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年货节
1、电商扶贫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电商扶贫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商扶贫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作用,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电商扶贫工作总结,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XXXX年,为推动我县电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按照xx省商务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做好XXXX年全省电商扶贫专项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湘商电〔XXXX〕X号)及《关于开展XXXX年全省电商扶贫专项行动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湘商电〔XXX〕XX号)文件要求,xx县商粮局对照任务清单,周密安排部署,强化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促进脱贫对象增加收入,认真落实全县电商扶贫专项行动工作,全部完成了绩效考核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电商产业发展概况
xx县地处湘中腹地,隶属XX市。总面积1596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合并后有486个行政村,37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92万,并村后的建档立卡贫困村10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107人。
近年来,我县通过示范创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全县产业发展模式、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带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转移及电商扶贫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逐步形成电子商务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格局。目前拥有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1家,省级电商示范企业2家,获批xx省电子商务企业23家,已建好一个占地1.5万多平方米,集商品贸易、物流配送、实训模拟等多功能、多业态为一体的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引进农村淘宝、邮政、供销、随手购等电商平台企业40多家,1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淘宝·特色馆,1个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孵化企业网商320个,个人网商3000个,共建设镇、村电商服务站点380个,带动电子商务及其相关的信息、交易、支付、物流、展览、培训、传播等产业,实际开展电子商务培训万余人次,行政村宽带覆盖率95.92%,使用率达75%,年网销额突破15亿元。同时我县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大特色拳头产品小型农机、竹胶板等融入“互联网+”的力度,通过电商跨境贸易做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进本地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县域经济飞速发展。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中国新闻网、xx日报、新xx网、红网、XX日报等主流媒体和xx网、掌上xx、xx信息网等本地新自媒体竟相报导xx县电商进农村示范工作情况和电商发展模式和做法,得到上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
二、电商扶贫工作情况
我县坚持把发展电子商务摆在重要位置,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严格按上级部门对电商扶贫专项行动工作的考核要求,细化电商扶贫工作规划(包括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逐步提升农村产品商品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带动本地特色农产品产供销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抓紧实施各项电商扶贫工作,今年实现“农产品进城”交易额9646万元,“工业品下乡”交易额2.98亿元。帮助贫困村网销农产品654万元,帮助贫困户网销农产品531万元。
(一)精准对接扶贫对象,加快网销农产品整合与开发
1.以全县10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对象,积极组织开展贫困村电商服务点和扶贫示范网店建设,严格按上级文件要求,新建26个贫困村村级电商服务站和xx个扶贫示范网店,新建扶贫服务站点及网店功能完善,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为站点提供完善的运营保障,具备农产品收集上行功能,物流快捷方便,“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交易额均较好,呈增长趋势。至11月底,新建服务站点下行年总交易额达300多万元,上行年总交易额达30多万元;扶贫示范网店年交易总额达xx0多万元,进一步活跃贫困地区的农村消费市场,有效带动本地经济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青树坪镇归古村陈富贵、花门镇石龙村赵向民、井字镇长湾村胡岳杯等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系统培训后成功开办扶贫网店,年纯收入突破8000元,成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2.积极组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飞腾公司、湘滇公司等电商平台和企业采集标准化农特产品、非标准化农产品和乡村旅游资源信息,建立商品信息库,同时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制定生产加工标准近10个,整合开发适合辣酱、淮山、豆豉、干笋、豆皮、红薯粉、盐辣椒、霉豆腐、荷结皮、土豆片、小鱼仔、木瓜丝等网销农特产品20个以上;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制定生产加工标准10多个;注册“家湘宝”、“灵妹几”、“辣外婆”、“水封坛”等本地农产品商标,SC认证10多个,并均进行了产品包装设计。督促指导灯塔米业、江园辣酱等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与电商企业合作,扩大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和网上销售,培育建立生产基地和小作坊式加工厂10多个,为贫困村提供技术、信息、网上购销等服务,加速实现永丰辣酱、青树淮山、豆豉、蛋白桑、中药材(艾叶)等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
3、积极开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县人民政府与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着手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质量认证和溯源体系,已给xx湘军永丰辣酱有限公司等10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定制300多万枚个性化防伪标识码,通过农产品溯源系统将农产品从原料采购到农产品的采收、到消费者购买等一系列生产、流通过程的信息记录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监管云平台数据库,生产企业把二维码标签贴到产品上,实现了企业信息全流程展示,并将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管信息与检测报告以二维码的形式提供给消费者扫码查询。整个系统稳定可靠,设备运行正常,企业反响良好,同时为xx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撑和科学有力的决策依据。
(二)拓宽网络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进城网上交易
1、大力开展网销“一县一品”活动。我县积极通过知名电商平台、各种新闻媒体将地方农特产品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加大农产品入驻阿里、京东等大平台力度,新开农产品线上店铺20多家,开展网销“一县一品”的宣传推广营销活动,塑造网销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半年,我县20多类本地农产品成功入驻阿里巴巴“特色中国·xx馆”,年网销额达200多万元;9月22日,我县江园辣酱食品有限公司“侯府家”牌永丰辣酱成功入驻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淘乡甜”官方旗舰店,使我县这一百年老字号在大型电商平台一炮打响,网上日均销售100多单,双“11”当日销售20xx多单。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xx威龙食品公司、xx湘春酱菜园、xx省白马食品公司等3家生产企业提供包括淘宝代运营、微商代运营、阿里巴巴诚信通代运营在内的全网营销推广活动,每天至少有100单以上的本地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电商服务中心和我县贫困村甘棠镇祠堂湾村合作开展电商精准扶贫,使该村的红薯片和中药材花粉蜜在短短几天就网销一空,线上众筹猕猴桃取得成功,8月底就全部预订完毕。与洋潭农业合作社线上线下合作推广无花果,所产无花果销售90%,剩下10%则制成干果销售一空。我县连财种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农商通86077平台积极开展“一县一品+扶贫农小店”上线推广工作,通过“政府引导+平台落地+大众参与”的合作机制,在全县xx个乡镇开展专项培训,确保项目参与人员掌握业务技能,流程,标准,使得项目有效高效落地,选取2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设“扶贫小店”,销售贫困村、贫困户产品,并聚合全县电商力量帮扶推广,销售,真正使得“电商扶贫小店”为贫困村带销路创效益,实现电商精准扶贫助农。
2、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今年以来,我县大力开展微(电)商扶贫培训和团队建设工作,由县商粮局、人社局和各乡镇、经开新区负责协调指导,通过电商企业带动农民通过利用微信平台等自媒体进行销售,以销带产从而逐步带动县域农产品的规模化和商品化。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微商销售团队F2C工厂”的模式,通过微信平台直接到消费者手中的模式形成产销一体,带动家乡农特产经济发展。湘滇电商、飞腾电商等有一定规模的电商企业在全县15个乡镇和经开新区进行农特微商培训及团队建设,全年共培训微商人员1200多人(其中参训贫困户200多人),共涉及50多个贫困村,开设个人实名微店或网店1200多个,培育出农特微商村级负责人200多人。如石牛乡树山村罗改乡、沙塘乡沙塘村贺登峰等贫困对象在电商企业的精心培育和指导下开办个人实名微店,成功蜕变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农产品销售“微商达人”,月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其次是引导电商企业及微商团队通过对接广州、深圳、江苏、北京、长沙等各地xx同乡商会,在老乡们的推动下更好的推广xx县域特色农产品。同时与各大湘菜馆合作,从而实现线上线下的互惠互利、和谐共生,通过这种产销一体式的产业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直接真实的体验。
三是利用线上线下结合销售农产品。我县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依托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七品网、邮乐购、供销e家、淘宝·xx特色馆、湘中优选等本地电商企业,入驻xx实体商超和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的“电商扶贫特产专区”,采取产品预售、认养、众筹、社群等多种模式进行“精准扶贫”,取得了良好收效,在各大“电商扶贫特产专区”农产品销售额共达1200多万元。我们还积极组织电商企业参加食餐会、农博会、网购节等各类农特产品展会,今年元月,县商粮局组织电商协会会员单位50多家企业举办了“首届电商扶贫年货节”;3月,县商粮局组织20多家电商企业参加了锁石镇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暨电商精准扶贫展销会,组织全县电商企业开展电商扶贫“春风行动”农民工招募大会;4月,组织近10家企业参加了“20xx义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8月,组织20多家企业参加了的荷叶荷花文化旅游节暨电商扶贫产品展销会;9月14日-17日,组织10多家企业参加在长沙举办的“国际餐饮食品博览会”;9月27日-29日,组织30家企业参加在娄底举行的“第八届湘博会”;11月9日-15日,组织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及电商企业共40多家参加在青树坪镇举办的'“xx(湘中)农产品博览会暨电商扶贫论坛”;11月17-24日,组织5家企业参加在长沙举办的20xx中国中部(xx)农业博览会,开设“电商扶贫特产专区”,通过各类展会的传播和线上线下结合,共帮助贫困地区销售特色产品1000多万元,并结合“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的电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强化扶贫工作机制,完善电商扶贫落地体系建设
1、按照电商扶贫绩效考核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中已落实电商扶贫资金18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4万元,统筹融合资金150万元),专项用于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我县进一步强化电商扶贫工作机制,安排人员定期督促各电商扶贫项目开工建设,确保项目如期保质保量实施到位。
2、大力加强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及村级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建设。一年来,我县强化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在为当地农特产品上行功能完善,为贫困户代购生产生活资料,叠加金融和助农取款服务,工业品下乡物流整合,以及完善便民政务、农技和就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实际运营状况良好,成效十分显著。全县利用各大电商平台实现产品下行年销售额达2亿多元。一是充分发挥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专业团队在开展品牌注册、统一包装、网络推广运营等服务等方面的实战经验,提高地方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的水平。通过开展代运营和运营自有区域性B2B2C电商平台,开发推广湘中农商和“自邮帮”物流众包平台,支持微商及“实体店+电商”的商家和个人在平台开店,通过一段时间运营逐渐实现良性循环,推动农特产品进入轻松大流通时代,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难题。同时积极组织参加相关农特产品展会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为推广xx农特产品和助推xx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是指导督促村淘、邮政、随手购、惠民供销、厂家网、农村科技合作社、86077等电商平台企业进一步规范全县300多个村级网点形象,统一设计、制作,做到形象规范、美观。增加为贫困户代购生产资料、代办缴费购票等本地生活服务功能,叠加与商业银行合作金融和助农取款服务,收集当地特色农产品信息并通过网上销售,加快工业品下乡物流整合,完善服务网点代买代卖交易台账和特色产品网络销售记录。三是要求各电商平台加大了对村级服务站点负责人的培训力度,调高其服务水平与工作能力。进一步完善村级服务网点的物流台账和便民政务,以及民俗产品、农技和就业服务,基本做到每天有登记,月月有小结。组织电商企业挖掘整理农特产品,加强品牌培育、商标注册、产品包装等增值服务的功能。
3、进一步加强电商扶贫支撑体系建设,今年在加快培育更多的xx本土电商人才,落实xx县提高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带动和促进再就业,同时开展网上电商普及培训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全县建立了以xx县创客职业培训学校为主导的电商基础培训机构,对各级政府、企业、农民、创业青年等各类人员实行公开免费电商培训。重点对接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电商产业扶贫专项培训,全县累计共培训万余人次(其中贫困户数达300多人),其中电商专业技能培训30多期,共1200余人(受训人员同时又参加了网上免费及后续跟踪培训);同时通过“xx惠农学堂、农村淘宝合伙人QQ群、xx县电商协会互动QQ群”在网上免费开展电商培训,通过“一直播”APP针对已经培训过的种养殖大户、农特微商从业人员进行手机直播培训,主要是各类农业电商平台的注册、美工、数据分析、售后服务、在线咨询等五类课程。重点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掌握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电子商务应用人才或信息员。截止至XXXX年XX月底,全县申报和认定省级电商企业累计达23家,当地电商企业直接认领帮扶贫困户xx00多人,安排贫困户就业用工300多人。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劲扬帆正当时。我县立足电商扶贫实际,主动作为,进一步推进电商进农村示范工作,确保各项电商扶贫政策措施执行到位,助力电商精准扶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2、年货节是几月几号
2020年天猫年货节从2日天猫年货节预热开始,到6日正式开售。
为拉近与消费者的沟通路径,天猫联合时下最风靡短视频APP抖音、快手等,先后发起了#喜提2020头运#开运挑战赛、#买啥年货我说了算#国民年货种草挑战赛,针对年货对应的不同新年场景,挑选具有爆款心智、限量售卖、创新包装和利益点的国民爆款货品融入挑战赛之中进行爆款种草。
(2)扶贫年货节扩展资料
从“鼠年手机壳”到“本命年红内裤”,90后的年货几乎都离不开红色。天猫数据显示,在90后的新年妆容中,红棕色和番茄色唇膏成为当红色号,最流行的新年妆容则是闪亮的“神仙落泪”妆。年货节期间,一款碎钻闪光睫毛膏成为“爆款”,有超过20%被90后买走。化妆品也取代了“新衣服”的地位,成为新的年货消费趋势。
最强带货王李佳琦在90后心目中的地位则超越了明星,成为购物首选,在最受90后欢迎的年货商品中,有40%在名字中带上了“李佳琦”的名字。彩妆也取代了新衣服,成为00后最重要的年货之一。00后的新年妆容“可盐可甜”,自带气场的“牛血色”和“人间水蜜桃”成为最热销的口红色号。
3、新春走基层:一副别样对联,述说脱贫时光
由从未把旅游和自己村里联系到一起,到如今争先恐后从农民转型为旅游业从业者;由居于脑山单一种植过着贫困的日子,到从零起步发展旅游摘掉贫困帽子、加快增收致富——打开思路、打开山门,青海这个村走过脱贫攻坚时光,成了远近有名的乡村游振兴村。2月3日,农历腊月十八,离春节仅12天,年味浓了青海村村寨寨。
深冬的早晨气温逼近零下20摄氏度,山村公路“盖”上了一层被来往车辆压得瓷实的陈雪。由于雪路难行,从西宁驱车40多公里到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牙合村,平常北线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驱车竟走走停停用了约三个小时。
“乡村茅屋金板炕古道热肠,酸菜粉条狗浇尿回味无穷”,横批“山上人家”。在村民郑国贤家门口,10岁的儿子郑有星,很顺溜地向来往游客背着他家大门上的对联,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
走进郑国贤的农家院,一派忙活的场景:客厅、阳光走廊、卧室里都坐满了客人,郑国贤正在给客人端菜,媳妇马子梅在厨房炒着酸菜粉条,母亲周统兰正在烧火……一家人的脸上喜气洋洋。
这天是牙合村首届年货节,很多城里人来村里采购年货,郑国贤的农家院也忙活起来。
两年前还在外打工的郑国贤,如今已是“红太阳农家院”的老板。说起转变,郑国贤说,以前觉得村子太偏僻了,在家也挣不上钱。后来村里发展乡村旅游,我才看到了方向和目标。
郑国贤是个有志气、有想法的人,他认为在外打工就像打游击战,没有定点,把村子产业干起来才是一个长远的方向。如今,国家对旅游扶贫非常重视,而且村子里的“绿色”土货很受城里人喜爱。与其在外居无定所,不如在家门口闯一闯。
“一个人富不叫富,大家都致富了才算富。”有了这个思想,郑国贤在经营自己家农家乐时,不忘带动村里人一起致富。“客人在我家吃完饭,我会推荐村里的土特产,像酸菜、粉条、土鸡、八眉猪、菜籽油等,很多客人都喜欢带,这样其他村民也能受益。”
说起去年农家院的经营情况,郑国贤笑呵呵地说,尤其4月中旬到10月中旬,我家门口的小轿车天天爆满,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10-12桌,人少的时候也有2-3桌,一年挣了四五万元钱。
在郑国贤家门口卖酸奶的魏林太说,夏天那时候我在这卖酸奶,我拎的两筐子酸奶半小时就都卖完了,在家门口就把零花钱挣上了。
一副对联浓缩了一段幸福历程,无疑也“贴”出了扶贫新气象和励志脱贫致富新动力。
跟随郑有星“小导游”的步伐,我们移步来到牙合村年货市场。
刚刚宰杀的八眉猪肉,包装精美的洋芋粉条,还有酸菜、菜籽油、土鸡、焜锅、馓子等当地土货,琳琅满目地呈现在游客的眼前,大家顺着展台驻足观看,争相购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村民马贵斌当天特意宰杀了两头八眉猪,在年货节现场,不到3小时,两头八眉猪只剩下半头,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又举办年货节,让我们不出门就能赚到钱。”
交谈中,我们得知,今年54岁的马贵斌也在去年底加入到农家院的大军。他说,“过去没资金、没技术、没项目、没办法,日子越过越穷。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政府下这么大的力帮助我们,我们自己也得努努劲才行。”
借旅游扶贫的东风,村民马子安也找到了“来钱的路子”。他说,现在村里有了名气,很多城里人都在我这订购洋芋粉条。我每隔三四天都会到西宁送货,一个月下来也有2000-3000元的收入。而且我家媳妇还开办了“三姐农家院”,一年也能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
村民李万有以前在西宁卖粉条,得知自己村里发展旅游红起来后,也回乡利用牙合村淀粉含量高、“很沙”、很知名的“65”洋芋资源,开始做粉条、卖粉条。用他的话说,“在家门口卖粉条就能把一个小工的钱挣下了。”从2016年牙合村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两年光阴,李万有每个冬天就地加工销售粉条“进财”都有两三万元。
在村里走访中,记者还发现,永旺农家院、东方红农家院、红彤彤农家院、幸福农家院、夕阳红农家院、喜庆农家院……每一个农家院的名字,无不充满喜庆、充满希望地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据牙合村旅游经营协会副主席魏永鸿介绍,2016年、2017年牙合村迎来游客16万人次,如今村里开办农家院已从2016年的9家增加至25家,家庭宾馆10家,粉条加工2家,散养土鸡2家,小食品摊点2家,茶园3家。
一串串填补空白的数字,一串串上升的数字,于无声处最真实地反映着牙合村幸福指数的飘扬。
4、听说这次阿里巴巴的电商扶贫还和年货节有联动?
年货节,算了。都是天猫的,小买家都没得参加。你筛选一下。都是天猫商家。
5、呼和浩特市有直播卖衣服的吗
有的
1月20日,“丰收喜庆年货节优选好货上京东”呼和浩特电商直播年货节暨原产地直发活动正式启动。
为丰富呼和浩特市年货市场,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加快本土品牌电商培育,1月20日至2月4日,“丰收喜庆年货节·优选好货上京东”呼和浩特电商直播年货节将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此次网上年货节是呼和浩特市贯彻落实商务部关于“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通知精神,按照自治区商务厅、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要求,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业态的又一次尝试。
鉴于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本次年货节采取“电商+直播”模式,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为广大农特产品企业和消费者搭建一个线上年货交易平台,轻轻松松优选特产好货。年货节整合、优选了本地特色优质农副产品及扶贫产品,商品种类琳琅满目,涵盖米面粮油、乳制品、生鲜制品、休闲食品等品类。牧民达西、郭大才、小房子等网红达人每天在“京东中国特产·呼和浩特馆”直播间、京东直播“京源助农”账号轮番推介特产好货,消费者可观看直播,选购商品领取优惠券,参与满减促销,立享全网最低价,直播间下单更享优惠。
6、贵阳年货节在哪里举办?
贵阳国际年货节将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
为打造爽爽贵阳·消费天堂城市消费品牌,提升贵阳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1月11日四方财富2020中国,贵阳国际年货节将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盛大开幕。此次年货节将以年货爽购 助力脱贫 消费升级 时尚过年为主题,从1月11日持续开展至1月20日,。
贵州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促进会、贵州省小微企业商会等相关单位联合主办,是贵阳市商务局、贵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贵阳市各区(市、县)相关部门支持举办的“2019年贵阳市跨年欢乐购”重大促销活动之一。
年货节的具体举办场馆
年货节将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1号馆、2号馆、3号馆、登录大厅及北广场举行,展场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2020年贵州省新春促销规模最大的年货节促销活动。1号馆为国际国内特色馆,将设置境外农产品展区、省外农产品展区、各市(州)特色产品展区。
2号馆为时尚潮流新车馆,将设置时尚潮流新车展区,重点展示展销品牌汽车、汽车配件、汽车服务产品等。3号馆为优质年货促销馆,将设置特色年货一条街展区、生鲜促销区、深度贫困县扶贫农产品专区等。北广场将设置“扶贫促销,惠民生鲜”专区、特色美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