都做了最大的努力。
后来,我们小区出现了三例感染者,小区彻底封死,成了封控区,我只能在家安心隔离。当时距离过年还有十来天,但是政府却给了我们最大的帮助,为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挨家挨户做核酸,考虑到大家还没来得及屯物资,小区物业联系超市为我们上门送货。在距离过年还有四天的时候,政府也为我们送来了年货,有蔬菜、肉、米、面、油等,更特别的是还有春联。
往年我们过年都要回老家去,今年虽被隔离在县城,但我们蒸包子、包饺子、贴春联一样没有落下,只是少了往日的热闹。除夕我们吃过饭后便在家里看春晚,这也是为数不多的过年的仪式感了,虽然大家都吐槽春晚的节目没有大家期望的那样精彩,但它却可以给我我们过年的氛围感,抚慰我们的心,这便是春晚的意义吧。
好在,随着春节的到来,家乡的感染人数逐渐清零,终于,现在我们由封控区变成了低风险区,我也收到了封城前买的书,我们这个城市渐渐好转,我相信,春暖花将开,终有一天,我们会彻底战胜疫情!
这个与往年不同的春节成为了我非比寻常的经历,感受到了真正的中国力量。那么多医护人员、志愿者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冲在抗疫的最前线,他们无法在春节这样特殊的日子里赶回家乡与家人团聚,作为新时代青年,希望我能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4、2011年的春节作文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觉得大家对过年没有太大感觉了;和很多人一样,我也会时常怀念儿时过年的时光。怀念,并不是因为觉得那时过年有很多美好,可能只是一种怀旧的情愫而已。
儿时的过年时光对于我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快乐,尽管那时年味十足。所谓的年味都体现在过年前一个月就开始的忙忙碌碌中。虽然年龄不大,可我却得和大人一起为过年忙碌着。父亲是一个非常懒惰的人,弟妹都小,作为姐弟四个的老大,繁重的劳动自然而然就落在我和母亲的肩头。过年了要忙年货。那时的年货全都是自己家里亲手制作的。蒸米糕,蒸馒头,做豆腐,烙煎饼,样样都是细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一道道程序,有的要用平板车把东西拉到磨坊磨成粉再开始着手做,有的甚至就是推着石磨一点点磨出来的,繁琐而又复杂。我就这样跟母亲后面忙碌着,起早贪黑,直到大年三十才能忙完了所有活,然后再忙着炸丸子,炒花生,炒瓜子。这些活简单,都是我一个人忙的。
三十晚上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包饺子,其实主要是我和我妈在忙活。印象最深的是那时饺子馅都是素菜,有的是大白菜加粉条,有的是酸菜加粉条。因为家里穷,过年难得称上几斤肉,母亲舍不得吃,留着年后家里来客人吃。那时心里总是想,哪年过年时能吃上顿加肉馅的饺子该多好啊。包完饺子,妈妈在家里再收拾收拾,我就领着弟妹去邻居家里看晚会了。我家买得起电视是我上高中时,那已经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了。之前我们看晚会只能到邻居家里去看。
如果说过年还有快乐,那就是大年初一去串门拜年,能讨回很多零食吃,什么油条啊,糖果啊,瓜子啊,花生啊,能吃到这些平时吃不到的东西,这就是过年最大的乐趣。家里穷,过年是穿不上新衣服的,所以直到现在,我对过年穿新衣服都没有什么概念。那时更拿不到压岁钱,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有从父母那儿得过压岁钱。是穷人孩子早当家吧,我那时从不羡慕那些能拿到压岁钱的伙伴,我能理解父母的难处。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那时过年绝对是没有现在过年有意思的。比起那时,现在过年简直就像在天堂里一样舒服。可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年味淡了,找不到原来的感觉了呢?可能是我们的心淡漠了吧。物质的富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忙碌的节奏,扰乱了我们心境。我们耐不住寂寞,也受不了忙碌。太忙了,我们会抱怨太累;太闲了,我们会觉得太无聊。我们物质上什么都有了,到头来却发现心里是空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悲哀。
也许是自己小时候过年总是有很多遗憾,所以虽然现在过年味道不浓,但我依然很珍惜很享受这种感觉。每天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自由支配自己的心情,这是多么好的享受啊。不管别人怎样,年味儿是自己过出来的。享受假期的快乐,留一份闲心,有一份静心,多一点精心,加一点热心,照样可以过一个身心享受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