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怎么跟亲戚玩
1、过年哪些方法可以让自己和亲戚相处愉快?
春节是欢庆的日子,每个人都感受着这种美好,不想破坏这个和谐的氛围。但是在和亲戚朋友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让自己感到不适或者不舒服的话题,这个时候学会如何应对很重要。那么怎么才能让彼此之间相处愉快呢?我就个人的经历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些方式方法。
01、多倾听、多附和、少主导
在过年走亲访友或者对方到你家拜年的时候,在攀谈的过程中要多引导对方去谈谈自己的事,然后你认真倾听,适时点头表达对对方观点的认可。在对方说事情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打断对方,尤其是他说到一些自身觉得比较骄傲的事情。
我每年过年和亲朋好友交谈的时候,基本发言都是比较少的,主要就是听对方去说,然后给予对应的附和。也正是因此,许多人喜欢和我倾诉或者说一些事情,他们觉得我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其实,很多人说一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让你提供帮助,帮着他去解决,他只是单纯想要表达这个事情,想找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02、鸵鸟式应对亲戚朋友提出的敏感问题
作为年轻人,逢年过节,亲戚们询问你一些关于感情、工作上面的事情也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些敏感的问题,你鸵鸟式回答就行了,不必过于在意问题的本身。你可以“顾左右而言其他”,适当地转移话题或者一笑而过。
我还没结婚的时候,每年过年回家都会被问到这样的话题,根本躲不过。后来也就平常心了,你们说你们的,我就假装听不见。即使被迫“听见了”,也就是随意说两句话,然后一笑带过。如果真的和他们针锋相对,那彼此都会因为这个事情闹得不开心。
03、适当表达对亲戚的感激以及崇拜
在和亲戚接触的过程中,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比如饭桌上吃饭的时候)表达出你对亲戚的感激以及崇拜。这样他不仅会觉得你这个人懂得感恩,而且也会因为你的崇拜和给面子而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些感激和崇拜的话并不是在拍对方的马屁,这只是基于事实去说一些恰当的话,这样的话语有助于和谐氛围的打造。我每年都会这么说,事实证明这么说也的确很有用。
过年过得就是一个氛围和心情,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一些小事闹得不愉快,有啥事宽容看待就好。
2、春节过年拜访亲友亲戚的基本礼仪
拜访 亲友的基本礼仪是什么?走亲访友,是最常见的交际方式。每逢节假日,到亲戚、好友、长辈家作例行拜访;或是受长辈委托,到亲朋家中递送物品,捎传口信。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拜访亲友的基本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拜访亲友的基本礼仪
1、走亲访友,是最常见的交际方式。每逢节假日,到亲戚、好友、长辈家作例行拜访;或是受长辈委托,到亲朋家中递送物品,捎传口信;或是有时到有关的人家家中去请教问题,这类交际是经常发生的。这些活动,虽然普通,但也处处需要讲究礼节。
2、最好能事先通知。确定要拜访亲友的日程之后,通过一个电话或一个口讯,与被拜访的人约定具体日期,这有利于对方提早安排,不然则可能造成突兀,令对方毫无准备而打乱原定的生活程序。
3、选择适当时间,一般不要在别人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去拜访。如果是晚上拜访亲友,逗留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影响主人及其家人的休息。
做客时穿戴要整齐,仪容要整洁,以表示对亲友的尊重和礼貌。
4、进门前要按电铃或轻轻叩门,待有回音或有人开门后方可进入。即使主人家门是敞开的,也不能乱闯一通,应站在门外招呼,等有人应答后再入内。
5、如果拜访的人是长辈,或自己第一次前往做客,要特别注意:主人未坐下时,自己不能先坐。如拜访的亲友很熟,则可以随便一些。进屋后,对亲友家的其他成员要主动打招呼。如遇到许多人在座,应经主人介绍后,对其一一问好。
拜访亲友的注意事项
走亲访友,人之常情。一次理想的拜访,不论时间长短,双方都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均感到是一种友情的享受或有所收获.要获得做客的最佳效果,就必须懂得做客的礼节,讲究做客这种社交活动的艺术.
做客应以不妨碍对方为原则,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应尽量避开吃饭,午睡,主人家最忙碌的时间.如果晚上访友,不要去得太晚,更不要在主人临睡的时候去拜访,以免影响主人及家人的休息.
到达主人家,不能破门而入.要以其他方式(按门铃或敲门框)使主人知道有客人来访,听到主人招呼后再进门.
进屋后,见了主人家里的人,不管熟悉与否,都要与之一一打招呼,微笑点头致意或握手问候.进屋之后不要贸然就坐.如果有人引你到客厅稍候主人,要站着等候,待主人出来说"请坐"后再坐下.如果主人是位长者,自己不能先坐,待长者坐下后再坐下.如有其他客人在场,可先在一旁坐一会,不要随意打断人家的谈话.主人递茶点烟时,要站起来,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来.吸烟者
要尽量克制,能少吸则尽量少吸;若主人不吸烟,则不吸为佳.在朋友家里,要注意举止彬彬有礼.即使来往频繁,非常熟悉的朋友,也理应不过于随便.若是知己至交,彼此性情相随,脾气相合,双方毫不介意,自然可以随意一些,这都另当别论.拜访的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平常邻居,朋友"串门",大多数情况下,三日不见,五日见,只是假日,饭后,随意看看走走而已.要是这样的话,逗留时间更不能太久.一般是应邀喝些饮料,聊两句家常,逗留几十分钟到一小时是最适宜不过了.如果双方关系亲密,兴致又好,可多谈些时间.但
千万不要拖得太久,宁愿和对方在兴趣最浓的时候分手,也不要拖到彼此兴趣索然的时候.但有些老友之间,不尽兴不散已成惯例,那就另当别论.此种情形,时间已是次要问题,整日不休,通宵达旦,也不乏其人.如果遇见对方心不在焉,或是心情不太好,精神不振,谈话则适可而止,
及时告辞为好.若尚有事情必须与对方商量或向对方请教,那就开门见山表明来意,不可东拉西扯,拐弯抹角,浪费时间.你说明来意之后,对方若明
确表示愿意现在和你交谈,则谈下去;如果对方仍表现淡漠,则坚决"刹车",有话只能改日再谈了.
走亲访友还应注意守时守约,一旦约好,应准时到达,不要让对方久等.如有特殊情况误了时间,应尽可能及时通知对方,并表示歉意。走亲访友,还要讲究告辞礼节.告辞之前,不要显出急着要走的样子,
以免使主人误以为你待得不耐烦了.一旦提出告辞,只要不是主人诚意执着地挽留,就应该起身,向主人道别,对主人的家人及在坐的其他朋友致意道别.如主人送你出门,你要走出几步,或在街巷拐弯处,回过身来说"请回",或"请不要送了,谢谢",或"请留步",或"好了,再见".不可把人家
甩在后头,头也不回地大踏步昂首而去;也不能和送行的人说个不休,让人家陪你没完.如果人多的聚会,宴会时要早走一步,不必大声道别,以免惊动所有的人为你送行.只要悄然地向主人告辞,并表示歉意.如果被其他客人发现,可以轻声地个别道声"再见".总之,提前告辞不能引人注目,以免使其他
人以为他们也该走了,而煞了风景,影响人家的兴致.如果给亲友带来礼物,告辞之前把礼物拿出来,向主人说明表表心意,劝说主人留下。
相关 文章 :
1. 2020年春节拜年礼仪常识大全
2. 中国春节拜年习俗
3. 春节拜年礼仪
4. 春节怎么拜年 春节拜年礼仪方式有哪些
5. 你知道中国春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6. 拜年礼仪的基本知识
3、春节走亲戚怎么玩
走亲戚是各地过年的习俗,也是过年的主要内容之一,规矩甚多,历时很长,贯穿了整个年节。初一之前称拜早年,十六以后称拜晚年,初一至十五为高峰期,二月初二送年后即告结束。拜年要先长辈、后平辈,先紧邻、后远亲。不同辈分和亲属之间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初一叔、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的习俗至今在河南民间广为流传。到长辈家拜年要携带酒肉、糖果之类礼品。长辈们根据自家的亲戚情况,早早的安排好了酒菜,在约定俗成的时间里,在家等候拜年客的到来。拜年客到后,有的行磕头之礼,有的以寒暄代之,互相祝福后即食午饭。初四以后,次要亲戚、朋友之间相互拜年。
4、春节走亲戚都有哪些讲究?过年走亲戚有什么注意事项?
过年的时候,我们传统习俗都会走亲戚。那么不少人困惑,春节走亲戚都有哪些讲究呢?关于,春节走亲戚都有哪些讲究?过年走亲戚有什么注意事项?我来为您一一解答!
过年走亲戚有什么注意事项 访客礼仪注意细节
如果去别人家作客,家长要教育孩子,去作客不要两手空空,应该带上一些小礼物以示礼貌。到达主人家后要先轻轻敲门,见到主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好、拜年。进入屋内后,不能弄乱主人家的摆设,更不能床上床下乱窜。如果宝宝发现了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物品,千万不要乱动,只有在征求主人同意后,才能拿出来玩耍。玩完后一定要放回原处。
另外,父母和主人交谈时,孩子不能随意打断,有事需要说时,可以先通过拉父母衣服等方法示意,在父母允许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主人家有小朋友,就要告诉孩子,小主人对他家里的玩具具有支配权,不能跟人争抢。果皮、食品包装袋等要扔到垃圾桶里,或放到指定的地方,不随处乱扔。临走时要学会对主人的照顾、款待表示谢意,并邀请主人有机会到自己家里做客。
客人到访礼貌至上
当听到敲门声后,发现是亲友来访,要教孩子主动开门问候,表示欢迎。把客人领进门后,应该礼貌地请客人坐下。招呼客人坐下后,孩子可以与爸爸妈妈一起准备茶饮、水果、零食、点心,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注意的是,在大人交谈时,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随便插话,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客人离开时,可以叫孩子一同送客,而且要送到门口跟客人道别,并邀请客人下次再来。
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
春节亲友上门拜年,孩子吃饭就不能像平常在自己家里那么随便了,要讲究礼貌。家长要告诉孩子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入座,然后请长辈尝尝,然后再自己吃,即使看见自己喜欢的饭菜也不能抢着吃。取菜时,尽量取自己面前的,不能在碗或盘子里乱拨,够不着的菜可礼貌地请求别人帮忙,不能站在椅子上或者横在桌子上自己够取食物,更不能用手抓。自己吃完饭后先放下碗,然后有礼貌地对还没吃完的人说:“请大家慢用”。
另外,孩子就餐时要注意坐姿,不能歪着、斜着或趴着,也不可大声喧哗,或者边玩边吃,甚至爬到桌子底下玩耍。不要舞动筷子、勺子或刀叉,以免妨碍到旁边的人用餐。咀嚼时尽量控制自己不要发出怪声。不管菜的味道是否符合自己口味,都不能评论菜的味道不好。
主动跟别人打招呼
无论是客人到访还是到别人家作客,孩子碰见一些不常见的客人时,大多数情况下会羞于不知道怎么称呼。要解决这种尴尬场面,父母最好提前教导孩子该怎样称呼将要见面的客人,事先“排练”一下,这样孩子称呼起来就很自然了。
拿红包吃零食礼貌也讲究
拿红包也是有礼仪的。亲戚朋友给孩子红宝时,教孩子用双手接红包,一定要说“谢谢”,千万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非常没礼貌的。
春节走亲戚都有哪些讲究 春节走亲戚讲究一、春节走亲戚的顺序
走亲戚的大体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1)大年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大部分地方大年初一是不走亲戚的,真正的春节走亲戚是从大年初二开始的。
(2)大年初二:女婿必须到岳父、母家拜年。
女婿必须到岳父、母家,并且必须带礼物,倘若你是新婚的女婿的话,这个礼物可是有很大的讲究,等下的伴手礼选择可一定要认真看哦。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这个风俗在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3)大年初三开始之后才开始走其他的一些亲戚。
大年初三开始之后才开始走其他的一些亲戚,由于初三起大家普遍开始走亲戚,所以这时候去走亲戚一定要注意好时间的安排,首先是确认主人在家否,其次,登门的时间不宜选择大早上或者晚上,早上容易影响到主人休息,让人措手不及,晚上的话如果逗留时间一长就会打扰主人休息。最后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作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
春节走亲戚讲究二、春节走亲戚的时间
时间走亲戚这种习俗从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继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尽享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快乐。过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门,并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说法;如今是正月初二趁着年味正浓时,胶东人就拉开了走亲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从这种演变上看,生活节奏在加快、妇女地位在提高。正月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春节走亲戚讲究三、春节走亲戚的礼节
(1)忌叫他人名字催人起床、忌倒污水、垃圾、扫地、忌掏取他人口袋、忌向人讨债等等。
各地过年期间都会有一些忌讳,例如:忌叫他人名字催人起床、忌倒污水、垃圾、扫地、忌掏取他人口袋、忌向人讨债等等。所以我们过年走亲戚的时候一定我十分的留意这些,以免触了忌讳,徒生尴尬。
(2)聊天中应以“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为准。
聊天中应以“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为准,纵然平日有所积怨,亦不应提起,聊侃时不谈粗俗之事,不讲无聊低级话语。
(3)难以一一去拜访,也应该打个电话或者送张贺卡。
倘若亲戚太多难以一一去拜访,也应该打个电话或者送张贺卡,将自己的心意送到。
(4)小朋友过年时应该注意的礼节。
最后是小朋友过年时应该注意的礼节,春节也正是教导孩子中华传统礼仪的好时候,做父母的可以趁着这个时机让孩子过一个春节,懂事多一点。带着孩子去亲戚家做客时,应教导孩子主动问候“新年好”,亲戚朋友给孩子红宝时,教孩子用双手接红包,一定要说“谢谢”,千万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非常没礼貌的。吃饭时,不能像平常在自己家里那么随便了,要讲究礼貌。家长要告诉孩子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入座,然后请长辈尝尝,然后再自己吃,即使看见自己喜欢的饭菜也不能抢着吃。取菜时,尽量取自己面前的,不能在碗或盘子里乱拨,够不着的菜可礼貌地请求别人帮忙,不能站在椅子上或者横在桌子上自己够取食物,更不能用手抓。
春节走亲戚的伴手礼 (1)一般先去舅家、舅爷家,这些亲戚去的时候相对礼物要重一些。
在传统习俗中,春节走亲戚的伴手礼可是一门学问。一般先去舅家、舅爷家,这些亲戚去的时候相对礼物要重一些,必须拿礼条(一条4斤左右的猪肋肉),再配把粉条或点心,返回时娘家不能稍别的礼物,一定要给老姑娘带回几个腊月二十三炕的火烧馍,也算是让吃了娘家的饭。其次才是走姑家、姨家及其他亲戚,礼物一般两包点心(一种油炸的甜食品,也叫果子)就行了,下午返回时,亲戚家会给带点炸的麻叶(油炸的菱形面叶)、点心、饼干等。
(2)一般走亲戚的话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
一般走亲戚的话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能够表示自己的心意,最好能够投其所好的送一些礼物。如果亲朋家里有小孩子,还要准备好压岁钱,装在大红封套里,可写上祝愿语。拜年礼物还应讲究卫生。比如,别人送给自己的糕点,一般不宜转送他人;给年迈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应该有益于对方强身健康等等。此外还应注意节俭,自己动手做一些小礼物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点子,既可以表示出心意,又能显示自己的才华。
5、对于“亲而不熟”的亲戚,如何进行过年社交?
亲戚不熟,逢年过节凑在一起很尴尬,尤其是进门那一瞬间,看到一群陌生的亲戚冲你笑,你却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们的时候,就特别尴尬,这时候你的父母一般会在旁边一一介绍,也算是“救你一命”,那么到底该如何跟不熟的亲戚聊天呢?
有网友说,既然是不熟的亲戚,那就专门挑好听的话来说,比如说一直夸,真诚的恭维对方。如果和长辈在一起,那就夸大姑姑家的孙子机灵、儿媳妇懂事,夸二姑姑新做的发型好看、新买的棉袄显年轻、孙女活泼可爱等.....然后再找话题,比如和亲戚们聊聊日常做饭买菜,还有别人家的家长里短,聊着聊着也就熟悉了。
若是跟同辈的人聊天,那能聊的可能就多一些,比如说交流一下工作,或者最近打算考什么证,看了什么书,然后继续延用真心夸赞套路,说这个证真的很难考啊,你果然厉害;新买的衣服不错啊等等,其实跟亲戚聊天很容易的,就从细枝末节入手开始夸,谁不愿意听好话呢?
其实跟亲戚聊天,就跟在外交际是一样的,甚至更简单,因为亲戚之间是比较和气的,再怎么说都比外面那些陌生人更有安全感,所以说想要聊天的话并不是特别难,“不知道他喜欢什么颜色,不知道他喜欢吃什么,也不知道他讨厌什么,不知道他钟意什么”,这不就是话题嘛?
“你买衣服喜欢淡颜色还是深颜色啊?”“吃辣吃得惯吗?还是吃甜?”这些都能开启一些话题,比如对方说不能吃辣,然后你问“为什么呢?”他自然会说出原因,然后就能顺着聊下去了。
其实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聊天方法,没有人会拒绝,亲戚聚在一起不可能对你没有礼貌,也不可能对你爱搭不理,就算真的不喜欢你,也不会表现出来,除非情商极低。如果连这些都不会,那说明你很内向,或者有点社交障碍。
6、过年时你走亲戚吗?过年回家和亲戚们聊些什么可以不冷场?
走亲戚好像是每年过年必须要经历的,只不过随着我们年纪的不断变大,再加上现在年味儿越来越淡,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并不是很想要去跑亲戚,反正我自己就是这样,可能也是跟我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本身就不是很喜欢跟不熟的人来往,有很多亲戚都是属于一年才能见一面的,对我来说就是很陌生的,就不是很想要跟他们来那些比较虚的。
当然我不愿意走亲戚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每次去了他们家里,他们就会一直问东问西的。上学的时候就会一直问自己的成绩,等到毕业之后就会问自己的工作、工资以及有没有谈对象,说实话这些我都不是很想回答的,所以为了避免这样情况的出现,自己就是能不跑就不跑了。但是对于那些无法避免的,我就说说大家应该聊什么可以不冷场。
我个人是觉得聊这个话题是比较好的,既不会令谁感到不快,同时还可以让大家都参与到其中。我不知道其他家庭在过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们家里每年过年都是会出去逛一圈的,也不会选择多么远的地方,就是可以当天往返的。毕竟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了,在家里呆着也没劲儿,于是一家人就想约着一起出去逛逛,看看近处比较油意义的景点。而且每当到了过年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新的景点出来,聊这个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参与到里面,自然就不会出现冷场的局面了。
还有一个不会导致冷场的就是投其所好,专门去挑亲戚们比较喜欢、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聊,当然也可以多夸奖、赞赏他们,但是这个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额,所以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别人在听到赞扬自己的话的时候心里肯定都是高兴地。
7、如何在春节期间与家人一起娱乐?
春节期间,阖家欢乐,有很多可以和家人一起参与的活动,这样才能体现家庭和睦团圆的氛围,小编就结合自身过年回家过年的一些经验,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方法/步骤
1/6分步阅读
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各地习俗种类繁多,差异很大,但是有个全中国甚至全球华人都会全家参与的活动,那就是春节联欢晚会,这是一慢慢发展起来的民俗,极大程度的丰富了人们的春节娱乐活动。
2/6
全家一起斗地主
斗地主是一个很好的纸牌类游戏,而且几个人都可以玩,比如3个人有3个人的玩法,4个人有4个人的玩法,在斗地主的时候,可以加上赌金,不必在乎金额的多少,只是娱乐而已。
3/6
准备年夜饭
除夕的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有些地区会在早上,有些地区会在晚上,全家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由于年夜饭需要很丰盛,所以家里无论是男丁还是女眷,都需要参与到其中,这样的年夜饭吃起来才更有意义。
4/6
焚香祈愿祈祷平安
除了必须要的焚香祭祖,还有到寺庙里边焚香祈愿,祈祷来年的福气,以前这些活动是禁止家里边的女眷参加的,现在随着风俗越来越开化,变成一项全家都可以参与的活动。
5/6
全家一起打麻将
说到过年全家可以参与的活动,那么不能不说全球都知道的打麻将,这个活动四川人发挥到了极致,无论三九天还是三伏天,四川总是可以一直坚持的打麻将,在春节这样的时刻,更是必不可少的。
6/6
去亲朋好友家拜年
春节回家的事情很多,其中去亲朋好友家做客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七大姑八大姨回来催婚,但是那又怎样,过年了,不能坏了他们的兴致,一年到头也就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好好的和你说说话。
8、快过年了,你们那里亲戚朋友聚在一起会安排什么样的娱乐活动?
快过年了,你们那里亲戚朋友聚在一起会安排什么样的娱乐活动?
快过年了,我们那里亲戚朋友聚在一起:首先会拿年货,🍵招呼亲戚坐在一起聊聊在外面打工经历了什么?……也会聊聊过完年后有什么打算……?另外和亲戚一起搞饭菜,边吃边聊,来一杯酒饮饮很快乐!三个人或者四个人围着火炉考火,边考火边饮茶,桌子摆一大盆年货,几个人玩起扑克牌。
9、过年如何走亲访友
过年如何走亲访友
过年如何走亲访友才是正确的做法呢?下面过年如何走亲访友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过年如何走亲访友,欢迎大家浏览。
提前联系:
无论拜访还是邀请,这块最好能提前联系,避免出现过去对方正在招待别人,或者他们已经去其他家串门了,一般都要选个时间,提前沟通,遇到有冲突,根据情况来调整。
准备礼物:
如果去串门,那么过年过节,礼物这块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以前早期大家见面包冰糖之类,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礼物也越来越多样,新鲜水果、保健品,甚至有些国外礼物等,根据各家情况自行挑选,最好不要空手串门。
安排好时间:
春节走亲访友,最好控制好时间,不要拖拉迟到,很多时候亲戚家中可能邀请了好多人,如果因为我们自己没安排好,迟迟不到,让其他亲戚都在等或者亲戚电话催了几次,才慢慢响应,这种要避免。春节期间出行工具这块也要考虑,现在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春节出行很容易遇到拥堵的情况,所以要合理提前。
聚会:
到亲戚家基本上就是各种唠嗑,聊聊一些家常事宜,各种没见过的亲戚介绍认识一下,这个可能会遇到七大姑八大姨问情况,如果外向的人幽默回答,如果内向的人真诚回答,不要怯场,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返程:
春节期间如果自行开车,喝酒这块就要注意,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同时安全到家之后,最好能发个信息或者打个电话和亲戚报一声,感谢他们今天的招待以及告知已经顺利到家。
回邀: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去了亲戚家中,一般也会邀请他们过来自己家做客,回邀他们,然后提前准备一些零食,一顿聚餐,为亲戚到来准备。这样互相联络、互相串门,将平时少见面的生疏感驱离,增进联系和关系。
过年走亲访友,你知道孩子们害怕什么?
可怕的团圆饭
3岁的佑佑看着颜朵把东西一件一件地放进行李箱,突然使劲抓住了颜朵的手:“妈妈,回姥姥家还要一起吃饭吗?”
从去年五一聚餐开始,家族聚会似乎变成了佑佑的阴影。那次聚会,佑佑几乎是刚进门,就立刻把头扎进妈妈肩膀,亲戚们半开玩笑地说:“佑佑可是男子汉啊,怎么不识逗、见不了大场面呢?”好不容易撑到饭局开始,没想到大姨一声令下:“今天太姥爷大寿,你们小朋友都要先表演个节目!”
表哥的女儿澄澄躲到了厕所,还是被强行拽出来,推到钢琴前。表姐的儿子嘟嘟被一众长辈拉着“背个三字经来听听”,然后当老师的舅舅化身裁判,评价嘟嘟“背得慢了、吐字不清楚、怯场”,于是还要重背一遍,好让大家拍下完美的视频,上朋友圈显摆一番。到了佑佑,还没等颜朵来得及拒绝,小姨发话了:“不唱歌太姥爷不高兴了,一会儿不给你饭吃!”大姨也用上了“激将法”:“佑佑不唱先让妹妹表演,佑佑是男孩子怎么胆子那么小,还不如妹妹呢!”颜朵没办法,只好拉着佑佑唱了几句。
那次回来,本来非常爱唱歌的佑佑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怎么也不肯开口唱歌,一听到要和别人一起吃饭就很抗拒地跺脚说:“不去不去!”
比表演更可怕的事
颜朵在微信群里抱怨的时候,立刻被闺蜜们“握手”了。冯冯心有戚戚地说,过年聚会,比表演更可怕的就是叫人。
女儿伊伊不到4个月的时候,就拒绝陌生人抱她,现在3岁多了,见到不熟悉的人就躲在妈妈身后。冯冯讲过道理:“伊伊,懂礼貌的小朋友才有更多人喜欢。”套过近乎:“叫阿姨,你最喜欢的小兔子就是张阿姨送给你的!”甚至威胁过:“下次还不叫人,就不带你出门了……”可无论怎么说,伊伊还是金口难开。
冯冯忧心忡忡地说:“马上要过年了,亲朋聚会,表演得差点大人倒不会计较,可不叫人,显得没礼貌没家教怎么办?”
当你逼迫孩子的时候,失去了什么?
曾有一个妈妈不明白为什么儿子一到超市就哭闹要抱,怎么也不肯自己走,直到有一天,她蹲下,跟儿子同样的高度,她才发现,从孩子的高度看过去,到处都是看不到脸的行人,只有密密麻麻的腿。
没有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被羞辱,但我们却会毫不犹豫的、高高在上的责备尚不及腰的孩子。因为我们从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于是看不到孩子的自尊,也看不到站在巨人森林里的孩子对陌生人的畏怯。当然,我们也不会知道,当逼迫和责备孩子的时候会失去什么:
失去情绪识别的能力
伤害孩子的尊严,最大的影响就是孩子觉得不应该正视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感觉。以后他们也不会正视别人的想法、情绪和感觉,和他人相处时,无须顾及对方,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就可以做。大人通过各种诱导、哄骗或强迫让孩子叫人或表演,孩子会学习到,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可以采取一切手段。这样的情绪伤害就像个轮回,永无止境。
失去安全意识
孩子对陌生人的畏惧和羞怯,是与生俱来的保护自己的能力,当孩子看着陌生人,他们会静静的观察、判断:这个人安不安全?这种直觉让孩子只接近对他成长有利的人,让自己与那个人产生情感上的连接,学会分辨他人,信任他人。但大人却剥夺了孩子的'“安检系统”,一旦孩子接触到陌生人,他们很大程度上就会缺乏安全意识。
失去自我主见
孩子到了2岁,自我意识飞速发展。在宝宝构建自我的过程中,也需要自我感觉不受打扰。当宝宝沉浸在自己的事情或情绪中的时候,家长非要打断他招呼客人或表演节目,这会让他失去判断,无法坚持自我。你盼着孩子成为乔布斯,可惜,你却把他们的个性和坚持早早地扼杀了。
无条件的接纳,才是成就孩子的终极武器
当孩子小的时候,特别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可以顺应天性,让他自己选择表演项目,不要强迫他一定表演自己最拿手的节目。如果孩子不愿意,可以说:“宝宝不喜欢现在表演,那么就自己去玩吧!什么时候喜欢了,再表演也不错啊!”当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以跟孩子探讨:“如果有客人希望看你表演,你愿意吗?你心里会有什么感受?”无论孩子如何选择,都尊重他。
如果孩子不愿意叫人,千万不要用语言劝,甚至当着外人的面说她“不听话,没礼貌”,这只会让她越来越紧张。留给孩子一定的距离和时间,大人先介绍对方给孩子认识,亲身示范如何与人问候,等到孩子安心后,再引导他如何做,并询问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开口,不妨试试别的方式,比如跟对方勾勾手指,或者拍拍手掌。如果对方是熟人,试试问问他愿不愿意给对方一个拥抱?如果他不愿意用语言,也不喜欢用肢体,妈妈可以跟她一起创造属于她的打招呼方式,或许是一颗糖果,或是一张自己画的卡片。
这些只是方法,最重要的是内心。只有大人深深的、无条件的接纳,才能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去迎接挑战。就像旅美心理专家蔡真妮分享的一个故事:参加一个中国孩子的生日Party,吃完蛋糕后几个中国家长轮番让自己的孩子表演弹钢琴。有个美国孩子跟他爸爸说:“爸爸,我不会弹钢琴,我可以翻跟头。”爸爸摸着他的脑袋说:“孩子,你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去表现自己。”
;10、过年回家该如何与亲友们一同娱乐互动?
过年回家和亲戚互动,可以分享一下一年有趣的见闻,还有自己的经历,可以分享工作经历,也可以分享一些感情经历,大家在一起互动,才是过年的意义。
还有就是互动可以一起打扑克,打麻将,一起嗑嗑瓜子聊聊开心的经历,再说一些趣事,还可以给小孩子们买些小礼物,问问他们未来的梦想,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才是真正的过年,吃完饭可以一起去唱歌,一展歌喉,都是比较不错的娱乐互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