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送幼儿去幼儿园
1、幼儿园都不陌生,小孩为何要上幼儿园?
提及到幼儿园家长们都觉得不陌生,小孩子之所以会要上幼儿园,主要是因为孩子3~6岁之间是孩子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早早得让孩子融入到幼儿园集体的生活,会让孩子更快的适应上小学的生活环境。如果家长在面对孩子上幼儿园时期,都没有考虑让孩子早一点融入集体生活,等到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会发现孩子很难融入到学校环境中。幼儿园时期只不过是孩子上学的一个过渡时期,幼儿园里边虽然不会教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是会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对于现在家长提及到幼儿园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考虑到孩子到两岁半或者三岁的时间段,都会考虑开始给孩子送进幼儿园里边。早一点让孩子接触到集体的生活,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好处。这当中因为幼儿园当中的小朋友非常的多,会让孩子懂得和同学在一起相处,也能够及时的认知到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陪伴孩子时,根本就难以发现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而等到孩子去到幼儿园里边老师都会针对性的教育幼儿。
家长之所以会考虑给孩子送进幼儿园里面,大多都是想到孩子等到了三岁以后,孩子的性格都会逐渐的形成。如果长时间的把孩子放在家里边,就会容易造成孩子性格出现较为孤僻的习惯,只有让孩子过多的接触集体生活,才会养成孩子变成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小朋友。即使幼儿园里边从来不教孩子学习认字,但家长只是想让孩子能够在幼儿园里边培养行为习惯。
幼儿园时期是培养幼儿学习行为最重要的时期。家长应该意识到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而等到上一年级的时候孩子能够更快地适应学习。如果没有让孩子上幼儿园,直接让孩子升到一年级,孩子会很难适应上学的节奏。
2、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1. 幼儿园能让你养成好习惯
孩子,妈妈想让你从小养成好习惯,将来你长大后会更棒。当然,在家里也能让你养成好习惯,只是妈妈平时要上班,只有晚上才有时间陪你,有时还要加班,妈妈陪伴你的时间就会更少,妈妈做不到让你养成各种各样的好习惯,但是幼儿园的老师可以。她们会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让你玩得开心,还能让你养成好习惯,这一点,妈妈做不到,只有老师才能做到。孩子,请你相信,老师会和妈妈一样喜欢你,你不要担心。妈妈相信,有了老师的教导,再加上你的努力,你一定是个很棒的孩子。
2. 幼儿园能让你培养自理能力
孩子,你上幼儿园以后,学会了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洗手、自己叠被子、自己穿鞋子、自己上厕所,妈妈愿意为你竖起大拇指,你是好样的。在家里,妈妈没有耐性,看你穿衣慢,妈妈就忍不住帮你穿上;看你不会用筷子,妈妈就喂你吃;看你不会洗手,妈妈就帮你洗,所以让你没机会自己做,这是错的。幼儿园的老师不会这样,她们会教你怎么做,让你尝试自己完成,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学会了自理。在家里,妈妈做不到放手让你去尝试,而老师就可以。妈妈相信,等你上完幼儿园,有些事情,你会比妈妈处理得更好。
3. 幼儿园能让你学会交朋友
孩子,有句老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妈妈想让你从小学会交朋友,将来长大后会交到更多朋友,这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在幼儿园里,有很多像你一样的小朋友,你要试着和她们做好朋友,和她们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学习。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你在与小伙伴交往中学会了宽容,懂得了分享,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商量,学会了沟通。这一点,在家里是做不到的,而幼儿园就可以。妈妈相信,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
你会学到交朋友的本领,也会感受到有朋友的幸福和快乐。
4. 幼儿园能让你爱上学习
孩子,妈妈想让你从小喜欢上学读书,从小爱上学习,才能让你从一棵小树长成栋梁。妈妈很高兴看到你现在的进步,从唱歌到跳舞,从识字到算数,从画画到手工,你都学得很好了。妈妈还清楚的记得,你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一个数字都不认得,儿歌也只会2首,现在学会了这么多,妈妈真的省心不少,这都是在幼儿园学到的啊!在家里,妈妈没有经验,不懂得怎么教你,但是幼儿园的老师会,她们会组织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让你边玩边学,你不要有压力。妈妈相信,在老师的教导下,你会爱上学习。妈妈也希望,你将来一直保持爱学习的好习惯,那将会受益终身。
3、我把孩子送幼儿园是因为什么
1、习惯了“随大流”的妈妈认为:人-家的孩子到了年龄不都得上幼儿园吗?就像他们长大了要谈恋爱结婚一样嘛,是必须要走的“程序”啊;
2、望子成龙心切的妈妈说:上幼儿园可以早点儿开始学习啊,要不在家里成天就知道傻玩儿,啥也不会;
3、重视孩子教育的妈妈说,孩子早点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肯定是好事,再说他去幼儿园还能多认识些小朋友。
除了这些比较“常规”的答案之外,也有一些比较“另类”的。一位到幼儿园咨询入园的妈妈就曾经突然拉着一个老师的手说:以后我儿子就交给你们幼儿园了!终于有人可以管住他了,我反正是管不了他了!由于这样的原-因而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的妈妈,肯定是极个别的,但对于究竟“为什么要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个问题,可能很多妈妈并没有细细地想过,而是在“半梦半醒之间”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要聊这个话题,咱们可以先从广为流传的俗话说起,“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这句话背后我们可以看出,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了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性。
早期教育包括了四个时期——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期(2~12个月)、幼儿期(1~3岁)、学前期(3~6岁)。不同的时期,孩子的身体、智力、心理发展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科学的早期教育就是遵循每个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给予孩子最恰当的引导和推动。
有一个研究结果可能会让你出乎意料,但事实就是如此:人在0~3岁这个时期,发育成长最快的器官就是大脑,刚刚出生的孩子,大脑的体积就已经-相当于成人脑体积的50%了,随着周围的外部刺激不断丰富,孩子的大脑重量和体积都在迅猛增加,生长速度大大超过了身体的生长。这个时期,也是孩子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并且有专家指出,在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基础上,一个人学习能力的50%都是在0~4岁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比如,0~1岁是孩子对声音辨别的关键期,0~2岁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期,1~3岁是语言和音乐智能发展的关键期,2~4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孩子在生命的前6年里,可以获得一生中60%左右的智力(有点不可思议吧?),因而如果能够在这段时期当中,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会对他一生的能力、智力、品格、性情等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这一组数据更加让我们知道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俗语并非是空穴来风的。孩子是否及时接受了优质的早期教育,确实能够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幼儿园是最适合早期教育开展的地方
既然早期教育如此重要,那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场所有哪些呢?总的来说有三个部分,第一是社会的大环境,第二是自己家庭内部,第三就是幼儿园了。
社会大环境是整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状况决定的,我们暂不做剖析,先说说家庭内部的早期教育。
很多家庭内部的早期教育,都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因为懂得教育规律,并且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家庭教养方法的妈妈毕竟不是很多,所以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早教”,也仅限于给孩子周到的生活照顾,和孩子简单的语言情感交流,或者与孩子一起玩一玩简单的游戏——虽然这样已经算不错了,但是随着孩子身心不断的发展和成熟,他需要一个更广阔、更丰富、更多彩的空间去感知、去学习、去舒展自己。
幼儿园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幼儿园有温馨宜人的环境,能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美,学会怎样去表现美;
幼儿园有丰富有趣的教学和游戏活动,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幼儿园有一起嬉戏的小伙伴,有和蔼可亲的老师,让孩子自然地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幼儿园更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让孩子学会宽容、礼让、分享。
4、幼儿园不教文化知识,那为何要把小孩送进幼儿园呢?
一直以来,教育部都明确规定,要完全禁止幼儿园教育成为小学,即禁止在小学教授儿童文化知识。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不是妨碍我们的孩子成才吗?但其实过早进入学习角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害的。一方面,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如果儿童过早进入文化学习,其智力发展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成熟水平,会使学习变得非常困难,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对学习产生消极或抵触情绪,影响学龄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知识体系带来的框架感会强烈限制孩子的想象力,过早限制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的源泉。正是因为有了想象力,飞机才能上天,潜艇才能下海,卫星才能飞上太空。如果孩子们失去想象力,未来将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极为不利。
另一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的成长任务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是不同的。在幼儿时期,也就是0-6岁之间,孩子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培养良好的心理安全感,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健康的人格基础。父母只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认可、欣赏与鼓励,让孩子有安全感、被保护与被支持的感觉,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外界,而不需要各种知识框架的限制。
孩子长大后,会阳光、自信、开朗、乐观、好奇、有创造力,人际关系好,能承受压力和挫折,更容易取得更高水平的社会成就。相反,如果你压抑孩子自由成长的天性,过早的给孩子灌输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对孩子要求太严格,孩子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理。孩子长大后容易自我怀疑和否定,人际交往缺乏自信,遇到压力和挫折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学会了欺负,却被心理问题困扰,无法拥有成功幸福的生活。
5、幼儿园都不陌生,小孩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家长在提及到幼儿园,家长对幼儿园都不陌生,当孩子在三岁的时候里,家长都会选择给孩子送进幼儿园里边。孩子之所以会上幼儿园,主要是想让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能够尽早的适应校园生活。这样等到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才不会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而绞尽脑汁。对于大部分的小孩子,在三岁的时候给孩子送进幼儿园,孩子都会出现明显哭闹的情绪。家长为了让孩子适应校园生活,就只能考虑早一点给孩子送进幼儿园里。
家长们在提及到幼儿园,家长们觉得幼儿园一点都不陌生,甚至家长都能够体会到小孩子在送进幼儿园时,孩子都会有明显哭闹的情绪。家长之所以会考虑把孩子送进幼儿园里,主要也是想到幼儿园里的学生比较多,能够更早的让孩子融入到集体中生活。如果家长长时间的把孩子放在家里,也很难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当孩子到了三岁的年龄,家长考虑早一点给孩子送进幼儿园里,更多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幼儿园里边培养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在3~6岁的时间里边正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关键时期。孩子在幼儿园里边虽然不学任何的知识,但是能让孩子变得更懂事乖巧,因为老师都会教孩子的行为能力。
当孩子第1次离开父母,融入到集体生活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要让孩子勇敢地去面对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能长时间的强迫把孩子留在家长的身边,孩子也要有属于自己的社交朋友圈。当孩子在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时,会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想要改变自身的问题。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会通过其他小朋友的对比,了解到孩子自身有哪一些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