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农历三月十日什么节日
1、越南的主要节日
春节:1月底或2月初,庆祝一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越南共产党成立日:2月3日(1930年)
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
胡志明诞辰纪念日:5月19日
佛祖纪念日:5月28日
中元节:8月,阴历7月15日,一年中第二大节日
中秋节:阴历8月15日
八月革命节:8月19日
国庆日(独立日):9月2日(1945年)
哈节(唱歌的节日):农历六月初十、八月初十等(各地不一)
2、越南四月九日是什么节日?
今年农历三月初十日(四月十日)是越南的“雄王节”,你问的是该节日前一天,或者有些年份是四月九日。雄王是越南人认为的始祖,类似我们的轩辕黄帝。
3、越南的春节时间跟中国一样吗
越南的春节时间跟中国一样吗?我们都知道春节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日子了,但是不仅我们中国是使用农历过春节的,越南也是少数使用农历过春节的几个国家之一。因为这个国家离我国非常的近,深受我国儒家文化以及宗教的影响。那么越南人又是怎么过春节的呢?他们那里会不会有春晚呢?

我们都知道腊月二十三是我国北方的小年,而这一天对于越南人来讲,是他们的"灶君节"(或者是灶王节),也可以被称为"除岁"。而且他们关于灶王的传说与我国的神话传说非常的相似。他们与我们国家一样,都是在除夕前一周的时间,也会集中的将年货置办完毕,他们的传统年货必须要有方形的年粽以及圆形的糯米粽,这意味着五谷丰登,它们还是春节时候用来祭祖以及农历三月初十的"雄王节"最为重要的贡品。

在他们哪里过年必须要有桃花,金桔以及五果盘是象征着欣欣向荣的三件宝物,而且它们还是越南人过年不能缺少的几件东西。在他们的眼中,桃花是具有辟邪以及带来幸运的神力的作用的,而五果盘则是用来供奉祖先的,它们象征着年年有余,而金桔则被修建剪的与金山一样,象征着财富。

对于我们来说过年贴春联很重要,对于越南人来说也是一样重要,因为越南语与汉语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书写的时候都是从上往下。只是越南春联和中国春联不同,使用罗马字母拼音春联作为越南传统春节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很真实的记录了越南文字使用偏好上的转向,但是与我们中国不一样的是,在除夕夜的时候越南人在家中祭拜之后还是要去寺庙中祭祀神佛的,而且祭祀返回的时候还会随手将带绿的枝条采摘下来,在家中供奉起来。

越南人在春节的时候也会燃放炮竹,用来驱除祟,而且他们认为新年第一个到家中来拜访的客人还会给他们带来好运气,所以他们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家中选择出一个非常有福气的人,在祭祀完毕之后,手中拿着枝条第一个进家门,或者是去拜访亲友中最有福气的那个人,从而作为新年中的第一客,在天亮的时候拜访。越南人也有春晚只不过名字叫做《灶君》,十分好玩的节目,但是这个节目的地位和我国的春晚的地位是一样的。
4、越南有那些传统节日?
1、越南端午节(越南语:Tết Đoan ngọ/汉越词:节端午)是越南的传统节日,又称正阳节。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还有端午驱虫习俗。越南的端午节习俗和中国基本相同,但许多人都不知道“屈原”。
他们会在当天饮雄黄酒、吃粽子,还会给孩子戴上五色丝线。这五色丝线要在夏季的第一场大雨或是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以此求得平安健康。
2、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历来越南春节不可少的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
越南人过春节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饼。越南的年粽做法跟中国的粽子一样,不过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间包上200克猪肉和150克绿豆沙,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中间包裹的猪肉与绿豆沙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盛。
(4)越南农历三月十日什么节日扩展资料
越南的语言文化
越南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的国家,官方正式认定公布的民族共有54个。依据越南统计总局(Tổng Cục Thống Kê 2010)于2010年所公布,于2009年进行的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约8,584万人。其中主体民族“京”(Kinh)族占85.7%,其余53个少数民族占14.3%。
京族人是狭义上的越南人,其母语就是越南语(越南语称为Tiếng Việt)。若就语言分类的角度来看,越南的民族数量远多于54个民族。
根据Ethnologue(Lewis 2009:537)的纪录,若不包含手语,越南境内共有105种语言。越南政府认定的54个民族分属于下面5个语系:
“南亚语系”(Austro-Asiatic),“壮侗语系”(Daic)、“苗瑶语系”(Hmong-Mien; Miao-Yao)、“南岛语系”(Austronesian)和“汉藏语系”(Sino-Tibetan)。属于南亚语系的越南语被采用为全国性官方语言,用于教育体制及大众媒体。约90%的少数民族人口均可使用不同程度的越南语。
21世纪以来随着少数民族语言意识的抬头,民族母语的教育权与传播权逐渐受到重视。譬如,在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已经使用一些少数民族语如苗语、泰语、高棉语等放送。
越南语因为过去曾用汉字且有许多汉越词,于20世纪初曾被误会为汉藏语系的成员。后来经过深入研究,才发现越语应该分类在南亚语系底下较适当)。
越南语大约可分为北中南三大方言群,除了少数腔调及词汇的差异外,基本上方言之间可以互相沟通理解。建国后越南是以位于北方的首都河内腔为标准。
5、越南有什么节日 越南节日风俗是什么
1、端午节:
越南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越南节日,也称为正阳节。端午节有吃粽子、驱虫的习俗。越南的端午节习俗与中国基本相同,但很多人不知道“屈原”。
节日风俗:越南人会喝雄黄酒,吃粽子,给孩子穿五色丝线。这五种颜色的丝线应在第一次大雨或夏季第一次沐浴时投入河中,以达到安全和健康的目的。
2、春节: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庆祝春节的国家之一。春节是越南人民中规模最大、最繁忙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看作是新旧迎新的日子。一般来说,他们在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准备新年商品。越南春节期间,鲜花、粽子、春联、鞭炮一直是必不可少的。
节日风俗:越南春节最具民族特色的是粽子和糯米糕。越南每年的饺子和中国的饺子不一样,都是方形的,而且要大得多。它们通常是由糯米、猪肉和绿豆糊在中间包中制成,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中间包裹的猪肉与绿豆沙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盛。
(5)越南农历三月十日什么节日扩展资料:
越南是一个多语种、多民族的国家,官方承认有54个民族。其中,主要民族“京”族占85.7%,其余53个少数民族占14.3%。京族人狭义上是越南人,母语就是越南语。从语言分类的角度来看,越南的民族数量远多于54个民族。
6、越南有哪些传统节日?
,越南农历和中国农历的日期一致,民间传统节日的日期和风俗也基本和中国一样,同时又有很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
春节:送灶王、备年货、祭祖先、放烟花、帖春联……中国游客在越南过春节会有回到故乡的错觉。但是越南人不吃饺子和汤圆,而是吃一种圆形的米糕和方形的粽子,各家各户都会摆三样东西:一束鲜花、一盆金橘和一个盛着五种水果的果盘,以求新年大吉大利。春节期间还有种种禁忌:不能吵架、不能说粗话、不能干农活、不能弄坏东西等等。另外还有许多的风俗讲究和传统民间活动,既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又非常有当地特色,是不可不参与的大热闹。
端午节:端午节越南人也吃粽子,并且采草药驱虫,据说端午的草药非常灵验。此外父母在这天一早要为孩子准备几种酸味食品和水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哈节:是京族人的传统节日。“哈”在越语中是“唱歌”的意思,所以“哈节”就是唱歌的节日。过节的日期各地有的在农历六月初十过,有的在八月初十过。京人的村庄都建有一所“哈亭”,平时供人们乘凉、唱歌及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遇上“哈节”时,这里会举行迎祖、祭祖、饮宴、唱歌、跳舞、唱戏等活动。
七月节:是拉志族的节日。七月节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历时13天。初一每户派一名男子携带酒肉到“波米如”(老父母)家,由波米如主持“迎祖”仪式。以后按波米如指定的日期,每户轮流举行“迎祖尝新”仪式,即向祖先祭献供品。节日期间严禁用非本民族的语言交谈。7月13日,人们在波米如家举行隆重的“送祖”仪式,节日在这时达到高潮。
中秋节:越南的中秋节实际上是个儿童节,孩子们提着各种造型的纸灯在月光下玩耍。
盘古节:盘古节是京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腊月下旬,家家杀鸡宰主,祭祀开天辟地的盘古,以求始祖保佑。
华人的节日:在越南的华人保持着祭祀中国神的习俗,各路神仙的生日都算是小小的节日,有一定的仪式和活动。而天后(即妈祖)诞辰纪念日农历2月23日则是最重要的大祭祀,因为当地华人把天后视为保护神。 公众假期
1月下旬至2月上旬:Tet Nguyen Dan, 农历新年(3天)
4月5日至20日:Thanh Minh,清明节(纪念及打扫先人之墓穴)
2月3日:越南共产党成立日
4月30日:越南解放日
5月1日:劳动节
5月19日:胡志明诞辰
9月2日:越南国庆日
7、越南与中国的清明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国人在这一天扫墓、踏青、插柳、放风筝。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还有一个寒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介子推而定下的。人们在寒食节时辰,三天不生火,只吃生冷的食物。
一、越南清明节的上巳节遗风
越南的清明节,时间定在农历的三月初三。这一天,原本是我国古时候上巳节的时间。
中国的清明节定型时间在唐朝,它把春秋时期的上巳节,与形成于同一时期的寒食节和清明节气,三者合而为一。其中寒食沿于上古改火习俗或者是介子推的传说,大家都很熟悉了。但什么叫上巳节,很多人还不太清楚。
在中国,三节合一之后,国人最看重的是扫墓与踏青,把男女恋爱的环节排除在节日项目之外。而在越南,却保留了男女互唱的娱乐活动,但是某一些地方,又剔除了扫墓的环节。
越南的南部地区,由于汉化程度和地方风俗不同,把扫墓改到了春节。而在越南的北部,靠近中国的地方基本都会在清明节扫墓,但是却有许多禁忌:例如孕妇不扫墓,扫祭时服装不能鲜艳等等。
二、越南清明节吃汤圆
我国在春节、元宵节吃汤圆,但是越南人却是在清明节这一天吃汤圆。
据说,这是因为农历的三月是越南的收稻节,所以越南人要尝新吃汤圆。另一种说法,还是和介子推有关。
在越南的介子推传说中,介子推是重耳的大臣。在重耳落难时割股喂食救了他的性命。重耳当上国君后想要报答他,于是请他出山为官。可是品性高洁的介子推不肯食禄,拒绝接受重耳的封赏,背着母亲躲进深山。重耳放火烧山,介子推和母亲一起抱在柳树,化为了焦炭。
这个故事的末尾,重耳为了纪念枉死的介子推,于是下令全国从他的祭日那一天开始,连续三天不生火做饭。于是,大家就吃冷汤圆。
越南人吃的汤圆也比较有特色,他们喜欢直接用冰糖作馅包汤圆,或者做绿豆馅的汤圆,再调配糖水来吃,后来又有了油炸汤圆等习惯。除了吃汤圆,越南人还在这一天吃黑糯米饭。
越南的岱族与侬族,和中国的壮族习惯相仿,在清明节祭祖时,他们一样会扫墓,供奉香花果烛,焚烧白色的冥币,还要供奉五色什锦米饭。
壮族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对规范,越南人则相对要简略一点,不一定具备五种颜色。
除此之外,北越人民扫墓,同样会在祖先灵前供奉烤乳猪、整鸡和艾草粑。
三、越南清明节的传说
1、龙仙传说
关于清明节的起源,越南有许多种说法。除了中越共同的介子推传说,他们还有自己的龙仙传说与二征娘传说。
龙仙传说又叫貉龙与瓯姬的传说。相传,貉龙是赤鬼国径阳王与洞庭君公主的儿子,他长大之后,统治了整个貉越地区,娶了一位叫瓯姬的女子当王后。王后瓯姬,生下了一百枚卵,这些卵孵化了千千万万的貉越子民。
在越南古时期,他们就喜欢往自己身上纹龙形的图腾。并且他们也过端午节,他们也划龙船。一直到了现代,他们结婚生孩子,许多人还非要等到龙年生“龙子”呢。不过,不知道他们这个传说中的径阳王和洞庭君,是否与中国《西游记》中的泾河龙王与洞庭君有联系呢?
2、二征娘传说
除了这一个传说之外,越南还有一个关于清明节的传说,叫二征娘传说。大意是说,在古代(中国的东汉初期),越南出现了两位女民族英雄一,个叫征侧,一个叫征贰,她们为了反抗压迫,自立为王(越南的第一位女王)。二人在卯年的三月初六出征打仗。出门之前,有一位大娘请她们吃汤圆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