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礼品 » 客家年货馓子

客家年货馓子

发布时间: 2023-01-09 21:00:12

1、跪求 活条馓子的配方以及做法。,

馓子的配方以及做法
主料
面粉500克 水适量
植物油1000克(实耗100克)
辅料
盐6克 黑芝麻50克
花椒水一小碗
年货之炸馓子的做法步骤
1. 面粉里加入盐,黑芝麻和80克植物油混合
2. 用手充分揉搓成絮状
3. 徐徐加入花椒水搅拌,再加入水把面粉揉成稍硬的面团。覆盖保鲜膜松弛半小时。
4. 将面团擀成大的薄片,尽量要薄一些。
5. 用刀切成大约6公分的宽条,对折再切成3、4公分的宽条
6. 每个对折的面条都如图切三四下,不要切通。
7. 把对折的面皮展开,从切开的缝隙中对折翻转,就翻成这样的麻花形状了。
8. 油烧热逐个小火煎炸。
9. 炸至有表面有小泡,变成金黄色就可以捞出。

2、梅州作为客家古城,有什么传统客家美食?

来到梅州,品尝盐焗系列的食品是必不可少的。各种盐焗食品,鸡爪、鸭爪,盐焗鸡,鸡腿,鸡翅,还有其他盐焗食品,任君选择!大部分的盐焗食品,都可以装入包装袋带走,也是来梅旅行的手信之一。

没有吃过腌面,都不算来过梅州。腌面是梅州一大特色,许多梅州人的一天,是从一份腌粉面加三及第汤开始的。腌面,做法非常简单,碱面入锅煮熟后捞起,加入猪油、炸至金黄的蒜蓉、少许酱油,撒上葱花。

每一个出门在外的梅州人,都对梅州的腌面念念不忘。同样的做法,缺了梅州常见的碱面,也就没有了记忆中的那个味道了。用北方的面条、或者是鸡蛋面做出来的腌面,怎么都不像是梅州的腌面。

(腌面&三及第汤)

味酵粄,也是梅州的特色食物。用米浆配以适量土碱,盛入小碗,旺火蒸至碗面周围膨胀,中间成窝形时即可。食用味酵粄的时候淋上用黄糖煎制的酱汁,焦香的甜味配着味酵粄弹牙的口感,好一番享受!

(味酵粄)

在梅州,梅城江北有一条老街——油罗街,保存着许多梅州人的回忆。这条街上,有许多店主正在忙碌着,忙着炸芋圆、炸南瓜圆、炸馓子等等。这里是客家传统年味小吃的聚集地,各种炸品香味四溢。

(炸芋圆)

炸芋圆,用的是一种叫“白荷芋”的芋子(也叫六月芋),把芋头刨净后洗干净,刷成丝,再加上糯米粉、生姜丝、花生、盐等配料后落油锅炸制而成。来到油罗街,这个是必买的。

在这条街,除了炸芋圆、炸南瓜圆等,还有荞粄也值得一尝。客家地区多荞,除了用来做菜以外,荞头可以腌制,荞叶则切碎,加入糯米粉、粘米粉,和成糊状,调味,下油锅。炸出来的荞粄虽然外表看起来不是很好看,但胜在香酥可口。

(荞粄)

客家人喜欢用草药。上火了用草药煲汤、还可以用一种特殊的草——仙人草制成可口的解暑之物。仙人粄,台湾地区称为仙草冻,是以仙人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仙人草又称凉粉草,怡味甘凉,有清热解暑功效。仙人粄最常见的吃法,就是舀上一杯仙人粄,淋上蜂蜜,口腔里充满了仙人粄淡淡的味道以及农家蜂蜜的香甜。

(仙人粄)

梅州有一种小吃与许多地方的做法是不一样的。与其他地方的牛杂做法不同,梅州的牛杂直接风干,不配汤,直接蘸酱即食。有朋友问,为什么牛杂是红色的。那是因为熬煮的时候加了红曲。点上一碟牛杂,配以梅州的蒜蓉辣椒酱以及酸甜汁,属于梅州人的独特小吃。金山小学旁的金山牛杂跟江边路的国嫂牛杂都是不错的选择。

(梅州金山牛杂)

梅州还有许多具有客家特色的美食,比如开锅肉丸、酿豆腐等等。有些独具特色的美食则因为有季节性,所有有些朋友来到梅州未能尝到。比如,艾叶以及狗爪豆在梅州也是非常吸引人的美食,但是要当季新鲜产出的艾叶以及狗爪豆,才最好吃!

3、清明节江南地区吃什么特色美食?

一、青团子

在我国江南地区,清明节有吃青团子的习惯。一般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细腻的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二、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

三、艾粄

艾粄,是清明粄中其中的一种,是一种美味的特色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

清明习俗:

1、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2、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4、清明节吃青团子的寓意

清明节吃青团子的寓意

清明节吃青团子的寓意,中国是一个讲究吃的国度,每个传统节日也有特殊的吃食,特殊的吃食让过节变得更加有意义,青团子是清明节的代表性食物。下面来看看清明节吃青团子的寓意。

清明节吃青团子的寓意1

清明节吃青团跟一个民间传说有关,据说在末年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陈太平被清兵追杀,为了避开追兵,当地的老百姓用青草拌进了糯米粉里面,追兵吃了之后觉得十分的香甜就放松了警惕,为了多一样求生机能,李秀成下令让太平军都学会了做青团,从此就流传了下去,直到现在。

吃青团注意事项

1、吃之前加热

青团中的糯米冷却后轻易反生,极不利于消化,而且其中的营养结构也会被破坏,所以最好是加热了再吃。

2、不宜跟肥肉一起吃

绝对不要和肥肉混吃,糯米这样的难消化食品假如与油脂混杂在一起则会加重肠胃负担,极轻易引起消化不良。

3、配合助消化食物一起吃

最好食用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品,如山楂等。因为这些食品可以减少肠胃道消化青团等糯米食品的消化负担,有利于青团在体内的吸收。

4、不宜吃太多

青团的主要材料是糯米,口感比较粘腻,吃多了很容易不消化,所以不宜吃太多。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

1、馓子

馓子,主要以米面为主料,通过油炸而成的食物,色泽黄亮,吃起来香脆,越嚼越香。记得我小时候喜欢将馓子放到米粥里面吃,入口即化。

2、艾粄

艾粄是客家人清明节必备的传统小吃,当地有着:“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的说法。

3、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是山西省清明节传统美食。

4、薄饼

薄饼是广东潮州,福建福州地区传统的特色名点,薄饼也是清明节的节日食品,每逢清明节的早上上山祭祖,祭完祖回家之后, 人们都会用薄饼作为午餐。

5、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人清明节传统食物,属于闽菜系。因制作原料不同,分为包子和包糍。

清明节吃青团子的寓意2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清明节吃青团的来历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

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清明节的由来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也是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1、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2、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4、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清明节吃青团子的寓意3

这是一种节日的特有食物,既可以和家人一起吃,也适合用来祭祖,是很受欢迎的供品,在南方地区比较流行。

家家户户通常会在节日的前几天就开始制作,以糯米为原料,有圆圆形状的,也有饺子形状的,咸甜口味兼备,甜的以豆沙馅为主,咸的可以用炒熟的青菜做内陷,讲究的人们还会用模具压花,成品后很美观,再用艾叶包裹起来,味道特别香。

有什么寓意

清明节与寒食节有关,源于周代的禁火旧制。在此期间不能生火,只能提前准备好冷食,青团就是其中一种实用的食物,易于保存不会短时间内坏掉。它的外观大部分是圆形的,象征一家团圆,也代表着希望和生命,古时候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用它祭祀完祖先,意味着告别过去,过上全新的日子。

制作方法是什么样的

首先准备好相关材料,烧开水后往里面放5克的碱,洗净艾叶焯三到五分钟,捞起在凉水中漂洗几回去苦味。将冲洗好的艾叶与糯米粉揉成面团,盖上湿屉布饧二十分钟。

然后开始做馅,可以放白芝麻、花生、白砂糖等。接着将面剂分成三十克左右的量,包好馅再在表面滚一层色拉油为防冷后开裂。用棕叶垫着,放上适当的数量下锅,煮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拿出来摆盘了。如果吃不完,也可以等自然凉掉以后再冷藏起来。

5、客家人怎样做馓子

馓子?、、

6、清明节江南地区吃什么特色美食?

一、青团子

在我国江南地区,清明节有吃青团子的习惯。一般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细腻的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二、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

三、艾粄【bǎn】

艾粄,是清明粄中其中的一种,是一种美味的特色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

四、菠菠粿

在福州一带,清明时节,家家要吃“菠菠粿”这种节令食品。“菠菠粿”又名清明果、蒿菜粑、清明粑,是用福州当地生长的一种名为“菠菠草”的植物汁液,和以糯米温浆、粳米温浆作为粿皮,裹以枣泥、豆沙、萝卜丝、香菇丝等做成的馅料,包成的一种有馅儿面食。

五、清明果

浙南一代,野外长有一种名曰“佛耳草”的中草药。清明时节,当地人采来这种中草药,洗净捣烂后,与糯米搅拌在一起,然后包上用糖豆沙、红萝卜、春笋做成的馅料,上锅蒸熟,便成了一种形似饺子的“清明果”。

清明果碧绿晶莹,玲珑剔透,尤其是边褶,像水波浪一样,透着精致;吃到嘴里,五味俱全,格外让人喜食。

7、客家散子的正宗做法,客家散子怎样做才好吃的做法步骤

炸馓子
材料
主料:面粉

做法
第一步,揉面面。
把面团子放在面板上准备开始擀扁它,呵呵。
首先动用小擀面杖,把它压开。
动用大擀面杖想做面片一样,把它干成好大好大的一张面皮。
第二步,造型。先把面像做手工一样按最好的使用面积切好,剩下的边角料最后直接炸就可以不用管它。
然后切开每一个,要注意合适的大小哦。
变形喽~看不会不教啊。呵呵,其实简单死了。

8、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一、青团子

在我国江南地区,清明节有吃青团子的习惯。一般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细腻的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二、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

三、艾_ 【bǎn】 

艾_,是清明_中其中的一种,是一种美味的特色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

三 、乌稔饭

乌稔饭又名乌米饭,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四、薄饼

薄饼是广东潮州、福建福州地区传统的特色名点,也是清明节的节日食品,每逢清明节的早上上山祭祖,祭完祖回家之后, 人们都会用薄饼作为午餐。

另外清明节的美食还有子推馍、芥菜饭、蒿子粑粑等。

9、客家馓子怎么做好吃

食材明细
面粉2500
猪油500
芝麻适量
咸鲜口味
炸工艺
数小时耗时
高级难度
【梅州】客家馓子的做法步骤

1
准备材料拿到外面加工成型

2
用刀切开对折,再切六七小条。

3
一般六七条。

4
捏花,接合处要捏薄了,才能炸透。

5
全捏好了

6
油锅烧热,下一小部分大火炸透

7
上色了就捞起,还有热度让他颜色更深,过了还炸就过火了

8
用自封袋装好保存。

10、农村年货零食有哪些

一、蜜三刀

在山东江苏一带,农村大集上必有“蜜三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香甜绵软,香味浓厚,在20年前的时候,人们都提着蜜三刀走亲戚,俗称“馃子”,用油纸包着,捆扎整齐,里面的糖分和油分会渗出来,阴湿包装,闻着就特别香,一口甜到了心里。

二、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有的地方也叫“糖墩儿”,属于北方常见的小吃,尤其是在农村大集上,隔着老远就能看见冰糖葫芦,吃起来又酸又甜。

三、炸糖糕

炸糖糕圆圆的,色泽金黄,表皮脆嫩,内层软乎乎的,用白糖做陷,黏黏的,甜香适口,受到人们的喜爱。

四、玉米棒

每次逛农村大集,都能遇见这样的加工小生意,放进去玉米粒,再加上白砂糖,出来的则是膨化酥脆的玉米棒,现场加工,可以自己带玉米,也可以买现成的,加工十分便宜,酥脆可口,嚼几下就融化了,它是利用高温远离,全程没有任何添加剂。

五、炸馓子

炸馓子用的是面粉,为了酥脆可以在里面打上两个鸡蛋。想要吃甜味的馓子可以放红糖,如果想吃鲜的就放点盐。和好面后用擀面杖擀成面片,这时候更好加工,切成馓子,拧成麻花都不错,炸成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