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1、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回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而这三个节日,都和当地信奉的宗教有关。开斋节是开放斋戒的节日,一般举行三天,主要都是在清真寺里面吃开斋饭,古尔邦节又叫忠孝节,在开斋节后七十天举行,而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湾省),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全区拥有回族人口186.25万,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8.9%。另外,回族人口在20万以上的地区还有: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安徽、山东、河南、云南、甘肃和新疆等。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终形成的时期。各地回族还以不同的形式参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为回族人民的彻底解放指明了方向。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回回民族在历史上都涌现过不少杰出的人物,对当时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回族的传统节日
回族的传统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阿术拉日、登宵节、白拉台节、盖尔德节、法图麦节、亡人节等。开斋节是开放斋戒的节日,一般举行三天,主要都是在清真寺里面吃开斋饭,古尔邦节又叫忠孝节,在开斋节后七十天举行,而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
开斋节
开斋节是回族的传统节日,日期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因为穆斯林在莱麦丹(第9月)全月斋戒,斋月最后一日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开斋,即为开斋节。回族的开斋节一般不会超过三天,在这一天,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之类食品,赠送他人,还会向穷人发放开斋布施。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回族的盛大节日,时间为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古尔邦节的主要活动有举行会礼,大多数回族人们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然后家家户户准备好骆驼、牛、羊三种动物进行宰杀,用于赠送亲友或者施舍穷人。
圣纪节
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他的诞辰与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一般合称“圣纪”,俗称“圣会”。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教育回族群众不忘至圣的教诲。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
法图麦节
也叫“女圣纪”、妈妈会或姑太节,是一个纪念穆罕默德女儿的节日,在每年斋月十四。由妇女们亲自出动,收敛钱粮,架几个铁锅,熬杂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请阿訇念经祈祷并赞颂圣女的事迹,之后,让全坊男女老少一起来吃。
阿术拉日
源出希伯来文,意为“第十天”,一般指伊斯兰教历1月10日。相传该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萨等先知得救的日子;还传说这一天安拉创造了人、天堂和火狱等,因此这一天被视为神圣的日子。公元680年阿里之子侯赛因于该日被倭马亚王朝所杀,这一天又成为什叶派纪念侯赛因的哀悼日。阿术拉节这天,吃各种豆类熬的粥,这叫阿术拉饭,也叫忆苦思甜饭。
3、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开斋节。
成年男女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封斋1个月,每日自黎明前至日落后,禁绝饮食、房事和一切非礼行为,以省察己躬,洗涤罪过。
根据穆罕默德关于“见新月封斋,见新月开斋”的训谕,每年斋月始于伊斯兰教历9月初新月出现,结束于教历10月初见到新月时为止。穆斯林于该日晨礼后速进少许饮食,以示戒满,向真主感恩之意,有的穆斯林在家诵读《古兰经》,祈求赐福和佑护全家平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始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回族形成后,各地回族一直延续着这一信仰。伊斯兰教在唐代被称为“大食法”,元明时期,称作回回法,回回教门、回回教等。
回族的信仰包括内心诚信、诵念表白、身体力行三个部分。具体来讲,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回族必须保持六大信仰:信安拉(真主)是六大信仰的核心,即认为安拉是独一无二的,造化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及主宰宇宙的一切。
回族宗教学者把这一信条编为十六字“清真言”,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
4、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
1、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时间为伊斯兰教历的每年九月初,新月出现,至十月初见到新月,为期一个月。斋月里,回族的饮食一般为牛羊肉等。
2、古尔邦节: 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忠孝节”。大部地区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
3、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
4、法图麦节
伊斯兰教的法图麦节在每年的斋月十四,即伊斯兰教历九月十四日。法图麦节(又译作法蒂玛)忌日的节日,是为纪念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之女、伊斯兰教第四任哈里发(阿拉伯语الخليفة的音译,意为“继位人”)阿里之妻。
5、阿舒拉日
伊斯兰教纪念日。阿拉伯语“阿舒拉”与序数词“阿希尔”(‘Ashir,意为“第十”)词义相近,专指伊斯兰教历1月10日。中国一些地区的格迪目派穆斯林,为纪念先知努哈拯救人类,有在阿舒拉日诵经祈祷并食杂豆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