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春节送礼 » 花花喜喜过春节怎么办

花花喜喜过春节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2-12-25 07:22:34

1、你会带孩子怎么过春节,有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安排?

虎年已经到来,在过去的一年中,千千万万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记忆,许多人难以忘怀。这一年难忘的记忆,成为很多人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对于大人来说这些记忆尤为重要,而且对于正在成长期的孩子,总结过去的一年,对于成长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这些需要家长陪同孩子完成,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你会带孩子怎么过春节,有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安排?

1.和孩子一起置办年货

虽然现在可以在家买东西,但是一部手机就可以直接送货上门,真的非常方便,满足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但是,如果能和孩子一起买年货,去超市、商场或者菜市场选择准备年货,那也是他人生中不一样的体验。在商场和超市,你可以看到许多人购买年货,感受新年的气氛。这个过程也让孩子感受到了新年的味道。如果你只是简单地在手机上购买,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你会缺乏很多乐趣。

2.教孩子学着做家务

平时,孩子可能忙于学习或者很少有时间学习做家务。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扫卫生。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也应该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建议在年底安排一个家庭清洁日,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家务。这种参与感非常重要,不仅让孩子学会了劳动技能,也树立了热爱劳动的性格。父母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告诉孩子,新年的意义,我们为什么扫灰尘等等。

3.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或美食

在家和孩子一起工作,开动脑筋激发孩子的思维兴趣,比送他们去各种辅导班更有意义。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做几个灯笼,既增强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带来了乐趣和新的一年氛围。一起做甜品,和家人分享不同的感受。例如,饺子是家庭团圆饭和舌尖上的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孩子参与家庭包饺子的制作,增进亲子关系,吃自己包的饺子,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2、你过过最有年味的春节是怎样的?

我过过最有年味的春节是充满喜悦和热闹的,是漫长而非短暂的。

它存在于我很小的时候,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

十年前的春节比现在的年味更加的浓厚,我在小时候依然能够感受到春节的喜悦。像吃年夜饭,贴春联,放烟花,守岁,穿新衣,放鞭炮,拜年,吃糖果等等,这些事情能够让我开心半天。但是现在我再次历经这些事情,却没有当年那些喜悦了。

那个时候的春节,没有现在那么短暂,春节是从大年三十一直持续到十五元宵节的,因此这里存在很多极具年味的瞬间。

一、除夕——年味的开始

1、贴春联

除夕这天,在大早上,小孩们都起床了,因为我们要帮哥哥姐姐一起贴春联。有的时候,我们反而帮倒忙,把春联贴错了,这时候哥哥姐姐就会笑话我们。虽然被笑话,但是我们贴完春联后却很开心,沉浸在贴春联过程的喜悦中。贴春联的年味就体现在和哥哥姐姐们的互动里。

2、包饺子

除夕的时候,奶奶会包一大盘饺子,全是肉馅,我们可高兴了。在奶奶包饺子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旁边看着,有时还跃跃欲试,想帮奶奶干活。实在手痒的时候,我就拿着饺子皮模仿起来。但是我包的饺子总是那么丑,最后还被我吃了。

奶奶有点看不下去后就会驱赶我们,叫我们不要捣乱。和奶奶一起包饺子,是那么有意思,可是现在却无法体会到那种感觉了。

3、吃年夜饭

小时候吃年夜饭,一家团团圆圆,还能吃到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往常很少吃的鸡鸭鱼肉,在这一天全部搬上了桌,“吃”对于小孩来说总是那么吸引,所以吃年夜饭是我那时感觉年味比较浓厚的一个环节了。

在饭桌上,爸爸妈妈还会给我们红包,会说好听的话,会夸夸我们,叫我们多吃点。爷爷奶奶也会给我们红包,开心地笑着。

4、穿新衣

吃完年夜饭,就是洗澡穿上新衣服。那时候穿新衣服是那么开心的一件事,小孩们总是穿完衣服就跑出门去,和一般大的小孩炫耀自己的衣服鞋子。

5、放烟花

除夕夜的烟花非常的美丽,我们小孩也总是喜欢跑出门去看烟花。烟花发射上空的声音那么响亮,然后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光彩,非常好看。和小朋友一起看烟花,一起享受这份快乐,天真烂漫的感觉,这就是当时看烟花的时候纯粹的年味。

二、大年初一——年味的高潮

1、拜年

大年初一这天,乡下拜年的小孩们都是带着袋子出门的,因为拜年的糖果太多装不完,所以要拿着袋子。那个时候拜年不是只走朋友家,亲戚家,而是所有村子的住户都走一遍,这样可以得到很多糖果。

拜年的喜悦,就是看着那一袋袋糖果满满的 ,就是和小伙伴串门走遍村子。大年初一,可谓是当时年味最盛的一天。

2、丢鞭炮

拜完年,小孩们有了自己玩乐的时间。大家就都出门了,吃着糖,去小卖部买几盒鞭炮,回来炸水坑。这个事大多数小孩都干过,把鞭炮丢进水里,茅坑里,甚至牛粪里,现在想想是那么有意思。属于小孩的年味,就是这个了。

三、大年初二到十四——年味的持续

1、走亲戚拜年

初二到十四,我们都流行走亲戚,去各个亲戚家吃饭拜年。那个时候,去亲戚家吃饭拜年没有任何顾虑,因为我们是小孩,只顾吃喝玩乐,别的都不用管。不像现在长大了,去亲戚家吃饭都会被亲戚支配,对于社恐人而言很不友好,好好的年味,愣是一点味都没有了。

2、吃百家饭

所谓吃百家饭还是走亲戚,就是亲戚家会在新年固定的日子办酒席,各个地方轮流做庄,一家一家吃,有亲戚办酒席就可以去吃,一直吃到十五,甚至十七。

因为百家饭的存在,我们这里的年味一直持续到很久很久,好像只要不开学,我们的新年就没有结束。

四、元宵——年味的尾声

元宵节到了,新年差不多也要接近尾声。

小时候,我只知道如果有一天晚上我点了花灯,吃了汤圆,新年就算是结束。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元宵意味着什么,但是我却能感觉到这一天过后年味的逐渐消失。

元宵这天,做汤圆,吃汤圆,点花灯等步骤结束后,平常小孩在第二天也就开学了,新年在我们开学后宣告着彻底结束。

3、春节都干什么

2009年1月25号除夕,1月26号是春节(大年初一)。春节:1月25日至31日放假,共7天。其中,1月25日(星期日、农历除夕)、1月26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一)、1月27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1月31日(星期六)照常公休;1月25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1月28日(星期三),1月24日(星期六)、2月1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1月29日(星期四)、1月30日(星期五)。1月24日(星期六)、2月1日(星期日)上班。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为了渡过金融危机,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增加合理消费(Oh
ye)
---1.合理的安排你的饮食
春节期间当然免不了“胡吃海喝”的宴会了,其中的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更是少不了的,合理安排饮食应当放在首位,尤其是对女孩子们来说,毕竟大家都想有个好身材嘛~~~[PS:冬季是最容易长胖的季节,同时也是最适合减肥的时候。]
2.合理的安排你的饮食
像上面说的,春节期间的饮食对于我们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控制饮食的摄入量,尽量做到少、好、饱。[饱,主要指七、八分饱。]
3.合理的安排你的睡眠
不仅是在春节期间,就是在平时,充足的睡眠对于我们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年人每天最好睡7.5小时以上,16岁以下少年儿童则最好保持在9.5小时左右。
4.合理安排你的外出活动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当然属于常事,但是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初一一般是去亲戚们的长辈家,同龄或朋友家里;初二,要去拜访老师,或是打电话问候,还有问候一下年高长辈与年长同事;初三不用说,当然是‘回娘家’。
5.切记切记——注意安全!
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乘车外出的安全,家人共处的安全,使用工具的安全,合理用火用电的安全,这些统统都要注意,而且,春节时火灾的高发期,社区最好有民用灭火器,还有,不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打扫一下你的楼道!6.
去河南白云山,四川九寨沟、北京故宫、安徽黄山、贵州黄果树瀑布、云南丽江、江苏苏州园林、新疆喀纳斯、西藏珠峰、上海外滩、湖北三峡、江西庐山、广东丹霞山玩!7.体现东方文化的魅力,围绕春节主题:向娱乐致敬!参加丰富多彩的大众娱乐活动。祝您新年愉快!牛劲十足!牛年大发!!

4、怎么过一个有意义 的春节?

好运气,吉利,亨通,趋福避祸,都不是靠乞求而来的,也不是靠蒙来的。一个正气足的人,福利多,是可能性比较大的。一个正气不足的人,祸端多,则是可能性比较大的。这就是我们文化的特点,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天文和历法的事实,亘古不变,那么从这个确定性的基础出发,后面很多事,也是可以推知出确定性结果的。

我们的文化,是从天文和历法这个亘古不变的确定性事实出发,用来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其他文化,则不然,他们是从生活出发,去寻找确定性。那么必然的,他们就要从无锚无绪的生活中,推导出来一个假设的神,来作为他们文化的锚定,所以他们的节日,都是和神有关,而不是和天地运动的节律相关联。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对怪力乱神的东西毫无兴趣,因为我们的第一步,就是站了确定性之上开始出发的。我们有天,不需要再自己给自己发明一堆拟人的神。只有天厌之人,丧失了天地这个确定性的人,才需要一个想象中的神把自己从无锚的纷乱中打捞出来。

过年,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是两重意义。一方面是为了敬天事天,一方面是为了治人治事。这里面,又有很多的民俗,比如放鞭炮,比如贴春联,很久以前,还要点红灯笼和红蜡烛,全是大红的颜色,红色为阳,这都是为了升振天地阳气用的。因为这时候,阳气刚萌发,还很弱,人为的提振一下,就可以起到扶阳扶正的效果。

至于过年是为了赶跑年兽一说,那个是民间杜撰的民俗小故事,并不是过年的真正内涵所在。认真的说,只是一种无稽之谈。

旧的一个周期结束了,如果过去的这个周期,生活不顺利,那么希望下一个周期,生活会变得更美好一些。如果上一个周期,生活的很顺利,那么希望下一个周期,生活可以变得更上一层楼。这才是中国人过年,最大的意义。它代表着希望和梦想。当然,更代表着家庭的和睦与圆满。

5、福清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筅堂——辞旧迎新大扫除
年前的大扫除,福清人称为“筅xian雪堂”,在福清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每年农历腊月中,选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全家总动员把天花板、厅堂、杂物间等打扫干净,还要特别认真地擦洗门窗和家具。一天干不完可以分成几天,但是一定要不留一处卫生死角。

据说,旧式福清家庭每年的清扫工作,洗的工具不是一般的扫帚,而是采集新鲜竹叶做成的扫帚,用红纸绑住头,谐音“富足”“满足”。
在筅堂的时候,还要搓米时吃。哪户人家开始做卫生了,小孩子就盼着吃搓米时了,因为做完卫生之后,这户人家就会给各个邻居送一盆搓米时。等你家做卫生了,又回送给别人,你一盆我一盆,邻里之间的关系就这样被拉近了。

置办年货、祭灶

老福清的年货花样很多,比如芋泥、春卷、肉燕、佛跳墙等等,但最看重的有三样,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会准备,那就是灶糖灶饼、米齐(读zie)和年糕。

旧时,老福清在备好以上三大样年货以后,所有家庭都要添置年货。

“祭灶祭糊涂,灶前一个铜香炉,元宝是侬褙,金裤是侬糊,灶君上天讲好话,灶妈落地保佑侬,保佑侬爹有钱赚,保佑侬奶有钱长,保佑侬哥讨兄嫂,保佑侬读书变聪明。”

传说玉皇大帝派灶神到人间监督每家每户的行为善恶,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到任,年前十二月廿四任满上天禀报,祭灶就是为灶神饯行。

在福清祭灶神有个讲究,要祭两次,分“祭素灶”和“祭荤灶”。农历十二月廿三,人们会拿好酒好菜招待灶王爷,叫做‘祭荤灶’。但是又怕他上天的时候,一身的酒气惹玉皇大帝不高兴,还醉醺醺得胡乱汇报,所以等到农历十二月廿四送他上天的时候只拿水果、蔬菜等素食招待他,叫做“祭素灶”。
祭灶就是过年的前奏啦!祭灶完,就可以吃灶糖灶饼。老鼠儿(学名叫寸枣)、灶婆饼、麻生糕、金钱饼、红纸包、炒米糕等等,小时候可喜欢吃了。祭灶那天,大人们忙得团团转,一家人早早地吃完晚饭,就开始忙活着清洗锅盖和灶台的边边角角,然后才拿出准备好的精致菜肴十道,摆在灶台上,点上香烛,倒上米酒,摆上代表“甜甜蜜蜜”含义的马蹄和甘蔗。天黑了,开始祭灶了。焚香祭拜灶神爷爷,虔诚地许个心愿,然后放鞭炮。一切程序结束,小伙伴们就开始欢呼雀跃地享受灶糖灶饼了。

在古代,身份不同的家庭祭灶的时间不一样,可以从福清老话里面看出来。“官三民四曲蹄五,祭菜祭荤有先后。裁得蔗鞭焚纸马,送君骑去上青天。”也就是说,缙绅(有官职的人)之家为腊月二十三,编氓(平民)为腊月二十四,疍民(水上居民)为腊月二十五。

按照老福清的习惯,外公、外婆要在祭灶这一天向外孙、外孙女送灶糖灶饼以及花花面壳(面具),表达浓浓的慈爱之情。
现在很少有人家会自己动手做米齐,都是买现成的。以前家家户户会做米齐、炊糖粿(年糕)。磨浆、洗甑、揉粿叶,每个环节都能闻到浓浓的年味。小孩通常会围在家长身边,观摩做米齐的全过程:浸泡糯米,用石磨碾磨出米浆后,装入一个大大的白色米袋;用石头或椅子将水分压出,让里面的糯米成团;揪一块压扁,包入适量红糖糯米馅,收口搓成圆形按在正方形的艳山姜叶垫上,入蒸笼蒸熟;出笼后,再用筷子逐个点上红点,有见喜太平的寓意。

做米齐的本意是供奉祖先,大年三十供过祖先以后可以吃到正月,可以煮也可煎炸。老福清还有相互讨米齐的风俗,为了讨个吉利。小编只记得清明节会吃这个咯!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春节食品。

已经出嫁的女儿,每年春节还要给娘家送年糕,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当然这还不够,还要给父母送上草鱼、猪蹄、线面、鸭蛋、福橘等。这些年货都有着美好的寓意:送年糕,希望娘家生活年年高;送草鱼,希望父母年年有余;送猪蹄,希望父母腿脚健实;送线面,希望父母健康长寿;送鸭蛋,希望父母平平安安;送福橘,希望父母福气多多。

为了让年糕更好吃,老福清人喜欢做“金包银”。就是把年糕切成块,放在打好的蛋液里沾一下,然后放到油锅里炸,等到年糕表面颜色变得金灿灿时就可以出锅了。

做小岁:祭拜至少一整天
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北方人叫“过小年”,福清人叫“做小岁”,就是祭祖宗拜天地的时候。依伯依姆们说,祭祖宗,摆祭品是件很繁琐的事,要一整天的时间,做小岁为的就是一家人能在年三十的晚上好好团聚。

“做小岁”这天一项重要的活动是祭拜,早上到祠堂的大厅祭、中午到家里的大堂祭,下午还要到房间里祭……在厚厚的蒲团上,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拜拜”没完没了,屁颠屁颠跟在大人后面的小孩童却乐此不疲。

除夕:年夜饭有讲究

福清有句老话:“好囝不赚卅暝晡(意思是:好孩子不赚大年三十晚上的钱)”。在外地经商、打工的福清人,在除夕前一定会回家过年吃顿团圆饭,“人不齐不开饭”。在老福清人的眼里,过年的高潮就体现在年夜饭上。
福清人的年夜饭很讲究,切片油煎的年糕是必备的。还有红糟鸡、春卷、煎糟鳗鱼、芥菜、蟹炒白粿、番鸭汤、鸡汤、九节虾、南煎肝、芋泥、太平燕等等。太平燕是用肉燕加鸭蛋煮汤,福清话“蛋”叫“卵”,鸭卵的谐音是“压乱”,有平安的意思。

另外,老福清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年夜饭不吃“蒜”和“海蛎”。因为在福清话里“蒜”和“海蛎”的发音与“孙”和“弟”一样,为避免爷爷奶奶吃“孙”,哥哥吃“弟”,所以蒜和海蛎在老福清年夜饭中不可以单独上桌。

年夜饭的顺序也有讲究,菜肴中则第一筷要吃俗称为“皇帝菜”的菠菜,以表示“青嘴平安”,第二筷喝“豆腐汤”,因为豆腐越吃越有,表示一家生产收入越吃越增多。第三筷要夹鱼,表示年年有余。

小孩子眼里最期盼的还是拿红包。吃完年夜饭,长辈会给小孩子包红包和分橘子,现在长大了只能分红包不能拿红包,好桑感。

此外,福清人以前还有一个有趣的风俗,吃完年夜饭,父母都要替小孩擦嘴,意思是童言无忌,如果小孩说错了什么话,希望神明不会怪罪。

现在,保留下来的习俗越来越少了,很多人嫌做饭麻烦,都提前在饭店订好年夜饭。

正月里的福清习俗

大年初一这天要吃一碗太平面。是用红糟鸡鸡汤泡的面线,面里还要加两个鸡蛋。顾名思义,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到了正月十五前,娘家必送花灯到女儿夫家。因为福清话里“灯”与“丁”谐音,意思是希望女儿早生贵子,所以就有了“亲家舅送灯”的习俗。“送灯”很有讲究。姑娘出嫁头一年,送的是“观音送子”灯,第二年送“孩儿坐盆”灯,第三年送“状元骑马”灯。如果第二年还没有生养,就加一盏桔灯,这是因为福清话“桔”与“急”谐音。如果已有子女,一个孩子就加送一盏,灯的盏数要超过子女数量,如关刀灯、走马灯、绵羊灯等。送灯时,将灯挂在两根甘蔗两头,由亲家舅扛着到亲家母家里去,灯送到时,亲家母或姐夫要煮太平面给亲家舅吃,还要给压岁钱。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