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礼品 » 苗族特色小吃

苗族特色小吃

发布时间: 2023-01-01 21:57:11

1、中国饮食中的特色小吃是不可或缺的,苗族中又有什么好吃的特色小吃呢?

“无辣不成菜”是苗族对于饮食文化的诠释。它的辣和四川、重庆的麻辣不同,是一种:酸辣!酸味主,辣为辅。住在水源丰富地区的苗族以大米为主食,苗家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苗家山寨是湘菜传说,菜系以清新为本,讲求色、香、味、型,且以鲜为主题,菜肴风味鲜辣浓香,在烹调技艺上,以炒、腊、蒸、煨、煎、烧见长。苗族中又有什么好吃的特色小吃呢?

首先,苗族喜爱茶,日常以油茶作为饮料,常常以茶待客,而非以酒待客。 在湘西游玩,你会发现苗族所在区域多盛产水稻。主食多是大米,辅助主食有玉米、小米、荞麦等。但游玩至黔北、黔西苗族所处区域群山环绕,日常主食变成只能以玉米、荞麦、高粱等,山地杂粮为主。

其次,苗族饮食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新鲜的野菜。在大山中,有着许多可以食用的野菜,如蕨菜、鱼腥草、马蹄菜、刺花菜、铁道木花、刺五加、水香菜、青苔等,在苗族独门的制作方法下,这些都能变成开胃小吃。这些野菜有的既是菜也是药,食之苦涩,但却清凉、爽口、甘甜,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暑、化食等作用。

另外,姊妹饭是苗族比较有特色的节日食物,当下因为旅游业的发达,平常也能品味到这种地道美食。姊妹饭主要原料是糯米,再采用天然植物榨出有颜色的汁水,然后将糯米浸泡其中,等染色后,再上锅蒸熟。如此,五颜六色的姊妹饭就做好了,不仅吃起来香甜可口,在视觉上也是一大享受。

最后,苗族美食还有很多,如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等。

2、苗族的传统食物有哪些?

苗族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版捣鱼、酸汤鱼等。
权苗家饮食独特的民族风俗是喜食酸味,以酸汤最为著名。酸味食品主要有酸汤、酸菜、腌酸鱼、牛肉酸、猪肉酸、酸辣子、酸萝卜、青菜酸、豆类酸等。
苗族吃酸菜的历史悠久,跟他们深居高山,缺少食盐有关,平时很难买到蔬菜和肉类,所以每家都备有酸坛,用以腌制各种酸味食品。在制作酸味食品上,苗家人有整套工艺和吃法。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居住的许多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自古不少民族就以善种水稻著称,稻米是其主食。他们除了一般的蒸煮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的制作方法,如香竹饭、饵块、米线、米干、棕子、粑粑、炒米,等等。

3、苗寨有哪些小吃


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苗寨即苗族的人居住的村寨,苗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人文风俗,今天来看看苗族有哪些特色小吃吧!
苗寨特产一:苗族糯米饭
糯米饭是苗寨的传统特色名吃,是苗族主食之一。其制作方法很简单,选用糯米为主要原料,最后蒸熟,而且品种多样,有甑蒸绚白的糯米饭,染成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枕头形和三角的粽子、糯米粑等。
苗寨特产二:洋芋粑粑
洋芋粑粑是苗寨的传统特色小吃,其制作方法很简单选用土豆和面粉为主要原料,再配以盐,味精,葱花等配料,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所制作出来的洋芋粑粑外焦里嫩,香脆可口。
苗寨特产三:绵菜粑
棉菜粑是苗寨的传统特色小吃,选用糯米,粘米为主要原料,再配以芝麻、绵菜、花生等配料,最后蒸制而成,所制作出来的棉菜粑绵软柔糯,白蒿幽香,桐子叶香,十分诱人。
苗寨的小吃还远不止这些,到了苗寨一定要尝一尝当地的小吃哦!


4、苗族的特色食品是什么

苗族特色的食品有油茶、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5、苗族的特色美食

苗族的特色美食:

1.苗家酸汤鱼

正宗的苗族酸汤鱼是用发酵出来的酸汤,搭配上鱼片,吃着鱼片爽口,酸汤味浓,特别下饭,这道美食还曾上过《舌尖3》,是一道让你吃了会上瘾的美食。

2.苗族油茶

苗族人是非常爱喝油茶的,可以说是“一日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菜都不香”,油菜当地人一年四季都会喝,若是有客人到来,他们也会用香脆可口的八宝油茶款待你,喝着清香味浓。

3.苗家三色饭

苗家三色饭原名是叫五色饭,有红、黄、蓝、黑、白这五色,现如今主要用红、黄、黑这三色,看着色彩鲜艳,令人有食欲,还有纯天然的甘香味,比传统米饭更有营养。

4.苗族小黑药炖鸡

小黑药炖鸡属于苗家的一道滋补佳肴,一般贵客到来时,都会让他们品尝,用小黑药炖出来的鸡,肉嫩汤鲜,香味独特。

5.苗王鱼

苗王鱼是苗族闻名省内外的一道传统名菜,俗称剁辣子鱼,也叫青椒伴素鱼,很多品尝过的外国友人都称赞说:“不吃苗王鱼犹如到了北京不吃北京烤鸭一样,会终生遗憾!”

6、苗族有哪些美食?

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 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鲜美。x0dx0ax0dx0a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x0dx0ax0dx0a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家喜欢饮生水,据说是因为嗜辣太甚,辣生水,生水能解体内火毒。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x0dx0ax0dx0a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x0dx0ax0dx0a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x0dx0ax0dx0a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x0dx0ax0dx0a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x0dx0ax0dx0a湘西苗寨非常好客。每有客至,一定要请吃油茶。吃油茶与一般饮食不同,客人须连喝四碗,寓意四季平安。x0dx0ax0dx0a在饮食禁忌方面,苗族每逢天旱不雨或身患病痛时,经常杀牛或杀猪祭雷神。但祭完后只能用淡水煮熟后食用,忌放盐,相传雷神是不喜欢盐的。x0dx0ax0dx0a每年小暑节前的辰日起,至小暑节后的巳日止,为苗族的封斋日。在此期间,忌食鱼、虾、鸡、鸭、鳖、蟹等物。据说如果误食了,必遭灾祸。只有猪、牛、羊肉可以食用。

7、苗族的特色食品

苗族的饮食特色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的特色食品是什么 苗族饮食以酸辣为主,食物多采用腌制法,蔬菜和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辣味的。 特色小吃:油茶,油炸粑粑,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的食物有哪些? 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节庆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

苗族的特色食品有酸鱼,酸肉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苗族人因为古代时候经常迁移,很不容易吃上鱼肉类和蔬菜、也缺盐。所以,苗族为适应日常生活上的需要,便家家户户都设置酸坛、制作酸鱼、酸肉、酸菜及其他相通食物。SO,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喜欢吃酸的原因了,还是那句话,环境决定的啊。

苗族的简介,民居、食物、服饰、节日特色等 你也是六年级吧........是写作文需要么?我写过了,帮你吧!
民居:苗族由于特有的迁徙历史,在建筑选材和房屋构建行程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苗家人喜欢木制建筑,一般为三层构建,第一层一般为了解决斜坡地势不平的问题,所以一般为半边屋,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畜,第二层为正房,第三层为粮仓,有的人家专门在第三层设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了望及展示美丽,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关系。苗家整个村寨都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被现代建筑学家们誉为最具生态的建筑方式,木制杆栏式建筑既解决了山地建筑平地少的问题,也解决了农家杂物堆放及牲畜的圈养问题。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村寨:雷山西江千户苗寨。
食物: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服饰:苗族少女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
这也是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网络全书的原因。
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说到“服”,不得不想到“饰”。
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
假若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

阿昌族,苗族,蒙古族的特色食品 阿昌族以酸为主,酸菜、酸笋之类
苗族以糯米制品为主,糍粑之类的,在里面包肉或者菜
蒙古族以牛羊制品为主。

苗族有哪些小吃? 苗族饮食以酸辣为主,食物多采用腌制法,蔬菜和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辣味的。
特色小吃:油茶,油炸粑粑,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资料,要有聚居地,着装特色,饮食习惯,主要节日等。 你好:
聚居地: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区),主要分布在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
着装特色: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饮食习惯: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主要节日:苗族民间的工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希望对你有帮助。

苗族的服饰,饮食,民居有什么特点 一 苗族的服饰
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苗族支系与支系、县与县,易于寨与寨之间在服饰上都有严格区别。其服装的主要色调亦不尽一致,所谓 “白苗”、“黑苗”、“花苗”、“汉苗”等就是依据所着服色或服式而来的自称或他称,也有根据妇女的裙样,称为“长裙苗”和“短裙苗”的。 其实,同一种称呼之严,不同地域的妇女服饰也各各不同。
2.同是“白苗”,麻栗坡一带的人,上着圆领开襟窄袖青布衣,袖肘以三道黑布镶衬,内着白色衣,领围胸襟露出白衣,额部以白巾交****而缠,白巾上又缠黑巾,黑白分明;而镇雄、威信一带的“白苗”,穿青黑色斜襟长衣,下着绉褶花裙,凡领边、袖口、围腰都以五色丝线镶绣,以宽约五寸,长达丈余的青黑布缠头,突出的白色在于裹白布绑腿。
3.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从刺绣图案中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可谓是“有意味的形式”。例如,文山“花苗”,在其黑色圆领斜襟窄袖衣的领边、袖肘绣有红、黄、蓝、白等花纹,纹路多呈花状、江水状,据说这些花纹象征着苗族祖先所居之地:红、绿波浪花纹代表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错纹代表田埂,花点代表谷穗。
二 苗族的饮食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有些地方少数苗族忌食狗肉。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酸汤鱼是苗族独有的食品,入口酸味鲜美,辣劲十足,实在令人胃口大开。
三 苗族的民居
1.苗族居住房屋基本相同,正屋大体上是三开间一幢,较富裕者则五开间为一幢。大门开在中间一间的二柱之间,成“凹”字形。大门之内为堂屋,左右两开间又各隔成两间。右边里边的小间,是主人夫妇卧室,外间安火塘,左边一间的房间为儿女住房。厕所、猪牛圈设在正房之侧。有条件的人家还在正房前侧左右两边设偏厦。偏厦之上住人,其下一边安谷仓,一边安厕所及猪牛圈。黔东南和松桃地区,过去,有些地主还修有大型的四合院,屋外四周有砌砖墙围护,俗称“窨之屋”。屋内大厅的门上、柱上,镶着镀金匾联,金碧交辉,很有气派。
2.房屋材料各地不同,黔东南苗族地区木材较多,经济条件较好,所以木房、瓦房较多,草房土墙房较少。黔中南一带木板房、瓦房和草房、土墙房兼有,大体上草房、土墙房最多。此外,黔西北、黔中南和黔北地区,还有不少苗族搭“杈杈房”居住,屋内不分间,无家具陈设,架木为床,垫草作席,扎草墩为凳,是苗族中的最贫困者。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生活有所改善,这一带的茅草房、杈杈房正在逐步减少,出现了许多新式的砖瓦房。
3.在黔东南雷公山和黔北务川、道真及黔北部分地区,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房屋形式,叫“吊脚楼”。建在斜坡之上,把地基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

8、苗族十大著名美食

苗族十大著名美食有:苗家酸汤鱼、苗族油茶、油炸粑粑、苗乡龟凤汤、万花茶、苗家三色饭、苗族小黑药炖鸡、苗王鱼、棉菜粑、辣椒骨。

1、苗家酸汤鱼

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道佳肴,现已延伸到酸汤鸡、酸汤鸭等。

2、苗族油茶

苗族待客的饮料。清香味浓。

3、油炸粑粑
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

4、苗乡龟凤汤

龟,中国古代将其作为吉祥长寿的象征。成菜汤汁白稠,味道醇香鲜美,龟鸡肉质柔软细嫩,是筵席上的珍贵名馔。

5、万花茶

万花茶,一提到万花茶我们就联想到苗家热情的笑容,用万花茶待客是苗家独特的习俗,万花茶是苗家敬客的上乘饮料,万花茶清香沁人心脾,喝一口,余馨经久不散,风味独特,别具一格。万花茶还具有另外一番风采,苗家小伙子和姑娘用它来表达之间的爱慕之情。

6、苗家三色饭
苗家三色饭原名是叫五色饭,有红、黄、蓝、黑、白这五色,现如今主要用红、黄、黑这三色,看着色彩鲜艳,令人有食欲。

7、苗族小黑药炖鸡
小黑药炖鸡属于苗家的一道肉菜。

8、苗王鱼
苗王鱼是苗族闻名省内外的一道传统名菜,俗称剁辣子鱼,也叫青椒伴素鱼,很多品尝过的外国友人都称赞说:“不吃苗王鱼犹如到了北京不吃北京烤鸭一样,会终生遗憾!”

9、棉菜粑
棉菜是温州话的叫法,指的就是鼠曲草,有人也叫它“清明草”,苗族和侗族人就喜欢把它做成绵菜粑。

10、辣椒骨

辣椒骨是苗族的一道风味美食,它就是用牛骨、猪骨或其它野兽的骨头舂烂,拌上辣椒粉、花椒等作料,放在坛子内腌制而成,可以说是苗族的“老干妈”。

总结

苗族分布区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农作物品种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所差别, 但总体来说,苗族以大米、小麦、包谷等为主食。苗族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

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对象,饮酒的礼俗也有所不同,如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