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春节有什么好玩的
1、汕头人春节的习俗
一、潮州大锣鼓
每逢春节,都会有锣鼓队走街串巷,伴着“标旗”游行庆春节,大人小孩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看游行听锣鼓曲,构成潮汕春节一道特有的风景。
二,潮剧潮乐表演
潮剧潮乐也是潮汕过年时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三,猜灯谜
作为灯谜之乡,“澄海灯谜”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展示澄海灯谜艺术性和群众性,澄海区今年也继续举办“灯谜广场”活动。将传统灯谜带回潮汕人的生活中,既可以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让人们走近传统,感受传统,回归传统。
四,正月初八“赛大猪”
几十头大猪摆满了汕头月浦村大埕。这些大猪被村民用特制的木架高高托起,裂开的嘴里含着石榴或桔子,意喻多子多福和大吉大利,猪背上都戴上大红花,不少主人家还为大猪戴上耳坠,有些大猪上面还驮上一只小羊,俗称“全副猪羊”。
每年的‘赛大猪’活动,就是要比比谁家饲养的猪最壮,以此祈求今年获得更好的年运。
五,动物舞蹈贺春
澄海民间盛行大道具广场舞蹈,表演者多模拟动物形态,编排惟妙惟肖的舞蹈动作,载歌载舞,配合民俗活动演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篇章。主要有龙凤舞、麒麟舞、狮舞、鳌鱼舞等民间动物舞。
2、潮汕人过年风俗有哪些?
潮汕人过年风俗,如下:
1、贴门神、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2、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3、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4、拜年,送“大吉”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5、掼春盛(挑礼盒)
春节期间,潮汕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便是“掼春盛”(春,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盛”)。
6、吃七宝羹
吃七宝羹是潮汕地区的旧俗,相传在正月初七吃七宝羹可以驱除一年的邪气,医治疾病。七宝羹主要采用芥菜、芥兰、春菜、韭菜、芹菜、蒜及厚瓣菜等七种蔬菜做成的羹食,以此来取吉兆。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
相关内容
在潮汕,拜年的人一般会带上两个大桔(即潮州柑,谐音大吉)送给主人,主人也回赠互换两个大桔,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
出门装两个大桔去拜年,在各家各户拜年后,可能这对大桔又会通过别人的拜访,不断转换,又转送到你手上。因此,有人戏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3、潮汕春节的风俗特色
潮汕地区特有春节“劳热”活动,又称“营老爷”,是潮汕最重视的游行祭祀内活动,一般都在农历正月、二容月轮流于各乡村举行,祈求风调雨顺,全村平安。
各村表演节目,小朋友们挑着灯笼跳着舞,旁边的锣鼓喧天响,年轻姑娘们身穿美妙的旗袍或具有潮式风情的戏服,整齐的着装异常鲜艳和美观,给这个节日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所用乐器不在多,锣鼓敲起来,唢呐吹起来,优美的潮州乐曲回荡在欢乐的节日里。
表演结束后就开始游神,游神队伍中的主角是武帝庙的关老爷,和来自十四乡各寺庙中供奉的老爷们。还包括之前表演节目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在镇中各处巡游。最后在漫天烟花下,把老爷们又送回武帝庙。整个游神环节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