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佤族特产
1、临沧有哪些特产啊?
茶叶
临沧是滇红之乡,普洱茶原厂地。可能比较好的特产还是茶叶吧,其中以凤庆的滇红等比较比较好。还有普洱茶 。孟库大叶茶 。 茶饼之类都是比较好带。(重点推荐)
永德芒果和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水果(季节性的时候市面上会见到,缺点是不好带,也有一些加工好的水果成品,具体忘了)
永德县特产。永德县气候适应多种水果生产,有小勐统的梨、乌木龙的葫芦梨、勐底的荔枝、忙况的石榴、明朗的木瓜、亚练的柿子等等,最为著名的要算永康芒果。
简帕
简帕:简帕是佤族男女都喜欢的生活中不少缺少的物品,它既是一种装饰品又是友谊和爱情的信物。
"简帕"一词为傣族语,意为挂包,通常称民族包。云南的傣、彝、哈尼、景颇、佤、僳僳等民族都有生产和使用筒帕的习惯和爱好。
简帕既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是精英的工艺美术品,对于佤族青年男女来说,更是相互表达爱慕之情的信物。假如小伙子收到倾注了姑娘的心血、勤劳和镏慧的筒帕时,就是获得了爱的信息,需要把自己亲手制做的礼物回赠对方。从此两相欢悦,直到结成美满的姻缘。
简帕是傣族织锦的一种,从最初的麻、棉纺织发展到现在的丝、毛和棉混纺。它制作精致,式样美观,图案有彩蝶、孔雀、山茶花、小鹿、大象等,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不仅为边疆各族群众所喜爱,也引起了国内外游客的浓厚兴趣,日益成为旅游纪念品中的抢手货。(只是听说)
鸡枞和干菌子
鸡枞油比较好带,也是比较好吃,也是临沧特产吧,(本人常带)。干菌子在非季节的时候可以炒来吃吃,还是比较好的。(个人比较喜欢)
沧源牛干巴
还是比较好吃的,也是方便携带,关键是买对(个人比较喜欢)
核桃
可能很多地方都有吧,不知算不算特产(凤庆的核桃还是不错的,还有核桃的加工成品,比如核桃粉,含片)
还油一些少数民族,傣族,佤族的食品,饰品。缺点是季节性,还是不容易购买
临沧甘蔗和蔗糖等的东西(不多介绍了)
还有很多地方小吃(这只能自己去品尝了,带不走)
附,网上说的:凤尾条帚,芒团绵纸,云州冰糖,橡胶(不觉得是特产,没听过,而且也想不通)
其他还有很多,想不起来了,有机会再补充吧。
2、云南临沧有什么特产?
1、滇红:以大叶种红碎茶拼配形成,定型产品有叶茶、碎茶、片茶、末茶4类11个花色。其外形各有特定规格,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以浓、强、鲜为其特色。制作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
2、冰岛茶:指云南省临沧市境内勐库冰岛村所产的冰岛大叶种茶,是普洱茶的一种。特点是回甘效果持久、甜味较其他茶种浓厚、细腻。冰岛茶因炒作导致市场价格混乱,选购时应谨慎选择。
3、澳洲坚果:云南(西双版纳、临沧)有栽培。澳洲坚果属植物在世界上众多的干果之中,澳洲坚果的经济价值最高,素来享有“干果之王”的誉称。分布区域:澳大利亚东部、新喀里多尼亚、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此外澳洲坚果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2)沧源佤族特产扩展资料:
临沧特产滇红的价值功效:
1、利尿功效:在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可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2、消炎杀菌功效: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经由实验发现滇红茶功效与作用,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所以细菌性喇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有益,民间也常用浓茶涂伤口、褥疮和香港脚。
3、解毒功效:据实验证明,红茶中的茶多碱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碱,并沉淀分解,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项福音。
3、佤族的特色 动物、植物有哪些
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通用文字,人们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
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和缅甸的佤邦、掸邦等地,中国境内还有一部分佤族散居在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佤族总人口数为429709[1]人。
中文名
佤族
其他名称
勒佤,阿佤,巴饶克
居住地区
滇西南,阿佤山区,缅甸佤邦
人口
429709(2010年)
语言
佤语,巴饶克,阿佤
佤族居住地区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野生亚洲象、孟加拉虎、金钱豹、长臂猿、灰叶猴、蜂猴、羚羊、蟒蛇、眼镜蛇、巨蜥、孔雀、犀鸟、翡胸鹦鹉、白鹇、太阳鸟等上百种鸟兽。
植物资源有70多科,150多属,30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20多种,淀粉植物15种,油料植物20多种,树脂植物7种,粮食作物有237种籼稻和粳稻,以及上百种玉米和14种麦类,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姜、辣椒、棉花、烟草等等和各种蔬菜,经济林木有茶叶、紫胶树、橡胶、油桐和水果等等。药材、香料植物有胡椒、砂仁、草果等上百种。
阿佤山区地下矿藏也极为丰富,这里的银矿在明末清初就已开采,其中著名的茂隆银矿,是石屏汉人吴尚贤从内地带来一批汉族民众与当地佤族联合开采的,在当时不仅促进国家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加强了佤族人民与内地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
4、佤族的特色饮食文化的标志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各具特色并且源远流长,甚至在偏僻的地方,一些少数民族因为跟外界交流较少,甚至还保留着一些外人不甚熟悉的文化习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那么,你知道佤族的特色饮食文化吗?就跟着我一起了解 佤族文化 吧!
日常食俗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也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一般说来,农忙时日食三餐,平时吃二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
旱稻多用木难现吃现舂,佤族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于家庭饲养,有猪、牛、鸡等家禽。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虫的习惯。捕到鼠后,先用火把手燎光,除去内脏,洗净,与大米一起煮成稀饭食用。也有的用火塘把鼠肉烘干,制成鼠肉干巴储存,随吃随取。佤族所猎取的鼠类有竹鼠、松鼠和田鼠。
一些地区的佤族还有捕食昆虫的习惯,根据季节的特鱼,更替食用竹蛹、寄生于草木植物的红毛虫、扫把虫和寄生于冬瓜树的冬瓜虫等共有十余种。食用时把可食的昆虫与米一起煮成粥,加菜、盐、拌辣椒,香辣可口。
佤族习惯在吃饭时全家围着火塘,主妇把饭盛到木碗里,分给所有的成员,一般按各人饭量一次分完,如有外人在场也可分一份。此外佤族不喝开水,习惯于饮冷水。
佤族养蜂比较普遍,但养蜂方法十分特别,先用一段掏空的圆木,两头封口,留出数个小孔,供野蜂进出,放在森林或屋椽下,使其繁殖酿蜜,每年割2、3次,与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可口的鸡肉烂饭
鸡肉烂饭佤语叫“馍尼亚布绕”,是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它即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比普通的米饭要软得多,比稀饭要干些。有两种做法,一种叫手撕鸡肉栏饭,另一种叫刀砍鸡肉栏饭。制作方法独特,取鲜嫩乌骨子鸡切随和新谷米一起方如锅中煮,然后放入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泽鲜艳,味道糯滑鲜香,独具特色。
苦茶
除饮酒之外,佤族更爱喝苦茶。佤族煮苦茶,要用一口大砂罐,若无砂罐也可用大茶缸。茶叶,一般用粗制绿茶,或自制的大叶茶,煮一次茶放茶一两左右。在火塘上象煮菜一样慢慢地煮,要把茶叶煮透,并煮到罐中的茶水仅剩下三五口为止,所剩的这几口就是苦茶。饮时习惯于把罐抬起来喝。
在沧源糯良一带的佤族,新煮出来的茶水,浓得几乎成了茶膏,喝上半口也就足够解渴了。这样煮出来的苦茶,色如煨出来的中药汤,喝时虽然味苦,但喝后觉得清凉,它对气候炎热,远离寨子在田里劳动的佤族人民,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
泡酒
泡酒也是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饮料,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岁月,阿佤人不仅逢年过节要酿造泡酒,就是平日家家户户也酿泡水酒。泡水酒的制作方法简单,多以小米、高梁或红薯、芭蕉芋切片炒干或碾罐或大竹筒内封存少则7—8天,多则几个月(时间越久越醇)。
宾客登门需饮用时,主人把酒罐揭开对入山泉水,滤去渣后即可饮用。主人便冲泡酒,一般主人先尝第一口,然后依座次顺序给客人们敬酒。
泡酒含微量酒精、酵母,可以帮助消化,常饮泡酒不但于身体无害,反而有益健康。泡酒在佤族风俗中,也是友谊的象征。长期以来,流传着互赠泡酒的习惯。寨子里有人结婚,同姓亲友邻居,均拿泡酒送给新人。主人则端出一桶桶泡酒供参加婚礼晚会的人们畅饮。
佤族近几十年才开始饮用烧白酒。
佤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茶花稀饭,以云南西南部森林特产茶花鸡肉与大米一起煮制而成;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
5、佤族竹筒茶是一种古老的茶俗,具体是怎样的?
佤族是一个生活在边境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的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和双江、耿马、澜沧、孟连等县。沧源县和西盟县是佤族的主要社区。佤族人自称佤族,他们的祖先是古白族的一个分支。在清代,他们有不同的名字,如 "卡拉"、"哈瓦 "和 "卡瓦"。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被统称为佤族,意思是 "住在山上的人"。佤族的竹筒茶是一种古老的茶俗。用竹筒泡茶很有意思。竹子是佤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他们住在竹屋里,坐在竹凳上,用竹碗,用竹筷子,睡在竹皮里。有一首民谣可以唱。"竹叶青青竹筒长,切段竹筒装白糖,竹筒里吃白糖,姐姐不换心天长地久"。到了提亲的时候,年轻人会向有口才的人求婚。去参加婚礼时,要带一个茶壶,背包里装着茶叶、香烟和茶缸。
到了姑娘家,不管对方态度如何,都说要以最快的速度结婚,将茶壶装满水,自己去火盆里将火烧旺,放上茶壶,从背包里拿出茶叶和茶瓮,到姑娘的柜子里拿出碗,准备泡茶。不管姑娘家同意不同意,都得围着火堆等。水一烧开,新娘立即用增值税泡茶,倒在碗里。按照这个顺序,她被尊称为父母、兄弟姐妹,最后是自己。接下来是结婚。娘和其他人也跟着喝茶,婚姻就这样结束了。如果到了深夜,茶水还是空的,第二天晚上再来。如果连续三个晚上还没有人喝茶,说明姑娘家不同意这门亲事。如果还想谈,就要等到明年了。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6、舌尖上的云南 之临沧美食小吃
临沧,古称缅宁,是云南省管辖的一个地级市。以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位于中国西南,澜沧江畔,云南省的西南部。
临沧民族众多,其中佤族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此外还生活着着佤、傣、拉枯、布朗、德昂、彝、景颇等23个少数民族。
临沧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全国著名的“核桃之乡”,也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因此又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
临沧称为“百淮”(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的族群已向商王献珠宝、短狗等特产。武王十三年春,睽参与伐封,会于孟津。
秦、西汉,今临沧地市属哀牢国地,出现永康岩画。
临沧市辖区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和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8个县(区),89个乡镇,898个村民委员会(含居委会),27个社区。总面积2.45万平方千米。
(图:临沧的地理位置)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10),滇置益州郡,辖二十四县,云县属益州郡辖。
由于筑通“五尺道”,云南开始了和内地的联系。铁器和其他物资从四川进入云南,促进了云南边疆 社会 经济的发展。
西汉时期,益州郡的设置,使滇东北和滇池地区的人们在农业方面学会牛耕、灌溉;在工业方面学会铜、锡、银的开发和加工等先进的生产技术。虽然仅是运用手工方式进行生产,但却开阔了边疆人民的视野,提高了产品的产量,使滇中、滇西、滇东北的一些坝区逐步向奴隶制生产方式过渡。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便在云南劝课农桑,大兴屯田,发展生产,使今曲靖地区成为当时云南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挨个盘点临沧那些好吃的:
1
傣族撒撇,颇受当地各族群众喜爱,就连北京、上海、广东及港澳游客吃了后都感觉独特良好,再到德宏后,有的人还点名要这道菜。牛撤撇的制作是用净瘦黄牛肉一公斤剁成肉酱,在开水里氽熟,再把刚杀的牛苦肠兑水煮涨,用纱布过滤后备用,然后把新鲜韭菜和茴香切细后挤去水分,再配以香柳、盐巴、辣椒面、味精等调料把牛肉酱、苦水在一起拌匀,即可食用。撒撇的吃法是用米线或牛肚丝、牛肉片在撒撇里蘸一下就吃。
2
登上高高的景颇山寨,走进一片绿色的世界,那诱人欲滴的墨绿,定能使你敞开拥抱自然的胸怀。“绿”,是景颇山寨永恒的主题。它不仅存在于云雾缭绕,令人无限遐思的远山竹楼,就连招待你的餐桌上也会发现一个个绿色的世界。这就是景颇族闻名遐尔的绿叶宴。绿叶宴从景颇族古老传统的饮食习惯中诞生的,桌上除了绿色还是绿色,就连餐桌,也全为绿叶铺就,那一张张宽大的绿叶,就是一个个特别的“菜盘”,“盘”中盛满了景颇人独特的山珍野味,也盛满了一个古老民族质朴的深情。
3
利用竹筒烹饪, 历史 久远。最远的文字记载见于《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筒炙"的菜,用肉馅敷在竹筒上用明火烘烤而成。清代朱彝尊《食宪鸿秘》的"蟹丸",则是将蟹丸入竹筒煮熟而成。时至当代,云南和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竹筒烹饪的传统肴馔,这与"满山的翠竹根连根",竹子取之不竭有关,又因竹筒菜清香秀气,故沿袭不衰。
4
绿叶包蒸的工艺据说是由古时一位位封建领主做饭的老厨师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老厨师原先伺候原先伺候的老召勐(地方之王),只喜欢吃又香又脆的食物。因此,他烹饪的菜肴豆是烤鸡、烤鸭、烤肉、烤鱼,煎炸昆虫和干巴之类。老召勐病逝以后,多病的王子继承了王位。这位年轻的召勐虽然对香脆菜肴并不反感,但他吃了这些食物以后,常常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嗽不止。因此,管家要老厨师给新召勐制作一种既鲜香又不燥热的菜肴食用。老厨师苦思冥想了几个昼夜,才想出了烤后再蒸这种烹饪办法。接着,他又将大葱、芫荽、姜、蒜、荆芥、苤菜等佐料加猪油炒熟后,填在烤好的鸡、鸭腹内;然后,用芭蕉叶将鸡、鸭包好,放在木甑里蒸制去燥;蒸熟后端给新召勐品尝。老厨师特别地把蒸好的全鸡摆成跪卧之势,称为“盖不喝考”(雄鸡下跪);又将蒸好的全鸭摆在存有汤汁的绿叶盘内,叫做“别莱暖波”(鸭游河塘)。年轻的召勐见到这两道菜,立刻产生新奇的感觉。当老厨师把两道菜的名字告诉他时,他的脸上浮起了笑容。他举着筷子问:“它们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吗?”厨师恭恭敬敬的回答:“禀告召勐,是小人想出来的,名字叫错了请您别见怪。”召勐尝了一点鸡肉、鸭肉,觉得既有烤品的香脆,又有绿叶的清香,味道好极了!他又吃了些填在鸡腹、鸭腹内的佐料,味道清香而又微微带辣,十分可口。召勐笑容满面地对管家说:“这菜的名字叫得好,味道也好。”并赏给了老厨师不少银子。
5 红茶烧肉
红茶烧肉是一道香而不腻的美味菜肴,用红茶烧出的肉不仅有着茶叶的清香,而且肥而不腻,非常可口。
红茶烧肉一:五花肉半斤,红茶5g,糖、盐各适量。将红茶用100ml的开水泡10分钟。滤去茶叶。肉切成小块。锅里放少许的油,放入肉翻炒片刻,加入茶水,加盐(不要用酱油),加少量的糖(可去除茶的苦涩味)。将肉用小火煮20分钟就可以装盘了。
6 佤族鸡肉烂饭
佤族鸡肉烂饭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的特色 美食 。鸡肉烂饭是取鲜嫩乌骨子鸡切随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再放入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泽鲜艳,味道糯滑鲜香,独具特色。
凡到过佤族地区或曾在佤族地方生活过的人,对“模尼亚布绕”——鸡肉烂饭并不陌生,它是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佤族人民人人喜爱的食品,也是佤族人民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摸尼亚布绕”有它产生和发展的 历史 条件和 社会 基础。
建国前的阿佤山,生产力水平低下,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生活条件很差。为了生存,人们以各种植物为主,掺以少量的粮食,熬成稀粥轮着吃,佤族的烂饭便在这样贫困的 社会 环境中产生和发展。团结和睦、直爽好客历来是佤族人民的良好道德风尚。谁家盖了新房或撒了谷种,或逢红白喜事,全村都来帮忙。这时,主人根据自己的条件,或杀猪宰牛,煮成鸡肉烂饭或猪肉烂饭、牛肉烂饭,并用自己酿成的水酒,热情招待客人。
鸡肉烂饭品种繁多,有大米烂饭、包谷米烂饭等。随着 社会 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鸡肉烂饭在广大佤族群众中盛行不衰。只要机会和条件允许,随时均可享用。诸如逢年过节、撒谷种、栽秧、收庄稼、讨媳妇、办丧事、接送亲戚好友、盖新房等等,它都是缺少不了的佳肴。
7石板荞粑粑
石板荞粑粑:选用临沧苦荞面,用石板烤制而成。找一块很平整的石块,把石块在火塘上烤烫,用老鼠核桃树皮烧成灰兑上水,过滤后倒入荞面中搅拌,然后摊在石板上翻烤,即成苦荞粑粑。
苦荞粑粑不仅好吃,还有药用的功效,可以治胃热引起的头昏头痛、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等疾病。
8 云县树头菜
云县树头菜是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涌宝镇的特产。云县涌宝镇的树头菜历来为人称道,因为是在冷凉山区生长的缘故,所以味道与众不同,清凉爽口,苦味浓郁,具有很好的清火功效。
“树头菜”是云县涌宝特色产品之一,全镇现有种植面积1100亩,分布在木瓜河村、石龙村、茶山村、棠梨树村,胜利村为主产区。
树头菜属珍稀野生蔬菜,据云南省产品监督检验所检测《云质食检字97001号》树头菜含有的胆碱是印磷脂和鞘磷脂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功能性食品的重要活性物质。其嫩芽可以食用,根、茎可以入药,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味道鲜美独特,适口性好,是纯天然食品。
9 凤庆核桃
凤庆核桃栽种 历史 悠久,据专家考证,距今约有3000多年。凤庆核桃由于大多种植生长在山区和高山峡谷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无污染,且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含油量高。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有“中国核桃之乡”之称。
被国家宣布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的云南省凤庆县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山区、半山区。1976年凤庆县被定为全省发展泡核桃基地县,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命为“中国核桃之乡”。群众一直沿袭着种值核桃的传统,泡核桃林成了全县主要的特色经济林。凤庆核桃因果大、壳薄、肉厚、味香的优良品质受到人们的青睐。
10 凤庆腊肉
用酒、盐和各种香料腌制一个星期左右并挂干的猪肉,炒、煮、蒸皆可,十分美味,尤其是猪腿肉,比外地的烟熏肉要好吃得多。在凤庆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11 永德豌豆凉粉
制作方法是以豌豆粉为原料合水调成浆加以过滤,放入锅,边搅拌边煮,熟后入盆放置冷却待用。食用时将凉粉划成细条或方砣状,加入酸醋、麻油、蒜汁、芫荽、辣椒等佐料。在永德,城镇乡村小店,交通要道多有摆摊设点出售服务,行路人或赶集人往往以之为理想的晌午餐。
12 佤族水酒
佤族水酒采用一般的酿酒方法进行酿制的,发酵了的小红米或小麦等,装入一个高 80 公分 左右的竹筒内,然后倒入清水,再插入一根细竹管或胶管,用口吸饮浸泡的液汁,这种液汁即是佤族水酒。
佤族水酒为低浓度的酿酒,有清凉解渴,消化助食,供给热量,促进血液循环,使人兴奋的作用。难怪喝过佤族水酒的人说,长期喝水酒能使人发胖。
13
耿马香蕉
耿马香蕉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的特产。香蕉具有清热解毒、滑肠通便、生津、活血等功效。同时,香蕉是高钾的食品,可平衡钠的不良作用,对维持心脑血管的正常功能、醒脑十分有利。
地处西南边陲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光热资源丰富,特别适宜香蕉等热区作物种植,为加快现代农业进程,大力推进 科技 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香蕉。
耿马孟定镇香蕉种植面积大,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近年素有香蕉小王国之美誉,由于农户接触种植就走上标准化路线,加上独特的地热资源优势,孟定香蕉平均亩产可达3吨以上,而香蕉目前全国平均亩产1.56吨、云南平均亩产仅1.26吨。目前,孟定镇香蕉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产值超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000多元。并建成年加工2000吨的香蕉纯粉加工厂,香蕉远销四川、重庆、山东、北京等地,香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孟定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14 竹荪汤爆肚
1.竹有用清水涨发,洗净,顺长剖开,用平刀法切大片。再用二汤余透,捞出沥去水分,放入汤碗中。猪肚头用水洗净,剔去外皮和油筋,从里面一侧剞成蓑衣形花刀,刀深为厚度的2/3.再切为3.5厘米长,l厘米宽的块。香菜、葱、姜洗净,切成末。2.炒锅上旺火,注入清水1000毫升,沸后下肚头氽至半熟,用漏勺捞出,放入竹荪碗内,同时下葱、姜末。3.炒锅上火,注入鸡清汤,加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味,沸后去浮沫,迅速倒入竹苏碗中,撤上香菜未,淋上芝麻油即成。
15 傣族烤崩
“烤崩”(油炸米花糖):双江傣族在每年的泼水节前都要制作“烤崩”。具体做法是:将上好的糯米用冷水浸泡,淘洗干净后用蒸笼蒸熟,做成饼状,晾晒到三成干,然后放入红糖水中浸湿,又把它晒干,这样重复两三次后,将浸过糖水的干糯米饼放在香油锅里炸脆,即成成品。傣族制作的烤崩香、脆、甜,颜色金黄,油而不腻,是款待宾客的美味佳肴。
16冰岛茶
最贵重的云南普洱茶之一,它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烈,非常独特,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绝对是值得高端珍藏的极品。目前,双江县“勐库”牌茶叶已获中国驰名商标,“勐康”牌茶叶获云南省著名商标,茶叶产业已成为双江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17 沧源牛干巴
沧源牛干巴选用佤山半野生壮态下放养的黄牛精肉,经当地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加工而成,营养价值高,色香味独特,香酥可口。
18 蔗糖
临沧是云南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有280多年的种糖制糖 历史 。全区甘蔗产量达300多万吨,有机制糖厂15座,日处理甘蔗能力3万吨,年产糖30多万吨。
19 "滇红"茶
临沧市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是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余年的种茶制茶 历史 。193年,"滇红"在凤庆试制成功,成为中国的出口名茶,年出口量均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40%以上,创汇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50%以上,云南凤庆滇红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云南目前最大的茶叶生产企业。全区茶叶面积达65万亩,年产量达2万多吨,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
20 云县白花木瓜
云县白花木瓜是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的特产。云县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强、适应性广、挂果早、果实大、香味浓郁、产量高、果肉肥厚、细腻、无渣等特点,其营养成分优于其他品种木瓜,是独具 历史 渊源和发展 历史 的特色农产品。云县白花木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云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西岸,临沧市的东北部,位于北纬23°56′—24°46′,东经99°43′—100°33′之间,属于低纬度地区,海拔760—2834米。云县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分明特点。云县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云县白花木瓜的生长,是中国白花木瓜生长的最佳适宜区和原产地,在云县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强、适应性广、挂果早、果实大、香味浓郁、产量高、果肉肥厚、细腻、无渣等特点,其营养成分优于其他品种木瓜,是独具 历史 渊源和发展 历史 的特色农产品。县内十二个乡镇均有云县白花木瓜分布。
白花木瓜泡酒具有‚保肝护肝、舒筋活络、抗衰养颜‛ 三大功能。云南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白花木瓜生长在滇西南1800米至2300米之间的高海拔地区,生长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的工业污染,是一种自然生长的生态林果。
21 镇康咖啡
7、请问一下云南临沧有哪些土特产
1.滇红茶:临沧市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是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余年的种茶制茶历史。193年,滇红在凤庆试制成功,成为中国的出口名茶,年出口量均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40%以上,创汇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50%以上,云南凤庆滇红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云南目前最大的茶叶生产企业。全区茶叶面积达65万亩,年产量达2万多吨,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
2.蔗糖:临沧是云南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有280多年的种糖制糖历史。全区甘蔗产量达300多万吨,有机制糖厂15座,日处理甘蔗能力3万吨,年产糖30多万吨。
3.冰岛茶:最贵重的云南普洱茶之一!它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烈,非常独特,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绝对是值得高端珍藏的极品。目前,双江县勐库牌茶叶已获中国驰名商标,勐康牌茶叶获云南省著名商标,茶叶产业已成为双江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4.佤族鸡肉烂饭:佤语叫馍尼亚布绕,是佤族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它即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比普通的米饭要软得多,比稀饭要干些。有两种做法,一种叫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刀砍鸡肉烂饭。鸡肉烂饭品种繁多,有大米烂饭、包谷米烂饭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鸡肉烂饭在广大佤族群众中盛行不衰。只要机会和条件允许,随时均可享用。诸如逢年过节、撒谷种、栽秧、收庄稼、讨媳妇、办丧事、接送亲戚好友、盖新房等等,它都是缺少不了的佳肴。
5.沧源牛干巴:沧源牛干巴选用佤山半野生状态下放养的黄牛精肉,经当地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加工而成,营养价值高,色香味独特,香酥可口。
6.澳洲坚果:澳洲坚果又名夏威夷果,果仁营养丰富,含油量70%左右,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9%,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用于加工高级糖果、巧克力、食用油、化妆品的名贵配料,是目前世界坚果类中价值最高的品种,被誉为坚果之王。
云南临沧打造全球最大澳洲坚果种植基地
云南坚果行业协会的成立势必将叫响云南坚果的品牌。云南坚果行业协会首任会长陈榆秀表示,自1991年以来,第一批试种的404株澳洲坚果苗在临沧生根结果,一个绿色产业开始惠及临沧的各族人民。被人称为坚果皇后的陈榆秀是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云澳达公司通过从澳大利亚引进最先进的坚果种植技术、坚果加工生产线,并与国内外澳洲坚果权威研究机构建立合作,所产坚果质量达到了世界一流品质。陈榆秀介绍,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公司将借助来自澳洲、印尼、新西兰、香港等地的公司股东,建立通畅的国内和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和网络。预计到2020年,临沧坚果的种植面积将达300万亩,年产坚果50万吨以上,产值将突破125亿元,临沧或将成为全球最大澳洲坚果基地。
更多关于云南临沧有哪些土特产,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9e822161573188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8、佤族的风俗习惯
一、穿戴
历史上的佤族,男人穿黑色短衣和宽口大裤。妇女着掼头衣和横条花短裙,饰物有项圈、项链、手镯、腰箍和脚箍等,大部分为银制品或竹藤制品,或涂上天然色料,或取决于自然的色彩,几乎为男女老少所共同喜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佤族的服饰也开始有了变化,出现了长裙、筒裙以及一些较为有时代感的衣着和装饰,但佤族聚居的地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民族特色,且大多数衣服的原料是自种的棉麻,按其传统的方式,加工制做的,织出的图案像孔雀、白鹇等羽翎,有的像灵猫、鲮鲤等毛皮的图案。
二、居住
佤族的村寨多建在山腰或小山巅。在西盟地区有的村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聚成了数百户的大寨。佤族喜欢住竹楼,部分改住土坯平屋,这是后来改变的新的住宅形式。竹楼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
房内陈设简单而明快,必不可少的是一个供人使用的火塘和一个供祭祀之用的火塘或供祭祀与牲畜饲料加热的火塘。
三、饮食
佤族多用竹筒煮饭,吃饭时,由主妇按人数分食,一次平均分完。喜欢嚼槟榔、喝酒,有“无酒不成礼,说话不算数”的说法。水酒用小红米发酵后制成,多盛于大竹筒内,插入细竹管吮吸。佤族人也有饮浓茶的习俗,而喜食辣椒是男女老少的共同嗜好。
四、婚嫁
佤族的家庭形式为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财产多由幼子继承,女儿没有继承权。佤族命名时用逆式父子连名制,由自己上溯祖先。佤族所有家族向上推算出的最早一代的名字都叫“司岗”,意为葫芦或石洞,是对母权的崇拜。
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交往,称为“串姑娘”,青年男女群聚在一处,对唱情歌,用赠给槟榔、菸草表示定情。但缔结婚姻由父母作主,男方要交几条牛的聘金,称为“奶母钱”和“买姑娘钱”。有时父母一方不同意,则双方逃婚,父母也不追究。过去佤族曾流行姑舅表婚,现已有较大的改变。
五、丧葬
佤族实行薄葬,村寨有共同的墓地。有些地区则保留将亡人葬于竹楼下或竹楼附近的习俗。
(8)沧源佤族特产扩展资料:
佤族概况:
1、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通用文字,人们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
2、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和缅甸的佤邦、掸邦等地,中国境内还有一部分佤族散居在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3、佤族的起源,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神话传说。按照沧源佤族的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从葫芦里出来的人;按照西盟佤族的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是从石洞里出来的”。
4、佤族的宗教信仰有原始宗教、佛教和基督教三种。
5、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佤族总人口数为42970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