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娶亲什么节日
1、春节系列故事三:老鼠嫁女
一月一,年初一。
一月二,年初二。
年初三,早上床,
今夜老鼠娶新娘。
在汉族民间传说中,初三的晚上可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并在屋子的角落里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
这个民俗故事,自小就听过,那时非常喜欢听,觉得这个老鼠故事很有人间烟火的味道。甚至现在还能说出当时听到的“老鼠嫁女”的故事童谣呐!自从听了这个故事,觉得大年初三这天就变得喜庆热闹起来啦呢。
这个老鼠嫁女的故事版本很多,这里选取的版本是比较民间的,没有太多旁枝末节,比较适合小孩子听,尤其是在讲完故事后,再与孩子一起读读故事童谣,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这个经典的民俗故事。如果孩子听了很多遍了,也可以讲一讲改编版的老鼠嫁女。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年迈的老鼠夫妇,他们住在一个阴湿寒冷的黑洞里,眼看着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一天天长大,夫妻俩许诺,要为闺女找一个最好的婆家,让闺女摆脱这种不见天日的生活。于是,老鼠夫妇带着女儿一起出门寻亲。
刚一出门,看见天空中雄赳赳的太阳,他们琢磨着,太阳是世间最强大的,任何黑暗的鬼怪,都害怕太阳的光芒,如果女儿嫁给太阳,不就是嫁给了光明吗?
太阳听了老鼠夫妇的请求,皱着眉头说:“可敬的老人们,我不是你们想像的那样强壮,黑云可以遮住我的光芒。”
老鼠夫妇哑口无言。他们又来到黑云那里,向黑云求亲。黑云苦笑着回答:“尽管我有遮挡光芒的力量,但是只需要一丝微风,就可以让我‘云消雾散’。”
老鼠夫妇寻思着,找到了克制黑云的风。风笑道:“我可以吹散黑云,但是只要一堵墙就可以把我制服!”
老鼠夫妇又找到墙,墙看到他们,露出恐惧的神色:“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怕你们老鼠,任凭再坚固的墙也抵挡不住老鼠打洞,最终都会崩塌。”
老鼠夫妇面面相觑:“看来还是咱们老鼠最有力量。”两个老人商量着,“我们老鼠又怕谁呢?对了!自古以来老鼠怕猫!”
于是,老鼠夫妇找到了花猫,坚持要将女儿嫁给花猫。花猫哈哈大笑,满口答应了下来。
在迎娶的那天,老鼠们用最隆重的仪式送最美丽的女儿出嫁。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花猫猛地从老鼠们背后窜出,一口吃掉了自己的新娘。
大红喜字墙上挂,
老鼠女儿要出嫁。
女儿不知嫁给谁,
只得去问鼠爸妈。
爸妈都是老糊涂,
争来争去才定下:
谁最神气嫁给谁。
最神气的是太阳,
太阳高高挂天上,
光芒万丈照四方。
鼠女求嫁找太阳,
太阳急忙对她讲:
乌云能把我遮挡,
嫁给乌云比我强。
鼠女又去找乌云。
乌云说:
大风能把我吹散,
大风来了我胆颤。
鼠女又去找大风。
大风说:
围墙能挡我的路,
我见围墙心打怵。
鼠女又去找围墙。
围墙说:
老鼠打洞我就垮,
见了老鼠我害怕。
老鼠天敌是猫咪,
看来猫咪最神气,
最终与他定婚期。
婚期定在初三夜,
鼠女出嫁忙不迭,
大红花轿抬新娘,
群鼠送亲喜洋洋。
新娘刚到猫咪家,
猫咪一口就吞下。
猫说新娘怕人欺,
为保平安藏肚里。
附记:
1.《老鼠娶新娘》,张玲玲文,刘宗慧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老鼠嫁女》,杨永青绘,清华大学出版社。
2、2021年2月14日是什么节日 2021年2月14日节日的简介
1、2021年2月14日是情人节。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日期在每年公历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节日,但是不同国家的人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情人节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情人节的晚餐约会通常代表了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
2、2021年2月14日是正月初三。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作为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女娲娘娘创造出了猪。中国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中国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3、2021年正月初十是几月几日 什么节日
2021年正月初十是几月几日
公历: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双鱼座
回历:1442年7月9日
农历:2021年正月 (小) 初十 属牛
胎神占方:占碓磨房内南
岁次:辛丑 年 庚寅 月 庚子 日
彭祖百忌:庚不经络织机虚张 子不问卜自惹祸殃
五行:璧上土 开执位
吉神宜趋:母仓 时阳 生气 不将 益後 青龙 鸣犬对
冲煞:冲马(甲午)煞南
凶神宜忌:灾煞 天火
宜:祭祀 沐浴 祈福 求嗣 斋醮 订盟 纳采 裁衣 冠笄 开市 立券 交易 纳财 沐浴 除服 谢土 出行 移柩
忌:入殓 安葬 作灶 入宅
大年初十是什么 节日
石头节
正月初十日,称为石头节,这一天,民间忌动石器,不搬石头,习惯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当神等等。旧俗在除夕于这些石器上贴春联后,正月初十日以前,是禁止使用的。
花坡节:
正月初十是苗族支系箐苗(俗称长角苗)传统节日花坡节初十日,民间还有许多希冀粮丰的活动。晋南地区,用面食蒸成农作物禾穗形状,象征农业丰收,并把此日称为 实子日。
老鼠娶亲日:
大年初十日是老鼠娶亲嫁女儿的日子,许多地方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志贺。而在晋北一些地方,晚上却忌点灯,忌说话,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惹下鼠神,一年为患。这个民俗,充分反映了历史上民间既恶鼠害,又怕鼠害的传统心理。
4、什么是满族的添仓节?
添仓节不是满族独有的,是北方黄河流域农耕民族的传统节日。具体日期是在每年旧历正月的二十五日,添仓是指农家往仓房囤子里增添粮食。是当年要在原有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收成,多多增产,这就寄托了人们对于来年粮食丰收的良好愿望。填仓节又传说为老鼠娶亲日。是日夜晚不点灯,称为鼠忌。
5、阴历一月初十是什么节日
阴历一月初十是石头节。
农历正月初十日,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
大年初十,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6、正月初十是什么日子 正月初十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十日,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
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如石头落地,预示着年成不好。正月初十亦称老鼠娶亲日,俗称十指。
1、石头生日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2、挂花灯
初十这天挂起的花灯叫做“添丁灯”。添丁灯的叫法,源自粤语的发音中“灯”和“丁”相近,“添灯”寓意着“添丁”。
3、吃莜面
正月初十,在蒙晋地区有老鼠娶亲,要吃莜面的习俗。根据民间传统,这一天也被称为“老鼠娶亲日”,吃莜面是为了讨好鼠爷,祈求新年交好运。
7、正月初十是什么节日
农历正月初十日,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如石头落地,预示着年成不好。正月初十亦称老鼠娶亲日,俗称十指
8、春晚百问 春节习俗中“老鼠嫁女”的由来?出自哪里
老鼠: 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资兴一带则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四川绵竹印制的《老鼠嫁女》年画,表现一伙老鼠掮旗打伞,敲锣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骑在癞蛤蟆背上的是“新郎”,头戴清朝的官帽,手摇折扇,双目注视着一只大金箱,显出一副贪婪的样子。正当这伙丑类大摇大摆,招摇过市之时,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头大黄猫。前面鸣锣开道的一对鼠兄鼠弟,其中之一已被猫的利爪抓住,另一只则咬在猫的嘴上。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新娘”,自知末日来临、泪流满面。这幅年画反映了人民鲜明的爱憎。
蜘蛛:喜从天降
守岁灯:长明不熄。
9、什么是老鼠娶亲
编辑本段
1、概述
老鼠娶亲是流传民间的民俗故事。在民间,相传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大日子,会听到老鼠吱吱叫的声音,为了不打扰老鼠娶亲的好事,在该晚都会尽量提早熄灯就寝,并且在家中的厨房或老鼠常出入的角落,撒上一些米盐、糕饼与老鼠共享新婚的欢乐和一年来的收成,这些东西俗称“米妆”,或称“老鼠分钱”,希望与老鼠打好交道以求今年的鼠害少一些。形形色色的老鼠娶亲的民俗事象更呈多彩。不单单是在民间俗信方面;有关文学方面的鼠婚故事、曲艺、歌谣遍及各地。同时,以老鼠送嫁为题材的年画、剪纸、刺绣、泥塑、蜡染、窗花等是吉祥图案的保留项目。
编辑本段
2、故事
民间流传的“老鼠娶亲”故事是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老鼠夫妇生了一个女儿。他们从小就非常疼爱她。当她长大成为又漂亮又乖巧时,他们就想把她嫁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但谁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呢?
他们认为能照耀大地的太阳当然是最伟大的人啊!于是他们就跑去跟太阳说:太阳先生,我们觉得你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们想把女儿嫁给你。太阳被这突来的问题吓了一下,心想:如何脱困是好?急中生智的说:谢谢你们看得起我,但我不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只要云一来我就会被遮不见,所以云比我厉害。
他们认为也有道理,便跑去问云说:云先生,我们觉得你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们想把女儿嫁给你。云暗中叫苦,怪太阳将他一军,云也想把烫手山芋丢出去,灵光一现的说:我才不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只要风一来我就被吹跑了。
老鼠夫妇有点失望,便跑去找风。风也暗骂云没有良心,把他拉入漩涡中,于是硬推托说:我可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因为墙能把我挡住,墙才是最了不起的。
老鼠夫妇为了女儿的终生幸福,只好又风尘仆仆的跑去找墙。墙最了解天下父母心,不忍心他们再次被拒绝受伤害,于是心生善念,想一个两其美的办法,就装着苦瓜脸说:我才不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最怕你们老鼠了,老鼠会在我身上打洞啊!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鼠辈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啊!于是即刻回家,举行抛绣球选老鼠女婿。总算在大年初三,选了一个青年才俊的老鼠做女婿,把宝贝女儿嫁了过去,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因为墙的慈悲,老鼠娶亲总算圆满落幕。也因为怕打扰到老鼠娶亲的喜事,所以每到大年初三就要早睡晚起,因此过年歌谣中也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编辑本段
3、作品
1988年3月张吉道老先生以木雕民间艺术品的形式分别参加了“甘肃省民间艺术品展览”和“全国民俗作品展览”,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原创作品被国家群众文化局收藏。现生产的《老鼠娶亲》是根据张吉道老先生提供原创作品的部分原样,并设计制作全部模型、模具,采用较为先进的精密铸造工艺和全手工加工工序,以黄铜为主要材料而加工生产的铜铸工艺品,属整体铸成,部件合成,具有设计寓意深刻、内涵丰富、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形态各异、形意明了、趣味性强的整体特点,工艺品表面光滑平整,无任何粗糙痕迹,特别是老鼠的嘴、耳、眼、尾等形象逼真,工艺品的整体布局和搭配显得神形并茂,犹如一幅立体民间故事的图画。
民间年画艺术中的《老鼠娶亲》
武强年画《老鼠娶亲》
武强年画《老鼠娶亲》
民间文化表演《老鼠娶亲》
老鼠娶亲》的传说内容,生长在缙云一带的成年人绝大多数都知道,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基本对传说内容吻合,只是《缙云县志》的记载略简而已。
大概意思是:大年初一的晚上,是老鼠娶亲的大好日子,为让老鼠可以安安稳稳,欢欢喜喜办好事,大人、小孩都不要去打扰它,如果你吵它一夜,它就会吵你家一年,所以人们都要早早睡觉。(附相关文献)
1989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丽水地区·缙云县故事歌谣·谚语卷》老鼠结婚的日子201页。
1996版《缙云县志》“生时节令”节中载:“农历新年俗称年初一谓是夜老鼠娶媳妇,哄孩子早早睡觉”。
2005版《一方水土》277页,岁时习俗——春节。
这个传说具有的现实意义是:旧社会,劳动人民一年到头辛勤劳作,却吃不饱、穿不暖,到了年关,很多人还要外出躲债,直至大年初一才能回家跟亲人团聚,其余的成年人也为过个好年忙这忙那,直到过了除夕,身心俱惫,大年初一晚上,都盼望早早歇息,但小孩们难得在过年时吃得好一些,玩得快乐一些,不愿早早上床睡觉。春节期间,对孩子一般是不能打骂的,故在民间编出大年初一是老鼠扛老婆的好日子,哄孩子们早些睡眠。日久天长,就形成缙云民间的普遍传说。
壶镇一带,每年盛行庙会,主要内容是“迎案”,延续已经数百年了,如水口二月二庙会、五月十三金竹庙会,六月六岩背庙会、九月重阳赤岩庙会。重阳节这一天,数十个村子都派队参加,祈求一年平安、五足丰登、家业兴旺等。“迎案”时,有罗汉、三十六行、十八狐狸、联欢、高跷等。解放后,又加入腰鼓、莲湘、秧歌、军鼓等。改革开放后,参演人员逐步走向老年化。究其原因:年轻人大多上工厂务工去了
;经济发展,年轻人要求高了,老节目看腻了,不愿演、也不愿看,另外家家有电视看,水平高多了,这些陈年老调没兴趣。特别这些老太婆,化了妆,如驴类蛋上下了霜,不中看。客观上的要求:需有创新的,有趣的,有艺术性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来满足群众的文艺需求。这也是《老鼠娶亲》出现的推动力量之一。
由民间传说到演出节目,传说的内容很简单,但排练成演出节目,直到上街演出,这却十分困难。常说:看看容易,做做吃力。
二000年重阳节前几个月,新范村将排练到了一定程度的《老鼠娶亲》拉上街头,首次向壶镇人民亮相。出于新范村群众意料之外的是:首次亮相,竟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许,围观群众将演出场面围得水泄不通。很多观众
,演出队到了哪里,就跟到哪里。由于节目的可观性、规模性,一看再看,场面轰动,这不仅让壶镇群众耳目一
新,也使新范村的群众信心百倍。 参加缙云首届文化节演出 消息不胫而走,县文化主管部门很快来壶镇了解,很感兴趣,
决定让《老鼠娶亲》参加县首届文化节演出。二000年九月二十五日,文化节在壶镇壶滨初中大操场举行
,参加的节目不下数十个:军乐队、秧歌队、罗汉队、腰鼓队、旱船队……什么都有,但最引人注目的是《
老鼠娶亲》队。镇所属八十三个村,外加雁岭、前路二乡的很多群众,就是冲着《老鼠娶亲》来的,都以一饱眼福为快。在十月一日的《丽水日报》上刊登的图片说明中,用“万人空巷”来形容这个新出现的节目。
此后,该节目参加缙云的每届文化节,并参加了丽水市两届文化节演出,每次参加,都成了节目的压轴戏。
风云多年
二000年十月一日《丽水日报》刊出图片后,二000年十月八日,《丽水日报》《瓯江特刊》又刊登了图片。
二00二年一月二十二日,《丽水日报》再次刊登了该节目的图片。
二000正月,该节目参加丽水市踩街活动,丽水市民欢声雷动,并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
二00一年二月二十六日,《缙云报》刊出该节目的图片。
二00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丽水电视报》刊出该节目的图片并记者的采访报导。
二00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缙云报》以“缙云民间艺术莲城大放异彩”为题,发表文章。
二00二年十月,中央电视三台来本县壶镇新范村为《老鼠娶亲》拍摄录像及照片。
二00二年八月十八日,《中国文化报》刊登该节目图片。
二00五年九月十七日,《永康日报》刊登照片。
《丽水日报》、《缙云报》多次刊登图片,不再枚举。
二00二年,省文化节原指定该节目上省城演出,鉴于县有关部门嫌演员年岁过高,压住不放,这很伤了吕官水及演员们的心。
在演出中不断改进
目前为止,该节目与初上演时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是边演边改。
道具是鼠形面具,最初出于节省资金,是吕官水自己动手制作,这总跟不上专业生产的工厂产品质量。现在,全部面具都换成工厂生产的了。不仅换,而且有两套面具,一套是尖嘴的鼠面具,一套是米老鼠平脸面具。对这两套面具,众说纷坛,熟优熟劣,有待后人评说。
服装的改进
现在的服装,鲜丽夺目,豪华气派,反映了现代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具有吸引人的效果。
彩旗
大旗小旗,描龙绣凤,很有声势。看到迎来时彩旗飘飘,鼓乐喧天,嫁妆成行,象征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的富裕景象。
由于节目的具有较深的文化意义,被丽水市文化局收录为“文化遗传”
每逢传统节日 重阳节 浙中南三大千年古镇之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壶镇新范村的村民就会穿上特制的老鼠娶亲的表演服装 游街穿巷的表演给当地群众观看,由于节目的精彩曾经多次获得奖项,多次参加县市级表演,得到了好评。“老鼠娶亲”的最初灵感来自缙云民间的一个传说:正月初一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那天晚上人们都要早点入睡,以免坏了老鼠的好事。“‘老鼠娶亲’所要表现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老百姓的日子红火了,嫁妆都成了冰箱、彩电之类;再就是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向城里人展现了农村传统婚事的全过程:媒婆牵线、迎娶、拜堂、入洞房……”
10、正月二十五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填仓节。
风俗:
填仓节晚上,晋北地区民间习惯打着灯笼,在院内各处找“填仓虫”(即各种复苏的小虫蚁),发现的越多,兆头越好填仓节,临汾地区的一些县、市,又传说为老鼠娶亲日。是日夜晚不点灯,称为鼠忌。
临县等地在门首燔柴,表示对先亡之人的哀思。陵川等地要用各种饭菜在门外祭奠,俗名送祖先。晋南地区一些乡村,剪彩色纸片,贴于门上,剪彩色纸葫芦,贴于帽上。称此日为太上老君炼丹日,可以除百病,四季平安。
(10)老鼠娶亲什么节日扩展资料
在古代,填仓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每当节日到来,民间亲朋往来,佳肴盛餐,醉饱方归。
每年正月二十五日,我国北方民间都要过填仓节。在华北农村.还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这一天要吃香喷喷的小米饭,细丝滑韧的杂面汤,庆贺节日。可见北方人民生活的俭朴了。
不过,后来填仓的意义扩大了,人们又赋予了其它各种不同的含义。在北京,正月二十三是“小填仓”,“大填仓”是在正月二十五日。此俗曾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北方地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