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的海南有什么节日
1、海南传统的节日有哪些?
定安,琼山、万宁有闹“军坡”有些地方叫公旗。五指山市、保亭的三月三,乐东黄流的元宵闹花灯都是很有名的,,大部分和大陆都差不多吧
就黎族有个三月三
元宵叫换花节 、 以定安市县为例:农历一月,春节(团圆吃大餐,鸡鸭鹅肉,鱼等,据说海口人初一上午吃斋)(初二过后方可去亲朋好友家拜年),元宵节(农村人这一天的晚上可以去偷别人家的东西,如菜呀,椰子呀,各种各样,偷了也不怕抓,因为大家都理解。你偷我家养的鸡,我偷他家的鸭;你偷他家种的菜,我偷你家种的南瓜等等,小孩子最期待了,大人往往不参与,但也不会阻止小孩),这天夜里城里经常会游行表演节目,开彩车等,热闹热闹。(海口府城举办换花节,游灯彩车) 二月,初二,地方纪念性节日,农村人往往制作一些小糕点来吃着纪念,如椰子糕。军坡,也叫公期,各家办酒席,远近的亲朋又友都过来喝酒吃饭聚餐,还带上小礼品,热闹非凡。 三月,军坡(同上),三月三(黎族) 四月,军坡性节日(同上) 五月,端午节,嫁出去的女儿要买猪肉送娘家,家家户户包粽子(肉粽子),海南人爱吃肉棕,而且还有添加咸鸡蛋,特香,据传说定安粽子最好吃。包粽子经常在端午节前两三天就开始进行,因为粽子较大,而且较多,要煮上一天才能熟,熟后用各种方法保存起来,日后随时想吃就吃。(海南天热,易发霉,一定要保管好)话说包粽子,还有一项忌讳,若你家今年有丧者,这年内的端午节不能包粽子,只能借吃;第二年,你家要在端午节前包两回粽子,其中第一回是补包去年的。话说端午节当天,农村里,家家户户都不出门干活,呆在家吃粽子,吃大餐,据说这天上午放假,忌讳干活。而小孩则可以放风筝或更受欢迎的是带着妈妈煮的鸡蛋到河边或湖里海边拿鸡蛋洗澡(古称洗龙水),据说,经鸡蛋和龙水一洗,皮肤可以变白。有些地方会进行龙舟比赛。 六月初六这天,村里人常常煮椰子饭吃。 七月初三,烧袍,在自家的猪棚里烧纸钱,为了来年风收,猪更肥初七,七夕情人节,村里人做各种小吃,如鸡屎藤(扮着吃)据说鬼节吃了可以吓鬼,椰子糕等。还据说十五前都是鬼节,小孩不能到处游走,尤其是北上,怕出事。忌讳十五前给小孩添加新衣裳。 八月中秋节,吃月饼,吃大餐(鸡鸭鹅 肉),嫁出去的女儿要买月饼送娘家。 九月有些地方有军坡。() 十月无 十一月冬至(扫墓,祭拜) 十二月除夕,贴春联,打扫初,杀鸡杀鸭等准备年夜饭,没有吃饺子的习惯
2、海南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三月三节
黎族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黎族三月三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
2、元宵换花节
据海南省民俗专家介绍,“换花节”起源于“换香节”,唐末已存在元宵张灯结彩、换香活动。“换香”蕴含着当地老百姓互换香火,有换吉纳祥,发财旺丁的寓意。
后来出于节庆安全考虑,1984年,府城民间“换香”习俗改为“换花”,“换花”逐渐成为人们元宵闹春的主要活动,并演变成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新习俗。
换花节原是府城特有民间节日,历史悠久,据说源自唐代。但是,从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海南建省办特区后,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新潮的换花,活动的规模、范围、区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形式。
3、海南国际椰子节
海口有“椰子街”并开办椰子灯会;在椰子之乡文昌县品尝鲜美椰子;在通什市,黎族和苗族将过他们盛大的狂欢节"三月三",可观看到黎族、苗族人民的婚俗和祭祖典礼;三亚有"国际龙舟赛"和"民间武术比赛"。
节庆旅游日程 下午三亚国际饭店集中,住国际饭店。 参加开幕式,游览椰子街,观看椰子市灯笼展示。住国际饭店。 到椰子县文昌尝椰子,参加三月三黎、苗族通什市联欢和婚礼仪式,以及向祖先献祭。
4、海南岛欢乐节
海南岛欢乐节,由海南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主办的全省性旅游节庆,每年11月举行。作为新策划的旅游节庆活动,该节的特点是“旅游搭台,唱旅游戏”。欢乐节在全省旅游市县举行,各地不同特色的活动,让游客可以有多样的选择。欢乐节强调欢乐性和参与性。
5、万宁文灯节
在万宁市,放文灯是盛行已久的民间娱乐习俗,在兴隆景区,凡逢节日、庆典或大型活动,都有放孔明灯的习俗,来乞求保佑。在首届中国青年欢乐节暨第五届海南岛欢乐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万宁兴隆旅游区变成了天上灯市,在兴隆康乐文化广场上,人们齐聚一起共放文灯,放飞心愿。
万宁文灯节是欢乐节的重头戏之一。本届文灯节活动突出“青春欢乐喜洋洋,万宁文灯呈吉祥”的主题,把浓郁的海南文灯文化、黎苗族文化、万州美食文化、温泉文化与在兴隆地区21个国家归国华侨的异域文化、风情相互交融。
3、海南端午节的习俗
海南端午节习俗----------
每逢端午,海南各处都会如中原一般举办龙舟竞渡等活动。在如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县治城垣定安,五百年历史的明成化古城门洞内,仍有两个石阶叠架着两条鲜艳、修长、昂扬的龙舟。海岛先人,端午时节,扛起龙舟,奔向大河,挥汗于南渡江中竞渡……历史就从一个个古色端午,时光交错着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乡”之称的文昌,是宋庆龄的祖居地,临海傍河。自古以来,当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会举办赛龙舟的活动,祈福求安。海南除了与内地相同的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还有一个海岛百姓都熟知的内容,就是洗龙水和洗草药澡。家在海南的小郑说,从小过端午,家里总会四处弥漫艾草香味。妈妈早早的在家门口悬挂艾草,晚上,烧了一大锅的艾草水,就着艾草,洗洗身子,说是这样,可以驱魔避邪,强身健体。小吴,家在海边,幼时,每逢端午,家里人都会带他到海边去洗龙水。百姓们认为,屈原先生早已当了龙神,洗洗 “龙水”,龙神会保佑孩童健康成长。自幼,海岛内的百姓,都相信,海浴——用海水擦眼,可以去眼疾;用海水洗身,可以去除皮肤疾病。滂海的澄迈县,为纪念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都会在盈滨半岛举办“龙水节” 。海岛各地的人们老老少少,都纷纷来此一起“洗龙水” 。万人共泳,这一端午海面奇观,你看过么?端午,也是清明之后,海南人一家团聚的日子。据说,只要能够回家,岛上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回祖宅。祭祖、向父母请安、与兄弟姐妹戏耍。女人们,则早在半个月前就张罗着裹粽,到正日子,家家户户,送粽传平安,热闹非凡。海岛上的一年,就在粽子飘香、龙舟竞渡、龙水嬉戏中,进入了漫漫长夏。
从今年起国家将端午节纳入法定节假日,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关于端午节的一些事也渐渐地变得清晰起来。
关于粽子
端午节离不开粽子,而定安的粽子又是海南最出名的。就主料来说,粽子分糯米和大米两种。粽子馅:现在说海南粽子馅都知道有猪肉、蛋、花生、腊肠等,但小时候包粽子一般就放猪肉,家里条件好的瘦肉多些,日子过得艰巨的一般就肥肉了。关于粽子的形状:超市里冷冻柜里的粽子一般都是三角形的,海南有些地方包的粽子也是三角形的,或许三角形才是粽子的正统形状吧。家里端午节包的粽子有两种形状,糯米包的是五角形的,大米包的是长方形的,还有光有糯米没有馅的粽子也是长方形的,这长方形比大米的长方形要小,这种粽子是祭祖先用的。粽子叶:一般粽子叶都是提前一两天买好的,一片片叶子很大,粽子叶好像是论片卖的,一般一百片为一个单位,质量好的粽子叶三片就可以包一个粽子,质量次的可能要五片左右。
包粽子的程序:包粽子的日子是农历五月初四,也就是端午节的前一天。所以在初四之前就要把买回来的粽子叶用水泡,洗干净晾干。包粽子的那天凌晨四、五点就要把包粽子用的糯米和大米淘洗干净,并用水泡。包粽子用的猪肉是当天买的,包粽子的肉是要肥瘦相宜的才好,太肥了会让粽子显得油腻,但若只放瘦肉,就又没有油气吃起来很干。肉是粽子的主要原料,肉的好坏决定了粽子的优劣,定安粽子之所以闻名恰恰就是定安黑猪肉好吃。粽子肉的切法也与日常煎或者炖肉的切法不一样,而且长粽子肉和五角型粽子肉的形状也不一样。用于包长粽子的,肉就要切得常常的,长度大约是长粽子长度的二分之一。五角形的一般肉是切成立体三角型的,一片片肉上最好是肥瘦都有。肉切好了就放在洗干净的器皿里,放盐、八角、香料、酱油等搅拌,放好备用。把泡得差不多的糯米以及大米分别放在不同的容器里,然后放盐和碱,调好的米有淡淡的绿色。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包粽子了,一般来说扎粽子用的绳子是麻绳。先把棕叶在腿上摆好,然后放上一层米,在米上用手指划一小坑,再把事先调好的肉放到坑里,肉的多少根据具体情况来放,可以单放一块,也可以肥瘦结合放,如果要放腊肠或者蛋黄也行。肉放好之后,在抓一小戳米把肉盖住。包棕叶的时候先把粽子下放的棕叶包好,然后把整个粽子拿起来,用手把米压紧。这一道工序对一个粽子的成败很重要,压得太紧了,不容易煮熟,若松了,煮出来的粽子就软巴巴的,让人笑话。每年包粽子奶奶都会点到那个粽子包得跟浆糊一样的人,仿佛粽子包不好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媳妇一样,永远成为别人的话柄。粽子包好之后,奶奶都会成对成对的数,看总共包了多少个粽子。一般包完粽子就已经过了中午了。如果粽子少,就可以一下子放到大锅里煮,多的需要分成几锅。煮粽子也是一件费力的活。需要事先准备好煮粽子用的大柴,把粽子放好之后,加满一锅水。一锅粽子要煮熟,需要换几次水,如果吃完午饭就开始煮粽子,那么煮好粽子天也已经黑了。
煮粽子的水等凉了之后就提去倒在菠萝蜜树的树根处,据说这样做明年就会结出更多的菠萝蜜。奶奶倒菠萝蜜水时一般都会念叨一下关于粽子水和菠萝蜜之间这种关系的歌谣的,已经近十年没有在家过端午节了,这词也给忘了。
关于龙水
世界上真的有龙,端午节奶奶都会说这么一句,并讲那个关于龙的故事。说有一天村子里一个女孩正在扫地被突然来的龙卷风给卷走了,多了几天她又回来了。人们问她,她说是被卷到天上去,人家让她捣药,一直捣满三大缸才放她回家了。
人们说端午节天刚亮时,在大人们挑水之前去村里的那口老水井看就会看到有龙在里面翻腾。因为这个说法,小时候初四晚上都下决心第二天起早些去看龙,不过这个愿望重来就没实现过,每次醒来的时候门前的院子里已经有别人挑水经过的痕迹了。也有不死心依然跑到老井看的时候,老井很浅,清澈见底,没有一点龙呆过的样子,在那洗衣服的妇女都会笑说,想看龙就起早一点,现在水井都被人弄脏了,龙早就走了。或许,这个传言就是大人们为了让小孩子早点起床才共同编出来的吧。
但是端午节那天的水是好水这是大人们也都认同的,端午节这天女孩子们都会用井水洗头,说是端午节这天用井水洗头对头发有好处,最好是把井水抽出来后在太阳晒成温水来洗而不是烧成热水。
关于花
农历五月初四,女孩子们洗完澡要换上最破的衣服,因为条件允许的话这天晚上家长们都会给女孩子们包扎指甲花。包指甲花用的原料就是指甲花的叶子,把指甲花细细的叶子捣碎,放在指甲上,再用野生的鸡蛋叶包住,用包粽子的麻绳绑好,扎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太松了,孩子们挠痱子时很快就弄掉了,第二天指甲就不会红,太紧了半夜又不会自动脱落,留到第二天早上,孩子的手指头就会很疼。这种纯植物的染指法缺点是除了指甲,抱住的那小节手指也是红的,优点是指甲上的红不像指甲油那么容易脱落,除非是新指甲长出来,它是不会掉色的,而且对指甲也没有伤害反而有护甲的作用。大人们是不会包指甲的,但如果哪个脚指甲被指虫蛀了,她们就会弄些指甲花包上,可以缓解疼痛,也有治好的。
除了美甲的指甲花,端午节还有用来亮眼的花,因为需要的花很多,所以收集起来比指甲花难很多。端午节用来泡水洗眼睛的花和草是:金银花、槟榔花、海棠花、篓花以及一些野草。把收集来的东西放在盆里用井水泡上一段时间,等各种花和草的味都渗入水中了,就可以用来洗眼睛了,据说这样可以让视力变得很好。我小时候也曾努力地收集过这些花花草草,但是从来都没有集齐过。现在的孩子们已经没有人端午节会记得端午节去收集花草来泡水洗眼睛了,端午节的时候,市集上会有人专门卖的,不过也没有卖得齐全得,而且有些还会把一种据说花粉吹到眼睛中会把眼睛变瞎的毒花掺在一起卖。
4、黎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春节
是黎族比较隆重的节日。黎族民间过春节称为过旧年,从除夕至初四止。黎历把元月称为年月,是过年的休闲月,是一年的开始。春节节日的本意,在于除旧布新,送往迎来。黎族各家老少都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欢天喜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黎族习惯不在异地过年,大年三十都要回家吃年饭。年初一,大清早要给牛栏、猪舍、谷仓、果树贴红符,表示财物有主。还要在河边或水井喧放一个铜钱和年糕,祭祀河神才可挑水。这一天一般全日闭户不外出,不许打骂人,不讲污秽语言,只能说吉利的话,年初二开始,亲戚朋友互贺新喜,敬酒对歌或开展各种文体比赛活动,气氛活跃,人们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杀鸡宰猪,裹糯米粽子,跟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当天祭祀祖先,是夜在家祖先神位前燃灯通宵达旦。解放前,没有手表时,就由村中长辈在除夕傍晚时分,在菜地的瓜藤尾端做记号,夜里大家到瓜棚下去看,如果发现瓜藤尾端超出原来的标记,即表示新的一年到来了,大家鸣炮迎春,住在娘家的出嫁女要回丈夫家过年。二、小年(过年仔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黎族的小年,这一天家宴丰盛,全家大小齐集,共商新一年的生产活动或家里一年要办的事情。正月十五不作生产,家家户户杀鸡买肉放爆竹,并裹粽祭祀祖先,加茂地区则分为汉人年仔节和黎人年仔节两种,汉人年仔节即元宵,黎人年仔节要举行两次,第一次是除夕后12天(按照生肖属日计算,如除夕为牛日,12天后逢此日即第二次除夕日),当天要裹糯米粽,不外出生产,男子上山行猎,女子下河捕鱼。当夜灯火燃至通宵。第二次年仔与第一次相隔12天,包裹糯米粽,但可以外出生产,停止行猎和捕鱼。
三、清明节
是日杀鸡买酒,在家祭祀祖先神明。携酒、饭、菜到祖坟上祭扫,除草修墓,添新土。黎族清明扫墓通常是新坟祭祀3年不再扫墓,称为“封山”,如今有的和汉人一样每逢清明都扫墓;有的依旧“封山”。
四、鬼节
(七月十四或十五)是日杀鸡买肉拜祖先,晚上插路香,由小孩子插在家门前,家家户户都如此,一直将香插成一条香火通至村外,并烧纸钱以祭无主孤魂。
五、端午节
黎族人民在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在节日里家家包粽子,部分黎族人民还举行一些形式活泼的娱乐活动。
六、牛节
4.jpeg
黎族认为牛是财富和吉祥的象征,家中设“牛魂宝盆”村中设立牛神庙。每年七月的牛日(黎族历法),举行招牛魂仪式。在牛节这一天,修建牛栏,给牛喝酒补身,晚上集众敲锣打鼓,欢跳招牛魂舞蹈,祝愿牛成群家富足。每逢牛日禁忌杀牛。
七、禾节
黎族认为稻米有灵魂,丰收靠稻魂。每年晚稻收割的龙日(黎族历法),村首摆席集众举行招稻仪式,通宵达旦敲锣打鼓,欢跳招魂舞蹈,祝愿来年大丰收。
八、三月三
三月三原是东方、昌江、乐东、琼中等县黎族人民喜庆新生、追求爱情的传统节日。从1984年起,保亭县黎族苗族人民也过“三月三”节,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未婚男女都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在鼓笛齐鸣之中起舞同欢对歌传情。
改革开放给三月三这个传统节日赋予更新的内涵和活力。如今的“三月三”既是“情人节”,又是“文艺汇演”和“物资交流会”,热闹非凡。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黎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故也称爱情节,黎族称“孚念孚”。
节选自黎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5、海南有什么传统节日?
1、换花节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的府城就沉浸在花的海洋、情的暖风中,这就是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换花者心理因人而异,多数人换花意在新春伊始,互相祝福而已。 青年人则把换花节当作交朋结友的大好时机,愿以花为媒,觅到知音。
2、冼夫人文化节
冼夫人文化节即军坡节,是海南东北部市县民间最大规模的祭祀节日。据说世代相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军坡节,在海南省许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而最火热当推琼山市新坡镇。
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新坡镇就热闹起来了。海内外感念信仰冼夫人的民众不辞跋涉之苦,从四面八方赶往新坡"闹军坡",以纪念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3、海南国际椰子节
椰子树是海南的象征。 每年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是海南省大众参与、面向世界的综合性、国际性的大型商业旅游文化节庆。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以海南椰文化和黎苗“三月三”民俗为主要特色。
4、公期
"公期"是海南的一种地方文化习俗,是一种年度的区域性祭神活动。这种活动不但海南有,在云南、两广的一些地区同样有这种习俗,而海南的"公期"最具特色。
文昌是海南的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大部分大陆人移民海南的第一站,同时它也是海南主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公期"是"军坡"的一种文雅叫法。
5、儋州中秋歌节
儋州中秋歌节是海南省儋州地区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以对歌的形式,庆祝中秋节,同时也是男女青年联络感情的一种形式。
海南省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到时,人们身着盛装,欢聚在该市北部地区的十几个乡镇集市,到处可见人如海歌如潮的热烈场面。
6、军坡节是几月几号
万宁各地区过“军坡”具体日期如下(按一年农历时间排序):
农历正月初十,北大镇禄马墟坚东村军坡(林村军坡);
农历正月十一,北大镇禄马墟坚西村军坡;
农历二月十一,后安镇乐来墟军坡;
农历五月初九,山根镇横山村军坡;
农历五月十一,山根镇文荣村军坡;
农历五月十三,东澳镇军坡(近两年由民间组织自发而成的);
农历六月初六,大茂镇军坡;
农历六月十一,后安镇乐来墟军坡;
农历六月十一,长丰镇军坡;
农历六月十三,礼纪镇三星村军坡;
农历六月十四,礼纪镇莲花村军坡;
农历六月十五,礼纪镇军坡;
农历六月十六、十月十六,后安镇军坡;
农历六月廿一,龙滚镇军坡,镇墟周边村庄如新市、凤园、文渊三个村委会集中到墟镇行军坡(另外农历五月十四、五月十六、五月十八也会有个别村举办小型军坡);
农历十月初十,万城镇北坡墟军坡。
军坡节是我省民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万宁已有1400多年历史,涉及全市9个镇近40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3%),且规模较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万宁“军坡”具体日期按各地区的传统惯例而定,有些地方集中在墟镇过“军坡”,有些村内又有自己的“军坡”。在“军坡”当日,集贸市场空前繁荣。
小贩摆摊点,出售饮食、日用、衣料、什货等物,俗称“发军坡”; 抬着神祖像挨家巡游,组织群众参与拔河、足球、排球、篮球、象棋比赛,观看琼剧团演戏、电影等文娱活动,俗称“闹军坡”;农民群众逛游集贸市场,购买摊点商品,俗称“行军坡”;亲朋好友走村串户做客吃请,俗称“吃军坡”。
午饭过后,大家呼朋引伴,闹公期、逛集市、套玩偶、丢沙包、打弹枪、看琼戏......一时间集市上人来人往,既有当地老百姓,也有来自外地的群众。集市上,客商们在道路两侧设立了摆摊点,各种小吃、衣料、杂物应有尽有......集贸市场空前繁荣。
7、端午节,本土海南人有哪些一定要做的事情?
端午节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赛龙舟等,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海南,端午节还有一些独具当地特色的风俗习惯,你都知道有哪些是本土海南人在端午节那天一定要做的事情呢?01、洗龙水洗龙水可以算是海南过端午节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龙水”其实是由当地特有的多种植物,如槟榔花,野菠萝花等泡水制作而成,海南本地人将其混合在洗澡水中或直接用来涂抹身体,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达到使人身体健康,延长寿命的效果。
做公名为做公,实则是很多地区都会有的一项祭祀活动。在端午节的早晨,海南北部的本土居民会提前准备好鸡鸭鱼肉等用来上香祭祖,以此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与对先祖的哀思,希望用虔诚的心祈愿他们庇佑照拂后代子孙。这种习俗世代相传,已有悠久的历史。
染指甲的端午风俗较多出现在海南中部地区,在端午节当天,海南本地的女孩子们会用一种当地特有的指甲花捣碎后放置在指甲上,然后用专门的叶子包裹住,最后用包粽子的绳子绑好,以求达到染色的效果。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防止蚊虫的叮咬,寄予了人们对身体康健,辟邪驱虫的美好愿望。
海南省是我国最南部的省份,也是美丽的宝岛。当地民风淳朴,气候温暖湿润,岛上的生活也是宁静舒适。椰林,沙滩,海浪等,无一不构成了当地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也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俗习惯。在你的家乡,端午节都有哪些一定要做的事情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友好交流讨论!
8、海南各地过节或日常生活中的忌讳有那些?????急啊!知道的快说!
府城元宵节换花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晚上 主要地点:海口市府城)
琼山市府所在地府城镇元宵节是
找意中人交换。换香时相互祝福,说
镇政府倡导把换香改为换花,得到群
便灯光如昼,游人如织。只见青年男
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
青年男女的传统节庆活动。是日夜幕
些吉利话。回家时在路边采摘一二绿
众拥护,自此“换香节”成了“换花
女各自手中持有鲜花数束,在人流中
降临,青年男女纷纷出门,手持香火
叶,象征永葆青春。1986年府城
节”。每年元宵节夜,府城五公祠前
寻觅意中人交换,互道好运,到处洋
军坡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
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 也称为
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
“海南冼夫人文化节”。
为期四天的庆典活动,这是纪念冼夫
儋州中秋歌节(调声对歌)
中秋歌节(调声对歌)是儋州市
当作追求爱情和幸福的美好日子。他
地开展“调声(对歌)”比赛活动。
着,由各自的“歌头”领唱,集体对
签,千姿百态。对歌不受时间限制,
都有统一服饰。现在调声对歌已经成
观看的群众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北部地区群众在中秋等节日举行的民
们利用中秋节集市见面的机会,在附
“调声”时不同村的男女青年距离三
歌。对歌时队形随时变化,或半圆或
以“唱倒”对方中止。赛歌活动一般
为当地喜庆节日的一项文艺活动。往
间娱乐活动。尤其是青年男女把此时
近的山坡野地,互相以歌抒情,自发
米左右各自排成一列,互相用小指勾
一字摆开。歌手们手舞足蹈,男唱女
为下午三时至六时。对歌比赛时各队
往十几队几十队男女歌手互比高低,
黎家三月三
海南黎家独特的古老淳朴、美丽
的洪灾,人死兽亡,有一对兄妹随洪
决定分头去寻找伴侣,相约每年三月
、庆祝本民族再生繁衍的传统节日,
艳的民族服装,在鼓笛齐鸣中起舞同
终身。现在黎族青年男女恋爱方式已
艺活动,但在一些地方通过对歌倾诉
地方,每年都举行“三月三”庆祝活
迷人的民族节日。相传远古时代,聚
水漂流到一个叫燕窝岭的地方被树枝
三回到燕窝岭下相会。从此,每年农
同时也是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美好日
欢,对歌传情。情投意合者即双双离
随时代的进步而发生许多变化,“三
爱情的古风犹存。后来三月三也定为
动。
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到一场特大
卡住了,才幸得生存。兄妹长大后,
历三月初三便成了黎族同胞纪念祖先
子。每到这一天,未婚男女都穿上鲜
开舞场,隐进树林,互赠信物,订下
月三”对歌也已演化为节日的群众文
苗族人民的节日。在黎、苗族聚居的
海南国际椰子节(时间:农历四月初 主要地点:海南岛各主要城市及旅游区)
1992年4月,海南省举办了
自此海南省每年举办一次椰子节。椰
族武术擂台赛、文体表演、黎族苗族
子节为契机,开展招商引资、经贸洽
首届海南国际椰子节。椰子节一问世
子节内容有椰城灯会、椰子一条街、
婚礼表演、祭祖等文化、体育、竞技
谈活动。世界借此更加了解海南,海
,就被海内外普遍接受,广泛认同。
黎族苗族联欢节、国际龙舟比赛、民
、娱乐活动。岛内外各类商家还以椰
南借此也更加走向世界。
海南欢乐节
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欢
大型活动,开展选美大赛等。
乐节”是海南岛最大的节日,届时一
般要举办文艺、体育、民族、民俗等
文昌元宵送灯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夜晚,人们掌
正面还印有“招财进宝”,“连生贵
打鼓,燃放炮竹沿村游行。然后到离
花灯,据说,抢到了花灯便能发财,
着一盏盏花灯(花灯上有72个大小
子”或思古幽情的人物风景画)。由
村不远的公庙去,鼗灯挂在庙的内外
人丁兴旺。
红“喜”字和36个“寿”字。灯的
一个“灯主”领队,排成长龙,敲锣
,灯一挂好,人们便蜂拥而上去抢采
关于“灯主”的产生,还有一番
,送灯有财丁兴旺的意思,所以“灯
演戏、跳舞、祭公、送公灯等事项。
讲究,由于“灯”与人丁的“丁”谐
主”是以村中有男孩,家景兴旺的村
并且参加送灯的人家必须是生有男孩
音,人们把“灯”和“丁”联系起来
民轮流当。主要负责筹备资金、联系
的家庭,才有权去送灯。
元宵除送灯外,还有跳盅盘舞、演木偶红、琼戏等文娱活动。
兴隆东南亚风情狂欢节
每年5月8日在万宁兴隆举办,
等国家民族服装的男女青年表演东南
到了异国他乡。
主要有印度尼西亚及东南亚民族音乐
亚各国民族舞蹈。节日期间,整个兴
会,可以观赏身穿印尼、泰国、缅甸
隆充满东南亚风情,置身其中,犹如
端午龙舟节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海南人民
风俗。尤其是龙舟大赛和龙舟民俗表
非常注重的民族节日。海南各地都有
演气氛隆重,人山人海,一片欢乐的
赛龙舟、吃粽子、喝黄酒、洗龙水的
海洋。
七仙岭温泉嬉水节
每年农历7月7日保亭黎族苗族
动,泼水、打水漂、过浮桥、打水仗
军里尽情娱乐,互相泼洒象征吉祥幸
到丰富多彩的黎族、苗族源远流长的
自治州都有气氛独特的民族节日——
,尽情以温泉水为媒介开展嬉水活动
福、美满如意的圣水。嬉水节期间,
民间艺术和民族风情。
温泉嬉水节。这一天男女老幼一起出
。游客也可以参与黎苗同胞的娱乐大
白天夜晚都是欢乐的海洋,可以欣赏
中国南山长寿文化节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期间在三亚
攀登南山,举办其它以“福寿文化”
南山佛教文化苑举行。全国各地百岁
为主线的各种活动。
老人相聚南山观看文艺演出,并徒步
南山庙会
公历4-6月在三亚南山举办,是一个集佛教、民俗为一体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
南山海上观世音开光典礼
每年12月18日在三亚南山佛
庄重圣洁、神秘热烈。
教文化苑举行的108米海上观世音
开光圣典,以及其它相关佛事活动,
天涯海角国际婚礼节
每年11月在三亚天涯海角风景
来到天涯海角,共种同心树、同放和
区举办,这一天,来自海内外的20
平鸽,并举行海誓山盟仪式。
1对新婚夫妇和金银婚婚庆夫妇相伴来到天涯海角,共种同心树、同放和平鸽,并举行海誓山盟仪式。
苗族人的禁忌
苗族人最忌钻过别人的裤裆,认为不吉利,忌吃狗肉,并忌在陌生人面前说杀狗之类的话。
5、汉族人信拜
陵水县奉信佛教的人口甚多,但没有佛教组织,很多人都信奉神仙祖宗的存在,相信神的威力及列祖列宗的保佑。每逢过年过节及每月的初一、十五日都求神拜佛,烧香点烛举行奉拜仪式,这也是世代流传的传统习惯。
陵水地区奉信基督的人口不多,其主要分布在新村镇及提蒙乡等地。由于没有教堂、教会组织,故活动较少,只是逢信徒病逝或死亡时才聚会举行基督教丧葬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