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的小吃
1、西北各种美食,你都吃过哪些
在西北吃过的不容错过的美食
广袤的大西北,除了大开大合的美景,还有不容错过的丰富美食。虽然在现代社会,可能你在家门口不远的美食街就能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
但是!大西北的美食依然是丰富且独特的。并且,有些食物你只能在大西北这地界,才能吃到它的原汁原味。大西北美食主要由回族美食、汉族的川菜、藏族的藏餐等组成。
“ 硬 菜 篇 ”
祁连羊肉
在大西北,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吃到比平常好吃的多的羊肉,但是,祁连羊肉毫无疑问,应该是最好吃的羊肉。“祁连的羊,喝的是雪山的矿泉水,吃的是祁连药草,拉的是六味地黄丸。”这虽是一句玩笑话,却并不夸张。在这样的草原上放养长大的羊,没有丝毫的腥膻,肉质鲜嫩,浓浓的羊肉鲜香。
祁连的羊肉有很多种做法
烤全羊
羊肉串
炕羊排
每一种羊肉做法都有不同的风味。炕羊肉肉更加酥软,烤羊肉串更加紧实筋道,葱爆羊肉更加入味……相同的是每一种羊肉都让你唇齿留香,欲罢不能,朝思暮想……简直是肉食者的天堂!
“面”的大世界干旱的大西北水稻种植很少,所以基本以面食为主。这种简单但是原本的味道,在辽阔的大西北有了很多精彩的演变。
在大西北,很多时候,就是这三两清汤二两面,简简单单,偏偏让你欲罢不能!这里为大家介绍几个让我们印象深刻的——
兰州拉面
它在其他地域,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兰州拉面”。不同于你家楼下的兰拉,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牛骨熬的高汤,面条粗细有十几种分类,牛肉肉质更是不同。
每个兰州人早晨都习惯性到店里要上一碗拉面,配一叠牛肉,几样小菜,开启新的一天。
蒸汽牛肉面
它不那么有名,却是一碗几乎无队员差评的面。每次队伍到门源,必点蒸汽牛肉面。从外表看上去,它与兰州牛肉面区别不大。
不同之处在于兰州牛肉面的面是煮熟的,蒸汽牛肉面是用蒸汽蒸熟的。一煮一蒸,面的味道就此不同。蒸汽牛肉面面条劲道,汤汁鲜香入味,比起闻名遐迩的兰州牛肉面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炮仗面
它是将拉面切成短条再加各种佐料进行混炒,因为形状似鞭炮而得名。炮仗面的做法有很多,炒炮、卤炮等等,各有各的风味。
驴肉黄面
莫高窟壁画上就有制作黄面的生动场景,这道历史悠久的面食,是敦煌的招牌美食。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肉质酥软,格外滋补。这道驴肉黄面,由劲道晶亮的黄面浇上浓郁的滋补驴肉制成。
青海土火锅
青海人把火锅称为“锅子”,青海土火锅的锅底一般由羊肉清汤加少许酸菜制成,口味偏重香辣,不加红油及过多调料,汤色清亮,滋味天然醇厚;尝一口,羊肉的鲜美与酸菜的爽口完美结合,令人齿颊留香,又绝无肥腻之感。
卷子鸡
这道菜是张掖的经典美食。酱好的鲜嫩土鸡肉上面盖着面卷,上锅蒸的过程中,鸡肉贪婪地吸收满满的酱汁,蒸汽把上面的面卷蒸熟,面也浸透了鸡肉的鲜香,变得油光发亮,散发出诱人的光泽。鸡肉鲜嫩入味,面卷劲道弹牙,正是平淡日子里不可多得的好滋味。
酿皮
跟我们的凉皮很相似,西北的【酿皮】也是一道夏天凉爽的开胃菜.它的口感比凉皮更加软糯一点,香辣入味,再给我个肉夹馍,就感觉拥有了全世界。
" 藏 餐 篇 "
大西北美食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是藏餐。游牧民族与我们的美食很多都大不相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糌粑。
糌 粑
糌粑其实是【青稞炒面】。糌粑有着青稞的清香和浓浓的奶香,甜甜的粗粮团子,营养美味的同时,又十分适合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携带储存。
酥 油 茶
吃糌粑一定不会忘的是配一碗浓浓的酥油茶。
其实可以从名字上窥见一二,【酥油茶】其实就是酥油和浓茶汤的结合。滚烫浓浓的茶汤倒入醇厚的酥油,再加入食盐,搅拌均匀就是一碗喷香的酥油茶啦!
那酥油是怎么来的呢?酥油其实从牛奶、羊奶中来,不停的抽打使牛奶、羊奶中的水油分离,将最上面漂浮的油脂收集起来,就是藏餐中最常见的原材料“酥油”了!
“ 甜 品 篇”
青 海 老 酸 奶
每一个吃过青海老酸奶的人,都会对它念念不忘。
草原牧民家家户户都会自制酸奶,用当地草原放养的牦牛奶发酵,做好之后盛在小碗儿里,上面会浮着一层泛着油光的细滑奶皮,再细细密密撒上一层白砂糖,那味道醇厚清爽,让你一碗又一碗,根本停不下来。
杏 皮 水
它是敦煌城的招牌饮料,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用当地肉嫩多汁的李广杏的杏皮熬煮制成,味道酸甜似酸梅汁,具有生津止渴解暑之效。
甜醅
是用燕麦或青稞煮熟后加入酒曲发酵而成的一种甜品小吃。味道清甜不腻,夏天吃一碗冰镇的【甜醅】,凉凉的甜甜的最适宜解暑。
牛奶鸡蛋醪糟
它由牛奶、鸡蛋、醪糟一起煮制而成,有着奶香和米酒香。蛋花柔软滑嫩,口味丝丝甘甜带着葡萄干的微酸。醪糟对女孩子还有美容功效。兰州正宁街夜市有家醪糟老店,生意一直很火爆。
2、青海好吃的有什么?
手抓羊肉 尕面片 酿皮 梗皮 酸奶 羊肠面 烤饼 手抓羊肉和黄焖肉羊 杂碎 拉条和面片 烤羊肉串 甜醅 好多。。。。。。。。。。
3、门源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门源最近今年刚刚开始被外界发现,现在有观花台,仙米森林公园,照壁山观花台。
正在开发的有珠固乡的东海大峡谷,县城里的人工湖,照壁山的滑雪场听说还有能春夏秋冬可以看花海的场馆。
4、青海有哪些特色小吃?
第一道美食:曲连
曲连
是一道面制作的看望孕妇的一种食物,形状很精致。馍馍是圆形的中间还有孔,通过蒸或者其他方式做熟就可以看望孕妇了。很好吃。可以补充人体的能量。
第二道美食:粉汤
粉汤
里面有肉片粉条等各种菜。加上一个炕饼吃起来很暖和又可以补充人体的能量。怎么样。这道美食可能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发明的。
第三道美食:指甲面
指甲面
指甲大小的面片切好等着在锅里煮一下。再把做好的炸酱跟面片混在一起。开吃。又香又劲道。别看只是一个小小面片。还真有一番滋味。
第四道美食:焜锅馍馍
焜锅馍馍
是青海人离不开的一道食物,也是当地才会有的美食,对于老青海人,如果吃不上焜锅馍馍,那一天就干不好活,可见这道美食的重要,吃起来和咱们的馒头类似,但是多了几份纯朴质感,好吃,家常,可以补充一天的能量。
第五道美食:奶皮
奶皮
在青海这个地方,气候特殊,当地人都需要大量是热量。这道奶皮就可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在当地的门源奶皮比较出名。就是牛奶煮沸腾以后起的泡沫,冷却之后。奶皮就像一张海绵一样,还真的舍不得吃呢。这道食物吃起来香嫩酥脆,像酪非酪像饼非饼。只有亲身吃过才能体会。到了青海,你可要尝试一下哦
第六道美食:熬饭
熬饭
在羊肉汤里放入肉丸放入菜等。熬在一起就可以吃了。这道食物一般年三十的时候会做。其中热量也是很高的。羊肉的鲜美加上汤中的其他肉丸之类的。一顿高热量的美食就做好了。有一点像我们吃的火锅。你说呢?
第七道美食:青稞饼
青稞饼
是当地的一道特色美食,青稞面做成的青稞饼色泽金黄,香甜可口。是很多老人孩子热爱的食物之一。青稞面本身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于青海是气候。青稞面的存在真是一种上天的恩赐。
第八道美食:炕羊肉
炕羊肉
炕羊肉是青海的特色美食之一。炕羊肉这道吃食没有一点羊肉的膻味儿。特别是里面的土豆和宽粉也是美味极了。羊肉的鲜香,都浸入了土豆和宽粉中。羊肉的鲜美和土豆的软糯相得益彰。到了青海可别忘了品尝一下。
第九道美食:大块炖羊肉
大块炖羊肉
在青海这个地方。这里的人们十分的好客。当来客人的时候。他们都会把自己家的羊来招待客人。门口支一个大锅,把羊肉切好。大块的放进去。做成之后的大块羊肉肉质细嫩。油而不腻。香气扑鼻。没有膻味儿。好嚼。羊肉炖的很入味。调料不多。但也十分的美味。看到这流口水了吗
第十道美食:狗浇尿
狗浇尿
实际上一种是一种烙饼,只不过是由青油烙的,在50年代,家家户户都有一种盛青油的小油壶。把油倒在锅里的动作就像是狗浇尿一样。饼吃起来香,青油还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面食本身热量就高,可以补充人体的能量
5、门源的特产
奶皮名小吃。
6、土族美食 土族有哪些特色美食
土族特色美食:酥油炒面、油炸馍、手抓大肉、手抓羊肉、沓呼日、海流、哈力海、烧麦等。
1、烧麦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它与包子的主要区别除了使用未发酵面制皮外,还在于顶部不封口,作石榴状。
2、手抓羊肉,源远流长,是生活在我国西北的蒙古、土、藏、回、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冷吃、煎吃。
3、油炸馍,酷似八角形的小帽子,不止外观优美,更是香甜可口的油炸极品,须注意一点就是,本土油炸馍必须用本土的土榨花生油方可炸出它的原汁原味。
4、哈力海是土族特色小吃,是土族人民比较讲究的食品之一。每当节日、婚礼或家里来了客人用它来接待。
,5、酥油炒面就是加入酥油炒面的茶点。竞凡先生在《历代汉番茶马互市考》一文中说: “番人夙以游牧渔猎为主,故其食料多属肉类,必以植物性食料以资调解。
7、描写家乡金色门源的句子有哪些?
青海门源——一个处处以“金色”这个词息息相关的地方;金色的土地、金色的森林、金色的麦田、金色的花海、金色的秋天,以及人们在金色的河边淘出的金子。
门源回族自治县是青海省的北大门,北面与甘肃省武威市、张掖山丹县接壤;西邻青海祁连县;南面是西宁市大通县;东部是青海省互助县。
门源县地理结构是一个小盆地,以县城为中心方圆100里左右是平川,以种植小油菜为主,山地夹种青稞;有“门源油,满地流。”的美称,现在自治县的“百里油菜花海”已经名扬四海。
由于浩门河自西向东贯穿门源全境,历史上的门源没有发生过大的灾难饥荒,有着“旱死九州,门源丰收”的美誉。因此这里没有出现过大逃难,大死亡的现象。
门源是一个回族占多数多民族共存的自治县,这里的人好客、朴实、团结。这里的人们遵守着“穷不嫌乡,富不喜外”的理念,在如今拜金主义盛行,世风日下的年代,这里的各民族兄弟姐妹却用金子般的心守着这样的财帛观念:没有了不行,贪婪了有罪,人殁了无用。
门源的人对各自的宗教互不干涉,相互尊敬。各民族虔诚的遵守着各自的宗教,淡漠的辛苦着,顽强的生活着;这的人们对疾病是忍耐的,对死亡是从容的。自古至今这里的人们奉行着“敬畏”“忍耐”“独一”的思想,这个人生态度久久不衰,何其珍贵!
门源县历史悠久,早在汉末王莽在门源设立了震武营,并且给门源命名“亹源”,是两面有门中间有水的意思。这里是战略要地,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汉至宋元明清等历朝所建的古城池随处可见。
门源煤炭资源储量大,煤分有烟煤、无烟煤两种,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丰富,老人们有句话:家里缺了茶叶青盐钱,大梁金场里挖两锨。
门源自然植被良好,盛产土特产。这里是没有现代工业污染的净土,金色的草原上涌动着羊的云朵、牦牛的海浪,门源马俗称浩门马,是历代军马中的神驹,甘肃武威出土的“马踏飞燕”就是以浩门马的模型。
这里出产的土特产有冬虫夏草的名贵,雪莲、柴胡、秦艽等天然野生药物的繁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奶皮和酸奶,这里的牦牛奶烤蒸的奶皮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你在饥饿时,在当地人家茶水泡上一碗奶皮,那甘甜浓郁的奶香溢满屋子,啧啧,肯定让你大饱口福;酸奶我想谁都吃过,可你吃过像豆腐一样凝聚不散的牦牛酸奶吗?那形状那滋味,让你一辈子忘不了,你会为生活在城市而悲哀。
门源农家小吃花样特别多,尤其是回族妇女天生就是做小吃的能手,悬麻口袋听说过吗?就是当地的一种带刺植物,刺有毒可治脓疮,蒸熟了就没毒,吃起来清香可口,有排毒美容的功效;还有扫鸡毛油饼、青稞面搓鱼、巴鲁、长饭,散饭、酿皮等等。
七月的门源,是花的海洋,是金色之源,是人间天堂。这里到处是自然生态景观,随处可以停车拍照留影。置身花海,使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
门源是一片神奇和充满希望的土地,考古发现的卡约文化,辛店文化遗址和遍布全县各地的古城遗址说明,早在公元前,这里就有先民们繁衍生息,从事狩猎和畜牧业生产活动,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为打通中原与西域的商务通道,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大破匈奴,在今门源的拦腰沟设鸾鸟县。隋朝大业六年,隋炀帝西征吐谷浑,在今门源的克图巴哈渡过浩门河北上。传说隋炀帝渡河时因桥损坏,险些掉在河里,幸好他骑的浩门马扬蹄豪迈,飘然自如、飞身踩在一只飞燕的背上,跨过浩门河。隋炀帝受惊后大怒,当场斩杀了造桥的大臣黄亘等6人。因此也有了马踏飞燕事发在门源,出土在武威的说法。
与门源县城隔河相望的照壁山,其形状象庭院中的照壁而得名,站在山上,浩门古镇尽收眼底。看门源仙气缭绕,特别是7月的门源恰似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
当你从险峻雄伟的达坂山、经海拔亚洲第一高位隧道、在满山遍野油菜花的美景中进入门源时,总给人一种清新脱俗,返朴归真的感觉。山如碧浪,水似青带。金色的油菜花舞动着灿烂无际的田野;古朴的红柳拂动着山野幽香的清风,蔚蓝的天边飞动着缥缈的云絮;洁白的雪山静谧地牵挽着苍穹与大地的臂膀;牦牛、羊群在迤丽不绝的草原悠然地荡漾着牧歌。昔日“青海城关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和“青海好、青海山上不长草”的景致已被这连绵的 的油菜花、青草、绿树和遍布山坡的牛羊所淹没。
8、青海门源县美食
测量铝土矿宾0他在旅途路途句吐了😭路线dxhyhyhj
9、青海门源的虫草怎么样,属于什么档次,价格多少?我想卖点,又不懂,望指点,谢谢!
门源的还可以,一般不要到市场去买,有假的虫草,最好到专门经营虫草的商店,比如门源县冬虫夏草专卖店(地税局楼下),价格嘛,不好说,小点的一般十几块,大点的可能要高于50块
10、青海的特色小吃有那些呢?
青海的饮食口味具有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格,作到色、香、味、形都与各民族的古风乡俗,边塞风情融为一体。即使是一些源自内地的食品,在青海也经过创造和改良,融入一种浓厚的高原气息。
主要特点如下:
1.以面食为主,可以分擀面类,揉面类、蒸面类、炸面类、团面类等等十几大类,其中尕面片、拉条子、馓子、糌粑等已是人们熟知的美食了。在去西宁的火车上,列车员沿车叫卖的西北风味酿皮子也是典型的青海小吃之一。它与我在内地所吃的叫同样名字的东西,完全不同,从“长相”到口感,这里的酿皮色深、肥厚、韧劲十足,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据当地人说,是加了一种只产于青海的植物碱,浇上各种调料,还有用草果泡制的醋,我保证,你回到内地后,一定会对它念念不忘的。
2.又由于青海是畜牧业较发达的地方,牛羊肉类和奶制品也很多。到青海的小地方旅行更能品尝到正宗的高原菜肴。青海省的牦牛、藏绵羊、普尔山羊等,它们品尝的是草原鲜美的水草和无色的繁花,和各种草药佐料,肉质也就更加香美、营养丰富、并且绝无污染,只只都是制作手抓肉的上品。还有用牛羊的肚、脑、肠、蹄,制作的杂碎汤,喝上一碗不但可以获得抵御严寒的热量,也清香可口,绝对解馋。街头的烤肉、烤羊筋、清汤羊肚······扑面的热气,扑鼻的香气,都让你完全遗忘了自己拼命减肥的誓言。
3.至于奶制品,首推青海酸奶,与内地酸奶不同,这里的酸奶浓厚的要用勺子来吃,上面凝结着一层厚厚的奶皮,它的香醇鲜嫩非同凡响,在西宁的小吃巷口就可以品尝到,但要品尝真正的“饕餮级”的酸奶是一定要深入牧区,到牧民家里去发掘……另外还有奶茶、曲拉、酥油等,都是你来青海必一尝为快的,更难得的是,这些都不是什么宫廷小吃,而是寻常百姓的日常食品啊。
4.提到青海的菜肴口味,多以鲜辣见长,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出产的线辣椒,是我国的优质农产品,用青海省门源县出产的青油“泼”出的循化辣椒粉,是当地餐桌的必备食品。在青海品尝小吃,老板都会问“辣子咋放?”,考虑好再回答哦。
5.近年来,四川风味也向进军其他城市一样,大举进入了青海,川菜馆在玛沁、五道梁这样的偏远之地,依然可见踪影。尤其是在西宁、格尔木等地,“麻辣烫”和那些“杭州小笼包”,或者“东北大饺子”等等招牌很让你觉得亲切,一下子就打消了不习惯西北饮食的尴尬念头。
搅团:是青海民间普遍食用的小吃,做法新颖独到。在细腻的豆面中加入少量面粉,锅中水开后放少许咸盐,边搅动,边加豆面,直到干湿合适,主体就做好了。搅团的吃法有很多种,趁热用勺子挖一块放在碗里,用勺背压成凹形,调入事先备好的油泼辣子,蒜泥、醋等,再配以青海酸菜、豆角、萝卜,用筷子划成小块吃,这种典型的吃法叫“拌疙瘩”。
甜醅:把青海特产青稞捡净沙粒,碾去外皮,簸净,清水洗去杂质、麸皮,入锅煮熟,沥出冷却,将甜酒曲撒入调匀,入陶器密封,用棉被盖严,15度左右恒温下发酵一段时间后开封食用。有点类似酒酿一类的食品,但更加醇香、甘甜,具有青稞特别的风味。有顺口溜唱道:“甜醅儿甜,娃娃阿爷含口水咽,一碗两碗开了个胃,三碗四碗顶一顿饭。”
酿皮:和陕西的擀面皮差不多,但比擀面皮厚很多,很好吃,里面有韭菜,当然不爱吃韭菜可以不放,但酿皮必须吃!马忠的未必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