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女宝宝送什么喜糖
1、生完小孩去娘家报喜,应该拿什么礼物去
报喜也就成为婴儿初生时的一项礼仪活动。亲朋得到报喜后,要送上染红色的鸡蛋贺喜,称为“吊卵”。
而这其中,还因为所生婴儿的性别而不同,生男的人家要向亲朋送甜汤面,生女的送甜汤丸。报喜的最主要对象是婴儿母亲的娘家,因为女儿能否生儿育女是娘家特别关注的事情,婴儿的父亲更是要亲自到岳亲家报喜。
旧俗生男用红纸贴写明婴儿出生年月日,同时用红花、仙草,办糖饼送给岳亲家食甜,称为报添丁。生女则要比生男孩简单得多,一般口头报知便为礼,俗称报添口;有不愿报生女的,则谑称报“白出”。由此可见,潮汕地区过去重男轻女封建思想之深厚。
岳亲家在得知女婿报喜之后,就要办肉蛋、糯米、红糖等礼物,并贴上红色纸花,以示吉祥,前往女婿家致贺,俗称给女儿补腹。有的地方,生男送公鸡,生女送母鸡;生男送双数;生女送单数。凡是岳家有送礼来的,生育家都要回敬糖饼,并且分赠邻里。
此活动时间多在产后十二天,俗称“过腊”(产妇自分娩之日至七日或十二日或一个月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证产妇及婴儿的健康安全,并祈求一家吉祥。这一防护期潮人称之为“腔腊”,也称“上腊”。)
在这段时间,除了祈求天地祖宗保佑之外,产妇要包扎头巾,多穿衣服,不出门露脸,少劳作,不可沐浴,只用手巾擦拭身子,不吃生冷食物。有的地方只吃素,有的则不讲究素食,要饮姜酒(如揭阳一带)、炖母鸡、吃鲜鱼等能补养身体、增加奶汁的食物。
对婴儿来说也要严加防护,一般要保持室内室外的清静,周围的人不可高声大喊,不可钉墙壁和搬动家具,也不能听到锁头声以避免“三日锁”、“七日锁”等邪煞。七天或十二天或满月,婴儿无事故,称为“过腊”;婴儿夭折,叫“唔过腊”。
报喜活动看似在于报告生子这一事实,其实,它蕴含着更为深广的讯息。首先,生子并不仅仅是家庭的事情,也是家族、亲族乃至整个乡里社会的事情。对于姻亲来说,所嫁之女是否生子也是极其重要的,倘若有生子喜讯报来,则能使姻亲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亲切、稳固。
其次,喜讯所报生男生女蕴含的意义也是极其重要的,由于男尊女卑,重男轻女观念的深刻影响,生男孩的喜讯往往皆大欢喜,生女儿则愁眉苦脸。因此,民间对生男孩的祝词是“恭喜”,对生女儿的贺词则说:“也好,也好。”
2、生孩子“报喜”,民间习俗有哪些?
自古以来,生孩子都是一件大事,在中国更是有延续香火这么一说,生孩子是一件大喜事,自己家里欢喜那更不用多说,主人公家还需要想亲朋好友,特别是娘家人报喜,那么报喜在民间都有那些习俗呢,一起来看看吧。
报喜是婴儿刚刚生下来时的一项礼仪活动,亲朋好友接到报喜之后,要将鸡蛋染红送来贺喜,这个称之为“吊卵”。
报喜的主要是对象是产妇的娘家人,因为对于娘家人来说,自己的女儿嫁出去了能否生育是一件大事,所以孩子的父亲要到娘家去报喜。当然去报喜也不能两手空空的去,这个要根据婴儿的性别,如果生的是男孩,那么做父亲的就要给亲朋好友送去甜汤面,如果生的是女孩,要送甜汤丸。
也有一些地方的习俗不一样,如果是生男孩的,就要用一张红纸写上婴儿的出生年月,然后用红花,仙草,办糖饼送给岳父家,称为报添丁,如果生的是女儿,就简单得多了,通常为口头报知,称为报添口。
岳亲家在收到女婿的报喜之后,就要回礼了,要办肉蛋,糯米,红糖等礼物,然后再贴上红纸,前往女婿家里去贺喜。有些地方是送鸡,生男孩送两只公鸡,生女孩送一只母鸡,然后女婿还得给岳父回敬糖饼。
这项报喜的活动一般是产妇生完孩子十二天左右进行的,俗称“过蜡”。
现在我们很多地方都将这些习俗简化了,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但是报喜的活动还是有,只是在程序上简化了,在我们这边很多地方,一般生第一胎时,会给村子里每家每户分一些喜糖,喜蛋之类的,表示给大伙儿报喜,然后得到大家的祝福与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