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感想
1、圣诞结的感想是什么?
感觉就是在最繁华的街市中,我是那个最孤独的人
圣诞结
演唱:陈奕迅
作词:何启弘
作曲:李峻一
我住的城市从不下雪
记忆却堆满冷的感觉
思念的旺季霓虹扫过喧哗的街
把快乐赶得好远
落单的恋人最怕过节
只能独自庆祝尽量喝醉
我爱过的人没有一个留在身边
寂寞他陪我过夜
Merry Merry Christmas
Lonely Lonely Christmas
想祝福不知该给谁
爱被我们打了死结
Lonely Lonely Christmas
Merry Merry christmas
写了卡片能寄给谁
心碎得像街上的纸屑
落单的恋人最怕过节
只能独自庆祝尽量喝醉
我爱过的人没有一个留在身边
寂寞他陪我过夜
Merry Merry Christmas
Lonely Lonely Christmas
想祝福不知该给谁
爱被我们打了死结
Lonely Lonely Christmas
Merry Merry christmas
写了卡片能寄给谁
心碎得像街上的纸屑
电话不接 不要被人
发现我整夜都关在房间
缓缓的响声 听来像哀悼的音乐
眼眶的泪 温热冻结
望着电视里的无聊节目
躺在沙发上变成没知觉的植物
Merry Merry Christmas
Lonely Lonely Christmas
想祝福不知该给谁
爱被我们打了死结
Lonely Lonely Christmas
Merry Merry christmas
写了卡片能寄给谁
心碎得像街上的纸屑
Merry Merry Christmas
Lonely Lonely Christmas
想祝福不知该给谁
爱被我们打了死结
Lonely Lonely Christmas
Merry Merry christmas
写了卡片能寄给谁
心碎得像街上的纸屑
谁来陪我过这圣诞节
2、大卫圣诞节到了绘本家长读后感
大卫不是贝克汉姆,他是科大这期新来的一名外教。这几天他心里很失落烦闷。因为快圣诞节了,用一句中国话来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工作的原因,大卫不能请假渡洋回家。他,想家了。
这几天,大卫上课失去了往日的精神。学生们猜出了他的想法,于是他们偷偷摸摸的准备着,想要给大卫一个宾至如归的感觉。
圣诞节前的平安夜。几个女学生一路拉拉扯扯的才把闷在屋里好几天的大卫拉进他们精心准备的圣诞屋。他们要专门为大卫开一个圣诞PARTY。
看到布置错落有致的圣诞屋,大卫感动的哭了。太神奇了!整个就是原汁原味的圣诞屋啊!
有绿色呈塔形的圣诞树,红色的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圣诞老人。屋子中间桌上还有学生们亲手做的火鸡大餐,当然还有许多圣诞节食品,姜饼、糖果等等。
正当大卫发呆时,一可爱女生蹦到大卫面前,脚趾轻轻一抵,一顶红色帽子就戴在了大卫头上。大卫用有点羞涩的口音说了句:“谢谢!”
同学们各自戴上了一顶圣诞帽,帽子各式各样的,有的是帽尖发亮的,有的是金光闪闪的。 大家一起吃起圣诞大餐。吃完后,大家唱着圣诞歌,撰写圣诞卡。并用早已采购好的圣诞礼物来填满圣诞袜,说说自己的圣诞愿望,然后再围着五彩缤纷的圣诞树跳起欢快的舞蹈。一件多么美好惬意的事啊!
大卫感动的说不出话来!中国人实在是太热情了!
第二天,大卫和远隔太平洋的父母通了几个小时的电话,大卫叫父母不要担心,圣诞节他不寂寞。是的,他不寂寞。这不,又来了几个可爱女生邀请大卫一起去买花炮。嗯?花炮?圣诞节没有放花炮这一项啊!也许是中国自己的风俗吧!大卫暗想。
大卫喜欢逛街买些东西,但这几天他一直没上街。因为之前,心情不好。昨晚才好起来,所以今天他毫不犹豫的答应和学生一起去走走。
大街上,充满了节日气氛。每个店铺都打扮的花花绿绿的。大卫感觉这种气氛很熟悉啊!哦!原来大卫感觉是对的,这不,他们来到多福超市买花炮,大门口就有一个圣诞老人站在那发糖,圣诞老人周围围着一圈孩子。大卫这次快跪谢他的学生们了,他泪流满面的对
着身边的几个女生一直说:“谢谢!谢谢!”大卫咋了?几女生惊讶的看着大卫。大卫说,“你们把大街都装扮成这样了,我还能不感动吗?”宾至如归啊!
这几天,大卫还收到了很多圣诞节短信。不过全是转发的,而且惊讶的雷同!这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移动派专人写好的,只为促进手机用户的消费。
买好花炮,他们还买了孔明灯。大卫和大家一起来到足球场放花炮,看着徐徐升起的孔明灯。大卫陷入了沉思。来中国快一年了,只有春节,他还能感觉到那么一点异域风俗。而其他时刻,中国好像就没有了自己的风俗。传说有5000年文化的中国就没有几个自己的全民性的节日?而才入住中国几十年的外国文化怎么就在这里这么红火?
大卫急忙打电话回家说:“爸妈!我在中国过中国圣诞节!”
3、看完(汤姆的圣诞节)这本绘本有什么感想
装饰圣诞树、品尝婶婶的蛋糕、听爷爷讲故事是每年圣诞节的保留节目。不过,汤姆最喜欢的还是能和巴西勒堂哥在一起。这次他们共同关心的事情是,圣诞老人会不会没法从烧着火的壁炉里钻出来?当然,圣诞老人从不让孩子们失望。
节日对于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呢?也许是美好的环境、可口的食物,但更重要的,是一家人暖融融地聚在一起,一堆孩子嘻嘻哈哈地互相打闹,还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传统——“圣诞老人情结”。最后对着壁炉喊“谢谢你,圣诞老人”的一幕,也许是童年最傻气也最幸福的时刻。
4、彼得和洛塔的圣诞节读后感
彼得和洛塔第一次跟绿姨妈、棕姨妈和紫姨妈过圣诞节,收到“圣诞山羊”的送来的礼物,度过了最美好的一晚。在听了紫姨妈给讲的“圣诞山羊”的事情后,两个孩子就打算去寻找,并托他在明年的圣诞节把礼物送给三位姨妈。后来他们找到了……
读后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就是在你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写出你的感受来。
第一部分:由读而引出感。这一部分就象一个帽子或引子一样,交代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这一部分一般来说要简明、开门见山,不要饶圈子。只要概括性说出感受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具体的感受过程。写法应采用边叙边议的方法,叙就是叙述所看的书报的感人的情节,议就是抒发我们的感受。要有层次有顺序把感一步一步推向顶点。叙述时要简述,抓住要点,不要抄原文。议论要真实得体,这样才能感人。这其实就是议论文的论述部分。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感就没有意义了。这一部分就是要把感受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感受落到实处。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同书报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比较,找出差别,提出改进的方法或建议。
5、关于西方节日,一点点感想
最近是圣诞节,好多朋友都晒了节日气氛,也有不少人晒怒视和抵制这个节日的言论,并且附上了我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和蹂躏的历史。。。,唉,不知怎么说。
其实我并不赞成把洋节过得太热闹,把自己的节日过得冷淡了。相反,我们要重视传统节日,但是是不是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杜绝洋节,太过绝对和极端,就像黑白两色就得二选一,绝对没有灰色地带一样。那。。。五一节,儿童节,三八妇女节。。。是不是也该杜绝?杜绝外物不是使自己强大的方式。洋节,就文化交流来说,了解了解也没有什么坏处。
只是觉得,圣诞节,有圣诞树,有礼物,有欢快的音乐,有blink blink的灯光,给人开心和放松的感觉。小孩喜欢这种唯美的灯光,大人也就开心。多一件事情让孩子开心,也不是坏事。圣诞老人也只是给孩子的一种美好的期待,很多人利用这种气氛与在乎的人一块开心玩耍,结局大都万家愉快!也就只是利用它的气氛,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的愉快感,仅此而已。并不是说我们多么多么地把它当回事。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被扣上中国曾被欺压的厚重厚重的历史,不免觉得过了,类似道德绑架一样的中国式情感绑架。
没有什么文字材料记载过圣诞老人曾经做过一件跟“美好”相背的事情,相反,他很慈祥,很耐心,很开心,很勤劳,时刻叮嘱小朋友要做个好孩子,他传递的都是正能量。我们现在说西方人曾经如何血洗我们国家,守护我们的不是圣诞老人,而是我们的子弟兵,是的,的确,守护我们的当然是他们,所以我们敬重可爱的战士们。但是关圣诞老人什么事儿?孩子们期待他就等于不敬重我们的战士吗?可以划等号吗?他也只是大人用来回答孩子们关于圣诞节等等系列幼稚问题的搪塞。毕竟,他已经存在于现在的孩子们的脑海里很久了,突然让孩子们从已有认知当中完全磨灭它曾经的精神存在,揭露他子虚乌有的“血腥面目”,对孩子,真是有点过分了。在西方人曾经欺压过我们中国的所有的事情中,没有一件事情是圣诞老人做的。相反,他会给战乱的儿童带去精神慰籍,温暖和希望,他守护的是孩子的美好和童真。破坏孩子的童真,是一件非常邪恶的事情。
话又说回来,杜绝洋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大家就都重视了吗?然而并没有。
不管有没有洋节,我观察到的是,大家不感兴趣的还是不感兴趣,想忽略的还是会忽略:春节,很多人不贴春联了,嫌麻烦;不点炮竹了,嫌吵闹;不给压岁钱了,嫌我给你,你给我,相当于没给也没得;元宵节不一定吃元宵,清明节祭祀没有了传统的食物,而是随便买一点,做一点,凑合凑合,还有的几年扫一次墓,或者干脆就不扫了,再或者随便糊弄一下就回家了;端午节也不是一定要包粽子,中秋节也没有全家一起祭月,赏月,品月。。。。很多很多。
年轻人越来越不懂风俗,习俗和传统;不是年轻人一方面的错,长辈也敷衍了事,传承传统,长辈不传,年轻人怎么承?所以,不是洋节的出现使得我们冷落自己的传统节日,它就是个存在,不管你过不过,在不在乎。不要把我们自己不重视传统节日的弊病归咎于外国节日的存在。归根到底,是我们自己的原因,一切都是内因起主要作用。就像有篇课文讲的网络对人的影响一样,不是网络百害无一益,而是人太没有自控能力。看待事物,不能太过绝对,适度最好。
以上本人陋见,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