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日怎么读
1、盂兰盆节日语怎么说,日本盂兰盆节介绍?
盂兰盆节是佛教的重要节日,时间一般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这个节日原是印度佛教徒为了追荐先祖举行的,我国在梁代时开始仿照实行并逐渐流传开来,之后又传播到海外日本,如今已经是日本一年之中相当重要的节日了,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盂兰盆节日语怎么说。
问:盂兰盆节日语怎么说?答:盂兰盆节在日语中叫做“お盆”。
盂兰盆节的起源盂兰盆は中国で成立したとされる盂兰盆経という仏教の経典に书かれた釈迦の弟子の目莲が地狱に堕ちた母亲を救い出すために众僧に食事を振る舞い、供养したという孝行说话が起源だといわれます。で、この供养した日が7月15日だったことから、この日は先祖の霊を供养する日となったわけです。なお、盂兰盆とは梵语で逆さ吊りを表す言叶だそうで、「逆さ吊りの苦しみから救う」ための供养を行うわけです。日本では推古14年(西暦606年)に法兴寺で催されたのが盂兰盆会の最初だそうです。
据称在中国写成的佛教经典《盂兰盆经》上记载的,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莲为了拯救坠入地狱的母亲、设斋供奉众僧的孝道故事,就是盂兰盆节的起源。而因为他供奉众僧的日子是7月15日(阴历),这一天就成了供奉祖先的日子。
另外,“盂兰盆”在古印度语中表达的是“倒着吊起来”的意思,因此也就有了为了“将人从倒吊着的痛苦中拯救出来”而进行的供奉。在日本,最初的盂兰盆会是于推古14年(公历606年)在法兴寺举行的。
盂兰盆节在日本现在的地位现今的盂兰盆节已成为日本除了元旦之外最大的节日。盂兰盆节前后,不但学校放暑假,公司企业等也会有7—15天的假期。于是,日本的各个交通干道都会十分繁忙拥挤,就像中国的春运一样到处都挤满了回乡祭祖的人们。听说这时像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会变得寂静许多,就连迪士尼乐园都如同空壳一般,这是因为在大城市里打拼奋斗的年轻人也都纷纷返乡去享受几天家的温馨了。
中日盂兰盆节的对比尽管盂兰盆节是在飞鸟时代(飞鸟时代「あすかじだい」)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但如今在中国虽然还举办盂兰盆法会,但民间已经没有相关活动,国人甚至直接把盂兰盆节当成了日本的节日。
而在日本,盂兰盆节日期间家家都设魂龛(盆棚「ぼんだな」),点燃迎魂火(迎え火「むかえび」)和送魂火(送り火「おくりび」),祭奠祖先。现在一般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
著名的祭奠活动在日本还有一些与盂兰盆节相关的祭奠活动,已成为重要的民俗文化。比如长崎县的“精灵流”(精霊流し「せいれいながし」)。故人之灵乘坐的精灵船被包裹在爆竹和钟声中,由家人和朋友用手拉动。再比如各地都有的盂兰盆舞(盆踊り「ぼんおどり」)。夏夜,在太鼓声中,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现已成为日本著名的观光活动。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2、盂兰盆节是什么节日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农历7月14/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
、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鬼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书上说古时候的这一天,人们会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凯泰曾有诗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描写的便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过鬼节的习俗。
由此可见,“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国北方的人们仍然在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祭祀方式简单,但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烧去的礼物也不同了,但永远捎不完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未来的节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思念到恐惧,从恐惧到坦然,想念过去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思考着自己今天活的经历、内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七月十四/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他们相见,到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在人间是好汉,在阴间也要做鬼雄!”
3、盂兰节是什么意思
盂兰节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节期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
佛经《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翻译传入中国,经中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当时仍然存有的孝道观念暗合,后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提倡,将其定为一个民俗节日,当时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
只是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发展为荐亡度鬼。不知是巧合,还是道教附会佛教的盂兰盆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都设定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以至于后世以为,这两个是一个节日的两个名称。同时也由于其意义和习俗早已难以分清,两个节日的习俗开始混用。
(3)盂兰盆节日怎么读扩展资料
盂兰节的仪式:
盂兰盆会一般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天举行。其主要仪式由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三部分组成。
在正式仪式开始前,须先建立佛坛(特称“中元坛”)、普施坛、孤魂坛等三坛。其中,佛坛上设有佛像及导师使用的如意尺(戒尺)等,普施坛上放置多种供品,孤魂坛上设有若干灵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