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春节送礼 » 嘉兴市2019年春节有什么活动

嘉兴市2019年春节有什么活动

发布时间: 2022-12-11 23:49:33

1、春节有哪些庆祝活动

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烧炮竹、烧烟花、掼春盛、年例、祈福、逛庙会、上灯酒、赏花灯等习俗。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

2、「过节宝典」电影、看展、赏戏,2019新春文化活动精彩多多

对影迷来说,春节就是一场电影的盛宴,而2019年的春节档电影可谓“神仙打架”。首先,这一次春节档电影阵容强大,如高票房缔造者黄渤、沈腾、王宝强以及星爷的加入,让我们对春节档电影有了更多期待。其次,从题材来看,喜剧、动画、科幻、悬疑等类型电影,应有尽有。究竟谁能脱颖而出,深得你心?还真不好说。

《新喜剧之王》

影片中,王宝强担任男主演。而因《喜剧之王》一夜爆红的张柏芝也加盟该片,虽然只参与了电影的配音工作,但依然能掀起不少观众的回忆杀。

《疯狂的外星人》

同样是情怀续作,《疯狂的外星人》是“疯狂系列3.0”。“疯狂”了12年的宁浩再度“拓荒”,这一次引入了科幻元素。目前,《疯狂的外星人》在豆瓣电影贺岁档“想看排名榜”中位居第一位。

剧中,沈腾饰演大飞,黄渤饰演耿浩,两位的演技都深受观众的喜爱与追捧。影片充满了奇幻色彩,值得期待。

《飞驰人生》

《飞驰人生》是一部喜剧与运动的电影,它由韩寒导演,是沈腾继《疯狂的外星人》后又一主演的影片。

导演韩寒是春节档的“常客”,自带艺术的 搞笑 风格,这一次虽是熟悉的赛车题材,但他不再是个小镇青年,加上和沈腾强强联手,届时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且在正月初一去感受电影的魅力吧。

《神探蒲松龄》

1995年,成龙电影开启了中国电影贺岁档,历经《我是谁》《大兵小将》《功夫瑜伽》,再到如今的《神探蒲松龄》,“大哥”已经陪伴观众度过了24载辞旧迎新的时光。

《神探蒲松龄》是一部喜剧科幻动作电影,对经典的《聊斋志异》进行了大胆改编,成龙饰演的蒲松龄从一介读书人变成了身手不凡的神探,其中自然少不了成龙式喜剧风格。

《小猪佩奇过大年》

作为春节档的刚需,今年动画电影的竞争同样看点十足,首次入围的“小猪佩奇”,将对阵票房常胜将军《熊出没》。

最近,《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啥是佩奇》已成了春节档的现象级,一个用鼓风机做成的“硬核佩奇”分分钟戳中观众泪点,而短片所传达团圆的真谛,更是呼应了春节的精神内核,也增添了观众对该片的好感。

《熊出没》

《熊出没》系列电影票房一直是“亿元级别”,《熊出没·变形记》更是突破了6亿元,足见观众缘之广。

在《熊出没·原始时代》中,一向赤身裸体的熊大熊二,这次穿上了草裙,回到了原始时代,而主角光环则终于换成了光头强,因为他,要恋爱了。

《流浪地球》

春节档虽说是喜剧片的天下,但随着《红海行动》等不同类型影片的逆袭,这种固有认识开始改变。中国科幻片实为罕见,《流浪地球》将填补空白,引入新浪潮。

该片由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虽不及三体知名,但也令无数科幻迷期待,还有“战狼”吴京自带热度,也是票房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廉政风云》

作为春节档唯一一部反腐题材的电影,《廉政风云》可以算是一股“清流”的存在,被誉为是“春节档最关乎人民利益的电影”。

该片由麦兆辉执导,庄文强、黄斌担任监制,刘青云、张家辉、林嘉欣、方中信、袁咏仪等联袂组成“正能量豪华拜年团”。“两帝两后”的主演阵容,搭配港片“黄金搭档”麦庄组合,为影片上了一道强力保险。

2019年春节期间,市区将有形式多样的展览、演出活动。在走亲访友之余,带上家人一起去看个展、赏个戏,也分外温馨喜庆。

金华市博物馆

2月4日—2月7日(除夕至正月初三):全馆闭馆

2月8日(正月初四)起:正常对外开放(上午9:00-下午4:00)

“蝴蝶•家园”中小学征文大赛

为配合“印象蝴蝶”展览、迎接新春佳节、科普蝴蝶相关知识,激发青少年对蝴蝶演变 历史 、生态习性的兴趣,同时引导青少年对地球 历史 、生物等学科知识的 探索 ,最终让青少年明白地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金华市博物馆举办2019年“蝴蝶·家园”中小学征文大赛,征集以“蝴蝶·家园”为主题的文章。

征集对象 :所有有意向的中小学生

金华市图书馆

除夕至正月初三闭馆;正月初四至正月初六:上午9:00—11:00,下午1:00—3:00,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五:上午8:30—11:30,下午1:30—5:00,正月十六起正常开放。

《春节那些事儿》金华地区巡展

活动地点:市图书馆大厅

金华市少儿图书馆

2月4日—2月7日(除夕至正月初三):全馆闭馆

2月8日—2月10日(正月初四至初六):上午9:00—11:00;下午13:30—15:30

2月11日(正月初七)起:正常对外开放

迎新春·百“福”展

展览时间:2月8日—18日

展览地点:艾青纪念馆一楼展厅

“开启元气满满的阅读年”:新年摸奖活动

活动时间:2月8日—10日

活动对象:小读者,凭本馆借阅证摸奖一次(奖品领完即止)

活动地点:少儿部一楼外借部

2019元宵猜谜活动

活动地点:少儿图书馆一楼

活动对象:本馆小读者

春节“新年演出季 天天看好戏”

从农历正月初二(2月6日)开始,浙江婺剧团将在中国婺剧院连演6天,每场演出的门票均为惠民票价20元/张或30元/张,其中上午场9:30开始,下午场1:30开始,晚上场7:00开始。

具体演出节目如下:2月6日(正月初二),晚上:《闹花台》《百寿图》。2月7日(正月初三),上午:《牡丹对课》《磨豆腐》,下午:《花田姻缘》,晚上:《二度梅》。2月8日(正月初四),上午:《李大打更》《拷打提牢》,下午:《狸猫换太子》(上本),晚上:《狸猫换太子》(下本)。2月9日(正月初五),上午:《三娘教子》《悔姻缘》,下午:《秦香莲》,晚上:《画龙点睛》。2月10日(正月初六),上午:《活捉三郎》《界牌关》,下午:《状元与乞丐》,晚上:《连环计》。2月11日(正月初七),上午:《新娘出嫁》《僧尼会》,下午:《一门三进士》,晚上:《杨八姐闯幽州》。

购票地点:金华日报社大楼底楼票务中心(电话83186013),金报分类广告江北点(将军路352号,电话82316937)或中国婺剧院(燕尾洲路208号,电话82181792)。要注意的是,春节、正月初一购票点均休息,演出当天仅中国婺剧院对外售票。

3、春节还有哪些民俗活动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祭祀神(祖)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传统习俗

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祭灶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贴年红(挥春)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春联: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文学作品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贴春联也叫贴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 

窗花与“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久)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岁到来。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古时北方一些地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压岁钱


压岁钱,年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派发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可追溯的最早压岁钱文字记载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 

游神

游神,是传统贺岁习俗之一。游神,又称圣驾巡游、游老爷、营老爷、游菩萨、游神赛会、年例、迎神、迎年、游春、行香、菩萨行乡、抬神像、神像出巡等等,是指人们在新年期间或其它喜庆节日里,又或诸神圣诞的这一天,到神庙里将行身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主旨是酬神、消灾、祈福等。游神沿途伴随有锣鼓、唢呐、神偶、舞狮、舞龙、飘色、标旗、游灯、八音、杂技及乐队演奏等丰富多彩艺阵表演。是集拜神、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

游神在潮汕地区又称为“游神赛会”、“营老爷”,是潮汕地区的传统民间民俗活动;每年春节期间,按时间顺序,各村镇轮流举行民间游神活动,场面热闹非凡。在粤西地区又称为“游老爷”、“游菩萨”,或称“年例”;所谓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在北流一带亦是称为“年例”。在珠三角地区又称为“菩萨行乡”,众人抬神像巡游,绕村一周,接受祈福。在福州又称为“迎神”,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成为乡村“做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烈。

拜岁

拜岁,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上古纪元星名。太岁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这古俗如今在广东,尤其在吴川一带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 

庙会

逛庙会是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之一。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拜年

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新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派利是

派利是,是流传已久的年俗之一,“利是”亦有写作“利市”或“利事”。派利是,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利市”一词古已有之,早在《易经》中便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谚考》亦提及“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的说法,由此可见,利市亦有好运的意义。根据《易杂注》所载:“营商利市,营达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于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烧炮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炮仗”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炮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炮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爆竹”、“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炮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与驱邪。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烧炮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4、春节有哪些庆祝活动?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天。从年尾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春节是个欢乐祥和、合家团圆的节日,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过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派发“压岁钱”,然后“守岁”,迎接新年到来。年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5、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春节开放吗

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春节开放。春节期间,造型别致的新春氛围造型点亮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视觉盛宴,让留秀过年的员工感受到浓郁的年味。

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在春节期间,这里还将有相声,上海木偶剧团的一些优秀作品,他们也是希望为嘉兴的市民带来一些丰富多样的节假日期间的文化产品。邀请秀洲区企业文化员及文艺爱好者,参观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为留秀员工营造欢乐祥和的春节氛围。

嘉兴市文化馆功能

嘉兴市文化馆对嘉兴市广为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军营文化等所有群众文化活动,承办全国,省,市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承担着组织,协调,策划,实施等职能。

致力于为群众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美术,摄影、书画和民间艺术等艺术门类的创作,演出,辅导,培训和实施,开展群众文化学术理论研究;面向社会开展艺术培训和展览教育,收集,研究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馆内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内有培训教室,排练厅,服装库,琴房,书法美术创作室,音乐制作室,展览厅等全省一流的现代化硬件设施,拥有先进的数码音响,灯光等功能设施和各类歌舞,戏曲服装。为艺术培训,文艺创作,展演活动,艺术研究,艺术辅导和展演设施的利用等各类服务。

6、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

春节的民俗有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有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等。统名之曰“年货”。

扫尘

扫尘又称扫屋、扫房、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称“扫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中华民族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游标旗

“赛大标”又称“游标旗”、“擎标旗”,是潮汕一带农村盛行的一项民间游艺活动。参加者每人举着一丈多长的青竹竿,竹竿末梢保留着翠绿的竹叶,上面挂着各色彩绸制作的“标旗”。标旗后面是潮州大锣鼓,笙箫管弦,吹吹打打,十分热闹。

7、春节的活动有哪些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8、春节特色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1、吃汤圆、元宵

汤圆和元宵外形相似,但制作工艺不同,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摇出来的。浙江绍兴初一早餐,是除夕夜供奉神祇和祖先的汤团,含有“团团圆圆”的意思。江苏淮安这天早晨吃的欢喜团子,就是汤团。在河南开封一带,春节这天五更时候既吃饺子又吃元宵。

2、吃年糕

春节家家吃年糕,主要是因为年糕谐音“年高”,再加上美味可口,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山西、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一带喜欢使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京人采用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南方的年糕甜咸兼具,例如江苏苏州和浙江宁波的年糕,使用粳米制作,味道清淡。年糕除了蒸、炸制作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多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等原料制作,并且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3、守岁

除夕守岁,有的地方(豫西)叫“熬年”,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守岁含有两层意思: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叫“馈岁”;酒食相邀,叫“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叫“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叫“守岁”。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全国多数地方守岁,女的包饺子、洗菜、准备大年初一的饭菜,或者准备全家的新衣服,男的打扑克牌、麻将,或者喝酒娱乐至天亮,或者一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4、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春节前晚辈及小孩子梦寐以求的大事。压岁钱也叫“压岁钱”“压祟钱”“压胜钱”“压腰钱”。除夕吃完年夜饭,由尊长或一家之主向晚辈分赠钱币,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儿胸前,说是能够压邪驱鬼。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说:“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这个习俗自汉魏六朝开始流行。《宣和博古图录》中记载:“钱形长而方,上面龙马并著,俗谓佩此能驱邪镇魅。”因为“岁”与“祟”谐音,“压岁”即“压祟”,所以称为“压岁钱”。因为是守岁夜给钱,所以又称“守岁钱”。

5、燃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朝政治家王安石的这首诗也提到了春节燃放爆竹,可见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由来已久了。在春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亦称“炮仗”“鞭炮”“炮”等。

9、2010嘉兴元宵节有什么活动

关于举办“中信闹新春” 2010年嘉兴市春节元宵文化活动的通知

嘉兴文明网2010年02月11日 09:58:11

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市级机关各部门、市直属各单位: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广大市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传统节日,决定举办“中信闹新春”2010年嘉兴市春节元宵文化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10年春节元宵文化活动以“祥虎报春、福满禾城”为主题,挖掘和凸显江南传统节日和民间文化特色,通过挂灯、赏灯、猜灯谜、民俗表演、焰火燃放等形式,力求办成集观赏性、民俗性、互动性、参与性和群众性于一体的具有江南地域文化特色的节日盛会,充分展现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新气象,体现嘉兴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美满的社会风貌。

二、举办单位

主办:嘉兴市节庆活动组委会

承办: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

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协办:嘉兴市群众艺术馆

中信银行嘉兴分行

三、活动时间

2010年2月8日至2010年2月28日(元宵节)。

四、活动内容

(一)万盏红灯映禾城

活动时间:2010年2月8日至2010年2月28日(元宵节)。

活动地点:中山路、禾兴路、新气象路、环城路

活动内容:在市区主要街道、路口以多种形式悬挂节日祝福红灯笼,并部分亮化,营造活泼喜庆、色彩饱满的春节元宵节日气氛。

灯笼悬挂点:中山路(火车站-阳光大酒店)两侧路灯杆悬挂串灯和中国结并亮灯;

禾兴路(汽车北站-环城北路,环城南路-南湖大桥)、新气象路(南溪路-中环南路)两侧路灯杆悬挂串灯和中国结;

中山路(二环西路-新洲路口-江南摩尔)、禾兴路(环城北路-环城南路)、环城路沿路两侧悬挂红灯笼;

中山路的建国路口和禾兴路口安装八组灯阵并亮灯、悬挂八条大型竖幅;中信银行嘉兴分行门前布置灯阵。

(二)“中信杯”正月十五猜灯谜活动

活动时间:2010年2月28日(元宵节)晚上

活动地点:七一广场

活动内容:在七一广场组织灯谜现场竞猜活动,灯谜内容以党的十七大精神、禾城人文地理、乡土特产、民俗风情为主。通过猜灯谜活动,宣传十七大精神,感受嘉禾风土人情,激发广大市民心向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猜中者奖给小纪念品

(三)“中信杯”千盏灯笼送市民活动

活动时间:2010年2月5日至2010年2月12日。

活动形式:以“千盏灯笼照亮千万人心,千盏灯笼温暖千家万户”为主题,开展新年祝福红灯笼派送市民活动。由南湖晚报组织市民报名申领,并分期分批安排1000盏新年祝福红灯笼的派送。

(四)“中信杯”第四届嘉兴市调龙灯大赛

活动时间:2010年2月28日(元宵节)晚上

活动地点:七一广场

参赛对象:各县(市、区)各选送2支优秀舞龙队参赛,多龙组合、龙凤组合、龙狮组合均可参加。

参赛要求:倡导表演风格的多样性,提高舞龙的表演性、观赏性和趣味性。每个参赛节目表演时间限10分钟以内。现场锣鼓乐队伴奏。

评奖办法:(1)奖项设置。设金奖1个(授予大赛流动奖杯“金龙杯”),银奖、铜奖若干,颁发奖证、奖金。(2)评奖办法。邀请省、市舞龙专家组成大赛评委会,以参赛节目的编排、动作、队形、道具、服饰、乐队伴奏、精神面貌等为评奖打分依据。

节目申报:请各地于2010年2月13日前完成参赛节目选拔上报工作(参赛节目表附后)。2010年2月23日下午2时,在市群众艺术馆三楼会议室召开大赛领队会议。参赛节目报送市群众艺术馆,联系人:白杰,电话:82535109(办),传真:82535102。

(五)“中信闹新春”嘉兴市区迎春广场文艺演出

活动时间:春节期间

活动地点:市区主要特色商业街区

活动内容:在梅湾街、月河街、江南摩尔、凌公塘公园等城市主要特色街区广场,组织开展反映嘉兴地方特色的广场文艺活动,丰富节日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传统佳节氛围。

(六)“中信杯”焰火晚会

活动时间:2010年2月28日(元宵节)晚上

活动地点:七一广场

元宵节晚燃放焰火,火树银花不夜天,将春节元宵文化活动推向高潮。

五、责任分工

(一)市委宣传部

1.负责春节元宵文化活动方案的审定;

2.负责活动组织协调工作;

3.负责市区主要街道、路口张灯结彩;

4.落实市级新闻媒体做好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1.负责调龙灯大赛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

2.负责正月十五猜灯谜活动的组织实施;

3.负责特色商业街区民俗表演和广场文艺活动的组织实施。

(三)市公安局

1.负责春节元宵文化活动有关审批手续办理工作;

2.负责活动期间的安全监管工作;

3.指导焰火燃放工作。

(四)嘉兴电力局

负责活动期间各路段、调龙灯舞台的电力保障和用电安全。

(五)市城管执法局

1.负责活动期间城市亮化、活动现场环境整治和管理工作;

2.负责各路段灯笼的管理保护。

(六)市建委

1.负责市区环境布置的审批工作;

2.负责落实元宵节晚七一广场流动厕所两个。

(七)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负责提供调龙灯大赛观众桌椅。

(八)城投集团

1.负责调龙灯大赛的舞台搭建;

2.负责梅湾街、月河、南湖周边开放景点的灯彩布置和亮化美化;

3.配合做好梅湾街、月河街等地的民俗表演和广场文艺演出。

(九)南湖区、秀洲区

负责在凌公塘主题公园、江南摩尔等地组织开展迎春广场文艺演出活动,活动方案和活动情况及时报市节庆办。

(十)南湖晚报

负责“中信杯”千盏灯笼送市民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管理工作。

(十一)中信银行嘉兴分行

配合做好市区环境布置和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

附件:“中信杯”第四届嘉兴市调龙灯大赛参赛节目推荐表

嘉兴市节庆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2010年1月25日

怎么样?给个最佳吧!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