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我为什么
1、为什么有儿童节?
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
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屠杀——利迪策惨案有关。1942年6月10日,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
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当时的很多国家表示赞同,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沿革
1925年8月,世界54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发表了爱护儿童、保障儿童福利的宣言。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积极响应,先后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儿童节。
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萧条。1949年11月,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2、培养“仪式感”,为什么要给孩子过儿童节?
每年都会有非常多的节日,比如国庆节、父亲节、母亲节以及儿童节等等。有些节日是孩子特别喜欢过的,就比如他们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这是因为,在儿童节,家长会带自己去许多好玩的地方玩,自己还能吃上许多好吃的食物。因此,孩子每年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过儿童节。那么,为什么会有儿童节,为什么要给孩子过儿童节呢?这是因为,儿童节是一种仪式感。同时,儿童节是孩子们对自己身份的认知,以及可以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下面,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一、儿童节是一种仪式感
培养孩子的仪式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仪式感是教会孩子表达感情的最有效方式。每年都会有许多的节日,这些节日就是仪式感的体现。孩子知道有了父亲节,那么就学会尊重自己的爸爸。孩子知道了儿童节的存在,那么就知道原来爸爸妈妈如此爱自己,他们就会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因此,通过一种仪式感,孩子们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同时也学会了感恩。因此,儿童节的存在是十分有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更加认识自己
在儿童节当天,父母会带孩子们去各种好玩的地方游玩,然后还会带孩子们吃各种好吃的东西。等到大家开心了一天之后,晚上回家父母会问孩子一些问题。比如,长大后的目标是什么,自己有什么梦想吗等等。这个环节是儿童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通过这个环节,孩子会思考自己将来的梦想是什么,自己需要朝什么方向努力。他们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孩子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做一个有本领的人。因此,儿童节可以让他们更加认识自己。
因此,通过上述分析之后,儿童节是必不可少的节日,家长们一定要给孩子过儿童节。
3、你想过六一的理由是什么?
六一儿童节似乎已经成为全民节日。很多成年人都在这一天“过节”,人们在这一天互相祝福儿童节快乐,似乎也成了一种时尚。
成年人过儿童节,深层心理当然是希望变成儿童。为什么不想做大人,想做儿童呢?
1.做大人太累,做儿童无忧无虑的比较开心;
2.做大人无趣,做儿童可以卖萌耍嫩惹人疼爱;
3.做大人压力大,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扛,付出比收获多。做儿童比较轻松,仿佛周围的人都有义务照顾自己,收获比付出多。
人类天性是喜欢儿童的,因为儿童外形可爱、好看,代表了生命初始的希望和完美;儿童天真烂漫,代表了人们向往的纯真自然;儿童“无知无畏”,代表了人们希望得到的轻松愉快的状态……大家都喜欢孩子,谁又不希望成为孩子呢?
然而人总要长大,一些属于儿童的便利和优惠总要让渡出来。好在人生是公平的,人在长大的过程中,失去孩童的特权时,会相应得到属于成人的特权,比如独立自主决定人生的权力、掌握更多人生资源的权力,存在感、力量感和成就感的获得,会使人们满足和自豪,从而心甘情愿放弃孩童的特权。毕竟,成为人生赢家的诱惑,比成为孩子王的诱惑大多了。有能力照顾人的成就感,比不用辛苦付出、一直有人照顾的感觉高端多了。
所以,正常情况下,人们长大后不再过儿童节,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因为失去一个儿童节,却换来更多成人世界的精彩,一般人都乐意的。这就是为什么以前人们总希望长大,不希望老是当一个“小屁孩”的缘故。
那为什么现在反而成年人争相去过儿童节,被称为小孩,不但不像以前那样觉得被轻视,反而会觉得开心呢?我觉得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对成年人太不友善了。成年之后,各种负担和压力接踵而来,而上文说到的那些成年人的特权,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成就感、力量感等等,却迟迟未至。童年的快乐一去不返,成年的快乐却没有如约而至,人们怎么能不失望?大环境下,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在有机会的时候,回避一下这种人生压力,宣泄一下失望的情绪。
找一个由头完成这种回避和宣泄,就显得很重要。大家都有这种需要,“成人儿童节”就心照不宣地成为了这个理直气壮的由头。
所以,成年人过儿童节,时尚的背后,掩藏的是人生艰难、生活成本太高的社会现实。快乐过节的背后,何尝不是心底的无奈和叹息?
4、为什么要过儿童节?
它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
5、成年人为什么沉迷过儿童节?
成年人之所以沉迷过儿童节,主要是因为怀念儿时尤其是儿童节的时光,享受童年的快乐,以及可以儿童节可以好好陪伴自己的儿女。
怀旧,是一种情怀
我手机一直收藏着阿悠悠演唱的歌曲《念旧》。里面有一段歌词我很喜欢“我站在山的尽头,看着云朵飞走,你像昨夜的海市蜃楼,给我漫天蝶游,赴约万水千丘,回忆太美所以人才念旧”。
因为儿时的儿童节很美好,所以我很怀念。那时候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过儿童节可以疯狂地玩我们自己的游戏。弹玻璃珠、玩卡带电子游戏、俄罗斯方块、魂斗罗、打沙包、跳楼梯,看黑白电视的动画片蓝精灵、一休、黑猫警长等等等。
小时候,我很渴望长大,现在长大了,又经常追忆似水年华。尤其是恰逢儿童节这欢乐的时光,习惯的去寻找遗失的美好和力量。
娱乐快乐,与年龄无关
6月1日下午,办公室的妹子美丽胡说,下班后我要去吃儿童餐,带玩具的那种,我要体验一天的小朋友的快乐。我们都取笑她是个大龄儿童。
不过,现在想想,自从毕业了工作后,我们这些成年人慢慢的被社会磨去了棱角,尤其是在我们办公室,工作繁杂,很容易会夺去年轻人的快乐。所以,在儿童节的时候,我身边的这些成年人也幻想着和小孩子一样,可以把工作、生活的烦恼抛到脑后,开心的过一个大龄儿童节。
美丽胡说,只有哥还没有结婚,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只要姐我还没有结婚,我就还是从前那个少女。
所以,我认为,儿童节不应该是儿童的专属。无论是谁的内心深处,都埋藏着一个小小少年,这个少年不会随年龄变化,它可以是一颗童心,也可以是我们成长的一个快乐瞬间。成人和儿童,在这一天有了交集,快乐和年龄无关。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6月1日那天,我打开朋友圈看到的第一条圈中信息是:今天没有文案,只有你们。然后是很多张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成长的照片。我上班的时候,看到公园里停满了汽车电动车,到处都是大人和孩子,各种玩具、气球看的我眼花缭乱......我不得不感叹,时间过得真快,我们80、90的成年人基本都已经成家立业生娃了。
我的大宝都上一年级了,二宝也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儿童节。身边的同事朋友的孩子也是都打酱油了。孩子们在慢慢长大,他们经历的我们都已经经历,我们经历的他们还未曾体验。
这一天,我们这些大人想办法放下工作,带上孩子到公园广场好好的玩一天。不能亲自带的,也在朋友圈晒出了曾经陪伴孩子的美好瞬间,以云陪伴的形式陪伴孩子们过一个愉快的儿童节。目的都是想表达对自己孩子的爱,希望他们快乐成长,待到了和我们一样的年纪后,也能回过头,再过一回儿童节。
6、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喜欢过儿童节?
因为小时候没经历过,长大了想通过这种方式消减内心的压力。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小时候一样,那时候根本就没有儿童节的概念。也许对儿童节最大的回忆,就是那一天犯了错误,挨揍的时候,我妈能少打几下。
别说什么儿童综艺演出,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我那个时候,连小红花好像都没有见过。我的童年,是没有儿童节的。
但我明确知道儿童节这个概念的时候,我的童年已经过去了。每天都要投身在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每天都为了各种事情焦头烂额,一年到头都没有休息的时间。
总觉得自己的童年太缺乏乐趣,自己的六一也就是个普通的周几,可那个时候身不由己,自己也没办法解决。
终于已经长大,可以有自己的规划,有自己的时间,现在想重新过一下六一儿童节,也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吧。
当崩溃已经成为日常,我想在六一找一下安慰。和朋友一起做一下儿时的游戏,追忆一下童年,放松一下自己的精神,让自己不要成为断掉的弦。
当现在的儿童演出越来越精彩,我也想在六一这一天,到某个学校去欣赏一下节目。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想让自己开心一些,让自己羡慕一下现在的孩子。
我们在时光中长大,可谁还没有一颗童心呢?我也想去表演节目,我也想去玩碰碰车,我也想去无忧无虑的生活。
特别羡慕孩子的生活,可成年人只能用成年人的方式来生活。在六一这一天,我想再变回孩子,用童真童趣的方式度过这一天,给自己留个念想。
成年人过儿童节,并不是要不要的问题,只是你想不想的问题。想就去过,没有人会制止你,顶多只是有一些好奇的目光而已。
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长大,还没有好好的体会童年。当长大以后重温童年的乐趣,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