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纪念品厂家
1、我国旅游纪念品专家有哪些
邓涛(Deng Tao):中国著名旅游纪念品专家,杭州人,毕业于浙江大学,他主张城市宣传的多样性,擅长把城市文化植入到旅游纪念品中,在旅游纪念品创意过程中又创造了城市文化。他作为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特许礼品总策划,负责其全部产品的创意及开发,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文化,有100款设计作品被中国第一个以会展为主题的博物馆——杭州西博会博物馆收藏并专题展出,其个人近五年均作为中国业界唯一人选入选《中国商业年鉴》业界名人,国内外著名媒体对他进行过多次专访,被中国多个著名旅游县、市政府聘为专家顾问,已成为这些城市宣传乃至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他在国家级《中国商业年鉴》2006年刊上发表的有关论文如下:
我国旅游纪念品开发ABC
——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特许礼品总策划
杭州万科礼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邓涛
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融入到我国的旅游纪念品中,可以形成我国旅游发展的优势产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中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和特色商品,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增加旅游创收、创汇”。近年来,我国旅游事业发展迅猛,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速度却相形见绌。旅游纪念品是地方旅游开发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最具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的利润增长点,是实现旅游经济增长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的关键。
有旅游,就要有旅游纪念品。世界各国著名旅游胜地都有精美的旅游纪念品,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耳坠及建筑模型、巴黎圣母院的建筑模型、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匙扣、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小瓷鞋” “小风车”、日本东京的和服娃娃,韩国汉城的朝鲜小腰鼓等等,每一个旅游纪念品都留下了这个城市的浓烈情调和鲜明的特色,是一个地方文化和风物的缩影,使人睹物思情、难以忘怀,因而旅游纪念品是旅游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就像结婚要有钻戒作为纪念一样,旅游也要有物的东西证明曾到此一游。作为一次旅游经历只是曾经拥有,而带回家的旅游纪念品则是天长地久,看到它,就会想起一个地方,想起一段往事。
旅游是由“食、住、行、游、购、娱”六大相关要素组成,其中前三项属于基本的旅行活动,能体现旅游本质的,主要是游览、购物和娱乐等活动。他们唇齿相依、互为链动、共同发展。以前旅游业基本上是门票经济,随着旅游从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发展,娱乐、购物等支出所占比例将进一步上升。据统计,“购物”的收入占整个旅游业收入的国际标准是30%,以购物而闻名的中国香港竟可达到60%,在中国大陆约占20%。而“购物”又是主要的并以纪念品为首选。由此可见,旅游纪念品不仅是宣传这个城市的一张名片,而且是旅游业的一颗名副其实的“摇钱树”。一项调查显示,75%以上游客因买不到心仪的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或空手折返、或随意买个东西凑数而感到美中不足,甚至有虚有此行之感。有外宾问:“难道中国几十年只有大红结卖吗?”现在全国旅游景点中便携价廉的中国特色纪念品极度匮乏,游中国有钱花不出。有专家指出:好的旅游纪念品就要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样,根植于本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深厚的文化意蕴。比如在悉尼,那些用长毛绒做成的澳洲袋鼠,以及将悉尼歌剧院、悉尼海湾大桥做主题的摄影与绘画作品;在韩国济州岛的国家火山公园,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是用火山石做成的各种工艺品等等。
那么,什么是旅游纪念品呢?
我国旅游纪念品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或地域特色。它带有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便于携带,做工精细,创意新颖,包装要拿得出手。
各地的旅游纪念品可以按下列思路进行开发设计:
1.以当地旅游自然风光及建筑物、名胜古迹、历史人物、民俗风情、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等为题材进行产品设计,如杭州的“三潭印月”、北京的“长城” “故宫”、西安的“兵马俑”、上海的“东方明珠塔”等等,都可以作为当地旅游纪念品的题材。
2.以当地现成的原料进行产品生产设计,如:南京的雨花石、宜兴的紫砂壶、无锡泥人、鞍山的岫岩玉雕等等。
3.以当地特有的传统工艺进行产品开发,而这种传统工艺又是经过长期积累的一种文化精粹,如:天津的“泥人张”,杭州的“王星记扇子”和“张小泉剪刀”、苏州的“双面绣”、洛阳的“唐三彩”等等。
现有旅游纪念品的品种可归纳为:
建筑模型、明信片、钥匙扣(链)、雕像、工艺摆件、冰箱贴、茶杯垫、打火机、T恤衫、太阳帽、雨伞、毛绒玩具、各种小刀(裁纸刀、水果刀)、扑克牌、徽章、各种首饰及车挂、镜子、工艺定时器、书签、扇子、纪念手表、杯子、旅行水壶、各种笔、纪念币、文物复制品以及当地传统产品等等。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要避免豪华、昂贵,最好的旅游纪念品往往是原始古朴又有地方特色的小东西。
目前,我国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相当滞后,产品雷同,缺乏特色,不少地方甚至还停留在传统的“土特产”的层次上。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培育缺乏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缺乏一个权威的协调机制,缺乏从市场、资金、服务等多方面的政府指导和扶植,缺乏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总之,单靠企业的作为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是形不成气候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化运作”的旅游纪念品开发模式。
各地政府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制定当地《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规划》,由政府权威机构建立协调机制,从市场、资金、服务等方面指导和扶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旅游纪念品研发基地。
2.发挥专业公司特长
发挥当地龙头企业的特长,选择在创意、研发、加工、营销等方面具有整体优势的专业礼品公司主导当地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让这批业务精、实力强、理念新的专业公司做开发旅游纪念品的带头羊。
3.政府在开发资金上给予支持
旅游纪念品既然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宣传这个城市的一种手段,也是政府增加税收和就业的一条途径,而且市场需求也明摆在那里,那么政府是不是可以从财政上支持这个产业呢?对于研发难度大、投入模具费用大的旅游纪念品,政府可以给予补贴资金,“论功行赏”。所拨资金可以分为:研发资金和优秀产品奖励两个阶段,即事前和事后拨款,以考核实效,鼓励再开发。
4.加大旅游纪念品的销售力度
通过政府协调,组织旅游网点、旅行社团队及政府有关部门采购等方式进行旅游纪念品的行销。通过旅游纪念品相关会展、设计评奖、媒体报道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支持旅游纪念品的销售。甚至可以鼓励龙头企业在旅游景点建立旅游纪念品连锁专卖店,统一门面、统一货源、统一价格。
5.保护产品原创权,政府实行监管
由政府负责为旅游纪念品原创权提供法律保障,并加大市场监督力度,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从而保护了企业开发旅游纪念品的积极性。
6.通过有影响力的城市活动,来带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如政府主办的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会,都将带动当地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销售。
总之,根据有些城市的经验和我国旅游纪念品的发展现状,我国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需要各地政府的重视和引导,特别是2008北京奥运会将为全国各地带来大量的国际游客,加上国内已经成熟的黄金周经济,发展我国旅游纪念品产业、实现旅游经济增长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已迫在眉睫。
2、去杭州旅游买什么纪念品好?
杭州那边买衣服什么的特别便宜,品牌的打折打的厉害。
龙翔往北走有杭州最有名的百货商店:银泰百货。里面全是高档货。五一打折也打的多。
龙翔往南走,你会到达清河坊,那是一条古街。建筑全是古代分格,那里也有店面,很多都保持着古代的样式。那里可以买到杭州特有的纪念品之类的东西。
3、古镇三河最有意义的旅游纪念品?
千年古镇三河,最有意义的旅游纪念品是三河油纸伞,它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积蓄,有着别样的水乡古镇的意义,也代表了古镇特色,意义深刻!支持!
中国的几个油纸伞制作基地
油纸伞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安徽三河,四川泸州、浙江余杭、江西婺源、湖南长沙、福建福州、云南荥阳、台湾美浓等地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油纸伞制作基地。
★安徽三河油纸伞
中国合肥三河古镇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有四百多年历史,主要特点是美观大方,经久耐用和很好的收藏价值,也是油纸伞江南地区历史上生产时间最长的生产基地.
三河古镇油纸伞、扇工艺品厂专业从事油纸伞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与油纸伞文化的推广。公司在继承传统油纸伞传统工艺制作的基础上,融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融于一体,追求古典与时尚的统一,广泛适用于装修、舞蹈、道具、礼品、旅游、装饰、婚庆、祝寿、礼仪、情侣、收藏等。
三河油纸伞以优质优质木竹、皮纸、桐油等制成,主要工序为削伞骨、锯葫芦、组合伞架、煮晒伞架、装伞键、裱皮纸、伞面题画、修卷伞页、漆桐油、穿饰线、套柄锤和结伞顶,共有近三十道工序。
★四川泸州油纸伞
四川泸州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有四百多年历史,主要特点是经久耐用可以长期做雨具,是历史上最大的雨具大红伞生产基地。
洋伞流行后,泸州油纸伞的工艺日渐式微,油纸伞工序繁复,制作成本高,利润少,难以吸引年轻人入行,2000年当地只有十多名老工匠继续这门工艺,当时不少人担心泸州油纸伞会失传,经过几年的努力,泸州会制作油纸伞的人逐渐增多。
现时仍然以传统古法制造油纸伞,20多道工序全手工操作,从削竹到描绘图案都是全手工,没有使用机器。材质也固守传统,比如伞托,必须是从大山里砍伐下来的通木。质量控制严格,要求“四沟”平整不露接头、“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猪鼻孔”,涂桐油也要求均匀。图案也很讲究,切合不同喜庆场合。
泸州油纸伞由于制作工艺古老传统,经久耐用,是目前国内油纸伞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引导与支持油纸伞业的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仅的将来,泸州油纸伞一定会重现昔日的辉煌。
★浙江余杭油纸伞
浙江余杭的纸伞制作至少230余年历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远九房开设伞店。余杭油纸伞有渔船伞、文明伞等多个品种,由于技术精良、用料上乘,做出来的伞经久耐用,日晒雨淋也不会散架和穿裂,很受欢迎。从前不少外地香客途径余杭都会在半夜叩门购伞,作为礼物送给家乡的亲友。
1951年,浙江省选择余杭纸伞为手工业合作化试点,组建“雨伞生产合作小组”,又在1952年底,建立“雨伞手工业合作社”,成为全省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受国内媒体广泛报导。随着市场上出现钢制骨架的晴雨两用伞,这种纸伞逐渐被淘汰,余杭油纸伞技艺亦濒临失传。
直至2006年12月5日,余杭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姜军在瓶窑塘埠村驻村入户时,制伞老师傅刘有泉向姜军表示想恢复余杭纸伞,为当地当地山民开发旅游商品致富,迎合近年农家乐旅游的潮流。刘有泉于油纸伞开始被淘汰时就萌生了把这种传统工艺继承下去的念头,不久在富阳找到一个生产竹伞架的厂家,用几百元人民币买回了100把竹伞架。但他当时没有掌握加工工艺,只能保管好这批伞骨架,保管了三十多年。《城乡导报》于12月7日头版头条报道《寻找制伞师傅恢复“余杭纸伞”》,引起当地人高度关注。至12月19日,四位老师傅房金泉、陈月祥、沈丽华、孙水根于瓶窑镇塘埠村聚首,商议恢复余杭纸伞。他们在2007年1月凭着灵巧之手,成功恢复制作油纸伞。他们在瓶窑塘埠村传授技艺,带动山区一大批竹农致富。余杭区文广新局把纸伞作为民间手工技艺项目进行重点保护,浙江省文化厅也把余杭油纸伞列入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6月,余杭纸伞于杭州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展出。
制伞手工技能要求高,制伞人要以自己的技巧经验来完成,技艺以师徒相承,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及个人的悟性、长期实践体会掌握,学徒须三年方可出师。所用的工具由铁匠专门打制,伞的用料也很讲究,以上好桃花纸为伞面,在柿子漆里浸透,一张一张黏贴在伞骨上。柿子漆是在油柿青的时候,把油柿捣糊榨出的柿子汁,既有黏性又不会把桃花纸黏住。以竹、木制伞柄和伞骨,用发线扎好,伞面糊好后绘上图案,涂上桐油,然后在室内吊起阴干,至少要经过70多道工序,包括锯竹、刮青、平头、劈骨、锯槽、削骨、排伞骨、穿伞、糊伞、装柄等。
★江西甲路油纸伞
江西婺源甲路村生产的油纸伞技艺古朴、造型美观大方,坚固又轻巧,所谓“金溪斗笠甲路伞”。相传宋朝时当地人马庭岚被封为丞相,从京城带了一把油纸伞回乡,甲路人便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制伞。
甲路伞1943年为全盛时期,产量曾高达二十五万把,出口外销十七万把。2000年代初只有三名超过八十岁的老人传授技艺,原材料之一油柿树为濒危物种,甲路油纸伞因此面临失传。有见及此,当地制伞业改良工艺,开发出天然树叶、恢膜纸等新品种,提高了油纸伞的质量,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该县鼓励农民学到技术后在家进行初加工,然后由伞厂进行深加工,进行大规模生产,现时中云、赋春、许村等多个乡镇形成了一大批专业者。
甲路纸伞以优质优质木竹、皮纸、桐油等制成,主要工序为削伞骨、锯葫芦、组合伞架、煮晒伞架、装伞键、裱皮纸、伞面题画、修卷伞页、漆桐油、穿饰线、套柄锤和结伞顶,共有近三十道工序。
★湖南长沙油纸伞
湖南长沙的油纸伞业有一百多年历史,长沙有史可查的最早的伞店是陶恒泰纸伞店,由陶季桥于清朝咸丰年间创办,几年后又在附近另组陶恒茂纸伞店。“陶恒茂”的伞做工精细,谨守祖传工艺,选料考究。以越冬老竹中筒、上等云皮纸制作,结边要用自纺的土纱。而且操作细严,用丝棉盖顶层,中骨用头发绳穿结,伞边用士纱夹头发绳,用粗丝线,伞胚制成后一律集中到三伏天用生桐油连续上油三次,质量优良,赢得信誉。
1900年,梁敬庭在长沙市北正街梁宏茂伞店学艺后挂牌梁宏发伞号开业,生产老式明油、黑油纸伞和特制鸭棚用大伞,出产的纸伞做工精细,经久耐用,得到“湘潭木屐,靖港油伞”的美誉。1921年,潘馈清兄弟创办菲菲伞厂生产纸伞,除了传统的绘花外,还有喷花、印花和贴花,图案亦多种多样,远销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并于1929年的中华国货展览会上获优等奖。当地生产的油纸伞最高年产接近三万把,直至1975年2月,靖港雨伞社被撤销,靖港油纸伞停产,长沙其它地区的纸伞业亦式微。
长沙纸伞原料为皮纸、楠竹、棉纱、发绳、桐油、柿子水、颜料、牛角及木材。
★湖北汉口油纸伞
湖北汉口苏恒泰伞店出产的油纸伞有百多年历史。1864年,来自湖南的苏文受积蓄了30串(1串为1000文),开始尝试投资在家制伞,他把学过的造伞技艺改良,成品经常总是供不应求。不久就在汉正街关帝庙魁斗巷口开了苏恒泰伞店,雇工12人,带学徒3个,一个月能卖500把600把,并带动了当地的雨伞市场。之后在大火路先贤巷开设了作坊,生产方式由一人生产整把伞转为五人一组分工制造伞子。同治九年,苏恒泰月销雨伞700把,年获利接近200串文。
苏恒泰的伞用料上乘,伞骨用湖南茶陵竹子,伞柄用湖南益阳木材,桐油用常德出产的,皮纸用陕西郧皮纸,柿油用湖北罗田县的,可用上8至12年。很受当地人欢迎,江汉平原曾经流行于结婚时买红蓝苏恒泰伞各一把,男持红、女持蓝,以喻“红男绿女,婚姻美满”之意。直至1970年,苏恒泰油纸伞停产,这项民间工艺也在当地绝迹。
★福州油纸伞
油纸伞是“福州三宝”之一(另两种是脱胎漆器和牛角梳),在从前福建福州人的生活当中有重要的地位,当地有句俗语叫“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人所带包袱中都有伞。福州的油纸伞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来自中原和江浙一带的人把造伞工艺带到福州。清朝进入了繁荣期,清末民初时全市雨伞店号最多时达300多家,辛亥革命后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福州市民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大力提倡使用。
福州油纸伞用料必选当地或附近地区出产的优质材料,伞骨必用闽北五年以上,弹力强、韧性大的的青山老竹,一把伞必须经八十三道工序才算完成。以中亭街上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有“选料精,上油腻,绘花雅”的特点,所用之竹材必须为青山老竹,伞面的纸必须为福建省特制的棉纸。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评委们检测杨常利出产的“双喜牌”纸伞,发觉它可承受1170次的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以五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长时间泡在沸水中,不脱骨、纸不烂,因而获得优胜奖殊荣。1933年在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也获得奖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多次获福州市人民委员会授予名牌产品称号。
福州的制伞传统工艺分有制伞骨、制伞、伞头、伞柄、绘花等五部艺,其中以“制伞”虽属主流,但也只是完成“伞胚”、“上油”、“装配”等工序,须由别处买进伞骨、伞柄、伞头等。做伞骨最好的是“后洲帮”,1950年代“后洲帮”张开绿所制伞骨如同一节麻竹筒,看不见缝隙,注水不漏。制“伞柄”最有名的是洋中亭王依犬家。伞画师以程家宝、林永钦、刘梦秋最著名,程家宝字画俱佳,林永钦擅画花鸟、人物,刘梦秋的“洋山水”也颇有名气。
大跃进时,当地各伞厂合并为“福州雨伞总厂”,不久因为温州仿绸伞的竞争,该厂就派出林永钦到温州学艺,改良了福州油纸伞,并于当地和东南亚畅销。文革后因为布伞流行,福州油纸伞就由实用品转向工艺品发展。1985年,该厂生产的油纸伞远销日本、欧洲和东南亚,三年后先后退出欧洲和东南亚市场。近年又把纸伞原料和工艺改良,每把伞有72条伞骨,撑起来大,合起来小,状似蛇腰,故名“蛇伞”。
1990年代,福州市委领导林爱枝到美国西雅图参加全世界花伞艺术节,并展示一把红色大伞,全场轰动。 福州雨伞总厂于1997年倒闭,福州纸伞业也因此式微,现时只有福州西门的一个作坊继续生产纸伞,出口至日本。一些造伞工匠虽然已经转业,仍然希望能振兴制伞业,希望当地政府扶持。
★福建洋口油纸伞
福建南平洋口镇油纸伞,是福建纸伞“三口”名牌之一(另两个为水口、闽清口),于二十世纪初开始生产,最高年产量达五万多把。赣东南一带姑娘出嫁曾以有此随嫁为荣,1970年代开始,传统油纸伞逐渐被新式的布伞和折迭伞取代,当地就由生产实用为主的伞改为生产小巧玲珑、轻巧美观的小花伞,伞面以手工绘制各种图案。
★云南荥阳油纸伞
云南腾冲荥阳村的制伞业有二百多年历史,传承了九代,又叫做“纸撑子”。相传当时在腾越城县衙当师爷郑以公闲逛时结识了西街的姓张姓周的两个懂做纸伞的师傅,跟他们学到手艺并带回家乡,代代相传过去当地生产的油纸伞供应整个滇西市场。当地很多客家人聚居,最喜爱油纸伞,村长郑传国指该村过去80%的村民都会做纸伞及其它编制品,而且是世传。如今村里仅余四家人仍然在制作油纸伞,会做的人共五人,其中三人已年逾古稀。现时以郑家朝一家的手艺最好,用料讲究,涂料中的天然桐油和柿子水都要依古法调配,成品坚固美观,一天只能做一两把,他所制的油纸伞曾获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三等奖。另有郑映楼做的大纸伞,因为过去商家喜欢在店前摆放大纸伞,可以挡雨遮阳,招商引客,因此又有“照铺伞”之称。现在他们都只是在农闲时才制伞。
该处制作的花纸伞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式样美观,质量好,曾一度热销保山、大理、昆明等地。1950年至1951年从业57户,年产雨伞4万把。1952年60户90人,年产量达3万把,其中大伞占10%,1953年走国营贸易、合作加工之路,提高了规格质量,围线由的四道加为六道,当年盈利(含税收)约1.3万元人民币。1954年有62户,92人,产品大量销往少数民族地区,并销往保山、县城及出口缅甸。1958年至1960年,国营三化厂生产过油纸小花伞。1965年后由于布伞和尼龙伞取代了油纸伞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小油伞停产,仅有少量的大油纸伞卖给路边摊使用用。近年当地纸伞业再度引起注意,又恢复了小花伞的生产,作为工艺品,但产量不大。2006年5月21日,腾冲县文产办主任周特等人到当地纸伞制作基地视察,寻求纸伞产业化发展道路。现在当地制伞主要是为了传承民间工艺。
纸伞以云华、古永等地出产的毛竹和当地的木料为伞柄、伞骨,伞面用界头买来的构皮纸蒙上、涂上坝子油或桐油,称为“绿衣子”,工序包括削伞骨、绕线、裱纸、上柿子水、收伞、晒伞、绘画、装伞柄、上桐油、钉布头、缠柄、穿内线等,平均制作一把伞约需半天时间。
★台湾美浓油纸伞
除大陆制作油纸伞外,台湾美浓至今保留油纸伞制作。油纸伞制作方法完全是用手工,细长的伞骨,都是用从台中运来的“孟宗竹”经浸水后削成,竹身硬而富有弹性,因为本身具有的糖分全部去除,所以不会惹虫遭蛀。再经过钻孔、穿线,一顶圆形的纸伞骨架就此成型。接着将成扇形的绵纸,用棉子油一片片粘在骨架上,曝晒之后,涂上防水桐油。油纸伞就制作成功了。上过桐油的纸伞,既有防水的功能,又可增加棉纸的韧性,更使原本单调粗俗的棉纸变得亮丽透明。
4、三亚有什么旅游纪念品?
海南三亚特产导购
椰子食品(椰子糖果、椰丝、椰子糕、椰子酱等);咖啡豆、速溶咖啡、椰奶咖啡等;袋装、散装生腰果仁和袋装即食果仁;颗粒胡椒和加工好的胡椒粉等。这些产品在红旗街可购买。
椰雕在商业街各店面有售。
形状奇特色彩斑斓的虎斑贝、鹦鹉螺、白玉贝、夜光贝、七星螺、五爪螺以及可作烟灰缸的马蹄螺,渔民用作号角的大角螺等。在亚龙湾贝壳馆、市区工艺品商场有售。
天然水晶(水晶项链、手链、胸坠、耳坠)在市内工艺品商场有售。
标本(蝴蝶标本、蝴蝶画、风筝等)在亚龙湾蝴蝶谷有售。
珍珠(海水珍珠、淡水珍珠、珍珠项链、珍珠粉等)在海润珍珠科学馆、京润珍珠文化馆等场所可购买。
用海南产的黄牛角和水牛角雕刻,拼接而成的牛角雕在市内商业街可购买。
热带果脯(芒果干、益智果等)及热带水果(椰子、菠萝、菠萝蜜、荔枝、芒果、番石榴等)主要购物场所在红旗街。
海产干品(鱼干、干鱿、贝类、海参、虾仁、海蛇干、鱼翅、鲍鱼、沙虫等)此类产品在大东海友联海产品超市有售。
鹿制产品:美容系列(洗面奶、护肤霜、沐浴夜等)和滋补系列(鹿草片、鹿血酒、鹿骨酒、鹿鞭、鹿肉干等)在天涯海角仙鹿园、市百货商场有售。
特色茶(苦丁茶、鹧鸪茶、香兰茶、绿茶和特色茶具等)在三亚市西河西路祥泰大厦一层聚茗阁有售。
特色酒(鹿龟酒、山兰玉液、金岳玉液、坡马酒、槟椰酒等)在天成商场、红旗街有售。
海南岛岛服:“把海南风情穿回家”,这就是三亚知名品牌“诗尼娅”,别名也称为海南“岛服”,岛服色彩鲜艳,质地优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5、成都哪个地方有卖旅行纪念品的 ?
可以定制,上海亚银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