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春节送礼 » 怀集过春节的习俗是哪些

怀集过春节的习俗是哪些

发布时间: 2022-12-25 17:26:54

1、春节有哪些习俗,各有什么寓意?

春节习俗有:

1、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2、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3、斋日: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斋菜拜祭太岁神,早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4、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5、送穷鬼: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汉代东方朔《岁占》收录的古俗认为,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2、过年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过年习俗早在春节前就已经开始了,从小年开始南北方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

小年是春节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时间段,每家每户都要进行扫尘和祭灶,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就决定了这一天干得活不一样,除了一起打扫之外,基本上其他习俗都不一样,在祭灶这个项目上,江浙一带会将“灶王爷”奉上饴糖做的“金元宝”等等,而北方人到了小年之后,就要着手准备蒸花馍,还经常会给“灶王爷”特地蒸一个大枣山。

但是这都不是最大的差异,最大的差异是南北方的小年相差一天,北方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是腊月二十四过年。按传统节日来讲,本应该是腊月二十四是小年,在晋代的《风尘记》中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拜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所以小年按照远古的习俗来讲应该是腊月二十四,但是北方为何会在腊月二十三就过小年呢?

这还要追溯到清朝时期,雍正为了能省一点钱,将祭天和祭灶一起进行,就把时间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三,后来北方的人就沿用了这个传统,纷纷改日子过小年。

小年说完了,我们来说说年夜饭,南方的年夜饭可是相当的丰盛,大鱼大肉都有,十分的大气,而且年糕是必不可少的食物,这是因为谐音“节节高升”,吃了这份年糕,预示着下一年的生活就会节节高升。

北方的年夜饭也差不多,也是相当的丰盛,满桌子的“硬菜”,和南方一样,鱼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年年有余”。但是北方人比南方人多了一份执着,可能有的家庭年夜饭不是很丰盛,但是少什么都不少一份饺子,有的家庭过年的时候可能只会准备一份饺子。饺子承载了北方人太多的眷恋,凡是有喜庆的节日,饺子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一份执着,让南方人不解。

南北方除了的喜好也有很大的差异,北方人喜欢葫芦,南方人喜欢金桔,在北方人眼里,葫芦同“福禄”,而南方认为金桔有“大吉大利”的意思,所以过年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摆上大桔的植物花卉。

北方在过年期间有很多庙会,有些农村每天都有鞭炮声。南方的传统文化气息就愈发浓厚,张灯结彩,舞龙舞狮,还有各种大型游街活动,北方很多地区都很羡慕这种氛围,除此之外,广州等地还会有花市,绚烂多彩十分夺目。

南北方的差异还有很多,中国地大物博,不能一一道尽。有机会亲自体验一下才能感受。

3、肇庆有什么风俗习惯?

肇庆的风俗习惯有很多,其中比较出名的有爆龙、财神诞、佛爷诞、炸狮子、抢炮会、包公诞、圣妃诞、天后诞、龙母诞、歌圩燕子节、河灯节、舞火龙和祭孔大典。

4、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节的起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举行各种庆贺新春的活动,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1.    祭灶吃灶糖

农历十二月廿三,是祭灶吃灶糖的日子。在这天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放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还要烧香、点烛、放纸炮等。祭灶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祭灶吃灶糖

1.    掸尘扫房子

农历十二月廿四,是掸尘扫房子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间,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床单,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将自家环境整理清扫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大扫除不但具有美好的辞旧迎新寓意,还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寓思。

掸尘扫房子

 

2.    推磨做豆腐

农历十二月廿五,是推磨做豆腐的日子。据说玉皇大帝在当天会亲自下界,查人间善    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人们在这一天推磨做豆腐、吃豆腐渣,以表生活清苦来博取来年降福。而“豆腐”又与“头富”谐音寄托着人们祈祷富贵、平安的心愿。

推磨做豆腐

3.    杀猪宰年肉

 

农历十二月廿六,是杀猪宰年肉的日子。所谓杀猪,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宰年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富裕十足。

杀猪宰年肉

4.    杀鸡赶大集

农历十二月廿七,是杀鸡赶大集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赶集主要是买年货,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饰等。这是因为“鸡”同“吉”谐音,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杀鸡赶大集

5.    发面蒸馒头

农历十二月廿八,是发面蒸馒头的日子。在这天人们会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发面”的“发”意喻“发财”、“发家”,“蒸”象征“蒸(争)“,都是图一个吉利,就是想来年的时候能够蒸蒸日上。寓意着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好,蒸蒸日上,阖家团团圆圆,幸福满满。

发面蒸馒头

7.请祖上大供

农历十二月廿九,是请祖上大·供的日子。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识,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节庆,都要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之情。

请祖上大供

8.吃年夜饭

大年三十,是吃年夜饭的日子。这天大家会聚在一起包饺子,因为饺子的外形像元宝,寓意着发财吉祥的寓意,有的时候包饺子会在饺子里放上一枚硬币,如果谁吃到了硬币,就预示着在来年会有好运气,发大财。这一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喝酒,一起说说笑笑。寓意着阖家欢乐,幸福美满,万事顺心。

吃年夜饭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