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兴文县有什么节日

兴文县有什么节日

发布时间: 2023-01-30 14:21:35

1、端午节联系生活实际

 说起端午节起源,多数人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节日的意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应该被缅怀和纪念。因此,充分挖掘和传承端午传统文化,并做到与时俱进,赋予其现代价值,才能让端午节魅力无限、源远流长。
当社会的发展,早已使得我们摆脱了对温饱的担忧之后,仅仅依靠舌尖上的享受,已经难以唤醒我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端午节,更应该和时代交汇,谱写他在现代社会的崭新意义。
端午节文化应该主动融入现代。做到古今结合,相互促进。端午文化主流是好的,但在民间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习俗,确实需要挖掘和传承好的一面,主动摒弃那些不健康的东西。兴文县将端午节与“千人走基层 同心助脱贫”四下乡百村文艺巡演相结合,让传统的文化记忆融入到现代生活,重新发掘节日所蕴含的宁静致远精神和以民为本思想,并将这些精神与思想运用到实际中,让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端午节文化应该融入时代精神。爱国情怀是端午节的特有价值。过端午就要发挥爱国情怀,爱国情怀在当今时代的体现,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激发群众的精气神,凝心聚力谋发展。
端午节文化应该融入优良家风。每个传统节日,也是家风的载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社会又是由亿万个家庭所组成。只有细胞健康,社会才能健康并和谐发展。兴文县将优良家风写入《村规民约》,结合端午节加强对优良家风的重温、传承和发挥。好家风方能促进家庭和睦;充分发挥优良家风的作用,方能利国利民利家庭。

2、花山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川南南部和中西部、云南东南部。各地举行花山节的时间不一,通常在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举行。进入腊月中旬,花山节主办人就要在举行花山节盛会的地方高高地竖起一根木杆,称为花杆。在离杆顶一米左右的地方,挂有红、黄、蓝、白色彩带,以及象征喜庆和将要奖给爬花杆优胜者的芦笙、糖果等。

花山节不论是哪个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四川的兴文县一带,云、贵、川三省毗邻,苗族同胞集中,人们会跨省前来参加,人数常达数万人,规模盛大,万众欢腾。屏边苗族自治县举行的花山节规模也很大,文山、马关、河口、蒙自等地的苗族同胞都赶去参加。

节日期间花山场上会举行武术、斗牛、赛马、射弩和打毽子等比赛活动。获胜者由主办人挂红戴花,给予物质奖励。此外花山节也是苗族青年男女对唱山歌,寻爱寄情,互订终身的节日。

每当相中了合意人,便双双相约到僻静处互诉衷情。有的还互赠礼物,订下终身。那一对对身着艳丽服饰、打着五彩缤纷花伞对唱山歌的青年男女,往往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

3、赛马节.火把节.花山节.泼水节.≡月≡歌会,是几月几日。

藏族赛马节:在所有的民间传承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活动,并且此项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藏族的节日民俗中,赛马常以主题的形式在节日中显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对马的浓郁感情基础之上的藏族人民,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赛马文化。
蒙古族赛马节(818赛马节):科尔沁左翼中旗是科尔沁草原的核心地带,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最多的旗县,是孝庄文皇后的出生地,是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乡。这里的人养马、爱马、懂马,每年的8月18日都要举行赛马节,赛马节就是草原的那达慕,人们在这里娱乐休息,享受赛马带来的快乐,赛马场也成了爱马人寻觅良驹的好地方。赛马会还有射箭,摔跤等项目。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1] 2014年7月18日至7月27日,云南民族村将举办为期十天的“天下火把节——最牛民族村”为主题的原生态火把节狂欢活动,市民不用长途跋涉就能感受到原生态的彝族风情,参与到精彩纷呈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中。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东北、滇南、川南一带苗族的传统佳节,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在每年5月1日前后举行。四川的兴文县一带,云、贵、川三省毗邻,苗族同胞集中,人们跨省前来参加,人数常达数万人,规模盛大,万众欢腾。屏边苗族自治县举行的花山节规模也很大,文山、马关、河口、蒙自等地的苗族同胞都赶去参加。

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德昂族
德昂人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德昂族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架好水龙。水龙是由一根粗木头雕凿而成,长约四五米,彩绘一新,上有槽口。泼水时,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为佛洗尘。
傣族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思为新年),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庆祝活动长达三至七天。第一天叫“网霉”(死的意思)。人们认为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头、不理发、不干活。大家去赶摆、赛龙船、放高升。第二天叫“网脑”(臭的意思)这天被认为不干净,要沐浴、洗头、理发、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举行赶摆,放烟火,放孔明灯,把一年中的疾病、灾难和脏东西统统送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这两天在傣历里,认为是“空日子” 不称在旧年,也不算入新年。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网玛”(意为神灵,也是岁首之意)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其中以壮族为典型,一提到三月三,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广西”,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 三月三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文化推上了国际舞台,每年三月三广西全区人民享有两天假期。
三月三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农历三月三日。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古代壮乡(包括受壮文化影响的壮区各族)少年少女赶歌坡,抛绣球,“山歌传情,绣球传爱”。壮族人也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过后,草长莺飞,柳绿花繁。溱水与洧水交汇的河边,一犁杏雨幽幽,三径桑云淡淡,万物萌动,春情勃发。河水对面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消灾除邪的祓禊仪式,青年人在河边或是相互追逐,或是撩水嬉戏。这时一对少年男女踏着柔软的青草,各自手拿一棵兰花,心领神会地踱到河边,走到一起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具体放假时间,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每年年初确定后公布。
2014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全区放假。
2015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4月20、21(三月初二、初三)全区放假两天,与周末凑成4天小长假。
2016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因为今年“三月三”放假时间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凑成4天小长假。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每年,广西12个世代居住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

4、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苗乡素来有“百节之乡”的美誉,苗族同胞在长期的迁徙历史和抵抗外来侵略者的顽强斗争中,不断孕育出了众多的祭日、纪念日、丰收日,最后演化成形式多种多样的民族节日。

所谓“三天一小节,五天一大节”,苗族节日总会让人看得目不暇接,在这些众多节日中,又有哪些节日是最值得体验的呢?

今天,九妹就整理出一批盛大的苗族节日,邀请读者朋友们投票选出“十大最具人气的苗族节日”~还在等什么?快跟着九妹的步伐,一起来过节吧!

01 / 苗年节

苗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三大始祖(炎帝、黄帝、尤帝)之一蚩尤,苗年节,是苗族人纪念祖先、庆祝丰收过的最隆重的节日,主要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

过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如: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一般还要杀猪或买猪肉等等。

“苗年”一般持续五至十二天,在这段时间里,串寨喝酒、跳芦笙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苗年里的“申”日或相近生肖日,寨中还会隆重“起鼓”,盛装男女围着鼓欢跳,名曰“踩鼓”。外寨的男子与寨中姑娘在晚上对歌酌谊,如此数天,至子日或丑日结束,规模盛大,热闹非凡!

02 / 花山节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东北、滇南、川南一带西部苗族族纪念祖先、团结族人、寻觅伴侣的重要传统佳节,举办时间各地不一,通常在正月春节期间或者在每年5月初举行。

四川的兴文县一带,云、贵、川三省毗邻,苗族同胞集中,人们跨省前来参加,人数常达数万人,规模盛大,万众欢腾。此外文山、马关、河口、蒙自、屏边等地的苗族同胞也会在节日期间举办自己的花山节,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

节日期间,苗族人都会穿上最美的节日盛装汇集到花杆下,举行跳花杆舞,倒爬花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等比赛,人数多时达十几万人。

03 / 跳坡节

跳坡节是为苗族传统节日,每年跳坡时间和跳坡地点都是历史以来就固定的。跳坡节举行得最隆重的地方非广西隆林县的德峨乡莫属了,每到这个节日时,都会有5万人左右共同集会庆祝,CCTV也会经常去采访,许多外国朋友也慕名前去游玩。

每年农历初一至十四就是苗族的跳坡时节,但是最热闹的日子应该是

5、花山节是什么民族的节日

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流行于川南南部和中西部云南东南部。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正月或五月初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绕场中央的花杆跳舞,还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女红等比赛。人数多时达十几万人。

四川的兴文县一带,云、贵、川三省毗邻,苗族同胞集中,人们跨省前来参加,人数常达数万人,规模盛大,万众欢腾。屏边苗族自治县举行的花山节规模也很大,文山、马关、河口、蒙自等地的苗族同胞都赶去参加。

节日仪式:

花山节期间,除了举行跳芦笙舞、斗牛、绩麻比赛等各种娱乐活动外,要注意长幼辈分之分。一般在老人面前,年轻人不得对唱情歌;对歌只能选与自己同辈的人,小辈不能与长辈对歌。除了花山节,苗族还过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苗族节日除与当地民族一致外,最特殊的就是每年正月初或五月初举行的“采花山”了。花山主办人要提前在村寨之外,选择一处较平坦的地方,于节前十天左右在即将举行花山盛会的地方高高地竖起一根木杆,称为花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花山节

6、花山节的来历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川南南部和中西部云南东南部。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等比赛。人数多时达十几万人。
规模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东北、滇南、川南一带苗族的传统佳节,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在每年5月1日前后举行。四川的兴文县一带,云、贵、川三省毗邻,苗族同胞集中,人们跨省前来参加,人数常达数万人,规模盛大,万众欢腾。屏边苗族自治县举行的花山节规模也很大,文山、马关、河口、蒙自等地的苗族同胞都赶去参加。
民族团结
每当相中了合意人,便双双相约到僻静处互诉衷情。有的还互赠礼物,订下终身。那一对对身着艳丽服饰、打着五彩缤纷花伞对唱山歌的青年男女,往往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节日期间,还要举行物资交流,供销部门和个体商贩组织了许多工农业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出售,又把农副产品、药材等收购到外地出售。整个花山节的活动洋溢着各民族团结和睦,人民欢乐幸福,购销两旺的景象。
当地风俗
花杆
苗族节日除与当地民族一致外,特殊的是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六举行的“采花山”,又称“花山节”。进入爬花杆腊月中旬,花山主办人就要在举行花山盛会的地方高高地竖起一根木杆,称为花杆。在离杆顶一米左右的地方,挂有红、黄、蓝、白色彩带,以及象征
喜庆和将要奖给爬花杆优胜者的芦笙、糖果等。花山节不论是哪个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主办人准备一些酒,招待前来采花山的客人。花山场上,举行武术、斗牛、赛马、射弩和打毽子等比赛活动。获胜者由主办人挂红戴花,给予物质奖励。青年男女对唱山歌,寻爱寄情,互订终身。

宗教信仰
过去,花山节往往由无嗣求子者筹办。现在,各地政府为发扬民族文化。每年都拨专款资助,各地花山场日益兴旺。 多数苗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鬼神和祖先,想念万物有灵,认为天地间都有看不见的“鬼”、“神”主宰着。天旱、天涝要祈求龙下雨或止雨。村边寨脚或林中大而老、枝叶茂密的高大常青树,常常被当作“龙树”或“神树”加以崇拜。人死后要请师傅“指路”,历数通往祖先居住地方和迁徙的沿途地名,使亡魂到达其祖先的发祥地。日常生活中的祝福病痛、生产好坏都认为是“鬼”主宰着,触犯了鬼,就要受到惩罚。部分苗族信仰天主教。

7、宜宾有哪些民风民俗?

1、灯会

灯会起源于春天祭祀。灯最早是火把,原始人举着火把上山、到河边祭祀神灵。人们通过摆灯、挂灯来与神灵沟通。



2、祭杜主

祭杜主是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川西平原等地。十二月廿三夜是送“灶司菩萨”上天日。“灶司”又称“灶神”,“灶君”,民间贴在灶上的纸马称为“东厨司命”。顾名思义,灶神,在魏晋以后逐渐成为与百姓朝夕相处的家神。

3、祭蚕虫

祭蚕虫属于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川西平原一带。相传,蜀中开国国王蚕丛教民养蚕, 每年做金蚕数千头,送给百姓。凡得到金蚕的人家,养蚕一定获得丰收。他死后,人们因感恩而祭祀他。

(7)兴文县有什么节日扩展资料

宜宾文化特色:

1、酒文化

宜宾,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聚居此地的各族人民依托世代承传的习俗和经验,曾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酿制出了各具特色的历史美酒。有史可考,诸如先秦时期僚人酿制的清酒、秦汉时期僰人酿制的蒟酱酒、三国时期鬏鬏苗人用野生小红果酿制的果酒等。

2、竹文化

宜宾是一个以绿色竹子环绕起来的城市,因《卧虎藏龙》而名扬天下的蜀南竹海则是宜宾“竹之美景”的代表,120平方公里,清风徐来,极目之处,尽皆竹浪,北宋文人黄庭坚一句“壮哉,竹波万里”道出了蜀南竹海的气魄和雄浑。

8、沐浴节、花炮节、篝火节、颁金节、摆手节、踩山节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沐浴节
每年藏历七月上旬,在西藏,在拉萨河畔,从城市到乡村,从牧区到农区,都有一个群众性的洗澡活动。这种一年一度的洗澡活动,要集中进行一个星期,所以,这是藏族独有的沐浴节。在这七天中,从娃娃到老人,都要下河洗澡,这已成为藏族群众传统的风俗习惯。

花炮节
花炮节是侗、壮、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和江西上栗、湖南等地。各地节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三。

篝火节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颁金节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纠正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农历10月13日定为"颁金节"。(据满文老档)

土家摆手节
居住在湘鄂川三省交界之地的土家族,每年到了秋天,当他们把金灿灿的包谷棒挂上吊脚楼黄闪闪的稻谷装进粮仓时,一寨一寨的土家人全部聚集起来,走进摆手堂,开始了他们的盛大节日--土家摆手节。

踩山节
踩山节又称花山会,花杆会,踩山会。是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流行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四川省叙永县,兴文县,巩县,筠连县等苗族,其中以合乐的宝佤山最热闹、人数最多。举办时间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各地时间不一,重庆彭水是2012年9月2-10日。

9、威宁苗族花山节是不是非遗

威宁苗族花山节是非遗。苗族踩山节(苗族花山节),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花山节,又称踩山节,苗语称欧岛(音),是川南苗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包括兴文县在内的川南一带的苗族花山节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在方圆百里内的云贵川三省苗族地区颇具影响力,是川南苗族节俗文化的典型代表。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