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在大学能干什么
1、六一儿童节能干什么
摔方宝
摔方宝,河北方言叫“来啪儿”,儿童游戏。
用书皮或比较硬的纸穿来穿去叠成得方方正正的叫方宝,也叫啪儿,玩法是一个人把拿出自己的一个方宝扔在地上,另一个人也拿出自己的一个用力摔在地上或者对方的方宝上,靠产生的风或适当的角度把地上的方宝翻个面,对方的这张就归你了,否则你的就归对方了。
跳山羊
跳山羊,是民间一种模拟山羊跳跃的儿童游戏,简单易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果断决事的能力,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在奥运会体操项目里叫“跳马”。
兔儿爷
兔儿爷是北京市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
人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
跳房子
跳房子,也叫跳飞机,是一种世界性的儿童游戏,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游戏之一,趣味性、娱乐性极强,曾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有时就算在一块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笔或树枝,小朋友亦会在地上画起“跳房子”的九个格,然后一起玩。
滚铁环
滚铁环,旧时汉族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直到九十年代末逐渐消失。
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
翻花绳
翻花绳,汉族民间流传的儿童游戏。在中国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法,如线翻花、翻花鼓、挑绷绷、解股等等。这是一种利用绳子玩的玩意,只需灵巧的手指,就可翻转出许多的花样。
拍洋画
拍洋画,是一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流行很广的儿童游戏,在北方部分地区叫“扇洋片”。孩子们拿出一些多余的洋画,把洋画合在一起,摆在地上,轮流用巴掌去拍,或者用洋画去拍洋画,能拍翻即可拿走。
弹弹珠
打弹珠,又称“打玻璃珠、弹玻璃球、弹球儿、打弹子、弹溜溜”,应该是一项世界性儿童游戏,各国儿童都会玩儿。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
2、儿童节可以干什么事,要四个事
儿童节可以以下事:
1、打电话跟爸妈撒个娇,说说小孩话。
2、看到儿童,开心说:“祝我们节日快乐,耶~~~”
4、开无聊会议,一人发一根棒棒糖。
5、翻看自己小时候照片,开心大笑!
6、和亲爱的Ta一起儿歌接唱,输的人买小熊熊送对方。
7、找十件有趣的事,并好奇的问“为什么”。
8、最后,再做一次乖宝宝,晚上九点半就上床睡觉,并拥抱自己内心永存的“大小孩”,高兴道晚安!
3、儿童节该怎么过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来到我们身边,在孩子们心里这是一个快乐的日子,而在商家眼里这是一个重要的商机,至于父母和亲友似乎约定俗成,意味着消费,那么究竟该怎样给孩子过六一呢?花多少钱,怎样花钱,对孩子们有什么影响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对商家来说,儿童节是个赚钱的黄金假日,不管是商场、超市还是零售商铺,早早地就开始了各种促销活动,使孩子心动,让家长行动。
营业员告诉记者,像六一,我们童装基本上全凭这个,全凭娃娃过节这些,一般都会搞一些活动,像送礼品等。
我市的儿童娱乐场所不算多,平时就有不少游客,临近六一,这些地方更是许多小朋友和家长首选的好去处。
家长1说,就是带他到公园转转,带他吃个肯德基呀什么的。
家长2说,每个家长都很注重孩子过节日的,非常注重,带孩子出来玩一玩,公园转一转。
儿童节应该怎么过,一百个人或许会有一百个说法。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今天,在“六一”儿童节给孩子送一份礼物,成了父母们最关心的事情,而服装、玩具以及带孩子去游乐园“消费”娱乐项目等则是他们的首选。
家长4说,家长就是尽量支持,如果他们要跳舞,服装这些尽量买,让孩子过的开心一点。
小学生告诉记者,准备给我送一套科比的蓝球衣,我最喜欢科比了。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儿童经济每年都以超30%的在速度在增长。在儿童消费“高速奔跑”的这种大环境下,记者发现,大多数家长和儿童都存在不同的节日消费误区。
误区一:新意少,节日消费趋同的趋势特别明显。其中购物、到游乐场所游玩是家长和孩子们过节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千人一面的消费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采访家长,记者:孩子给你提不提要求?提要求,记者:都提什么要求?买东西呀,有些想要的东西他要买,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买,只能是表现好了买,记者:别的孩子人家拿什么他也肯定要?他也要,但是并不是别人有的他必须有。
教师郑艳对记者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所以家长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所以在过六一的时候,家长要么给孩子买衣服,买好吃的,领孩子逛商场,或者去肯得基这些地方去消费,那么这些消费就比较盲目一些。
误区二:没计划,只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大多数家庭只要孩子张口,一般家长都会满足孩子的要求。
小学生说,我打算吃汉堡包,然后到儿童乐园玩,记者:吃还有玩是吧?嗯。你这个想法给你爸你妈说了没?没有。那他们能满足你的要求吗?应该可以吧。
小学生告诉记者,要是我考试考得好,我爸就主动给我买,如果我考的不好,我就向我爸要,记者:提的要求基本能满足,还是满足不了?满足的多,不满足的少。
误区三: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是高消费,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容易培养互相攀升的心态。
教育界人士认为,儿童节,为人父母者无不希望给自己的孩子送上一份礼物,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作为家长应该意识到,礼物不完全等同于礼品,不一定非得要贴上价格标签,更不是价格越高的礼物就越好。究竟什么样的礼物,或者选择怎样的方式过六一节对孩子更合适且更有意义,在这个问题上虽然没有一定之规,但至少应该要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既能让孩子满意,又要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4、在学校怎样过六一
小学生:
一定会过六一的,学校要么放假,要么组织联欢游园之类的活动!自己也可以和家长去吃麦当劳、玩嘉年华、看大猩猩(哈哈!)!六一是他们的节日,当然他们做主,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啦!
中学生:
我认为可过可不过!这个年龄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初中生还好一些,高中生这个时候正在考前冲刺,就是想过恐怕也没气氛让你过得开心!再有呢就是也甭想放假,那就没时间过了啊!顶多回家的时候和父母撒撒娇!
大学生:
这群人一天到晚无所是事(包括我哈),就琢磨怎么过日子呢!所以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作为放纵自己的借口的,所谓的,节日,比如无聊到拿11月11日当“光棍儿”节过!虽然现在都“老”得不成样子,却也狡尽脑汁凑热闹!大学生过“六一”,可以搞小游戏,美其名曰:“忆往昔”,“追忆温馨童年”什么的;或者三五个朋友外出聚餐;要讨好女友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还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糖,QQ糖、棉花糖、泡泡糖、口香糖、阿尔卑斯、大白兔、金丝猴(好像没了)什么的,绝对是六一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就昨天,我还买了三十块钱的糖——一块没吃着,呜乎“惨”哉!
5、怎样看待大学生过六一儿童节?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宝宝,都在怀念童年的快乐时光,简单说就是:我不想长大!
大人的世界太难了,还是当个孩子比较快乐,过六一儿童节会让我们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我还是宝宝,还是一个可以被宠爱的宝宝。
成年人和孩子最大的区别就是快乐在减少,成年人要面对太多世事的烦扰,无法像孩子那样任性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大学生这个群体恰恰是处于从单纯的学生时代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这时的他们面临最多的就是对社会的种种不适应,恨不得躲会学校这些简单的人际关系当中去。
可惜,人总是得长大,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拥有自己的软实力。就算你再不想长大,社会也不会放过你,你必须去适应。明白这个道理是一回事,但是心里会不会舒服又是一回事。当我们逐渐向这个社会妥协的时候,请允许我们为自己留下那么一点点空间,安放我们那向往天真单纯的灵魂。
其实现在不光那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忙着过六一儿童节,很多进入社会多年的成年人依然对儿童节情有独钟,每次都想去凑凑热闹。
儿童节这个节日真的很难得,因为一个人一生中只有初中以前才有资格过这个节日,等到上了初中以后,儿童节就再也和你没什么关系了。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龄啊,能过儿童节的真的都是家长们心目中的宝宝。在过儿童节的那些年月里,每个孩子都被家长精心呵护着,无忧无虑,快快乐乐。
谁不想念那样美好的时光啊,谁不希望可以一直有人那样呵护着自己。所以,现在不少情侣也开始过儿童节了,心底里就是希望对方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宝宝那样去呵护,给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
六一儿童节可以说是我们对快乐时光的怀念,是我们能够拥有的唯一怀念那些日子的方式。大学生过六一怎么了,他们就是想让自己快乐而已。
如果不是怕周围人奇怪的眼光,我都恨不得跟我家孩子抢着过六一了。过六一多好啊,有人给买好吃的、有人给买新衣服,还可以正大光明理直气壮地玩上一整天,用我儿子的话说那就是:太幸福了,美滋滋。
话说,还有人不想过六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