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特产
1、商丘的特产有哪些?
1、宁陵金顶谢花酥梨
宁陵金顶谢花酥梨是河南商丘的特产水果,2005年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丘宁陵被称为“中国酥梨之乡”,种植酥梨历史悠久,距今已有700多年,在明朝就被列为上等贡品,商丘酥梨果皮细嫩、果肉酥脆、味甜汁多,除了鲜食之外,还可以加工成罐头、酿酒等产品。
2、柘城鸡爪麻花
柘城鸡爪麻花是商丘最具特色的传统小吃,因为形似鸡爪而得名鸡爪麻花,鸡爪麻花传至今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选用优质的白面为原料,制作出来的麻花香脆酥焦,风味独特,老人吃了不咯牙,哺喂幼婴可代乳,而且能久放不变质。
3、丰庄枣干
丰庄枣干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就被列为朝廷贡品,利用传统工艺和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制成的枣干,丰庄枣干香甜如蜜、营养丰富。
4、宋州柳编
柳编是商丘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宋代,所以叫宋州柳编。商丘的柳条枝细长,质地细腻,坚实柔韧,无毒无臭,适于制作各种日常用具和工艺果篮、屏风、毛巾篮、航空箱、婚礼箱等。
5、秋水湖河蟹
秋水湖河蟹是河南商丘的水产品特产之一,秋水湖养殖的河蟹纯天然、原生态,养殖场从来不喂养饲料,所产的河蟹各大肉实,鲜香味美、营养丰富。商丘民权因此被称为“中国河蟹之乡”。
2、商丘特产
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文明的诞生地,有“华商之源”的美誉。特产自然也不会少,有宋州柳编、商丘剪纸、商丘玉米皮编织、芒砀山泥响、宁陵徐家火腿,等等。
1、宋州柳编
宋州柳编是商丘市的传统手工艺品。商丘当地柳编制品始于宋代,故称宋州柳编。这里的柳条枝细长,质地细腻,坚实柔韧,脱皮后色泽洁白,无毒无臭,强度极大,适于制作各种日用器皿。1971年前主要编织巴斗、簸箕、鞋筐、柳条帽、镆筐等。
2、商丘剪纸
商丘剪纸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各地的剪纸风格迥异。河南的剪纸发展为豫东、豫西两大流派。
豫西剪纸多为传统剪纸。豫东剪纸多取材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民风民情,汲取皮影、泥塑、木偶、刺绣、民间印染传统工艺的营养。商丘市夏邑县火店乡马庄村的剪纸艺人邹素云,因剪龙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华龙女”。
3、商丘玉米皮编织
商丘玉米皮编织,以玉米棒皮之内层为原料,编织成工艺精巧、轻便耐用、款式新颖、质朴大方、雅俗共赏、物美价廉的日用品和装饰品。
有玲珑小巧的茶杯垫、童篮,精致雅观的网兜、天花板片,别具匠心的垂吊连环结,花色各异的妇女挎包、手提篮等200多个花色品种。远销意大利、日本、香港、澳门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4、芒砀山泥响
芒砀山泥响是芒砀山地区一种颇具乡土特色的民俗工艺品,是泥制乐器,拇指般大,用嘴一吹发出清脆嘹亮的声音,婉转悠扬。
5、宁陵徐家火腿
徐家火腿是宁陵县南关的传统风味名吃,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当地历代-无不爱吃徐家火腿。清朝初期的诗人宋荦,对徐家火腿颇有偏爱。火腿,属肉的腌制品之一,由新鲜的猪后腿肉加工而成。观之细皮细肉,肉质红白鲜艳,食时不腻,具有独特风味与香气。
6、裴桥西瓜
裴桥西瓜是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裴桥镇的特产。永城裴桥西瓜以籽少、沙瓤、皮薄等优点占据苏鲁豫皖的广大市场。
7、民权葡萄酒
民权葡萄酒,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954年,民权县开始葡萄种植,1958年始建葡萄酒厂,20世纪60年代进入国际市场。其产品主要分为甜白和甜红两类,前者呈浅禾杆黄色,口感细腻;后者呈宝石红色,酒体丰满。
8、柘城胡芹
柘城胡芹,原产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胡襄镇。为宋至明清时期的贡品,因产于襄王分封之地的胡襄集旁的胡庄而得名,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
9、宁陵金顶谢花酥梨
宁陵金顶谢花酥梨,河南省宁陵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宁陵县是中国酥梨之乡、全国优质酥梨生产基地,栽培酥梨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金顶谢花酥梨颜色金黄,果皮细嫩,果肉酥脆,味甜汁多,食而无渣。除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加工成罐头,酿酒,人药,成为滋补佳品和法痰止咳之良药。
10、永城枣干
永城枣干为永城丰庄特产,明朝天启年间,监察御史练国事将枣干带入京中献给熹宗皇帝,熹宗赞许。遂列为贡品,明清两代岁贡不缀,并为天坛必用之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