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为什么叫中国春节发源地文案
1、春节的发源地为什么是阆中
春节源起华夏伏羲文化代表地区,也就是说中华本源文化寻根地阆中,伏曦的母亲华胥是阆中人,又在这里润育了伏曦,相传伏曦在阆中云台上创绘八卦又执规治春,初置元日,自然人祖伏曦就成了“春节先圣”中的鼻祖。传统历法起于夏朝,夏代正月初一为春节,商代变成了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朝定为十月初一。由于正月频繁变化,造成了农耕社会长期的节令物候时序的混乱。阆中人落下闳承前启后、拨乱归正,他的一部《太初历》奠定今日春节之基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春节文化的里程碑。
2、南充为何称为“春节文化发祥地”?
南充阆中市在传承春节和保护春节文化资源方面在全国都有标本意义。春节从何而来,要从24节气说起。公元前110年,阆中古天文学家落下闳,已竿影长短确定出夏至,冬至,又根据一年中昼夜的长短确定出春分,秋分,又确立了立春,雨水等24节气,从此,春节以固定节日出现在历史上,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春节文化之乡
3、春节发源地为什么是阆中
因为在汉朝时阆中有一个叫落下闳的人发明了农历的历法,还有一种说法是伏羲的母亲生下了他,也是在阆中,伏羲制定了春,这两种传说所以才有了春节的说法。因此后人就把春节的发源地说成是阆中了
4、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张飞曾在此镇守7年之久,春节也是从这发源
中国,一个拥有5000年 历史 的文明大国,在祖国的大地上古镇众多,到处都有 历史 的痕迹。就在这不计其数的古城中能跻身四大古城的行列,那这里一定是个底蕴深厚的地方。嘉陵江畔的阆中古城注定不凡。
我们离开剑阁,摆在面前的就是两条路,一条正直向南,经过绵阳德阳到成都几乎沿着京昆高速和宝成铁路沿线,另一条则是向东沿蜿蜒崎岖的山路直奔阆中。因为之前曾多次前往成都,所以这次毅然决然的前往阆中。
阆中东邻巴中,南接南部,西连剑阁,北毗苍溪,距省会成都300公里。 当之无愧的川东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最关键的这里还是嘉陵江沿岸,水运十分便利,若顺江而下可直达重庆,进而东进。
自战国中期巴国由于战乱迁都于阆中以来,历代帝王都将阆中视为辖治西南的重镇,竞相在此设置郡、州、府、道并苦心经营。时间到了清初,阆中的政治地位达到顶峰,在清顺治三年到康熙四年,即公元1645年-1665年,因为大西政权的存在,四川曾经有20年的省会没有设在成都,而是在阆中。
在阆中流传着无数三国时期的故事,当年刘备破汉中,事业达到顶峰,派遣"五虎上将"之一,也就是自己结义兄弟的张飞镇守这里,可见这里在当时的军事地位之高。
从公元214到221年张飞任巴西郡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在这里他率精卒万人,打败了曹操的上将张郃带领的三万人的进攻,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后风云突变,荆州沦陷,张飞伐吴前夕,他被部下范疆、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纪念张飞的忠勇建立"桓侯祠"。如今也是阆中著名的一道风景。
历经了2300年的风雨沧桑,古镇保留了唐宋的格局、明清的风貌。如今保存下来的古街巷61条,而古院落数以千计,总面积2.1平方公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主要保留下来明清的建筑,从空中俯瞰建筑群鳞次栉比,青瓦粉墙,雕花门窗,都令人震撼。院落或坐北朝南,或坐东朝西。或靠山面水,或接水迎山。
这些元素无一不在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 整体看这座美丽的古城呈现出八卦的形状,四面环山、水绕三环、水在山中,城在水中,素有阆苑仙境的美誉。当之无愧的风水第一城。
再看阆中的 美食 ,除了拥有大量的四川特色,还有这里独特的 美食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张飞牛肉和保宁醋。
因牛肉的外观特征为"表面墨黑内心红亮"恰好和猛将张飞的形象相似,故称"张飞牛肉"。张飞牛肉表面为棕红色,切开后肉质纹丝紧密,不干、不燥、不软、不硬,食之咸淡适口。
保宁醋属于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保宁醋以地名(今四川阆中市保宁镇)俗称,始于公元936年设保宁军治时,距今已有1078年 历史 。近400年来,保宁醋通过不断 探索 和创新,最终形成以麸醋、药醋为特色而名扬中华醋苑的百年老字号。
这里生活气息浓郁!这里古巷道,古院落,古窗花,古雕刻,青瓦飞檐,木梁雕窗,无不显示古城的精致和古朴。随性自由的游走在古城里,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城千年时光。
行走在阆中古城,牛肉飘香,随处可见用醋泡脚的场景,麻将碰撞的声音,掏耳朵叮叮的声音,叫卖声、欢笑声声声入耳,感觉无比舒适。让人流连忘返。
想要拍下古城整个风光,就要去锦屛山,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观古城,拍古城,阆中古城依山而建,水绕城而流,山水相依依,远远望去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便呈现在你的眼前。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阆中的春节文化,春节作为中华儿女共同的节日已传承上千年,但这一重大节日的起源却鲜为人知。春节从何而来?早在公元前110年,阆中古天文学家落下落下闳竖竿观日,以竿影长短确定出"夏至"、"东至",又根据一年中昼夜的长短变化确定出"春分"、"秋分"。在此基础上又创作出24节气,从此,"春节"以固定的节日出现在中华民族的 历史 上。
想想我们如今享受着春节假期是不是应该感谢这位阆中的伟大先人。阆中也成了当之无愧的"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阆中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漫步在阆中没有过多的商业气息,赏江景,品 美食 ,观建筑,读文化,绝对是一件美事。
5、中国春节发源地
四川省阆中市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发源地。2010年2月4日,经过国内众多专家的评审,认为阆中在传承春节和保护春节文化资源在全国都有标本意义。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受相关部门的委派,授予阆中市“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称号。
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保存较好,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素有“阆苑仙境”、“巴国蜀国要冲之地”、“天下第一江山”、“阆中天下稀”、“世界千年古县”、“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美誉。四川省第8个5A级景区。阆中古城,是春节文化的发源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6年国务院公布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建市,为四川省直辖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市,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6、阆中古城的来历!
阆中古城历史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阆中已有先民生息。
阆中,夏代为梁州之域,商为巴方,周属巴子国。
春秋时,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巴国分裂,充国脱离巴国而自立,辖有阆中之地。
战国时,巴国屡为楚国所逼,灭充国,约在公元前330年左右迁都阆中。
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秦惠文王嬴驷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走石牛道(即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不久灭巴。宣告蜀、苴、巴三国灭亡。秦王设立郡、县、郊(乡)、亭、里五级制,置蜀郡、巴郡。
(6)阆中为什么叫中国春节发源地文案扩展资料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介于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2′~31°51′之间。 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国土面积1878平方公里。
阆中境内有两大山系:嘉陵江以东属巴山山脉,以西属剑门山脉,两大山脉分支余脉,在阆中市分别呈西北至中南,东北至西南走向,形成东西北部高,中部低的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梯级地形,处在川北低山区向川中丘陵区的过渡地带。
最高点为龙泉镇的马鞍山,海拔888.8米,最低点为最南端的朱镇乡猫儿井嘉陵江段,海拔328米。境内平坝、低丘陵、高丘陵、低山、台地、山原兼而有之,属低山地貌为主和少数丘陵带坝地形。
境内主要河流有嘉陵江,从北向南流经石子乡、保宁镇等13个乡镇,过境全长59.45公里,还有白溪、东河、构溪、西河等4条嘉陵江支流贯穿境内,分别于江南镇、文成镇、河溪镇、南部县定水镇流入嘉陵江。
7、春节发源地是什么地方?
四川南充市阆中古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千年古县,坐落在四川东北部。阆中古城山、水、城相融相依,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享有“中国风水一城、科举圣殿状元乡”之誉,在2009年全球旅游度假论坛上被评为“国际最佳旅游胜地”。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以斗柄回寅为岁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此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8、春节的发源地为什么是阆中?
伏曦是在阆中云台上创绘八卦又执规治春,初置元日,即春节,自然人祖伏曦就成了“春节先圣”中的鼻祖,而且相传伏曦的母亲华胥是阆中人,又在阆中润育了伏曦。
9、春节发源地
春节发源于哪里
春节发源地在四川南充市阆中古城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千年古县,坐落在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87万。阆中古城山、水、城相融相依,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享有“中国风水第一城、科举圣殿状元乡”之誉,在2009年全球旅游度假论坛上被评为“国际最佳旅游胜地”。
在这里,可以体验到独具魅力的古老文化,感悟山水诗画的恬静情怀,回归心灵憩息的幽远梦乡。西汉时期,世界著名天文学家阆中人落下闳,创制了《太初历》,把正月定为岁首,把正月朔日定为一年的第一天,从此有了现在的“春节”,落下闳也被尊称为“中国春节老人”。在阆中古城过年,人们从前一年的“腊月初八”一直到第二年的“二月二”,都要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庆祝春节。大年三十的“燃天烛”,大年初一的“抢银(寅)水”、“放开山炮”,正月十六的“游百病”、二月二的“亮花鞋”都独具魅力、极赋特色。
10、春节的发源地是什么?
春节的发源地是四川省阆中市。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有史可考,我国过春节已有2124年了。作为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与四川也有着底蕴深厚的历史联系。
西汉时期,巴郡阆中人落下闳编制了太初历,恒定了春节,中华民族才有了过春节的习俗,春节也才成了中国人最古老的文化胎记、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因此,落下闳被誉为“春节老人”,阆中被称为中国春节发源地。
介绍
传统历法起于夏朝,夏代正月初一为春节,商代变成了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朝定为十月初一。
由于正月频繁变化,造成了农耕社会长期的节令物候时序的混乱,阆中人落下闳承前启后、拨乱归正,他的一部《太初历》奠定今日春节之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