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过圣诞节的特别之处
1、西方国家的人们怎样庆祝圣诞节
一、精心装饰,营造节日气氛
外国人过圣诞节,一定会在圣诞节到来之前,把家里、街上、教堂等等地方,或者人自身身上,拿各种圣诞节氛围的物品进行装饰。
1、立圣诞树
立圣诞树是圣诞节庆祝中最有名的传统之一。通常人们在圣诞前把一棵常绿植物如松树弄进屋里或者在户外,并用圣诞灯和彩色的装饰物装饰。并把一个天使或星星放在树的顶上。
2、装扮圣诞橱窗
每年圣诞节来临前,商店的橱窗设计人员就会动足脑筋,将这个圣诞节的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绝不会和往年的风格重合。
3、挂圣诞节环
西方国家圣诞节其间挂在家门口用的装饰品,通常用绿色的枝叶或藤条(松毛、松针等)和银色的金属及金色的铃铛配以红色的缎带组成主色调绿、白、黄、红代表欢乐喜庆上面写着MERRY CHRISMAS或者简写为X'mas。
4、戴圣诞帽
圣诞帽是一顶红色帽子,据说晚上戴上睡觉除了睡得安稳和有点暖外,第二天你还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点心爱的人送的礼物。
5、穿圣诞袜
圣诞袜最早以前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大小不拘。因为圣诞袜是要用来装礼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礼。
二、送圣诞卡
圣诞卡是祝贺圣诞及新年的贺卡,上面印着关于耶稣降生故事的图画,以及庆贺圣诞、新年的话语。在平安夜来临之前,各个外出工作的家庭成员就会陆续回到家里,而在家里的成员则会准备圣诞卡写上祝福,寄给不能回家的亲人,或者远方亲朋好友。
三、吃圣诞大餐
圣诞大餐一般在圣诞节的晚上进行,主要为家人团聚,一般不邀请客人参加。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圣诞大餐的主要食品有烤火鸡、布丁和碎肉馅饼等。
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
四、举办圣诞晚会
圣诞晚会是圣诞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
五、唱圣诞颂歌
圣诞节时唱的赞美诗称为“圣诞颂歌”。圣诞颂歌很多,曲谱多取自著名音乐家的名作,经常唱的有《平安夜》、《弥赛亚》(又名《救世主》)等音乐作品。
六、报佳音
圣诞夜(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会组织一些唱诗班(或由信徒自发地组成)挨家挨户地在别人的门口或窗下大唱圣诞颂歌,这叫做“报佳音”。这项活动往往要进行到天亮,人数越来越多,歌声越来越大,传遍大街小巷。
七、圣诞老人送礼物
一位专门在圣诞节前夜时悄悄赠送礼物给小孩子的神秘人物,是节日主题的代表角色之一。他普遍被认为是基督教的圣人圣·尼古拉斯的衍生形象。
虽然没有人真的见过神秘人的样子,但是人们会装扮成他的样子来给孩子送上礼物。他通常被描述为一位老人,头戴红色帽子,大大的白色胡子,一身红色棉衣,脚穿红色靴子的样子,拿着装有礼物的大袋子,因为总在圣诞节前夜出现派发礼物,所以习惯地称他为“圣诞老人”。
根据这个典故,西方人在过圣诞节时,往往由父母把圣诞礼物装进孩子们挂在床头的袜子里,以当作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1)法国过圣诞节的特别之处扩展资料:
圣诞节来了,除了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国外的圣诞节都过得丰富多彩,还会举办一些有意思的活动。
01英国
英国人在圣诞节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烧猪、火鸡、圣诞布丁、 圣诞碎肉饼等。每一个家人都有礼物,仆人也有份,所有的礼物是在圣诞节的早晨派送。有的唱圣诞歌者沿门逐户唱歌报佳音,他们会被主人请进屋内,用茶点招待,或者赠小礼物。
02美国
圣诞节在美国被政府定位为公众假期,是最热闹的节日,平安夜就像中国的除夕夜,父母、兄弟姐妹欢聚一堂,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之后孩子们会准备好饼干和牛奶。
放到圣诞树下,等待圣诞老人来了之后品尝,在孩子睡着之后,父母会代替圣诞老人将饼干和牛奶吃掉,表示圣诞老人已经来过了,并且将提前为孩子准备好的礼物放到圣诞树下面。
03 法国
法国中部的色日尔斯地方,每年圣诞节前后几天必降大雪,白雪皑皑,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诞是一种吉祥。在法国,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诞标志,因为相传耶稣是诞生在马槽旁的。人们大唱颂赞耶稣的圣诞歌之后,必须开怀畅饮,香槟和白兰地是法国传统的圣诞美酒。
04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的国家之一。12月底,正当西欧各国在寒风呼啸中欢度圣诞节时,澳大利亚正是热不可耐的仲夏时节。
因此在澳大利亚过圣诞节,到处可以看见光着上身汗水涔涔的小伙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与商店橱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红棉袄的圣诞老人,构成澳大利亚特有的节日图景。这种酷暑和严冬景象的强烈对比,恐怕在西方国家是独一无二的。
05 意大利
在圣诞节,意大利有一种好风俗,孩儿为感谢父母一年来的教养,会在未吃圣诞大餐前将他们的作文或诗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里。吃完大餐后便将它取出朗读。
06 爱尔兰
爱尔兰的每一个家庭在圣诞节前夕,都放有一枝洋烛或灯在窗门架,表示欢迎救世主降生。 我们从图片上也能看到,爱尔兰人民圣诞时对玻璃上的窗花都要张贴。你要不要也动手试一试,在窗门架上点一支蜡烛,迎接神神秘的圣诞老人吧~
2、圣诞节的节日特点
1、圣诞老人
据说他原是小亚细亚每拉城的主教,名叫圣尼古拉,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面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所以,西方人过圣诞节时,父母把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圣诞夜时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第二天,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 件事就是在床头上寻找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2、圣诞树
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德国 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用纵树供奉圣婴。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
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置一颗装着蜡烛的圣诞树。不过,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个故事 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
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礼物、佳肴、团圆圣诞节。
3、圣诞帽
那是一顶红色帽子,据说晚上戴上睡觉除了睡得安稳和有点暖外,第二天你还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点心爱的人送的礼物。在狂欢夜它更是全场的主角,无论你去到哪个角落,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红帽子。
4、圣诞歌
脍炙人口的圣诞歌曲《圣诞歌》至今已有65年历史。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首在北半球寒冬里给人们带来融融暖意的歌曲却创作于一个炎热的夏季。作者创作这首歌的目的是消暑。歌曲作者是美国音乐人梅尔·托尔梅和鲍勃·韦尔斯。歌曲版权经理戴尔·希茨说,托尔梅1944年7月去韦尔斯位于洛杉矶的家拜访。他走进起居室,看见一个本子上涂写着一句话“火上烘烤着栗子”。 托尔梅问韦尔斯:“你为什么写这么一句话?”韦尔斯回答道:“我正在想些和冬天有关的事。今天热死了。我游泳,冲凉,用各种方法消暑。”托尔梅于是说:“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句话开始写首歌。”
两人随即行动起来,仅用40分钟就谱写出《圣诞歌》的词曲。
5、圣诞卡
是祝贺圣诞及新年的贺卡,上面印着关于耶稣降生故事的图画,以及"庆祝圣诞"、"新年快乐"之类祝愿的话。
6、圣诞大餐
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
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
7、圣诞袜
最早以前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大小不拘。因为圣诞袜是要用来装礼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礼。
3、法国的圣诞节..
对于他们来说,圣诞节意味着全家团圆和数不清的圣诞礼物,当然,也少不了一顿最可口的圣诞大餐。就比如下面出场的法国旅游局驻北京办事处副经理李蓓蕾,39岁的她人生中只有3年没有在自己家里过圣诞,其他36年,不论自己身在何方,她都要赶回去。在法国,圣诞节前的四个星期被称作是“圣诞前奏”,在这四个星期里,人们会为迎接圣诞节做足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在这时,各种调料的香味和酒的香气充满了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的圣诞市集里聚满了前来采购的人,即使是夜幕降临、天气严寒,人们的热情也会驱走这些寒意。在这里,圣诞节似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宗教节日,而是生活中一次最彻底的享受。圣诞期间的法国,购物仍然是最热门的,你可以给家人朋友买到许多圣诞礼物。在这其中,你最应该去买的是一种叫做“圣诞马槽”的东西,它是一个纪念耶稣降生的模型,在每个法国家庭里都会有一个,有的甚至作为家族的传家宝。另外,你应该去吃一顿最丰盛的圣诞大餐,大多数法国家庭都会花大气力去准备。如果你去了普罗旺斯,那就有机会去品尝一个很特别的圣诞菜单,有13道菜,都是极佳的美味。还有,要记得去品尝一种叫做“松露”的巧克力,这种巧克力只在圣诞期间才可以买到。松露被法国人称为“黑黄金”,每公斤价格高达五百欧元以上,是欧洲最贵的食材,由于它香气逼人,所以很受法国大厨推崇。
4、法国过圣诞节的时候有什么习俗
众所周知,圣诞节是西方人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就类似我们中国的过年一样。
法国的节日很多,而其中圣诞节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般,法国圣诞节会放两周假。
对于法国人来说,这是个全家团聚和休闲的好日子。
那一般,法国人时如何来度过圣诞节呢?
在法国留学的时候,过圣诞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法国的每个城市基本都有个传统,就是在举办圣诞节市场。
一般,在圣诞前夕,市政府会选择在市中心的空地上,搭建圣诞节市场。也就是开始建好多小帐篷一样的建筑物。圣诞礼物、圣诞饰品、好吃的零食以及游乐设施都会在这里出现,例如旋转木马。另外,还时常有乐队演奏欢乐歌曲。可以说,这里就是个小型圣诞游乐场。
圣诞节市场旋转木马
在我所居住的城市里,还搭建了个小型溜冰场。很多小朋友都会到那里一试身手,非常有趣。
当然,圣诞前夜,也就是平安夜的时候。法国人都会举家团聚,一起吃法国圣诞大餐,等待圣诞的来临。
此外,在圣诞节前,教会也在会安排圣诞活动,唱诗班也会在教堂里演唱圣诞歌曲。在平安夜和圣诞节,会举行子夜弥撒活动。
5、西方过圣诞的习俗?
西方过圣诞节的习俗与庆祝方式
圣诞习俗与庆祝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圣诞老人和他带来的礼物:
圣诞节送礼物已经接近成为一个全球通行的习惯了。神秘人物带给小孩子们礼物的概念衍生自圣尼古拉斯,尼古拉斯是一位4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好心主教。荷兰人在圣尼古拉斯节(12月6日)模仿他送礼物。在北美洲,英国殖民者把这一传统溶入圣诞假期的庆祝里,而Sinterklaas也就相应的成为圣诞老人或者称为SaintNick(圣尼克)的人物了。在英籍美国人的传统中,圣诞老人总是快活的在圣诞前夜乘着驯鹿拉的雪橇到来,从烟囱爬进屋内,留下给孩子们的礼物,吃掉孩子们为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忙于制作礼物和监督孩子们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圣诞树:
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
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一种说法: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
圣诞卡:
圣诞卡(圣诞卡片)在美国和欧洲很流行,也视为维持远方亲朋好友关系的方式之一。许多家庭随贺卡带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闻,新闻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在过去一年的优点特长等内容。
圣诞袜:
最早以前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大小不拘。因为圣诞袜是要用来装礼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礼。
圣诞帽:
那是一顶红色帽子,据说晚上戴上睡觉除了睡得安稳和有点暖外,第二天你还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点心爱的人送的礼物。在狂欢夜它更是全场的主角,无论你去到哪个角落,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红帽子。
圣诞大餐
圣诞晚宴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
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
圣诞装饰和布置
在西方国家里,圣诞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和喜庆的节日,通常会装扮圣诞树。不论是否基督徒,在西方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圣诞装饰包括以圣诞装饰和圣诞灯装饰的圣诞树,户内以花环和常绿植物加以装饰,特别的冬青和槲寄生是传统采用的材料。在南北美洲和少数欧洲地区,传统上户外以灯光装饰,包括用灯火装饰的雪橇、雪人和其他圣诞形象。冬青和槲寄生是传统采用的材料.在南北美洲和少数欧洲地区,传统上户外以灯光装饰,包括用灯火装饰的雪橇,雪人和其他圣诞形象。
6、各国的圣诞节的习俗有哪些?
美国:圣诞派对、圣诞大餐(圣诞节火鸡是例牌主菜)、圣诞帽、圣诞袜、圣诞卡、报佳音(教会组织一些圣诗班(或由信徒自发地组成)挨门挨户地在门口或窗下唱圣诞颂歌,叫作“报佳音”,意思是再现当年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报告耶稣降生的喜讯。)
其他各国大同小异,把一些特殊的介绍一下:
奥地利:12月4日那天,在装满清水的瓶中插一根樱花枝,如果樱花枝在平安夜前绽放花朵,意味着好运气和好姻缘就要来了。
葡萄牙:圣诞节早上吃丰盛大餐,会在桌旁多摆一张空椅子,这样逝去亲人的灵魂也可以来共享佳节。
白俄罗斯:在未婚女子脚下各摆一堆玉米粒,然后放了公鸡去啄。公鸡先吃谁脚下的,那么那个姑娘将最先出嫁。
瑞典:谁要是吃到大米布丁里的杏仁,谁就将在一年内结婚。
芬兰:新年第一天,人们会把熔化的锡液倒入一桶冷水中,锡液在水中凝固成的形状能够预测未来。
墨西哥:12月23日,家家户户都会聚到一起用小萝卜雕出耶稣降生的雕像,雕刻得最好的将被放在市镇广场上展览。
波兰:在准备圣诞前夜的晚餐时,人们会把稻草放在桌布下面,象征着耶稣诞生于马槽中。用餐时,人们会挨个从桌布下抽出一根稻草,如果抽到绿色稻草象征着好运或婚事将近,如果抽到黄色稻草象征着又将单身一年。
7、圣诞节各国的习俗
圣诞节各国习俗</B>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在西方国家里,圣诞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和喜庆的节日,通常会在家里陈设一棵圣诞树。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圣诞装饰品包括以圣诞装饰和圣诞灯装饰的圣诞树,户内以花环和常绿植物加以装饰,特别的,冬青和槲寄生是传统采用的材料.在南北美洲和少数欧洲地区,传统上户外以灯光装饰,包括用灯火装饰的雪橇,雪人和其他圣诞形象。
圣诞晚餐也称圣诞大餐、耶诞晚餐、耶诞大餐,是圣诞节传统性的首要餐点。它通常被视为当天的主要活动,让全家人团聚一堂共享美食。从许多方面来说,圣诞晚餐与一般周末晚餐相似,不过食物品质更加精美,而且包含了一些非同平日菜色的额外项目,例如培根包香肠(又名肉肠卷饼)和多种类的马铃薯(通常烘烤并捣碎或薯茸)等。圣诞节晚餐最著名的特色是火鸡,不只可供食用,也可作为餐桌中央的应景点缀。
在食物以外的方面,圣诞晚餐还有一些与假日晚餐区隔之处,譬如使用优质餐具,以及摆饰圣诞节脆饼和啜饮白酒。
世界各地的圣诞晚餐可能会大相迳庭,从该处现存的传统形式可以看出当地流传的节日文化。火鸡可说几乎是此类餐点的全体共通特征。
由于圣诞节落于南半球的高温夏季,肉类比如火腿、火鸡和鸡肉通常都是冷盘。诸如牛排或鸡胸肉、鸡腿和鸡翅,以及常见的对虾类(小虾),都被切块作为烧烤菜色。当季水果包括了芒果与樱桃。
奥地利与德国,两者基于文化上与历史上的联系,圣诞佳肴风格也非常相似。炸鲤鱼和巧克力蛋糕皆为奥地利圣诞节时期的常见餐点。
在加拿大的圣诞晚餐,与它的殖民祖先英格兰以及邻居美国,有许多相近之处。传统的圣诞节晚餐特色有填馅火鸡(调味)、马铃薯泥、肉汤浓汁、蔓越橘酱、蔬菜及作为甜点的葡萄干布丁。蛋酒,是一种牛奶为底混合蛋汁、砂糖等的饮料,通常会加以酒类调配,在节日时分也很受欢迎。其它的圣诞节餐点包括奶油馅塔和奶油酥饼,依传统都会在节日前烤好,用于招待各种圣诞节与新年派对时造访的朋友,以及圣诞节当天。
在加拿大的法语省份,其传统习俗较趋近于法国。
其他种族群落可能也会继续沿用旧世界的传统习俗。举例而言,一个乌克兰籍贯的加拿大家庭吃的传统圣诞晚餐是十二道素食菜肴,或简单地将煎饺加进西化的餐点。
在丹麦,传统的圣诞节餐点在平安夜置办,内容为烤猪、烤鹅或烤鸭三者择一。其伴以马铃薯、紫色包心菜与大量的浓汤肉汁。其后的甜点为米糕布丁,通常会把一颗杏仁藏在里面,幸运发现的人可获颁杏仁礼盒之类的礼物。传统的圣诞节饮品是格罗格甜酒和特别为当季酿造的传统圣诞啤酒,这些酒类的酒精浓度通常都偏低.
在前波兰立陶宛联邦(即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的)区域,会精心置办一种仪式用的十二道素食佳肴。这是因为从圣诞节前一季开始,到圣诞节当天为止都是斋戒期。其为斯拉夫文化的典型象征,为敬崇的已故宗族祖灵付出辛勤劳力,包括设置灵堂及准备食物祭拜之。在捷克共和国的传统圣诞晚餐是炸鲤鱼跟马铃薯沙拉。这项传统是在巴洛克时代过度增加养殖鱼塘之后开始的。很多家庭也为圣诞节访客们准备了大量各式各样的特制圣诞节饼干。这些都需要在节日前花费多天乃至多周来准备。
在法国和一些通行法语的国家,圣诞节晚餐是长时间性的,并且可能是派对形式,于圣诞节前夕和新年的傍晚举行。晚餐的名字起于reveil (意指”清醒著”)这个字,因为参加需要保持清醒直到午夜或更晚。
在德国,一般的佳肴是烤鹅肉、通心粉沙拉、杏仁糖、麦片粥(德文名为reisbrei)、香味棒(德文名为lebkuchen)、圣婴水果甜面包(有好几种面包款式,包含(英文名为)Christstollen、Dresden stollen等。)、小乳猪、德式白香肠。
在墨西哥,圣诞节晚餐更加着重在有机方面,体现在水果与蔬菜上。一般餐点都是形形色色的水果(柳橙、莱姆、热带水果),沙拉(由几种原料包括豆薯、甜菜、香蕉及花生组成)。
英国的圣诞晚餐通常包括白兰地奶油酱、面包酱、圣诞节布丁(或葡萄干布丁)、蔓越橘酱、烤火鸡、烘焙蔬菜、填馅类(或是在北美更加通俗广知的调味类)食物。
在英格兰,不消几年甚或几世纪时光的发展,火鸡便占有了主餐的一席之地。起初,在中世纪的英格兰,主餐是孔雀或野猪择一,野猪通常是首选。在法国耶稣会进口火鸡至大不列颠后,火鸡在十八世纪开始成为了主餐。
在英国一项普遍的传统是使用火鸡的三叉骨来许愿。通常的做法是两人一对,各执许愿骨的一端拉开,断裂后掰到较大部分的人便可许一个愿望。
8、西方国家对圣诞节的习俗都有哪些?
英国:他们认为圣诞节必须吃得痛快。所以圣诞大餐极为丰富,包括猪肉、烤火鸡、圣诞布丁、
圣诞碎肉饼. .等等。家里每一个人都有一份礼物,连仆人也有,礼物都在圣诞节的早晨分赠。有时
逢唱诗班逐门逐户唱圣诞歌时,他们也会被主人请进屋里,招待茶点或赠予小礼物。
法国:在圣诞节前夕都要到教堂参加午夜弥撒。弥撒后家人同往年长兄姐家中团聚共享圣诞餐,
并分享一年来家中要事。偶有家人不和之事,亦常因圣诞欢聚而尽释前嫌,言归于好。故圣诞节
在法国人眼中,视为仁慈和睦的日子。
意大利:在意大利,每逢圣诞节,大家都喜欢在家中安置一些关于耶稣诞生故事的模型。圣诞的
前夕,家人团聚吃大餐,到午夜参加圣诞弥撒,然后大家去访问亲戚朋友,但只有小孩和老人得
到礼物。在圣诞节意大利有一种好风俗,孩儿为感谢父母一年来的教养,会在未吃圣诞大餐前将
他们的作文或诗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里。吃完大餐后便将它取出朗读。
西班牙:该国的孩童常将鞋子放在窗口或门外,以接受圣诞礼物。在许多城市中,男孩子也常备
有许多高级礼物,要送给美丽女子。“牛” 在圣诞节也受到最好的待遇。因当地有一传说:“耶
稣降生时,曾有一只牛向他吐气,使他得到温暖”。
瑞典:在圣诞佳期中,瑞典人非常好客,每一个家庭不论贫富都欢迎朋友来访,甚至连陌生人都
可以进来吃东西。他们将各样的食品都摆在桌上,任人自由选择。
瑞士:该国的圣诞老人穿白色长袍,戴假面具。它们往往由贫苦人装扮,成群结队向富人讨取食
物和礼物,散队时才平分所得物。
丹麦:最先出版圣诞邮票的国家。这种圣诞邮票的发行是为筹措防痨经费。丹麦人寄圣诞贺卡、
邮件,都喜欢贴这种邮票。
智利:该国在庆祝圣诞节时,必备一种“猴子尾巴”的冷饮。这种饮料是用咖啡、牛奶、鸡蛋、
酒及已经发酵的葡萄制成。此饮品为何叫“猴子尾巴”已无人知晓。
挪威:在圣诞节前夕,家中每一份子就寝前需将鞋子由大到小排成一列。挪威人认为家人如此做
可以在未来的一年里得到和睦与安宁。次日早晨,家人见面就互唱最喜爱的圣诞歌曲。
爱尔兰:该国的家庭在圣诞前夕,会将一支蜡烛或灯放在窗门架上,表示欢迎圣婴降生。
苏格兰:圣诞节前需将家中借来的物品一一归还原主。礼物是在新年的头一星期赠给小孩及仆
人。
荷兰:该国人赠送圣诞礼物往往出人意外,礼物甚至会藏在布丁、羊肠里呢!
德国:圣诞树的发源国。基督徒的家里定会放置一颗美丽的圣诞树,圣诞饼亦多款且讲究。
美国:一个自由且多彩的国家,圣诞节是他们快乐狂欢的日子。美国的民族复杂,所以其庆祝方
式常因移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部分室内都有别致的布置,门外悬挂着美艳的花环及绮丽的饰
物。
梵谛冈:如果你想在世界最大的圣彼得教堂参加由教皇亲自主持的圣诞弥撒,虽然那里可容纳三
万五千人但仍需预先定位。其圣诞弥撒大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零时举行,教皇坐在八个侍从抬着
的轿子上穿过群众,一边向信徒们祝福一边走上祭坛。教皇着白袍外罩金黄色祭服,登上圣彼得
大教堂的祭坛,以拉丁语念出祷告词。零时整,号角手吹响的喇叭,安放于大祭坛上的摇篮本被
覆盖着。这时,圣婴耶稣身上的白布被徐徐除下了。教堂内的各国信徒眼眶里含着热泪,以各自
的语言唱出悠扬的“平安夜”。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均视前往圣彼得大教堂,亲谒教皇,受其祝
福,为一生中最大的荣幸。
日本:虽然日本非基督教国家,但战后日本过圣诞节的风气十分风靡。原因之一与各大商家的促
销有关。有的百货公司以圣诞树作装潢,在店内布置雪景,增加银色圣诞的气氛。各色茶店、夜
总会、酒吧也都安置一株圣诞树以应景。十二月中旬各商店人山人海,大家为准备圣诞礼物赠送
亲友而忙碌。善心人士亦趁机致赠礼品予东京室内五十二所肢体及心智障碍的儿童。
纽西兰:该国圣诞节有二周的假期。圣诞节前夕,家人朋友共聚一堂开“派对”庆祝。纽西兰的
法律明文规定,庆祝圣诞需在家中举行,故酒楼、茶馆在下午六时一律打烊。普通商店营业时间
最迟也只能到晚上九时为止。街上可见到穿着苏格兰短裙的乐队巡回演奏。
非洲摩洛哥:在摩洛哥,平时不与平民见面的王族,在圣诞节当天,公主会在数千儿童的同乐大
会上给贫苦儿童发礼物。
波兰:波兰人分为两派。在圣诞前夕,一派吃圣诞大餐;另一派整日斋戒虔诚祈祷。
菲律宾:该国过圣诞节从十二月十六日就开始。做九天的祈求,虔诚的教徒每天早晨四时就起床
祈祷。他们相信如此可得圣婴耶稣及圣母马利亚的特别恩泽,直到二十二日为止,在三天来朝日
才结束圣诞庆典。
哥伦比亚:他们以化装舞会来庆祝圣诞。各人戴着假面具尽量不被人认出,凡能认出最多的人就
可得到奖品。
澳大利亚:适婚年龄的女子,在圣诞节时将溶锡倾入冷水中,看它的形状,来预测未来夫婿的外
貌,高矮胖瘦。
捷克:圣诞节未婚的捷克少女,把削好的苹果皮,抛在背后。她们以为这样做可以看出未来夫婿
的姓氏之第一个字母。
苏联:圣诞前夕,家人围绕着象征“新岁的树”,给孩子讲述荒诞的老祖父拓荒故事。在圣诞节
当天,中产阶级以下的人,争往大商店抢购礼物互赠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