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套路都是坑都是到什么预兆啊
1、过年的习俗
中国各地过年习俗
北京过年有段谚语:“(农历十二月,即腊月)廿三(日)糖瓜儿粘;廿四(日)扫房日;廿五(日)糊窗户;廿六(日)炖大肉;廿七(日)杀公鸡;廿八(日)把面发;廿九(日)蒸馒头;三十(日)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叫“破五”,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做饭。正月初七日称“人日”、“人胜节”,或曰“七元”。春节期间,北京人爱逛庙会,大钟寺庙可以敲永乐大钟,白云观庙会可以摸石猴、打金钱眼,厂甸庙会可饱览古玩、字画、字帖、珠宝、翡翠等稀奇玩意儿和高跷、太平鼓、小车会、五虎棍等花会表演。
上海腊月廿四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腊月廿五为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廿六至廿九,家家户户开始磨粉、包汤圆、制年糕,准备新的衣帽鞋,并且买春联、年画和“门神”。除夕之夜,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故名“合家欢”。年夜饭后,围炉守岁。至天微明,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堂上拜天祭祖。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
台湾称除夕为“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橘、甜米果(年糕)、“春饭(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压岁钱”等。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香港除夕,家家户户在一起吃团年饭。团年饭的多数菜名都含有吉利的意思。吃过团年饭后,人们通常会到年宵市场去逛花市。大年初一,人们开始正式庆祝新年,贴春联(挥春)、年画,舞龙,舞狮等,还会走亲友拜年。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过年从腊月二十八开始。除夕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橘,花开富贵,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春节(大年初一)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以示吉利。“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要吃“开年”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
2、临近春节,农村常见的几种骗局都是什么?
临近年底了,农村开始热闹起来,外出打工的都赶回家过年了,明年春节的时候是一年当中农村人最多的时候,在农村赶大集的时候,也是非常热闹的,而人多的时候,骗子就比较容易下手,所以好多骗子在过年前都特别的活跃,也想着骗点钱好回家过年。
在这个时候,大家都要注意了,骗子会选择这样的时机行动,所以在过年赶集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想着在这个时候捞点钱。
大家在逛集市的时候,会有人做活动免费送饮料,前提会让农民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拍图,骗子的骗术大致是这样,厂家近期搞活动,为了做宣传推广,每人都可以免费领取一份,只要拿出身份证,拍摄一张图片就可以,然后登记一下银行卡、电话号码就可以,厂家就可以给报销了。而且免费发放的饮料,都可以免费品尝,觉得合适,可以再领取一份。很多农民都会在一旁议论。想要免费领取,没有交换很难会得到,有些农民会出于好奇,会品尝一下,觉得合适就会答应要求。
农民把身份证信息透露之后,这样骗子很容易用这些信息,在网上注册账号,或者进行网贷,等人要求你还款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什么情况,还有可能回利用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将你的钱取出。
这些骗局在农村集市上,经常会发生,所以一定要告诉身边的朋友,碰见这样的事情,多加注意,不要为了礼品上当,不要因为一些免费的饮料,就把自己的信息告诉别人,做宣传活动,人越热闹的地方,尽量不要去凑热闹,免得进入别人圈套,防止自己上当受骗!临近春节,农村出现的“新骗局”,套路更深,让人无法吐槽!
3、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是不好的?
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面子社会,很多习俗在时代背景发生变化后产生走样和畸变。当然有些人简单的把一些春节期间的不良习俗归咎于春节本身,这是不公正也是很片面的,根源还在于人情世故。我个人比较反感的春节习俗有这几个方面:
互相攀比失去年味的压岁钱
压岁钱的本意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宠溺,在物质不发达的时代压岁钱甚至都不是钱,给孩子一些糖果就能让小孩堆满笑容。压岁即“压祟”,用这种方式辟邪驱祟,祝福孩子在新年里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后来我们国家经济水平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跟着改善,压岁钱也水涨船高。小时候过年走亲戚,最欢乐的时候就是和亲戚家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玩游戏,各种花样作死。一盒鞭炮能玩出无数乐趣,所有小动物看见我们都能吓得躲着走。
最痛苦的时候就是压岁钱环节,大人们把我拉到一边,拿出钱往我身上所有能放东西的口袋塞。我爸妈各种阻止推挡,两拨人你来我往能僵持十几分钟不分胜负,夹在中间的我一脸懵逼:你们有完没完?我还要去玩呢!
如今过年小孩的压岁钱越给越多,过个节收到的压岁钱动辄数千上万,这钱不可能白收不给啊,这人情来往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可要算好账。一来二去心累人累算的累,压岁钱早已失去了温情和感恩,演变成攀比炫富之风,可谓恶俗。
春节期间近乎合法的聚众赌博
我体验过赌博的快感和刺激,不过那是在网络游戏里的类似赌博活动。现实中的赌博坦率讲我没有试过,因为没兴趣,我也不明白赌博有什么意义和乐趣。
以前的社会生活中,赌博发挥着娱乐活动的作用,这一点我完全理解。物质不发达的时代娱乐活动很少,赌博是为数不多的精神生活之一。但如今的文化娱乐活动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为何要沉迷赌博呢?
至少我我家乡这边,春节期间三天内的赌博活动是近乎公开合法的,警察不管,群众也不举报。棋牌室人满为患,一玩就是白加黑。农村地区的春节赌博活动已经成为一道风景和年俗,甚至很多人一年辛苦打工的钱能输掉大半甚至全部败光还欠债,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家庭矛盾令人触目惊心。这样的年俗不应继续,所幸我发现年轻人嗜赌的情况远远低于长辈,说明更多的娱乐活动确实抑制了赌博之风的盛行。
庸俗的群发祝福短信
祝福短信曾经风靡全国,春晚还会公布短信发送量。但现在各种营销号、诈骗信息、垃圾信息充斥网络,祝福短信大多是从网上抄来的段子然后群发,实际效果与垃圾信息无异,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祝福的话需要情真意切,不一定要辞藻华丽长篇累牍,敷衍的话不如不说。收到的是群发的消息,回复的是群发的消息,大家心照不宣有何意义?这纯属浪费时间,甚至出现完全错乱不合时宜的节日祝福,你都不好意思提醒对方,大家迷之尴尬。
暴饮暴食酗酒无度
传统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发迹前兵败安徽,单枪匹马流落荒郊野外,饥饿难耐昏死过去。两个乞丐救了朱元璋,给他吃了讨来的白菜帮子、菠菜、豆腐、米饭掺和在一起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感觉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美味的食物。登极为帝的朱元璋后来想品尝“珍珠翡翠白玉汤”,宫廷御厨用最好的食材始终无法烹制出朱元璋当年落魄之时吃到的美味。
这个单口相声就足以解释为什么现在年味越来越淡,因为物以稀为贵。以前人们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食,甚至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饱饭,所以过年吃得多吃得饱是难得的享受,甚至是生活富足的象征。
《新唐书》中记载诗圣杜甫的五十九岁时,从四川沿水路前往郴州,路遇大洪水,杜甫被困耒阳,“涉旬不得食”,十天没怎么吃饭的杜甫被耒阳县令从洪水中救了出来。“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饿了多天的杜甫吃到了耒阳县令为他准备的烤牛肉和美酒,醉的一塌糊涂,一晚上就死了。 诗圣的遭遇足以说明暴饮暴食的后果有多可怕,否则我们可能看到更多的现实主义诗歌精品。
小时候过年,我吃过年夜饭后在看春晚,邻居大妈送来一大盘饺子,热情的让我吃。明明我已经吃得很多了,在大妈的温情注视下只能继续吃饺子,结果吃撑了。那种感觉不可描述,极其痛苦,吃了几片健胃消食片过了一天才消失。从那以后无论在哪,我再也不敢暴饮暴食。
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至少是丰衣足食,过年暴饮暴食应该尽量避免,但酗酒的风气丝毫不减甚至愈演愈烈。有饭局必有酒,有酒必有劝酒,有劝酒必有不省人事者。有的人甚至每餐必醉,喝到躺在医院治疗也不悔改,实在无法理解。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人们辛劳一年放松休息,家庭团聚,联系情感的时刻。但这些不好的风俗冲淡了亲情友情,让年味走了样。然而身处人情社会,哪怕大多数人不舒服,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改变,这些陋习还不知道要延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