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硬核惊喜开奖
1、比亚迪真的成功了! 新车上市7天订单过3千, 只要6.99万起步!
现在市场上非常流行新能源 汽车 ,因为全球的资源枯竭和全球变暖的问题日益严重,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人类等于是自掘坟墓,所以国家也大力提倡新能源 汽车 ,因为这类 汽车 没有尾气排放,可以大大提高环境质量,在国产的 汽车 品牌中,比亚迪的新能源 汽车 一直都是受到大家广泛认可的,但是其实比亚迪在燃油 汽车 上面也做得很好,为了在 汽车 市场上面崭露头角,比亚迪推出的这款车子又火了一把!比亚迪真的成功了!新车上市7天订单过3千,只要6.99万起步!
这款车就是比亚迪宋经典版,在刚上市的时候7天的销售量就突破了3000单,实在是很硬核,为何受到消费者这样的喜爱,价格是一个重要优势,因为这个车子只要6.99万起步,性价比超高,关键的是颜值爆表,配置齐全,动力十足,不折不扣的好车。
在外形上面,比亚迪经典版宋使用的是音阶立体式跃动格栅,这个设计很少看到,有一种波纹的感觉,增添了 汽车 的柔美感,晶钻星光悬浮LED大灯照射能力超强,霓光炫彩无缝贯穿式LED尾灯让车子充满了美感。尾部的车标就是一个“宋”字,把汉字作为车标,可以体现出比亚迪浓浓的民族情怀,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4600×1830×1700的车身空间很大。流线型的腰背让车子看起来更加高端。
进入内饰,可以看到环抱式的舒适座舱,还有真皮包裹的座椅,加上精致的线条,高端又大气。后排采用4比6的设计,展示了超大的空间。还带有PM2.5的高效滤网,可以有效隔绝污染物和病毒,给车子带来清新自然的空气状态。10.1英寸全液晶显示屏搭载手机互联APP,真正实现了智能化出行。在安全配置上也做得很周到,五星安全车身可以承受很大的撞击力,还配有倒车影像、CCS定速巡航、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4探头后泊车雷达、前排双安全气囊等。
在动力方面,比亚迪宋经典版搭载的是6MT变速箱和1.5TI的BYD476ZQB发动机,最大的功率可以达到118KW,最顶配的可以实现0.2秒换挡,百里油耗只需要7.1L,这样优秀的性能完全不输那些十几万的合资车。
对于这样一款性价比高的车子,一问世就受到了大家的追捧,比亚迪也一直在经典中创新,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真的很让人骄傲!
2、硬核复工,比亚迪抽车奖励复产员工
昨日,西安全市降为低风险地区,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在积极稳步恢复正常。为响应政府号召,比亚迪在1月25日面向其西安地区参与复产工作的员工开展抽车活动,中奖的员工将获得一台西安本地生产的新能源车。此次活动将在2月初持续开展。
抽车活动于今日中午在西安比亚迪工业园区内进行,最终一名来自比亚迪第二事业部的产线员工获得了一台宋PLUS DM-i,并在当天进行了交车仪式。
据悉,自西安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以来,约7万人被封闭在西安比亚迪的工业园区内。西安比亚迪对各项防疫政策有效落实,截至目前共进行了23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无一异常,成为疫情中的安全高地。西安封城期间,比亚迪慈善基金会还向西安红十字会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及3000万元抗疫物资,用以驰援西安抗疫。
据比亚迪西安公司总经理刘振宇介绍,本次抽车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感谢抗击西安疫情奋战在前线的比亚迪员工,另一方面则是为响应政府号召,鼓励员工就地过年。
在昨日下午的西安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市工信局副局长孙远昆介绍,为加强工业企业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在督导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总的原则是低风险地区企业应复尽复。比亚迪第一时间组织员工有序全面复工,并开展一系列包括抽车在内的留厂活动,以助力园区生产重归正轨。
西安是比亚迪重要的生产基地所在地,布局了汽车、电子、电池、轨道交通、汽车金融等多个业务,尤其肩负着宋PLUS DM-i、宋Pro DM-i 、秦PLUS DM-i等多款市场热门车型的生产。
数据显示,比亚迪2021年12月汽车销量为99112辆,全年累计740131辆,同比增长73.34%。因12月西安疫情及地区防控等级的提升,比亚迪西安汽车生产基地的产量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而市场需求依然强劲。此次西安比亚迪生产恢复,对于比亚迪DM-i的产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比亚迪西安基地的生产已基本恢复正常。
3、比亚迪这款车上市一年出头,累销已破20万!车主口碑说明一切
在如今的家用车市场中,SUV已经成为了消费者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一个车型,毕竟相比于轿车们,SUV有着更好的空间实用性、更好的多路况通行能力以及相对而言更大气的身姿,同时伴随着技术进步,如今的SUV们在舒适性层面上的差距也和轿车们越来越小了。
也正因为SUV们有着如此多的优点,所以在近些年我们就看见了这一车型的疯狂热销:从十几二十年前的小众存在,到如今已经占据家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当然,在如今消费者高度偏好的消费大趋势之下,所有的厂商其实都在高度聚焦SUV车型,这就导致市场中的SUV新品不断,消费者的选择颇多。
但是另一方面,SUV市场虽然火热,却并不意味着每一款新品上市后,都能持续热销。
事实上,得益于如今信息传递的发达,我们已经看见过大量本身没有足够实力的产品,在上市初期几个月的热销一波之后、就会迅速淡出市场;因为消费者的口碑已经崩坏,后继再降价也难以挽救。
所以很明显的,只有能持续热销的,才是真正有实力、经得起考验的好产品。而除了我们熟悉的那一两款月销多少万的神级SUV产品之外,目前又有一款新的神车诞生了,它就是宋Pro。
从2019年7月上市至今短短一年出头的时间里,它已经热销了超过20万台,到目前为止都能月均稳定在1万台以上;同时“宋”这个产品家族也在它的带动下,目前突破了80万辆的大关,堪称现象级爆款。
那么问题来了,好的新品SUV那么多, 宋Pro到底又是凭借什么,最终赢得了消费者芳心与口碑?
真实舒适大空间、可持续升级的高配置
SUV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如此受到家庭购车消费者的欢迎,最核心的一个原因是“大车能装”,不仅是尺寸大,更重要的是大尺寸换来的大空间,无论是前后排的头部腿部空间,还是后备厢的常规与可拓展储物空间,只要一台SUV做到了“大空间”,那么销量真的不会差。
宋Pro真的就是大空间的代表车型之一。在尺寸数据上,宋Pro车身长度达到了4650mm,轴距达到了2712mm,属于紧凑级SUV中偏大的车身尺寸。
而有了优势的车身尺寸,如果再加上车内空间的优化设计到位,那内部空间表现真的不能小觑,事实上,任何消费者坐进宋Pro车内,尤其是后排都会点赞其空间表现,包括宽敞的空间,也包括同级少有的“后排真全平地板”。
这一点,在网络平台上有足够的真实车主口碑作为例证。
当然,空间的宽敞是一方面,毕竟很多竞品车型空间表现其实也非常不错;但是宋Pro能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用一年多的时间就热销超20万台,说明它一定还有别的杀手锏。
答案,还是在真实的车主口碑中。
在宋Pro能提供的配置清单中,关于座椅有一个任何竞品都完全比不了的地方,那就是其后排座椅,不同于这个价格级别SUV们普遍后排2-3档可调的靠背角度,宋Pro居然具备多达11档的不同角度可供调节,最大范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10°。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您是何种身形,无论您喜欢哪一种个性化坐姿,宋Pro的后排都能满足您的一切需求。
同时,在前排座椅上,除了常规的电动调节之外,它还能提供座椅加热和座椅通风,这些都是舒适性的保证。
乘坐舒适了,那开起来怎么样呢?
从2019年7月上市至今,已经有太多的媒体试驾过宋Pro这台车,关于它行驶质感与操控品质的好评,网络上有太多太多,好车君就不再单独说明了。而值得一提的,是宋Pro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我们能看到的是,在裸车10万元这个级别上的大多数车型,是没有如此智能化驾驶能力的,定速巡航是大多车型的标配,少数车型能有自适应巡航,而即便是目前市场销量第一的神车,在10万元之上不过也是定速巡航+车道保持。
而宋Pro从上市伊始,就具备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的能力,而通过其具备的OTA能力,目前早期购车的很多车主也都升级了车道保持功能,能进一步解放双手。
而从自动驾驶和可持续升级这两方面实力来看,目前在真正10万这个价格之上,宋Pro是独一台。
价格是根基,同等价格下最值得的硬核实力
上面我们已经有提到,宋Pro是10万元的价格,而不是紧凑级SUV们普遍宣传的10万级。这里的区别在于10万元是您真正能买到的宋Pro价格,而竞品们的10万级,意思是从10万元开始卖,您想要买高配置的,落地甚至能超过15万。
这一点数据说话,宋Pro燃油版指导价格8.98-11.98万元,终端部分地区还有着7000元左右的优惠,像是上文提及的带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最低自动豪华型就能拥有,而在优惠后,自动豪华型仅需10.28万,真正的只需要10万元。
不需要对比,在10万这个价格上,目前真的没有第二台能有如此高配置、大空间、高智能化表现、高机械素养的SUV了。
当然,宋Pro的硬核表现还不仅限于价格层面,关于颜值设计,关于细节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它都是目前这一价格上的佼佼者。
在颜值部分,宋Pro一身所呈现的Dragon Face 2.0时代设计语言,是由前奥迪、奔驰、法拉利设计师携手打造的,精准地融合了德式品质和东方美学,更加符合年轻人对“美”的需求;像是外部的龙爪灯组、内部的BYDHeart设计等等,都有着十足的美学品质。
内饰上,除了一眼就能过目不忘的黑科技可旋转中控大屏之外,其实宋Pro的中控台还向驾驶员侧偏了7°,让操作更加得心应手,从某种意义上增强了驾驶安全性。
此外,能热销超过20万台,这一数据并不只是燃油版这一款车型的功能。
在宋Pro最初上市的时候,其就是以三大矩阵一同亮相的,除了采用1.5T引擎的两驱燃油版车型之外;宋Pro还同步发售双擎四驱和三擎四驱的DM插电混动版,另外,还有更为前卫的纯电动EV版本提供消费者选择。
而燃油版之外的这两款车型,其实力和定价也都相当的硬核。
DM插电混动版,补贴后指导价是从16.98-21.98万,落地免购置税,再加上优惠的话性价比极为惊人。
同时,顶配仅21.98万的车型系统最大功率达到了348千瓦,最大扭矩更是达到惊人的775牛·米,动力水准堪比超跑,还拥有四驱能力;而如果您拥有充电条件,想低成本的用车,它还能提供81公里的纯电NEDC续航里程,足以满足您的日常代步所需。
还有EV纯电动版本,指导价17.98-21.98万元,目前部分地区终端还有2万元左右的优惠,同样是落地免购置税,最长续航里程达到了NEDC 502公里。
如果算上还具备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与OTA能力的话,几乎是各个方面都完爆特斯拉Model 3,能热销自然是情理之中。
所以最后总结来看,宋Pro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胜出,用不足1年半的时间就热销超20万台,凭借的就是超强的产品力和极为诚意的定价,它的好是消费者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再加上如今还有宋MAX/PLUS等车型的持续发力,宋家族销量突破100万辆,指日可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场地“嗨”试比亚迪宋PLUS 一款让人惊喜连连的15万级家用SUV
试问15万自主家用SUV你会想到谁?是第三代哈弗H6,还是荣威RX5 PLUS,亦或者是长安当红小生CS75 PLUS,但你似乎忽略了一名刚刚上市的比亚迪悍将——宋PLUS。
提及比亚迪汽车,恐怕很多人都会想到新能源车,毕竟凭借刀片电池技术的比亚迪汉可谓是在国产新能源领域出尽风头,但对于燃油车,比亚迪同样没有停下脚步,尤其是当首次搭载全新1.5T骁云动力的 宋PLUS以11.58-14.38万元价格上市之后,再一次掀起15万级紧凑SUV市场轩然大波。
对于这款早已上市的全新车型,我相信大家对它的静态表现已然十分熟悉,充满个性的龙颜造型设计和诸多人性化的内饰配置,让它在同级别车型当中表现优异,所以今天我就不在过多赘述。
看到文章的标题,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我的目的,没错,我就是要在北京青泉赢睿场地试驾硬核感受一下它在0-100km加速、70km/h制动,以及减速带能够给人带来怎样的“惊喜”。
在0-100km/h直线加速测试中,首次搭载1.5T晓云动力的宋PLUS,因在进气系统、燃烧系统、智能热管理系列三大发动机性能的优化,使得该发动机整机热效率达到了38%,在提高动力的同时增加燃油经济性。并且,就账面数据而言,宋PLUS的最大功率为136千瓦,峰值扭矩为288牛·米。
尽管此次并未测试这款车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但切换到运动模式的宋PLUS,发动机的转速基本维持在2000转以上,在加速初段给人一种稳步提升的动力响应,随着时速的增加,此时的动力响应明显会更加积极,搭配上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从起步的姿态平顺、稳定,再到变速箱换挡一刹那的清晰逻辑,都能有着顺畅的驾驶体验。而且,比起6速双离合变速箱在低速状态下的换挡顿挫,由于这款车的变速箱齿比更加密集,所以顿挫感也就没有出现。
在减速带测试环节,比亚迪宋PLUS将以60km/h时速高速通过铺有减速带的颠簸路面。得益于偏向家用SUV的舒适性底盘调教,以及前:麦弗逊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的双独立悬架配置,让它能够有效的这种频繁振动得以抑制,同时给人一种“规整”的车身姿态。
俗话说“跑的话,还要刹得住”,在最后紧急制动环节,出于场地距离所限,这次我们驾驶这款全新宋PLUS并未采用国际惯用的100-0km/h高速制动,而是以70km/h时速紧急制动。我们都知道,由于惯性的作用,车速越快所需制动距离越长,而轮胎与路面直接接触,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车辆性能,尤其是制动性。
在轮胎上,宋PLUS采用的是马牌主打操控性的ContiCrossContactUHP系列轮胎,单条售价约为1300元左右,实属厚道。其尺寸为245/45 R20,较宽的胎面能够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不过,从上面图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当车辆在高速状态下突然猛踩制动踏板一刹那,能看出车身有着明显前倾。
写到最后:
众所周知,随着国内SUV热潮的日渐高涨,在15万级这一家用车的价格领域遍布着大量产品,其中也不乏有较为吸睛的车型,比如长安CS家族当家花旦CS75 PLUS,主打智能互联的荣威RX5 PLUS,以及常年霸占SUV销量榜榜首的哈弗H6,而对于比亚迪宋PLUS来说,我认为不单单是扩充了“宋氏家族”的产品矩阵,更是给年轻的紧凑级SUV市场注入一剂催化剂,让后疫情时代的消费者找到一款独具个性且兼顾用车品质的“新奢”产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如何看待比亚迪的未来前景?你认为比亚迪会成为万亿营收的公司吗?
比亚迪达到「万亿」标准的可能性存在·取决因素为是否转型
内容概述:比亚迪集团业务范围概述,汽车行业“商乘”标准差异以及未来预测。
比亚迪究竟是家怎样的公司?也许单纯关注汽车领域的只会认为这家整车厂,而且是销量平平无奇的新能源车企;然而就是这么家不起眼的车企,市值已经在3500亿左右波动,重点是上升的空间究竟有多高还是不确定因素,这是怎样的水平呢?
一汽解放市值542.1亿
上汽集团市值2405亿
长城汽车市值2066亿
吉利汽车市值1609亿(港元)
长安汽车市值713亿
似乎比亚迪汽车的销量虽然表现不好,但是价值却很高;原因在于乘用车型业务本就不是该企业的核心,其业务范围之大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核心业务
1:IT电子事业部集群(主营研发与代工)。比亚迪在手机平板的领域知名度要高于汽车,诸多知名品牌如华为、小米、苹果和三星都由比亚迪代工,在代工领域与富士康是齐名的。
比亚迪汽车的智能设备基本都是自主研发生产,比如匹配Dilink系统的选装中控,以及大量的传感器。同时在材料与研发方面的水平也很高,如果没有这家企业相信手机至今还是塑料背板;因为比亚迪解决了金属手机背板与框架的对信号屏蔽的问题,纳米级微孔技术是非常先进的。(3D玻璃背板也有很多是比亚迪制造)
2:电池领域等事业部转型「弗迪电子」。在动力电池阵营中,整车厂具备电池研发的车企是少之又少,能自主研发三电系统的车企只有比亚迪一家;该品牌的镍钴锰酸锂电池水平与宁德时代相当,全球综合排名比亚迪一度位列第二,而宁德时代同期排名第九,在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排名第一。
全新的磷酸铁锂电池有打破行业格局的硬实力,足够低的制造成本,倍数级提升的安全性、耐用性与稳定性,综合140/160Wh/kg的双标准系统能量密度,可以说未来的电动汽车必然会以该品牌与友商同类电池为主。弗迪电子的成立则是脱离整车厂,为比亚迪转型供应商做储备。
3:玩灯比亚迪比奥迪更专业,因为有「比亚迪照明」。造型精美且科技感十足的LED大灯是奥迪引以为傲的技术,除了Quattro四驱系统以外貌似也确实没有其他什么了;但是在比亚迪唐宋与宋Max·DM等车陆续上市后,国产汽车似乎也把这种大灯做到了极高的水平。
比亚迪照明公司不仅为其自主品牌打造车灯,同时还为友商提供设计与制造方案,在新能源照明与道路照明等领域也是很有些建树的。所以玩灯比亚迪更专业,这家公司在汽车领域除了不自己生产玻璃轮胎和座椅等具备成熟供应商的总成,设计核心技术的总成都会自己研发。
4:BYD intelligent
union业务设计航空航天。很多年前传闻比亚迪会造火箭,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早已确定与比亚迪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双方的合作内容涵盖蜂窝结构与复合新型材料的研发,特种紧固件、连接件与电缆卡在轨道交通方面的研发等等。
同时双方会在云轨业务和商业航天领域进行深入合作,甚至还会涉及航空器等飞行工具的研发制造;这是很多汽车爱好者看不到的比亚迪硬核实力,作为民营车企真的是达到顶峰了。
5:比亚迪兵器装备工业集团,这家企业同样有军工业务。比亚迪收购的秦川汽车前身是家老牌军工企业,是兵工集团和陕西省政府合资创立;那么比亚迪收购之后自然也要承担起这项责任,知名度很高的「BYD·B700洲际导弹防导系统」是很有说服力的。
而且该品牌的电动叉车也应用于一些巨舰上,甚至网传的未来电磁弹射也有比亚迪超级电容和电池的技术;曾经有行业资深人士透过了混合动力轮式突击车的话题,只是设计内容的保密级别过高而不能多谈而已,总而言之比亚迪是加很有意思的“车企”。
重中之重:比亚迪公司确实在转型芯片研发制造。在功率半导体(IGBT)领域,比亚迪从1.0产品打破外企技术封锁,到升级至4.0后实现技术超越;在充电桩、轨道交通、乘用车型与商用车型等各个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
然而目前要面对的问题是华为等IT企业面对的掣肘,台湾与美国等企业的对芯片的断供,需要的是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很多人认为光刻机是技术壁垒,曾经不自主生产是因为技术的落后;不能否认至少过去是有这种因素的,但更多还是代工制造的成本低而没有自主研发的必要性。但时至今日就不同了,光刻机的问题已经有突破,不过比亚迪似乎有无需沉浸式蚀刻的激光技术,两位数的纳米标准怕是并不难突破。
车辆业务
轨道交通
电动大巴
电动重卡
特种车型
乘用车型
为什么比亚迪乘用汽车的销量并不理想,但是船夫却没有大刀阔斧的进行事业部的整合(人员变动)呢?卖一台汉唐宋才赚多少,价格动辄数百万的大巴重卡和矿山机械车辆,这些车型才是聚宝盆。
而且比亚迪商用新能源汽车出口海外7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的指导价比内销价格还要高;而先进的云轨系统出口势头也很旺,内销虽然与中车的竞争拉低了普及速度,但是在海外市场云轨的销售还要“捆绑”电动大巴,即使这样也不缺少用户。
所以比亚迪汽车的重心似乎并没有太多放在乘用车型,这也是近期业内都在预测【转型】的参考。
目前比亚迪汽车的技术已经有绝对领先优势,打造覆盖10/50万区间内的混合动力,以及电动汽车都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在产品规划方面却显得混乱不堪,E网、BYD、王朝系列车辆的不仅有大幅重合,同时销售网络也有重合,重点是售前后的服务水平久久不见提升。
这个烂摊子交个“长江哥”似乎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也许比亚迪的乘用车型会差到一定的程度。
但换个角度思考倒是也不见得是坏事,甚至也就是让这一版块破怪破摔了;摔到一定程度比亚迪肯定会全面转型供应商,目前的整车厂身份对于外供电池、电机与整车平台必然是利空的。因为作为比亚迪的客户,谁敢保证比亚迪供应E平台的技术阶段,会不会推出“E·plus”的全新平台而淘汰其供应的技术呢?
6、比亚迪全新A+级车型预告,自主品牌紧凑级轿车的崛起还要多久
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比亚迪的动作可是一个接着一个。先是推出旗舰轿车——汉,让刀片电池真正量产落地,展现了自己最新的技术与实力;不久后全新车型宋PLUS凭借更加完善且综合的表现赢得了喜人的销量,巩固了比亚迪在紧凑型SUV市场的地位。
而就在最近,比亚迪又带来了一个惊喜:官方发布了旗下全新紧凑型轿车的预告图,并将其定位为A+级别,有望在广州车展进行首发。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没错,前不久上市的吉利星瑞也是相同的路线。两个厂商如此默契的行为让人感到迷惑,在我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
比亚迪需要这样一款车吗?
先来看公布的这张预告图,图片上展示了新车尾部的整体造型,与比亚迪目前在售的车型比较类似,新车依然采用了具有一定辨识度的家族式设计,其中最瞩目的当属全新的贯穿式灯组,内部结构很像是倒过来的汉,灯带上方的英文标识变为了最新的字体样式。
或许是考虑到成本,也或许是不想太过激进,新车保留了传统的门把手,侧窗的轮廓及线条走势和秦Pro非常相似,并且也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溜背车身,单从侧后方看过去,整体的视觉效果还是相当富有力量感的。
目前来看,比亚迪品牌中轿车的主力型号主要是秦、秦Pro以及汉,但三款车型的销量与自家的SUV相比并不出彩。而且从定位的角度来看,汉太过高端,秦和秦Pro的价格又打不上去,因此一款A+级紧凑型轿车正好可以对产品线进行很好的填充。
另外还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就是该车型的动力形式,纯电动版是板上钉钉肯定会有的,就是不知是否会推出燃油版车型,亦或是像汉一样只有DM混动车型可选。不过在动力方面也不必担心,纯电动车型有刀片电池等硬核技术支持,燃油版的话也有来自弗迪动力的骁云1.5TI高功率发动机做后盾,两手准备都很充足。
为何自主品牌都在走这样的路线
最近吉利星瑞包括全新奔腾B70的出现让人们对A级车市场有了重新的认知,尺寸越级的A+级车型开始在自主品牌中焕发生机,这次的比亚迪全新车型也不例外。
究其原因,近两年B级车市场逐渐庞大,甚至包括豪华品牌入门车型也越来越火爆,说明人们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升,对于自主品牌而言,抓住这样的机会非常重要。但受限于品牌和技术实力,直接冲击B级车甚至更高的市场显然不现实,一口吃个胖子搞不好会撑死的。
因此越级的A+级轿车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同样的预算水平下,这类车型相比合资紧凑型轿车的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以前的自主品牌是在同样的体型下价格更低,但如今消费者已经提高预算了,所以厂家要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做到体型更大,时代在变,消费在变,厂商的策略也要变。
结语:随着多款自主品牌A+轿车的面世,这块细分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精彩,基于该市场的大容量,取得高销量似乎相对容易一些。当然了,那些元老们可不希望你抢占它们的地盘,在这波猛烈的攻势下能否将合资车型击溃,还是要拿实力说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7天造出口罩机,比亚迪日产500万只口罩背后的“猛操作”
位于深圳龙岗区的比亚迪宝龙工业园,是一个拥有完备、先进智造产线的现代化厂区,一天可生产50万台高端手机。但一个多月以前,这里却建起了一个与电子设备毫不相干的“特殊”车间,上百个工人每天两班倒、机器24小时昼夜不停,只为生产一种“特殊”的产品——口罩。
2月8日,比亚迪正式宣布援产口罩、消毒凝胶为抗疫助力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口罩成了最紧缺的防护物资之一,除此之外,消毒液、防护服等也出现了全国多地短缺的局面。比亚迪应抗疫所需,于2月8日正式宣布援产口罩、消毒凝胶。
如今,其口罩产线和消毒凝胶产线均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日产能分别实现了500万只和30万瓶。这意味着,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之一,比亚迪又获得一个新的身份——全球最大量产口罩工厂!
届时,获得优先供应的医院、公安、政府机构等抗疫一线的防疫物资紧缺情况将进一步得到有效缓解。
7天造出口罩机,20多年前的创业场景重现
2020年春节,由于疫情影响,复工延后,很多人度过了一个超长的“悠闲”假期。然而对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来说,这段时间却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忙碌。
王传福亲自盯口罩产线,这样的事情他只在20多年前公司刚成立时做过
1月底,在向湖北省捐赠1000万元现金、为抗疫前线人员捐赠价值100万元防护物资的同时,比亚迪决定援产口罩、消毒凝胶为抗疫助力,并迅速组建研发团队,成立了由王传福任责任人的专项小组。从那之后的一段时间,泡在实验室、调设备、盯产线,成了王传福的工作日常。
援产口罩,比亚迪急天下之所急,供天下之所需
在国家防疫任务异常艰巨的时期,在人民迫切需要口罩的时候,王传福认为,“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一个代表,我们应该站出来,动用一切力量援产口罩。”
于是,王传福带队亲自盯产线,厂长、主任下场赶包装,比亚迪在创立之初时曾发生过的场景,时隔20多年后再次重现。
这项防疫物资援产任务,集结了比亚迪从新能源汽车到电池、电子再到轨道交通,几乎各个事业群的精锐部队。集团12个事业部的一把手与涉及到研发、设计、加工等多个工作条线的3000多位工程师,以及春节期间留守深圳的其他员工,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比亚迪速度”。
比如,他们用3天时间画出了400多张设备图纸,7天时间完成了口罩机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而在市面上,造一台口罩机,快则要15天,慢则要30天。
负责消毒凝胶研发生产任务的比亚迪中央研究院,在院长宫清博士的带领下,用6天时间就完成了比亚迪医用级免洗手消毒凝胶的产品研发,8天之后产品量产下线,于2月16日当天发运至奋战在一线的抗疫人员手中。不到两周,比亚迪完成了正常需要2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
几万个加工中心、精密设备和专业人员,日产500万只口罩背后的“猛操作”
事实上,比亚迪之所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跨界产品的产线布局并快速实现量产,除了公司上下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制造实力、创新力。
和其他所有产品一样,口罩的生产离不开产线和原材料,而口罩产线需要洁净房和设备。对于前者,比亚迪有现成的手机组装生产车间,只对净化等级做提升就可直接用作生产口罩的净化室,但设备由于春节期间市场买不到、订购交货周期太长,一度成了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比亚迪完成了一系列让外界瞠目的“硬核”操作——自己造口罩机,且一天能造出十几台。
“一条口罩机的生产线,各种齿轮、链条、滚轴、滚轮大概需要1300个零部件,其中90%都是比亚迪的自制件。”比亚迪总裁办主任李巍介绍。背后的支撑则是,比亚迪从成立之初,就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装备研发和制造团队,一直从事电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复杂生产线及设备的自主研发制造,整个集团有几万个加工中心,更有各种各样的磨床、模具等高精设备。强大的硬件条件和专业技术人员储备,让比亚迪在过去多年形成了开展大批量精密制造的能力和丰富经验。
“以比亚迪电子业务为例,我们做的高端手机对质量、防水性等各方面要求非常高,对相应的模具、自动化设备、制造工艺等的要求也非常高。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是用加工高端精密产品的设备去加工口罩机的,做出来的精度、质量各方面都远高于口罩的要求。“比亚迪品质处总经理赵俭平说。
比亚迪总裁办主任李巍、品质处总经理赵俭平介绍相关口罩生产情况
根据食药监部门的鉴定,比亚迪自产口罩质量远高于行业同类口罩。
目前,比亚迪生产的口罩正在以每天30万到50万片的速度增加,每天5-10台左右的新口罩机器能够实现量产
真正让比亚迪感受到压力的不是产品投产前的准备,而是如何快速扩大产能以满足社会需求。在向外界释放援产口罩的消息之后,订购需求从四面八方涌来。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之下,比亚迪生产的口罩正在以每天30万到50万片的速度增加,每天5-10台左右的新口罩机器能够实现量产,目前已达到每天500万只口罩的产能,这相当于之前全国产能的1/4,比亚迪成了目前全球最大量产口罩工厂。
捐款捐物、做好后勤,打好疫情阻击战
疫情当前,比亚迪用跨界援产口罩、消毒凝胶的举动发出了自己最有力的战疫宣言。实际上,在此之前,其一直在通过向抗疫一线捐款捐物、联合合作伙伴为抗疫提供保障,与全国人民共克时艰。
1月24日,武汉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的次日,比亚迪旗下绿动出租车携手比亚迪和滴滴合资公司亚滴出行召集数百名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组成医护保障车队、社区保障车队,逆行走向抗“疫”战场前线,承担了全市40%的运力,保障了武汉市民及医护人员的基础出行。1月26日,武汉市中心城区区域实行机动车进行管理后,该医护保障车队、社区保障车队更是成为市民基础出行的重要力量。
1月28日,比亚迪慈善基金会紧急向湖北捐赠10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为湖北省采购防疫物资,支持湖北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帮扶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用于疫区学校的防治保障、因疫情影响的贫困学生家庭资助等。
与此同时,比亚迪全力协调海内外资源,发挥海外分公司驻地资源优势,从巴西、智利、美国等国家紧急采购100万元N95口罩、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物资运回国内。目前,这些宝贵的防疫物资已分批次捐赠给了医院、机场、公共交通等需求领域。
自2月7日开始,比亚迪为全国近百个城市出租车司机送“安全”;之后又先后为奋战在抗疫前线的深圳市公安交警,防疫物资紧缺的安徽无为市,深圳市船代学会、货代协会,珠海机场、湖北应城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捐赠了口罩和消毒液。
截至3月10日,比亚迪已累计向湖北及其他受疫情影响地区中参与及支援抗疫工作的96家单位和公益组织,捐赠口罩超过500万件。
目前,仍有超过100万件防疫物资正准备前往受疫情影响区域,为奋战在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提供帮助和支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比亚迪2022款宋Pro DM-i四季度上市 预计售价15万
今年的中国车市,最亮眼的车企当属比亚迪,其凭借着DM-i车型快速出圈,“快、省、静、顺、绿”五大核心优势深入人心,缔造了中国混动车型市场新格局。据悉,比亚迪四季度重磅车型2022款宋Pro DM-i也上市在即,凭借着4.4L百公里超低油耗、1090KM超长续航、7.9秒百公里加速的硬核实力,瞄准15万级主流SUV市场,以”燃油SUV颠覆者“之姿强势而来。
新国潮美学范本,打造新能源专属设计
2022款宋Pro DM-i以“龙魂”美学理念,融合“Dragon Face”大美经典与都市先锋进取精神,使优雅气质和动感锋芒完美交融,创造出新国潮美学范本。
外观上,新车采用了全新的“龙嘴”设计,大嘴的比例由60%提高到75%,更加凌厉有气势。全新的双条进气格栅,辅以大量高亮的材质和镀铬件,彰显大气磅礴的同时,也提升了整车的精致感内涵。
而内饰上,2022款宋Pro DM-i以比亚迪新一代内饰家族设计语言全新亮相,并推出了专属宋Pro DM-i的内饰配色麒麟棕+苍穹灰,整体豪华而不失稳重,尽显极致东方神韵,缔造雅致舒适大五座空间。
DM-i赋能升级,超快、超长、超省颠覆想象
2022款宋Pro DM-i凭借DM-i超级混动系统,发动机的热效率高达43.04%,以超低油耗、超长续航、超快加速度,真正实现“燃油SUV”的全面颠覆,成为满足用户全部期待的高品质SUV。
超快。2022款宋Pro DM-i零百加速时间仅为7.9秒秒级,比同级燃油车快2-3秒,加速性能足以媲美2.0T发动机,高速超车,动力随叫随到。 另外还支持快充,电量从30%充到80%仅需30分钟。提速、充电统统快人一步,让生活和工作更高效。
超省、超长。2022款宋Pro DM-i拥有着4.4L革命性油耗,仅为同级别燃油SUV的一半。无论城市通勤亦或是长途远行,2022款宋Pro DM-i可油可电,综合续航里程高达1090公里,续航无焦虑,让用户的出行体验真正实现高效且便捷。
媲美纯电动车的静谧性。2022款宋Pro DM-i拥有顶级NVH调教,全系标配前排及前风挡双层隔音隔热玻璃、声学包等,带来私享豪奢级NVH静谧空间。
EHS电混系统,平顺舒适无顿挫。2022款宋Pro DM-i的驾乘体验无限接近于纯电动车,开起来平顺舒适无顿挫,为用户带来更高级的驾乘体验。
绿牌免购置税,畅行无忧。相比同级别燃油车,2022款宋Pro DM-i全车系均可上新能源牌照,享受免购置税、不限行等政策优惠,带来畅行无忧的用车体验。
作为“燃油SUV颠覆者”,2022款宋Pro DM-i以“快、省、静、顺、绿”全面颠覆了用户的出行体验,真正满足了中国主流家庭对SUV车型的全部想象,需求一部到位。从外观内饰的全面焕新,到DM-i超强赋能,2022款宋Pro DM-i当之无愧为今年四季度最值得期待的SUV车型。
9、试驾宋PLUS DM-i:因续航1200公里买它?爆单并非如此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正式发布了全新混动技术——DM-i超级混动,DM-i超级混动一经发布就以超低的油耗表现,颠覆了外界对插电混动技术的一贯认知。也正因如此,比亚迪DM-i超级混动车型一上市便成为了爆款的存在,累计订单更是突破了10万辆,一车难求也就是比亚迪DM-i车型的现状。
从参数上来看,比亚迪DM-i技术的确亮眼,但PPT谁都会做,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到底是真具硬实力还是过度虚夸呢?5月20日比亚迪举办了“千媒公测,纵行万里”宋PLUS DM-i领航劲擎之旅重庆站的试驾活动,通过在重庆对比亚迪宋PLUS DM-i的试驾,让笔者对比亚迪DM-i混动技术也有了新的认知。
一个好的产品必定有它过人的硬核实力,对于 汽车 这样的大宗商品而言,更是如此。官方将比亚迪DM-i的优势归结为五点,即:快、省、静、顺、绿,通过一天的试驾,我也真切体验到了比亚迪宋PLUS DM-i的这五大核心优势。
快:超强动力,快人一步!
宋PLUS DM-i搭载了一台由比亚迪自主研发的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最大热效率可达到惊人的43.02%,压缩比高达15.5:1,为整车超低的油耗打下了基础,配合上EHS电混系统,使得整车拥有173kW的综合功率,这一动力参数已经可以匹敌市面上很多2.0T发动机。
在本次试驾中全程200km左右的行程中有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以及盘山公路,其中大多数路段都为高速公路,从整车的实际驾驶体验上看,宋PLUS DM-i动力是非常强的。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7.9s,出于安全考虑,笔者并没有对其进行实测,但在起步和高速超车时,轻踩油门可有很明显的感受到涡轮发动机般的推背感,超车非常轻松。
另外,宋PLUS DM-i还配备了L2级自动驾驶辅助,不仅操作起来简单便利,更是让笔者在100多公里的高速行驶中,减轻了不少疲惫。就动力表现而言,比亚迪宋PLUS DM-i在同级别紧凑型SUV中,不论是燃油车还是插电混动车型,都是领先的存在。
省:亏电状态3.9L/100km超低油耗
都知道,插电混动 汽车 在满电的状态下有着超低的综合油耗,但在亏电状态下呢?没有几家车企敢于宣传自家插混车型在亏电状态的下的油耗,而比亚迪则不然。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比亚迪宋PLUS DM-i在亏电状态下每百公里的综合油耗为4.4L,在满油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达1200km。
通过实际试驾体验,笔者感觉比亚迪实在是太保守了,实测油耗比4.4L/100km更低,仅为3.9L/100km。这一油耗表现已经已经与油电混动A级轿车相当,更何况宋PLUS DM-i还是一辆紧凑型SUV。
宋PLUS DM-i之所以在亏电状态下还能有着令人惊讶的油耗表现,主要就是得益于强大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和大家印象中以发动机为主、电动机来进行辅助驱动的插混系统不同,比亚迪的这套DM-i超级混动则是以电机为主,绝大多数工况下车辆都是由那台牵引电机来驱动的,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发动机才会进入工作状态:一种是高速阶段,电动机转速过高、进入非经济区间以后,发动机会通过那套直连机构直接驱动车辆;还有就是在急加速工况时,则是油电并联驱动。
除此之外,宋PLUS DM-i还拥有能量回收系统,在试驾时,笔者将能量回收调到了最大,只要松开油门就可以感受到明显的拉拽感,但又不同于其它车型的能量回收系统,宋PLUS DM-i的拉拽感非常线性,并不觉得有何不适。全程行驶下来,基本上没有踩过重刹车,依靠能量回收便可实现减速,同时还能为电池充电。
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比亚迪宋PLUS DM-i能够实现超低的油耗表现。
静:几十万豪车级静谧性
一般车辆因材料原因在高速行驶时,胎噪、风噪以及发动机运作时的噪音总是常伴耳边,车内人员甚至无法用正常的语气交流,而比亚迪宋PLUS DM-i在高速行驶时车内的静谧性完全可媲美几十万元的豪车。笔者在车内与同行媒体交流时,用正常的语气完全无障碍。
宋PLUS DM-i静谧性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宋PLUS DM-i拥有顶级NVH调教,全系标配前排及前风挡双层隔音隔热玻璃、声学包等,通过对材料的运用,尽可能的提升了车内静谧性。另一方面在于上文提到的,宋PLUS DM-i是以电驱为主,也就是说,整车有着电动车般的静谧性,进一步提升了驾乘舒适性。
顺:E-CVT变速箱,大师级底盘调校
既然是以电驱为主的驱动形式,在平顺性上宋PLUS DM-i与电动车其实并没太大差别,即便是在发动机介入时,也丝毫感受不到顿挫感。一方面,是因为与之匹配的变速箱为E-CVT变速箱,另一方面当混动控制单元发出让发动机进入工作状态、连接车轮时,发电机可直接把发动机的转速一瞬间“拧”到和齿轮结构一致的转速,让整个过程没有转速差,自然也就没了顿挫感。
宋PLUS DM-i的底盘得益于前奔驰S级调校专家汉斯亲自调校,驾驶宋PLUS DM-i行驶在盘山公路时,相对于其它SUV悬挂的软或者硬,宋PLUS DM-i给人的感受更多的是“韧”,在坑洼路面上行驶,滤震非常干脆,几乎没有多余的跳动,整体表现有着很扎实的“德味”。
绿:可上绿牌,限行无忧
最后一点就是比亚迪宋PLUS DM-i可上绿牌,可以享受到绿牌带来的便利。今年3月,重庆正式开始实行燃油车限行,相比其它城市,重庆的限行虽然已经算是非常“温柔”了,但一周中还是会有一天无法驾车上下班。而如果有绿牌的话,就完全不用为限行而困扰。
写在最后:
在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 汽车 正式下线,成为首个进入新能源 汽车 “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比亚迪已然成为了自主新能源的龙头企业。去年比亚迪发布的刀片电池,颠覆了磷酸铁锂电池市场,而今年发布的DM-i超级混动系统,再一次颠覆了插电混动市场。通过对宋PLUS DM-i的试驾,笔者也切真实际的感受到了为何有超10万的消费者愿意花3-5个月的时间排队等提车,用好车从来不怕等来形容比亚迪DM-i车型再合适不过。未来比亚迪究竟还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值得期待!
10、深度试驾比亚迪海豹 硬核实力不止颜值
在刚刚过去的10月,比亚迪销售217816辆,同比增加142.2%。而比亚迪海豹,作为一款上市3个月的新车就在10月份销售了11267辆,成为市场上的又一辆豹款车型。近日记者参加了“潮力豹表,海豹领show鉴赏会成都站”活动,近距离试驾体验了比亚迪这款以e平台 3.0的领先技术为基础,海豹首次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悬挂。“四大首搭”让海豹在美学、安全、操控和高效方面拥有众多先进技术和创新设计的海豹到底开起来如何?
静态体验 “海洋美学”
在试驾过程中,也让我们有时间能够细细地品鉴关于海豹在设计上所体现出来的美。在山水之间,最能体现海豹“海洋美学”的设计美感,整体车身尽可能压低的身姿,车身线条极简流畅而优雅,带来低至0.219Cd的风阻系数。
外观细节上,能看到很多地方都有海洋元素的加入,比如飞梭式的前大灯和水波纹LED日间行车灯,水滴元素的三角窗装饰、水元素的尾灯等等,尺寸上,海豹的长宽高分别为4800/1875/1460mm,轴距达到2920mm,比起它最直接的对手特斯拉Model 3的尺寸4694/1850/1443mm,轴距2875mm,整体会大一圈。
海豹的前排座椅为一体式运动座椅,触感偏细腻,填充物软硬适中,兼顾包裹感和支撑性。同时,驾驶席提供了八向电动调节以及座椅记忆功能,并且中高配车型还有加热和通风功能,实用性更好。后排座椅较前排来说更宽大且填充物也更柔软一些,因此后排的乘坐舒适度也比前排更好。
在内饰设计上,触及之处均豪华。进入海豹内部,仪表台辨识度比较强,上部采用了类似海浪涌动的造型,材质以软性搪塑材料为主,激光镭雕工艺处理的纹理很显高级感。空调出风口隐藏在造型线条背后,与仪表台饰板自然连成一体,配以镀铬工艺,简洁大方。采用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15.6英寸的自适应旋转悬浮Pad的组合布局,搭载了最新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你好小迪”唤醒车机,即可进行包括导航、娱乐、空调等大部分语音操作。
动态体验 动力依然强劲
试驾中,很喜欢海豹在试驾中表现出的一些细微末节的小设计,比如,在换挡时,会有“biu~”的提示音,避免驾驶员的误操作;在导航时,仅有驾驶侧的音响出导航声音,最大限度不影响其他座位的乘客;中控的无线充电板有2个位置,能支持2台手机同时充电。
动力上,比亚迪海豹提供四个版本的车型,两款标准续航版,CLTC续驶里程为550km,电机的总功率为150kW,总扭矩为310N·m,官方百公里加速7.5;长续航版本CLTC续航里程达到700km,电机的总功率为230kW,总扭矩为360N·m,官方百公里加速5.9;四驱性能版CLTC续驶里程为650km,可以输出390kW的总功率,总扭矩达到670N·m,零百加速时间仅为3.8秒。
海豹为驾驶者提供了经济、正常、运动三种驾驶模式,大部分时间,我们是正常模式下行驶。海豹采用比亚迪自研的八合一驱动电机,在动力响应上做的很不错,轻踩电门,动力输出就会线性而来,无论是路上需要的动力瞬间爆发的超车时刻还是正常行驶中,正常模式已经足够。
当然,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动力,海豹的运动模式会给你足够的动力爆发,毕竟,这也是有着230kW、360N·m功率的电机,5.9s的百公里也不只是说说而已。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不仅仅带来了更为安全的车身结构,而且更低的车身高度有利于高速过弯或者变线时对于车辆重心的控制,从而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
在智能驾驶方面,海豹搭载的是比亚迪当家的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巡航、车道偏离预警、并线辅助、车道保持、抬头显示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都有囊括,此外还有驾驶员检测、行车记录仪、碰撞预警、开门预警、盲区监测、后方交通穿行预警等等功能在内的安全辅助,再加上360°影像、前2后4泊车雷达、3D全息透明影像系统、远程遥控启动、手机遥控驾驶等功能,让驾驭海豹,也变得更简单。
写在最后
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深耕,海豹以e平台 3.0的技术优势为基础,杀入纯电中级车市场,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远的绿色出行选择。尤其是在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购买电动车,安全、舒适、空间、续航都不再是问题,好看、好开、好玩的比亚迪海豹是年轻用户的不二之选。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境界007,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