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wiki
1、圣诞节和万圣节是不是一回事?
万圣节简介
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夕.通常叫做万圣节前夜.不过这一天的气氛却远不像它的名称那样让人听上去就“毛骨悚然”。每当万圣节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表演魔术或者给糖果”的恶作剧。
“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也极为简单。将南瓜掏空,然后在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再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物了。
然而万圣节的重头戏还是在餐桌上,你既要准备好美食来招待那些前来捣乱的“小鬼”,更要在这个特别的节日为你的餐桌装扮一番。千万不要让你的客人们小瞧了你哦!
这天夜里是一年中最“闹鬼”的时候,各种妖魔鬼怪、海盗、外星来客和巫婆们纷纷出动。在基督纪元以前,凯尔特人在夏未举行仪式感激上苍和太阳的恩惠。当时的占卜者点燃并施巫术以驱赶据说在四周游荡的妖魔怪。后来罗马人用果仁和苹果来庆祝的丰收节与凯尔特人的10月31日溶合了。在中世纪,人们穿上动物造型的服饰、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万圣节前夜驱赶黑夜中的鬼怪。尽管后来基督教代替了凯尔特和罗马的宗教活动,早期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现在,孩子们带着开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种服饰和面具参加万圣节舞会,这些舞会四周的墙上往往悬挂着用纸糊的巫婆、黑猫、鬼怪和尸骨,窗前和门口则吊着龇牙裂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灯笼。孩子们还常常试图咬住悬挂着的苹果。
万圣节的由来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有许多版本,最普遍的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在中世纪的中欧,曾有过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从未真正消除,不过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的扫帚、黑猫、咒语等痕迹。
万圣节的来历的两种传说:
第一种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
第二种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另一种版本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在中世纪的中欧,曾有过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从未真正消除,不过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的扫帚、黑猫、咒语等痕迹。
增补
凯尔特人(Celtic) 相信太阳神帮助他们种植农作物。但是,每年太阳神都会被一个名叫Samhain的邪恶力量攻击并被囚禁六个月。Samhain,还有两个称号,分别是"Lord of Dead(死亡领主)"以及"Prince of Darkness(暗黑王子)",他带者寒冷以及黑暗的冬天来到凯尔特人的土地。
凯尔特人非常害怕10月31日的夜晚,因为他们觉得这晚,有一堆邪恶灵魂潜伏在任何地方。他们在家生起火来让那些邪恶灵魂离开他们的家(上一个没有翻译的段落有一句是说火焰可以把鬼魂吓走的。)他们相信是Samhain把死人叫出来的,他们还相信Samhain会把死人变为其他东西,好像猫。凯尔特人会装着可怕的伪装来把那群邪恶灵魂赶走。(这就是万圣节的原型)
后罗马占领了凯尔特人的土地,把罗马的节日和凯尔特人10月31日的Samhain祭典合在一起,就成了现在的万圣节。
万圣节习俗
10月31日是西洋万圣节,美国的街上四处可见精彩的现场表演、戏台上演的幻觉魔术、逼真的游尸和鬼魂,及各种恐怖电影的放映。
到了晚上,便赶紧将蜘蛛丝架起来,再帮负责吓人的演员上妆。鬼屋的内容,则大多与电影主题有关,如:神鬼传奇、星际传奇、鬼故事…。这些场景的布置、化妆技术和戏服,有如真的情境,一不留神,肯定令人惊声尖叫。
这场嘉年华盛会的由来是在公元前五百年时,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人们相信,往生人的亡魂会在10月31日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并在活人的身上找寻生灵,以获得再生的机会。当地居民因为担心鬼魂来夺取自己的生命,故当10月31日到来时,会将所有灯光熄掉,使得鬼魂无法找寻到活人,并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将鬼魂吓走。
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变得含有喜庆的意味。因此现在象征万圣节的妖怪及图画,都变成了可爱又古灵精怪的模样,如番瓜妖怪、巫婆等。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在这一天则极尽所能的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让鬼节变得趣味多了。
孩子们喜爱的节日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不请吃就捣乱(不给糖吃就捣乱)——Trick or treat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要捣乱(不给糖就捣蛋)”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忙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还有一种习俗,就是每家都要在每口放很多南瓜灯,如果不请吃(不给糖) ,孩子们就踩烂他一个南瓜灯。
雕空南瓜做面具
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 JACK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 JACK 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 JACK 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JACK 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JACK 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孩子们喜爱的节日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Halloween"一词的产生
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因此这一天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有许多版本,最普遍的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万圣节的传说
万圣节前夜就是"圣夜"的意思。而今天,万圣节前夜已经变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许多玩家都以极大的热情来庆祝这一节日。
万圣节在10月31日,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就好像五朔节是赞美春天的节日一样。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祭司——德鲁伊德有一个赞美秋天的盛大节日,从10月31日午夜开始,直至次日11月1日持续整整一天。他们认为,在那天晚上他们伟大的死神——萨曼会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统统召来,这些恶鬼要受到托生为畜类的惩罚。当然,只要想到这种鬼魅的聚会,就足以令当时那些头脑简单的愚民胆战心谅的了。于是他们点起冲天的篝火,并严密监视这些恶鬼。
万圣节前夜到处有女巫和鬼魂的说法就是这么开始的。至今在欧洲某些与世隔绝的地区还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如今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仅仅用来赞美秋光,而是让它变成一场真正的“狂欢”。而脸谱化妆是万圣节传统节目之一。
圣诞节有关的英语和它的来源
【古英语】Cristes Masse
【现代英语】Christmas Day
【词源意思】Christ's mass
在英语中,“圣诞快乐”这个词组一般不能说成“Happy Christmas”,一般说"Merry Christmas!",我们经常在圣诞节的时候对朋友或家人说这句话。
圣诞节这个词来自西元10-12世纪的英国。其本身的含义是指“基督的弥撒(Christ's mass)”,即“为基督的一次聚餐”。这个仪式源自《新约》的“最后的晚餐”。而“基督的弥撒(Christ's mass)”这个词是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拼凑,因为Christ来自希腊语Χριστός,意思本来只是指犹太人的“受膏者”,引申为救世主;而mass来自拉丁语missa,本意为散会(dismissal),引申为基督教会感恩聚会。所以有时又缩写为“Xmas”。这可能是因为 X 类似于希腊字母 Χ(Chi);Χ 是“基督”的希腊语 Χριστόςì(Christos)中的首个字母。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近年来西方多元文化的兴起,为了尊重其它信仰的人士,以淡化圣诞节的宗教色彩。荷兰语名称类似英语,称作Kerstroeten。圣诞节西班牙语称为Navidad(或Pascuas),葡萄牙语称为Festas,波兰语称为Narodzenie,法语称为Noel,意大利语称为Natale,加泰罗尼亚语称为Nadal,意思是“诞生”,更清晰地反映圣诞节的意思。与此相对,德语称为Weihnachten,意思为“神圣的夜晚”。
圣诞节只是基督徒庆祝其信仰的耶稣基督(jīdū)诞生的庆祝日。圣诞节的庆祝与基督教同时产生,被推测始于西元1世纪。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圣诞节的日期都是没有确定的,因为耶稣确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争议的,除了《新约》以外,没有任何记载提到过耶稣;《新约》不知道日期,当然就没有人知道确切日期了。在西元后的头三百年间,耶稣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庆祝的。西元3世纪以前的作家们想把圣诞日定在春分日上下。直到西元3世纪中期,基督教在罗马合法化以后,西元354年罗马主教指定儒略历12月25日为耶稣诞生日。现在的圣诞节日期跟西元纪年的创制是密不可分的。 西元纪年创制于西元5世纪,后来圣诞节这一天就按格里高利历法,即西元纪年的“公历”来确定了,而日历按着假定日期把时间分为公元前(耶稣基督诞生前)和公元后(A. D. 是拉丁文缩写,意思是“有了我们主--耶稣的年代”)。后来,虽然普遍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因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西方教会,包括罗马天主教、英国圣公会和新教,确定的圣诞日是公历的12月25日。东正教会确定的圣诞日是公历1月7日(实际上是叫“主显日”),这与东正教没有接受格里高利历改革和接受修正后的儒略历有关,因此把圣诞节在1900年到2099年的这一段时间内将延迟到1月7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也是东正教区,但圣诞节日期上遵循西欧习惯为12月25日,但复活节则遵从习惯。而最古老的基督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确定的是公历1月6日,同时亚美尼亚教会更关注主显节,而不是圣诞节。因此在圣诞节,大部分西方教会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耶诞前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亚洲的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世界上的非基督徒只是把圣诞节当作一个世俗的文化节日看待。
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新约故事与圣诞的起源
由于《马可福音》及《约翰福音》没有记载耶稣的出生,只有马太和路加介绍了耶稣早期的生活细节。这些细节的大部分在耶经学上属于共观福音书的“二重继承”。根据基督教新约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耶稣是伯利恒的圣母玛利亚受圣灵感孕后生下的,玛利亚和丈夫约瑟夫当时正在去罗马人口普查注册的路上。耶稣的出生在信徒看来是犹太教预言中的默西亚将要到来计划的实现,因为伯利恒是约瑟祖先大卫一族的家。
据基督教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从罗马帝国手中和罪恶中拯救以色列。玛利亚已和木匠约瑟订婚。可是,在他们同居之前,约瑟夫发现玛利亚已怀孕。因为约瑟夫是个正派的人,又不想把这件事说出去让她丢脸,所以他想悄悄地和她分手。他正在考虑这事时,上帝的天使出现在他的梦中,对他说,“不要嘀咕了,把玛利亚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个男孩子,你们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路加描述说,玛利亚年幼时收到天使加百利的消息,身为处女的她借由圣灵受孕。当时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有下旨,叫天下人民各归各城人口普查,于是她和丈夫约瑟离开在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大去,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总督之后,头一次报名上册,途中他们经过约瑟祖先大卫生活的伯利恒城,在伯利恒因为在乡村旅店已经没有空房,他们只好寄宿在旅舍外面,玛利亚在那儿的马厩里生下了耶稣,这里的“马厩”根据圣经版本不同而不同,但通常是一个喂食槽或是个畜栏。只有《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说基督出生在伯利恒,伯利恒是约瑟祖先大卫王的家,这就实现了《旧约》里先知以赛亚的预言。后来耶稣家逃到埃及是为了逃避愤怒的大希律王的追杀,因为希律王听说了在伯利恒出生一个新的犹太王。当希律王死后,新的犹太王继位,他并不认识耶稣和他的父母,因此耶稣的生命就没有了威胁,这样耶稣和家人返回了以色列,他们定居在拿撒勒。同时与基督降生的故事从福音书里传向大众的还包括祅教祭司(Magi,古波斯祅教祭司或巫师)参拜的故事,以及耶稣出生时天使向附近的牧羊人报喜的记录。几位祅教祭司,看见伯利恒方向的天空上有一颗大星,于是便跟着它来到了耶稣基督的出生地。由于他们向当时的希律王打听新的犹太国王,才导致《马太福音》中耶稣一家的逃难经历。根据中文圣经翻译的不同,祅教祭司也作“东方博士”、“王”或“贤者”;他们是伊朗祅教徒,他们献给耶稣的礼物里包括“黄金、乳香和没药”。耶稣的诞生构成了基督信仰的三大核心之一。因为要符合旧约的以赛亚预言,救世主必须是男性,必须是犹大和大卫和耶西的子孙,必须是少女生子,必须是出生在伯利恒而且来自加利利,出自埃及,必须经历过杀男婴。这几条只有《马太福音》里进行了实现。
【民间习俗】
自从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和圣诞老人神话出现了。
圣诞老人和他带来的礼物:
圣诞老人圣诞节送礼物已经接近成为一个全球通行的习惯了。神秘人物带给小孩子们礼物的概念衍生自圣尼古拉斯,尼古拉斯是一位4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好心主教。荷兰人在圣尼古拉斯节(12月6日)模仿他送礼物。在北美洲,英国殖民者把这一传统溶入圣诞假期的庆祝里,而Sinterklaas也就相应的成为圣诞老人或者称为Saint Nick(圣尼克)的人物了。在英籍美国人的传统中,圣诞老人总是快活的在圣诞前夜乘着驯鹿拉的雪橇到来,从烟囱爬进屋内,留下给孩子们的礼物,吃掉孩子们为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忙于制作礼物和监督孩子们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法语中圣诞老人叫做Père Noel(与圣诞老人几乎完全一样),其红白相间的衣服曾经使可口可乐公司获得灵感,在1930年代画出了传遍世界的圣诞老人形象。在一些文化中,圣诞老人身旁跟随着Knecht Ruprecht,或是称作"黑彼得"(Black Peter)的家伙。一些版本中,玩具作坊里的侏儒制作了节日礼物,有时圣诞老人与圣诞夫人是夫妻。在圣诞季期间的北美和英国超市,都有小孩可向其要礼物的圣诞老人出现。
在许多国家里,孩子们准备好空的容器,以便圣诞老人可以装进一些小礼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国,孩子们平安夜在壁炉上悬挂圣诞袜,因为圣诞老人说过要在圣诞前夜从烟囱下来把礼物放到袜子里。在其他国家,孩子们把空鞋放到户外,以便圣诞老人可以在圣诞前夜(或圣尼古拉斯日12月5日)赠送礼物。赠送礼物不单单是指圣诞老人,家庭成员和朋友也互相给予礼物。
2、关于 merry christmas 的资料!要英语的~谜语,歌曲,圣诞节的由来.....都行
● 圣诞节经典老歌推荐
★ Jingle Bells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熟悉的旋律陪伴我们长大。年年必备的传统圣诞名曲,少了它,圣诞就不圣诞啦!
☆ When A Child Is Born 圣婴诞生
静谧、安详中,一个孩子诞生了,人世间自此了曙光,开展了一个新的黎明,他就是耶稣基督。歌声的平缓、悠扬为我们讲述了那如梦似幻的幸福瞬间。
★ 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 圣诞老人来啦
经典圣诞歌曲,圣诞老人来啦! “乖乖地别哭,要不老猫把你叼走了!”长大以后回想小时候听到的话,竟有种别样的温馨。
☆ Silent Night 平安夜
主的降生并不张扬,一切都那么平静,一切又都那么安详。天堂的荣光,天使的歌唱,映照着那张神圣而稚嫩的面庞。说到平安夜,怎么能漏了这首让人心安宁的不朽名曲呢?
★ The First Noel 第一支圣诞歌
第一个圣诞,那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夜晚?耶稣降生,东方升起一颗新星,三位智者决心按着星星指引的方向寻觅基督,哪怕路迢迢。低沉的男声,虔敬有力,第一支圣诞颂歌即来自这千山万水的追寻。
☆ Hark! Herald Angles Sing 天使在歌唱
与圣诞的寂静不同,天使的报信让人世沸腾:这是和平之子,这是正义之光,基督的降生是为了拯救世俗的臣民,是为了给他们第二次生命。来自超级天后Mariah Carey(玛丽亚-凯莉)的经典翻唱!
★ White Christmas 白色圣诞节
"白色圣诞"根本已经和圣诞节画上等号的金曲,史上最为畅销的圣诞流行歌曲!”——白色的雪花,白色的原野,圣诞老人的白胡子;圣诞卡片,圣诞祝福——都在白色的圣诞节!
☆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圣诞节该是什么样的?——该是欢快的。所以,我们祝你有个快乐的圣诞节、快乐的新年!带点布丁,带点糖果,要是你不给点什么,我们可不走哦,祝福可不是白给的!来自Enya(恩雅)的天籁之音!
★ God Rest Ye Merry 英文版《寓言》
不要沮丧,不要忧伤,耶稣于这天降临人间。带着喜悦,带着慰藉,上帝之子、我们的牧羊人诞生在马槽。赞美主吧,他会领我们走出迷途...曲调很熟悉,张韶涵的《寓言》即来于此!
☆ Winter Wonderland 冬天的仙境
著名圣诞歌曲《冬季仙境》首发于1934年,从那以后又被反复翻唱。歌词描写的是圣诞节前后的情景:堆着雪人,想象他就是某某人的模样,不自觉地踏入了一个只有冬天才有的奇异景象…一片银色世界才有圣诞节的气氛!
★ Angels We Have Heard On High 天使歌唱在高天
圣诞节时唱的赞美诗称为“圣诞颂歌”。圣诞颂歌很多,词曲多取自名家名作,这首《天使歌唱在高天》即是其中的一首!
☆ Joy To The World 普世欢腾
普世欢腾,救主下降,沃野、洪涛、山石、平原无不歌声嘹亮——主治万方的气度,仅仅有海豚音的音色怎么够呢,你觉得呢?
★ O Holy Night 玛丽亚-凯丽演唱版
《神圣夜晚》是法国一个酒场主1847年写下的赞美诗,后流传到美国,由波士顿一个牧师翻译而成。现在听到的这个版本是由Mariah Carey重新诠释的,荡气回肠,一首圣诞经典圣诗!
● 圣诞节现代流行歌曲推荐
☆ 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
真的有圣诞老人在吗?——这就是电影《极地快车》的插曲,干干净净的一首歌,两个小姑娘纯洁甜美的童声,就像一尘不染的北极光...!
★ Last Christmas 想你在去年圣诞节
圣诞佳节,是热恋的人表达爱意的特殊日子,也是失恋的人怀念惆怅的特殊日子。这首《去年圣诞节》有许多版本,还是“甲壳虫”乐队(The Beatles)唱得好听。
☆ Mary, Did You Know 圣母你可知晓
“圣母,你可知晓你的圣子有一天会平步水上?圣母,你可知晓你的圣子有一天会拯救我们的儿女...”这首深情款款的《圣母,你可知晓》唱出了对诞下耶稣的圣母玛丽的感激,是一首难得的圣诞抒情佳作!
★ Christmas In My Heart 许个愿留你
德国天后莎拉-康娜(Sarah Connor)2005年发行的同名专辑主打歌曲,《我心中的圣诞节》本是首赶在圣诞节送出的情歌。——无论我们在哪里,无论我们在做什么,只要和你在一起...
☆ God Is Girl 上帝是女孩
“不管你身居何处,无论你说什么、无论你如何度日,上帝是一个女孩,她仅是一个女孩而已。你可会相信这个事实,你又能否接受?”……简单的宣言干净而任意,德国乐队“舞动精灵”(Groove Coverage)带来的这首《上帝是女孩》是2004年欧洲舞曲排行榜的夺冠作品!
★ This Gift 圣诞礼物
“在寂静的圣诞夜里,没有什么比靠近你更让我觉得温暖。因为我爱你,女孩,我会永远爱著你...”唯美深情的唱腔相信已经让许多人如痴如醉。98度的《这份礼物》就是圣诞节里最好的音乐礼物!
☆ Upon A Christmas Night 迈克学摇滚
“盼望圣诞之日能沐浴在雪花之中,更希望你能和我携手度过美好时光...”这首温情浪漫的《圣诞之夜》在迈克学摇滚富有磁性嗓音的演绎下更显动人...
古典圣诞歌曲
1.color=#000000]Ave Maria(圣母颂 Celine Dion Franz Schubert)
Celine Dion重新诠释Schubert经典圣诗.
2.Ave Maria(圣母颂 Charlotte Charles Francois Gounod)
天籁美声Charlotte重新诠释Gounod完美结合平均率之版本
3. Gloria In Excelsis Deo(荣耀归于神 伴奏版)
全地颂赞新生王降生
4. 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
愿上帝赐给世人喜乐,古典圣诞名曲
5. Joy To The World(伴奏版)
耶稣降生,普世欢腾,圣诞必备名曲
6. Mary’s Boy Child(伴奏版)
小耶稣安祥的躺在圣母怀里,多么伟大的夜里
7. We Three Kings Of Orient Are
东方三博士只愿见救主一面,带有近东风格的圣诞名曲
8. What Child Is This
古典疗伤系圣诞名曲《绿袖子》
9. silent night(Elvis Presley)
说到平安夜,怎么能漏了这首让人心安宁的不朽名曲呢?
10. O Holy Night(Celine Dion)
Celine Dion重新诠释荡气回肠圣诞经典圣诗
11. O Holy Night(Leann Rimes)
Leann Rimes重新诠释荡气回肠圣诞经典圣诗
12. Halleluja
连皇帝都要为之肃立的名曲!
现代圣诞歌曲
1.White Christmas (Elvis Presley)
"白色圣诞"根本已经和圣诞节画上等号的金曲,史上最为畅销的圣诞流行歌曲
2.I'll be home for christmas (Elvis Presley)
好想回家!异乡游子伤感心情最佳代表名曲
3.Blue Christmas (Elvis Presley)
为什么我的圣诞那么忧郁,猫王之圣诞疗伤系歌曲
4.Christmas Song
为世界和平祈福的经典圣诞歌曲
5. Frosty The Snowman
欢乐温馨的气氛,圣诞歌曲代表之一
6. Here Comes Santa Claus (Elvis Presley)
百听不厌的轻快圣诞歌曲
3、本人急需!!!圣诞节祝福语
0
4、圣诞节的英文祝福语
给父母亲的祝福语.
Mom and Dad: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this holiday season!
爸爸妈妈:值此佳节,感谢您们所给予的一切。
I'll be home to enjoy this Christmas with you.
我将回家与你们共度佳节。
A present from me is on the way. Hope you'll like it.
寄上一份礼物,希望你们会喜欢。
I wish I were home for the holidays.
但愿我能回家共度佳节。
Thinking of you at Christmas time.
圣诞佳节,我想念你们。
Best wishes from Mark, Janet and the kids.
马克、的珍妮特和孩子们,谨呈最诚挚的祝福。
Warmest thoughts and best wishes form your daughter.
寄上无限的思念和最美好的祝愿,你们的女儿。
A holiday wish from your son Tom.
寄上佳节的祝福,你们的儿子汤姆敬上。
May you have the best Christmas ever.
愿你过个最愉快的圣诞节。
Merry Christmas to the world's best parents!
祝世界上最好的父母圣诞快乐!
Season's greetings to my dearest parents!
祝我最亲爱的父母节日愉快!
给师长的祝福语
Much joy to you in the upcoming year.
愿您在新的一年充满快乐。
Thank you for all you have done for us.
感谢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We'll be here after the New Year.
新年过后,我们会再回来。
We won't forget you this holiday season.
假期里,我们不会忘记您的。
Thank you for your hard work and patience on this holiday season.
值此佳节,谨对您的辛勤栽培表示感谢。
Thank you for not as signing homework this holiday season.
感谢您没有留假期作业。
I look forward to your class after the new year.
我期待着新年过后,再上您的课。
Wishing you and your family a very merry Christmas.
祝福您及全家圣诞快乐。
A merry Christmas from all of your students.
Wishing you all the blessings of a beautiful Christmas season.
愿你拥有美丽的圣诞所有的祝福。
To Mr. Claus from Mrs. Claus.
圣诞老奶奶祝福圣诞老爷爷。
Don't stand under the mistletoe with anyone else but me.
除了我,不要和任何人站在槲寄生上。
To my dearest love on this joyous Christmas.
值此欢乐佳节,献给我的心上人。
For this and many Christmas to come.
为了这一个,也为了更多即将来临的圣诞节。
On this Christmas I have but one thing to say: I love you.
值此圣诞佳节,我只有一句话要告诉你:我爱你
You're 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 I ever received.
你是我所收到的最好的圣诞礼物。
I only want you for Christmas!
我只要你作为我的圣诞礼物!
I give all my love to you this Christmas.
值此圣诞佳节,献上我对你所有的爱。
Even though we are apart, you are in my heart this Christmas.
千山万水,隔不断我在佳节对你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