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收到起诉通告
1、收到起诉通知书应该咋样办
收到起诉通知书后,要对起诉状中提出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进行认真的分析,对确凿的事实应该承认,对合理的要求应该接受;对无根据的事实和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要置之不理,而要准备好事实和证据,提出自己的反驳意见。反驳意见的提出,一是用答辩状,即在法定期限内,写好答辩状交法院;二是在开庭审理时进行口头答辩。其次也要注意有无可提出管辖异议或反诉的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及时提出。被别人起诉收到通知后处理步骤如下:
1、搜集证据,积极应诉答辩;
2、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3、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4、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2、收到短信法院的起诉通知,这是真的吗?
短信收到法院的起诉通知这是假的,这是骗子诈骗信息。法院是会打电话要求当事人去领取传票,如果电话没有接通,还会通过当面送达、邮寄等方式进行通知和确认。
送达诉讼文书的方式有直接送达、委托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等5种方式,并无电话送达形式,而且法院也不会通过信息通知。
我们要确认是否真的被起诉,当地法院网站上有公开信息的话可以查询到被起诉的消息。如果被别人起诉,法院会将诉讼文书传票等内容送达到被告所在地,以该信息为准。
预防短信诈骗常识
1、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都不要同时说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银行卡密码,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能同时公布三种号码。
2、当不能辨别短信的真假时,要在第一时间先拨打银行的查询电话。注意:不要先拨打短信中所留的电话。
3、不要用手机回拨电话,最好找固定电话打回去。
4、对于一些根本无法鉴别的陌生短信,最好的做法是不要管他。
5、如果已经上当,请立即报案。
3、1069开头的短信说要起诉我是真的吗
1069诉讼通知短信一般来说是不可信的,因为如果是平台将欠款用户起诉到了法院,法院是打电话要求当事人去领取的,如果电话没有接通的话,还会通过当面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进行通知。法院立案短信是12368,并非1069。
所以说,大家要是收到1069诉讼通知短信,考虑是平台为了吓唬欠款人,对其施加心理压力而发送的,如果用户无法确认的话,可以去官方渠道咨询一下,是不是真的被立案了。当然,如果大家真的逾期还款,还是建议大家尽快还款。
一般来说,1069诉讼通知短信是不可信的。
1069开头的号码是虚拟号码,我们在借贷平台的借款逾期之后经常会收到1069开头的号码,这些号码是第三方催收公司发过来对债务人进行催收的短信通知。
如果是法院的通知,一般不会以短信的形式。
法院的通知方式一般有3种:
一、 直接送达直接送达也称签收送达,是指人民法院会派人将诉讼文书直接送达受送达人签收送达。这种直接交付的形式是最基本的交付方式。能直接送达就直接送达,防止诉讼拖延,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
二、 留置送达
留置送达是指收送达人无力拒收诉讼文书,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至于受送达人住所并产生法律效力的送达方式。
三、 委托送达
委托送达是指负责审理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时,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诉讼文书。
委托服务和直接服务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如果大家收到1069的诉讼通知短信,几乎都是平台为了吓唬欠款人,对借款人施加心理压力而发送的。1069开头的短信一般都是真的,因为1069开头的号码在商业短信平台是非常常见的,基于三大运营商,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能够轻松实现短信群发。1069开头的短信也是各大贷款平台比较常用的。
如果想确定短信是否是真实的,可以到官方渠道咨询一下,看是否是被立案了。如果大家的借款有逾期的情况发生,建议大家尽快还款。然后大家要清楚,贷款平台说的要起诉和已经起诉是不一样的。如果在1069开头的短信里,催收人员告知机构已经起诉借款人,大多数是吓唬人的,从而达到催收的目的。因为一旦被起诉,法院会第一时间以邮寄、电话通知等形式告知借款人。
国家对催收这款,监管非常严厉,尤其是禁止暴力催收。催收人员在有限制的情况下,就会选择在短信内容里,假装起诉借款人,以此来吓唬借款人。借款人实在不放心的话,也可以选择找到当地法院的官网,查询一下具体情况。如果有案件编号,那么说明借款人确实被起诉了。所以说,如果收到类似短信,不要惊慌,应当第一时间去查询具体情况,确认消息的真实性。
4、收到诉讼通知的短信是真是假
法律分析:莫名其妙收到短信通知开庭,这是冒充法院的骗子短信,根据法律限定,法院在经过当事人认可后才会以短信、电话、传真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传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七条 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
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5、收到银行起诉短信通知怎么办
法律分析:收到短信被起诉那么当事人不管是什么情况之下都需要选择应诉,自己的权益就一定要懂得保护,如果选择不应诉的话,那么法院就会判缺席审判。应在收到起诉状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及副本。如需要提出反诉的,可在答辩状中写明。其次,应做好出庭参加诉讼的各种准备,并依照人民法院的传唤,按时参加庭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6、手机为什么频繁收到群发诉讼通知
手机频繁收到群发诉讼通知的原因是诈骗。诈骗给你的手机发诉讼通知是让你以为自己犯法了,从而相信诈骗的诉讼通知,然后诈骗你。诉讼通知的意思是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查受理后,会发出受理通知书。
7、短信收到诉讼通知是真的吗
收到的法诉通知短信是假的,多半是诈骗行为,法院不会给你打电话,发短信,只会给寄传票。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在案件受理立案后,法院会向你送达书面的传票,传票上载明案由、开庭时间、地点等详细信息。如果其他方式通知你开庭,你可以到通知你的法院去询问,如果是真的,需要领取传票。法诉的通知是真是假必须以法院的传票为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四十八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四十七条 法庭笔录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五日内阅读。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法庭笔录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四十八条 宣判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8、我收到短信说是法院的起诉通知是真的,吗??
首先判断是不是法院发的起诉通知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短息号码是不是12368。12368是全国统一的诉讼服务电话,所以如果是这个号码发过来的一般是真的。除了这个还可以关注当地法院的公众号,输入案号查询是否是真的存在这个案件。
怎么知道是不是真的被法院起诉?
当地法院网站上有公开信息的话可以查询到被起诉的消息。如果被别人起诉,法院会将诉讼文书传票等内容送达到被告所在地,以该信息为准。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送达诉讼文书的方式有直接送达、委托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等5种方式,并无电话送达形式,而且法院也不会通过信息通知。如果是快递传票的话,再签收传票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亲自到发出传票的法院去了解案情,因为是自己当事人,有权查看对方当事人针对自己的起诉状以及提交的相关证据材料,这个很重要,因为自己(公司)要应诉甚至反诉一定要针对对方的证据来反驳。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一条 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的,可以通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领取。当事人到达人民法院,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人民法院可以在当事人住所地以外向当事人直接送达诉讼文书。当事人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三十七条 人民法院一审时采取公告方式向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的,二审时可径行采取公告方式向其送达诉讼文书,但人民法院能够采取公告方式之外的其他方式送达的除外。
9、收到法院短信起诉通知
法律分析:不用理会,一般情况下属诈骗行为,这种诈骗手段很多。法院是不会用短信、电话通知当事人的,需向当事人送达起诉状、传票等文件,当事人应当签收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