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什么节日读书最好

什么节日读书最好

发布时间: 2023-01-31 10:07:03

1、读书日是什么时候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

2019年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开展“世界读书日·你读我听”征集活动,面向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征集读书感悟、心得。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世界读书日

外文名
World Book Day

别名
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节日时间
4月23日

温家宝总理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另据图书馆杂志,世界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节日期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2、世界读书日的起源是什么?这个节日有何意义?

世界读书日起源于一则浪漫的童话故事,同时这一天也是很多文学界泰斗逝世的日子,这个节日不仅能够督促年轻一代好好读书,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现代科技的进步。

随着全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放下手头的工作,带着满满的仪式感走进图书馆来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坐在角落里来给自己的心灵来一次洗涤。其实世界读书日最初起源于一则浪漫的童话故事,而这一天也恰巧是很多西方文学大亨逝世的日子,而这一天不仅可以纪念这些文学伟人给我们的精神生活带来的贡献,同时也可以督促年轻人多读书,在书本上,在文学大亨的指引下培养出正确的三观,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的发展。

一、起源于一则浪漫的童话故事

相传有一位美丽的西班牙公主被巨龙困在深山中无法逃离,国王为了救出宝贝女儿便昭告天下希望能够有勇士自告奋勇前去搭救,勇士乔治得知这个消息后只身一人前往龙穴并且救出了公主,作为报答,公主送了勇士乔治一本书,自此书籍在当地就成为了勇敢的象征,就连大家平时赠送礼物都将书籍当作最奢侈的礼物。而这一天恰好也是很多西方文学大亨逝世的日子,因此这一天才被规定为世界读书日。

二、这个节日有助于培养年轻人正确的三观,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现代文化的发展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我们的内心也越来越冷漠,再加上某些短视频的错误影响,导致很多青少年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甚至就连很多成年人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此时只有让大家都沉浸在书本的海洋中,学习古人的为人处世,学习智者的言行举止,学习贤者之人的话语才能重新树立我们对生活,对他人,对这个社会的正确态度。

虽然我们生活在科技和文化高速发展的现代,但我们依旧需要在书籍中寻找古人的智慧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生产,以免多走弯路,如果没有书籍和文字进行记载的话,我们现代文明也不会高速的向前发展,因此书籍不仅是记载古代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指引现代文化发展的投路石。

3、中国的图书节有哪些?

1.北京国际图书节

北京国际图书节是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版权)局、北京市文联联合主办的国际图书节,是国内唯一批准举办的国际图书节。

2019年8月21日,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开幕式,活动将持续到8月25日。

2.中国图书节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读书界久有设立“中国图书(读书)节”的热切呼吁和讨论。

到1992年春,在全国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马大谋等32名代表正式提交了《建议建立中国图书节》的议案。认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设立了有关图书的全民性节日,因此建议将每年5月4日至9日定为中国图书节。

在节日期间开展以下活动:向社会推荐优秀图书,颁发各类优秀图书奖,开展图书宣传评介及优惠展销,举办各类读书活动等。

3.全国读书节

全国读书节是指每年的9月28日国务院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节日。

4、世界读书日是哪一天?设立这个节日的意义是什么?

世界读书日是每年的4月23日,这个节日的意义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尊重和感谢为人类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护知识产权。

世界读书日第一次设立是在1926年,西班牙国王设立的西班牙自由节上,它把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的生日作为这个节日的庆祝日,但是在1930年的时候,他把这个庆祝日移到了4月23日,这一天是塞万提斯的忌日,并且这一天也是圣乔治节,圣乔治节说的是有一个勇士,乔治屠掉了恶龙,拯救了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这个礼物就是一本书,它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所以每到这一天,当地的妇女就会给丈夫或者男朋友赠送一本书,而男朋友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这个习俗就一直流传至今,每到这一天,书本的价格就会减少10%,而玫瑰花的价格则会上涨。


并且有趣的是在4月23日这一天,除了是塞万提斯的纪念日,还是莎士比亚、维加的纪念日。也是很多文学作家的生日。在1995年的时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加强知识版权的保护和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



我觉得这个节日的设立还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阅读的兴趣,让人们通过阅读明白道理,增长见识,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脱离愚昧的状态,进入书香府邸的世界。我觉得书本是世界上非常宝贵的财富,它能够给我们带来进步和乐趣,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热爱读书,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5、"五一"劳动节,就该劳动着过,读书就是最好的劳动!

五一小长假,读书好时机。有位集新闻传播学硕士、清华大学国际MBA、资深写作课讲师“三合一”身份的刘主编为我们写了一本《高效阅读》的书,难得小长假空闲,赶紧读一读。以读书的方式过节该是最本分的过节方式!

书的封面上写着一行小标题:“培养终身受用的阅读能力”,既是“终身受用”,那必是慎重的,不会轻率而言吧。我注意到在书的封底有人推荐,言 :“刘主编是一个有趣有料的人,推荐你跟他一起走进阅读的世界,共享阅读的快乐 。”那么,好吧,就此启程吧。

通读全书,你会为书里那些浅显自然的语言深深打动。哈,原来书里讲解的是一个“12311读书工程”。怎么回事呢?

“1”,就是作者在书中纠正了一个日常人们关于读书的误区,即阅读就是读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阅读”主要在阅览,诵读,有的人称其为“轻阅读”,这种阅读一般只要看过就可以了,思考的成分很少,比如看报纸、看手机上的新闻等,但读书却不是仅仅读过而已,而是要加入自己的思考,深入理解书里面的观点才能算数,而且读书还有层次之分,由此我们可以得到,阅读是读书的基础,阅读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读书时阅读的高级形式,读书需要高能力的阅读。

“2”,作者在这本书中为我们指出了两种关系,即一是读书与阅读的关系;二是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是读书的基础能力,决定着读书的成效。阅读是人人都会的技能,但能够达到高效阅读却是大家普遍缺乏的一项高级能力,这种高级的阅读能力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作者在书中分析了日常人们使用的读书方法有默念法、指读法、背诵法,这些方法利弊皆存,比如默念法限制阅读速度,指读法会形成手指依赖,从而限制视野的宽度,背诵法费时费力等,指出当今快节奏生活下的高效读书难点在于:“我们的阅读能力没有匹配上读书的野心“,也就是说,在上学时养成的低能力阅读习惯不能满足当代成人读书的需求,每个成人要想读书有成效就必须要学习高效的阅读方式,提升高效阅读的能力。

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是对高效读书的检验和丰富。写作是高效读书的高级方式,是读书的最后一阶段。“知行合一“、读写结合,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也才能称得上是高效读书。作者在书中讲解了四种写作输出方法,即读后感、书评、应用知识法、活学活用价值观法。读后感可以按照吃书、找口、复盘三个环节完成。书评写作可以加深读书的理解,而应用书中知识分析问题,尤其是引用书中的价值观解决实际问题更是一种高维度的学习方法,不仅是对读书成效的检验,更是一次自我素质的提升,个人认为作者提出的活学活用的读书方式是一种新颖的观点。

“3“,作者在本书中就高效读书本身介绍了三个类型的高效读书方式,即泛读法、精读法、借助读书笔记工具法。

泛读也就是快速阅读法,核心在于读书的速度,而速度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即:

一是视野宽度,是指一眼看过去能看到的内容宽度;

二是扫描速度,也叫竖式阅读。是指眼睛自由抓取亮点文字,在其引导下快速阅读,往往顺着一页书的中心轴能够快速地抓取亮点文字;

三是瞬间记忆和信息残留度,瞬间记忆就是看一眼就能留下记忆,它便于读者顺利读完整本书。信息残留度就是对看过文字的印象留存。一个人记忆力越好,信息残留度越高,读书的速度就越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年轻人脑子好使,读书快的原因;

四是屏读能力,就是指电子阅读,作者认为这是未来阅读的发展方向。屏幕阅读因每行字数少,瞬间记忆高会加快读书速度。

以上四个因素决定了快速阅读的效果。

作者在书中介绍的第二种高效读书方法是精读。有效精读的核心是“快读慢想”,也就是读书时我们的眼睛要快速识别书中文字,而对书中的难点部分要进行重点思考。由此也产生了第三种高校读书方式,就是借助读书笔记的工具完成高效阅读的方式。

作者在书中详细讲解了读书笔记几个方式,分别是摘录式读书笔记、注解式读书笔记、感悟式读书笔记、书评式读书笔记。个人认为这四种方式需要结合起来使用,在阅读中需要使用的是它们的合力。

“1”认清一个差异,即不同种类的书应该有不同的读法,我们只有采取有针对性的阅读方式,才能完成高效读书要求。

作者指导读者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读文学书要看到作者通过文字构建的精神世界;读实用书要记住知识点,学到书中的理论、方法,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目的;读历史书要使用“照镜子“的方法,从历史的故事中看到自我,吸去经验教训,提升自我思考问题水平;读科普书要抓住核心推理和概念,抓大放小,忽略不想关的细节过程。读教材书要以严谨、系统地方式学习书中内容。

此外,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一种依据特定主题的精细阅读,分别是以某个特色领域为主题、以作者为主题、以特定时代为主题的阅读,高密集地阅读某一类主题的书,可以深入学到多元化的知识,所以主题阅读被称为学习式阅读,是阅读的高级阶段。

“1“

是指确定一种自我的读书清单。

《道德经》中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为自己设立一种有针对性的书单,实现系统的自我学习对人生的成长是这关重要的。作者在书中举例胡适、梁启超等6位名人的读书单,引导读者使用阅读广度与深度结合的T型书单法有针对性地为自己设立书单,同时教授读者要树立阅读也有“膳食结构”的观点设立书单,读书也要搭配着阅读进行,而不能仅仅“专攻一门”,正所谓使用“点面结合,面上开花”的方式才能达到高效阅读的境界。

以上就是《高效阅读》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为使读者看清自己读书短板,作者在开篇及每一章节后都设立了自测题和练习题。同时清楚地告诉读者,阅读既是一种能力,就是可以衡量的,作者贴心地提出5个评估阅读水平的指标,即阅读速度、阅读准确度、阅读理解度、阅读记忆度、阅读转化率。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我们通过自测题认识到自己读书短板的时候,就离高效读书,思想提升不再遥远。

积极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读该读的书,知该知的事,拥有此生该拥有的美丽模样。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