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五月初十什么节日放鞭炮

五月初十什么节日放鞭炮

发布时间: 2023-02-08 06:37:26

1、人们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分别是什么?

一、春节

1、时间

农历正月初一开始。

2、习俗

(1)贴春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2)贴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3)逛庙会:逛庙会是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之一。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二、元宵节

1、时间

农历正月十五日。

2、习俗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三、清明节

1、时间

公历4月5日前后。

2、习俗

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四、端午节

1、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

2、习俗

(1)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属“籺”的其中一种。“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习俗。

(2)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五、中秋节

1、时间

农历八月十五日。

2、习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六、重阳节

1、时间

农历九月初九日。

2、习俗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现代,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2、端午节放炮吗?

一般的说是不放鞭炮的,因为放鞭炮代表吉庆,祝贺,而端午节是记念屈原,屈原死于怨案,人们纪念屈原,不是喜庆事。

3、农历五月初一是什么节日,为什么我们附近有人放烟花呢

我觉得这可能只是附近有什么喜庆之事,并不是过节日,有时候碰到开心快乐的事,或是某老人过大寿,都有这样的情况的。
单单从国际节日来讲,这天是人体挑战日,这个节日的设立是希望大家都能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多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体能,这样能够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4、中国传统节日时间表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
中秋节
17、九月九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
冬至
21、十二月八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还有几位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八月二十七
苍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六月十三(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四月二十六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附1: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迎婿日,闺女回娘家。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四
迎财神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
众星下界之日
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石不动”“十不动”
老鼠嫁女
附2:其它节日:
“半年节”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说!
观音诞: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观音菩萨的信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愿望!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5、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五月初五、八月十五、九月初九,分别对应的节日和风俗习惯是什么?

1、正月初一:春节

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耍龙、游神、押舟、年例、烧烟花,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春节期间贴春联、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都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祭祀神灵、拜祭祖先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等盛大的游神活动。

2、正月十五:元宵节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开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赋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招供猜射,开始于南宋。

看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古时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均可破常规,出游嬉闹。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3、五月初五:端午节

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4、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祭月、观潮等。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

5、九月初九:重阳节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6、温州端午节的民俗习惯

龙舟竞渡

端午那日,在温州各地都有龙舟竞渡,并“悬赏夺标”,俗称“划龙船”或“划斗龙”。时间一般是五月初一前的开始,到初十左右结束,也有至月半者,平阳江南则是四月初一。

温州各乡都有龙船,各庙宇设香官神,专管划龙船。每逢端阳节,有些地方要做新龙船,四月初一就擂鼓开殿门,祭香官神,开始造船。各地乡风一般都是五月初一才开殿门,祭神后即开划,俗叫“上水”,龙船归去叫“收香”,斗龙结束叫“散河”或“洗巷”,并把河龙船翻转,次日再翻正,抬到庙中保存,还要祭时官神,相传这香官神是喜欢玩弄人的小儿神,所以俗语说青年人不安分,比喻香官。在划龙船地区内,都要出龙船费用,请划龙船的人吃酒,还要放鞭炮,设祭迎接,叫 “摆香案”。

龙船头各处大同小异。有的在船身绘画龙鳞,头尾安置活动的龙头龙尾,形状较小,有的船身稍画上几笔龙鳞,亦无头无尾,但形状较大。每乡龙船,各有固定颜色的旗帜,一乡之内,有几支龙船的话,也要用旗色区分标志。以温州南郊南塘河古老风俗为例,有的旗用蓝色,龙头、龙尾和船身都是蓝色,叫做“青龙”,相传四方只有东方苍龙七宿称龙,所以青是正色。这南塘河面,以莘塍为河主,所以莘塍东堂庙的龙船特别大,有十六档,船面有四十四人,叫大青,算是龙娘。其他龙船上水,必须先到东堂庙朝见,庙司事要赏给彩红,大青出来,各龙不敢和它竞赛,其余小的都叫青龙,其他黄色的叫黄龙。旗白的,船的颜色也是白的,俗称“白龙儿”。如是红旗,船身也染红色,叫做“红霓岭”等。因南言赤色,是水龙,性情急躁,所以改了个名,是避讳的意思。龙船中惟独没有黑龙,俗说乌龙是凶暴,也有说北方玄武是龟,爬得慢,不能斗生,故全温州没有黑龙船。两船竞赛,水逐浪飞,两龙相斗,争夺锦标,各乡河道,各行分段,自为一区,斗龙互不干涉,因此有大龙地、小龙地之名目。

龙船人数,额定三十六人,叫做一槽,就是俗称的“三十六香官”。如是小龙,船身十三档,划船的二十六人,船面管旗一,后梢二,唱神一,司鼓二,掌锣二,托香斗二,正合三十六之数。大龙有十八档,两旁划船的三十六人,加鼓、梢、锣、旗、唱神、托香斗六种执事十二人,就需四十八人。划船者穿衣,一船均依旗色。在苍南等地,则定为白衣白帽子是吊念屈原。(现在龙舟额定42人,划者十三六,前后梢各一,掌旗一,击鼓一,击锣一,唱神一,此四人俱站在龙舟中间。龙舟有十九档,坐十八挡,前方向空一档,龙舟在竞赛时不调头,而是人转身反方向坐。龙舟的鼓声很有节奏,转身的鼓声为密集点鼓。)船面上,鼓在最中,两旁划的人要听鼓声,两头是梢桨,就是船舵,靠此端正舵向,所以俗语说:“鼓是令,梢是命。”锣是听鼓声的,也有鼓动的作用。旗是分明船色,使岸上观众能够辩认,只有执神杖唱神的,托香斗的,是为了奉香官神,在竞渡中没有作用。

在全温州的划龙船中,永嘉上塘、下塘一带的龙船,最为出名。斗龙在江流湍急的楠溪江中进行,十里长途,往返二十里。如果顺潮而下,而中途潮涨,或者顺潮而上,中途潮落,都要斗到终点,不得停止。再加上没有换向转手,要一划到底,它的尾端设置梢桨,把梢两人,船头也有两人,以便保持船的首尾平衡。头龙时,这两人力捺龙头,与三十六把桨一齐行动,有加强速度的极大作用,途长水逆,风紧浪急,锣鼓声喧,喊声震天,真可谓英勇。

吃重午粽

棕子民间的制作法是:以箬叶包糯米放在水中烧煮而成。以纯糯米包成的,称为米粽;有在糯米中加入豇豆或赤小豆的,称为豆粽;亦有在糯米加入蕃薯(以鲜蕃薯刨成丝,剁细)的,称为蕃薯粽。还有一些农户特在纯糯米中嵌进少量红枣、金丝蜜枣或莲子等,以增加风味,包粽子用的箬叶是箬竹的叶。箬叶包成的粽子,既无毒,且有清香之味,食之宜人。束缚粽子的绳子,一般用棕榈叶片。此叶片烧煮后亦具有清香之味。粽子的形状,多以四角为主,称为角粽,亦有戏作螺旋形的,称为“袅脚粽”。温俗规定,一般是四十个粽扎一把,内有一个特大的叫“粽娘”(一升米做四个);又有一把特小的叫“子孙粽”(一升米做十个);普通的叫“新庚粽”(一升米做六个),是分送亲友邻居的。粽子有两种,上品是馅肉粽、白糖莲子粽;其次是蚕豆粽、槐豆粽、白粽。后者是用早稻秆或豆秆烧灰,取汁浸而煮之,通过热水淋掉碱质后即成,俗称“淋粽”。有的地区午宴以粽子为主食。

菖蒲酒和草头汤

在明代,该日,民间“煎百草为汤,老幼皆浴”。至清代,皆以菖蒲、艾蒿之类,煎汤沐浴,叫“草头汤”(亦称“蒲汤”)。据说洗了可消毒去秽,使人不染痢疾。在苍南,则采五种药草(三张白、水杨梅、蜻蜒花等),与鸡鸭蛋同煮,称“午时草”。其汤供小孩沐浴,浴后以雄黄点额,涂其手脚心,然后吃蛋,也有把草蒲切成碎片,浮在雄黄烧酒杯内,叫做“蒲酒”,也叫“蒲觞”,吃了可以避邪。“未尝蒲酒心先醉,不沐兰汤骨亦香。”这是明末温州人叶尚高,因不肯(艹雉)发,被关在狱中过端午时所写的诗。有的地方还以草蒲根浸水缸中以解毒。在市区,早晨,人们用粽子、鲜鸡蛋、盐鸭蛋、大蒜,杂以菖蒲、艾蒿等草(俗名“重午草”),放在锅中煮沸,然后当早餐进食,谓可辟邪。在乐清,端午节有吃苋菜,蓼(艹晶)、咸蛋、笋鞭的风俗。俗谚云:“苋菜红,蓼(艹晶)白,吃了咸蛋防飞丝,吃了笋鞭脚骨硬。”在文成,则有吃苋菜、大蒜的习俗,谓夏日可防发痧。

送节

端午这天,在温州地区,对丈人家、外婆家、干爷、塾师,都需要送粽子和鱼肉等物,叫做“送节”,也叫“望节”,是拜望的意思。如果是婚后第一人端午,叫做 “望头年”,也叫“送新庚”,有钱的人家,粽多至八十把,肉多至百余斤,其余鱼、鸡、鸭各一对。另外,还有果饵、枣、栗、荔枝、龙眼等等,丈人家回盘则是新夫妇夏天穿的衣服各几套,还有鞋袜、肚兜、扇子之类,并把子孙粽回还几个,是祝女儿多子多孙的意思。在乐清,重五节前几天,对舅父母、岳父母、干父母同样要馈赠礼物,俗称“送重五节”或“望重五节”。礼物以粽为主,辅 以鱼肉等凑成四样,俗称“轻盂”。新婚女婿望第一个重五节要有六样,俗称“重盂”。不论轻盂或重盂都要有相当样数的回馈礼物,俗称“回盂”。通常轻盂的回盂有咸鸭蛋、炒淮豆子、批杷、蒲葵扇和龙须鞋等;重盂则加府绸或其他衣料、阳伞、皮拖鞋、肚兜等。在乐清白石,女婿给岳家送黄鱼,新婿岳家给婆家(女儿)送雏鸡、蕉扇或蚊帐、夏衣。在泰顺,婚后三年内,娘家于端午节时送粽慰问,大粽内常裹以若干小粽,糯米中夹的是大豆之类,其意亦为早生子、多生子。

温州民间流行着一首《重五谣》,抄录如下:

吃爻重五粽, 破碎远远送。

吃爻雄黄酒, 毒蛇远远游。

重五草头汤, 疤瘰洗精光。

重五吃麦麦, 字眼学起快。

吃爻重五卵, 做个生员卵。

重五吃大蒜, 读书做高官。

7、端午节按照节日传统端午节扒龙船,吃粽子,拜祖宗放鞭炮!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船与食粽子等。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龙日节 [1] 、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天中节等 [2] 。端午节扒龙船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图腾祭祀的一种活动,后逐渐传播开并形成习俗。

8、五月,七月,八月,九月分别有什么节日,什么习俗?

岁时节会 1.历法:村中日常生活中使用什么历法,如公历、农历、回历、藏历、傣历等等。(拍摄实物并采访计算方式。) 2.计时:村民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什么计时,如“八点钟”、“一个小时”、“太阳偏西的时候”、“月亮出山的时候”、“三星对门的时候”、“一袋烟的工夫”、“一顿饭的时辰”等等。(以采访为主。) 3.节日: 正月节:春节 、人日、元宵等。(主要拍摄节日里的祭祀、娱乐等仪式和其他活动,节日的信仰与禁忌。特定的节日饮食。) 二月节:二月二、花朝节。(同上) 三月节:上巳、寒食、清明、三月三。(采访这几个节日间的关系。其拍摄同上。) (以下节日、节会各地不同,请与当地的民俗专家联系拍摄。拍摄时注意过节前的准备情况和过程中的仪式、参加人员、仪式中的歌谣,结束后的采访。采访内容请与当地的民俗专家商定。) 四月节:四月初八。 五月节:端午节。 六月节:六月初一、六月六。 七月节:七月初七、七月十五。 八月节:八月十五。 九月节:重阳节。 十月节:寒衣节。 十一月:冬至日。 十二月节:腊八、辞灶。 4.其他节日:送穷节、补天节、老鼠嫁女节、春社、秋社、伏日、九日等。另外,各村有的有自己的节日,应对普查的对象村做深入采访拍摄。 5.节会:庙会、歌会、书会、灯会、物质交流大会等。

记得采纳啊

9、初一到初十的民俗民风

正月初一:讲究的是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拜年,大年初一第一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或是打电话问候是必不可少的,说声“过年好”,祝福每个人全年都是大吉大利。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饭住下,俗称“住娘家”。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正月初三:民间风俗这日称为“穷鬼日”。初三一早家家户户都会“扫穷鬼”,将初一至初二囤积了两天的垃圾扫出,意味着扫走污秽晦气和穷根的民间习俗。所以这一天不外出串门拜年,就是怕被人当“穷鬼”一样扫走。

正月初四: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所以需提前一天准备好三牲、水果、糖果、茶等,拜祭意在“迎接财神”,同时各家都会置办酒席祝贺“财神生日”的到来,这风俗是民间正月最重要的拜神活动了。

正月初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正月初六: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耕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

正月初七:民间风俗是“人日”,意为“人人生日”。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万物发芽也在这一天。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人们的习俗有摊煎饼: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正月初八:旧时在民间流传着“初七七不去,初八八不归”的习俗。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在道教传说里,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的“玉皇诞”、“天公生”,亦称“天日”。这一天里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

正月初十:正月初十是地日,传说这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有的地方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10、每逢传统的节日,人们都会用独特的方式来庆祝,你能写出相对应的节日和风俗习惯吗?⊙﹏⊙b汗

正月初一【春节】拜年、放鞭炮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舞龙灯
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
八月十五【中秋节】一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
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插茱萸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