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小吃
1、想问国庆节仰光哪里好玩
1、维桑海滩
维桑海滩是位于缅甸西南海岸的一处度假胜地,距离仰光260公里。维桑海滩连绵15公里,为缅甸之最,海水清澈湛蓝,游客稀少,绵长的白沙上几乎看不到人,海面上只停泊着两三只船。相比于普吉岛、巴厘岛这样的度假胜地,维桑海滩的前排海景别墅只有100美金左右,整个酒店房间不多,游客自然也不多,非常适合挖寻无人海滩又顾虑住宿设施的游客度假。
2、仰光大金塔
仰光大金塔位于圣丁固达拉山上,是仰光的最高处,也是缅甸佛教信仰的中心。尖锥形的主塔近百米高,塔身被金箔包裹,周围悬挂着上千个金银铃,塔冠上镶嵌着数不清的宝石,塔尖还有一颗76克拉的巨钻。耀眼的大金塔在早晨和傍晚阳光斜照时更加熠熠生辉,晚上还有亮灯,无比恢宏。作为仰光的必游景点,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此拜佛、观光,节日时更是拥挤。
3、仰光中国城
仰光的唐人街已拥有数百年历史,聚集着约15万当地华人、华侨。街面的景象看上去有点像中国20世纪60年代的模样,陈旧而古朴的色调让人浮想联翩。中国城除了有众多的小商品店、小吃店以外,还有华人的祠堂、寺庙。许多华人在这里开餐馆,水饺、拉面等中餐一应俱全,爱吃中餐的游客可以在这里吃到相对正宗的中国食物。
4、缅甸民族村
缅甸这个国家虽然不大,但是民族众多,有超过1300个民族。而缅甸民族村内就是收录了这些民族的部分文化、工艺特色。民族村不大,缅甸各个城市的知名景点的浓缩版错落在四处,非常不错的植被绿化覆盖与清澈的湖水交相呼应,非常具有当地风情。此外,园内设有民族工艺品商店,您可以再次体验缅甸服装和购买手工艺纪念品。
更多关于国庆节仰光哪里好玩,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0d1a5f1618070198.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请问,缅甸的土特产是什么?
1、珠宝翡翠
缅甸是世界著名的珠宝玉石出产地,盛产的红宝、蓝宝、翡翠等珠宝玉石,品质上佳,要说去缅甸买什么便宜,不得不提珠宝。
在缅甸的各个传统市集、观光区或是中大型购物商场,都有售卖珠宝的摊贩,有的只需要几美元,有的则开价就数千美元,真假难辨。旅客若是想要购买货真价实又价格便宜的珠宝,建议到有政府执照的商店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2、木雕
缅甸的木雕很出名,最珍贵的要数由柚木,黑木,还有花梨木这样名贵的材料的雕刻而成的工艺品,体态与木纹肌理浑然天成,加之雕刻师们以恬静、圆满的内心世界面对生活去创作,赋予了木雕盎然的活力。
3、缅甸木偶戏
缅甸的木偶戏非常有名,从仰光到曼德勒,再到蒲甘,都有木偶戏的表演,而曼德勒更是出产木偶戏大师的城市。关于木偶戏来历,一说从中国南部传入,一说贡榜王朝波道帕耶王时剧务大臣吴多首创。
4、缅甸服饰—笼基
缅族的服饰与中国云南傣族相似,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男裙称“笼基”,女裙称“特敏”。男人穿的颜色深,大多是格子,女人的则是五花八门,争奇斗艳。
仰光到处都有笼基卖,一般4000基亚一条,最好的会到25美金一条。仰光的昂山将军市场是笼基的海洋,可以买布请他们当即做,只需要几分钟和1000基亚左右的加工费。
5、漆器
缅甸漆器以式样精美,做工精湛闻名于世。据史料记载,漆器制作起源于12至13世纪的缅甸。缅甸当地有大量手工业者从事制作漆器这种传统的手工艺,尽管制作漆器的程序复杂,但在缅甸劳动者眼里,它们却是千姿百态、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
6、特纳卡
特纳卡,云南人管它叫“水粉”,是用thanakha树的树干磨粉,加水成糊状涂在脸上,可以滋润皮肤、防晒,当地男女老少都用。小瓶的随身携带装在路边小店和一些guesthouse都有售,大约500基亚一瓶。
7、沙画
在蒲甘逛佛塔林,经常可以在著名佛塔的周边看到售卖沙画的摊贩,老板兼画家的手工艺人有时席地而坐手持画布细致的用沾满沙粒的笔刷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画面有原始图腾崇拜、佛塔林全景、佛像等等。
3、缅甸旅游有什么好玩的?当地有什么特色美食?
机票与签证
请自行搜寻网上很多机票签证攻略。
货币与换汇
在缅甸换钱,有人说仰光的汇率最好,在娘水也换了一次觉得汇率也是不错。以上都不是重点,最要注意的是在缅甸要拿完美无瑕的美金去换缅币,不能有任何不小心的笔画或注记,不能有折痕。但是当你换好缅币,看到手上那叠烂到在掉在地上可能会被当成垃圾的缅币时,会有种又好笑又好气的感觉。
美金就是要这种刚从银行出门的, 缅币再烂再黑都会收。
网卡、邮票
网卡,半夜抵达的班机,卖网卡的店家都已经打烊了。隔天一早在仰光街头随便找一家办理,有点忘了是买多少G,耗时约半个小时,我看那个店员小弟很忙,总之,花了我8000MMK。
邮票,寄回去的明信片的邮票是在蒲甘的邮局买的,一张明信片贴1000MMK。
缅甸邮局
巴士车票、仰光市区交通
搭长途巴士,已经是旅游缅甸必做的一件事,除非狠下心撒钞票全程用飞机接驳。行前用大家最推的JJ BUS订票,但是不管是APP还是官网订位都不接受的信用卡。另外一个大家也是大推的Elite巴士公司,Elite也有官网可以直接刷卡订票了。
除了两家众所皆知的巴士公司,想要订其他巴士公司,则可利用以下两家订票网Star Ticket与Myanmar Bus Ticket。有人说可以比较两家票价,或许有一家会比较便宜。试查询了我要的日期从仰光到浦甘,后者的网络订票手续费很高每人USD 3.18,但是前者只要一个人USD 1。
Star Ticket给的电子票券, 请记得带此票券到乘车处报到
想要搭乘的巴士如果是人工订位的话,就大胆的订下去刷卡付费。订票网站会先寄一封收到订单的信,这封信是说24小时内会回复是不是有位子,如客满会全额退费。巴士公司回覆很快,30分钟已经收到回覆,E-BUS ticket上面也已经备注座位号码。
我们这次总共坐了两趟夜巴,仰光到浦甘搭乘比较Local的巴士公司Khine Mandalay ,娘水到仰光则是搭乘JJ Bus做比较。上车一样都有毯子、电视、USB充电、水跟点心,最大的不同是车内装潢一个比较花俏一个比较内敛,一个已当地人为主一个都坐满了观光客,JJ Bus多了小桌子与靠窗有插座,还有借耳机的服务。如果想要多喝一点啤酒,下次去绝对会选择一般的巴士公司,我个人是觉得舒适度没有很大的差异。
仰光市区的交通,我们搭过一次公车到大金塔,200MMK,刚好是有冷气又写阿拉伯数字的公交车。车上的缅甸青年很好心还会让坐,我看起来没有很老也没有很胖,我相信是遇到好青年,因为巴士站不是直接停在大金塔门口,有为青年也很热情的提醒我们该下车了。
另外一个交通工具就是Grab,好处就是不用跟出租车司机讨价还价,也不用怕被绕路,价钱我想应该也是跟Uber一样是浮动的,可以接受就订车。从娘水坐大巴回到仰光长途巴士站后,天都还没亮,JJ BUS绝对是那些出租车司机的最好目标。一下车,看到老外对着出租车司机说你们的车资贵到离谱之时,我跟心爱默默地走出月台,手机正搜寻Grab想着要订车吗?旁边就站着一个Grab司机,马上成交,不用烦恼订车之后在超级混乱的车站找不到司机。
人力三轮车,在仰光最后一夜发现的有趣交通工具,一台车可以坐两位,穿梭在仰光车水马龙的大马路上,绝对推荐。
坐后座比较有趣
美食与虚脱的菊花
缅甸的食物好吃吗?撇除某些料理真的辣到嘴巴合不拢及立马肚子开始跳DISCO,缅甸的食物真的还不错,传统的茶叶沙拉,口味特别,还可以把原料带回国送人,仰光路边摊的内脏卤味也是一绝,沾酱与竹签不用怀疑也是重复使用。
缅甸的卫生其实真的没有很好,初来乍到的与心爱可是连续拉了三天才渐渐锻炼出坚强的胃,至于小菊花我们就先淡忘他的伤势吧。克服拉肚子难关之后,包准大家会爱上缅甸食物。
仰光999 Shan Noodle House, 我点了道地的掸邦面跟招牌炸豆腐。小小的店面很干净, 当地人跟观光客都很多, 我觉得很合口味 (因为不辣)
扣掉啤酒跟奶茶, 甘蔗汁就像是我们在缅甸的奶茶,加柠檬最好喝,如果不想拉肚子建议是不要加冰块, 但是爽度立马降低一半。
缅甸的早餐, 油条与葱油饼加豆泥再配上一杯缅甸奶茶 , 这就是缅甸人一天的开始。
4、缅甸的著名食品有哪些?
1、缅甸特色咖喱饭
缅甸特色咖喱饭常包括米饭、馅饼沙拉、一小碟油炸蔬菜、一小碗汤和一大盘新鲜的半熟蔬菜以及香草,吃的时候配着蘸酱。
蘸酱有ngapi ye(一种缅甸当地的蘸酱),一种水分多的鱼味酱,还有balachaung,一种辣椒、大蒜和油炸干虾仁的混合物。
2、鱼汤米线
缅甸人不仅喜欢用它作为一天最重要的早餐,有的时候还喜欢用它来招呼客人,所以在缅甸旅游或者是工作的你们,一定要来上一碗鱼汤米线。
3、椰浆饭
椰浆饭的制作很有特色,在米饭为主食的前提下,配上鸡蛋、黄瓜、小菜、辣酱、柠檬等等。
4、发酵茶叶沙拉
这道茶叶沙拉了很出名。缅甸人常把茶叶当做甜点吃,但有时候茶叶也会作为茶叶沙拉的原料出现。
5、甜品小吃
缅甸的甜点(统称为moun)并不单独作为甜食来吃,而是作为小吃,尤其是在早晨和下午与茶搭配在一起来吃。
好吃的缅甸甜食有hsa nwin ma kin,一种由耶汁、酥油和葡萄干混合的小麦粉做成的脆糕;bein moun和moun pyit thalet,缅甸式的煎薄饼,又香又甜,和英国的小圆饼很像。
6、鱼板面
缅甸的国食是鱼板面——一种盛在丰盛的鱼汤里的米粉,通常配有香脆的香蕉片。
鱼板面上通常会装饰有卤蛋、阿恰布、油炸蔬菜或者一碟小扁豆粥。它通常用酸橙汁或者干辣椒来调味。
5、缅甸人的生活习惯、风俗?
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乳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鲜美。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服饰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拓展资料
缅甸人: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总人口5141.9万(2014年),主要民族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民族: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宗教:
缅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约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灵论。
缅甸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缅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们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经文,尤其是《吉祥经》,是缅甸人民的生活哲学,深深地印入人们的心灵中。缅甸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参神拜 佛,信众一路赤脚走去,不能穿鞋或袜子。不能对寺庙、佛像、和尚有任何轻率举动,不能穿过短、过透的衣服。在缅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须入寺庙当一段时间 的和尚,过静修生活后才能还俗结婚。缅甸人对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来化缘,他们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财物送给和尚。缅甸人虔心向佛,民风淳朴、 和善,社会犯罪率比较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缅甸人
6、新加坡有哪些小吃?
海南鸡饭
别看冠着“海南”的名头,又是一道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套餐,可它却被新加坡人奉为自己的国菜。“海南鸡饭”确是来自海南,在几十年前随着当时的移民来到新加坡,一直风靡到现在。香嫩多汁的鸡肉配上芳香扑鼻的鸡油饭,别忘了挑选最合你口味的酱料,虽说通常只有辣椒酱、生姜汁和黑酱油三种选择,但每家鸡饭店的酱料都有自己的独门配方。哪家的酱料最带劲,哪家的鸡肉最嫩滑,哪家的米饭最爽口,新加坡的老饕们个个如数家珍。
推荐里峇峇利路(River Valley Road)的文东记(Boon Tong Kee);普威斯街(Purvis Street)的Yet Con;克罗士街上段(Upper Cross Street)芳林大厦熟食中心(Hong Lim Market& Food Centre)的龙记鸡饭(Long Kee Chicken Rice)。
田鸡粥
所谓“田鸡粥”,并不是将田鸡和米粥熬在一起,而是将两样分开做、一起吃。田鸡有两种口味,“姜葱炒”和“宫保”。我更偏爱“宫保”口味的,因为有些辣,而且更加入味。
推荐芽笼(Geylang)9巷新来来鸿运美食中心(New Lai Lai Hong Yun Food Centre)的狮城田鸡粥。
Laksa叻沙
都说北方人吃不惯香甜的椰浆味,而我却深深地爱上了以椰浆为主要调料,配上粗米粉、香料、鲜虾、生脆的鲜毛蚶和鱼饼、鱼肉碎等的浓香四溢、辛辣甜爽的土生华人小吃——“叻沙”。听说这也是新加坡人的最爱,旅居海外的新加坡人总是把“叻沙”排在思乡菜单中的首位呢!一定要去“结霜桥”的那家,主人是一对老兄弟,都已经有七十多岁高龄了,还坚持每天出摊亲自烹制美味“叻沙”,不容易呀!
推荐美芝路(Beach Road)的Tong Jimian;惹兰白锡(Jalan Berseh)的结霜桥叻沙(Sungei Road Laksa);东海岸路(East Coast Road)的328加东叻沙(328 Katong Laksa)。
Satay沙爹
吃过新加坡的“沙爹”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沙爹”!这是马来人的传统美食,那秀气的一串串用竹签串起来的烤串简单地分为鸡肉、牛肉和羊肉三种,最重要是那一碗香浓的花生酱,里面配了香茅、南姜、蒜头、辣椒干、虾膏等一同熬制,精彩的味道保准令你陶醉不已!
推荐文达街(Boon Tat Street)的老巴刹沙爹摊(Lau Pa Sat Satay Stalls);史密斯街(Smith Street)或牛车水大厦(Chinatown Complex)的Shi Xiang沙爹;海格路熟食中心(Haig Road Food Centre)的Warong Sudi Mampir。
Rojak啰惹
新加坡的“啰惹”分为印度式和新加坡当地两种不同风味。印度式“啰惹”主要以蔬菜、鱼饼、鱼圆、椰子糕、鸡蛋糕等为主料,然后蘸上热腾腾的香甜微辣的花生番薯酱食用。新加坡“啰惹” 则完全不同,主要由各色新鲜水果和蔬菜组成,此外还有炸豆干、油条,偶尔也会加上小块的墨鱼,拌上特制的甜辣酱汁,再撒上一层烤花生碎,甜、辣、咸、香脆、多汁,口感复杂,相当开胃!
推荐黄埔通道临时小贩及熟食中心(Whampoa Drive Temporary Hawker Centre)的豪华啰惹(Hoover Rojak);金文泰大道(Clementi Avenue)的兄弟啰惹(Brothers Rojak);麦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的Rojak Popiah Cockles。
炒粿条
与名字一样,“炒粿条”是一道极其平常的小吃,但也是最难做好的小吃之一。最好的“炒粿条”带有些微海鲜和腊肠的甜味,少许酱油的芬芳,还有一点点炒锅上热气腾腾的烟雾。当小贩炒粿条的时候,仔细观察一下,如果他聚精会神,每次只炒一点,那么就不要在乎等候的队伍有多长,因为你一定碰到了一个炒粿条的真正高手!
推荐联邦大道熟食中心(Commonwealth Avenue Coo ked Food Centre)的Hai Kee Teochew Char Kway Teow;克罗士街上段(Upper Cross Street)芳林大厦熟食中心(Hong Lim Market& Food Centre)的欧南园炒粿条(Outram Park);锡安路熟食中心(Zion Road Food Centre)的17号档炒粿条。
肉骨茶
与“海南鸡饭”一样,“肉骨茶”也是来自中国、却在新加坡发扬光大的。“肉骨茶”是由猪排骨和肉块,配以大蒜和调味料用慢火炖制而成的,吃之前煮些青菜在里面,然后配着米饭或油条,加上拌有黑酱油的红辣椒丝一同食用。新加坡风味的“肉骨茶”通常是不含中药味的,汤也较清。
推荐马里士他路(Balestier Road)的发起人肉骨茶(Founder Rou Gu Cha)或333肉骨茶(333 Bak Kut Teh);仰光路(Rangoon Road)的黄亚细肉骨茶餐室(Ng Ah Sio Pork Ribs Eating House)。
Goreng Pisang油炸香蕉
“油炸香蕉”是马来人喜爱的小吃。怕油腻的人看着它会觉得毫无食欲,其实吃起来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新加坡人本身是很不喜欢油腻食物的,所以这“油炸香蕉”并没有很重的油在里面。我吃到的是一种名叫“Pisang Raja”的黄瓤香蕉,原本不太爱吃炸物的我,看到那黄灿灿的肉肉裹在金黄色的外壳下面,却顿时食欲大振。这道小吃香酥可口,甜甜糯糯的,棒极了!同样用这种做法还可以炸地瓜片、豆糕、菠萝蜜等,这几种里我更喜欢果肉多汁的菠萝蜜,加上它特殊的香气,令人难忘。
推荐麦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的Lim Kee(Orchard) Banana Fritters。
炒萝卜糕
在新加坡又被称为“菜头粿”。“萝卜糕”就是用米粉和白萝卜碾成碎末制成的清蒸糕点,在南方很常见。“ 炒萝卜糕”就是将其切成小丁,再用大蒜、鸡蛋、鱼露等炒制,别瞧它看上去烂烂糊糊的一大堆,其实是非常好吃的美味!我最喜欢用黑酱油炒的那种,吃上去外脆内软、香滑不油腻,拌点儿特制的辣椒酱就更过瘾了,一口一口停不住嘴。
推荐海格路(Haig Road)的顺利店(Soon Lee);史密斯街(Smith Street)或牛车水大厦(ChinatownComplex)的幸福熟食中心;巴弗罗路(Buffalo Road)或笛卡巴刹(Tekka Market)的Yan Seng熟食中心。
美珍香肉干
凡是到新加坡旅游的人,回家时的行李里总会塞上几包“美珍香”的肉干,或留给自己慢慢享用,或分送亲朋好友。没错,“美珍香”的魅力就是这么大!在新加坡的市区里,你总能看到它的招牌,还有那红红的、层层高堆的肉干,当然,更少不了排队购买的人群。
推荐乌节路(Orchard Road)土生坊(Peranakan Place)的美珍香。
Or Luak蚝煎
“蚝煎”是源自潮州的美食,就是用鸡蛋、番薯粉浆煎炒,再添上肥美多汁的鲜蚝,香喷喷,入口酥软嫩滑,生蚝新鲜,入口绝无沙感,令人垂涎三尺。
推荐黄埔通道临时小贩及熟食中心(Whampoa Drive Temporary Hawker Centre)的亚福蚝煎(Ah Hock Fried Oyster);大巴窑(Toa Payoh)7巷的Ah Chuan Oyster Omelette。
非尝不可的炒螃蟹
“辣椒炒螃蟹”和“胡椒炒螃蟹”是新加坡著名的大菜,去过的人不尝尝这个是万分遗憾的。
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名厨徐炎珍女士与其先生林春义在海边开了家海鲜摊档。徐女士的独创秘方之一就是用火辣辣的汤汁烹调新鲜的活捉海蟹,他们顶着煤油灯,从每天一早营业到深夜。这就是“辣椒螃蟹”的由来。发展至今,这道菜已经有了很多种做法。有些佐以新鲜香料,如良姜、生姜和黄姜;有些拌以番茄,颜色是诱人的玫瑰红,而味道依然酸甜可口;有些用打散的鸡蛋盘成丝带状;还有一些则浇有火辣辣的辣椒油。你可以用小钳子夹碎螃蟹的硬壳,取出鲜嫩的蟹肉;也可以用几片法式面包片或中式小馒头蘸满美味可口的酱汁,送入口中,然后再呼呼地大口哈着辣气。
“胡椒炒螃蟹”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青睐的。如今在大多数的酒楼和小吃摊上都能找到。其做法很简单,只是在鲜活的螃蟹上撒上香味扑鼻的黑胡椒或白胡椒翻炒而成。黑胡椒略带苦味,白胡椒则清甜可口,选择哪种全凭你的口味喜好。
虽然那家海鲜摊早已不复存在,可如今的“东海岸海鲜中心”就在其原址附近,而且要品尝风味独特的各式炒螃蟹,去那里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这里有十几家规模很大的海鲜餐馆,夜夜为客人们烹制数量惊人的“辣椒炒螃蟹”和“胡椒炒螃蟹”。坐在夜晚的海边,吹着清凉的海风,品尝着诱人的炒螃蟹,还有比这更享受的吗?
★东海岸海鲜中心
地址:东海岸公园路(East Coast Parkway)
直到我来到新加坡的土生华人区,我才了解到“娘惹”一词的真正含义。之前我还以为“娘惹”就是马来西亚菜的一种呢。土生华人中的男子被称为“巴巴”(Babas),女子则被称为“娘惹”(Nonyas)。旧时的土生华人族群中的女人们必须精通珠绣和烧菜两种技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年后嫁得出去。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土生华人的娘惹们个个烧菜一流,她们做的菜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称为“娘惹”了。
我找到的这家娘惹菜馆位于土生华人街区的店屋中。“店屋”是新加坡当地受到政府保护的特色建筑物。顾名思义,店+屋,楼下为店,楼上为屋。拉开那扇做工精细的大门拾阶而上,就到了这间以土生华人文化为主题的娘惹餐厅True Blue了。
娘惹菜的最大特点是将香料磨成粉或酱与食物一同烹煮,风味独特。开胃小菜是香脆可口的“炸虾饼”。紧接着是Bakwan Kepiting——娘惹菜里最著名的丸子汤,口味清淡,丸子的口感相当细腻。然后是Ngoh Hiang,中文叫“五香”。原谅我忘记了薄薄的豆皮下包裹的是什么馅料,好像是混合了土豆泥的鱼肉,只记得微微的香辣,好吃极了!Chap Chye(炒杂菜)很像我们的烩菜,除了香菇、圆白菜、粉丝等,还放了我最喜爱的黄花;Beef Rendang(辣牛肉),就着米饭吃可过瘾了!Ayam Buah Keluak也是“娘惹”中的一道名菜,中文名叫“酸辣鸡”。菜里面有两块黑乎乎的东西,名叫Keluak,如果不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话,这东西是有毒的。店员说每天老板都会亲自试一试,保证当天的Keluak都是无毒无害、可以食用的。我尝了一下,硬硬的外壳下面是口感面面的东西,有很重的中药味,这道菜中的鸡肉就是吸收了这种味道,酸辣味反倒不是那么明显了。Udang Besar Goreng Assam是一道脆嫩可口的“娘惹大虾”,配菜的兰花是有机的,可以直接拿来食用,口感类似新鲜百合。最后的一道小甜品Onde Onde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用手捏起沾满椰丝的小球球,放入口中轻轻一咬,一股甜甜的棕榈糖浆意想不到地流将出来,黏黏的,甜甜的,柔柔的,感觉好甜蜜!
★True Blue Cuisine
地址:东海岸路117号(East Coast Road)周一及公共假日不营业
Makansutra老饕湾
这个人称“老饕湾”的地方叫Makansutra,是新加坡唯一的一处露天美食中心,坐拥美丽的滨海湾。Makansutra从晚上开始营业至凌晨,经营包括“辣椒炒螃蟹”、“胡椒炒螃蟹”、“啰惹”、“沙爹”、“炒粿条”、“咖椰烤面包”、“蚝煎”在内的各式新加坡最经典的特色小吃,简直可以用一网打尽来形容。品尝各色小吃的同时,别忘了欣赏滨海湾的美丽夜景,远眺对岸夜色中喷吐水柱的鱼尾狮,近品一大桌丰盛的特色小吃宴,喝着清热败火的甘蔗柠檬水,没有酒也醉了!
★Makansutra Gluttons Bay
地址:莱佛士道(Raffles Avenue)
一定要用手吃的咖喱鱼头
出发去小印度区吃“咖喱鱼头”之前,当地朋友告诉我,第一口一定要先吃那鱼眼睛呀!当时的我还有些不明就里,鱼眼睛有什么好吃的呀?
一进“阿波罗香蕉叶餐厅”的大门,我便一下子被那轰轰烈烈的大餐场面所感染了。喧闹的餐厅里座无虚席,每个客人的面前都摆着一张裁成方形的厚实的香蕉叶,这就是吃饭用的盘子了。刚一落座,我也马上得到了一张香蕉叶,这时我才得知,“咖喱鱼头”的正宗吃法是要用手的,而且只能用右手。尽管除了印度人,周围的大多数人都在用叉子和勺子吃,可我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亲自下手,据说这样吃着才最香呢!
刚点完菜,一个个皮肤黝黑或手拿锅盆或提着小铁桶的印度人便轮番展开攻势了——白花花的香米饭、烂糊糊的各色荤素咖喱,一个劲儿地往香蕉叶上招呼,好不热闹!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咖喱鱼头”已经上桌了。朋友迅速地用手抠下了那有如乒乓球大小的鱼眼睛递给了我,我也没敢怠慢,立马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哇!真是不赖!这鱼眼睛可以用“焦香脆爽”四个字来形容,而且越嚼越香,可惜呀,一个鱼头只有两只眼睛。
吃罢鱼眼,再用手抓上一块鱼头上的嫩肉,用辛辣深红的汤汁配上蓬松的香米饭送入口中。那一晚,因为用了手,我吃的比平时多了一倍!
★The Banana Leaf Apolo(阿波罗香蕉叶餐厅)
地址:跑马埔路54/58号(Race Course Road)
吹个球球做个饼
Komala’s Restaurant是一间印度风味的素食快餐厅,同样位于小印度区。这里以各式各样的印度饼著称,一定要尝试那个造型夸张的Bhattura,当点餐台的服务员把餐盘端给你的时候定会吓你一跳!这个名叫 Bhattura的饼好似一个足有足球大小的大气球,圆鼓鼓、热腾腾。从中间撕开一看,那饼皮好薄,很有韧性,口感好似我们的炸油饼,略微有点甜味,火候掌握得很好,筋道十足,光是白嘴吃就已经很香了,再蘸上与之搭配的鸡豆咖喱,听着耳边悠扬的印度歌曲,别提多过瘾了!
★Komala’s Restaurant
地址:狄生路上段3-9号(Upper Dickson Road)
7、临沧市有那几个县是边疆县?
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
1、镇康县
镇康县隶属于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临沧市西部,南汀河下游和怒江下游南北水之间,南接耿马县,东邻永德县,西与友好邻邦缅甸果敢县接壤,北与保山地区龙陵县隔江相望。全县国土面积2642平方公里。
2、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隶属云南省临沧市,跨东经98°48′~99°54′,北纬23°20′~24°02′之间。县城耿马镇居县境中部,东北距云南省会昆明最大横距11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6公里。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47.35公里,是临沧乃至昆明通往缅甸仰光以及印度洋缅甸海岸的皎漂港最便捷的陆上通道,从边境清水河到缅甸重镇户板、滚弄分别为15公里和24公里,到缅北重要商品集散地腊戌161公里,到缅甸仰光1162公里。
3、沧源佤族自治县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西南部,地处东经98°52′~99°43′,北纬23°04′~23°40′之间,东北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部和东南部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相连;
北邻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国接壤,国境线长147.083公里,南北宽47公里,东西长86公里,总面积2445.24平方公里。
(7)仰光小吃扩展资料:
地方特色:
1、镇康县
镇康县属低纬山地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7℃,降雨量1625.4mm。境内景点有“一洞跨两国”南伞跨国溶洞、南捧河自然保护区等。地方特色小吃有酸扒菜、竹宴席、鸡肉烂饭、牛撒撇等。
2、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全境自东北向西南渐呈梯级递降。东北山峰高耸陡峭,中部宽阔起伏,西部略显狭窄,坝子多为丘陵坝。
最高点位于东部与双江县交界的大雪山,海拔3323米;最低处是南汀河与清水河汇合地,海拔450米。县城海拔1125米。
著名景点有石佛洞,南汀河,总佛寺,甘东公园。
3、沧源佤族自治县
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窝坎大山,海拔2605米,最低点450米。
沧源佤族自治县内繁衍栖息的珍稀野生动物有亚洲象、孟加拉虎、金钱豹、白掌长臂猿、羚羊、水鹿、猕猴、蟒蛇、绿孔雀等,初步查明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动物共有59种。
有桫椤、滇石梓、铁力木、柚木、楠木、美登木、三棱栎等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75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镇康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沧源佤族自治县
8、仰光唐人街有卖鱼胶吗
仰光唐人街有卖鱼胶的。仰光的唐人街聚集着约15万当地华人、华侨,具有百年历史的观音古庙(当地人称广东庙)和庆福宫是观光客们的聚会热点,早晚车水马龙,挤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常,这里小吃、服装、水果、餐馆应有尽有,也有专门卖鱼胶的。
9、缅甸最好吃的美食
缅甸的基本食品主要是米饭和咖喱,拌有沙拉的鱼酱有许多种形式,米饭、其它菜肴与汤一起食用。米粉和鱼汤做成的鱼粉汤,椰子、鸡肉咖喱加面条做成的椰奶面条都是缅甸人最喜欢的早餐和便餐食品。
缅甸也盛产海鲜,在仰光和其它城市中大部分的缅餐和缅甸椰汁鸡
中餐馆中,螃蟹、对虾、龙虾和其它贝类都是非常受欢迎的菜肴。 缅甸捞面 缅甸鸡面 咖喱牛腩薄饼
典型的缅餐馆供应肉类和蔬菜食品,大部分的缅甸餐馆还可以做中国菜和印度菜,其它风味的亚洲菜包括泰国、越南、日本、韩国和新加坡风味的菜肴在缅甸也可以品尝到。西餐主要是在宾馆饭店中才有,在仰光有一些餐馆提供意大利菜。
缅甸有许多茶叶店,在仰光和曼德勒有几家快餐中心和快餐吧。
缅式糯糊是缅甸“搭敏呢摆”(糯糊节)所食用一种年节食品。
原料配方:
糯米500克椰子肉100克姜丝25克蒜末50克精盐10克熟花生仁50克熟芝麻25克花生油50克
制作方法:
1.将糯米漂淘洗净,用清水浸泡1~2小时。椰肉用刀切成3厘米长的薄片。
2.将锅加花生油置于旺火上烧至八成熟,放入姜丝和蒜末煸炒,然后倒入糯米和清水(水没米3厘米为宜)煮沸,待水分快干时,放入椰肉片、芝麻和花生仁翻搅拌匀,用文水略煮片刻即熟。成品应为稠糊状,煮时若干,可再加些温水。
产品特点:
鲜香油酥,营养丰富,制作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