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起诉会收到什么短信
1、逾期被起诉会收到信息吗?
不会
只要被起诉,法院不会以短信,电话,微信等方式通知被告,法院以送达传票方式送达被告
理论上来说,只要你欠款逾期未还,不管逾期多久,银行或金融机构都是可以起诉你的,这是债权人享有的权利,他们通过电话催收、短信催收、上门催收、法院起诉,这些都是他们的权利。
也就是说,银行(金融机构)起不起诉你,什么时候起诉你,一切都取决于银行(金融机构)的心情。
在我接触过的被起诉的债务人中,最短的逾期三个月就被起诉了,有的人逾期了三年还没被起诉,所以说逾期多久才会被起诉,这个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这一切都要看银行心情。
在逾期期间,很多债务人会收到各种各样催收短信,内容里面一旦有涉及到被起诉的字眼,有的人就开始惴惴不安,搞不清楚这个短信内容的真伪,整个人都陷入到恐慌之中。
我之前说过,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过分紧张,首先要确认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已经被起诉,通常来说,如果你真的被起诉了,法院会通过12368给你发送短信通知,同时还会用专用EMS给你寄送纸质的立案通知书和起诉书。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相关的网站来进行查询,老午给大家推荐三个网站:
1、中国审判流程信息网
2、中国庭审公开网
3、法院公告网
根据一些网友反映,在注册登录中国审判流程信息网的时候有很多人会被提示所填的手机号码审核不通过,根本无法查询。
那我建议大家直接去法院公告网去查询,无需注册,直接把自己的姓名填到网站首页搜索栏里进行搜索就会出来结果。
我提醒大家要注意一点,法院公告网用起来确实很便捷,少了繁琐的注册流程,但是因为中国同名同姓的人比较多,搜索的结果里很可能有不少和你同名同姓的人被起诉了,你要注意把他们排除掉。
2、被起诉会短信通知吗
法律分析:被起诉一般不会短信通知,而是以文书的方式向当事人发起诉状副本和传票告知当事人被起诉了,且在送达的同时受送达人要签收,必须有送达回证。如果当事人下落不明的,法院会采用公告送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二条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3、收到什么短信才是真的被起诉?其实很好辨别
经常有借款人收到一些短信,称自己贷款逾期被起诉了,而实际上这些短信有真有假,像有的是催收发送的,有的则确实是起诉短信。那么收到什么短信才是真的被起诉?这里就来给大家分析分析,一起来看看真的起诉到底有什么性质。贷款逾期是可能会被起诉,并且法院也会通过12368短信服务平台发送短信,而前面有提到起诉短信有真有假,其实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具体如下:
1、看短信发送单位署名。诉讼短信是通过12368号码发送的,而真的被起诉短信发送单位的署名是“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假的诉讼短信发送单位署名是“司法信息公益服务热线”。
2、看短信诉讼内容。真假诉讼短信抬头都可能有“XXX人民法院”,但是假诉讼短信可能只是有个验证码,而真的诉讼短信内容中会有案号,事由,原告等相关信息。
总结起来就是:
12368诉讼短信署名单位是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并且只有验证码的,这类诉讼短信是假的,其实大部分是催收用借款人的手机号码在司法网上继续进行注册,利用借款人对起诉的恐慌来施压逼他们赶紧还款。
12368诉讼短信署名单位是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并且短信内容有案号,事由,原告等相关信息才是真的被起诉了。
以上即是“收到什么短信才是真的被起诉”的相关介绍。其实就算借款人真的被起诉了,也不用太担心害怕,毕竟欠钱不还只是民事纠纷,借款人只要不是有能力拒不还款,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当然如果能早日把欠款还清就再好不过。
4、被起诉会收到通知吗?
第一就是12368发来的短信,但要特别注意的是12368发来的验证码,那是催收在用你的手机登录或注册12368官网,不是诉讼通知。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基层法院都并入12368官网或者热线,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基层法院有自己的短信平台,有的短信内容中有法院名称及所在地,原告名字(XX银行),起诉的案由(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等),有案号,有法院承办人的电话,有领取传票和起诉状的具体方式等等,这些都表明这是真的诉讼通知,建议当事人不要忽视,不要逃避,积极应对为好。第二就是收到法院的传票,还附带着民事诉讼书,这个传票上面还会有法院的地址和电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右下角的那个红色的这个盖章,中间是国威的,而不是五角星,也不是某个律师事务所的。
5、被起诉手机会收到短信吗
法律分析:被起诉手机是否会收到短信,首先要明确法院文书不会短信送达的,如果被法院起诉,法院不会以私人手机号码发短信通知,凡是以私人手机号码发短信通知的都可以视作骗局。生活中泄露手机号码的地方是很多的。法院送达传票,必须是书面送达,如果送达不到,将会公告送达,不会短信送达,更不会不领取传票就冻结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四条 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五条 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6、被起诉会收到什么通知
一、被起诉法院会怎么通知你
1、法院立案后会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这样被告就知道自己被起诉了,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2、送达方式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二、民事诉讼一审是什么时间
1、简易程序:三个月;
2、普通程序:六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六个月;
3、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4、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5、怎么通知被告方正式工作人员的事情,具体的通知办法也在开头就明确的给大家介绍过了。由于原告方在选择法院的时候就直接选择的是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所以人民法院送达诉讼状副本的方法都是直接送到被告手中。另外,被告在这15天之内,如果也没有向法庭递交答辩状,不会影响到法庭的审理工作的;
6、被起诉之后法院会将起诉状副本送给被告,这样被告就知道自己被起诉了,而被告在收到起诉状的副本以后也不能不理不睬,应该在15天之内向民事法庭递交答辩状。另外,法庭一般也会同时被告开庭审理的时间,如果被告到了时间以后坚决不出庭,不排除法院会缺席审判。被起诉法院会怎么通知你
7、被起诉会收到什么通知
法律分析:只要被对方起诉,且法院受理后,便会收到法院的传票。法院一般会采取电话、邮寄、上门送达留置以及公告送达等通知被告。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 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 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 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 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转交。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转交。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8、被对方起诉离婚我会收到短信吗
一般不会收到短信,法院会直接打电话通知你去法院取诉讼材料。
被起诉不会收到短信,只要被起诉,且法院受理后,便会收到法院的传票。 一般法院传票会以邮寄方式寄送给被告。
法院送达传票有正式送达程序,送达传票主要方式是当事人当面签收。电话通知不是送达方式,是需要到法院直接送达。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
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追究被告人的经济赔偿责任。起诉必须是有起诉权的GM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在我国,刑事案件的起诉,主要是指检察院提起公诉,只有对告诉才处理和其他不需要进行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才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自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可以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是检察院和受侵害的法人单位。
起诉分为以下两种类别: 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 刑事诉讼中的起诉,指享有控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指控的内容进行审判,以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并依法予以刑事制裁的诉讼活动。法院审理的各种案件,是以公诉机关或者当事人的起诉为前提,如果没有人起诉,法院对任何案件都不主动审理。法院如果接受起诉,同意进行审理,称为受理。起诉的成立,标志诉讼中审判程序开始。 法院传票是指由原告准备、由法庭下达的用来通知答辩人其被起诉信息的法定文件。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四条 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第八十八条 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9、什么号码发的短信是被起诉了
法律分析:这种短信虽然显示发送的号码是12368,但发送单位的署名是:司法信息公益服务热线。而真正发送诉讼信息的号码虽然也是12368,但是发送单位的署名是: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一、法院在立案后会短信通知;因涉及立案当事人隐私,此处不再粘贴以往法院给我发的短信图片。
但需要注意,法院发的短信号是那种机器号(一连串数字),你这个短信有可能是该案书记员发的。
二、应对措施
建议到法院立案庭核实。
记得带身份证。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三十一条 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的,可以通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领取。当事人到达人民法院,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人民法院可以在当事人住所地以外向当事人直接送达诉讼文书。当事人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第五百三十七条 人民法院一审时采取公告方式向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的,二审时可径行采取公告方式向其送达诉讼文书,但人民法院能够采取公告方式之外的其他方式送达的除外。
10、起诉后被告会收到什么样的信息
被起诉之后法院会将起诉状副本送给被告,这样被告就知道自己被起诉了,而被告在收到起诉状的副本以后也不能不理不睬,应该在15天之内向民事法庭递交答辩状。另外,法庭一般也会同时被告开庭审理的时间,如果被告到了时间以后坚决不出庭,不排除法院会缺席审判。
法律分析
只要被对方起诉,且法院受理后,便会收到法院的传票。一般法院传票会有邮寄方式寄送给被告。人民法院送达传票有正式送达程序,送达传票首要方式是当事人当面签收电话通知不是送达方式,到法院直接送达。法院电话通知被告领取传票,一定是通过人工电话通知,会告诉案件的案号是多少、什么时间取、在哪儿取,领取传票地点一定是在法院。法院立案后会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送达方式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被告收到起诉书,可以在给法院的答辩状中反驳原告的诉求。在法庭辩论时也可以反驳被告。另外法律规定,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被告可以在法院反诉原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