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礼品 » 八二一工程纪念品

八二一工程纪念品

发布时间: 2023-02-03 08:14:19

1、【世博攻略设计】【纪念品】 我和家人要去世博园玩1天,请问有什么推荐的路线,给家人带什么纪念品?

路线:
我想,和家人一起经历世博,留下世博园的美好回忆,一定是你想要的
可以先做坐景区交通在世博园里面兜一圈,在主要场馆外拍照留念,买个世博护照,盖章留念。各个国家的场馆有带着本国的特色,拍下照片,以后翻看也会回味很久的。呵呵~~~
上午:浦西展区

即便再怎么走马观花,一日游也很难面面俱到地参观世博园。对时间有限的一日游参观者来说,与其跟着其他参观者直奔浦东展区中国馆,不如从客流相对较少的浦西入园,既缩短入园时间,也能达到错峰参观的目标。

早上建议从半淞园路3号门或西藏南路2号门入园,直接预约浦东园区的中国馆。要知道,即使是最顺利的预约,其间也有1小时的时间空当,足够参观者从浦西园区赶到浦东园区参观中国馆。而通常,从预约到正式参观,中间约有两三个小时,正好够参观者走走逛逛浦西园区。尤其推荐城市最佳实践区,不仅建筑造型别致多样,而且展现了人类对未来城市的探索。如果时间有余,还可以选择部分企业馆走马观花。

下午:亚欧展区

根据中国馆的预约时间,及时搭乘园区内地铁线或轮渡从浦西园区进入浦东园区。参观中国馆、各省市地区馆和主题馆会花费相当一段时间。中国馆附近的其他亚洲国家馆可以顺道走访,但离中国馆较远的展馆只能“忍痛割爱”。浦东园区内公交线最西面的站点在高架步道下的高科西路上,从这里再往西走就会赶不及前往浦东园区的西部展区了。建议从高科西路站乘坐园区公交到长清北路站下,这是从A片区进入C片区(欧洲馆集中地)最方便的方式。下车后,如果天色不晚,可以沿高架步道向西,挑几个感兴趣的欧洲馆看一看。

晚上:美非展区

晚上是美非展区的时间。选择合适的美洲国家单馆参观,再去非洲联合馆看一看,这是对美非文化的全景浏览方式。当然,后滩广场的《城市之窗》还是值得算准时间去看一看的,要不然一天的行程中缺少了世博会的重要文艺演出,就不太完美了。美非展区和后滩广场附近是后滩8号门出入口,可以在闭园前笃悠悠地从这里出园。

祝你和家人玩的愉快!
=================================================================
以下是我收集的一些纪念品的信息,和一些推荐指数,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位:能到242个国家展馆敲章的“世博会护照”
世博护照是用于收集世博会各参展展馆纪念印章的精美手册,类似普通出国护照。每样物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当然世博护照也不例外,这个不详细介绍了,地球人都知道,盖上各个场馆的章就像环球旅行一回了一样,这个去了世博一定要买。

价格:30—50元

购买地:世博指定商店、园区、网站均可购买

评点:价格指数☆☆☆☆☆ 收藏指数☆☆☆☆☆

第二位:世博游个性纪念册

这个产品不是世博的特许产品,但我觉得它应该排在第二位,理由如下,第一价格便宜,一本140页的16开精装世博个性游记,可以放入自己的旅游照片近二百张,还有精心编辑的各馆照片和资料,内页全部覆膜防水防撕,才卖198块,比冲照片还便宜些,现在在淘宝上买还包邮,光这本画册就近三斤重啊,实在是便宜。如果还觉得价格高,他还有一款92页的才卖138块包邮,可以放一百张照片左右,也是全部覆膜了。第二,有纪念价值,所有场馆的照片,全部预置好了,所有的国家介绍都有,象一本世界地理书一样的,值得收藏。第三,可以进行在线DIY,自己写游记,也可以发照片过去让他们代做,还帮你处理图片,虽然是简单处理,但也不错了,毕竟才一百多块钱。重要提示:买这个要到淘宝店去买,在他们公司网站买是上面价格的两倍。

价格:120-198

评点:价格指数☆☆☆☆☆ 收藏指数☆☆☆☆☆

第三位:世博吉祥物 海宝

主要特点:海宝(HAIBAO)”,意即“四海之宝”。名字与吉祥物的形象密不可分,寓意吉祥。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以“海宝”造型的玩具真是让你看到爱不释手,不但有毛绒版开心蛋糕系列,更有会说话的智能海宝,对话、唱歌、讲笑话、脑筋急转弯、猜谜语,手机链等等

价格范围:几十至几百元不等

购买方式:世博园现场、特许经营店等,已经看到不少啦!
点评:看上去比奥运福娃要可爱,我很喜欢,嘿嘿,买来给女朋友,给孩子都不错!
购买地址:园区,各特许店

评点:价格指数☆☆☆☆☆ 收藏指数☆☆☆☆

第四位、创意明信片

这个产品也不是世博特许产品,但个人觉得也是比较有意义的一个产品。10余种带有上海城市印记的精美创意明信片,每日免费派发约5万张。免费礼品中甚至包含了2012诺亚方舟船票这样的惊喜。把自己的世博游照片印成明信片,盖上当地邮戳然后寄回家或是寄给朋友,呵呵,花费不多,意义不小。价格从免费至十块。

购买地址:世博园上南路正大门口

点评:价格指数☆☆☆☆☆ 收藏指数☆☆☆

第五位、馆内纪念品

世博很多场馆都有免费纪念品派发,能拿到多少取决于朋友们的运气、时间,人民币和足够的耐心。英国馆、法国馆、秘鲁馆、比利时馆、阿联酋馆等等都有礼品或大奖派送。我看到一个网友发帖说在世博呆三天,拿了十几个礼品回来,实在是佩服!!!

领取地址:世博各场馆

点评:价格指数 超☆☆☆☆☆ 收藏指数☆☆☆☆

2、大连旅游纪念品有哪些?

大连旅游纪念品主要有贝雕,海鲜,水果,工艺品,服饰等。

1.贝雕:雕艺人以上百种贝壳作为原料,根据每种贝壳的色泽和形状特点,运用我国传统雕刻手法和国画构图形式,精制成半立体浮雕的花鸟、山水、人物等贝雕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2.海产品“海八珍”是大连最受欢迎的海产品,包括海参、鲍鱼、扇贝、对虾、蚬子、海红、蚶子、牡蛎,其中尤以北方刺参品质最佳。大连长海县产的“五行刺”被称为“参中之王”,营养价值极高,被列为“海八珍”之首。此外,大连地区常见的可食用类海鲜还有海螺、海带、泥溜子、蛏子、小波螺,以及各种鱼虾、藻类等产品。其中,以马面鱼、鱿鱼、鳗鱼等做成的鱼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零食。

3.大连黄桃大连黄桃是我国古老的黄桃品种“早生黄金桃”的自然杂交实生苗后代中之佼佼者。丰产、耐寒、果大、形正、肉厚、味醇、耐贮、耐运,这16个字是专家们对大连黄桃综合优良性状的集中概括。如今大连黄桃的罐头产品已经名扬国内外。樱桃大连的樱桃种类齐全,主要有红灯、红蜜、最上锦、巨1338、金州大樱桃等30多个品种。这里产的樱桃味道正宗,营养丰富,绿色无污染。其产地主要集中在旅顺口区和金州区,旅顺口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樱桃最佳栽植区之一。

4.苹果大连是中国的“苹果之乡”,有100多个苹果品种,主要栽培的也有几十种。包括祝光、八月酥、迎秋、黄金、红元帅、红玉、香蕉苹果等优良品种,但最知名的是国光苹果,酸甜适度,香脆可口,皮厚而韧,极易储藏。

3、中国长征系列的所有运载火箭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
中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1964 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 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 首次发射"东方红 1 号"卫星成功。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现在,"长 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
"长征1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火箭全长29.8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 吨,起飞推力112吨,能把 3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440 公里高的近地轨道。1970 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奠定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展的基础。
"长征1号D"运载火箭是"长征1号"火箭的改进型。 主要的改进有:提高一子级发动机推力;提高二、三子级性能;采用"平台-计算机"全惯性制导。经过改进,"长征1号D"火箭可以发射各种低轨道卫星,并已投入商业发射。
"长征2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在"长征1号"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长征2 号"、"长征3号"和"长征四号"系列运载器。
"长征2号"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 190吨,能把1.8吨的卫星送入距地面数百公里的椭圆形轨道。1975年11月26日, "长征2号"火箭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
改进型"长征2号C"火箭,采用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箭长增加到35.15 米,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增加到2.4吨,火箭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长征2号D"火箭,也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主要在"长征2号" 火箭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运载能力进一步提高。火箭全长38.3米,起飞重量232 吨。
"长征2号E"捆绑火箭,是以加长型"长征2号C"为芯级,并在第一级周围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火箭。火箭总长49.68米,直径3.35 米。每个液体助推器长为15.4米,直径2.25米,芯级最大直径4.2米。总起飞重量461吨,起飞推力600吨,能把 8.8吨至9.2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经适当适应性修改后,还可以用来发射小型载人飞船。
"长征3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2号"火箭基础上于1984年研制成功的,增加的第三级采用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火箭全长44.86米,一、二级直径3.35米,三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 204.88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6吨。"长征3号"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是中国火箭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首次采用了液氢、液氧作火箭推进剂;首次实现火箭的多次启动;首次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长征3号A"火箭长 52.52米,最大直径3.35 米,起飞重量240吨,主要运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也可以运载低轨道、极轨道或逃逸轨道的有效载荷。
"长征3号B"火箭是在 "长征3号A"和"长征2号E"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火箭,芯级基本上就是"长征3号A",而助推器及其捆绑结构则与"长征2号E"相同。"长征3号B"火箭的主要任务是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重型卫星,亦可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 火箭长54.84米,最大直径8.45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5.0吨。
" 长征3号C "则是在 "长征3号B"的基础上, 减少了两个助推器并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其主要任务是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 火箭长54.84米,最大直径 8.45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3.7吨。
"长征4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风暴1号"、"长征4号"、"长征4号A"、"长征4号B"等火箭。
"风暴1号"为两级液体火箭,主要用于发射低轨道卫星,并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发射任务。火箭长32.57米,最大直径3.35米。1982年停止使用。
"长征4号"是在"风暴1号"基础上研制的三级常规运载火箭,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运载火箭的另一方案,其后改型为 "长征4号 A ",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长41.9米,最大直径3.35 米。
"长征4号B"是在"长征4号A"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的对地观察应用卫星。火箭长45.58米,最大直径3.35米。
神州系列
“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搭载物品:一是旗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等;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
技术应用: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晚上7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试验项目: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进行空间试验的有效载荷公用设备十项,四十四件之多,其中,微重力测量仪、返回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三次参加飞船试验,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和轨道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二次参加飞船试验,其余设备均是首次在太空作试验。
试验项目:“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这次发射,逃逸救生系统也进行了工作。这个系统是在应急情况下确保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措施。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除了大气成分探测器等19件设备已经参加过此前的飞行试验外,其他的空间细胞电融合仪等33件科研设备都将是首次“上天”。一场筹备了10年之久的两对“细胞太空婚礼”也将在飞船上举行,一对动物细胞“新人”是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另一对是植物细胞“新人”——黄花烟草原生质体和革新一号烟草原生质体。专家介绍说,在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现象将消失,更有利于细胞间进行配对与融合这些“亲热举动”,此项研究将为空间制药探索新方法。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神舟”五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新技术应用: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在神舟六号飞船搭载的物品当中,有几件物品极具象征意义和历史价值,如极地考察国旗、奥林匹克旗、上海世博会会旗等。书画作品《六骏图》、《神州颂》、《和平颂》、《长征万里图》则表达了我国文化界对载人航天工程的崇高敬意和祝福。而10幅少年儿童太空画和题为《我给航天员写封信》的作文则体现出我国广大青少年对神舟六号飞船的美好祝愿以及从小立志学科学、爱科学的远大志向。另外,《共和国元帅》特种邮票、《神舟六号》个性化邮票等邮品也颇为引人注目。此外,神舟六号飞船还搭载了一些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品,并搭载了长期以来给予中国航天事业大力支持的香港金利来公司和查氏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标识。
神舟六号飞船除了搭载文化物品外,还搭载了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以及作物、植物和花卉的种子。它们将被交付有关单位用于开展太空育种实验。

4、神舟六号发射时间

飞船数据
飞船名称: 神舟六号
发射: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 09:00:00
起飞: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 09:00:03.583
着陆: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7日 04:33
飞行时间: 115小时32分钟
轨道: 76圈
高度: 343千米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
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
,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
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宇航员
执行任务宇航员
费俊龙,指挥长
聂海胜,操作手
这是两位太空人第一次进行太空任务飞行。聂海胜10月13日在太空庆祝他的41岁农历
生日

后备宇航员
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各分系统负责人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
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
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总设计师:刘竹生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总设计师: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总设计师:于志坚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总设计师:侯鹰

时间轴
以下时间使用协调世界时(UTC)。
10月11日
22:15—22:17 太空人进入飞船
22:53 神舟六号返回舱舱门关闭
10月12日
00:27 火箭发射塔操作支架完全打开
01:00:00 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
01:00:03.583 神舟六号发射
01:02:03(点火后第120秒) 火箭抛弃逃逸塔
01:02:19(点火后第136秒) 火箭助推器分离
01:02:42(点火后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一级火箭坠落
01:03:23(点火后第200秒) 整流罩在110公里高度脱离
01:09:43(点火后第583秒) 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分离成功
01:09:52 神舟六号进入预定轨道
07:56 神舟六号飞船实施变轨
10月13日
02:10 航天员进行在轨抗干扰试验
18:21 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三号所处海域海况恶化
21:56 神舟六号飞船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
10月15日
08:29—08:31 太空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对话。
10月16日
18:40 神舟六号围绕地球进入第76圈飞行,在青岛站测控区上空
18:44 神舟六号返回指令解锁
19:10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员宣布,返回段跟踪进入30分钟准备
19:17 神舟六号正在南太平洋上空飞行
19:18 推进舱太阳帆板垂直归零
19:42 远望三号测量船捕获到神舟六号信号
19:43—19:48 远望三号测量船对神舟六号实施了姿态调整、轨道舱与返回航分离、
制动点火等一系列关键控制,神舟六号顺利进入预定返回轨道
19:43 远望三号向神舟六号发出指令,神舟六号第一次调姿开始
19:44 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19:45 推进舱发动机点火,开始回航
19:48:29 推进舱轨道控制发动机关机,飞出远望三号测量船测控段
19:52 返回舱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中国飞来
20:02 返回舱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20:07 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20:13 返回舱进入通讯黑障区
20:16 着陆场站测控设备发现飞船
20:19 返回舱主伞舱盖打开
20:20 脱减速伞,主伞打开,直升机目视到目标
20:23 返回舱防热大底成功抛掉
20:33 返回舱成功着陆
21:04 返回舱舱门被打开
21:39 两名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离开返回舱

发射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UTC+8)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
射升空,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
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
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
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在轨
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
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10月13日4时开始,航天员进行在轨干扰力试验,在舱内有意识加大动作幅度,以试
验人的扰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在进行了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
四大项“在轨干扰力”试验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
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

10月14日清晨,神舟六号在第30圈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即根据轨道精测参数
进行微量调整,使飞船回到预定的正常轨道。维持时,神六发动机共点火6.5秒,将
飞船抬高了800米。

10月15日16时29分,胡锦涛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通话。18时05分,航天员向北京
航天飞控中心传送他们拍摄的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数字图像。

着陆
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飞船采用升力再入方式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神舟
六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需要经历4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
层阶段、着陆阶段。在此次绕地飞行中,“神舟六号”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还
将继续在轨飞行六个月时间,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

由于第一次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在太空只飞行了一天,主着陆场的天气变化可及时
准确预测,因此未曾启用副着陆场;神舟六号飞船将在太空飞行多天,气象难以准确
预测,因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副着陆场将启用作后备着陆地点。为迎接飞船随时可
能返回,地面共设置了13个着陆点。除内蒙古四子王旗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副两
个着陆场外,国内外还有11个应急着陆场。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分系统,陆
上应急搜救分系统,海上应急搜救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这5
个分系统。

参与航天员搜救的装备包括:搜索救援直升机、搜索救护直升机、搜索摄录直升机、
指挥调度车、航天员医监医保车、工程运输车、航天员运输车、返回舱吊车和小型搜
索车。

为保证神六和两名太空人安全回家,设计了4把巨型降落伞。返回舱在降落过程中,
至少要先后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共3把伞,如果有必要,还要打开第4把备份伞
。太空船返回舱降落伞能否顺利打开,直接关系着回收的成败。主伞不能一下子全部
打开,否则会被高速气流吹破,返回舱也会被摔烂。太空船落地后也并非万事大吉,
如果巨大降落伞被风吹鼓,就可能拖着返回舱快速滚动。为策安全,返回舱落地一刹
那间,舱上的切割器会自动切断伞绳吊带,让降落伞独自飘落,保证返回舱不被伞拖
走。

另外,根据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提出的意见,为使神舟六号着陆时对太空人的冲击
降至最小,舱内太空人的座椅还首次安装了“赋形减震座垫”——根据太空人形体不
同特征量体制造的吸能座垫,可在发生撞击瞬间迅速分散人体的应力,避免人体损伤


在2005年10月16日凌晨3时44分,太空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并在3时45分,飞
船的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回航。在4时07分飞船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
自行重返地球。

在着陆期间,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夜空一直有一个光点,仿如流星划过夜空。返回
舱在4时13分经过大气层时,产生高温,形成通讯黑障区,一度暂停与控制中心联络
,长达3分钟。在4时20分,返回舱打开主降落伞,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慢慢降落,在
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2名太空人费俊龙、聂海胜并向控制中心报平安,控制中心
工作人员鼓掌庆祝。在约半小时后,搜救直升机首先发现返回舱,实际着陆地点较预
计相差仅1公里。工作人员打开返回舱门后,医疗人员为2名太空人检查身体,并建议
2人可以自行出舱。

与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不同,费俊龙首先穿着太空衣,自行爬出返回舱,向现场工
作人员招手。聂海胜亦爬出舱门,走下铁梯。2人坐在椅子上,接受工作人员献花,
感谢大家的关心及热爱,费俊龙表示,这次太空之旅非常顺利,他们在太空舱内的
工作及生活很好,现在身体状况不错。2名太空人在太空逗留了115.5小时,是神舟五
号太空船飞行时间的5倍多,创造中国人在太空逗留最长的时间,圆满结束中国首次
“多人多天”特点的太空旅程。费俊龙及聂海胜重返地面后,被直升机接走,跟着由
专机送返北京,暂时被隔离14天。

技术改进
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
件10万余件,做出了四个方面110项技术改进。

围绕两人多天任务的改进:食品柜得到真正使用,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
准备了航天员用水。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
湿度控制在80%以下。
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
,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
面的温巾等物品进行清洁。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对航天员的坐椅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返回前坐椅提
升后航天员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研制成功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密闭快速
自动检测装置。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
洁舱门。
持续性改进:“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
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搭载
此次神舟六号飞船上搭载的物品主要是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品,如邮品、字画、旗帜和
其他纪念品等,还有用来进行科学试验的微生物菌种和农作物种子。

实验用途
一些鸡蛋、蚕卵和云南普洱茶将随“神六”升空,以研究其基因变异的可能性。

飞船上放置了盛有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贴壁伸展的成骨细胞的24个细胞培养盒,航天员
和地面工作人员同步对两份相同的活体细胞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对比实验,研究空间环
境影响心脏和骨骼的细胞分子机理,并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
地面筛选出药物的防护效果。航天员分三个时段操作24个样品盒,操作时,航天员将
把细胞培养带放置在腿上,按不同时段,挤破分别装着激活剂与固定剂的两种胶囊,
激活或固定活体细胞,考察在飞船入轨前与入轨后不同重力条件下细胞样品的状态与
变化。

纪念用途
有10克特别的泥土,由9克大陆泥土和1克台湾泥土组成,寓意十全十美,寄望祖国和
平统一。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