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礼品 » 芒康特产

芒康特产

发布时间: 2022-12-21 01:42:57

1、西藏特产礼物有哪些?

1.珠宝藏饰
藏饰是藏族人有目的地将珊瑚、玛瑙、牦牛骨、藏银等这些高原特有材质,打磨成的一种饰物。佩戴在身上,不只能充分体现爱美之心,同时也是吉祥或避邪之物,同时给佩戴者增添一种原始自然与粗犷豪放的野性魅力。
材质:金银铜、珊瑚、玛瑙、松石、米蜡、木珠、香料、海贝类化石、牦牛骨等。
分类:天珠、耳饰、项链、手镯、戒指、腰饰等。
制作:采集原料、选材搭配、穿孔锻造、打磨镶嵌、串联成型等。
TIPS:不同的藏饰或同一种藏饰的不同款式,寓意也不同,但基本上都意味着祝福。藏饰天珠中较名贵的
有:代表智慧的单眼天珠,能保夫妻和睦的双眼天珠,能带来财运的三眼天珠等。

2.藏刀
刻工细致、刀鞘银饰精美的藏刀,既可用来切肉,也可用以防身,还是一种特殊饰品,藏族男女老少随身必备之物。
藏刀有的讲究实用性,要求刀刃锋利钢材好;有的注重装饰性,刀具形状、纹样及抛光考究;有的则兼顾实用和美观。一般男式藏刀比较粗犷、锋利;女式藏刀则秀气、小巧。
材质:主要加工资料有银、铜(白铜、黄铜、紫铜)铁、鲨鱼皮、牛角、玛瑙、木材等。
分类:依照佩戴者可分为:男士藏刀、女士藏刀;按地区可分为:玉树藏刀、安冲藏刀、康巴藏刀等。
制作:炼化、模铸、敲抠大形、刻花镶嵌、焊接组合、加固、锉磨整形、精雕细刻及镁洗抛光等。
TIPS:除个别少数民族外,车、船、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禁带刀具,建议在购买后通过邮局邮寄。

3.宗教纪念品
一提起藏族宗教,人们马上会联想起地方民族色彩浓厚又神秘的藏传佛教。而与之有关的工艺纪念品,可以说是西藏悠久宗教历史的象征,给人以神秘感。
分类:佛像、唐卡、哈达、转经轮等。
TIPS:不同的宗教纪念物材质和制作都有所不同。藏族面具是从宗教中派生出的一种工艺品.

4.面具
藏族面具是从宗教中派生出的一种工艺品。以寺庙重大节日跳神仪式上的鬼怪、神仙、动物图腾,悬挂于寺庙中的护法神、吉祥天女、马头明王像,以及历史、藏戏剧情中各种人物等脸谱图案为主要内容,运用笼统、象征、比喻等手法,给色彩赋予性个化特色,使每一种面具颜色代表一类较固定的角色,极富藏族独特的审美情趣。
古老的面具有皮质和泥质面两种,皮质面具现在仍有少量使用,而泥质面具现已成历史。另外还有金属面具,一般用于寺庙悬挂供奉,很少作为藏戏和寺庙神舞演出道具,木面具和布面具则使用广泛。
材质:金属、皮、布、纸、泥、木、颜料、漆等。
分类:原始祭祀面具、宗教面具、藏戏面具和民间歌舞说唱面具等。

5.氆氇
氆氇是藏语音译,也叫藏毛昵,相传有2000多年历史,藏族手工生产的一种黑、红、绿等多种色彩相间的毛呢织品。由于结实耐用,保暖性好,藏服、藏鞋、金花帽的主要资料,也可做床毯、仪礼礼物等,曾是西藏主要贡品。扎朗、浪卡子、江孜、芒康等地产的最为著名。
材质:羊毛为原料,茜草、大黄、荞麦和核桃皮等作染料。
分类:根据不同粗细有加翠氆氇、毛花氆氇、棉纱氆氇等十多个品种。
TIPS:以细密平整、平正挺括、色彩鲜艳和质地厚实、柔软光滑、手感良好为佳。

6.羊皮画
羊皮画是藏族独特文化艺术形式之一,由一块完整羊皮和纯木头手工制作的其他局部构成,以纯天然石彩手绘藏族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绘画品种。手法细腻、凹凸立体感极强,浓墨重彩中体现雪山草原的浓郁清新气息和藏族粗犷有力的风格。边框装饰做工精致、易保存、不褪色、不变形,家居装饰,馈赠好友之精品,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材质:软羊皮、矿物颜料、木材及其他辅助资料。
分类:根据内容可分为风景画、人物画、宗教画等。

7.藏毯
藏毯是藏族的激进手工艺品,不只全国闻名,而且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世界三大名毯之一。其风格依各地风俗而异,除有地毯、挂毯和卡垫外,还有马具垫、大牲畜额头等部位装饰品等。
藏毯壁挂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细腻、洗涤不褪色,能保暖隔潮、经久耐用,若搭配得宜,既是一种舒适卧具,又可成为理想的家居装饰。由于每个人对细节的处置不同,纯手工编织的藏毯壁挂每一幅都是唯一的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材质:牦牛绒、羊毛线、绵羊细毛、帆布、牛皮装、獐子毛、青稞秆、干草等。
分类:卡垫、地毯、靠垫、座垫、挂毯等。
TIPS:以细密平整、平正挺括、色彩鲜艳和质地厚实、柔软光滑、手感良好为佳;另外纯毛制品注意防虫蛀。

8.藏香
藏族朝佛、驱邪、举行宗教活动的必需品。温和奇特的香味憨厚而持久,随同之发展的藏香文化,又使其具有了许多奇特而神秘的传说。
藏香讲究配料天地人与阴阳生理协调,手工制作技术独特精良,具有祛病除灾、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养神益智的功效,还能清洁空气,杀菌消毒。若置于衣柜内不只衣物飘香,而且还杀菌驱虫,一些有特别成分的藏香可以防治污染病、流行病等。
藏文开创人吞弥?桑布扎所研制的尼木藏香是西藏最有名的相传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堪称“藏香之尊”藏药香中之精品,更是供奉三宝之极品。
材质:柏木、红白檀木、榆木、丁香、藏药等。

9.藏药
藏医药迄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历史,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医药之一。通过临时实践,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独特医药体系。
许多藏药对心血管病、肿瘤等疾病有较好疗效。如七十味珍珠,由珍珠、藏红花、牛黄、麝香、玛瑙、珊瑚、黄金等70味珍贵药物制成,具有安神、调血压、补身等功能,对瘫痪、血压不调、癫痫、脑震荡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另外治番十五(阿卡久阿)高山雪莲、红景天、麝香等都是名贵藏药,一般药店或旅游商店都可买到

10.牛角梳
本草纲目》中记载牛角是一种清热解毒、滋阴凉血、降压、去湿、治淋通石的珍贵中药材。藏族人将天然牛角加工成梳子,临时使用能防止脱发;清热凉血,提神醒脑;减轻精神压力;调理血压、预防头痛;舒筋通络、增强细胞免疫力;对神经衰弱也有独特功效。
由于是纯手工打磨纯天然原料,每把都会有与众不同的瑕疵,所以每把角梳都是全球独一无二的集保健功能和艺术收藏于一体的馈赠佳品。
材质:牛角、羊角、檀木、柏木等。
分类:按其材质可分为黄牛角、水牛角、牦牛角梳、绵羊角梳、山羊角梳等。
TIPS:鉴别:有天然纹理或小白点、斑纹等;梳身较重颜色黑亮有光泽,手感好;不易沾污、变形、断裂,常温下能保常态;使用不产生静电、非常舒服;成分大多是动物蛋白质和钙,因此受热后会有牛角臭味,火烧会产生浓烈的毛发焦味。

2、爱家乡的作文(芒康)

范文::
我爱家乡的作文
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一年四季分明。四周环绕着青山,这就是我的家乡岢岚。我的家乡比不上北京的车水马龙,也比不上王府井街的红灯绿酒。但我的家乡有朴实的人民,有美丽的景色.家乡的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物产哪里来,来自人民勤劳的双手,来自四季分明的秋天。优美的景色哪里来,来字岢岚人民环保的双手,来自良好的气候环境。总之家乡的一草一木都离不开人民,离不开适宜的气候。春天开始了,我们北方的天气这时还有些寒冷,小河,小溪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但已经能听到河水的咕咚声;国道两旁的柳树有的已经发芽了,人们换去了厚厚冬装,换上了毛衣,毛裤。在一个新的春天,人们有新的希望。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是去。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我爱家乡的春天。天。紧接着夏天就到了。夏天的早晨太阳早挂的老高了,在暑假大人们,孩子们都早早的起来,做家务,做功课;到了正午,我们这些猴孩子们三五成群的跑到河边游泳去了,在河水中你打我闹,可热闹了,直到玩到尽兴才回家;黄昏时,邻居们坐在绿树成荫的国道旁闲聊,唠家常,谈心事,谈新闻,谈国家的政策好,孩子们在互相打闹,互相嬉戏,好一幅欢乐的农家乐图画。站在南山顶上俯视全城,简直美不胜收,一切都是绿的,都是绿的。我爱家乡的夏天。金色的秋天也忙忙碌碌的来了,它可是这一年中最重要的角色。人们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春天播下的种子以经长高了,庄稼汉们望着自己的丰收,脸上露出了喜悦,满意的笑容。我们家乡的土特产,都很有营养;山药,玉米,我家乡以养可爱的小白羊为支柱业,老农们都向他人诉说着自己的分收。秋天栖息在农民伯伯的喜悦中。我爱家乡的秋天。银白色的冬天不慌不忙的来了,为了让人们知道它。首先突如奇来了一场暴风雪,把整个岢岚小城覆盖了。小山把岢岚围了个圈,好像把岢岚放在了一个小摇篮里,这些小山安静不动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保准暖。小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欢笑声都阵落了树上的积雪。我爱家乡的冬天。我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我爱家乡的四季,我更爱家乡勤劳的人民。我爱我的家乡。
http://www.oh100.com/a/201109/14830.html
我爱家乡的小河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清澈见底的河水,苍翠欲滴的柳树装点着我们的家乡,也融进了我神秘、多彩的童年梦。四季的小河陪伴着我成长。春天,细雨如丝,烟雨迷蒙,小河像一位善良的母亲。半醒半睡的柳树窥探着嫩黄的小脑袋,偎依在温情的母亲河怀里,纤细的小腰撒娇般的摆动着,慈爱的母亲怎舍得儿女着凉呢,特意为柳树盖上了一件薄如蝉叶的轻纱。小鱼醒来了,它可调皮多了,它们在水里蹦来跳去,嘴里吐出一大串水泡,好象在好奇的问:“妈妈,外面为什么这么热闹呢?”小河潺潺的流着,好象耐心的给儿女详细的解说,盈盈的碧波是母亲对儿女的期盼:盼小草长的更绿,望花儿开的更红,愿小树长得更高……次情此景就像古诗所说的:“青山横北郭,绿水绕山流,鸟语在香处,绿满嵌山秀”夏天,烈日当空,小河像一个年轻、勤快的小伙子。它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看,对岸那一群小孩子在水中嬉戏,时而冒出水面,冷不防的向你吐一口清水;时而钻进水底摸一把淤泥向你的面上一擦;听,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阵阵鸡啼犬吠声,近处的渔船撒网声,竹篙打水声,嬉戏声,流水声……融成一曲自然的乐曲,回荡在小河的上空。秋天,落叶纷纷,天,很高;水,很蓝;叶,很黄。小河又像一位浪迹天涯回乡寻祖的老人,它披上一件金光灿灿的礼服,捎来沉甸甸稻穗,饱满的玉米,带上一封封写满问候的黄叶信,步履蹒跚的从村头走来。微风轻拂,河面漾起层层的波纹,就像老人展开那布满皱纹的笑脸。冬天,万籁俱寂,柳树冬眠了,小鱼不知去向,人们也没有去洗衣,连孩子也没有去玩耍了,有的只是几个迎风屹立直指向天空的树丫,小河并没有感到孤独,因为它知道明年的春天一定会更热闹,现在的工作是积累能量,继续向着心中的大海进发……啊!家乡的小河,我梦中的河!我对你的爱并不因时代的变迁,空间分隔而衰减,你那美丽勤劳、无私执着的精神将长埋在我的心里。

3、金丝猴的优点?

金丝猴
金丝猴

金丝猴(jinsihou)(rhinopithecus)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疣猴科。体长约70厘米,尾长约与体长相等或长些。鼻孔大,上仰。唇厚,无颊囊。背部的毛长发亮,颜色为青色。头顶、颈、肩、上臂、背和尾灰黑色,头侧、颈侧、躯干腹面和四肢内侧褐黄色。毛质柔软,为我国特产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以野果、嫩芽、竹笋、苔藓植物为食。共有3种,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的区别是:川金丝猴(r.roxellanae)的脸天蓝色,两侧、胸及后腿金黄色,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滇金丝猴(r.bieti)的脸两侧白色,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东部;黔金丝猴(r.brelichi)的两肩之间有1块卵圆白毛区,分布于贵州与四川之间。

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三种。(还有一种越南金丝猴)

金丝猴是很美丽的:天蓝色的面孔上嘴大而突出,因其鼻孔极度退化,即俗称“没鼻梁子”,因而使鼻孔仰面朝天,所以又有“仰鼻猴”的别称。古人有人担心这种特殊的鼻孔下雨时雨水会从鼻孔灌进肚子里去,所以有古书记载金丝猴的尾巴分叉,下雨时用两个尾巴尖堵住朝天的鼻孔。其实,在陆生哺乳类中并没有尾巴分叉的动物,这种说法应该属于谣传。

金丝猴的尾巴和身子差不多长,瘦长的身体上长着柔软的金色长毛,最长可达三十多厘米,披散下来就像一件金黄色的“披风”,十分漂亮。如此耀眼夺目的外衣使它得到了“金丝猴”的美名。

这些美丽的金丝猴身价非同一般,它们与大熊猫齐名,被认为是中国最著名的珍贵动物。它们在国家公布的一类保护动物中名列前茅。

金丝猴生活在海拔1400-3000米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几乎与大熊猫同地区分布,同样怕酷暑耐严寒。以家族方式结群生活,最大的群体可达600余只在灵长类中,如此庞大的群体亦属罕见。

母爱在灵长类中显得非常突出,母金丝猴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疼爱自己的孩子,尤其在哺乳期,母猴总是把小猴紧紧的抱在胸前,或是抓住小猴的尾巴,丝毫不给它玩耍的自由。在这期间,朝夕相处的丈夫尽管向“夫人”献尽了殷勤:又是为她理毛、又是为她检痂皮、但是也别想摸一摸自己的宝宝,更别提抱抱小猴亲热一番了。母金丝猴总是抱着小猴,把背朝着自己的丈夫,丝毫不给丈夫抚爱子女的机会。

猴王在群体中享有特权。有则消息是这样报道的:有一天傍晚,一群金丝猴到寨子后面的核桃树、苹果树上偷吃果子被人们发现后仓皇逃跑,不巧被小河拦住去路,大金丝猴一跃而过,小金丝猴却跳跃不过去,急的“吱吱”乱叫。过了河的猴王于是发出“命令”,叫一只公猴过河接应。公金丝猴又跳过河,抱起小猴准备过河。由于心慌失手,把小金丝猴抛落在水中。金丝猴们一见拼命顺着河边跑去抢救,在下游把小金丝猴救上岸来。那猴王气势汹汹地走进那只公金丝猴,“啪啪”就是两耳光。公金丝猴自知有错只好规规矩矩的接受惩罚。

金丝猴的记忆力特别好。动物园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只猴王脾气很坏,抓、咬饲养员。饲养员很生气,有一次惩罚了猴王打了它的屁股。后来饲养员调到其它单位工作去了,事隔半年,他回来看望金丝猴,猴王在众人中一下子认出了他,为了报仇急忙寻找土块作为“武器”朝那位饲养员头上仍去弄得饲养员哭笑不得。

金丝猴主要在树上生活,也在地面找东西吃。主食有树叶、嫩树枝、花、果、也吃树皮和树根、爱吃昆虫、鸟、和鸟蛋。吃东西时总是吧哒嘴显得那么香甜。

金丝猴为我们的大自然增加了无限欢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金丝猴,保护大自然。让金丝猴成为我们人类忠实的伙伴,和我们欢乐与共,共同生存!使人类和动物之间更加亲密!

金丝猴的学名是Rhinopithecus roxellanae,英文名是Snub-nosed Monkey/Golden Monkey。金丝猴是我国特有动物,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700多只;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金丝猴多次外借到国外展出,取得了良好的展出效果和较大的轰动效应。
物种名 黔金丝猴
学 名:Rhinopithecus brelichi
英文名:Guizhou Golden Monkey
别 名:灰金丝猴 白肩仰鼻猴 牛尾猴 线绒

【分类位置】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仰鼻猴属 Rhinopithecus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生效年代: 1996

【外形特征】
体型近似川金丝猴而稍小,但尾较之更长。体长为637-690mm,尾长846-905mm。吻鼻部略向下凹。脸部灰白或浅蓝,鼻眉脊浅蓝。两肩间有一白色块斑,肩毛长达160mm。体背灰褐,有的具黄的色调,从肩部沿上肢外侧至手背,由浅灰褐渐变为黑色,下肢色泽的变化与上肢相同。颈下、腋部及上肢内侧金黄色,股部灰黄。尾基深灰色,至尾端为黑色或黄白色,胼胝周围黑色。幼体色淡,通体银灰,头顶灰色,四肢内侧乳灰。尾深灰至尾端为黄白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贵州省境内武陵山脉之梵净山。现在的具体分布地点主要在江口县的月亮坝、柏枝坪;松桃县的泡木坝、田家坝、白云寺、牛凤包;印江县的亚盘岭、淘金河上游和护国寺。

【生活习性】
栖息地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活动的海拔高度比川、滇金丝猴都要低,多栖于海拔500-800m河谷阔叶林,夏季则多见于海拔1400-2200m左右的阔叶混交林。也偶见于村寨附近。多为群居性。一般约150-250只,一个群的大小在四季有分合的变化。活动范围大,最大群有400多只。为多雄多雌的混合家族群。食物为植物性的叶、芽枝、果实及树皮。雌猴发情季节为夏秋及初冬。主要天敌有豺、大灵猫和云豹等。

【种群现状】
梵净山的黔金丝猴,据1991-1993年考察有3个猴群,总数约550-600只,数量增长缓慢。据Eudey1987年估计黔金丝猴的总数不超过500-670只。1995年对黔金丝猴进行了系统考察,确认黔金丝猴现存约750只,组成20多个家族,活动范围约4万公顷(周晓农等,1995)。

【致危原因 】
1. 在建立保护区之前,由于采伐使森林遭受破坏,尤以北坡较为严重,加上采矿等经济活动对自然植被的破坏,至今尚未完全恢复;
2. 在梵净山捕杀黔金丝猴的情况也常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1962-1977年就猎杀317只之多。建立保护区后乱砍滥伐尚未完全制止(唐锡阳,1982)。盗猎现象至今也未根除,如在1983、1984、1994年都曾发生过猎杀事件。但总的说来保护还是有所加强,每个猴群也有一定数量,这给种群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现有的保护措施】
黔金丝猴已被列为国家 I 级重点保护动物。1978年在贵州产区建立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1300公顷,主要是保护黔金丝猴和珙桐等珍稀动植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1986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建立后,保护工作有所加强。通过宣传教育,和贯彻有关法规,提高了当地群众对保护珍稀动物的认识。同时,对乱砍滥伐和盗猎者又绳之以法,如1984年对一起猎捕2只黔金丝猴(致死1只,致残1只)立案后,受到了法律制裁。因此,金丝猴的保护已做到家喻户晓。

【建议的保护措施】
需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严格管理,对非法猎捕的盗伐者应予严惩。除了重视对它们本身的直接保护外,也不能忽视对它们赖以为生的栖息环境的保护,特别是猴群主要活动区域和越冬区域的森林保护,否则其种群将得不到恢复和发展。在其分布区内,还应经常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干部和群众遵纪守法,爱护珍稀动物的自觉性。还应加强对黔金丝猴的生态学研究,尤以种群生态、增长模型和动态研究,不断地给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但是,对于发展饲养繁殖包括保护区内,都必须严加控制。

滇金丝猴
学 名:Rhinopithecus bieti
英文名:Black Snub-nose monkey
别 名:黑金丝猴 黑仰鼻猴 雪猴 花猴

分类位置: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仰鼻猴属 Rhinopithecus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生效年代: 1996

外形特征:
虽名为"金丝猴",实际并无金黄色的毛。身体较川金丝猴稍大,体长740-830mm,尾相对较短,略等于体长,约510-720mm,但比较粗大。身体背面、侧面、四肢外侧,手、足,和尾均为灰黑色。在背面并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长毛。颈侧、腹面、臀部及四肢内侧均为白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云岭山脉主峰两侧的高山深谷地带,面积约20,000km2,向北伸长达西藏境内的宁静山脉,包括云南德钦、维西、丽江、剑川、兰坪、云龙等县,以及西藏芒康县境内。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3,300-4,100m 左右的高山暗针叶林带。是目前发现的居住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的猴群不大,多为20-60只,尚未发现有150只以上的大群。为多雄多雌的混合群体,有社群等级行为。无明显的季节性的垂直迁移现象。活动范围猴群大小有异,约20-133.4 km2,其平均密度为1.12-2.5只/ km2。主食针叶树的嫩叶和越冬的花苞及叶芽苞,也食松萝和桦树的嫩枝芽及幼叶,5-7月还吃箭竹的竹笋和嫩竹叶。11月中旬所观察到的社群中,成年雌猴几乎都抱有幼仔,且大小都比较整齐,据其形态,估计大多是在7-8月出生的。由于它们栖息地比川金丝猴海拔高,故产仔要迟2-3月。

种群现状:
据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调查报道(李致祥等,1979;马世来等,1984-1985;杨德华等,1981;白寿昌,1988;王应祥等,1985-1988),滇金丝猴仅分布于滇西北,北起西藏芒康,南至云南云龙一个狭窄的高山深谷地带,猴群数量较少,一般仅20-60只,很少超过100只大群,估计种群总数在云南难以逾越1,000只(白寿昌,1988);西藏芒康约1,000只(尹秉高、刘务林,1993)。

致危因素:
主要是滥猎供作毛皮用。据在云南德钦县霞若区调查。70年代该区滇金丝猴估计不下1000只,但1971-1981年猎杀统计数达430多只,到现在仅剩下200余只(白寿昌,1987)。1978-1981年上半年,仅白马雪山东坡一小区域,三年半时间共枪杀139只,其他产滇金丝猴的地区,其情况也大同小异(木文伟等,1982)。同时还由于森林不断采伐、毁林开荒以及放牧,严重地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而导致社群分割,一些小的社群最后遭到蚕食绝灭。
物种名 川金丝猴
学 名: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英文名:Golden Snub-nosed Monkey
别 名:狮子鼻猴 仰鼻猴 金绒猴 兰面猴 洛克安娜猴 长尾子 线子 线绒 马绒 果然兽 果然绒 金线绒

分类位置: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仰鼻猴属 Rhinopithecus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外形特征:体型中等猴类。鼻孔向上仰,颜面部为蓝色,无颊囊。颊部及颈侧棕红,肩背具长毛,色泽金黄,尾与体等长或更长。成年雄体长平均为680mm,尾长685mm。

分布范围: 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四川主要分布于岷山、邛崃山、大雪山和小凉山,包括南坪、松潘、黑水、平武、青川、北川、茂汶、汶川、理县、安县、绵竹、大邑、什邡、都江堰市、彭县、崇庆、天全、芦山、宝兴、泸定、康定和马边等22个县境内的部分林区。甘肃主要分布于文县、舟曲和武都等县部分林区属岷山和邛崃山向北伸延的山地。 陕西分布于秦岭南坡,包括佛坪、洋县、周至、太白、宁陕等县的部分林区。湖北主要分布于神农架山区,包括房县、兴山和巴东等三个县的部分林区,属大巴山东段。

生活习性: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m的森林中。其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带属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以及次生性的针阔叶混交林等四个植被类型,随着季节的变化,它们不向水平方向迁移,只在栖息的生境中作垂直移动。群栖生活,每个大的集群是按家族性的小集群为活动单位。每个小家族集群又由一强健的成年雄体为首领猴和3-5只雌猴及3岁以下的幼猴和哺乳的仔猴所组成。金丝猴的食性很杂,但均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所食的主要植物达118种(李贵辉等)。春季它们在卧龙主要采食假稠李、花楸、栎、槭、冬青、野樱桃、构树等植物的芽苞、枝芽、花蕾以及木姜子、杜鹃等花瓣,也偶见有少数雄体下地吃野当归和紫花碎米荠幼苗。夏季主要采食桦、假稠李、紫花卫茅、野樱桃、花楸、板栗、桑、构树、冬青、山楂、山葡萄等。秋季以各种花楸、海棠、山楂、猕猴桃、拐枣等果实和松、板栗、高山栎等种子,有时也下地觅取。冬季主要是在林中啃食多种树皮、藤皮以及残留的花序、果序、树干上的松萝、苔藓等。性成熟期雌性早于雄性,雌约4-5岁,雄猴迟到7岁左右。全年均有交配,但8-10三个月为交配盛期,孕期6个月左右,多于3-4月产仔,个别也有在2月或5月产仔的。成年猴群中,雄雌性比约为1:2。天敌有豺、狼、金猫和豹以及雕 、鹫、鹰等。

种群现状 据湖北神农架调查有4群,最多的猴群为123只,估计约有500只左右(华中,1980)。川东巫山有2-3群,数量不足100只(王应祥等,1990)。陕西秦岭约有53个猴群,每群小的约50只左右,大的约100只左右,最多约300只,估计陕西境内约有5340只(李保国、杨兴中,1994)。四川和毗鳞甘肃南部,金丝猴的分布,在岷山约有1300 km2面积,邛崃山约10000 km2,大雪山和小凉山约有2000 km2有分布,总计约有2500 km2内面积有分布。但它们栖息的生境离不开森林,实际栖居的环境约为其总面积的1/5。四川猴群数量较多,一般为200-300只,每群活动范围是30-60 km2,除去猴群之间的距离,估计约有100群,若每群以200只计,四川加上甘南约有2万只。因此,四个省总计约25000只左右。据Eudey1987年估计,川金丝猴的总数不超过1.5万只。

致危因素 长期以来滥捕滥杀是金丝猴濒危的主要威胁之一。1963-1974年仅四川省境内不完全统计,就超过了300只。同时,森林采伐彻底地破坏了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造成分布不连续,分布缩小,最终导致绝迹。再次是毁林开荒,林中放牧,缩小了它们的生境。

金丝猴是很美丽的:天蓝色的面孔上嘴大而突出,因其鼻孔极度退化,即俗称“没鼻梁子”,因而使鼻孔仰面朝天,所以又有“仰鼻猴”的别称。古人有人担心这种特殊的鼻孔下雨时雨水会从鼻孔灌进肚子里去,所以有古书记载金丝猴的尾巴分叉,下雨时用两个尾巴尖堵住朝天的鼻孔。其实,在陆生哺乳类中并没有尾巴分叉的动物,这种说法应该属于谣传。

金丝猴的尾巴和身子差不多长,瘦长的身体上长着柔软的金色长毛,最长可达三十多厘米,披散下来就像一件金黄色的“披风”,十分漂亮。如此耀眼夺目的外衣使它得到了“金丝猴”的美名。

这些美丽的金丝猴身价非同一般,它们与大熊猫齐名,被认为是中国最著名的珍贵动物。它们在国家公布的一类保护动物中名列前茅。

金丝猴生活在海拔1400-3000米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几乎与大熊猫同地区分布,同样怕酷暑耐严寒。以家族方式结群生活,最大的群体可达600余只在灵长类中,如此庞大的群体亦属罕见。

母爱在灵长类中显得非常突出,母金丝猴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疼爱自己的孩子,尤其在哺乳期,母猴总是把小猴紧紧的抱在胸前,或是抓住小猴的尾巴,丝毫不给它玩耍的自由。在这期间,朝夕相处的丈夫尽管向“夫人”献尽了殷勤:又是为她理毛、又是为她检痂皮、但是也别想摸一摸自己的宝宝,更别提抱抱小猴亲热一番了。母金丝猴总是抱着小猴,把背朝着自己的丈夫,丝毫不给丈夫抚爱子女的机会。

猴王在群体中享有特权。有则消息是这样报道的:有一天傍晚,一群金丝猴到寨子后面的核桃树、苹果树上偷吃果子被人们发现后仓皇逃跑,不巧被小河拦住去路,大金丝猴一跃而过,小金丝猴却跳跃不过去,急的“吱吱”乱叫。过了河的猴王于是发出“命令”,叫一只公猴过河接应。公金丝猴又跳过河,抱起小猴准备过河。由于心慌失手,把小金丝猴抛落在水中。金丝猴们一见拼命顺着河边跑去抢救,在下游把小金丝猴救上岸来。那猴王气势汹汹地走进那只公金丝猴,“啪啪”就是两耳光。公金丝猴自知有错只好规规矩矩的接受惩罚。

金丝猴的记忆力特别好。动物园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只猴王脾气很坏,抓、咬饲养员。饲养员很生气,有一次惩罚了猴王枣打了它的屁股。后来饲养员调到其它单位工作去了,事隔半年,他回来看望金丝猴,猴王在众人中一下子认出了他,为了报仇急忙寻找土块作为“武器”朝那位饲养员头上扔去弄得饲养员哭笑不得。

金丝猴主要在树上生活,也在地面找东西吃。主食有树叶、嫩树枝、花、果、也吃树皮和树根、爱吃昆虫、鸟、和鸟蛋。吃东西时总是吧哒嘴显得那么香甜。

金丝猴为我们的大自然增加了无限欢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金丝猴,保护大自然。

我国有3种金丝猴,即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它们都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国家I级保护动物。它们与大熊猫齐名,同属"国宝"级动物,毛色艳丽,形态独特,动作优雅,性情温和,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具有重大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目前,除我国外,这些稀世珍宝在世界上仅有法国、英国等极少数国家的博物馆中收藏有若干标本。

比起其它猴类来,金丝猴的确是非常漂亮,特别是川金丝猴,头顶的正中有一片向后越来越长的黑褐 色毛冠,两耳长在乳黄色的毛丛里,一圈桔黄色的针毛衬托着棕红色的面颊,胸腹部为淡黄色或白色,臀部的胼胝为灰蓝色,雄兽的阴囊为鲜艳的蓝色,从颈部开始,整个后背和前肢上部都披着金黄色的长毛,细亮如丝,色泽向体背逐渐变深,最长的达50多厘米,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好似一件风雅华贵的金色斗蓬。

川金丝猴的体形较大,头圆,耳短,眼睛为深褐色,嘴唇厚,吻部肥大,嘴角处有瘤状的突起,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大和变硬。两颊和额的正中的毛都向脸的中央伸展,露出两个凹陷的天蓝色眼圈和一个突出的天蓝色吻圈,再加上鼻骨退化,没有鼻梁,形成了一个鼻孔上翘的朝天的鼻子,更显得格外有趣。
越南金丝猴也叫东京仰鼻猴,是唯一异种在中国以外地区分布的金丝猴,1910年被发现,只到1989年才再次发现。现存数量很少,约250只。

分类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灵长目
科: 猴科
属: 仰鼻猴属
种: avunculus
学名
Rhinopithecus avunculus
(Dollman, 1912年)

外形

越南金丝猴的体形较小,胸部腹部为黑色,四肢内侧浅黄色。

分布

越南金丝猴仅分布于越南北部宣光省和北太省之间石灰岩山地的低海拔亚热带雨林中。目前的研究表明,现存约至少4个种群,总数约250只。

习性

如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越南金丝猴以小群活动,通常由一只雄性和多至雌性组成,也有多只雄性的群体,多个小群共同分享一片栖息地。

越南金丝猴以植物为食,食物随季节而变化。

研究与保护

云南金丝猴的模式标本产地是Yen-bay,Song-koi River,Tonkin.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目前,越南金丝猴IUCN的濒危等级是濒危,生效年代:1997年。

濒危因素

越南人口增长很快,对于原始森林的破坏十分严重,极大的积压了越南金丝猴的生活空间,至1986年,越南金丝猴原有的栖息地已经丧失殆尽。目前越南金丝猴以分割成两个种群。此外,过度捕猎用于皮毛和东方药物夜市它们处于更危急的地位。

保护措施

虽然1985年越南的国家保护策略开始实施,但执行情况一直不好。现在的保护措施是规划保护区和禁止捕猎,但这个物种面临的情况依旧很不乐观,Na Hang保护区即使建立,越南金丝猴在未来20年里灭绝的几率依旧很高。

4、青藏高原盛产什么动物?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青藏高原湖泊众多。高原上有两组不同走向的山岭相互交错,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宽谷和湖泊。这些湖泊主要靠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立门户,独成“一家”。

著名的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境内,为断层陷落湖,面积为4456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3175米,最大湖深达38米,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其次是西藏自治区境内的纳木湖,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4 6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这些湖泊大多是内陆咸水湖,盛产食盐、硼砂、芒硝等矿物,有不少湖还盛产鱼类。在湖泊周围、山间盆地和向阳缓坡地带分布着大片翠绿的草地,所以这里是仅次于内蒙古、新疆的重要牧区。

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着一些极具特色的珍稀野生动物,而专为保护这些“国宝”建立的保护区,更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动物学家所瞩目。如为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川西卧龙保护区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区,还有藏东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和昌都芒康滇金丝猴保护区等。

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为在这一地区独特多样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较为安全的繁衍场所。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大约210种野生哺乳动物,占全国总种数的50%左右。在这些野生动物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种占有很大比例,大熊猫、金丝猴、藏羚、野牦牛、藏野驴、 盘羊、雪豹、羚牛、白唇鹿、梅花鹿等著名动物都在其中。青藏高原地区有维管植物12000种以上,占全国总种数的40%左右,桫椤、巨柏、喜马拉雅长叶松、喜马拉雅红豆杉、长叶云杉、千果榄仁等珍稀濒危植物都在这一地区有分布或特产于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杜鹃花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有“杜鹃花王国”之誉。而这些珍稀动植物均是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5、什么地方旅游比较好

希望能帮到你:
看山水风景首选:张家界、九寨沟、华山
看大海、玩沙滩、游泳、潜水:三亚、西沙、上下川岛
看古迹首选:北京、西安、南京、敦煌
看古镇:苏州、平遥、丽江、凤凰、阆中、西塘、南浔、周庄
城市景点:苏州、杭州、桂林
拜菩萨: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峨嵋山、南华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南华寺六祖道场。
看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一望无际
游沙漠:敦煌、月牙泉、响沙湾、沙湖、穿越巴音郭勒、轮台到且末或民丰,也可走国道到若羌;看戈壁走哈密进塔里木第一农场,进罗布泊
探险:1线:西宁-昌都-成都或至德钦;2线:安多-尼玛-改则-革吉-噶尔
新景点:万盛石林、武隆-荔波喀斯特世界遗产、广西贺州,全是新景点,石林不亚于路南,十八水,姑婆山瀑布群非常壮观,有30多个,有温泉,景点集中,吃住行门票价格低廉.贺州离桂林也近,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西部的百色地区,德天瀑布,乐业天坑都不错.
如果寂寞、茫然、工作压力大,经济条件支持的话可约一个人直飞目的地,玩上两天。经济条件不支持可就近约一个人度假。
中国最有价值的自驾游线路:
1.西宁、玛多、玉树、囊谦、类乌齐、昌都、芒康、巴塘、雅江、成都。(自驾游最佳线,人世间看不到的自然景观,野生动物,鸟类,沿途景点离奇,各类温泉在这都能遇到)
2.Na曲、班戈、张归、尼玛、改则、噶尔、日土、多玛、克里雅山口、日末、若芜(可去罗布泊)、尉犁、库尔勒、乌鲁木齐(探险路线)
3.长沙、张家界、永顺、保靖、秀山、西阳、武隆、万盛、重庆(风景山水路线)
广州堪称国际购物的天堂,祖国开放的前沿:
你来三天到三十天都有玩的地方,看的地方,让你快乐的地方,只要你想要的,一定能找得到.
广州是购物的天堂,广州是知识的天堂,广州是玩乐的天堂:、
建议你到广州入住壹心宾馆,卫生,豪华,安全,交通便利,标双200元。
1.白马附近有大小100多间服装批发城.
2.梓元岗皮具批发城(即三元里皮具城),中国最大的皮具批发城,全世界所有的皮具在这里都有.
3.海印电器城,全世界有的电器在这里都有,价格是全世界最便宜的.
4.华南影都鞋城,钟表城,堪称世界规模之大,劳力士的总裁看了会马上跳楼自杀.
5.美博城,都是中国最大的,法国有的在这里都有,法国人看了会渐愧.
6.中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清平市场,李时珍永远都没有想到在广州发生的.
7.中国最大的海货干货市场,鱼翅燕窝堆积如山,世界上有的干货在这都有.
8.中国最大的海鲜市场,黄沙市场,是中国所有海鲜的集散地,澳大利亚最大的海鲜市场也没有这里的多.
9.南方茶叶市场,全世界有的茶叶在这里都可以买到,而且是最好的.
10.中国最大的酒店用品批发市场,南天批发市场.
11.长寿路玉器一条街,全世界有的玉器在这都有.
12.中国最大的花卉市场,各种培育的花草让你耳目一新.
13.装饰材料批发城,品种可说世界之最.
14.太平洋、天河、南方、怡高、总统、百脑汇,广州电脑东西城,比尔盖茨进去后会感觉惭愧的,没有能早进来看看。
15.乐从家具城,全世界有的家具在这都有,布什祖孙三代如进去也会感到自己孤陋寡闻。
16.三元里汽配城,湛隆汽配城,致友汽配城,怡福汽配城,看完以后你就可以做一个汽车制造商了。
17.吃在广州,广州以粤菜、海鲜为主,全中国、全世界所有的菜肴在广州都可以吃到。
18.玩乐的天堂,人生最高境界的游戏在这一定能找到。
来广州旅游会让你耳目一新、见多识广,一定会有你收获的宝典,寂寞的一定能找到快乐。
创业的一定能找到立足点。
主要景点有:
南越王墓,中山纪念堂,光孝寺,光塔寺,陈家祠,黄浦军校,白云山,华南植物园,长隆欢乐世界,香江野生动物园.

6、纳西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纳西族的风俗习惯都有什么?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构成。由于纳西语方言的差异,有:纳西、纳、纳日、纳罕、纳若等多种自称。这些自称在发音上有轻微差别,但基本族称都是“纳”;而西、恒、罕、日都是“人”的意思。汉文献中对纳西族的他称有:麽些、摩梭或摩些(“些”读为“suō”)。那么纳西族的风俗习惯都有什么呢?微信名
纳西族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等宗教。丽江纳西族还普遍信奉“三朵”神,成为多种信仰的民族。东巴教是纳西族的特有宗教。东巴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一般认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东巴文(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甲骨文还要原始。被认为是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的载体东巴纸是古时东巴专用,用以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其工艺纯属手工作坊,只有出自此作坊的东巴文字,才是原汁原味、富于魅力的。东巴纸由和圣文老师的祖先在300年前发明自制的,失传10多年后,又由和老师重新恢复了东巴纸的生产,并在传统基础上发展了书画纸、装裱、高档名片、压花书签、压草封活面藏经纸等系列,它工艺精美的质地、防虫驻的特点,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
纳西族原来信仰东巴教、喇嘛教木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以农历记年。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其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届时家家都要宰杀年猪,制作酸肝,酿制米酒。除夕之夜要杀鸡、炖猪头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时,如家里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摆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
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无掌教人的村寨,推选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每一程式都要由东巴诵唱相应的祭天经诗,合起来多达近万行,构成了洋洋大观的祭天长歌。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第三者的爱情
丽江坝区过去的纳西人,由于在1723年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受汉族文化影响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实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办婚姻的制度。儿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猪,酒聘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等汉族传统伦理,丽江纳西与汉族、藏族联姻的较多。在本民族内部,同姓不一样宗的人能够通婚,但绝对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结婚,一般都要经过订亲、请酒,举行婚礼的程序。
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透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婚礼要进行3-5天,届时男、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座,然后奏乐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在门外关客。
在部分纳西族地区,仍存在着一种“抢婚”遗风。这也是一种古老婚俗的遗风,反映了女子对父系制从夫居的反抗。妻方要坚持旧传统住在母家,男子就用抢婚来实现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愿望。现代社会中的“抢婚”,仅是一种形式,并非真的强抢,而是男女双方的一种默契,为了以“生米已成熟饭”来搪塞对婚姻持有异议的女方父母。
纳西族重信用讲义气,一般不计较客人因不懂纳西族的习俗礼仪而产生的过失,但很看重平等与信用,因此在与纳西族交往时有什么要求最好能直接说明,不可欺瞒哄骗。在一般民居中,白天待客多喜爱在檐廊下,晚间待客多在正房堂屋。如在木楞房里,则在火塘边。座位虽无严格区分,但讲究老幼尊卑、男女有别。如在饭桌或火塘边,其正位称“上八位”或“格故鲁”,是老人的优先位子。因此,到纳西族人家里,只要有老人在,即便主人邀请,也要把“上八位”让给老人,进餐时,更应先请老人和长辈入座,切不可主动占据。如果有老人进来,年轻人要起身让座,主动问候。有老人的场合,不可高翘二郎腿。
在会客和饮食场合要坐姿端正,忌高声喧哗、猜拳行令,不好踩踏饭桌横档,当主人敬烟酒、盛饭时,宜用双手相接,并表谢意。吃饭忌把筷子竖插在饭里(正因把筷子插在饭里在死人上香的时候才会出现),忌敲碗筷,忌翻菜,忌接连不断地夹菜。一般夹菜时要招呼旁人一齐动筷,夹一次,停一会儿,待上一口下咽后再夹第二箸。注重节约,不得浪费粮食。不好在碗底留剩饭。
如果坐二人凳,在泸沽湖地区,不得随意进入姑娘的“花楼”,不好询问“阿夏”的状况。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祭祖先、祭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跨竖在大门的“陆”石、“色”石,忌跨火塘,年青人不得在火塘边脱鞋烘脚。在火塘边烤火的时候听见“火笑”要添柴,为添财发财之意。忌坐在门槛上和在房檐灶头边上吃饭,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不得在家中唱情歌,小孩不得拿着一头未熄的棍子或炭头耍玩,一是危险,二是称会做噩梦。公公不得进入媳妇的卧室。
有人出远门或出去做生意时候不能随出门人而扫地,太阳落山后不能扫地。客人在座不能扫地。不得在客人离去时立刻关门,应送客人至大门外。不宜在大庭广众下晾晒女性内衣裤,不可将裤子、裙子晾晒在主人进出的通道上方。忌戴斗笠进屋,忌扛着锄头进厨房。
晚上点火回家,忌把火点进屋内。晚上回家先入火塘屋,忌先入卧室。早晨忌讲晚上做的梦。孕妇不能爬结果子的树木,不能从缰绳上或钓鱼竿上跨过。忌吃不见血的肉。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忌反手给人添饭、倒水。忌喝他人喝过的残酒、残茶。
参加“祭天”或“三朵节”的人,事前要净手,并要跨过由杜鹃枝等燃起的烟火堆,以示除秽。除夕晚忌不洗脚,而吃团年饭的碗筷忌洗刷。除夕晚忌留出嫁女在娘家。正月初一晨忌陌生人进家门,忌妇女早起床。历史上纳西族信奉东巴教,这是一种以自然崇拜为主要资料的原始宗教。
纳西族----简介: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纳西族讲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东、西两种方言。以金沙江为界,西部约20万人,内部能互相通话;东部中又分为三部分,各有土语,互相通话有困难。
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人就创制了古老的原始象形文字--东巴文和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文,这是至今世界上少有的还流传的民间活的象形文字。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典籍称为<<东巴经>>,中国藏有9000册左右,世界其它各国藏有1。1万册左右。1957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方案,此刻通用汉文。
纳西族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种植水稻、玉米、土豆、麦、豆类和棉、麻等。金沙江两岸是林区;玉龙山区植物种类多,被誉为植物宝库。手工业也有发展,“丽江马”闻名全国。现已有机修、采煤、发电、化肥、电机、轻工等中、小企业。金沙江两岸出产多种药材和特产。
纳西族----历史
纳西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是古代羌人向南迁徙的一个支系。纳西这一族名来源于古代髦人的一个部落名。其先民在晋代史籍中称“摩沙夷”、“磨些”,意思是“牧牛人”。他们先向南迁至岷江上游,又像西南方向迁到雅垄江流域,后又西迁至金沙江上游。唐代,他们聚集在丽江、永宁一带,先后被吐蕃(藏族)和南诏(彝族和白族的先民)所统治。三国时内部已有阶级分化,唐初曾建立越析诏(磨些诏),为六诏之一,后为南诏所灭。南诏统治者曾将上万户的磨些人迁到昆川地区,这些磨些人之后与白族融合。明初,不少戍边的汉人也融合到纳西族中。从明朝到清朝,一些首领先后被中央王朝授予世袭封建土司官职,其管辖地区基本上都已进入封建领主制发展阶段。尤其是清初实行“改土归流”后,纳西族封建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必须名为纳西。纳西族人在自己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产生于公元7世纪的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用东巴文书写的东巴教经典的《东巴经》,是研究纳西族社会发展历史的珍重资料。
纳西族----礼仪
纳西族很重视人际关联,重感情交往,患难与共,讲求礼尚往来。尊老爱幼是纳西族的美德。老人在家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倍受尊重。凡遇天灾人祸,婚丧嫁聚,亲友村邻都会主动接济帮忙,不计报酬。好客是纳西族的传统美德,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若村中或家里来了客人,男女老少都会起来打招呼,热情让坐。在家里,年青人要先顾老人吃和睡,要给老人端洗脸水、洗脚水,此种美德世代相传。
纳西族----节庆
纳西族以农历记年。主要节日“三月龙王庙会”、农历正月十五日的“米拉会”(即棒棒节)、夏历七月中旬举办的丽江七月会,也称为“七月骡马会”等。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
除年节外,纳西族还有许多祭祀活动。其中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任祭司,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祭时用全牲大祭,在场者均要洗手执香肃立。祭毕,用猪血灌肠、猪头、内脏烧汤,熟后按户分食。大祭后三天,还要进行以各家各户为单位的小祭。还有“祭三朵(本族保护神)”,纳西族认为三朵是属羊的,每年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要用全羊祭,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祭三朵还要带着火锅到风景秀丽的地方野餐。
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摩梭人举行朝拜女神山的活动,这是一个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群众节日。这天人们穿着盛装,聚集在狮山下烧香,喇嘛念朝山经,人们向女神敬献酒肉及水果,并叩头朝拜。
二月初八的北岳庙会,纳西语称作“祭三朵”,这也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保护神或战神“三朵”的传统节日。北岳庙,因南诏时曾封玉龙山为北岳,三朵庙建在玉龙山麓而得名。相传,古时有一猎人,在玉龙山上发现一块奇异的雪石,背回家去,走到现今的庙址时,雪石异常沉重,就歇下休息。再想背起赶路,雪石重不可移,人们认为这是神的化身,就地建庙祭供,从此,人们常常见到一位身着白甲,戴白盔,执白矛,跨白马的天神,经常显灵,保护那里的土地和人民。纳西人认为三朵就是本民族最大最有权威的神、是属羊的,每年二月初八和八月属羊日,要用全羊隆重祭奠。庙会期间,正是茶花初开时节,届时,人山人海.烟火缭绕,花开四野,人们四散野餐,信徒烧香磕头。此庙会之隆重与气氛,冠丽江所有庙会和节日之首。
纳西族----婚俗
永宁纳西族自称“摩梭”。他们直到这天,在婚姻家庭方面仍保留着母系制遗俗。在以往典型的摩梭人家庭结构中,只有母亲血统的亲人——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亲及其兄弟姐妹、母亲的亲生儿女以及母亲姐妹的亲生儿女,生身父亲被视为外人。在家庭生活中,妇女的地位显赫,家长由长辈高的妇女担任。她还是家庭中宗教祭祀活动的主持人。家庭的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财产也依母系原则继承。
与这种母系家庭相适应的婚姻制度,人们习称为“阿注”婚。“阿注”意为“朋友”、“伴侣”。这种婚姻的主要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凡属不一样母系血缘的青年男女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挑选心上人,只要彼此乐意,便互赠手镯,腰带一类的礼物,并开始过起了偶居生活。由于他们分别在两个家庭里生产、生活,因此男子要在夜幕降临后才去女家访宿,次日清晨又匆匆回到母家。同居所生的子女,姓母亲姓氏,并归母亲家庭抚养,男子对子女们没有任何权利和义务。由于这种婚姻家庭没有经济等方面的必然联系,因此男女双方的离异十分自由,只要女方拒绝来访或男子停止访宿,“阿注”婚便宣告结束。
纳西族----服饰
纳西族受汉族的影响较深,男子服饰与汉族的基本相同,穿长袍马褂或对襟短衫,下着长裤。妇女服装,除个别地方仍持续穿裙的习俗外,已改穿长裤,但整个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丽江妇女上宽腰大绣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坎肩,下穿长裤,系百褶围腰,穿船形绣花鞋。衣服多为蓝、白、黑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朴素大方。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髻,戴圆形的纱帽,未婚女子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
纳西族妇女服饰中最具特点的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排钉着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圆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一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一样的说法。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叫英古的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与旱魔王搏斗,奋战九日,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阳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
纳西族----饮食
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个性喜食当地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不论平坝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做为祭祀、个性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
纳西族古代以牛肉、羊肉、牦牛肉、养麦、稗干、园根(蔓青)为主食。之后,在汉、白族影响下,农业发展较快,生活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丽江坝区以玉米、小麦、大米为主食。泸沽湖。中旬、盐源、木里等地的纳西族,以稗子、青稞、玉米为主食,辅以养子、大米、小麦和土豆。丽江坝区的村民于房前房后种菜,自己食用。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能够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
勤劳节俭的纳西人,喜爱喝酒、饮浓茶,爱吃酸、辣,甜味的食品。泸沽湖摩梭人,男女均爱吸份未状的“兰花烟”,吃自制的带酸味的“棱里玛酒”。主妇在每年杀年猪后,要赶做储存腌肉。丽江的火腿粑粑、宁菠的琵琶肉,沪估湖地区的酸鱼和鱼干,都味美可口,是纳西人待客或馈赠亲友的佳品。
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丽江火烤粑粑等。
纳西族----建筑
纳西族的建筑古朴典雅,丽江古城的四方街最具代表性。整个建筑群都是土木结构的瓦屋,建筑上的门窗、牌楼上有精工细雕的图案,题材丰富,线条生动苍劲,形象栩栩如生,显示了纳西民族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
丽江古城有“东方的威尼斯”的美誉。泸沽湖畔摩梭人的木楞房,则以整根圆木堆垛成壁,用树块劈成板做瓦,井干式的造型,整幢房屋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砖瓦,不仅仅冬暖夏凉,还个性防震。四合院直观的反映其婚姻形态、家庭组织和宗教信仰,是母系社会的一种形式载体。
纳西族----禁忌
纳西族性格热情开放。有着知书识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公共场所忌高声喧哗、说粗话,骑马到寨前务必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不可跷二郎腿;进入纳西人家时不能打主人家的狗,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生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不能询问“阿夏”的状况,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吹口哨;吃饭时忌敲碗筷、翻菜、连续夹菜;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和猎杀入家宅的小动物。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
纳西族----宗教
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
“东巴”是纳西语,意为“智者”,也就巫师和祭司。东巴文化与东巴教密不可分。东巴教是唐初纳西族在原有巫教的基础上,吸收了藏族本教文化而构成的。东巴多才多艺,集写、画、唱、舞于一身,因而他们成为纳西族古老东巴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继承者。
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永宁又称“达巴”),是一种受藏族铭教(黑教)影响的原始巫教,崇奉多神,山水风火等自然现象均视为神灵,非病死者及冤家仇人则视为恶鬼,凡遇疾病、婚丧、节日等都要请东巴念经。东巴没有寺庙,一股都是不脱产的农民。纳西族地区又是佛教(禅宗)和喇嘛教(密宗)交汇的地方,红教喇嘛寺从藏区往南传到丽江为止,掸宗和尚庙由内地往北传也到丽江为止,因此纳西族也信佛教和喇嘛教,还有信道教的,构成了信仰多种宗教的民族。
东巴教是纳西族全民信奉的古老宗教,源于原始宗教,以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为基本资料,祭天、丧葬仪式、驱鬼、禳灾和卜卦等活动为其主要表现形式。
东巴教有特殊的法器和服饰,法事亦十分繁杂,全年几乎每月都有大小不等的法事活动,主要分祭祀、丧葬、禳灾、卜卦、赐名五大类,其中祭天最为隆重。

7、西藏昌都地区有些什么特产

西藏昌都地区的特产有:
1.雪莲
昌都名土特产品主要有膀香、虫草、贝母、知母、雪莲、核桃、藏刀花鱼、编鱼及高原畜产品等.(

昌都)雪莲在我国分布于西北部的高寒山地。是一种高疗效药用植物。

2.西藏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一种动植物兼名的名贵药物。它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与虫体,冬天为虫,夏天为草,下部是虫,上部是草。多产于青海、西藏、云南及四川的甘孜、阿坝。虫草味甘酸,性平,气香,是良好的强壮补药。

含有粗蛋白、脂肪、虫草酸、维生素B12等成分,有滋肺、补肾等作用,对治疗肺结核、咳嗽、咯血、虚喘、盗汗、阳萎、遗精、腰膝酸痛、痛后虚弱等均有良好疗效。

3.洛隆糌粑
洛隆糌粑近年来,昌都地区以洛隆县“洛宗”糌粑产业为中心,充分利用耕地平整和集中连片的土地资源优势,筹集资金4270万元,在洛隆、边坝、丁青、昌都等县建设优质青稞种植基地10万亩,年生产优质青稞1500万公斤,采取“工厂+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辐射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年创产值1.2亿元。

4.类乌齐牦牛肉
类乌齐牦牛肉是西藏昌都类乌齐县的特产。世界牦牛看中国,中国牦牛看西藏,西藏牦牛看类乌齐。类乌齐俗称西藏“小瑞士”,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泉水潺潺,青草萋萋,类乌齐牦牛就在这里过着悠闲自由的生活。

5.八宿荞麦
八宿荞麦是西藏昌都八宿县的特产。

6.索多西辣椒酱
索多西辣椒酱是西藏昌都芒康县的特产。

7.盐井葡萄酒
盐井葡萄酒是西藏昌都芒康县的特产。

8.藏毯
藏毯是西藏各类民族手工艺品中又一亮点。藏毯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以其精良的制作,具有浓郁民族、宗教特色的图案,讲究美学搭配的着色闻名于世。藏毯分各种不同尺寸的大小,不同形式的风格,如高贵素雅型的、浓重华贵型的,有地毯式的,有挂毯式的,样样均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精品。拉萨地毯厂啊生产藏毯的权威企业,它除了保持原有的手工制作外,还引进了电脑等高科技设备进行制图设计等工序。藏毯远销欧美,行销内地,无疑是来到西藏的您应该选购的商品之一。

9.康巴类乌齐牦牛=
康巴类乌齐牦牛昌都市畜牧总站类乌齐俗称西藏“小瑞士”,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泉水潺潺,青草萋萋,类乌齐牦牛就在这里过着悠闲自由的生活。由于类乌齐的牧民们从古自今一直沿用了最古老的牦牛“放牧”办法,类乌齐牦牛保持了“原生态、纯天然、全绿色”的特点,被专家论定为全国品种最纯的牦牛。

10.雪鸡
雪鸡雪鸡鸡形目,雉科,鸟类,人们传说中美丽的凤凰就是雪鸡。雪鸡有四季更衣的本能,而且衣着华贵高雅,美丽无比,孔雀自愧不如、丹顶鹤望而却步。在公园里百鸟群聚中,它仿佛就是鸟类的王子。

11.藏族奶品
奶品最普遍的是酸0和奶渣两种。酸0又有两种,一种是奶酪,藏语叫“达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另一种是没提过酥油的牛奶作的,藏语称“俄雪”。酸0是牛奶经过糖化作用以后的食品,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适合老人和小孩吃。奶渣是奶提炼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水份蒸发后,剩下是奶渣。奶渣可以做成奶饼、奶块。在煮牛奶过程中,还可揭起奶皮,藏语叫“比玛”。奶皮就象豆腐皮一样,好吃又富有营养。

12.西藏山羊
西藏山羊西藏山羊外貌特征:西藏山羊公母羊均有角,个体小,体质结实,前胸发达,肋骨拱张良好,母羊乳户不发达,0小。

13.昌都醉梨
醉梨醇香,食之不觉酒味,,食后不久宛然如醉。醉梨果实卵圆形,果皮黄色,上有麻点密布。

14.醉梨
醉梨出产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左贡县及怒江两岸上林卡与下林卡区。醉梨醇香,食之不觉酒味,食后不久宛然如醉。

15.昌都工艺品

16.藏族酥酪糕
藏族酥酪糕(1)将提取过奶油的乳白色淀粉(藏名曲热)凉干,用磨磨成粉末。(2)拌入黄油(奶油)、白糖、人参果(角麻)、葡萄干、桃仁等,做成圆形、方形,表面有红丝绿丝的表现吉祥、长寿图案的醍面胚,放入笼屉内蒸熟,宾至可整块献上,或切成片状。特点:奶味甜点,有滋补强身功效,为藏胞待客糕点。

17.贝母、知母
昌都名土特产品主要有膀香、虫草、贝母、知母、雪莲、核桃、藏刀花鱼、编鱼及高原畜产品等.

18.怒江裂腹鱼
——希望可以帮到你!

8、拉萨有什么特产

1、西藏青稞酒

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必备之饮料,青稞酒的制作工艺很独特。

2、藏红花

藏红花,又称西红花、番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是西南亚原生种,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中国。

3、酥油茶

藏族的一种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

4、干酪

干酪,又名奶酪、乳酪,或译称芝士、起司、起士,是乳制食品的通称,有各式各样的味道、口感和形式。奶酪以奶类为原料,乳源包括家牛、水牛、家山羊或绵羊等。

5、红景天

红景天是指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在世界上有90余种,多分布在北半球的高寒地带,大多数都生长在海拔3500-5000米左右的高山流石或灌木从林下。

6、藏牛羊肉

藏族人民主要以食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众所周知牛羊肉热量很高,这有助于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抵御寒冷。

9、西藏有哪些国家保护动物?

西藏高原上的国家保护动物

第一类

序号 种类名称 在西藏的地理分布范围 产地特点
1 长尾叶猴 樟木、亚东、吉隆、墨脱 西藏特产
2 滇金丝猴 芒康
3 小爪水獭 西藏东南部
4 金猫 西藏南部及东南部
5 云豹(龟纹豹) 西藏东南部
6 金钱豹 西藏东部及珠峰地区
7 虎 林芝地区
8 雪豹 西藏各高大山脉
9 野驴 藏北无人区
10 白唇鹿 那曲东部及昌都北部
11 野牦牛 那曲地区、阿里地区
12 羚牛 林芝地区
13 赤斑羚 林芝地区
14 藏羚 那曲地区、阿里地区
15 白獾 西藏南部
16 斑尾榛鸡 那曲地区
17 棕尾虹雉 林芝地区、珠峰地区
18 白尾梢虹雉 西藏南部
19 藏雪鸡 广布于西藏
20 灰腹角雉 西藏南部
21 黑头角雉 西藏南部、珠峰地区
22 黑颈鹤 广布西藏
23 棕颈犀鸟 墨脱
第二类

序号 种类名称 在西藏的地理分布范围 产地特点
1 熊猴 林芝及昌都地区
2 猕猴 林芝地区、珠峰地区
3 棕熊 西藏北部
4 马熊 西藏北部 西藏特产
5 小熊猫 西藏东南部、珠峰地区
6 水獭 西藏东部及南部
7 大灵猫 西藏东南部
8 小灵猫 西藏东南部
9 从灵猫 西藏东南部
10 猞猁 广布于西藏
11 免狲 西藏北部
12 马鹿 西藏东部及东北部
13 水鹿 昌都东部
14 毛冠鹿 西藏东南部
15 麝(獐子) 广布于西藏
16 藏原羚 西藏北部及东部 西藏特产
17 羚 西藏东南部及珠峰地区
18 斑羚 西藏东南部
19 盘羊 广布于西藏
20 普氏原羚 西藏北部
21 白瑟鹭 西藏东部
22 白额雁 西藏南部
23 天鹅 阿里地区
24 猛禽 广布于西藏
25 血雉 西藏南部
26 孔雀雉 吉隆(新近发现分布于西藏)
27 勺鸡 西藏东南部
28 红腹角雉 西藏南部
29 红胸角雉 西藏南部 西藏特产
30 藏马鸡 昌都、林芝地区,那曲东部 西藏特产
31 蓑衣鹤 西藏南部 西藏特产
32 灰鹤 西藏南部
33 棕头鸥 广布西藏
34 鹦鹉(二种) 林芝地区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