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军送给祖国最好的礼物
1、中国女足结束隔离后获赠宋锦国旗和43套宋锦服饰,其价值有多高?
中国女足所获赠的宋锦国旗和服饰的总价值高达超过百万元,不过中国女足在赛场上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和斗志值得获取如此珍贵的礼物。
中国女足取得亚洲杯冠军之后返回祖国,全队在苏州进行集体隔离21天,在隔离结束即将离开苏州之前,苏州有关单位为女足的英雄们量身定做了国旗和服饰以作鼓励。
中国女足自从取得亚洲杯的胜利之后再一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回国隔离结束之后全队获得苏州有关部门所赠送的宋锦国旗,以及四十三套为女足姑娘们量身定做的宋锦服饰。由女足教练水庆霞代为接受,据了解这些礼物的总价值将达到一百多万人民币,可见人们对于中国女足的尊敬和喜爱之情。
身为中国女足的主帅水庆霞对苏州人民的热情表示十分感谢,所获赠的宋锦五星红旗非常引人注目,这是由苏州大师级师傅所精心制作而成,当阳光照射在红旗上,宋锦所折射出独有的光泽十分美丽。除此之外女足们还获赠了四十三套宋锦服饰,每一套都是根据女足姑娘们的尺寸独家订制完成,要知道宋锦是国宾赠予的服饰,可见非常的贵重。
中国女足在每一次赛场上都拼尽全力,即使面对强劲的对手也毫不惧色,勇敢向前拼搏,正是这样敢打敢拼的行为让中国女足时隔十多年再次捧起了亚洲杯的奖杯。相信许多足迷们得知胜利的消息之后都热泪盈眶,别说百万礼物,女足姑娘们值得更好的礼物,相信经过这次女足的夺冠给广大足迷带来了非常大的安慰。
女足团队们离开苏州所获赠的贵重宋锦产品代表人们对女足的喜爱,也代表女足精神成为一种“符号”,将永远激励人们。女足离开苏州将很快的备战锦标赛和足球联赛,也希望之后可以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与困难死磕到底的精神,期待之后比赛有更好的成绩。
2、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有哪些?
送给祖国妈妈漂亮的七色花。它有着七色的花瓣,每朵花瓣充满着我对祖国妈妈美好的祝愿。
七色花的花语是“爱你”,七色花的花瓣一共有七瓣。“七”在中华古籍中是一个吉祥、吉利、尊贵博大的数字。七片花瓣分别代表着“日、月、金、木、水、火、土”。
七色花可以象征很多,比如象征你们爱情的七色花,也可以象征着人们励精图治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勇气。积极的人生态度、创新的工作理念、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
相关传说
传说中,有一个无恶不做的大魔头危害人间,玉帝派七仙女去把他制服,经过一场大战之后,七位仙女变成了七朵花,散发到各地,这七朵花分别是:阴阳花,可以把一个人变成阴阳二人。
大力花,可以让人大力无比。不死花,可以让人永远不死。快速花,可以让人跑的比风快。隐形花,可以让人隐形。
凌空花,可以让人凌空。还有勇气花,可以让人勇气倍增。这七朵花被分散到了世界各地。由于这七朵花非常珍贵,每年都有两个神仙看守
3、杨倩的励志故事
杨倩的励志故事
杨倩的励志故事17月24日上午,在东京奥运会的第一场比赛,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来自中国的00后选手杨倩以251.8环的成绩获得金牌。
这也是中国代表队,在本届奥运会上摘得的第一枚金牌!
这场比赛的过程也是相当紧张刺激,直到最后一枪前,杨倩都处于落后的状态。但她却丝毫没有慌张,凭借自己的大心脏,稳扎稳打地在最后一枪完成了9.8环的成绩,成功逆转取胜。
夺冠之后,杨倩接受记者采访,整个回答过程谈吐大方、思路清晰。
记者问她如何克服紧张情绪,她先是承认自己心跳加速很紧张,随后表示没有具体的方式,无非是深呼吸,主要是心态上要明确——适当的紧张可以让自己更专注。虽然前几环的成绩不算完美,但她表示比赛过程中不会过于焦虑外界因素,而是一直专注于完成自己的目标,直到最后一刻都不会放松,或者说心态上的失衡。也正是因为头脑理性、姿态稳健,杨倩成为了当之无愧东京奥运会首个金牌得主。
“小姑娘心脏确实强大”
能够赢得这次奥运会的金牌,杨倩也是走了很长一段路。
在小学时期,杨倩遇到了自己的启蒙教练虞利华。当时虞利华一眼扫过去,就立刻看到了眼睛格外有神的杨倩。虽然她的眼睛不是很大,但却很有灵气,眼神也格外坚定。
杨倩的父母在得知女儿被体校(宁波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队)选中时,一开始也很不舍的,但她自己却很坚定。
作为一名射击运动员,一颗强大的心脏和稳定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一项品质之一。
虞利华曾经用叠弹壳的方法测试孩子们的稳定性,而杨倩更是第一次尝试时便能直接叠到7个,她的意志力和执行力也就可见一斑。
虞利华也谈到杨倩性格相当沉稳,有一个强大的心脏,几乎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2012年时,虞利华曾经带着杨倩第一次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结果杨倩在训练场练跪姿,练着练着就抱着枪睡着了。睡醒了还直接拿下了那届比赛的亚军。
这心态,一般人确实难以匹敌。
当然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除了这些品质,还要有强大的意志力,并且付出常人所不能及的努力。
从小时候起,杨倩就展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天赋,在多项大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2014年的浙江省运会上,杨倩一口气拿下了3枚金牌,并在射击女子气步枪40发比赛中打出了399环的世界级成绩。
在2015年的浙江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中,她又和队友们共同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同年的12月,杨倩入选国家青年队,也取得了“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
2018年杨倩通过突出的体育专项成绩和文化成绩,成功被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录取。
进入大学之后,杨倩也没有荒废训练,反而是成绩越来越好,不止在多个重量级射击比赛中夺冠,还打破了不少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
但即便天赋再高,杨倩也从未自傲,反而是更加沉下心来努力训练和学习。
她不仅在2016年被特招入清华大学射击队,还在两年之后成功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进入大学之后,杨倩也没有荒废训练,反而是成绩越来越好,不止在多个重量级射击比赛中夺冠,还打破了不少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
在接受清华大学采访时,杨倩说道:“比如我练习中有一次打得不好的话,就会主动去要求自己,我今天一定要把这一枪打好,不能放弃。”
杨倩小学的班主任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杨倩平时在班级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是个不会着急的人,做事情一定要保质保量。哪怕是最后一个完成也要按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做到最好。”
正因如此,杨倩才能在比赛场上高歌猛进,一路夺下如此之多的冠军。
不仅学业优秀、专业能力突出,杨倩还是个很有孝心的孩子。入学5个月后,杨倩得知母亲重病,一度想放弃学业和训练陪伴母亲,力所能及给母亲最好的照顾。但母亲对她说:“只要你取得好成绩,让五星红旗在赛场上高高飘扬,就是我最好的良药。”面对母亲的鼓励,杨倩又回到了训练场。最终,她达成了母亲的心愿,让五星红旗在赛场上高高飘扬,让《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东京奥运赛场!
杨倩夺冠的那一刻,杨倩的父母、启蒙教练虞利华,以及许多村民聚在村里的一个礼堂里,众人起立欢呼,难掩激动。
杨倩教练启蒙教练虞利华俯身痛哭,杨倩母亲平复心情后接受采访,表示女儿一步一步走到这一步,确实不容易,非常为她感到骄傲。
杨妈妈说,女儿接下来还有比赛,自己不会打电话去干扰她,但她会等等孩子回来后烧一桌子菜,会有她爱吃的海鲜。
在比赛场上,杨倩是一丝不苟的运动员;但下了赛场,她同样也是一个可爱的00后女生。
在奥运赛场上,她头发上绑着小巧的胡萝卜发绳,刘海也用可爱发卡别了起来,手上更是做了一个精致的珍珠美甲。网友:“就是妹妹就是要漂漂亮亮地夺冠!”
她也会因为回到家吃到美食雀跃不已,像每一个喊着减肥又抵挡不住诱惑的小馋猫。
会记录生活碎片,和朋友们一起训练,朝着理想中的自己稳步迈进;会因为见到自己的偶像变得害羞,满脸通红,也会在合影后按耐不住激动哈哈大笑,调侃自己偷拍帅哥;进了大家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也会吐槽军训太苦,笑不出来。
会和朋友一起自拍消磨时间,扮傻逗趣让生活多一点欢乐色彩;偶尔也会打扮正式,穿着优雅知性的裙子和朋友们参加舞会,像个善于社交的小大人,然后吐槽自己没有舞蹈天分。
这个可爱的女孩可能没想到,三年前五月份还在发文猜测自己命运,调侃不知是“是上九天揽月还是下五洋捉鳖”的自己,三年后不仅月也揽了鳖也捉了,活成了全国人民都知晓的“王者”。
杨倩如今拥有的这一切,除了感谢父母的养育、教练的用心、国家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感谢坚持不懈的自己。
感谢那个面对每天枯燥训练不抱怨、面对比赛的失意不自弃、面对紧张的局势心不蹦的自己。
所谓的命运是存在的,但并非完全无法改变。人生就如一场牌局,我们无法预料自己下一张会抽中什么牌,但我们可以选择打好手中的牌,尽可能让人生获得更多的底气,增大逆袭的机率。
无论前方有什么磨难等着我们,都是自由意志的“读取与创造”。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更广阔的人生,或许才是生命的意义。
杨倩的励志故事2从奥运赛场载誉归来,杨倩在网上发布了不少健身视频,激发了许多人的运动热情。这个清秀文静的姑娘,经过奥运赛场扣人心弦的较量,对拼搏与成长、坚守与付出有了更深的感悟。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有太多瞬间值得记忆。看着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升起,杨倩激动不已:“金牌是送给祖国的最好礼物。”赛场上,她沉着冷静,凭借稳定发挥屡次扭转局面;领奖台上,她笑意盈盈,一个比心的动作赢得不少人的喜爱。
“不去想结果,全力做好自己。”从走上射击训练这条路,到攀上运动生涯的高峰,杨倩靠的是执着的'热爱、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努力。她的这条成长之路,和众多奥运选手一样,离不开中国体育代代相传的精神激励,离不开新时代为运动员提供的广阔舞台,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正是一个日益强大的祖国,成就了奥运辉煌,鼓舞着奋斗豪情。
“比赛是自己和自己的较量”
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杨倩在比赛中对自己的要求;笑对困难与挑战,也是她生活中的气质。东京奥运会首金的争夺,压力可想而知。在打最后一枪的时候,排名领先的对手打出了8.9环,丢掉了原有优势,现场立刻嘈杂起来。杨倩努力屏蔽干扰,打出了9.8环,赢得胜利。
如何在重压之下保持专注和稳定?“尽力控制,稳住情绪,把每一枪打好。”在杨倩看来,“比赛是自己和自己的较量”,要稳住心态,才能笑到最后。
高手众多的奥运赛场,运动员比的是技术,更是心理。丢掉包袱,轻装上阵,是杨倩发挥出色的秘诀。在女子10米气步枪和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两项比赛中闯入决赛,她都是在最后时刻反超对手,让人看到这个“00后”的沉稳、自信和果决。
“这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杨倩说,栽过跟头才会知道如何更快地调整心态、发挥出水平,“对于运动员来说,失败是常态。不断磨炼,人才能成长。”
“射击一直伴随我成长”
从10岁开始,杨倩就沉浸于射击这项与自己对话的运动中。
当年,体校教练虞利华到学校遴选射击苗子,在平衡测试、垒弹壳等专业考核外,虞利华被杨倩的眼神“抓住了”。“跟她讲话时,她直直地看着我,不躲闪,这说明她是个专注、自信、有胆量的人。”虞利华说。
进入射击队,要先练基本功,为了稳定性和持久性,身材瘦小的杨倩,需要举着重约10斤的步枪坚持很久,难免会感到枯燥。练了一年多,杨倩想过放弃,但是被妈妈劝住:“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努力坚持下去。”
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杨倩心里。“虽然一开始我是出于好奇练习射击,但渐渐地,就离不开了。”杨倩说,“射击一直伴随我成长,我与射击相互成就。”
12岁时,杨倩拿下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亚军,14岁在浙江省运动会上摘下3枚金牌。2019年,杨倩凭借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的出色表现,敲开了国家队的大门。“她打出了633环,当时国家队中也只有3人打出过这个成绩。”虞利华说。
从第一次走进射击队的大门,到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杨倩最深的感触就是坚持。相比结果,她更重视过程,“这是我想做的事情,就要竭尽全力、不留遗憾。”
举枪、屏息、瞄准、击发……一场场比赛下来,杨倩不断挑战运动生涯的高峰,也连接起梦想拼图。2016年,她入选清华射击队,进入清华附中学习。杨倩的训练时间一般安排在放学后,有时还要赶回学校上晚自习。紧凑的日程安排,让杨倩养成了高度自律的习惯,射击和学习一项也没落下,“我尽量去平衡,该学习的时间认真学习,该训练的时间认真训练”。
2018年,杨倩顺利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
“做好过程,就会有好的结果”
在国家队的4场东京奥运选拔赛中,杨倩场场第一,锁定参赛资格。然而之后的一段时间,她却遭遇低潮,抵达东京之后,也没有恢复到选拔赛的状态。
女子10米气步枪资格赛,杨倩的表现起起伏伏,整整60发,她一直面向靶纸,没有回头。“每一枪都在和自己的内心作斗争,不断地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多年的训练,她学会了自我调节;稳健的心态,是由无数汗水和努力锻造出来的。
对于多年付出,杨倩总是轻描淡写。但在妈妈看来,女儿非常有毅力:“一旦认定目标,便会为之付出十二分的努力。”
“走下领奖台那一刻,成绩就全部归零。”杨倩有着一份令人赞叹的清醒,“每次比赛冠军只有一个,尽己所能就足够了。”正是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格,让她不怕输,更不服输。
生活中的杨倩,也有着和很多同龄女孩差不多的喜好:她会给自己美甲,制作手工艺品,喜欢拍照片。收获了两枚奥运金牌,她只想着重新出发,投入第十四届全运会的备战,然后返回校园继续学业。
从赛场到校园,不同的场景切换,丰富着杨倩的人生经历。一个开放奋进的时代,为众多中国体育健儿搭建了更为多彩、更加宽广的舞台。“相信自己,做好过程,就会有好的结果。”这是杨倩的人生信条。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发展进步,人生的赛场上,就还会有更多精彩等待着这一代年轻人去创造。
杨倩的励志故事3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后的第1个比赛日,中国选手清华学霸杨倩亮相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以24枪251.8环逆袭夺得冠军,也是中国参加东京奥运会首金,让我国国歌响彻日本奥运场馆。
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高手如云,我国两位选手只有杨倩以第6名成绩杀入决赛,决赛场景惊心动魄。
第23枪结束时,00后杨倩还落后阿纳斯塔西娅0.2环,第24枪决定冠亚军,心理素质一直很强很稳的杨倩顶住了巨大压力,打出了9.8环,而阿纳斯塔西娅操作失误,仅打出8.9环。
最终,我国00后选手杨倩以251.8环夺得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冠军,也为我国拿下东京奥运会首金,取得开门红,让世界见证我国强大。
宁波女孩杨倩获得冠军消息一出,瞬间登上各大热搜,大家纷纷为这位20岁的小姑娘点赞。
从小乖巧,因一双“有神”眼睛被射击教练虞利华“看中”?
2000年,杨倩出生在浙江宁波姜山镇一户农村家庭。父母都是老百姓,没有上过高中,可对杨倩的教育非常重视,小杨倩从小非常爱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并且她对任何知识都非常有好奇心,而且她特别乖巧,村里人都非常喜欢这个活泼可爱聪明的小女孩,也是众多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2011年射击国家级教练虞利华到宁波鄞州区茅山小学挑选新一届浙江省运动储备队员,恰好遇见上四年级的学生杨倩。两人不经意地对视一眼,虞利华就被杨倩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吸引住了,虞利华说:“她有一双有神的眼睛,令我印象深刻,并且在班级里,别的孩子站起来东张西望甚至东倒西歪,只有她站得笔直,非常显眼,从那一刻时,我就认为她是个好苗子,决定好好培养她”。经过视力、平衡性、稳定性等项目测试。杨倩表现非常突出,当我们选定她后告诉她父母时却遇到不少麻烦,她父母以为我们是骗子呢,而且让孩子走运动员这条路,未来会怎么样,家长也是没有底,不过好在杨倩说她非常喜欢,父母就支持了。
就这样,11岁的杨倩走上了射击运动道路,然而在启蒙老师虞利华的耐心指导和培训下,仅仅过了一年,杨倩的运动天赋便开始显露。
杨倩:天生的“射击运动员”??
天才就是天才,学什么东西都会快,杨倩无疑就是“射击天才”。2011年11岁的杨倩被启蒙老师虞利华选中,仅仅训练一年,2012年12岁的杨倩就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上获得亚军。2014年13岁的杨倩又在浙江省运动会上拿下3块金牌,并且在女子气步枪40发比赛中打出399环世界级成绩,一举成名。2015年,14岁的杨倩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上获得季军并同年12月入选国家青奥队,并被评为“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从好奇射击是什么到入选国家青年队,杨倩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可见杨倩的射击天赋有多高了,更是被人称为“射击天才”。
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杨倩打出了633环的成绩,震惊四座,要知道当时国家队也只有3个人打出过如此高的成绩。
比赛过后,杨倩就被选入国家队;同年杨倩参加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14届亚洲射击锦标赛,杨倩成为唯一一个进入决赛的中国选手,以资格赛第6名的成绩晋级决赛,最终获得女子气步枪60发个人冠军。
2020年9月杨倩参加湖北全国射击冠军赛步枪项目比赛,获得了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冠军、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冠军并且以253.3环的总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又在国家射击队东京奥运会选拔赛4场比赛中均夺得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个人冠军,可见杨倩实力强大啊。
今天,杨倩代表着国家出征东京奥运会,从一路落后到逆袭夺得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冠军,这不是幸运,而是实至名归,恭喜杨倩,你就是天生的“射击运动员”。
万万没想到,杨倩不仅是射击运动员,还是清华学霸?
杨倩跟别的运动会不一样,她11岁进体校,再进省队,14岁入选国家青年队,18岁才真正地进入国家队,并且是从大学进入的国家队,因为杨倩不单单是一名射击运动员,她还是一名学霸。
杨倩射击天赋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从2015年在全国比赛崭露头角后,杨倩就直接被清华大学附中射击特长班破格录取。
2018年杨倩参加高考,专项成绩和文化成绩非常优秀,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录取,成为一名清华本科生,2019年杨倩以清华大学的学生身份被召进国家队,是真正的一位货真价实的大学生运动员。
杨倩说:“一个人的自信真的非常重要,做每一件事都要全身心投入。”
每个人都会有压力,它或许来自生活,也或许来自学习。
杨倩也道出了自己的心理压力。
她说:“最难的时刻不是比赛,而是高三下学期,清华大学是我的梦想大学,可看到周围同学可以全身心投入高考复习中,而我还要兼顾射击训练,心理压力和落差是非常大的,那一段时间,我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和父母交流也出现了争执,不过,后来,我还是克服了,因为事情需要一件一件地做”。
面对比赛中比分落后情况,该如何调整?
杨倩说:“一个人的自信真的非常重要,不论是射击还是学习,我们都应该带着自信的心态去面对,特别是射击比赛,不要刻意去追求比赛的结果,更不要注重以往的成绩,因为每次举枪都是一次全新的开始,努力并全身心投入比赛中,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能行”。
11岁开始学习射击,12岁就获得全国大奖,14岁入选国青队,17岁考上清华,20岁获得奥运金牌,杨倩的人生堪称励志,令人羡慕,值得学习。
;4、再次被孙颖莎圈粉了,孙颖莎赛后采访说了什么?
中国女乒在女团决赛中3-0击败日本女乒,再次夺冠,宣告中国女乒在世界上依然不可撼动。日本派出了三名实力强劲的选手,分别是石川佳纯,平野美宇和伊藤美诚另一方面,在中国,王曼昱取代了刘诗雯,与孙颖莎和新科女单奥运冠军陈梦联手,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孙颖莎和伊藤美诚之间的第二场较量,结果孙颖莎再次击败我又一次被孙颖莎!赛后采访包围了:谢谢,这个冠军给了中国!
在之前的女单比赛中,孙颖莎和伊藤美诚在半决赛相遇,观众认为这将是本届女单最激烈的对决。毕竟伊藤美诚是日本近年来的新生力量,实力不容小觑。然而,比赛的过程令人惊讶,孙颖莎在没有流血的情况下4-0击败了伊藤美诚。这一次,在团体赛中,陈梦和王曼昱在双打中赢得了第一场比赛,第二场比赛仍然是孙颖莎和伊藤美诚的比赛。中国的许多观众甚至希望伊藤美诚能打一些不同的比赛,让比赛更加精彩。我没想到孙颖莎会完全虐待伊藤
孙颖莎是00后的少年。她今年才21岁。然而,在本届奥运会上,她成为了中国女乒的主力,孙颖莎非常可爱,小脸肉肉的,说话的时候也很讨人喜欢。这次比赛结束,孙颖莎接受了采访,他高情商的话语褒贬不一。
孙颖莎说,许多人都在为赢得奥运会冠军而努力。这个冠军不仅是运动员的,也是全体工作人员努力的结果。他把这个冠军给了中国很难想象这个年轻女孩能说出这样的话,迅速占领各大平台热搜。
5、北京奥运会冠军故事
雅典奥运会后冼东妹宣布退役,并于同年10月结束了10年爱情长跑,结婚、生女,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2007年初,冼东妹相应祖国的召唤,依然重返柔道训练馆,但对于一名已是33岁“高龄”的女队员而言,复出之路注定艰辛,卫冕之路更是布满荆棘,但冼东妹却信心满满。
事业、家庭不可能两者兼顾,冼东妹第一件事情是给5个月的女儿断奶,随后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体重恢复至比赛标准,并在全国赛一举夺魁。年底举行的团体世锦赛上两度出战,力助中国队登顶,此后相继夺得2008法国超A级赛和匈牙利A级赛冠军,国内最后一站选拔赛“一本”扳倒之前排名第一的李营,奥运积分跃升为该级别第一位并将52公斤级奥运入场券收入囊中。
冼东妹说,自己能重新站在奥运会赛场上关键因素在于心态,放平和了自然也就轻松了很多。同时她还对自己的领导表达了谢意,从复出、训练到每一场比赛,领导从未给过她压力,正因为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她才有了冲击的柔韧度。
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冼东妹只能把对家人的思念放在心里,偶尔通过电脑听一听女儿牙牙学语,哑哑学语,尽管听不懂却充满了喜悦,“一路走来我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我的老公,他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提起丈夫和家人,冼东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4年后的北京,冼东妹凭借自己的坚持、毅力和实力,延续了在雅典奥运会的辉煌。此前,冼东妹曾表示,为了圆奥运卫冕梦,除了要感谢很多人外,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她的女儿,相信这枚北京奥运会金牌,将是冼东妹送给女儿最好的礼物。
陈燮霞在番禺榄核镇大坳村陈燮霞的家,她的父亲激动地叫喊“细妹(陈燮霞的小名),加油啊!”陈燮霞8岁就能拉动几百斤的大板车,力气很大,这种天赋让她轻易地被挑进番禺业余体校。
陈细泉对本网记者说:“如果没练举重,细妹一辈子也出不了这个村子。她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现在她妈就盼着她早点回家。”
今年5月,陈细泉曾说起过陈燮霞举重的故事。小学四年级,阿霞被启蒙教练黎炳明挑选到体校练举重,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农村的陈家,并不知道这是一项什么运动。后来看到举重运动员们各个膀大腰圆,在陈细泉的心里,唯一的女儿要长得亭亭玉立,他担心得把陈燮霞从体校领了回来,后来经过教练的解释,他才认识到练小级别的阿霞,在体型上不会有太多改变,这才放下心来。
1999年,陈燮霞成绩优异入选八一队,此后便留在了北京。九年来她回家仅仅三趟,在家的时间加起来不足1个月。最近一次与家人见面已是两年前。父亲还清晰的记得那次情景:陈燮霞一身轻便的运动服,在500米外的村委会办公室中,由于离家多年,那时村里已经没多少人认得她。
陈家门口栽种多年的龙眼树已经是硕果累累,此前陈燮霞的父母一直舍不得采摘。当“细妹”如愿夺得女举48公斤总成绩冠军之后,陈家父母兴奋地采摘下树上的果实并且分发给现场的所有嘉宾品尝。
“陈燮霞12岁开始进入伟伦体校训练。”钟成灿是伟伦体校的一位教练,在陈燮霞12岁进入体校接受正规训练后,一直带她到进入八一队。
“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运动高峰期是在19-20岁,陈燮霞一直坚持到今天,把奥运冠军捧回了家,实在不容易。十几年来,她一直都很努力,很能吃苦,坚持不懈。”
“我一直觉得这个孩子特别能吃苦,领悟力很强。身体素质、动作速度、技术都不错,心理意志都很稳定。但以前在省赛时,陈燮霞的成绩并不突出,2002年7月份还曾经想过放弃自己的举重生涯。”
庞伟
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初中到了回民中学。庞伟的姑姑庞艳春介绍说,庞伟小时候爱玩枪是出了名的,家里边像武器库一样堆满了各种“枪支”,电视里那些打打杀杀的枪战片也对他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庞伟跟枪就跟有缘一样。”
2000年,庞伟14岁了。9月份的一天,一个街坊对庞伟说:“你这么爱玩枪,干脆去练习射击得了。”这个提议委实让正庞伟兴奋莫名,玩具枪尚如此好玩且威风,况真枪乎?家长见状,通过一个叫霍红艳的教练找到了保定市第二重点业余体育学校射击中心的张广伟教练。“既然孩子喜欢,就让他练练呗。”当然,也只是“练练”而已,当庞伟在射击上花去大量心思后,直线下降的学习成绩也让父母很是不安。与大多数家长观念相仿,庞伟的父亲庞彦宏、母亲蔡东芳还是希望这个听话的孩子走一条稳妥的道路。“庞伟这个孩子非常听话。眼看着自己刚刚摸到打枪的门道就要离开,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可大人还是能看出来他是不愿意的。”庞伟姑姑庞艳春就这么一个侄儿,也见证了当年的艰难抉择。
之所以是艰难抉择,是因为在一般人眼中,学业有成才算人生的正途,所有人似乎都不愿放弃进入这条道的人任何一点可能。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在兴趣和学业之间,到底该如何取舍呢?张广伟教练找来了,对庞伟的父母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对别的孩子,不练也就不练了,我不说什么,但是对庞伟,不让他练射击才是误人子弟。教练撂下的这句话对庞伟父母触动很大,也改变了他们对“误人子弟”的看法。
2000年,庞伟14岁了。9月份的一天,一个街坊对庞伟说:“你这么爱玩枪,干脆去练习射击得了。”这个提议委实让正庞伟兴奋莫名,玩具枪尚如此好玩且威风,况真枪乎?家长见状,通过一个叫霍红艳的教练找到了保定市第二重点业余体育学校射击中心的张广伟教练。“既然孩子喜欢,就让他练练呗。”当然,也只是“练练”而已,当庞伟在射击上花去大量心思后,直线下降的学习成绩也让父母很是不安。与大多数家长观念相仿,庞伟的父亲庞彦宏、母亲蔡东芳还是希望这个听话的孩子走一条稳妥的道路。“庞伟这个孩子非常听话。眼看着自己刚刚摸到打枪的门道就要离开,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可大人还是能看出来他是不愿意的。”庞伟姑姑庞艳春就这么一个侄儿,也见证了当年的艰难抉择。
之所以是艰难抉择,是因为在一般人眼中,学业有成才算人生的正途,所有人似乎都不愿放弃进入这条道的人任何一点可能。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在兴趣和学业之间,到底该如何取舍呢?张广伟教练找来了,对庞伟的父母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对别的孩子,不练也就不练了,我不说什么,但是对庞伟,不让他练射击才是误人子弟。教练撂下的这句话对庞伟父母触动很大,也改变了他们对“误人子弟”的看法。
在争夺奥运入场券的比赛中,庞伟在省队时的教练张胜阁和多名教练全程陪同,为庞伟制作了详尽的比赛计划,做了大量工作,这次,庞伟能够再次进入国家队征战奥运,与这些教练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庞伟是个幸运的孩子。早年,他遇到了张广伟这样慧眼识才的伯乐。到了省射击队,张胜阁教练与他是师徒,也是朋友,对他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代名将王义夫也是庞伟的贵人。在每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都有这么好的教练带庞伟。有了这些教练的精心安排,我们做家长的才会放心地把孩子交出去。”庞彦宏在电话里对三位教练心存感激。
2000年9月,出于乐观的预期,庞彦宏让儿子选择了退学的决定。回想起当年破釜沉舟的勇气,再看到现在爱枪的儿子已经在与枪的耳鬓厮磨之间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庞彦宏笑得十分爽朗。同时,包括三位教练的很多人,连同庞伟自己都相信他会在射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他曾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他的偶像是王义夫,他的理想是做这位奥运冠军的接班人,北京才是冠军之路的开始。
2006年,庞伟於克罗地亚举行的萨格勒布世界锦标赛中与林忠仔和谭宗亮组合,并於男子团赛10米气手枪的预赛压倒俄罗斯,以首名姿态晋身决赛,最终赢得金牌。在之后进行的男子个人10米气手枪决赛以683.3环夺得金牌。12月2日,他在2006年多哈亚运,他再次与林忠仔和谭宗亮组合参与男子团体10米气手枪小项,在决赛中,他们以1744环以4环之差胜南韩,赢得中国於该届亚运中的第6面金牌,当中,庞伟取得588环的成绩。3日后的男子团体50米手枪小项决赛,庞伟与谭宗亮及徐坤以1682环赢得金牌,是庞於亚运中的第二次金牌。
郭文珺
1997年,13岁的郭文珺进入了西安市军体校,举起了心仪已久的手枪,但在最初的时候,她并没有表现出超人的天赋。2003年城运会上,发挥欠佳的她仅打了个第九名,文珺顿时心灰意冷,再加上她的年龄也不适合再继续打青少年比赛,队里就让她先休息调整一段时间。郭文珺在家里没呆多久,就出去打工了。在开元商场里的一个卖体育服装的柜台,郭文珺找到了一份售货的工作。打工不易,对于从8岁起便一直在队里过训练生活的郭文珺来说更是如此。上班不能迟到,下班不能早退,对老板要言听计从,对顾客还要赔上笑脸。艰辛的打工生活让小郭感觉到——训练虽然枯燥,但也是一种幸福。
“真的放下了枪,才知道有多么爱它。既然是真的热爱射击,那又为什么要放弃呢?”这样的念头反复在郭文珺的脑海中回荡。最终,度过近一年的打工生涯后。在家人和恩师黄彦华的鼓励下,郭文珺终于重新鼓起勇气,再度举起了心爱的手枪。
再度踏进市军体校的射击馆,带着“既然决定回来,就一定要打出个名堂来!”的誓言,埋头苦练的郭文珺,很快便显示出了超人的射击天赋。对此,当了她八年教练的黄彦华深有感触。“这孩子不管从技术上还是比赛的状态上,都很不错,特别是心理素质上,自我控制特别好。各方面都是个练射击的好苗子。”
2006年3月,刚刚入选国家队不到半年,郭文珺便一鸣惊人,一举夺得气手枪团体金牌、个人银牌,首次出国参赛就赢得满堂彩。以至于王义夫竟然公开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孩子,就是一块射击的料,她是一百年才会出一个的射击天才。”
王总教练的眼光果然独到。2008年8月10日,入选国家队仅2年多,首次亮相奥运会的郭文珺,便在队友任洁失手的不利情况下,时隔八年重新为中国夺回女子气手枪金牌,也写下了西安奥运历史上一页辉煌的新篇章。 来源《西安晚报》
张湘祥
张湘祥从8年前悉尼奥运会男子举重铜牌到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奖牌的色彩更加灿烂,王者回归。每个奥运冠军的背后都有着让人动容的故事,张湘祥也是如此。 一个只有25岁的老将,从17岁一战成名到后来因伤昏迷两天两夜,举重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就这样成为了张湘祥挥之不去的噩梦。好在,风雨过去见彩虹。因为热爱,举重带给张湘祥的果然还是快乐。一枚北京奥运会的金牌,这一刻,张湘祥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
小顽童17岁成名
张湘祥从小就没吃过苦,练举重纯粹是因为身体条件太好了。
张湘祥出生在福建龙岩,他的父亲张雨和是做装潢生意的,家境算是不错。幸福的童年在欢笑中度过,张湘祥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力量。“八九岁的时候,他就能提得动平常只有大人才能提的一桶水了,加上比较胆大调皮,因此从小就显得活泼,像个小顽童。”张湘祥的母亲黄玉曼说。
力气这么大,又调皮,得给他找个地方管起来。在启蒙教练朱日平的执著下,本来很心不甘情不愿的小张湘祥就这样走上了举重之路。从8岁进入龙岩少年体校练习举重,12岁时张湘祥就被北京体育大学的谢勇教练选入北体大竞技体校。1999年,张湘祥首次参加全国大赛一鸣惊人,在全国举重冠军赛上独揽56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枚金牌。于是,他顺理成章进入国家队,并成为了国家举重队最年轻的选手。
一年后,2000年9月16日,年仅17岁的张湘祥踏上了悉尼奥运会的赛场,他最终获得男子56公斤级铜牌。一战成名,张湘祥成为了中国举重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奖牌得主。
少年英雄多磨难
悉尼奥运会归来后,就在张湘祥的实力再次逐渐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时,一个让他至今都胆战心惊的意外发生了。
2003年,张湘祥备战雅典奥运会时在训练中腰部受伤,医生在为他打封闭时将药水打到了他的腰椎里,张湘祥立刻陷入了昏迷,而这一昏迷就是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才有知觉,算是保住了命。”张湘祥回忆说,“醒了之后,恢复了一段时间。但是心理那关是怎么也过不去。”张湘祥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怀疑。
强势回归 再创辉煌
“举重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随着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明白了。我热爱举重,我要在举重台上证明自己,这难道不才是最重要的吗?”张湘祥说。
就这样,2006年,张湘祥重新出发。当年就获得了全国冠军赛62公斤级亚军,2007年则拿到了全国锦标赛的冠军。然后就是最关键的奥运选拔赛。今年4月在泉州举行的选拔赛中,在自己的家乡父老前,张湘祥用3个第一宣告他的强势回归。
“现在的我和8年前已经不同了,这些年经历了太多,而我也长大了。”张湘祥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也将有可能退役。”昨天比赛结束后,张湘祥这样说,“如果离开举重并不是我对举重没有感情,而是想知道自己除了举重还能不能做得更多、更好。”
6、我国男女混合泳接力新世界纪录,这是给祖国最好的礼物吗?
我国男女混合泳接力赛创下新的世界纪录,这个消息在国庆节期间被众人所知,我觉得这就是这些运动健儿们献给祖国妈妈最好的礼物。
今年的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女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预赛中,我国的苏鄂浙鲁联队以3分38秒41的优秀成绩创下的新的世界纪录。在这之前,一直是美国以3分38秒56的成绩保持着世界纪录,但就在今年,我国的游泳健儿们打破了这个局面,让中国在世界男女混泳比赛里争了一口气。从这支队伍的名字可以看出这四个运动健儿们来自四个不同的城市,但是国家的荣誉让他们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让他们有了同一个目标——为祖国的荣誉而战。
这四个战士的名字分别是徐嘉余、闫子贝、张雨霏、杨浚瑄,我们可以想象到在得知这个成绩的时候他们的脸上一定挂着开心、幸福、骄傲的笑容。这个新世界记录的好成绩无疑让中国在世界上又多了一份荣誉,地位上又高了一点。在如此特殊的节日里,大家都在为祖国妈妈的生日庆祝,而他们用最直接的方式回报了祖国,这无疑是给祖国妈妈最好的庆生礼物,祖国和人民都为他们骄傲。
台上一分钟,台下一年工。这个优异成绩的背后是这四个运动健儿没日没夜的练习,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队伍里挥洒汗水,身体上的磨练,饮食上的克制以及对家人的思念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们的身心,但他们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不断的突破自己、提高自己,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成绩。虽然这只是预赛成绩,但就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来看,我们都应该为他们鼓掌。不少网友都在为他们的体能所担心,因为就算预赛取得多么优异的成绩,体能不过关也不能参加决赛,但网友们的担心多余了,这四名运动员的体测成绩都过关了,而且成绩还很不错。
他们是为祖国出征的战士,是人民的英雄,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在决赛创下佳绩,凯旋归来!
7、杨倩将奥运会领奖服赠清华,这份礼物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呢?
杨倩是本次东京奥运会首金的获得者,为我国在世界赛场了打响了“第一枪”,这份荣誉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作为在读的清华大学学生,在学校凯旋欢迎会上她选择将领奖服捐赠给母校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毕竟有哪个学校不希望自己出色的学生,能在自身荣耀墙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最后身为学校“体教结合”政策的受益者,杨倩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更多的人。从这里看,这份礼物虽然“轻于鸿毛”,但是实际上有“重于泰山”般 的意义。
“顽强拼搏,追求卓越”是每次奥运会都会高声大喊的口号,最后能夺冠的运动员,也是恰好是将这句话执行到底的人。来自各国的体育精英,在这个全球性大舞台上同台竞技,每个人都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的训练,每个人都是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汗水。谁都想捧杯,但是冠军只有一个。最后只能看谁的渴望最强烈,谁更能坚持,谁专注力更高,谁才能真正笑到最后。
而这种“坚持”与“超越”的精神,正是学习和科研工作所需要的核心力量。体育和教育,两个不同领域正一脉相承同一种东西。杨倩被作为学校优秀体育人才进行宣传,其实就是为了给后面的学弟学妹妹树立榜样。让他们能够继续发扬这种“奥运精神”,以期望能够在学习领域或者其它地方发挥更大才能。
虽然这样讲会显得比较俗气,但是古人都有“荣归故里”的优良传统。对于还是一名在校生的杨倩而言,让学校沾沾光,“蹭蹭”自己的热度非常重要。虽然清华大学在中国已经是顶级学府,无需宣传也是如雷贯耳,但是哪个学校都不介意自己能多培养出一个奥运冠军的学生出来的。而且杨倩的出现,恰好证明了其教育路线的正确,体育和学习两手狠抓,最后都取得了不错成果。进一步增强了这所名牌大学的综合实力。
所以赠送领奖服,也是相当于赠送荣耀,替学校进行一波大力的宣传。对于两者都是十分有利的。
8、中国女排卫冕杯冠军十一连胜庆十一,历史上还有哪些这样的“巧合”
中国女排夺冠后打出横幅为国庆节献礼,2019年女排世界杯已经在日本结束,提前一轮锁定冠军的中国女排在大阪赛区的第11轮角逐中,以3:0完胜阿根廷女排,实现了11连胜的完美收官。第十次登上了世界三大赛冠军领奖台的中国女排高高举起了冠军奖杯,并收获了60万美元的冠军奖金。
队长朱婷继2015年之后蝉联了赛事MVP,中国女排在最佳阵容中收获了四箱最佳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在赛后激动哽咽。她表示没想到能拿到11连胜。而朱婷则说,听到国歌真的让我们内心有一种很深的感动,这次夺冠也说我们对祖国的一份献礼,祖国的伟大成就了我们。
这已经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五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了,也是第十次在世界女排三大赛中登顶,尽管已经提前一轮夺冠,但是中国女排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丝毫没有松懈,面对实力一般的阿根廷女排,中国女排仍旧是全力以赴。以25:17和25:14拿下前两句之后,最终以25:12锁定了胜利。于是中国女排在本届世界杯上豪取了11连胜。
像这种成绩在体育的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中国女排以11连胜庆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十一。可以说是献给祖国母亲最好的礼物了。像这种光辉伟岸的成绩可以说是送给祖国的一份大礼,并且也将排球的荣耀留在了中国。中国女排所获得的成绩可以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荣耀,这是前所未有的。11连胜庆十一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9、中国女足获赠国内第一面宋锦国旗,女足姑娘们有多受关注?
女足姑娘们夺得2022年亚洲杯冠军的时候,国人也是非常兴奋,对于很多国人来讲,这一天等待的时间真的太久。特别是男足成绩,真的让人不忍心看,这次女足结束亚洲杯比赛之后,受到国人隆重接待。2月27号下午,女足姑娘们结束在苏州的隔离生活,准备返回到上海。苏州太湖足球运动中心的理事长等相关人士,送给了中国女足一份特殊礼物,就是国内首面宋锦国旗。
这次苏州方面诚意十足,除了送这面宋锦国旗之外,还将送给43套为中国女足姑娘量身定做的宋锦服饰。对于中国女足来讲,算是一份特殊礼物。有知情人士透露,这43套服饰总价值将会超过百万,过去曾经作为赠与国宾,对女足国家来讲很难得。
很多网友对此感叹,这次也是女足姑娘们应得,值得她们拥有。在男足输给越南之后,中国女足姑娘们扛起国足一面大旗,维护最后的尊严。这次夺得亚洲杯世界冠军之后,也是时隔16年之后再次获得,真的让大家兴奋。
更让球迷们感觉很激动,就是女足姑娘们在场上的表现,足以振奋国人。上半场比赛明显女足状态不如韩国女足踢得好,韩国女足在上半场进了两个球。当时很多女足的球迷,感觉有些绝望,但是女足姑娘们在下半场的时候没有放弃,一直在积极调动。成功在下半场将比赛逆转,下半场进了三个球,大家印象深刻就是女足姑娘们永不放弃的精神。
这场比赛对于球迷们来讲,真的是惊心动魄,都快要吓哭了。球迷们在电视机跟前,看的惊心动魄。看到女足姑娘们拿下冠军之后,球迷欢呼雀跃,犹如举国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