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待外国的节日
1、怎样看待西方的节日
首先,尊重西方节日,借鉴西方文化。西方节日受历史宗教文化的影响,大都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宗教大都是劝人向善的,他们好的东西可以促进我们的进步。对于那些既带有西方浓郁的浪漫情调又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我们则要大力提倡,努力推广,以此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加快社会文明进程!
其次,看待这些洋节日,内涵应重于外在形式。比如说在圣诞节前夕,同学们在大街小巷以及各大商场里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圣诞节气息—比如说在微笑堂的一楼大厅,有挂满糖果和礼物的圣诞树,慈祥可爱的圣诞老人,还有轻快好听的圣诞颂歌,等等。这些都是圣诞节外在的表现形式,那么同学们知道“圣诞节”是怎么来的?它兴起于什么时候?哪些颜色是圣诞色?能够基本回答得出这三个问题的同学举个手,好吗?)很可惜,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去探究过这些更深层并且具有文化内涵的问题。“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我们把圣诞节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稣节。这是在5世纪中叶由基督教会规定的。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类似我国过春节。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不仅仅是圣诞节,其他的外来节日背后也包含了很多历史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性,希望同学们在看待这些节日的时候不要只停留在其表面,而是更多的关注其中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更好的享受这其中的乐趣。
再者,在热热闹闹过好洋节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对我们传统的节日还应该坚持、保留和发扬。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比如说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团圆节日!清明节是踏青、扫墓,缅怀革命先烈,寄托我们对已逝亲人的哀思的节日;端午节,是专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中秋节,我们可以再一次全家团圆在花前月下,其乐融融,喜不自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情风俗,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和文化渐渐被遗忘,或日渐式微,若不及时加以抢救,继承、弘扬,那么,真等到它彻底消亡的那一天的时候,将留下难以弥补的缺失和遗憾!所以,每一个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远见卓识的炎黄子孙都必须站在历史和世界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固步自封,而是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
2、如何对待西方节日
对待西方节日我们不能一味的认同,出现“崇洋媚外”,也不能一味地否定,觉得所有的西方节日文化都是错的。我们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对待西方节日,承认文化的差异,但是也不过分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
3、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出现许多西方节日,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正确态度,应该是: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既不全盘西化,照单全收,也不全面否定,刀枪不入;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西方节日受历史宗教文化的影响,大都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尽管宗教大都是劝人向善的,但毕竟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崇尚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就不好对这些节日做出什么硬性规定。
对于那些带有一定的西方生活情趣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等,则完全可以随兴所至,“悉听尊便”,毕竟它可以给我们紧张、枯燥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生活情趣,注入一丝活力。而对于那些既带有西方浓郁的浪漫情调又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等,我们则要大力提倡,努力推广,以不断提高民族素质,加快社会文明进程!
4、请问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外国的节日???
每当某些西方节日来临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心态总会显得比较微妙,一方面,年轻人以一知半解的心态追捧这些节日,另一方面,一些老年人则感到焦虑,他们担心年轻一代对“洋节”的热衷会削弱民族文化和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如今的年轻人很喜欢圣诞节不假,但他们过的圣诞节早已没了西方圣诞节的宗教信仰色彩,只不过像情人节、光棍节一样,成为宣泄情感、放松自己的载体罢了。我过圣诞节,并不是因为信奉了上帝,信奉西方的自我主义。我乐意过平安夜,因为它是一种美好祝愿的象征,仅此而已。对待圣诞节,就像对待洋快餐一样,我也会去吃,但是,不会依靠它。就像洋节日,过了之后就放下了,不会想其他的什么,更不会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联系起来。
其次,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世界各民族虽有不同的文化渊源,但某种文化一旦形成,就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一个优秀的民族首先要懂得吸收外民族的优秀文化。硬要把他民族创造的先进文化视为异端来排斥,无异于精神上的自戕!四大发明是中国的成果,但现在却被国外运用得炉火纯青。况且中国的“五·一”劳动节和“三·八”妇女节,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产物,现在不照样受到国人欢迎?!所以,只有在不排斥异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这样民族才能不断走向强盛。一个没有文化国界线的民族才能最终成为繁荣昌盛的民族,而时刻小家子气的、唯我独尊的民族只会裹足不前,后果是十分危险的。
最后,过节是为了舒缓一下气氛,也许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节日越来越丰富,可传统文化不是要变就变的,对于外来文化保持审慎的态度是应该的,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上策。联名发起抵制圣诞节的活动,认为这样才显得是真正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但无助于解决传统文化保护这个问题,还可能为狭隘的排外情绪煽风点火。
百花齐放,这个世界才精彩,对待洋节日,我们不能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