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送礼品骗局
1、面对面扫码领礼品?其实是陷阱!我们该如何远离这种陷阱?
面对面扫码领礼品,其实是陷阱!我们想避开这种陷阱,就不要贪图小便宜!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只要没有贪婪之心,诈骗分子就无机可乘!
面对面扫码领礼品,其实是诈骗人员在收集领礼品者的个人信息!扫码之后,礼品发放人员就会在一些平台上根据用户的信息进行注册,这些平台有的是网赌平台,有的是投资平台,领礼品的人注册之后就会收到平台客服人员的短信,甚至会被拉入一些群组当中,这些群组就是诈骗人员实施诈骗的群组,一旦入内,很有可能会被一些托以及诈骗人员洗脑,从而进行网赌或者所谓的投资,最终被骗的一塌糊涂!
即便是一些小礼品发放人员暂时没有动作,他们后续也会把领取礼品用户的信息出售给一些诈骗集团,这些诈骗集团甚至可能会利用这些用户的信息去实施诈骗,如此,领取礼品的人很有可能会成为诈骗分子的“同伙”。警方在办案时就曾发现过老人参与诈骗,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这些老人只是领取了礼品!正是因为如此,警方提醒大家,切勿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免费的往往可能是最贵的!
网友热议
面对面扫码有风险一事传到网上后,网友纷纷表示太可怕了!几乎85%的人都曾扫码领过小礼品,网友称今后再也不会贪小便宜,毕竟,很有可能为诈骗分子做“嫁衣”!
报警
如果再发现有人在农村搞免费领礼品,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这些都是诈骗团伙引流的人,大多会有案底,警方抓获他们之后,有可能揪出诈骗团伙!
面对面扫码领礼品?其实是陷阱!切记不要相信!一定要远离这种免费领取礼品的摊位!
2、扫码送东西是什么套路?
扫码送东西的话一般是在增加关注的人数,为自己带来一定的流量,然后再进行流量变现。如果是能遇到正经的公众号还是没啥问题的。
但是遇到那种扫码给自己的手机带来病毒,或者是扫码关注到一些不正当的公众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不要贪图他送的东西,千万不要去扫陌生的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是开发者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该帐号与QQ账号互通,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
2016年1月18日,腾讯在北京发布消息称,中国政务微信公号已逾10万。2018年4月,腾讯已查处9.9万多个违规公众号。11月16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公告称,个人注册公众号数量上限调整为1个。
3、街边扫码送礼品有何猫腻?
街边扫码主要是下面几种原因:
一,商家为了宣传产品,故意做的噱头,引起人们关注;
二,商家的员工为了完成任务,在街边送礼物诱使你扫码;
三,为了获得你的个人信息,方便今后电话营销或者微信营销。
四,骗子,在你的手机里面植入木马病毒,方便将来实施不法行为。
总之,只要你不贪心,就不会上当,还是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吧,因为手机里面的信息量太大了。
4、扫码领红包是骗局吗
一般都是骗人的。
“扫码进群领红包、抖音点赞赚钱、关注公众号免费领礼品”等等,这往往是骗子抛出的诱饵,只为步步为营实施诈骗。
守好“钱袋子”最佳的办法是要提高自我防骗意识,切勿有贪小便宜和轻松赚大钱的心理,也不要轻信所谓的低投入高回报,否则只会越陷越深。
遇到扫码进群领红包,赠送钥匙扣、小玩具的,千万提高警惕。目前,不少诈骗分子花钱雇人在各大商场以及人流密集场所,发送印有二维码的小礼品,民警提醒大家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小心这些诈骗:
1、如果你接到陌生电话。
2、如果你被拉入陌生群聊。
3、如果主动来电帮你退款理赔。
4、如果你正在使用未使用过的聊天软件。
5、如果自称领导加你微信,让你帮忙转账。
6、如果你开始给不同的陌生人银行账户转账。
7、如果你添加了陌生网友和你谈感情聊投资。
8、如果你点击了陌生链接,下载了不熟悉的APP。
9、如果你遇到有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网络投资,那么你可能已经在被骗的路上。
5、疑惑重重!“扫码入群领礼物”是馅饼还是陷阱?
想必很多网友在日常生活当中走在大街上都会看到一些扫一下微信或者是帮其注册一个软件,就可以得到一份精美礼品这样的场景。而这些喊叫人则是推销人员,他们会在你询问的时候告诉你用自己的手机加一下他们的微信或者公众号或者是微信群,而就是这一简单的行为,就可以得到一副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天下并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这个简单的动作背后藏着非常大的阴谋。
就在这段时间,来自重庆市的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在路上行走过程当中,被这个领小礼品的场景所吸引。并且根据这些推销员的介绍,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全部泄露给了这些推销员之后,虽然这名老爷爷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他个人信息却成功的被违法犯罪分子给拿到手。并且后续这些人就用老爷爷的信息实施一些电信诈骗,之后当地的公安局发现了这一行为,并且进行深入调查和严厉打击,成功的将这群违法犯罪分子全部抓获。
除此之外,在我国很多地区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而且这些推销人员到年龄都有很大差别。有的甚至是大学生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去获取一些人员的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再次倒卖给一些犯罪分子。并且以此来获取一些高的报酬。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网友在马路上看到这样的场景,就赶紧走掉,不要被这些蝇头小利所吸引住。现如今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很多人都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而获取到他人的信息。一定不要将自己的信息轻易的泄露给任何一个人,不仅如此,也不要将自己的手机轻易的借给一些陌生人,这样可以防止自己的信息在无意之间就被泄露掉。
6、扫码送东西是什么套路?
扫码送东西是陌生人寻求微信辅助的新套路。
微信对于新账号注册有限制,为防恶意注册,需要其他用户辅助完成,就是通过扫描二维码,验证完成后才能注册成功,而对辅助者,必须是注册半年以上并开通微信支付功能的账号,且每个账号一个月内只能辅助一次,也就是说,有资格辅助注册的必须是成熟的用户,而且还不是无限制的。
辅助解封的原理也差不多,对于一些因违规被封禁的账号,在申请解封时同样需要其他账号辅助。如果一旦该账号被查出有批量解封等违规行为,那么辅助者的账号也会被处罚,因此在街头会出现许多所谓的“扫码送礼物”,此类行为容易导致帮助辅助者的微信号被封禁。
违规辅助的相关资料:
1、违规辅助他人注册或解封可能被封号
辅助解封的原理也差不多,对于一些因违规被封禁的账号,在申请解封时同样需要其他账号辅助。如果一旦该账号被查出有批量解封等违规行为,那么辅助者的账号也会被处罚。
2、微信官方客服也表示,他们也发现,如今有人借着送礼等方式,诱导人们辅助进行微信注册或解封。同时还有一些平台将辅助注册、解封包装为兼职、任务等形式,蒙骗普通用户参与。
3、微信2020年4月就曾发布《针对利诱用户参与虚假辅助注册行为的治理公告》,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
规定,不仅“诱导或欺骗他人为自己注册、解封微信号进行辅助验证”属于违规行为,而且“恶意为他人注册、解封微信账号进行辅助验证”也属于违规行为。对于违反规定的账号,平台将限制使用部分功能,严重的还会做封号处理。
以上内容参考 福建泉州.信用中国-新套路!
7、希熙扫码送礼品是真的吗
是骗局。
希熙扫码送礼品可能是骗局,现在很多骗子都是使用扫码的借口骗人,盗窃个人信息。
只要拿出手机扫二维码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礼物,看似十分简单轻松的操作,这背后却暗藏猫腻,市民一不下心就可能掉入电信诈骗的陷阱之中。
8、街边的扫码送小礼品有没有骗局?
这要分情况了,如你上图,送一个小夹子,扫个码关注一下应该不会是骗人的,这是商家一种推广营销方式,但如果是硬拉你去个什么地方,或者填写各种个人信息,就要小心了,这很有可能是骗局,人在外,一定要处处小心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9、微信扫描二维码送礼物是骗人的吗
是骗人的。
随着手机扫码支付的普及,不法分子会利用人们的疏忽,用二维码捆绑病毒链接,在后台恶意窃取信息、恶意伪造商户网站盗刷钱财。面对街头的蝇头小利不要掉以轻心,即使要扫描商家的二维码,也要选用专业的扫码工具。扫码后,一旦软件出现安全提醒,及时进行杀毒操作。
遇到钱款莫名减少,要及时查询银行流水。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报警,并详细提供与案情有关的信息,包括对方使用的微信号、支付宝账号、支付转账记录等。
案例:2019年5月,高高鹿在商场购物时,遇到称扫二维码就能免费赠送小礼品的推销员。高高鹿看到赠送的卡通杯子正是自己需要的,十分心动。她用手机扫描了推销员指定的二维码,填写了姓名、手机号和身份证号。
回到家后,高高鹿却收到一条银行扣款短信,莫名其妙消费了588元。高高鹿仔细回忆当天的消费情况,并未发现有过交易记录,后至银行查询该笔钱款交易时间,是在自己扫描二维码之后的5分钟,于是报警。
(9)扫码关注送礼品骗局扩展资料:
微信扫二维码前先检测安全性。
有市民担忧,这样扫码、注册,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产生安全隐患。“扫码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而二维码的生成非常方便,任何人都可以制作二维码让别人扫。”中国电信宁夏分公司安全专家李汶洋介绍。
手机用户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可能会带来两方面安全隐患,一是个人信息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而遭到泄露,或者被恶意收集贩卖;二是通过二维码下载的程序可能包含木马病毒,会窃取用户的通讯录、银行卡信息等,或者偷流量、偷话费,更严重的甚至能窃听用户通话内容。
李汶洋建议,市民在扫码前,要看看其来源是否可靠,可以借助360、腾讯等大厂商推出的扫码软件,能够自动检测二维码的安全性,从技术上加以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