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妃给礼物
1、元妃赏物贾府众兄妹,为何单单没有贾环的?
元春是贾政的女儿,她因为“贤孝才德”早早就被选入宫作女史了,她一度也是贾家在宫中和朝中的指望,元春不负众望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并且加封贤德妃,元春封妃给贾家带来无上的荣耀,也让贾家有了一个新的高峰。贾环是贾政庶出的小儿子,元春是宝玉的亲姐姐,也是贾环的姐姐,可是元春对宝玉和贾环的喜欢简直天壤之别,从简单的赏赐礼物上就可以看出来。
因为皇家恩典元春可以回家省亲,贾家也耗费巨资修建了大观园。因此元春省亲成为贾家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因为宫规元春只能够在贾家待几个时辰就要回宫了,回宫之前她给大家都赏赐了礼物,甚至连宗亲都有,为什么单单就没有兄弟贾环的呢?
第一,假装忘记了,贾环生病告假不在场,元春也就顺水推舟没有准备他的
元春对贾府的众位兄妹的第一次赏赐是在给四大主要的院子作诗的时候,当时贾家三春、宝钗、黛玉、李纨、宝玉和贾兰都在场,只有贾环没有在场。
元春又命以琼酥金脍等物,赐予宝玉并贾兰。此时贾兰极幼,未达诸事,只不过随母依叔行礼,故无别传。贾环从年内染病未痊,自有闲处调养,故亦无传。
贾环只是元春庶出的弟弟,而且赵姨娘又处处在和王夫人争宠,所以元春对贾环是没有什么好感的,所以这个时候正好贾环病了不在场,那么元春也懒得敷衍,就直接没有给他礼物。元春这就是假装忘记了,正好贾环也不在,就顺水推舟没有准备他的
第二,刻意的忽略,贾环在贾家的存在感十分薄弱,一贯被忽视
这些礼物其实元春早就准备好了,根本就不差贾环的那一份,她没有给就是对贾环的一种刻意忽略。贾环虽然是贾政的儿子,贾家的三少爷,但是因为他是赵姨娘生的,而且自己也做事不上档次,因此贾环在贾家的存在感非常薄弱,丫环都看不起他,他甚至到了一贯被忽视的地步。
首先,大家都可以住进大观园,只有他不可以;其次,探春起诗社的时候就忘记他的存在,后来众人齐聚也不记得邀请他;然后,宝玉、薛蟠等贵公子的集会也从来没有贾环等等,反正有好事情都没有他的份,但是有坏事都会记到他头上。
因为贾环在贾家的生存环境,所以元春也不会把他记挂在心上,不管贾环这次出不出现,元春都会对他刻意的忽略,因为以元春今时今日的地位她不必让自己做违心和不高兴的事情。贾环这个时候选择不出现,或许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至少避免了大家的尴尬。
第三,不是没有,只是贾环所得赏赐的等级赶不上宝玉和贾兰
贾环也不是没有得到元春赏赐的礼物,元春在要离开的时候还是把贾环纳入大众给了他一份赏赐,只是比起宝玉和贾兰的赏赐,贾环就要第一等。
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式金银锞二对。宝玉亦同此。贾兰则是金银项圈二个,金银锞二对。……贾珍、贾琏、贾环、贾蓉等,皆是表礼一分,金锞一双。
宝玉的礼物和众位姊妹是同样的,贾兰是单独的礼物。按照贾环是元春庶出弟弟的身份,如果赶不上宝玉可以理解,但至少要和贾兰齐平才合理,可是贾环只能够和贾琏等亲戚一列,内外、亲疏有别立马就分辨出来,元春真的不喜欢贾环,也不太待见他,所以赏赐礼物都将他降一等。
贾环不是一个坏小孩,可是他却一点都得不到姐姐元春的喜欢,元春对他连敷衍都懒得做,贾环不在场直接就不给他礼物了。最后不得不赏赐的礼物,还给贾环降了一等,元春对贾环的不喜欢也表现得非常彻底了。
文/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故事!
2、元妃颁下端午节节礼,薛宝钗把什么戴在胳膊上
元妃颁下端午节节礼,薛宝钗把红麝串戴在胳膊上。
戴红麝串想缓解“金玉”之说的尴尬。
贾元春赐下来端午节礼,独独贾宝玉和薛宝钗相同,除了红麝串,扇子外,多了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
薛宝钗是觉得很没意思的。
以薛宝钗的性格,本也不会戴红麝串。但因为她和贾宝玉的礼物相同,只有红麝串和扇子是所有人都有的。
扇子端午节用着还早点,宝钗为了避嫌,刻意想表现出对红麝串的喜爱。这样,所有姑娘们都有,也就避免了口舌。从她看到贾宝玉林黛玉还低着头走过去,也能看出她的尴尬。但她为了先让王夫人看,表示礼貌,事后忘了先拿下来,没等别人一起佩戴,就适得其反了。
被贾宝玉发现,引发了联想“呆意”,林黛玉看到后揶揄贾宝玉是“呆雁”,这是三人又一次情窦初开的尴尬碰撞。
一串红麝串,背后确实有成年人的心意。但薛宝钗却是尴尬的。之所以戴上,不过是守礼给王夫人看,也想一解自己的尴尬,没想到适得其反。不但让贾宝玉饱了眼福,还让林黛玉误会,真是悔之莫及。
至于所谓的药理,麝香都有去热的功能,和冰片一起是端午节必备用品,所以贾芸才准备了那么大包送礼给王熙凤,显见是无害的。
3、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
这一回讲了两件事,一个是蒋玉菡和宝玉互换汗巾;另外一个是元妃送礼物给众人。
1.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贾府里的公子哥贾宝玉、薛蟠,还有他们的朋友大将军的公子冯紫英有他们所谓的社交应酬。从前的社交场请了一些歌妓、戏子来唱戏、唱歌、陪酒,这是明清的时尚,这一回的戏子就是蒋玉菡。
那时候的戏班子大部分都是纯男性的,旦角也是男的扮的。像汤显祖家里的戏班子就是男孩子,都是青少年,十几岁就训练出来唱戏了。到了清朝以后才有了纯女性的班子,所以贾府才能去找12个女孩儿来唱戏。
蒋玉菡是忠顺王府戏班子里的一员,但他不是普通的戏子,有相当的教育程度,所以几个人一起饮酒作乐,唱曲子、吟诗,赋庸风雅。蒋玉菡要引一句诗,这个诗必须是桌上有的东西,他一看有一枝桂花,他就念了“花气袭人知昼暖”,但他却不知宝玉也有一个袭人。
我们都知道最后袭人和蒋玉菡结婚了,这一回蒋玉菡第一次露面变为自己奠定了一段姻缘。
2.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曹雪芹写薛宝钗也是各种方式来写写。她吃冷香丸非常冷静,非常理性,冷的有点无情,写她的金锁很有象征意义。元妃赐下一些小礼物不是巧合,可能也是有心的,所有人的礼物只有宝钗跟宝玉是同样的待遇。可能这个时候贾家的媳妇在元妃的眼里已经定下了。
但是宝钗呢?我们来看这一段的描写。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所以总远着宝玉。昨日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她和宝玉的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黛玉缠绵住了,心里念念只惦记着黛玉,并不理论这件事。
宝钗的内心活动是什么呢?我认为她此时对宝玉还没有很深的感情,否则为何远离宝玉?为何觉得没意思呢?或许是我一厢情愿吧。
4、元春赏赐宝玉和宝钗一样的礼物,为何宝钗却不高兴?
选秀是她很久以来一直在计划的。不幸的是,贾元妃的奖赏表明她不能进入皇宫。当她的梦想破灭时,薛宝钗禁不住感到不高兴。”昨天,我听了元春的话,但她和宝玉一样,心里越来越没意思,“宝钗对贾元春的礼物不满意,这礼物和宝玉一样有意义。
从宝钗的性格来看,宝钗是非常平静和平和的。在像贾家这样的大家庭里,她也是客人。宝钗对自己和身边人的言行一向非常严格。当时,元妃献上了一份亮丽的礼物,表示对钗玉的关心。贾府里的人肯定早就怀疑宝钗是未来的少奶奶了,他们只好一起去拍马屁。
而宝钗的人生哲学是不出头,就像王熙凤说的,“不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宝钗出生在四大家族中的一个。她知道这个富裕家庭的是非曲直,所以她选择了不深入调查,保护自己。然而,元妃送的礼物却是家喻户晓的。这是把宝钗推到风口浪尖,难免挑起是非,所以宝钗不太高兴。
另一点是宝钗珍视自己的声誉。作为她的姐妹之一,她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宝钗非常重视名利,他和宝玉是表亲,他们经常见面一起玩,宝钗一向很有分寸。就像宝玉开玩笑说她像杨贵妃一样,宝钗转脸就走了。
而贾宝玉是女孩子们的最爱。有时他会发疯,无视所有的规则。所以宝钗很担心自己的名声。毕竟,大观园里有很多人。那些仆人什么都不会说。如果一个人粗心大意,被误解了,他的名誉就会被毁掉。
5、红楼梦:贾元春端午节赐礼为什么林黛玉却和三春的礼物一样?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展现出了极强的文字韵味,同时也向我们展现出了大家族的陨落。而有关于《红楼梦》的研究也被称为“红学”,有关于剧情和人物设定等等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而林黛玉虽然作为女主角,但她其实是外姓,并不算是贾府的人,但贾元春端午节赐礼,林黛玉却和三春的礼物一样,其实这都说明了贾府早已经把林黛玉当成自己人。
林黛玉算是贾母的外孙女,但是她来到贾府居住的时间非常长,再加上林黛玉的父亲也病逝之后林黛玉其实也算是孤身一人了,所以贾府已经把林带鱼当成了自己收养的女儿,虽然没有让他改姓,但是在心底里大家把林黛玉其实也是当成了一家人。因此贾元春给林黛玉和三春的礼物准备的一样,也是为了表示自己对于这个妹妹的欢迎。同时也是作者向读者们暗示,林黛玉其实已经算是贾府的一份子了,虽然说他一开始是一个外来的客人,但是渐渐的也融入其中,成为了贾府命运当中重要的一环。而同样的也侧面展现出贾元春对于贾府的关怀,虽然他已经入宫当了一个贵妃,但是他完全没有忘记自己的娘家人,对于娘家发生的事情还是了如指掌。而林黛玉妹妹的到来以及被贾府接纳,如果不是贾圆春善于观察,其实它也是很难发现的,因此准备一样的礼物,其实从贾元春内心出发,就是他把这个妹妹也当成了自己的亲妹妹,完全没有分出嫡庶之别。而且也是为了迎合贾府人心中的标准,毕竟在贾母心里,林黛玉完全就跟自己的亲孙女没有两样,所以贾元春送礼其实也是想要让贾母开心。
其实送礼物这个环节只是在文章中非常轻描淡写的带过了,但是这个刻画和描写也是别有深意的,一方面也是为了展现林黛玉地位的变化,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展现出林黛玉终于又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6、贾元春端午节赐礼主要影射了哪两个人哪些事儿?
时值端午节,贾元春为贾府亲人们赐了礼物,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礼物一模一样,而林黛玉却和三春的一模一样,这让贾宝玉产生了怀疑,认为礼物可能传错了。
事实是礼物都写着签子,并没有传错。书中写:薛宝钗看见元春所赐的礼物独她和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什么是“越发”没意思呢?显而易见,原来就没意思,现在更没意思了!薛宝钗为什么会有如此想法呢?其实,此事不仅影射了薛宝钗一人,还有另外一个是谁呢?就是林黛玉。
一.贾元春忽视木石前盟,认可金玉良缘
事实上,贾元春并不喜欢林黛玉,也许是因为她体弱多病,也许是因为她父母双亡,也许是因为受王夫人的影响……贾元春端午节赐礼,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竟然完全一样,很明显的是,她把橄榄枝抛向了薛宝钗。贾元春明明知道祖母老太太喜欢林黛玉,但她还是站在了母亲王夫人的阵营,她也许从多方面做了考量,认为薛宝钗更适合做宝玉的妻子。
对于木石前盟,贾元春肯定听到了不少传言,而贾元春肯定也会知道,王夫人并不喜欢林黛玉,林黛玉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想必贾元春也会明明白白。贾元春呆在皇宫多年,作为高高在上的贵妃,她对于封建礼教的所谓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必定是非常维护的,而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离经叛道如出一辙,这让贾元春非常不爽,她又怎么会支持木石前盟呢?
所以,贾元春用赐礼的形式直接打脸木石前盟,人家直接把你屏蔽了,对你视而不见!这不相当于自己啪啪打自己脸吗?对于贾元春来说,金玉良缘才是贾府的最佳姻缘!
二.薛宝钗堕凌云壮志,林黛玉听海誓山盟
那么,薛宝钗收到贾元春赐礼,为什么又越发没意思呢?这就牵扯到了曹公的一个不写之写,就是暗喻了一个铁板钉钉的事实:薛宝钗已经选秀失败了!薛宝钗就是奔着皇宫选秀而来的,结果以惨败收场,薛宝钗曾经写过咏絮词,其中有一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宝钗的野心勃勃昭然若揭。
薛宝钗崇拜的偶像就是贾元春,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青云直上,最佳途径就是进宫选秀了,薛宝钗肌肤莹润、举止娴雅,博览群书、诗才一流,她原本有很大的信心能够选秀成功的,其结果却让她难以接受,所以她觉得没意思。
贾元春如今所赐的礼物,故意让薛宝钗和贾宝玉的一模一样,貌似是在安慰她:虽然你没有被选中,咱们退而求其次吧,和宝玉配成一对也是不错的选择哦!可是薛宝钗的心还在半空悬着呢,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你说她有多难受多没意思?
看见贾宝玉天天和林黛玉黏黏糊糊,两个人老是在自己面前瞎晃悠,已经很尴尬了,如今又被元妃摆了一道,她倒像第三者插足一样,所以薛宝钗才会觉得越发没意思了。
无独有偶,贾宝玉也感觉没意思,为啥他和黛玉的礼物不一样?贾宝玉就想着他要呵护林妹妹那一颗敏感脆弱的玻璃心,便把自己的礼物全都让丫头给林黛玉送去,让她喜欢什么挑什么。但林黛玉是谁啊,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是她的标签,她自然不会留下任何一件东西。
当宝玉问她为什么不挑拣一些东西时,林黛玉奚落贾宝玉道:我们没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个草木之人!宝玉见黛玉又提什么金玉良缘,便开始对林黛玉海誓山盟,说什么要是有这个想法,叫他天诛地灭,万世不得翻身之类的。宝玉还信誓旦旦的说,除了老太太、太太、老爷,就是林黛玉了,林黛玉排第四,没人排第五!
但就是这样的山盟海誓依然没有打动林黛玉,她对贾宝玉说,你见了宝姐姐,就忘了林妹妹了。显而易见,林黛玉心中最大的后顾之忧就是薛宝钗。
三.林黛玉蔑视权贵,薛宝钗崇拜皇权
贾元春所赐礼物之中,有一串红色的腕珠,简称红麝串。薛宝钗为啥很喜欢这个东西,立即就把它带到了自己的左腕上?因为这是元妃所赐,代表着皇权。
如果普通人送她首饰什么的,她也不会如获至宝的随身携带,就像日后她对邢岫烟说的那样,不要那些富贵闲妆,不要那些虚荣心,要俭省节约才行。薛宝钗即便没有选秀成功,也要戴着来自皇宫的红麝串,这也影射了她渴望接近皇权的一颗不甘沦落的心。
她貌似故意让贾宝玉看见,好像那红麝串也在讽刺贾宝玉所认可的木石前盟一般:你和林妹妹关系再好又有什么用?元妃可是站在金玉良缘这边的呢!
这个红麝串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北静王转赠贾宝玉的一件礼物——鹡鸰串珠,北静王说是皇帝不久前赐给他的。贾宝玉很喜欢这个东西,毕竟是来自皇宫的东西,一般人见都见不到呢!
当林黛玉从苏州老家赶回贾府的时候,贾宝玉赶紧把他收藏起来的鹡鸰串珠送给林黛玉。林黛玉正眼都不看一眼,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我不要它!即便是皇帝带过的东西,林黛玉也不觉得有多么高贵,其实,这个细节也说明林黛玉是藐视权贵的,对于贾元春,她也不像薛宝钗那样仰视,给予那样的崇拜之情。
综上所述,贾元春端午节赐礼并不是简简单单一个故事情节,它主要影射了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以及贾府后院的是是非非和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性纠葛……
7、红楼梦:贾元春端午节赐礼为什么宝玉和薛宝钗的礼物一样?
红楼梦:贾元春端午节赐礼为什么宝玉和薛宝钗的礼物一样?在红楼梦中,有一则场景就是描写端午节元妃贾元春赐礼,元妃贾元春给薛宝钗的赏赐,居然和贾宝玉得到的赏赐是一样的,而林黛玉则与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一样,这样的安排,让贾宝玉都很震惊,他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传错了?因为在他心目中,再怎么说,都应该是黛玉的礼物和他的一样,怎么会是薛宝钗呢?会不会是下人们搞错了呢?然而事情确实就是这样的,元妃贾元春端午节的赐礼,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就是一样的。这件事让众人议论纷纷,都在猜测元妃贾元春这样做的深意。那么,为什么端午节赐礼,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会是一样的呢?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薛宝钗与贾元春是姨表姐妹关系,贾元春觉得薛宝钗是客,肯定需要隆重待客,才能体会出主人家的厚道,对薛宝钗厚爱一些,优待一些,客气一些,把她的礼物提高到与贾宝玉同等的档次,也是有道理的。而林黛玉是贾元春的姑表姐妹,与贾元春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贾元春拿林黛玉当成自家人,对于自家人自然是不需要太客套的,因此林黛玉的礼物和“三春”的是一样的。
大家还有猜测就是,贾元春其实在这时就已经看中了薛宝钗,想让她做自己的弟媳妇,因此她才会赐薛宝钗与贾宝玉同样的礼物,借此来表明她的立场。贾元春特意这样做,也是明摆着告诉众人,她对于贾宝玉的婚姻大事的看法,她也赞成“金玉良缘”这一对。不过这件事情充满深意,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也许再多读几遍红楼梦,我们就能挖掘出这背后的真相了呢。
8、元妃赐宝钗红麝香珠串真的是指婚之意吗?
众所周知,元妃在端午节所赏赐的礼物中,独宝玉与宝钗一样,有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
为此宝玉还问:这是什么原故?怎么林姑娘倒和我不一样,倒是宝姐姐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道:昨日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了子,怎么会错呢?
就因为如此,就让人误以为这是元妃给宝玉,宝钗二人指婚之意,真实元妃并无指婚之意。
给二宝玉所有的东西一样,确定也是指问二人的婚姻,但这并不是元妃之意,而是王夫人之意。
那么是王夫人背后求元妃指婚从而压贾母之意吗?应该不是。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元妃所赏之物,让宝玉,宝钗二人的一样呢?
王夫人心中早已把宝钗认定为儿媳,这在贾府应该不是什么秘密了,否则薛姨妈也不会长年住在贾家不走。
再说宝玉的婚事可不是小事,夫妻二人必定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决定下来的。这有一件小事就能证明,贾政也认定了宝钗为儿媳。
贾府过元宵节时,元妃让太监送来一些灯谜,让众人来猜。而当贾政看完宝钗的灯谜时,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年纪作此等言语,更觉不详,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快,只是沉思。回到房中只是思索,翻来复去,甚觉凄凉。
首先贾政看完宝钗的谜面都无心猜下去了,可见这谜对贾政内心的触动很大,那又是哪一句话触动了贾政内心的痛处了呢?应该是“恩爱夫妻不到冬”这句。
这句提到了“夫妻”二字,显然贾政也认定了宝钗为儿媳,如果不是如此,宝钗人生的好与坏,夫妻二人能不能白头到老,关贾政何干?贾政也犯不着为宝钗的谜语而心中烦闷,有悲戚之状,甚至是到了翻来复去睡不着的地步,更不会内心感到凄凉。
宝钗的谜面“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表明夫妻二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短暂,是夏和秋分,这让贾政的内心非常之不安。
大家可别忘了,宝玉刚得过一场大病,真是死里逃生。而宝玉的哥哥贾珠可是少亡。这不能不让贾政十分担忧宝玉的生命安危,但贾政又不敢往下想,所以才在心里想宝钗非福寿之辈,但内心还是恐惧,心生凄凉之意。
而王夫人同样也是因为宝玉的病,才把宝玉的婚事提上来的。
众所周知,宝玉,凤姐二人被马道婆所害,差点没死了,贾府连棺材都预备好了,这事一定被上下众仆人传的沸沸扬扬的。
元妃说不定也听到了一些传言,于是急召母亲王夫人进宫;或许是因王夫人心中也有许多话,同样急于向女儿去倾诉,而进宫见元妃。
宝玉的这场大病,一定把王夫人吓得要死。
如宝玉这次被马道婆所害死了,那宝玉还不如哥哥贾珠,贾珠好歹还留下一个儿子贾兰呢,而宝玉可是未婚。
那么王夫人会搬出元妃来压贾母吗?不会,因为不需要。只要自己与丈夫贾政还有薛姨妈同意了这门亲事,这事就能定下来。
因为儿女婚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烁之言”从未听说什么“奶奶之命,媒烁之言”的。虽说贾母是贾府塔尖上的人物,虽说能干涉宝玉婚事,但还真决定不了宝玉的婚事。
更何况贾母又代表女方黛玉发声,所以贾母更不能太主动,太露骨促成他们的婚事。
有人分析说,在贾母的意愿强压下,宝玉与黛玉已定婚,后因贾母死了,黛玉才没能嫁给宝玉。这绝不可能!以贾母的智慧,绝不会把黛玉置于这么尴尬的境地,也不会!
元妃自然也同样被宝玉的这场大病吓得不轻,自然也能十分体凉父母的心情,所以才会在过后,让夏太监给贾府送了一百二十两的银子,好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的“平安蘸”时用。也有人认为这次打蘸是为了秦可卿打“平安”蘸,真是荒唐至极!“平安”是祈福活人平安,死人还会有“平安”一说吗?
而元妃听了母亲的心愿,知道了父母及薛姨妈都已安排好了宝玉的亲事,那就是认定了宝钗为妻,因此,才会把宝玉与宝钗的礼物选的是一样的,这只不是顺从了父母的意愿而,决不是指婚之意,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9、元妃送东西给众姐妹,为什么宝玉和宝钗的是一样的
宝玉是元妃很喜欢的弟弟,因为偏爱而送的礼物贵重很正常,宝钗是因为宝钗当初进贾府就是为了选秀方便,而且薛家财力雄厚,背景也很深,她是很有机会能选秀成功的,一旦宝钗选秀成功,那与元妃同样要么在后宫要么做女官,元妃为了拉拢未来可能的同僚,所以送的礼跟宝玉一样。望采纳~
10、元妃赏赐物宝玉和宝钗一样?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很简单,一方面,宝钗是客,身份比贾母外孙女黛玉更疏远,礼物重代表重视,但更重要的是,说明在元春的心目中,宝钗是理想的宝二奶奶的人选,而黛玉不是。元春的这种态度,对贾府是一种重要暗示,所以敏感的黛玉很快就察觉了,宝玉请她挑选自己的一份礼物,被黛玉拒绝。
你可以具体到那一章节去看看~~~~~~~~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