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过六一儿童节
1、为什么要设立儿童节?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给所有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一直是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就是专门为儿童们设立的节日。
不过,除了这个国际性的节日,以及每年4月第四个星期日的“世界儿童日”,全世界不少国家还各自有本国的儿童节,庆祝方式也各具特色,趣味十足,既体现不同国家的传统、习俗,又洋溢着无限喜庆和生机!
2、61儿童节的来历及意义是什么
<
3、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屠杀——利迪策惨案有关。1942年6月10日,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当时的很多国家表示赞同,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因此有人误解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新中国第一个国际儿童节
1950年6月1日,新中国的小主人们迎来了第一个国际儿童节。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但是,解放前,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却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也被剥夺了欢乐的童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儿童的健康成长。尽管解放初期物质条件不足,困难重重,党中央还是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这一天定为中国儿童的节日。
党中央对新中国的第一个儿童节非常重视。为了筹备庆祝六一儿童节,响应民主妇联等团体发出的“保卫儿童权利、争取和平”呼吁书,我国11个人民团体和中央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专门组成了筹备委员会。毛泽东挥笔题词:“庆祝儿童节”。
朱总司令殷切地希望:“新中国的儿童,要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准备好好的建设新中国。”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为孩子们题词。
4、你想过六一的理由是什么?
六一儿童节似乎已经成为全民节日。很多成年人都在这一天“过节”,人们在这一天互相祝福儿童节快乐,似乎也成了一种时尚。
成年人过儿童节,深层心理当然是希望变成儿童。为什么不想做大人,想做儿童呢?
1.做大人太累,做儿童无忧无虑的比较开心;
2.做大人无趣,做儿童可以卖萌耍嫩惹人疼爱;
3.做大人压力大,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扛,付出比收获多。做儿童比较轻松,仿佛周围的人都有义务照顾自己,收获比付出多。
人类天性是喜欢儿童的,因为儿童外形可爱、好看,代表了生命初始的希望和完美;儿童天真烂漫,代表了人们向往的纯真自然;儿童“无知无畏”,代表了人们希望得到的轻松愉快的状态……大家都喜欢孩子,谁又不希望成为孩子呢?
然而人总要长大,一些属于儿童的便利和优惠总要让渡出来。好在人生是公平的,人在长大的过程中,失去孩童的特权时,会相应得到属于成人的特权,比如独立自主决定人生的权力、掌握更多人生资源的权力,存在感、力量感和成就感的获得,会使人们满足和自豪,从而心甘情愿放弃孩童的特权。毕竟,成为人生赢家的诱惑,比成为孩子王的诱惑大多了。有能力照顾人的成就感,比不用辛苦付出、一直有人照顾的感觉高端多了。
所以,正常情况下,人们长大后不再过儿童节,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因为失去一个儿童节,却换来更多成人世界的精彩,一般人都乐意的。这就是为什么以前人们总希望长大,不希望老是当一个“小屁孩”的缘故。
那为什么现在反而成年人争相去过儿童节,被称为小孩,不但不像以前那样觉得被轻视,反而会觉得开心呢?我觉得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对成年人太不友善了。成年之后,各种负担和压力接踵而来,而上文说到的那些成年人的特权,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成就感、力量感等等,却迟迟未至。童年的快乐一去不返,成年的快乐却没有如约而至,人们怎么能不失望?大环境下,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在有机会的时候,回避一下这种人生压力,宣泄一下失望的情绪。
找一个由头完成这种回避和宣泄,就显得很重要。大家都有这种需要,“成人儿童节”就心照不宣地成为了这个理直气壮的由头。
所以,成年人过儿童节,时尚的背后,掩藏的是人生艰难、生活成本太高的社会现实。快乐过节的背后,何尝不是心底的无奈和叹息?
5、为什么现在中国成年女性都要过六一儿童节?
最主要的心理原因当然是留恋童年时代,希望过上童年的生活,喜欢和孩子一起过节,恢复童真。这其实是很多成年人都希望的,时间不倒流,而儿童时期并不能体会到童年的快乐,当孩子长成大人的时候才知道,童年的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是多么美好。
小时候我们不用担心衣食住行,要吃的有父母给买,要穿的父母会准备好,不用工作,那点学习的压力与成年以后为挣饭吃到处奔波相比,已经微不足道了。
无论男女在职场上,在情场上,在激烈竞争的科技时代,无处不在的压力,使人想逃避,想回到过去,回到童年,但是谁也办不到,时间不能停滞,岁月催人老。
新中国成立后儿童节
从1949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学校一般会为此组织相关的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正式着装(普及校服前为白衬衣蓝线裤)香港虽属共和国一部份。
但民间在约定俗成下,香港儿童节的日期与中国台湾的儿童节日期一样,即4月4日。民间庆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礼物给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