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节日怎么过
1、回族的新年怎么过?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开斋节”。但是,回族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特有的习俗欢度春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采。
1、回族爱清洁,特别看重水,以水为净(清真寺里最著名的蓝色就是光明和水的象征),回族喜欢戴洁白的小帽,春节前夕。
2、先要把房间打扫干净,把各类衣物、帐、单、帘都要过一遍水,自身则或“冲头”,或沐浴,七窍都要过水;临街的大门既不贴对子,也不粘福字,而是把门楣上的“读哇”牌子擦拭一新。
3、回族喜爱油炸食品,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先得炸“油香”,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挨家送,图个吉利,但凡送给汉族朋友就得把“油香”裂个小口。
4、回族只吃反刍的动物,又必是阿訇屠宰才算“活的”(只有鱼之类是由真主事先宰好的)。因此,春节前夕就忙坏了阿訇,家家户户宰鸡宰羊。
5、村子里还要宰牛分给各户。肉要保存在背阴处的大缸里,家家都煮一大锅羊杂、羊骨头,处处洋溢着过节的气氛。
6、春节油炸的种类就更多了:油香、馓子、麻花、盘馇、萨麻撒(一种带馅的油炸食品)应有尽有,烘托着浓烈的民族喜庆氛围。
7、一家人团坐在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孩子们却对桌上摆的各种零食更感兴趣,果壳可以随便扔满一地,三十晚上不能扫,叫“踩碎(岁)”。
8、年三十晚上包饺子,这一天要把素日里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热腾腾的饺子,打开预先做好的腊八醋。
9、春节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云天,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女孩子抹着红脸蛋,眉间点个小红点儿,头上扎着红发结,穿来跑去,好不热闹,大人们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初一中午年饭丰盛无比,但晚上要吃面条或是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顺、团圆、美满。
回族的春节习俗
1、对于回族春节习俗来说,斋戒期满,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枣开斋节。
2、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土尔”的意译,开斋节在各地尽管称谓不同,但实际上就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节日,在开斋节前夕,首先要做好扫尘、理发等清洁工作。
3、凡在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回族,都要提前赶回家中,开斋节要过三天,回族从第一天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和巷道厕所,给人一个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
4、成年回族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枣清真寺,节日里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横标和彩灯。
5、大约到了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回族群众个个腋下夹个毯子和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
6、在回族春节习俗中,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回民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选择一个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
7、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回族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老老少少自动向西方跪成很整齐的行列。立即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2、回族的节日
回族主要有4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盖德尔节、登霄节。
开斋节:回族的传统节日。阿拉伯语为尔代-菲土尔,尔代意为节日,菲土尔意为开斋。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斋月期间,每日晚和开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应到清真寺沐浴净身,做礼拜。开斋日礼完尔代下殿后,互相攥手以示祝贺回族很重视开斋节,一般都要尽量参加节日聚礼。家长还要带领成年孩子一起礼拜,是为最佳。
古尔邦节:回族的传统节日。又称宰牲节、牺牲节、忠孝节、小开斋。时在希吉来即伊斯兰历12月10日。是日,各清真寺挂彩旗、张贴标语,装饰一新。晨,回族穆斯林沐浴净身,新衣白帽,聚会清真寺,阿訇带领穆斯林面向麦加举行会礼,俗称礼尔代。呼和浩特市的回族穆斯林届时还要举行摔跤、武术表演等娱乐活动,并由阿訇率领游坟,以悼念亡者。圣纪节,是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这一天又正好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这一天又称作“圣忌”。中国的穆斯林习惯将圣忌和圣纪合并纪念,称为办圣会。在清真寺诵经纪念,然后与会者会餐,炸油香,吃打卤面、全羊菜等。
盖德尔夜: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斋月)第二十七日夜。盖德尔,阿拉伯语,意为珍贵之夜。亦称盖德晚夕。俗称坐夜。是日穆斯林封够了二十七个斋,是开斋的前一夜。相传,真主安拉于该夜开始颁降《古兰经》。届时礼拜后,阿訇要诵经、讲经。回族的法图麦节在每年的斋月十四,即伊斯兰教历九月十四日。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阿里的妻子法图麦,由回族妇女亲自出动,收敛钱粮,选择一个住宅宽敞的回民家里,架几个特大铁锅,熬几大锅杂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请阿匐念经祈祷并赞颂圣女的事迹,回民也叫“女圣纪”。
登霄节:登霄节不是所有的回民都过,主要是一些笃信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参加。登霄,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为“阶梯”。登霄节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举行礼拜、祈祷,以示纪念。这天晚上睡觉比较迟,一般都要听开学阿匐讲“瓦尔兹”。
3、回族有什么节日
回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与回族宗教有关。开斋节是斋戒的节日,一般持续一个月,古尔邦节又叫忠孝节,在开斋节七十天后举行,而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的诞辰。
回族的节日
1、开斋节
通常每年9月(俗称“斋月”)封斋1个月,每天从日出前到日落后,杜绝饮食、房事和一切非礼行为,以省察己躬,洗涤罪过。
2、古尔邦节
也叫宰牲节或忠孝节,时间为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当天朝觐者盛装参加会礼,游坟诵经、缅怀先人宴请亲友,有条件者宰牲。
3、圣纪节
据记载穆罕默德的诞辰为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一说13日)。这天,穆斯林在清真寺里诵经祈祷,吟诵赞圣词,讲述穆罕默德的事迹并设宴招待来宾。
4、回民的节日有哪些?
回民的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等。
1、圣纪节:圣纪节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为纪念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而设立,俗称“圣会”。
2、开斋节: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时间为伊斯兰教历的每年九月初,新月出现,至十月初见到新月,为期一个月。斋月里,回族的饮食一般为牛羊肉、油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
3、古尔邦节:古尔邦节的时间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古尔邦的意思是:献祭、献牲,所以古尔邦节也称为“宰牲节”。
民族节日
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每年教历九月为斋月,男满十二周岁、女满九周岁以上的回民,都要封斋。斋戒期满,逢开斋节,这一天从拂晓开始起来,洗大净、沐浴净身,换上新衣服,到清真寺会礼。
“古尔邦”一般在开斋节后70天举行。节前家家打扫卫生,炸油香、馓子、花花等。节日当天拂晓,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所宰的肉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回族
5、回族过年有什么习俗?
回族过年风俗有开斋节、扫尘、吃饺子、请阿訇、吃小米蒸饭和炖合菜、蒸包子等。
1、开斋节:回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其他民族称其为“回民过年”,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
2、扫尘:扫尘是打扫家里的尘土,选个晴好的天气,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打扫一遍。
3、吃饺子:端上热腾腾的饺子,打开预先做好的腊八醋,一家人团坐在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4、请阿訇:回民大年三十不贴春联,除夕夜也不放鞭炮,请阿訇则是大多数家庭必做的事情,由于一个村里只有一所清真寺和一个阿訇,很多人会选择把请阿訇的事情放到年后。
5、吃小米蒸饭和炖合菜:回族人正月初一的早晨吃小米蒸饭米饭和炖合菜,所谓的炖合菜就是将前一日炖好的牛肉,再加上白菜、粉条、木耳等放入锅中炖熟,有点类似于东北的酸菜炖粉条。
6、蒸包子:大年初一的中午蒸包子,一般有肉馅和素馅两种,晚上要吃面条或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顺、团圆、美满。
6、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回族的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1、开斋节 回族传统节日开斋节是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这个节日是为了几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40岁那年收到安拉的《古兰经》启示,每到这个节日伊斯兰教就会封斋一个月,当开斋期满之后就是这个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了,此节日被称为是最尊贵吉庆和快乐的月份,节日会持续三天。
2、古尔邦节 回族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节日中古尔邦本身的意思是牺牲、献身,此外还叫忠孝节,是为了纪念人类的先知易卜拉欣向安拉献祭儿子的故事。古尔邦节一般在开斋节过后70天举行,即伊历12月10日,在节日到来之前还会有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
3、圣纪节 回族传统节日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时间的日子,但是3.12这一天同时也是他逝世的日子,因此被回民合称“圣纪”。穆罕默德是被众多穆斯林当做是安拉派遣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被广大教徒称为穆圣。这一天回民是在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