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给春节古诗词配音的音乐有哪些
1、关于春节的歌曲有哪些?
1、《你最红(Twins)》
《你最红》是香港组合Twins于2002年推出的一首歌。这首歌收录于twins首张新歌+精选专辑《Happy Together》中,是此专辑的贺年主打歌。这首歌由黄伟文作词,伍乐城作曲,剧场版MV更邀来巨星张国荣参与演出。
2、《发财发福中国年》
2015年2月,在这首原曲《发财发福中国年》 改编的《扭羊歌》在美拍爆红,变成了最萌洗脑神舞“扭羊歌”。拜年必跳,年会必备。原来这种名为“扭羊歌”的另类舞蹈最早是由美拍达人创造,并逐步被网友们熟知。
3、《恭喜发财》
《恭喜发财》是香港艺人刘德华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刘德华与李安修作词、陈德建作曲、伍卓贤编曲。于2005年1月发行。收录于2005年12月13日发行的新曲+精选辑《继续谈情》中。
4、《欢乐中国年》是孙悦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张俊以作词,卞留念作曲,发行于1998年1月,收录在专辑《幸福快车》中。是1999年春晚的开场歌曲。
5、《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王宝强演唱,歌曲反映了在外奔波了一年的游子们,无论事业成功与否,家人都迫切希望孩子能回家团聚的心情。
2、一听就是过年的纯音乐有哪些?
1、《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是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乐曲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就是使用的该曲作为背景音乐来烘托奥运会这一全世界人民的节日的欢腾气氛和浓郁的中国特色。
2、《春节序曲》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经常被抽出单独演奏。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
它的旋律曲调雅俗共赏,加之其表现的主题是非常具有群众基础的盛大节日,因而从它诞生之后,逐渐演变成了附加在"春节"之上的小传统。尤其是电视春晚流行后,此曲也更加为人熟知了。
3、《喜洋洋》
同样是民乐管弦的经典代表作品,这首出现的场合更广了。不仅在春节期间,各种节庆场合我们都能听到它。这首曲子取材自山西民歌,由音乐家刘明源改编。刘明源是著名的板胡演奏家,所以在编曲中,他用板胡作主音乐器,加以笛子、二胡等配器,着重采用顿音、加花的手法演绎,轻快活泼让人不由得想起舞。
4、《步步高》
这首曲子的作者是吕文成,他于1898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后来定居香港,毕生致力于广东音乐的表演和创作。与前两首相比,《步步高》的年代更为久远,其乐谱1938年就出现在《琴弦乐谱》中,在20世纪30年代可谓风靡一时。
曲子的主音部分由吕文成擅长的高胡演奏,伴奏处的乐器是扬琴,两种乐器清脆悦耳,互相交织。
5、《百鸟朝凤》
它以热闹欢快的曲调,描摹了百鸟和鸣之声,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美景,充分发挥了唢呐擅模仿的特长。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
3、春晚有哪些常用的纯音乐?
1、《春节序曲》
这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经常被抽出单独演奏。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
它的旋律曲调雅俗共赏,加之其表现的主题是非常具有群众基础的盛大节日,因而从它诞生之后,逐渐演变成了附加在“春节”之上的小传统。尤其是电视春晚流行后,此曲也更加为人熟知了。
2、《花好月圆》
这是一首民乐合奏曲目,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演奏。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指挥家彭修文就把江南丝竹式的《花好月圆》改编成民族管弦乐,后经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影响甚广。
3、《金蛇狂舞》
这是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乐曲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该曲常用于喜庆时节演奏。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在运动员入场时反复演奏《金蛇狂舞》作为背景音乐,有力烘托了北京奥运会的作为全世界人民的节日的欢腾气氛和浓郁的中国特色。
201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王力宏、李云迪协作演奏一曲《金蛇狂舞》。
201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雅尼和常静中西合璧协作演奏《琴筝和鸣》,其中第三部分为《金蛇狂舞》,让蛇年更具多元化世界的特点。
4、《丰收锣鼓》
这是彭修文、蔡惠泉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具有鲜明山东音乐特点的管弦乐曲,乐曲借鉴中国民间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法加以变化发展,推陈出新,充分发挥中国丰富多彩的打击乐器的表现能力,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
全曲的高潮部分,表现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用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器,并借鉴其“火炮”点子加以发挥,气势磅礴,在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旋律后,打击乐队又运用京剧锣鼓中擅长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的“急急风”、“马腿”和苏南吹打中的“螺蛳结顶”点子加以发展,构成了第三段的锣鼓,乐曲在快速强烈的全奏中结束。
5、《喜洋洋》
这是我国著名民乐,以新板胡为主要乐器演奏。由我国已故民乐大师刘明源先生于1958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