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有啥特产
1、陕西蒲城的土特产?
蒲城椽头蒸馍
蒲城酥梨 盛产于蒲城县源,www.tourunion.com]其果大形美、果面金黄、皮薄肉白、酥脆味甜、多汁爽口、含糖量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蒲城有什么特产小吃?
令人垂涎的蒲城小吃
2008-9-25来源: 渭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民以食为天”,随着追求绿色食品理念的兴起,地道传统的美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走进如今的蒲城,传统小吃已成为一个产业,沿街出售小吃的店铺,比比皆是。并以其独特的风味,品种繁多,历史悠久而享誉渭南。
椽头蒸馍
蒲城椽头蒸馍以其形似椽头而得名,至今至少已有二百多年的生产历史。蒲城椽头蒸馍是以渭北优质小麦和洛滨之独特水质为原料,具有馍白皮展、外酥内嫩、数日不裂、营养丰富、甘香盈口的特点。其制作方法别具一格,蒸馍时不用碱,发酵程度要求严格,面团要反复盘揉,所以椽头蒸馍内酥外光,含水分少,且便于携带,又耐久贮。故而成为人们宴会待客,馈赠亲友,外出旅游的必备美食。
椽头蒸馍制作时对面团的揉搓挤压工夫十分重要,据说揉捻成形前需用杠子排压八次,大杠子压了,小杠子又压。那案板紧贴的墙上,打有一个洞,专门用来支撑压面杠子,压杠子时,人坐在外边一头,使出全身力气挤压那面团,一遍又一遍,直至柔软光润,不见缝隙时才能搓成长条,切成圆锥体馍坯,然后,大头向下,置于热炕上,加盖棉被,待自下而上发过原体高的一半时,将小头朝下继续发,发成圆柱体后上笼,用大火蒸熟,这样一锅喷香的椽头馍便可出笼了。
蒲城椽头馍即使不佐菜蔬吃,也有筋耐嚼,舒适可口,如果能配上八宝辣子作为佐餐之用,真可谓美上加美,美到家了,那才叫过瘾呢!
八宝辣子
八宝辣子是蒲城最传统的一道菜。说是八宝,无非是对众多原料的概称,不一定非要八样原料,可多可少。但有三样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辣椒面,二是咸菜丁,三是大肉丁。一辣二咸三香是八宝辣子的根本。当然,既然是八宝辣子,就不会这么单调,一般会就地取材,或因季节的不同,再加入别的原料,如黄豆、红萝卜丁、莲菜丁、蒜薹,条件好点的,还会有玉兰片甚至竹笋等等,总之用到的菜蔬都是比较脆生的。这些东西放进去,真要数起来够八样,颜色也是红、绿、白、黄、黑,煞是热闹好看,口感也会“丰富多彩”。
炒制八宝辣子是一个看起来简单的活,但要做好、做地道还真有许多讲究。其一是选料,辣椒面要上乘的秦椒加工而成,最好是农家自己拣选、晾晒、炕烤并手工碾制的,这样的辣椒面非常干净纯粹、不会掺假,因为炕制过程放了少许油,所以辣椒面本身就辣中带香。另外,要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太瘦则菜品柴,太肥则腻。至于咸菜,则必选俗称芥疙瘩的大头菜。这三样齐备,其它的菜蔬如红萝卜、莲菜、蒜薹、黄豆等等可根据主观需要和客观情况随性而定,总之要脆生耐嚼。其二是炒制,油要适度,不可太多太少。先肉后菜再撒辣椒面,急火快炒,掌握好火候,尤其是放了大量的辣椒面,稍微过火便会焦苦。
地软包子
地软又名地木耳、地见皮、地踏菜,地皮木耳。生长在阴凉、潮湿的坡地上和河沟边,色味形俱佳,口感甚佳。似木耳之脆,但比木耳更嫩;如粉皮之软,但比粉皮脆,润而不滞,滑而不腻,有一种特有的爽适感。食用方法很多,可炒食、凉拌、馏、烩、作羹等。地软包子陷儿是地软少许,豆腐(要硬点儿的),粉条,少许葱,全部剁碎,调味盐,花椒粉,生油等等!陕西蒲城的小吃远近闻名,尤其地软包子色香味俱佳,乃蒲城一绝。
红苕面饸饹
红苕面饸饹(美其名曰钢丝饸饹),是老蒲城人挥之不去的记忆。特别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薯产量高,几乎成了人们的日常主食,餐餐离不开它。于是老百姓变着花样对红薯进行加工,什么“红薯面条”、“红薯蒸饭”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用红薯面做成的“饸饹”。
红薯面饸饹的具体做法是:将红薯面兑水和成极软的面团,软到刚刚能用手捏成窝头状,放到笼屉上。用旺火蒸到快熟时揭锅,手里蘸了凉水,飞快地取一个窝头塞进饸饹床的圆孔里,抓住木棒一端用力将活塞压下去,红薯面窝头就变成一条条的饸饹纷纷落下来。压好的饸饹跟面条一样,有冷热两种吃法。一般是夏季凉吃,放入精盐、香醋、芥末、蒜汁、芝麻酱和红油辣椒等,清香利口,消夏祛暑。冬季多是热吃,用刚割下的新鲜韭菜和肉丝儿做的菜浇在饸饹上,味道最为鲜美;还有的是炒着吃,热油加上葱姜等调料炒出香味,放入红薯面饸饹,稍炒即成。吃起来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面辣子
面辣子是一种非常不起眼的吃食。
其制作方法是用小麦面粉为主料,掺以豆腐丝、木耳丝、粉条碎节等等普通蔬菜通通放到一个盆子里头,加盐、味精、蒜片等调料,开水烫至半熟后,倒入油泼辣子,搅拌均匀,再上笼蒸,成品呈稠糨糊状。吃面辣子时多用来泡馒头。是一种最简单的小菜类食品。多少可以与街上叫卖的胡辣汤相比较。
面辣子实际上是老百姓在艰难困苦的贫穷岁月中想出来的一种吃法,应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吃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那个“暂时困难时期”,这样的“面辣子”,在广大农村,曾经相当流行。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中,已经销声匿迹。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忽然间,竟悄悄地出现了,起初在民间,在老百姓家里的饭桌上,后来又堂而皇之地走进县城一些宾馆饭店,走进一些有身份的人物招待贵宾的宴席。近一两年来,在蒲城县城所有饭店宾馆,每天都向客人供应这样的面辣子,许多散客也点着名要来吃。人们的反映是:有味道、有意思、好吃。
金线油塔
金线油塔是一种传统名贵小吃。它层多丝细、松绵不腻,其形状“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故而得名。相传始于唐代,原名“油塌”,清代时有了改进,选用上等面粉、猪板油等原料,增加油饼层次,把饼状改为塔形,将烙制改为蒸制,名称也由“油塌”改为“金线油塔”,成为上乘美点。油塔蒸好下笼食用时,用手略加拍折抖松,放在盘里,佐以葱节、甜面酱等,别有风味。
蒲城的风味特色小吃还有许多,比如红薯甜饭、水盆羊肉等等,甚至有些还未走进饭店,只是在民间流传着,由衷地祝愿蒲城的小吃,能越走越远,让各地的人们都能品尝到渭南特色的美食。
3、陕西蒲城特产有哪些
<
4、蒲城有什么特产小吃?
蒲城特产水果:水果方面有酥梨、蒲城北部蔡邓、孙镇的苹果口感也相当好。三合柿子等也很好
蒲城特产食品:棒棒馍、石子馍、锅盔等都很好。
蒲城特产小吃:八宝辣子、水盆羊肉、葫芦头绝对让你一吃终生忘不了。
5、渭南的特产有哪些啊?
1、蒲城酥梨,陕西省蒲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12月1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蒲城酥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大荔冬枣,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1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大荔冬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3、潼关酱笋,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1年12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潼关酱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4、大荔黄花菜,陕西省大荔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0年9月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荔黄花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5、大荔西瓜,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大荔西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大荔西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大荔黄花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潼关酱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大荔冬枣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蒲城酥梨
6、蒲城的特产有哪些?
我是地道的蒲城的,荆姚的。蒲城的特产:水果方面有酥梨(只是回对外宣传力度答不够,品质没得说!)、蒲城北部蔡邓、孙镇的苹果口感也相当好。还有三合的柿子等也很好,我在外地待的时间不短,其实很多地方的号称的特产没我们蒲城产的好吃(公平讲)。
食品方面:棒棒馍、石子馍、锅盔等都很好。
小吃方面:八宝辣子、水盆羊肉、葫芦头绝对让你一吃终生忘不了(只要你是北方人,南方的我不敢说,因为南方的主要吃米。)
7、蒲城甜王西瓜产地在哪个镇
蒲城甜王西瓜产地龙阳镇东王村2组。
蒲城西瓜,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蒲城西瓜种植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间。
蒲城西瓜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海拔345-546米,年降雨量533毫米土壤类型以黄绵土、沙质土为主,有机质含量丰富,且透气性、排水性能好,适合西瓜生长。蒲城西瓜果实浑圆形或椭圆,果肉艳红,细嫩多汁,口感酥脆,沙甜可口。
8、写福建浦城的特产的作文
浦城小吃全国文明,许多特色小吃都有一段历史,我爱浦城,我爱浦城小吃。让我们来领略一下浦城的特色小吃吧!首先,是“肉燕”,这是浦城著名的传统美食,细而不腻,柔儿脆嫩,味鲜适口,宛若燕窝,兼有荤素风味,是本县婚丧喜庆笼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名菜。相传南宋真德秀囚浦城扫墓基时设宴,随行厨师福州人林阿荣,吩咐临时厨师其表兄徐小春捣鱼丸,误听为捣肉丸,剔精肉捣酱,之后经过压平,切丝余熟,色质晶莹,品尝起来就象燕窝一样。此后福州和浦城两地相传仿制,得名“肉燕”。然后我们再来品尝一口“豆腐丸”,“豆腐丸”是浦城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它的形状像橄榄,全身如雪花一样白,等到汤汁五味调和好之后,一匙粒,连汤进口,有嚼头,又有想吞下去的感觉,是味美可口,经济实惠的大众化小吃。豆腐丸是人们早晨早点和夜间夜宵的首选!除了在浦城,其他地方都吃不到,而且这各在浦城也是秘传的,不是人人都会做的哦。吃惯了荤菜,我们来尝尝“黄碱粿”, “黄碱粿”民间俗称大米粿,是浦城的地方特产,现在城镇已改为碾粉制作加工,但仍然保持原有的风味特色。每年腊月,互相赠送大米粿,是一年一度的礼节性馈赠,通常附带大小三饼,贴上剪 纸或者红纸条,表示亲情。还有许多我说不上名字来的浦城小吃。都是能让您梦里还在体味。听我说了这么多,您流口水了吧?嘻嘻,民以食为天,小吃在浦城,享受在浦城,快乐在浦城,朋友,如果您的下一站目的地是浦城的话,记得品尝浦城小吃,别留下遗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